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郝昭迟疑的看了看侯成,问道,“以叔父之能,在朝廷可当重用耶”
侯成宛然一笑,说道:“贤侄,朝廷人才广济,强将如云。以为叔之能,跟随天子南征北战,亦是只能官拜奋骑将军而已。”
“也罢。叔父且听小侄一言。”郝昭挥手让几名亲卫出去,然后对侯成说道,“小侄自知,汝主圣明。小侄早有归顺之心,只待叔父引荐而已只是今日,小侄不便将叔父接回家中呀”
侯成不解地看着他,问道:“莫非贤侄另有安排”
“城中兵马大部分在苏则手中,所以,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方可动手”郝昭说道。
在这个年代,人心都是不稳定的。
如果谈到忠诚,真正忠诚的又有哪几个呢
身边的诸臣之中,曹操最器重最仰仗的人便是荀彧。荀彧虽然对曹操马首是瞻,可是尊崇的还是汉室王朝。
程昱弑君,被曹操说成了天子死于刘备之手。而曹操又立了伏皇后之子,使荀彧依旧埋在鼓里。
便是欺瞒,荀彧又怎会得不到一丝消息呢
得到消息,荀彧又能怎么样他自讨忠君忠国,眼下又是献帝之子即位,依然沿袭的是汉室朝廷。
这样的人,你又能说他什么呢
而其他人则都是枭雄爪牙之辈。如程昱荀彧的侄子荀攸等人,他们看中的是曹操的枭雄之心。如韩遂等人,他们依附的是曹操掌中的玉玺凭证。
刘备便是称帝又如何出身不好有没有凭证
这些人之外,还有一批人。
他们都听说了程昱弑君之事,但是在曹操所立的政府之中,还贪恋着那些权势或者受某些权势所限,不得不在曹操麾下供事。
郝昭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在这个年代,谈不上那个是忠臣,哪个是奸臣
只要能够安居乐业,百姓们似乎对谁来当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意见但是,那些已经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人来说,他们却需要有所选择。
所以,有一部分人总是得陇望蜀。
恰恰,郝昭便也是这种人。
在这个年代,一个人不懂得分析形势,不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往往会成为罪人。董卓初灭时,大学者蔡邕便是如此,遭到王允的责惩;投奔刘备的吕布,亦是如此,死于白门楼下
更多的能人志士,却都懂得低调行事,喜怒不形于色,得于在各种人物之间穿梭。他们受到了各个势力的推崇,得到各个势力的招引。
郝昭又恰恰算的上是这种人里面的一个。
其实,在看到侯成之后,他便在心中早有打算了
即使没有父亲那番说教,他也会救侯成等人。只是,他需要侯成明确态度。
对,他要的就是侯成带来的信息他能够融入刘备阵营的信息。
他有能力,所以他需要出人头地。
在箕关内,郝昭能够调动的兵马不会超过三千
而,这三千兵马还是在苏则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调动一旦苏则得知情况,出面制止的话,恐怕只会剩下不足千人了
所以,郝昭十分谨慎。
他麾下只有千余人的亲兵卫队,这些人是绝对服从他的命令。
若是这次安排出现一丝纰漏,他郝昭便会沦落到无葬之地。所以,他很谨慎。
他并没有直接救出侯成等人,而是从侯成那里得到了一件信物。
然后,他便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牢狱。
他离开之后,那牢头立刻吩咐人赶到苏则的府中,向苏则禀报。
正在这个时候,郝昭来见苏则。
“文师兄,今日那十余人到底什么来头回到家中,我向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让我再次询问。依照父亲的方法,我又单独对他们进行了询问。没有和您打招呼,还望见谅”郝昭一副为了公事的样子。
