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姝-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像说得我很需要你们保护似的,你确定你们打得过我?”
  董青禾满脸笑容,她压根就没指望有人保护她,不是她说,无论裴念还是竹亦,都不是她的对手。
  原本冷脸的裴念眼神瞬间呆愣,一直以来保护董青禾就是她的信念,忽然出现了一个竹亦,是董青禾最初的保护人,她武功不如竹亦,已经很伤心了。
  如今董青禾还说,从来没有指望过她的保护,她知晓董青禾的武功比她厉害,但只是单纯想报恩。
  “我不需要你的保护,你只用做自己就好了,你是我的师妹,不是下人。”董青禾收敛了脸上轻松的神情,变得正经起来,“接下来我要做的,需要的是统筹,而不是个人武力,你可以做些自己能做想做的事,何必非得固执。“
  “我只是一个记名弟子。”裴念看着她,明心兰的正式弟子只有一个,董青禾。
  “师傅之所以不愿意收你做正式弟子,就是因为你太执着于过去,走不出来。”
  叹息一声,董青禾对于开解人这种事是真的一窍不通,裴念这些年看起来是没什么,其实心里格外在意过去,走不出灭门惨案和弟弟的死亡。
  正是因为当初董青禾两次救她于最危难的时候,还帮她报仇,就把董青禾当成了最重要的恩人,甚至于超过传道受业的恩师明心兰。
  “我忘不了,我恨那些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草菅人命的伪君子。”裴念咬牙切齿地道,随即看向她,“我知道你要做什么,不就是铲除那些狗贼。”
  董青禾这些年做的事情,无一不是她想做的,她是真的一点一滴施恩于百姓,从来不曾做对不起穷苦人的事。董青禾的形象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裴念所奢望的,她长成为这样的人。
  她羡慕甚至于疯狂地信任董青禾,却没有一丝妒忌,毕竟她是得到最多最多好处的人。
  “所以心师父要我带你回来。”董青禾头疼,无论是她还是明心兰都不擅长开导。
  “你是知道我的功夫的,可我娘不会武功,如果可以,多去我娘那里坐坐,以防万一。”
  董青禾起身,坐到裴念身边,“我娘是董家的夫人,这些年也不知帮我爹处理了多少事,你和她一起可以学会很多管理方面的,以后帮我处理自己的产业,可好?“
  “好。“
  “功夫也不可以耽搁,我们家的藏书楼三楼都是武学经典,闲暇时可以去看,什么时候出了我们家也没人发现就足够了。“董青禾笑了笑,以董家的情况最容易惹人眼红,哪里能没些高手保护。
  “我想和你一起做接下来的事。”
  裴念转头看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道,神情很严肃,她是真的很想做那些事。
  “好,差不多明年摸透了所有情况,我们就开始。这段时间,好好和母亲学,将来打交道都是文斗,你的知识还有些缺乏。”
  董青禾不喜欢说假话,也不绕弯子,这种事不能太含糊,说不定以后就被老狐狸给坑了。
  “我明白。”裴念点头,很慎重,比如贺相,以她现在的知识必定是斗不过的。
  “待会出来吃饭在聊,我还有点事,先出去了。”董青禾微笑,这边处理了。还有一边呢。
  目送董青禾出门,裴念抓紧了剑鞘,闭上眼睛沉思。
  在路上问了经过的丫鬟,找到竹亦的房间,想好了说辞,才敲门。
  竹亦开门的时候以为是董青禾回来了,其他人来找她,没想到门外的居然是董青禾。
  “小姐。”
  没有回答,大步走进去,董青禾转身甩袖,“今日为何不随我出门?”
  “小姐,奴婢,奴婢和裴小姐动手了,自愿请罪!”
  竹亦自知做了错事,跪在了地上,低下头。
  “起来,”董青禾冷着脸,“我不怪你不随我出门,只是,今日能和裴念动手,明日是不是你就要对我挥剑了?”
  竹亦哪里还愿意起身,低着头不做声,无论裴念怎样,她都是小姐带回来的客人,不是自己可以动手的。
  “还是你觉得自己功夫太高了,这些年我委屈你了!”
  “这不是规矩,这是礼仪!”
