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姝-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不出所料,他能够得一个同进士就已经是老天开恩了,一般第一次考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跟着周大师学习后,他才知道自己是真的坐井观天,同门若是下场,自己连一个举子都难。
  没想到,这次董家大小姐要来,王昌比所有人都要开心,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因为那篇文章,被董家大小姐看中的,他不能让她失望。
  董青禾是和裴念、竹亦、秋苇主仆一起来的,周大师的夫人早年就去了,一直没再娶,留下了一个女儿嫁到南边,生产时废了老大的力生下一个儿子,落下病根,不到一年郁郁而终。
  这小孩长到几岁的时候被自家婶子因为妒忌心理指使人害了,虽说后来查清楚了,那婶子也偿命了,她娘家毁了,二房完了,但人都死了,再也回不来了。
  周大师没有儿女,只有一个女婿,也被家里面的事刺激了,在外面游山玩水,书画造诣极好,大名鼎鼎。
  “哎呦,我们小菩萨来了。”
  人还在门外面,周大师就笑了,脸上很是高兴。
  “周爷爷。”董青禾甜甜地称呼他,笑着拉他的袖子。
  “可来了,老头子的好东西呀等你半天了。”周大师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那么小小的一捧,就要吃那么多药,每次看到她都当成自家女儿来疼。
  “都进来,都进来。”
  几个人来自然是带了礼物的,这里因为都是大男人,为了防止儿女私情,打杂的都是男人,只有几个收拾做饭的是大娘,自从女儿出嫁,这府里就没其他年轻女孩了。
  周大师是大儒,却不是迂腐的,他把董青禾当自家人,况且这里年龄大的也是小时候见过董青禾的,又是董青度的妹子,哪里用见外。
  这是王昌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美丽的女孩,和以前见到的那些脂粉味堆砌的小城里的姑娘不同,这些都是大人物。
  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给了他光明的董家大小姐,他知道前些日子在圆寒寺的事,当时师傅气得差点昏过去,他听师兄们说才知道原来师傅和董家大小姐也这么好,他也很担心,日日打听消息,读书也更用功了。
  “原婶。”
  “哎。”
  这是周夫人的陪房,她家里的管着周家的产业,她帮着打理内院。
  “青禾小姐可来了,上次让青度少爷捎回去的青梅糕吃了吗,这次我做得更多,回头都带回去。”
  “好咧。”董青禾朗声笑了,原婶做的青梅糕特别好吃,是每年周家的青梅自己做的,酸溜溜的,董青禾小时候可喜欢了,经常让董青度偷偷给她带。
  王昌在最后面看着最上面,众星拱月的董青禾,目不转睛,心情越来越激动。旁边一个人伸肩膀碰了碰他:“干嘛呢,看得这么着迷,你这是要把董小姐给吃了。”
  这是周大师一个老友的孙子,成天看不进书,家里父母庇护着,就把他扔这里来了,倒是这些天和王昌关系不错。
  脸色微红,王昌回过神来:“胡说什么呢。”
  他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总不能把那件事说出来。
  “那就好,我告诉你,青度兄可疼爱这个妹子了,从来没人敢在他面前说一句有丝毫不尊敬的话,你要是敢打主意,嘿嘿。”
  “哪儿能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能在这儿都是董家帮的。”王昌对于自己的家世背景没有丝毫隐瞒,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被董家送来的。
  王昌并不知道,从一进门开始,董青禾也在关注他,毕竟是董青禾亲手选出来的。
  他的画像董青禾是知道的,这次见到本人,还可以。
  

☆、第一百零九章 特殊的试卷

  周园。
