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白朱元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远见着常遇春,他快步抢上前去,亲切地拍着他的肩头,夸奖说:
  “常将军,尔真是我的樊哙,今日头功是尔的。这正先锋非尔莫属!”
  他见常遇春脸上溅满鲜血,忙伸手去替他揩抹。又将身上的铠甲脱下,叫常遇春把那被汗水和鲜血浸透了的披挂脱掉换上。
  常遇春何尝受过如此宠荣,感动得心中热乎乎的,泪水都差点掉落下来。他只说了一句:“末将虽万死亦不敢忘此恩。”便返身追杀元兵去了。
  

将上千船抢来的物品弃之东流,以断将士的贪欲
朱元璋的部队在江北长期忍饥挨饿,攻占牛渚矶和采石矶后,见那江南果真富庶,米店一家挨着一家,百姓家中都有点粮食积储,山坡上还放牧着牛羊。将士们眼都花了,都停止对元军的追击,纷纷抢掠,准备运回和州。他们见粮食就抢,见牲畜就拉。沿江一带到处粮袋堆集,牛声哞哞。
  朱元璋急了,赶紧召来徐达、胡大海等统兵大将,叫他们紧急制止,说:
  “今举军渡江,侥幸成功,应当乘胜直取太平。若听任诸军掠抢财物以归,想再渡江就难了。若占不了江东,大势去矣!各位将军,赶快下令制止,驱兵前进。”
  徐达有点为难,嗫嚅着说:
  “大帅,只怕有点难办。弟兄们从未吃过饱饭,谁肯丢弃到手的粮食。再说,再说大帅又许诺弟兄们‘过江南,吃饱饭,财帛女子当共享’,现在下令不准他们抢掠,只怕做不到。”
  朱元璋愠怒地挖了徐达几眼,半晌未吱声。
  将领们都梗着脖子,不肯附和元璋。
  猛地,朱元璋仰面一阵大笑,说:
  “有了,有了!”
  说着,拔剑冲到船边,将一只船的缆绳砍断,又奋力将那船推入急流中,几个浪头打来,那船便顺流而下,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朱元璋返过身去,对那些目瞪口呆的将领和亲兵们吼了一句:
  “快动手!”
  徐达等人心中暗暗叫苦,却不敢不从。
  眼看着上千船只顺流漂下,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朱元璋又仰面一阵狂笑,说:
  “这就叫破釜沉舟!”
  说罢,大步而返,召集诸将校开会。
  他指着那空荡荡的江岸,对大家说:
  “船只哪去了?”
  那些不明真相的大小将校们见船只无影无踪,怎么返回江北去,不禁一阵慌乱。
  “是我将它们推到江里去了。”
  将校们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朱元璋却说:
  “这么做是为了大家好,为了让大家吃小亏得大富贵,你们不愿意吗?”
  朱元璋几句话抓住了大家的心,一个个侧耳谛听,会场里顿时安静下来。
  “干大事者不谋小利。我们欲图大业,就不能斤斤于蝇头微利。现在我下令弃船,断了退路,就是要尔等与我同心合力,共图大富贵。前面就是太平,城中女子玉帛无所不有,诸位打下了太平就可任意搬取回家,故我破釜沉舟,率尔等拼命向前。待太平、集庆到手,这一段大江统归我有,诸位可得多少财帛女子,又可增几秩官爵?到时尔等腰缠万贯,衣锦还乡,岂不光彩,何必去抢掠这几粒谷米呢?”
  一席话又激起了将士们的斗志,特别是打下太平可大索一番的话语,更让大家动了心。
  饱餐后各营即直奔太平。
  朱元璋却把李善长、冯国用等人留下,叫他们起草好告示后,随即跟进。
  兵临太平城下,元将弃城逃走,将士们蜂拥而入,准备放开手脚大杀大掠一番。
  前头的兵士才进得城门,后头一队手执大刀的亲兵手捧一张张告示飞马前来,边跑边喊:
  “元帅有令,进城掳掠者杀!聚众生事者杀!夜不归营者杀!”