  “奴婢知错,求小姐责罚。”竹亦伏地磕头,神情恭谨,力道很大,头磕到地上的声音颇为响亮。
  “先用心抄写道德经,后日送来。”董青禾离开,让她明日不用过来了。
  道德经可以凝神静心,让竹亦好好冷静一下,后日再见她,明日自己好好想想。
  之所以不重罚,有两个原因,一是习武之人切磋本来是家常便饭,只论功夫高低的比武也是常见的。二是她其实没有罚过人,以她的身份,谁敢得罪她,在家时是心尖子,长大后是断人生死的神医。
  后来,每当回想起这一刻,竹亦都很庆幸,当初刚回太京城的董青禾,真的是年轻心软。
  这次的比试是裴念提出来的,她是一个性子直爽的人,有什么说什么,不喜欢忸怩,这点也是明心兰收下她的原因。
  但正是因此,她被固执困在自己的世界,对待不熟悉的人,竖起围墙,敏感时有些风声鹤唳。
  也是她没有考虑那么多的话刺激了竹亦,答应了比武,当然这也是竹亦试探的方法,她想知道,裴念是不是值得董青禾的对待。
  次日董青禾想明白了,也只是别开了眼,她的想法不需要别人质疑。
  董城朔带着董青禾熟悉董家的情报人员,想要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太京城立足,在整个夏国,甚至邻国发展,情报组织是必要的。
  董家的情报堪称是好的情报人员,各行各业,仕农工商,都可以调查得很清楚。
  毕竟董家牵挂的是天下,面对的是全天下的百姓。
  董青禾回来不是来看热闹的,是要做大事的。
  最为离不开的除了人,就是情报,只有知道足够的信息,才能得出更好的结论。
  董家也极为重视情报,要不然管家也不能知道那么多,张口就能镇住所有人。
  董家的情报,准备让董青打理,毕竟每日都有无数情报送来,而有用的,需要记住的情报太多。
  作为正常人不可能吧全部情报都看完的,自然就需要筛选和分门别类。
  董青度打理董家的生意,董城朔撑着大路,韩珍处理人情来往和帮助董城朔出谋划策。
  此次,董青禾极为重视秋闱,秋闱之后虽说还有会试和殿试,但秋闱已经是一块试金石,当中的一些佼佼者,得到了很高的名誉,尤其是皇帝自己也很年轻,无数人想通过科举,入皇帝的眼,成为下一代的贺相,权倾朝野。
  
  

☆、第七章 锦安伯府抄家

  夏国。
  太京城。
  董家。
  静心楼。
  这里面也是属于董家书房的范围,楼里主要堆积收集来的情报。
  董青禾此时就在里面处理各种情报,桌子上堆满了今年秋闱学子的信息,还有一边堆着齐王正在查的兵器谋逆案件。
  毕竟那件事和董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贸然插手只会引来皇家的疑心,董青禾主要还是关心秋闱的情况。
  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是无数人鲤鱼跃龙门的机遇,不是高门贵族,没有相关途径,很难在夏国脱颖而出,成为人上人,尤其是中下层,科举制几乎是文人唯一的机会。
  每次的科举考试都会涌现出一大批人才,投入各方势力,成为幕僚或者小官,取得功名,开始影响夏国的走势。
  董家自然也需要从这里面吸纳人才,董青禾现在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优秀的人里面发现值得董家培养的人才。
  董家如此大的财富和声望,能够屹立不倒,其中的原因当然不是完全依靠百姓的支持,声望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是需要实力来支撑的。
  董家对无数人有恩,这些恩情都是有回报的。
  除了大多数人直奔董家的店铺买东西,更多人愿意和董家做生意,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外,还有一点。
  几代之前,有一位大势力的首脑要暗杀董家家主,当时正逢董家家主出海回来遇到海浪落了单,这是最好的时机。
  没有人想到,事情出了戏剧性的变化,他的一位下属直接在他宣布决定,正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剑挥出去,斩下了他的头颅,原因只是这位下属在十年前被董家善堂救了全家性命。