  董青禾这次来,是韩珍吩咐的,周大师的女儿周月同韩珍皆为一代才女,两人是互相认识的,今儿其实是周月的生辰,韩珍让董青禾来为她上香。
  这是表面上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周大师这些弟子不乏文武全才的,人品也都是好的,韩珍希望董青禾如果可以,看上谁。
  别人家的女儿都是十六岁成亲,她家女儿马上就十八了,还没有半分迹象。
  从认识到定亲起码也得两三个月,从定亲到结婚也要大半年,那就是女儿得十九才出嫁。
  除了那些马上要成亲结果父亲或母亲去世的,谁家姑娘会耽搁到十九岁。
  周大师的亲传弟子里面,董青度是年龄最小的,其余弟子都已经成家。
  在这里的,都是一些外门弟子,年纪还轻,绝大部分都是还要下场的。
  春闱是在二月,现如今,已经十二月,就这一个月多时间,中间还有一个过年。
  但周大师这里出去的,绝大部分都能考中,也不是没有没考中的,都是临时被熟人塞过来的。
  这次董青禾来也是带了很多一整套的文房四宝,每一个人都送了一套,当然实际上是董青度送过去的。
  “听说今年编的一些往年的好文章格外厚实。”
  董青禾向周大师打听这件事,她母亲兄长都是文人,关心这个也不奇怪。
  “对,以前那些中了进士的学子都不藏私,这是国之幸事。”
  这是实情,周大师其实很乐意见到文人都不藏私,毕竟读书人就应该大方正直。
  董青禾笑了笑,这是因为上次科举考试没考吧,上次的钱就没有赚到。
  而且,上上次科举考试是六年前,已经足够很多人认命,他们已经混不出头,生计没那么容易,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多赚点,扬扬名气,说不定还能被太京城哪位大人物看中他写的文章。
  夏国的官太多人,大人物相互倾轧,安排自己的人上位,没有位置就增设位子,尤其是地方上,离朝廷里其他大人物视线远。
  就像县里面,有些富裕县,不止是有一个县令一个县丞一个师爷一个总捕头,他们有两个县丞两个师爷。
  “您有没有那种私密的。”董青禾笑着问他,这种书都是礼部的人发下来的,除了这种市面上流传的,会有一本更详细的,专门上交给皇帝和想要参加的皇子皇孙的。
  这种东西因为见不得光,属于绝对私密,董家不至于因为这东西暴露了一些势力,毕竟他们家不走这条路。
  董青禾想要,也就只有找他了,周大师虽说不在朝中,但翰林院有很多他的朋友弟子,甚至当年皇帝都差点拜了他为师,他想要,就是一句话的事。
  但因为他的弟子也要参加,所有人都以为以他的清高,是不会要这东西的。
  “你要这东西做什么?”
  市面上有点关系就能买到的东西确实是礼部派人去找那些进士同进士,给了银子,买的。
  但科举考试是由礼部负责,科举考试的试卷,礼部肯定是有的,为了以示公平,都是彻底封存了的。
  但在最后这种时候,往往会把试卷拆开,一份份抄录下来,交给皇帝和需要的皇子皇孙。
  董青禾知道,这种东西周大师都会有一套,因为周月以前就喜欢,周大师每次都会有。
  而且,约定俗成,这次科举考试前,往往得了的人会还给礼部,一起销毁,毕竟不光彩,也不准任何人抄录,能够得到的都是身份高得不能再高的人,也没人做小动作。
  “我书房里面有一份,既然你知道这东西,规矩也应该知道,可一定要及时送回来。”
  “您放心。”
  周大师闻言点头,目光有些深邃,这东西要来做什么,他大约知道,这天下,又要乱了。
  依着董青度那里的关系,这里的人也都是董青禾的师兄师弟,君子坦荡荡,何况是周大师这里,没太多条条框框。
  “师妹身体好些了吧。”
  这是一个太京城的世家子弟,也算得上是世交了。
  “好多了,多谢师兄关心,多亏了药王谷的姐姐。”
  “是药菩萨?”旁边有其他人问,他们都是知道前些日子的事的。
  “对。”董青禾笑吟吟地,不怕多夸夸自己。
  “确实很厉害,对。”旁边的人都附和,说起了太后和孙家的事,药菩萨确实称得上是年青一代医术最好的。
  董青禾扫视过去,只有一个坐在兄长旁边的人,饶有趣味地打量自己,笑而不语。
  这人是谁,好像知道些什么。
  这是董青度关系最好的一个师兄,平日里出来玩,除了楚汉,基本就和他了。
  他记得,平时出门他们会给家里面女性带东西,毕竟她们出平时也不经常不了门。
