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白朱元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所向无敌。此时有人劝朕荡平群雄再取元都,你们又想直捣元都,皆非万全之策。朕所以命你等先取山东、再取河洛,止潼关之兵,因扩廓、张思道、李思齐皆是百战之将,岂肯轻易投降?打急了他们便并力于一隅,那就难打了。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各个击破,元兵丧胆,不战而弃。然后西征,张、李绝望势穷,故不战而克。然扩廓帖木儿犹力战不屈。当初若未平元都而先与他角力,他们希望未绝,困兽犹斗,声势相闻,则胜负尚未可知。朕用兵但讲究综观全局,把握时机,持重有序,匠心独运,只此而已,岂有它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封功臣又猛揭阴私,两手树威,两手都很硬(4)
徐达等皆是百战老将,知他于打仗确是每算必中,善于利用时机,高出自己多多,都佩服不已,纷纷拱手,齐声称颂说:
  “陛下天纵神明,臣等不能望其项背。”
  朱元璋捧腹一阵怪笑。
  这话搔到了他的痒处,他的确以自己算无不中、百战百胜而自负。
  凭着他过人的领悟能力,经过几十年战争的磨炼和学习,他已成为一个战争天才。他最善于捕捉时机,能敏锐地察觉敌人的微小失误,然后果断地予以拼杀。他还精通战术,能根据千变万化的战局具体部署战斗,并且言必有中。他善于通盘计划,谁个宜先,谁个宜后,哪个轻,哪个重,他都盘算得明明白白,做到知己知彼,把握火候,有条不紊,稳操胜券。
  这些战功累累的大功臣们离了他,能有今天吗?顶多落个与陈友谅、张士诚的部下们相同的结局。这次封爵,与其说是肯定诸将的功劳,不如说是在肯定自己的天才。
  他心中就是这么认为的。
   。。

你强我更强,铲除豪富没商量(1)
朱元璋从堆积如山的奏章中抬起头来,放下批文用的朱笔满面喜色。
  自从计口授田,抚辑流亡,鼓励开垦荒地后,朱元璋又采取免除税粮、减轻赋税、改革徭役的政策,实行了轻徭薄赋,均平负担的办法。
  这些办法推行才几年,许多地方人口日增,耕地成倍增长,人民开始安居乐业。
  刚才的奏章,都是各地报告这些喜讯的,朱元璋越看越高兴,毫不觉得累,还不时在奏章上作些批示,或将重要事件摘录在纸条上,以备查考。
  批定一堆公文和奏章,他起身走到外面去休息片刻。宫中有个动物园,他办事疲累了,有时也到那儿去散散心。但怕谏官说他玩物丧志,近来也不常去了,而来到宫中的菜圃里。
  宫中的空闲之地他统统叫太监们开成了菜圃,用来种菜。自春至秋,油绿红黄,煞是喜人。
  朱元璋站在菜圃边,看小太监们汲水浇园,摘菜挖土,倒也舒心悦目,松弛了神经。
  闲适中,突然想起登极大典刚刚结束,他与刘伯温、章溢等讨论国家大政之事。
  他问道:
  “朕从淮右起义,终于占有了天下。战斗中。许多人死于刀箭之下,朕常恻然于怀。现在百姓刚脱于丧乱,好似从膏火之中出来,非宽恤他们,让他们休养,则无法尽生息之道。”
  刘伯温却持不同见解,他说:
  “元朝因宽纵而至法度松弛,上下相蒙以至于大乱。如今当维新之治,非以重法治之不可。”
  朱元璋说:
  “不然。百姓经过丧乱之后,思治有如饥渴之人盼望饮食一样。创残困苦之余,让他们休养生息都怕不能复苏,若更施以猛法,比如以药治病却加入鸩毒,本想救他却反而害了他。且为政不能讲空话,必须使人民受到实惠,若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百姓还有什么想头呢?”
  章溢十分赞同朱元璋的话,感慨地说:
  “陛下深知百姓隐情,这是天下苍生的福气啊!照此施行,老百姓定有好日子过!”
  朱元璋意犹未尽,又说:
  “比如人家养个鸡狗及猪羊,也要等长成后才用。未长成,怎么说道不喂食、不放?必要喂食、看放有条理,这等禽兽畜生方可用,何况是人。步子急了易摔跤,弓弦拉急了易折断,老百姓逼急了则会作乱。故居上位之人,正当用宽,取之有制,用之有节,才能使百姓不致饥寒。”
  刘伯温虽不再吱声,不过看得出他心中是不服的。然而自己采用战后施宽的策略,短短两三年,百姓便从困苦中复苏过来,这不表明不仅自己指挥打仗天下无敌,治国安民不也比他人要高出几筹吗?
