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姝-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好。”
  秦舒儿自己走得多了,见多识广,也更希望那些宫妃可以得到自由。
  董青禾自己乖乖地吃完了饭,就要回去,这是为了她自己药房的事在忙。
  “今晚上早点睡,明儿事还多。”她走的时候,韩珍开口,提醒她。
  “是。”
  董青禾点头,明儿她一定早早地就过来,好好陪母亲选东西。
  对她的乖巧,韩珍很肯定,点了点头,示意她可以走了。
  不管是不是应付她,这个态度对太后就好,不能继续她那懒散的性子。
  只是,董青禾的性子还是没改过来,造成了日后的一个奇迹。
  其他地方也是都议论纷纷。
  有些人家有太妃太嫔的,一个个都激动起来,纷纷进宫请旨,找到那些太妃,请教出宫的事。
  贺家是没有宫妃的,贺仙漱听说后,更是吃了一惊,像太后这样的人,历史上并不多。
  宫妃,只有老死在宫里面的份。
  贺老夫人也颇有感慨,唏嘘了半日,叮嘱孙女:“一定要好好孝敬太后,尽量不要同她作对。”
  她是太后儿子的女人,等闲太后也不会将她怎样。
  “孙女知道。”
  贺仙漱自己也觉得千万不能得罪太后,尽管太后这样是仁慈的表现,可是她知道,这也是一种手段,太后有这样的胸襟,胆敢这样突破旧制,更不要说收拾一个宫妃了。
  “放心,皇后是你表姐,又是一个身子不好的,只要你不想着利用她,多同她掏心窝子,就能在宫里面占上风。”
  贺老夫人交待她,她是不担心董青禾的,但董青禾背后有董家,绝对不会让人轻易对付她。
  故此,最好的就是同她交好,毕竟是亲戚。
  

☆、第一百四十一章 聚文斋

  次日。
  皇宫,御花园。
  太后邀请众位太妃太嫔一起举行宴会,就连宫外的宛太妃和久不出来的含太妃都来了。
  同时,御书房,几位皇子也一起在谈这件事。
  “母后这是有大气魄啊。”楚林摇着自己的扇子,丝毫不避讳地夸着太后,这是真心实意地夸赞,太后也当得起。
  就像董青禾同艾雨说的,太后这是告诉后来的宫妃,别一天到晚就指望着兴风作浪,跟其他人作对,好好的,大家彼此都好。
  另外这也是破坏祖宗规矩迎来百姓的支持的一种手段,要知道皇帝买了药王谷的东西卖给普通人就已经赢得了很多赞誉。
  很多普通人是不知道所谓的皇室规矩的,他们看来他们自己的规矩就是好的。
  别人家的寡妇,丈夫死了,自己没孩子,也是能够外嫁的,毕竟没有要守一辈子的道理。
  这皇家不说不能外嫁,总归不能连门都不让别人出吧。
  别说,这事情还真是让其他人改变了对皇家的想法,对皇家想法好多了。
  不仅仅是这样,其他家的小姐们也都更愿意嫁进宫来了,至少真的不行了,还有个奔头了不是。
  “宛姐姐、含姐姐,以前就羡慕你们,现在,我倒是不羡慕了。”
  这是一位太嫔,是李家的姑奶奶,她还有老母亲在家里面,这次也可以去见见她的老母亲。
  李家是名门望族,多少年的传承了,比皇家都远,她没有生个孩子,入宫的时候崔皇贵妃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第一人了,她一直没有出头的机会,好在在娘家给力,份位也高。
  “这也是太后娘娘给的,我们大家的福气。”含太妃微笑,她原本是一个将门之女,偏偏不受家里宠,娘家败落后在宫里也是深居简出的,到了王府也不例外,比宛太妃低调多了。
  “就是,还好我们遇到一位好的太后娘娘,诸位妹妹也都轻松了。”
  宛太妃笑了起来,她生了三皇子,先帝第一个长大的庶子,哪里是一个好惹的。
  就算是太后,也要给她两分脸面,主要是因为她是先帝的表妹,已逝太皇太后的侄女,她母亲同已逝的太皇太后是亲姐妹。
  何况她家里也是地方上的豪门,掌握了一方大权。
  “都是托了太后娘娘和皇上、先帝的福气。”
  惠太妃笑了起来,她也很开心,至少,在外面,日后她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女儿。
  太后在最上面,同良太贵嫔在说话,良太贵嫔也是她的人,是她专门用来对付崔皇贵妃的,要知道崔皇贵妃可是先帝心尖尖上的人,良太贵嫔能够被用来对付她,自然也不是简单的。
  她是所有太妃太嫔里面的最年轻的,也是五公主的女儿。
  五公主是先帝所有儿女里面最小的,比崔皇贵妃的四公主还要小,其他几位公主即便是四公主也已经及笄了,就剩下她的女儿,比其他几个人要小上好几岁。
  要知道崔皇贵妃已经生下了儿女,已经是站稳了,就连皇后都节节败退,良太贵嫔却能平安生下女儿,可见不是一个简单的。
  “多谢太后了,瑛儿还小,我也能领她出去多看看。”五长公主瑛公主就是良太贵嫔的女儿,也是先帝最小的孩子。
  瑛公主是最小的,甚至比敬太妃的二长公主更得太后的宠。
  “今儿怎么没把瑛儿给带来?”