  他们抢先进城,将告示四处张贴,然后在大街小巷四处巡查。
  军士们虽然气恼,却也不敢再抢掠。有个小兵偷偷地窜进一家民房,抢了一件绸衣,被巡查的执法队得知,拖去在十字街头砍首示众,队伍这才真做到了秋毫无犯。
  太平城里的大富翁陈迪见家中财富丝毫未损,连忙捐献了一批金银财帛劳军。朱元璋怕军心不稳,赶紧叫人打开太平府库,搬出库藏官银,加上这批财帛,统统分给诸将士。
  入夜,他又设宴慰劳各级将校,特把城中公私妓女尽行招来陪伴他们。
  将士们得了这些甜头,把不快抛到了脑后,个个喜笑颜开。
   。。

谈笑之间平息了第一次反叛,为布耳目开始用特务
喝到更深夜静,各位将领拥妓而去。水军头领李扒头走上前来,请朱元璋明日去水军中赴宴,以庆贺渡江之捷。
  朱元璋满口应承。
  三更时分,朱元璋将公事处理完毕,又把明日要办的事想好,正想去睡,侍卫来报,廖永安、廖永忠兄弟在外,请求接见。
  朱元璋知他们夤夜来见,必有要事,忙叫左右快快请他们进来。
  果真是泼天大事。
  原来李扒头认为夺取采石全是水军的功劳,而赏赐却不比其他各军多,故心生不满,萌发反心,想趁朱元璋赴宴之际将他谋害。
  朱元璋听了心中“咯噔”一震,脸上却从容依旧,他只说了一句“知道了,感谢二位一片忠心”,便把此事抛在一边,一味地询问廖氏兄弟的家况、经历,问他们有何习好,显得随和亲切,宛如家人。辞别时朱元璋亲自携着二位的手,将他们送出门外,方才说:
  “今夜之事,二位请严守秘密。二位忠心,某当铭记心头,将有厚报。”
  廖氏兄弟欢天喜地,满心感激地走了。
  第二天议事时不见朱元璋,只有李善长把今日当办的事交代了一番,并告诉大家,大帅因劳累并感风寒,昨晚突发高烧,卧床不起,这几日都不能省事,李扒头的宴会也只有推迟了。李扒头毫不见疑。
  过了几天,朱元璋的病好了,在船上设下盛宴,为水军庆功,请李扒头等巢湖水军将领都来喝酒。
  李扒头毫无察觉,与同伙赵普胜共同赴宴,正在酒酣耳热之际,朱元璋“啪”地将酒杯掼碎在地,几个亲兵立即冲出来将李扒头按倒在地,捆成一只粽子,丢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指着他厉声喝道:
  “好个李扒头,竟心生反叛,想请我去赴宴将我害死。幸亏我得神助,突然病倒,才免却这场灾难,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扒头倒也是个直性人,见朱元璋已得知此事,笑笑说:“算老子倒霉!”便直供不讳,一五一十将经过全都讲了出来。
  朱元璋笑了笑,叫人把李扒头抛到大江中处死。然后又宣布,其他人都没事,渡江成功,水师当赏,他已经给每人都记大功一次。
  水师诸将方才放心,自此后对朱元璋百依百顺了。
  李扒头的反叛,引起了朱元璋的不安,几天下来,他都辗转难眠。
  现在队伍一天天壮大,且大多数是招降、归附而来,并非由自己亲手招募训练所得。虽然自己极尽笼络之能事,恩威并用,终难将所有人的心控制住。如果不是廖永安、廖永忠兄弟深夜告密,自己只怕难逃一死。
  他反复思虑,并由廖氏兄弟告密一事悟出一条道理:要想军中不生反叛,必须在各军中秘密设置谍报人员,专门侦探将士的私事和不轨言行,随时上报。
  他是个看准了便下手的人,立即行动起来,把各种事项都置于一边,亲自从他招募来的濠州乡亲中挑选了一批可靠的人,又逐个密谈,交待任务,然后以检校名义分派到各部队。