本来还想怀疑他,苏则见他如此,却又挑不出什么毛病,偷眼瞅了瞅躲在屏风后面的牢头,嘻哈一笑,说道:“哪里哪里汝亦是为了守关,某岂能怪罪”
“既然如此,昭便放心了。”郝昭不失时机的接言说道,“兄台,愚弟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欧贤弟请讲。”
“城中往来客商皆被我等擒拿入狱,是否有些不好呀要不,我们便毕城关门,不让外人进来如何”
听郝昭这么一讲,苏则低头沉思片刻,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待某好生寻思寻思。”
“既然如此,昭便告辞了。”
郝昭一面说着,一面起身告辞。
回到府中,郝昭将这番经过向父亲禀报一番。
郝放得知老友还在牢中,便有些担心的问道:“儿呀,你真的有把握引兵入城”
“父亲,如今我手下有亲兵千人,皆乃旧部。而苏则派给我的那两千人,名曰纳入我的管辖,实际上却是监视我等。”郝昭一提起此事,便是一副怒火燃烧的模样,咬牙切齿的说道,“他以为我真的那么好欺不成早在接手之后,我便策反了底下所有的屯长以下的士兵。只要我将那几名军司马斩杀,这支兵马便是我的了”
“此事做的很好汝打算什么时候起事”
“今夜是我们值守。我便派人给城外高干送信,约定明日凌晨动手明日动手之前,我便将那几名军司马斩杀。”
“好你去准备好了明日,我去牢中救你叔父。”
“是,父亲。”
夜间,一个黑影从城中悄然而出,直奔高干的营盘。
次日,天渐渐的黑了。
郝府中,老将军郝放内罩软甲,外面穿了一件长袍,腰间勒了一条丝绦,面前五十名亲兵也都是持兵戴甲。
等到二更天,老将军翻身上马,带着这队亲兵直奔大牢。
城外数万兵马悄然袭来。
城门早已打开,吊桥已然放下。
郝昭所部两千兵马全部在城楼上,一旁还绑着三名军司马;另外千余人正在街上巡逻
与此同时,一名士兵急匆匆奔向苏则的府邸,还不是躲避着随时经过的巡逻兵。
终于在躲过第三波巡逻兵后,他来到了苏则府前。
“什么人”苏则府前守卫厉声问道。
“快,禀报将军。大事不好了”来人气喘吁吁的说道。
守卫问道:“什么事情说清楚。”
“郝昭投敌,已经献城”
“什么速速随我觐见将军。”闻听此言,守卫大惊,急忙带着来人去见苏则。
“什么郝昭果然是心存祸端,怪不得当初仲德大人叮嘱我要小心他呢”苏则眉头紧皱,旋即冷静下来,问道,“敌人可否进城”
“郝昭登上上城楼便擒拿了三名司马,我看事不好,便偷偷跑过来给将军送信了”
苏则蓦然回头问道:“你到这里用了多长时间”
“约莫半个时辰城中都是巡逻兵。”
“好了吩咐众人,立刻随我出城”苏则立刻吩咐身边的副将,“汝速速前往军营,带所有士兵火速出城,撤往渡口。”
苏则果然是拿得起,放得下
算一算时间,半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是足以使高干兵马进城。遭此变故,城中士兵的士气非常低落,又怎是新入城士气高涨的高干士兵的对手呢
现在,苏则担心的是军营那些士兵还能否及时带出去
若是能够带出去,便是丢了箕关,还有渡口可以把守那也不算是留了洛阳的门户。不然,自己便算是百罪末渎了。
丢下军营中的三万兵马不说,他府中这些兵马尚有四五千,渡口有驻兵五千。而渡口城防坚固,不亚于箕关,却是比箕关小了很多,防守起来也要容易很多。
他吩咐也不等副将回来,直接带着麾下五千兵马离城而去。
来到城外,苏则回头看了看箕关,冷冷的说道:“郝昭,我会回来的”
。。。
第272章小码头高干显功,洛阳城司马布防()
第章小码头高干显功,洛阳城司马布防
上文书中讲到苏则得知郝昭献了城池,果断的带着府中兵马退到了箕关南面的河岸渡口。道,“营寨与城垒首尾呼应,若是我们出兵攻打,势必会遭到他们的夹击呀”
郭援看了看前面的营盘,说道:“主公,看样子城外营盘兵马不会超过两万人。我军兵马四万余,足以分兵据之。”
高干笑着点点头说道:“吾与之战,当以优势兵力破之区区城垒之中的兵力,又如何能够撼动我之军心。郭援,牵招,你二人引兵马五千列好阵势以防苏则出兵。余者诸将随我攻打那营盘”