  对此行为,该势力内的人并没有就此杀了以下犯上的罪犯,反而很多人听候他的差遣暗中护送董家家主顺利同董家的势力会合。
  这件事传到京中,所有大人物俱皆失语,除非你是走在路上想杀董家的人,就提剑去杀,否则你要安排人去行动,要同人制定计划,或许就在温柔乡泄露了机密,又或许被家里的下人发现了蛛丝马迹,就连董家也不知道到底哪些人被救过,更何况是其他人。
  这是救人,同时也是投资。
  这些年董家在全国畅通无阻,没有任何商行或商家可以比拟,其中一点就是地方势力的配合,在县令、驻军将领、商行行长还弱小的时候,就得到过董家的恩惠,将来岂不会投桃报李。
  没有无缘无故的仁慈,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董家会帮助走投无路、困苦不堪的可怜人,可没有理由帮那些有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的人,只能说,在董家的眼里,那些能够养活自己的人,值得投资。
  秋闱之后,考中的学子会纷纷涌到太京城,准备参加明年的春闱,也就是会试,此后还会有殿试。
  会试是在太京城举行,几乎考中的人就是注定跃过龙门,殿试只是看能否一鸣惊人,得到皇帝的赏识,入大人物的眼。
  会试在太京城举行,主考的官员也是太京城的大官,太京城也是全国文化最盛行的地方,也是所有人希望将来一展抱负的地方。
  学子自然是早早到来,拜访各大名人,结交诸多学子,打好人脉,增添学识。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银钱在太京城立足几个月,笔墨纸砚、人情来往、日常生活,哪一样不需要钱。
  这时候所有贫民学子首选的就是董家善堂,家贫的学子都会在本地的董家善堂得到掌柜的推荐信,进入董家善堂。
  也有一些出了意外或者脸皮薄的,自己来太京城后找上门来,只要人品不太坏,董家一般都不会怎么拒绝。
  董家情报方面的首脑是乌海,是十多年前科举考试的的二甲传胪(二甲第一名,即科举第四名),当时一甲的三人都上了年纪,状元更是垂垂老矣,而他还未及冠,让一个未及冠的小孩儿踩在了许多三四十岁人的头上,未免太过猖狂,就只赐了进士出身。
  结果后来乌海投靠了董家,上手处理董家的情报,如同鱼至大海,成天忙着收拾董家的事,乐在其中,津津有味。
  乌海今年才三十岁,刚至而立之年,生得玉树临风,长长的丹凤眼,一笑如春风拂面,俊秀中带着邪魅,修长的身材,广袖长袍。
  他长了一副好相貌,端端的温润如玉的声音,可以撩动所有女孩的心声。
  除了,对面这一位。
  “青禾,忙了一上午了,不出去逛逛街,叔叔陪你去,好好买点东西。”乌海斜坐在椅子上,长长的手指敲着椅子上的扶手,他刚刚把收集到的情报送过来。
  “不去,自己玩去。“
  董青禾没有抬头,她以前就见过这个人一面,在瘟疫的源地。
  那时她还没及笄,梳着两个小揪揪,跟着两个师傅一起去救人,独自背药篓去找药,结果就被这个人给调戏了,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
  最后还好遇到了董青度,结果发现居然是一家人,从那之后,董家送来的情报里面经常夹杂着某人的信。
  “去嘛,小青禾这么多年没回来了,陪叔叔去走走,死读书不行,光看情报也不行,得出门实地考察。“
  乌海春风满面地微笑,一副我是为你好的样子。
  “不去,现在,回去把东山郡考生的情报再整理一份送过来。“
  握紧了毛笔,董青禾有些无奈,对于这个人,她是彻底没辙的。
  是她的长辈,父母的朋友,但不是董家的下人,只是来帮忙的。
  乌海是真的关心她,但是,乌海是真的不要脸,纠缠什么的招数,用起来丝毫不见外。
  “不去,我可是你叔叔,你爹娘还让我好好照顾你,你要听话。“
  乌海一手握着扶手,嘴角上扬,眼睛里满是戏谑的神采,他就是故意来逗董青禾的,这个小侄女想发飙却必须忍着的样子真可爱。
  “走,叔叔请你吃太京城新出来的菜式。“
  “不去,自己去。”
  “你都不给叔叔端杯茶来,我为了你们董家累死累活容易吗,也不知道体谅一下我这年纪。“
  “茶壶在桌上,自己倒。“
  “冷了,我要热的,你去端。“
  …………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半个时辰了,董青禾用力撑着桌子,真的很想把人给赶出去。