  董青度不是不给妹妹带东西,而是不带那些糕点鸭肉之类马上就要吃的,那些最多带一份给韩珍。
  会给董青禾带的,都是一些书本、木头东西之类的,都是可以保存很久的。
  好像,董青禾不会吃东西,只会吃药材似的。
  董家这丫头,除了脸色黄些、身材小些,哪里像是卧病十多年的。
  董青度转头,不满地看着好友:“和闽,你干嘛呢。”
  作为兄长,他抵触一切对他妹妹有想法的人,即便是好友也不行,现在他看罗宸就很不爽。
  “没啊,我这不是看师妹和你长得有些像么。”
  不管怎样,董家和他关系都好,他也只会维护董家。
  董青度疑惑地看了看他,转过身,没再说话,暂且相信他。
  书房。
  就连董青度都不知道师傅有这东西,董青禾拿到后,迫不及待翻开最后面几页。
  最后的几页往往才是最主要的,是市面上的那些都没有的,比如状元、榜眼、探花他们的。
  “写得确实好。”董青禾点头,递给旁边的秋苇,让她看看。
  这里就她们两个人进来了,其他人都在外面,毕竟是书房重地,往日除非是周大师陪着,其他弟子单独都不能进来。
  周园的人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董家的人,对于周家,真的不一样。董大小姐这待遇,就连周家的女婿都享受不到。
  秋苇也只粗略看了最后一篇文章,“写得真好,自愧不如。”
  她平时写的,都不是这种策论东西,没有这有大局观和条理性。
  “所以我才要拿到这东西。”
  董青禾拿着书离开书房,这可是宝贝。
  外面不远,王昌在那里等着,应该是想见董青禾。
  “董大小姐。”
  果不其然,王昌给她行礼。
  “不必客气,你也同兄长师出同门,叫我一声师妹就行了。”
  “不。”王昌低下头:“昌能有今日,都是大小姐给的,终生难忘。”
  “这也是因为你有本事,能够抓住这个机遇,日后有机会,好好对像你这样的人,互相帮助,这就算报答了。”
  董青禾就算心里还是希望他记着董家的情的,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
  王昌笑了笑,仿佛忽然明白了:“必定谨记大小姐今日之语,来日,愿意为民众奉献力量。”
  这态度董青禾也很满意,还挺上道这人。
  和闽这人身份高,脸皮也厚,在周园也是属于就周大师能够压得住的,这可不就趁着董青禾带秋苇她们看园子的时候,溜达过来了。
  “师妹。”披着披风,和闽身形高大,玉树临风,脸上带着春风般的笑容。
  “和师兄。”董青禾是知道自家兄长的一些朋友的,只是没见过。
  “和公子。”其他几个人也不能当没看到,给他行礼。
  “不用客气,多礼了多礼了。”和闽这个人没什么架子,性子好,虽说聪明,但总给人不着调的感觉,一点也不像周大师这种大儒教出来的。
  “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师妹,这次有机会,不如让我带师妹好好逛逛。”
  “师兄客气了,周园以前来过,还是记得一些的,也就不劳烦师兄了。”
  以前周月回来探亲,韩珍带着她来过一次。
  “师妹不用客气。”和闽越看她越有趣。
  “刚才董世兄好像有说马上要过来。”秋苇笑着开口。
  “是么,青度要过来啊。”和闽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这时候青度一般是和周大师一起探讨学问的,但妹子来了,耽搁一两天也没什么。
  “既然师妹不用,也就罢了,倒是师傅还留下了功课,我这还有功课,也就先去了。”
  和闽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准备离开。
  “不耽搁师兄了,师兄慢走,周爷爷可严厉了,师兄还是一定不要犯错。”
  “是的。”和闽笑着点头,转身就闪入高高的灌木丛后面。
  董青禾有些哭笑不得,和秋苇裴念她们对视一眼,一起笑了。
  ******
  从周园回去后,乌海正在静心楼里面等着董青禾。
  “回来了,给我看看。”
  这些都是乌海他们后面一次科举考试的文章,他们当时瞻仰的文章里面最受人追捧的,就是乌海的了。