  朱元璋兴奋起来,又返回宫中,想再多看些让他心花怒放的报喜奏章。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紧锁起来。原来,奏章中提到的一桩事引起了他的担忧。
  由于他奖励垦荒,不限顷亩,又减免徭役赋税,那些大户人家便乘机大占土地。
  河南行省的报告说:在临漳,有的人家占地达###顷。邓州有拥有千亩棉田的人。
  北平布政司则报告说,又发现富家隐藏逃户,开垦的地多而纳粮很少,故积有余财而越来越富。
  应天、太平、宁国、镇江、广德这五府,是他的老根据地,当年亏了这五府供给,他才得以西征东讨,扫平陈友谅和张士诚,故开国后他下旨,永远饶了五府税粮。谁知那些豪富之家乘机雇工大量开垦,有的占田已达百多顷。
  有的奏章上报告,一些贫困户因天灾人祸,已开得的田地又卖给了豪富人家,开始流离失所。
  两浙的地主,常把自己的田产假写在亲邻佃仆名下,叫做“铁脚诡寄”,来逃避朝廷的赋役。
  这种做法已在那里相习成风,乡里欺骗州县,州县欺骗府郡,奸弊百出,叫做“通天诡寄”。
  他们还用洒派、包荒、移丘换段等办法,将赋役转移到农户头上。
  

你强我更强,铲除豪富没商量(2)
朱元璋看到这里,丢下笔沉思起来,他想起他的祖父卖掉田地后四处流亡的苦况;想起父母双亡,死无葬身之地的情景;想起他云游天下时遇到的那些漂泊无依、四处流亡的人家,他们也是被迫卖掉田地后才落得如此下场的,穷的因无田而越穷,富的因田多而越富,元朝之乱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吗?
  “为富不仁!”朱元璋恨恨地骂了一句,立即提笔,写下一通诏令,抑制富户:
  “告知各地官府知晓:开垦荒地,要验其人丁劳力,计亩配给,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人只以多占田地为己业,不去勤劳耕种,而转令贫民佃种,从中盘剥取利的,要治他们之罪,不得放纵。”
  朱元璋知道现在应采取宽猛兼济之术了。为政若一味施恩而不加威,则会宽而无制,事情就不好办了。若只加威而不讲仁义,则会严而无恩,老百姓就受不了。唯有施恩而不流于姑息,加威而不伤于刻薄残暴,才会民安政举。
  他马上宣来户部尚书,问他:
  “当今之世,何处民富?”
  户部尚书马上回答:
  “启禀陛下,若依所纳田税来计算,江浙一带多富民巨室。
  以苏州府为例,年纳粮在百石至四百石的有四百九十户。五百至一千石的,五十六户。一千至二千石的六户,二千至四千石的二户,每年共纳粮十五万多石。”
  朱元璋听了脸色顿时一变,半晌没有吱声。沉思了好久,才沉重地说道:
  “富民多豪强,在元朝时,就是这些家伙欺凌小民,武曲乡里,百姓深受其害。他们上可恃官府之权柄,下足以钳制小民的财富。公家散给小民的好处,小民未必能得到,全给他们占了。公家想在富民中有所取,则小民替他们代出了。长此以往,将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二者都是致乱的本源,非设法治之不可。”
  他下令,把江浙富民统统召至京城。他亲自接见,给他们训了一次话,规劝他们道:
  “尔等居住乡间,安享富贵,但尔等知也不知?古人云:民生有欲,无主乃乱。天下一日无主,则强凌弱,众暴寡,富有者不得自安,贫者不能自存。现在,朕为尔等之主,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富,贫者得以安生。尔等当安分守法,能守法,就可保身。你们不要凌弱,不要吞贫,不要虐小,不要欺老,要孝敬父母,和睦亲族,周给贫困,逊顺乡里,这就是守法,就是良民,就是保身之道。如果还像过去那样横行乡曲,就非良民!此言望尔等牢记,努力为善!”
  这些土财主们亲身聆听皇帝玉音,无不欢天喜地,赶紧叩头称谢。朱元璋又赏了他们一顿酒饭,一个个更是欢天喜地,口称万岁。
  他挥手叫他们离去。看着那群人的背影,朱元璋若有所思地对宋濂说:
  “朕告谕此辈,是想告诫他们去恶从善,天知道这些话灵不灵,他们听不听!”