  “小、叔、叔,你、不、累、么?“
  董青禾一字一顿地开口,抬起头盯着某个自己拿边上糕点吃得很欢的某人。
  某人完全没有自觉地抬脸朝她微笑,“不累,我和你爹是生死兄弟,关心关心你是应该的。“
  “可我不需要你关心。“董青禾腹诽,想掀桌子,终究没敢说出来,韩珍重规矩,她要是对乌海不敬,某人绝对不会觉得告状是不齿的行为。
  “好了,告诉你,锦安伯府被抄家了,走,带你去看热闹。“
  乌海用帕子擦了擦手,起身正经地道。
  “感情您这还是算着时间准备看好戏。“董青禾哭笑不得,前面半个时辰完全是在等这个时间,顺便逗逗她么。
  “我这不是一直让你随我出去围观,劝了你这么久,算了,不识好人心,我还是自己去。”
  乌海摇头,一脸遗憾。
  “是我不懂事,小叔叔。“董青禾不得不低头,这时候查抄锦安伯府,绝对和兵器的案有关。
  “算了,谁让我是长辈,真是为晚辈操碎了心。“
  乌海甩袖出门,董青禾在后面跟上,深吸了一口气。
  要出董府大门时,竹亦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跟着,乌海皱眉挥了挥手让她回去,不乐意人太多。
  竹亦望向董青禾,见她点了点头,停住了脚步。
  到锦安伯府时,刚好见到官兵冲进府邸,董青禾咂舌,时间还真刚刚好。
  乌海果然不愧是天才,这种查抄爵位的事是不可能提前透露半点风声的,他一个居然能算出什么时间点禁军冲进府邸。
  锦安伯府。
  这是一个老牌府邸了,下一代就要降成男爵府,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查抄还是需要一定时间。
  两人来得还早,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在对面街口的茶楼包了一处包间,推开窗户,刚好可以见到锦安伯府的正门,以两人的目力还可以见到里面靠近府门一端的情形。
  乌海自顾自地倒了一杯茶,“别太急,这次也是小皇帝想杀鸡儆猴,那些人跑不了的,只要是还在府里的东西,一件也带不出去。“
  尝了口,又给董青禾倒了杯,“这里的茶不错,尝尝。“
  顺手接过,坐在窗边,董青禾盯着锦安伯府里面的情况。
  抄家自然是闹得鸡飞狗跳,里面哭声、话音成了一片,闹得人头昏。
  一直到穿着盔甲的禁卫军抬着一个又一个箱子出来,外面看热闹的人站满了大街,议论纷纷,作为太京城的人,自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锦安伯府这是得罪谁了?平日里看起来挺低调的啊。“
  “你不知道,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种大人物想什么,我们哪里知道。“
  “就是,现在这世道,你还指望谁真的对我们这些人好啊。”
  …………
  “不过啊,现在皇帝没有后宫,我听说啊,以前这种人家,只要有个女儿在宫里,就可以吹吹枕头风,家里面就万事不愁。”
  “得了吧,皇宫里最是危险,而且,谁敢和贺罗两家抢皇宫里的位子。”
  “不想活了你们,居然敢议论皇帝!“
  旁边有人提醒,几个人连忙禁声。
  楼上,董青禾微笑移开了放在窗下的目光,抬头望向锦安伯府。
  正好看到有人正在指挥把锦安伯府的主子押解出来,一愣,怎么会是他?
  
  

☆、第八章 罗家儿女

  在锦安伯府里面抄家的人,她有过一面之缘,不出意外,是大将军的儿子罗宸。
  尽管这次穿了甲胄,依旧能够一眼就辨别出来,通身的气场没有一丝变化。
  顺着董青禾的目光,乌海望过去,摸了摸下巴,“呦,那不是罗大公子么?”
  “他可差点就成你兄长了。”
  董青禾斜睨他一眼,莫名其妙,不知所谓。
  “你还不知道,他和青禾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罗大将军可是好几次同你父亲说两人如此有缘,不如义结金兰,都被推托了。”乌海也不在意董青禾的态度,自顾自地道,坐在椅子上,抬眸看着锦安伯府,眼神有讥笑与沉重,但更多的是漠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