  毕竟除非是高门子弟,年轻时候是入不了三甲的,当朝以孝治国,敬重老人,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要怎么也不忍心让他们殿试时被乳臭未干的小子压下去。
  董青禾直接扔给他,自己捧起茶慢慢品味,这静心楼里的茶就是好。
  这里是书房,和竺晓居供的果子茶味道完全不同。
  “对了,你走的时候大嫂决定把今年过年的布施交给你了,你多准备一下。”
  什么,董青禾的动作顿时就停了,放下茶杯,什么意思,布施可是每年的重头戏,就交给她了是什么意思。
  过年就要吉利,红红火火的,大户人家都会有发铜钱和发包子等的行为,一些政府地方也有,皇宫门口也有,以示与民同庆。
  董家原本就被称为大善之家,这种时候绝对不含糊,在董家门口等着的人往往是最多的。
  除了这些,还有寺庙的一些捐赠和寺庙门口的一些布施。
  这些在有些人意识里往往就代表了来年的运道。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过年,就是要舍,来年才能得。
  “你骗我。”董青禾看着他,一脸无辜。
  乌海没有抬头,只是摇了摇头,一副不要自欺欺人的样子。
  董青禾看着乌海手里的书,心里终于有了些慰藉。
  她拿这东西可不是冲着文章去的,她感兴趣的,是文章后面的人。
  考上进士,一般都是二十多岁,这时候的他们,正是想要大展宏图,又见识过了官场,有了经验的年纪。
  可以说,这时候的人,才是官场的中坚力量。
  董青禾的打算,就是想要拉拢他们中的一些人。
  毕竟进士出身已经算是最好的一批了,不管官职好坏,总归是朝廷的官,能够升上去。
  要怎么分辨,就从这些文章来看,人的文章里面往往能够看出来人的性格。
  虽说这些是多年前写的,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总归还是本心不丢的。
  董家想从某些好的方面,拉拢这些人,就要一点点谋划,何况他们当官这几年,总有关于他们的政绩的一些事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问可不就知道了。
  “怎么样?”
  董青禾询问乌海,这是这方面的前辈了,问他应该错不了。
  “有些确实不错,我都写下来了。”乌海不是一个会拿乔的人,都准备好,回去再查。
  董青禾拿过来,看了一眼,有些名字她好像还听说过,是一个好的父母官。
  一直到夜间,董城朔和乌海吃饭,董青禾因为布施的事不愿意去和韩珍一起吃饭,毕竟确实有些心虚。
  “你帮我看看。”
  一回去,董青禾就把秋苇找了过来,她还是相信秋苇的,这次布施的事,就要她尽力帮忙了。
  裴念和董青禾乖乖听她说着之前布施的事,这事她们确实没有筹备过。
  “今年一定要把圆寒寺处理好,这正在风头上,要处理好。”
  “嗯。”董青禾点头,她自己也要学,同时她也知道,现在她和圆寒寺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裴念都是跟着董青禾的,董青禾不会,她自让也不会,这时候乖乖听着。
  

☆、第一百一十章 年节

  董家。
  韩珍这是越来越放手了,能够试着让年轻人去处理的就让她们自己去。
  总归也就这一两年了,出了嫁,谁还会真的一点点教你,做错了还觉得你有趣。
  后来又传话,今年府里面年货的操办也交给董青禾和董青度了。
  年货是一个大头,府里面的人都指望着过年能够有好的年货呢,还要派人给四处游历的董千未夫妇送过去。
  布施这东西,往年虽说有例子可循,但毕竟今年事多,尤其是韩珍的事,董青禾被尊称为佛女,自然和寺庙关系更为亲近了。
  门前该布施什么,董家善堂要布施什么,要给寺庙的人布施什么,一项项安排下来,也是花了不少精力。
  今年的比往年的例子多加了两成,也算是一点心意了。
  静心楼,董青度今儿哪里都没去,和董青禾商量着年货的事。
  两兄妹感情甚好,年货说白了也只是拱她们吃和打赏的东西,就算不采买,下面的人也会送上来。
  “昨户部一个员外郎的嫡女去世了。”
  董青度忽然开口,董青禾睁大了眼,能够让董青度感兴趣,那当然不是单纯的死因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