“诺”众将得令。
苏则万万没有想到高干能够一上来便发动进攻。
原来,高干自己确实是没有打赢这一仗的把握。
这都是诸葛亮给的指示。诸葛亮早就料到了苏则会退守码头城垒并且陈兵于外,因此交代了侯成叮嘱高干。
这样,高干才敢挥兵来攻。
苏则早早得到了信报。
站在城垒的最高处,他不由得心中大惊。
“来人,击鼓传令”他急促的吩咐道。
是的,现如今的他只能如此
“咚咚咚”急促的鼓声惊动了营寨中的将军。
那将军急忙整盔贯甲,提了兵刃,窜上战马,整点兵马,来到营寨外面。
望着黑压压的一片,他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对身后的将士们说道:“敌人已经追杀过来了,你们做好准备了吗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击鼓回应城垒,让将军知道我们已经开始交战。让敌人就等着我们夹击吧”
“夹击夹击”士兵们嚎叫着。
士兵们的士气往往就是被胜利的希望所吸引的。
这位将军确实抓住了这些士兵们的心思,成功的做到了战事的鼓舞。
随着他的指挥,一万多兵马犹如出巢的马蜂一样扑向了对面杀来的高干兵马。
“将军,敌军出营了”夏召对高干说道。
“果然如同诸葛大人所讲,营盘中的敌军一定会倾巢而出,像疯狗一样的朝着我们扑来”抬头看了看那冲来的敌军,高干哈哈一笑,“夏召,邓升,你二人各领五千马步兵朝敌人的侧翼,让他们也来尝尝守夹击的滋味。”
“诺”夏召邓升领命而去。
高干又吩咐道:“王摩,弓箭手准备好了没有”
“回主公,弓箭手随时待命。”
“很好”
冲过来的士兵们万万没有想到,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如雨般箭矢飞蝗
一瞬间,成百上千的士兵倒在地上
刚刚建立起来的士气就在这一轮轮的箭雨之下渐渐地消磨了下去
“啊啊”的惨叫声就像是一道道幽冥鬼唤之声一般摧残着冲锋者的心弦。摇摇欲坠的军心,宛如岌岌可危的残桥断桓一般。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两翼又传来了一阵阵的喊杀声。
“杀杀不要放跑了一个人”
“包围他们,不要放跑了一个人”
接着,一队队马步军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
冲锋的士兵彻底停住了脚步。
他们莽然了。
为首的将官叫喊着:“冲呀杀过去只要和苏将军汇合,我们就胜利”
可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慌乱的士兵们的嘈杂声淹没了。
“不要听他们的,快跑吧后面没有人拦截,向后面跑呀”有人开始叫了起来。
“是呀快跑再不跑来不及了”
慌乱的士兵们开始像那没头的苍蝇一般四处乱窜,相互踩踏
望着对方混乱的情形,高干冷静的吩咐道:“是时候了冲锋”
“杀”王摩带着士兵们冲杀了出去。
苏则留在外面营盘的这万余士兵,就这样被高干击溃了。
那领头的将军也死在了这乱军之中。
城垒上的苏则望着下面整齐的方阵,心中明白,自己这一战彻底失败了。是否能够守住这座城垒,尚在未知之中。
城垒中还有数日的粮食
可是,一旦粮食耗尽,便是战败之时
想到这里,他苏则做出了他自认为最明智的决定。
“速速驱小舟前往洛阳,向大都督请援”他吩咐身边的一名侍卫。
“诺”侍卫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高干纠集了大队兵马,陈于城垒之外。
郭援来到高干面前,说道:“诸葛大人不是说击败城外兵马之后当速速截断水上行走船只吗主公以为当如何”
高干望了望那河道,兴奋的说道:“苏则肯定不会死守于此,一定会派人到洛阳求救诸葛大人果真神人也好,汝速速派人进入河道,拦截一切船只”
“诺”郭援答应一声,刚要离去。