  太后微笑着询问她,她是真心喜欢纯真的瑛公主。
  “今儿不是我们这些人聚会么,把她带来做什么,在宫里自己玩呢,反正也饿不着她。”
  “那你日后是要去哪里,回家?”
  “是要回家住住,也只是住一阵子,毕竟都嫁出来了,没有一直住在娘家的道理。”良太贵嫔微笑,想回娘家,但是不能常住,可以带女儿偶尔回去住住。
  她要保持一个高傲的姿态,毕竟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在家族里面她要想获得更多的尊敬,只有让家族对她保持低姿态,有求于他这个太贵嫔才行。
  “皇兄,这次可真是太好了,瑛儿一定会很开心的,我把她带到我王府去转转。”
  他是最小的儿子,瑛儿是最小的女儿,他们之间一向是最好的。
  “我也要带她去看看我王府,母妃一定会开心。”
  “你们怎么不想想其他两位妹妹呢?”楚林继续摇着他的扇子,慢悠悠地道。
  “额,皇兄不是还有你么。”楚汉笑了起来,一脸的讨好。
  楚顼摇了摇头,真是的,这三个人还真是,三个弟弟都让人头疼。
  楚琛也摇了摇头,“好了,还是好好做自己的事,要没事就来帮我处理政事。”
  “三皇兄一直说他自己厉害,不如让他去帮皇兄。”楚汉直接把楚林推了出去,他才不要做这些,他一个没有母妃的可怜孩子。
  在所有还在世兄弟姐妹里面,只有他和崔皇贵妃生的四公主没有母亲。
  “我只会风花雪月,皇兄要问我哪一家小姐最漂亮是可以的,其他的估计就没法子了,皇兄也已经选了秀了,连这个都省了。”
  剩下的楚原摸了摸头,嘿嘿地笑了,他不喜欢这个是众所周知的。
  “好了。”楚琛埋怨的看了他们一眼,“也就二弟还能用用,你们啊,一个个的。”
  楚林笑着看了他一眼,因为只有二皇兄是你的亲弟弟啊。
  “就让臣弟好好当一个闲散王爷就好了。对了,皇兄你大舅子可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楚林直接把董青度给出卖了。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我还是不要在青度面前出现比较好。”楚琛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目前还是不要和董青度单独说话比较好。
  “青度又不喜欢这些,他们家的人向来不插手政事。”楚琛摇头,这个大舅子对这方面没什么帮助。
  楚汉鼓了鼓嘴,“三皇兄既然这么希望,这话做弟弟的我一定会帮你转达的。”
  “你这个小子,别忘了我才是你亲兄长。”楚林失笑,忘了这人是董青度的小跟班了。
  “别的不说,好歹董家大小姐日后是你都要行礼的,六弟可一定把话转到。”楚顼插了一嘴,嘱咐楚汉。
  “好咧。”
  楚汉开心地笑了。
  他喜欢这样的皇兄们,只是,恐怕也是因为这时候他们没有其他的利益纷争。
  楚林一脸不屑地道:“本王还怕他不成。”
  就连最诚实的楚原都忍不住拆他的台:“皇兄,我可是记住你今儿的话了。”
  “哈哈哈哈哈。”
  几个人都笑了,这可真是鸭子嘴硬,就连楚琛这个皇帝董青度都不怕,更何况楚林了,别说,还真只有董青度收拾他的份。
  毕竟楚林日常想要的东西,都是董家商铺里面的,他就喜欢董家的东西。
  太京城。
  太京城是夏国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夏国的皇城,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整个夏国就没有比太京城更大的城市。
  最开始的时候太京城分为了四处,东西南北城,当然皇宫是在最中间的。
  结果后来慢慢地人们居住越来越杂乱,也就没分得那么清楚了,都随便居住。
  今儿楚琛就让楚顼陪着,出来打探一下他的子民们。