  他派出检校专门打探这些人回乡后的言行,接到的报告令他大失所望,他的谆谆教诲,对这些家伙却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
  他恨得牙齿咬得格格响。
  正好这时,他接到来自家乡临濠的消息,那里贫者迁徙他方,有大量土地闲弃,都被豪富之人兼并。
  这一下他的火冒到了脑门心,他决心采取流血手段去佑贫抑富。
  他想起汉高祖定都长安后,曾将东方六国的强宗大族十余万人迁离本土,填充关中,既加强了京城附近的经济实力,又削弱了六国贵族在地方上的势力,收到固本强邦之效。他决定仿效这一办法,迁徙江浙富豪。
  他立即下令,移江浙富民至龙兴之地濠州。
  在武力的威逼之下,先后有二十余万富民别离故土,迁移到满目荒凉的濠州。这些地头蛇一离开乡土,便势去气衰,软弱如一条死蛇。
  他们被命令在当地入籍,再不允许离开,且都被安置在远离城市的穷乡僻壤。耕种的是王公侯伯、官府、卫所和当地百姓挑剩的不毛之地,不仅不能享受当地百姓尽免粮差的特权,反而要受官府的层层盘剥,并担负迎送拜谒皇陵和过往官员的驿传,生活困苦不堪。
  

你强我更强,铲除豪富没商量(3)
他们思念故乡,常在冬天农闲时节,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回江南老家乞食、扫墓,第二年春天再回已改名凤阳的濠州,参加春耕生产。
  这些昔日的富豪,带着锣、鼓、铙、钲等各种乐器,沿途演唱凤阳花鼓,致使凤阳花鼓名闻天下。清初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曾描述其情景道:
  秧歌忽被金革吾,
  袖手游春真可惜。
  留得凤阳旧乞婆,
  漫锣紧鼓拦游客。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沈万三拍马拍到马蹄上,被狠狠踢了一脚(1)
迁徙了江浙富豪,让他们受尽了苦难,但各地豪富仍在作恶。他们有田而不输租,有丁而不纳税。义乌有个王姓地主,勾结官府,几年间把被农民耕占的土地和产业又全部夺回,积谷达数千石。他们采用洒派、包荒、诡寄、移丘换段等种种手法,逃避赋税;把自己的科差,强派到小民头上。
  朱元璋不断收集到此类消息,心中又气又急,决定采取更严厉的惩治手段。
  这时,江南首富沈万三送上门来。
  沈万三富甲天下,田产遍布吴下。朱元璋早就想下手整治他,只是还没找到借口,只好暂时隐忍不发,静待机会,好给他致命一击。
  那沈万三见许多富户纷纷被迁徙至凤阳,或是迁往南京,弄得家破人亡,心存畏惧,只想找个方法巴结一下朱元璋,好躲脱这一难。
  这天,他弄到一个聚宝盆,据说将它埋在地下,可聚集起各种宝物。
  他立即跑到南京,将聚宝盆献给朱元璋,说:
  “此等神物,只有皇上才能使用,故细民设法购来,呈送陛下,以表寸心。”
  朱元璋见他一片至诚,且此举也找不出岔子,便收下聚宝盆,将它埋于一座城门之下,赐名这座城门叫聚宝门,又好言叫沈万三回去。
  沈万三却会错了意,他以为朱元璋喜欢钱财,回到苏州,他又上书,说:
  “雄师东征西讨,南攻北伐,屡建奇勋。将士劳苦,小民愿捐资百万,犒赏三军。”
  朱元璋把军队视为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无论王公侯爷,无论何等角色,谁都不准插手军队,违者必遭严惩。沈万三冒冒失失,马屁拍到了马蹄上,犯了大忌。
  朱元璋看了上书,勃然大怒,劈手将它撕得粉碎,马上下旨把沈万三捕来,并抄没其家。
  他退朝回到后宫,怒气犹然未消。马皇后见他脸色不好,连忙亲手为他端来一碗羹汤,为他压火。
  朱元璋木然地接过碗,喝了一口,觉得有点凉,心中火起,将碗往桌上一顿,“通”的一声,溅得那羹汤洒了好些在马皇后身上、脸上。
  马皇后顾不上擦一下,赶紧赔着笑脸,端过碗,亲口尝了一尝,自言自语道:
  “确是粗心,较往日是凉了些。”
  慌忙端到御膳房,亲手温热再送上来。
  朱元璋与马皇后原本伉俪情深,刚才因心绪不好,迁怒于她,现在见她这么赔小心,又看见她两鬓也已有星星白发,心中不觉内疚,一边接过碗,一边说:
  “你看朕这无名火竟发到你头上来了,刚才没烫着你吧,真是越老越不知事了。”
  马皇后笑笑,温情地说:
  “妾知皇上治理偌大个国家,实在不容易,不知刚才是何事惹恼了皇上,发这大的火。”
  朱元璋的火气又上来了,恨恨地说:
  “沈万三一个平头百姓,竟口出狂言,说要出钱犒赏朕的军队,这不是想犯上作乱吗?朕要砍他的头!”