  自此以后,各部队的一举一动,各将校的一言一行,甚至风传之事,都被朱元璋掌握得清清楚楚,他的心才略为放松了几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故作宽大,释俘将收拢兵心(1)
再说太平城里有个硕儒叫陶安,曾应过乡试,因对元朝统治不满,一直家居不出。
  他早听见过滁州朱元璋有仁义之名。太平被攻占后,他一直在冷眼旁观,看朱元璋有何动作,是否有仁义之实。
  几天下来,军纪严明,城中无抢掠百姓现象,他不禁暗暗称好,便同友人李习一起去见朱元璋,想向他提几条建议。
  见到朱元璋,他就被对方的举止气概打动了,暗暗地向李习夸奖道:
  “此人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
  朱元璋已探访到他们二人的学问在当地是有名的,对他们很客气,上茶之后,问道:
  “我欲取金陵,二位以为如何?”
  陶安连声称善,他博涉经史,尤长于《易经》,对天下大势有较清楚的认识,说:
  “金陵乃帝国之都,虎踞龙盘,限以长江之险。明公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可无往不胜,无攻不克。此天所以资明公也。”
  朱元璋非常高兴,又向陶安请教行动方略。
  陶安早已筹之在胸,便侃侃而谈:
  陶安,字主敬,当涂(今属安徽)人。学者,深通经史,知天下兴替之机,屡劝朱元璋高举仁义之旗收揽民心,深得朱元璋赏识。建国后主持典章制度建设兼修国史,为大明王朝一重要文臣。
  “今海内鼎沸,豪杰蜂起争夺。然这些人其意只在弄些女子玉帛,一味烧杀抢掠,毫无拨乱救民安定天下之心。明公渡江南来,神武不杀,深获民心,仁义之声远播。这是应天顺人之举,只要长此以往,天下不难得到。”
  朱元璋知此人有真学问,对他优礼有加,留置幕府,参与机密。
  攻占太平后,朱元璋决定在此经营根据地,再夺取金陵,以图更大发展。当年汉高祖就是这么经营汉中,再进而夺取天下的。
  他与李善长、冯国用、陶安几度商议后,闭门独自思量了两天,决定独树一帜,开始建军建政,分封各级官吏、将帅,统一事权。
  他下令将太平路改为太平府,任命李习为知府,掌管民政,发展生产,筹措粮饷。
  在都元帅府下设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朱元璋自任帅府元帅,以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与陶安为帅府令史,参与府事。
  他现在更加认识到利用小明王作庇护的重要性,故处处表现对小明王的遵奉。下令各部均采用龙凤年号,旗帜及将士战衣皆用红色,以示这些机构虽为朱元璋自行创设,但都归属宋政权的掌管。
  为招抚流亡,安定人心,他下令将太平仓中的粮食散发给贫苦无依的百姓。一时间城镇中人马云集,领粮的人无不感激朱元璋的仁义。
  太平府不太平。太平日子没过上几天,形势又紧张起来。
  元将蛮子海牙等以巨舰封锁了采石,截断了红巾军的归路。义兵元帅陈野先与康茂才则率军数万由陆路来攻。
  朱元璋知形势十分危急,日夜在城上布置防守,修补城墙,疏浚护城河。
  这天他回家休息,在太平新娶的孙夫人一边给他摘帽解衣,一边建议说:
  “夫帅,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现在城中府库尚储有数万金银,何不拿来作赏金,让他们奋勇杀敌呢?若是他们作战不力,此城不保,这些金银横竖也是别人的!”