  毕竟和楚汉是兄弟,这几个人都有往外跑的习惯,楚琛政事多,也老是抽时间出来。
  太后知道了只是告诉二儿子多跟着他,别让他吃亏,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和善,万一遇上什么事,这想杀皇帝的人多了去了。
  楚琛出门也是经常让楚顼跟着,亲兄弟,无所谓了。
  这条街上很繁华,是在南城和西城交接的这一片,是一个大街,里面有很多有名气的店铺。
  楚琛一路过来,选了一个小葫芦,想着可以拿出去装些酒,他听人说江湖中就有人拿葫芦来装酒喝,他也想试试怎么样。
  一路过来,楚琛越发高兴,没见这一路上子民们都很开心,这都是他这个皇帝的功劳。
  作为皇帝,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他最好的事,没见到这些百姓都还穿得挺好。
  只是还是有些衣衫破烂地在乞讨的。
  楚琛原本是想着都是他的子民,以前出来还会帮帮他们,一直到有一次被董青度给制止了。
  董家善堂绝对是一个好地方,从来没有不帮百姓的时候,除非真的是死定了,这些人不去董家善堂寻求帮助,却出来乞讨,要么是不愿意去做事,要么就是故意出来乞讨的,毕竟太京城达官贵人多,随便扔点银子就够他们几个月了。
  知道这些后差点没把楚琛给气死,原来还有这种百姓。
  要不是楚顼拦着,差点就要通知衙门来把他们带回去强制让他们自己去挣钱了。
  今儿一路过来,倒是都还好,顺手把一位跑急了的小孩子跌倒的身影扶了起来,还把一位老伯要掉的鸡蛋接住了。
  这点为民好的小事楚琛倒是乐此不彼,总觉得自己这是明君的表现。
  楚顼哭笑不得,这个皇兄,真是在宫里待久了,出来太遇见了。
  “这是什么地方?”
  楚琛指着前面的一大片建筑物问楚顼,太京城太大了,楚顼家又在北城,这边其实并没有怎么来过。
  “这是一座书斋,如果不出意料,应该是你老丈人家的产业。”
  楚顼悠悠地回答他,这里貌似听董青度提起过是他家的。
  楚琛有些想扶额的冲动,要这么说他老丈人家的产业就多了去了,何止这一处。
  就连这一条街都有可能是他老丈人家的。
  这书斋外面有很多世子,这书斋其实也是老牌产业了,聚文斋。
  原本是叫做聚文阁的,后来因为这里不卖假货,不卖次品,不卖来历不明的东西被称为斋,这是对聚文斋严谨的售卖制度的尊称。
  因为这地方并不是就是董家卖东西的地方,其实也可以称之为一处交易的场所。
  有些学子,他们要赚钱,又没有其他的路径,当街卖字这种事实在是有辱斯文,还有些人是因为各种各样不愿意自己卖自己的东西,比如身体不好或者得罪了权贵之类的。
  他们就选择把自己的作品交给聚文斋,聚文斋帮他们卖出去,只是他们要一成半的抽成,当然,老朋友就只要一成。
  聚文斋名声好,多的是人愿意来买,来的又都是斯文人,不会辱没自己的作品,自己也可以就在房间里面创作,巴结上了聚文斋,也是背靠了一棵大树,因此很多人都愿意。
  聚文斋要进去,也是要一些门槛的。
  因为它不仅仅做这些买卖,也会买来一些书画出售,甚至会请来一些大儒坐镇,这里因为士子多,大儒们都很乐意来指点。
  比如一些闲赋在家的老先生,老太傅就是这里的常客,老太师也来过,周大师也来过好几次。
  甚至就有因为在这里得了周大师的青眼,被他收为弟子的先例。
  因此这里在士子里面极有名气。
  但这两个人是什么人,别说还没没当官的士子,就连普通官员都入不了他们的眼。
  “那我们也进去看看。”
  楚琛道,他挺感兴趣的,想去看看。
  “嗯。”
  后面的楚顼点头,两兄弟病着四五个下人就往聚文斋过来。
  聚文斋门口,有人在门口守着,放着一张桌子,还有笔墨纸砚。
  “这是?”楚琛询问身后的弟弟。
  “这是他们这儿的规矩,想要进去,就得告诉他们你是文化人,至少也得露一手漂亮的字,有些人会作一首诗,不过只要得到外面人的认可能进去就行,写的东西可以带走,不用留下,当然官员和一些认识的大儒例外。”