  马皇后温言细语地劝道:
  “皇上,这点小事也值得你上火,气坏了龙体可不值呀。这沈万三也太不量力,竟想劳军。不过,妾听说,法只用来杀有死罪的。沈万三口出狂言,并未犯死罪。其实,庶民富可敌国,其人不祥。不吉祥的人,老天会惩罚他,所以皇上不必越俎代庖,代天行罚。”
  朱元璋听后,肚子里的气慢慢消了,便赦了沈万三的死罪,但抄了他的家,并把他充军蛮荒之地。
  治完沈万三之罪,他心犹未甘,他要铲除一切胆敢以身试法的豪富。他对户部尚书说:
  “凡将自己田地移丘换段,诡寄他人,及洒派等项,事发到官,全家抄没。被害人户及乡间鲠直的豪杰,应将倚恃豪强之家捉拿送京,被拿富户连家迁发化外,将前项田土赏给被扰群民。”
  一时间,苏州城里富户被杀、被迁徙者无数,以致邻里几空,使这座素称繁华的名城荒落不可居。
  松江府的路氏、叶氏、曹氏、瞿氏、吕氏、陶氏、金氏、倪氏等大族也因拥厚资且又不守法而遭到各种打击,以致覆宗沉族,惨不可言。
  

沈万三拍马拍到马蹄上,被狠狠踢了一脚(2)
这一天,朱元璋连读几份奏章,都说到各地粮长为非作歹之事。
  有份奏章说,有的粮长,贪得无厌,将自己应纳的夏秋二税都分摊给了各区百姓头上,稍有不从,则倚官挟势,临门吊打。
  有份奏章揭发有的粮长巧立名目,科敛害民,逼得百姓拆屋揭瓦,或变卖牲口、衣物、农具、锅灶甚至儿女来缴纳这些例外之税。
  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拍案而起,像头被激怒的狮子,在宫廷里急速地来回走圈,边走边骂:
  “虐民之贼,虐民之贼,毒如蝮蛇!”
  他立即批示,将这些人查实,一个个砍头示众,绝不允许姑息。
  原来洪武初年州县吏胥在征解税粮时往往乘机舞弊,伙同贪污。为寻求解决办法,朱元璋曾几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大臣们认为因地方官都是外地人,不了解本地情况,往往受黠胥宿豪的蒙蔽,使百姓深受其害,还不如任用有声望的地主做粮长,由他们负责向粮户征收田赋,解送官府。
  朱元璋深知民情,觉得此法可行。便令户部以纳粮一万石划为一区,选占地最多,纳粮最多的地主担任粮长,负责征解税粮。他说:
  “这是以良民治良民。应该可以杜绝侵渔之弊了!”
  粮长只是一种尽义务的杂役,为了鼓励他们忠心为朝廷服役,朱元璋下令,粮长犯杂犯、死罪和流徙之罪的,可以纳钞赎罪,或打顿板子,免去苦役,依旧做粮长。
  对那些按时如数将税粮解运京师的,朱元璋还经常召见,加以慰勉。若答对称旨,还可委任官职。乌程严震直,以富民选为粮长,年年都在规定的期限内将万石税粮解运南京,很受朱元璋的器重,特授予通政司参议,再进为工部侍郎、工部尚书,很受器重。所以许多父兄教育其子弟,以能充粮长者为贤,而不羡慕那些登科中进士的人。
  朱元璋没想到自己一番苦心,对他们如此优容,他们竟好心当作驴肝肺,成为地方一害!
  他立即派出官员,微服查访各地粮长劣迹。这天收到从浙江送来的奏章,说有相当多的粮长将征收到的税粮收归自己,放债取息,对官府故意抵赖拖欠。
  朱元璋对这种为富不仁、蔑视朝廷的粮长恨之入骨,一次就砍了一百六十个粮长的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