忽然,一名士兵急匆匆跑来:“启禀主公,江上一支小舟疾驰而出,直奔洛阳而去”
“好嘛苏则果真不凡”高干竟然笑了起来。
郭援不解地问道:“苏则遣使前往洛阳,岂不是给曹仁送信去了主公因何”
“汝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高干手扶马鞍桥,转头对他说道,“诸葛大人还有交代,若是有人已经闯过,便放了就是。他自有安排我们只需拦住后面的便是”
不待郭援想清楚,高干又转头对牵招夏召二人吩咐道:“你等各领本部兵马,调集投石车,分别在东南东北两个方位攻击”
按下他们不说,再说那送信之人抵达洛阳。
得知箕关失守,曹仁徒然无力般的跌坐在了椅子上,喃喃的说道:“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呀”
司马懿亦是心惊,又担心诸葛亮会对洛阳有所动作,急忙劝说道:“都督,都督。箕关已丢,高干攻过河道已成定局我等当早做准备呀”
良久,曹仁猛然一拍桌案,手指司马懿,厉声问道:“司马仲达,汝可知罪否”
“都督息怒”司马懿赶紧告罪,接着说道,“属下有下情禀明都督。”
“你且讲来。”
“属下推荐郝昭郝伯道,乃是因此人却有守城之能。然而,此人心怀不仁,实属别情,属下当真不知呀还望都督恕罪”
“哼”曹仁冷哼一声,背过脸去。
见曹仁如此,司马懿心中一动,赶紧说道:“属下自知罪孽深重,然今敌军临城,还望都督能够给属下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高干兵马不日便会渡江而来届时,洛阳将三面临敌。汝可有对策否若是能解此局,某便恕汝之罪”看来,曹仁真的没有想要治罪司马懿。
司马懿赶紧说道:“高干兵马一旦渡江,若是真的驱兵洛阳倒不是很可怕若是驱兵直驱渑池,便会断了我军的退路呀还请都督早做安排。”
“攻打渑池”曹仁闻听此言,走到桌案旁边,摊开地图,看了起来。
良久,他问道:“高干所部兵力如何”
“三五万”
“三五万可是高干尽起其兵”
“不错听说他的家眷似乎也都到了徐州。他手下的健将皆随军出征。”司马懿的情报工作做得十分到位。
“既然如此,渑池重镇不能有失”曹仁思索片刻,然后对司马懿说道,“某不放心他人镇守汝可愿往”
。。。
第273章 威势已定兵马去,乱世终成诸王起()
第章威势已定兵马去,乱世终成诸王起
上回书说道苏则遣人给曹仁送信。顶点小說,
曹仁得知箕关失守,蓦然大惊,急忙向司马懿问计。
洛阳北靠黄河,之间更是一马平川的平地。
而如今,后汉章武皇帝刘备麾下的大将黄忠所部三万多人在那里驻扎。若是苏则和郝昭稳稳的驻扎在箕关,尚无大碍
可是,箕关失守北面防护已经全失,渑池首当其冲成为了最受威胁的一个关隘
司马懿立刻向他提出了驻守箕关之事。
可是,曹仁手上哪里还有拿得起来的将领,无奈之下,只好让司马懿前去。
司马懿何人那可是三国时期上谋者中可圈可点数一数二的人物呀
当下,他答应了曹仁。
回到了府中,司马懿立刻让人紧闭府门,将自己关在了内室之中。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见到父亲郁郁寡欢,赶紧支开了下人,来到父亲房前。司马师低声的呼唤道:“父亲,父亲”
“进来吧”
两人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示意二人关闭房门,司马懿这才招呼二人坐下。
落座之后,司马师问道:“父亲何故郁郁寡欢”
看了他一眼,司马懿问道:“如今战事如何,想必你二人心中十分清楚”
“我们也是刚刚听到,郝昭投了刘备,现在在箕关镇守”司马昭回答道。
司马懿叹了口气说道:“箕关一失,洛阳危矣如今唯有保住渑池,方能保洛阳一时。幸亏曹仁生性谨慎,死守洛阳”
“今,何人驻守渑池”
“曹阳”司马懿顿了一下,又说道,“大都督让我们父子前往镇守渑池”
“曹仁果然不凡,竟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