  楚顼解释,因为来这儿的并不是只有男人,有一些女孩也会来,那就不好意思拿别人的墨宝了。
  楚琛写了一首诗,是以前的以为皇帝作的,他的一位先祖写的。楚顼则是写了一句话,后面跟着的侍卫们也都各自默写了一段话,就进去了。
  聚文斋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何况看楚琛也都是要进去买东西的,哪里还会有半分阻拦。
  楚琛是抱着看一看的心态进去的,里面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这里面很大,可以说是真的什么都有,一楼很多的是别人寄卖的,说是卖,可有很多人卖出去的条件是很苛刻的。
  有些甚至直接说不卖,就是想挂在这里打响自己的名声,这种除非是特别好的是不被允许的,即便真的很好,也只能放一段时间。
  

☆、第一百四十二章 画卷

  聚文斋。
  楚琛进来之后就一直觉得这里不愧是董家的产业,很是好看。
  聚文斋很大气,里面的东西也很好,都是上成品,有不少是绝品,是古代文人雅士留下来的真迹。
  据说,有不少是从董家的藏书阁里面拿出来的。
  楚琛是喜欢这些东西的,有两样皇宫里面都没有,他都动心了,想要买回去。
  “这地方确实好,科举考试前想必会有很多人来。”楚琛一边看一边跟楚顼说话,言词中都是赞叹,他越来越明白为什么董家这么受人追捧了。
  “这地方确实好。”
  楚顼以前是来过的,只是这地方的东西再好,其实对于他这种身份而言必须要买的还是没什么,政务繁忙也就不怎么特意过来。
  “画鬼子又出新画了,快去看。”
  “真的,去看看。”
  这里面的人都是士子,声音压得很低,但其中的激动还是很明显的。
  画鬼子,楚琛保证,即便是科举考试中,他也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楚顼觉着有点耳熟,但没什么印象。
  “走,我们也去看看。”
  对比同样好奇的楚琛一句话,一行人就跟着人流过去。
  这画鬼子也是喜欢把自己的作品拿来放在聚文斋,挂出来,供其他人观赏。
  他这不是不能卖,他只卖给有缘人,也就是只卖给给出意见,一下子就能让他的画提高很多,卖出去的价钱翻天覆地的那种建议。
  画鬼子的画原本就独树一帜,很有自己的风格,画艺很好,只是他的画只有在聚文斋地方能够看到,因此很多当权者不知道这个人。
  曾经就有一位外地来的大才子,给出过关于画里的阳光的建议,告诉了聚文斋的人,得到掌柜的赞同,拿走了一副画鬼子的画。
  楚琛他们跟着前面的人一起过去,前面的画上挂着几幅画,都是画鬼子的。
  他的画多画的是所见所景,都是真实存在的,栩栩如生。
  一下子就吸引了楚琛的是中间的那副画,那上面画了一个人,一个女人。
  画是在山上,最上边有一间寺庙,下边隐约还有很多阶梯山道,最主要的是中间的那群人,最明显,最中间的是一个女人。
  一个戴着面纱的女人,面纱上和胸前有血迹,穿戴和神态都是极好的,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女人。
  这女人是谁,楚琛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尽管他从来没有见过。
  不出意料,这个女人即将是是他的夫人,这个国家的国母,董家的大小姐,董青禾。
  董青禾在圆寒寺感动了佛祖,以孝救母,被一众佛门信徒称为佛女的事人尽皆知,他也是清楚的。
  看来,当日,这位画鬼子也是在场的。
  楚顼眼神一动,当初他听说的时候,是有想过要去看看的,结果因为恰好有司处的人找他有事,耽搁了时间,绊住了步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