  朱元璋击节叫好,立即下令将库银悉数抬至营中,一半按人头分给,一半悬为赏格,凡奋勇杀敌,立有战功者,将按功劳大小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士气为之高涨,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与元军交手。
  朱元璋已将整个战斗都筹划停当。徐达、邓愈二人,率一支骑兵绕个大弯子,隐伏在太平城边的山上。汤和则率兵出城迎战,与陈野先的部队生死相搏。
  汤和、胡大海且战且退,陈野先驱兵追击。追至城东山下,后头一声呐喊,徐达、邓愈率一支骑兵冲杀而来。汤和见伏兵杀出,指挥部下返身冲杀。
  

故作宽大,释俘将收拢兵心(2)
陈野先见前后遇敌,心中大乱。慌忙搭箭向汤和射去。汤和将身子一偏,那箭却射中左臂。汤和心中怒起,大叫一声,将箭拔出,血流如注,他连包也不包一下,又冲入敌阵。
  部属们见主将如此奋勇,大受鼓舞,像猛虎般扑向敌人。
  陈野先再也抵敌不住了,掉头便逃,没想到被胡大海一斧砍断马腿,栽到马下。
  胡大海将陈野先押至朱元璋帐下。陈野先自忖已无生还之望,索性昂首挺胸,骂声不绝。
  朱元璋却不气恼,笑呵呵走了过来,亲手替他松了绑,挥手让胡大海退下。
  徐达大战陈野先
  图载万历刻本《皇明开运英武传》
  陈野先挥了挥被绑得麻木了的双手,问:
  “足下为何要释放我?”
  朱元璋说:
  “方今天下大乱,群豪并起,胜则人附,败则附人。尔既以豪杰自负,岂不知释放尔之因?”
  陈野先冷笑了一声,说:
  “足下是想要我投降?”
  “正是。”朱元璋看中他兵多将广,想让他归顺之后再通过他去招降其部众,可兵不血刃而陡增数万兵马,壮大军势。
  陈野先脱口答道:
  “此易事尔。”
  他立即修书一封,叫人送给他的部将。
  他满以为其部将不会投降,只是以此事来麻痹朱元璋,好借机脱身。谁知第二天所部即照他的信中意思统统来降。
  没想到弄假成真,陈野先懊悔万分,却已经生米煮成熟饭,无可奈何了。
  朱元璋见陈野先招降了几万部众,心中大喜,为稳住他的心,他提出两个人结拜之事:
  “将军名震东南,朱某久有结交之意。今将军招来数万人马,我们成了一家人,某有意与将军结为兄弟,未知将军可否应允。”
  陈野先见事已至此,别无他法,只有先依从了他,再设法取得对旧部的指挥权,便说:
  “大帅如此提携,陈某三生有幸,敢不依从。”
  朱元璋大喜,命宰乌牛白马,祭告天地。两人即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共约联手攻取集庆。
  朱元璋决定兵分两路,攻打集庆。
  一路由徐达率领,由南面包抄;一路由张天祐率领陈野先的旧部直接攻城。
  陈野先却暗中嘱咐其旧部,让他们不要出死力。这些把戏哪能瞒得过朱元璋的耳目,可是他佯作不知,听任陈野先做手脚。
  张天祐本来就平庸,对这样的部队就更指挥不动了,所以一攻城,就被打了个大败。
  朱元璋并未处分张天祐,只把陈野先找去,说:
  “兄弟,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我俩虽结为兄弟,从元从我,任汝选择,但不能背后捣鬼。”
  陈野先慌了,忙对天发誓:
  “我若背弃元帅再生之恩,神人共殛!”
  朱元璋连忙捂住他的口:
  “兄弟,何必起如此重誓!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这就派汝率二千旧部到方山去搜罗你散失的部属,然后再配合张元帅攻打集庆。”
  陈野先见有了脱身之机,心中大喜。朱元璋却留下陈野先的妻儿作人质。
  陈野先先到方山寨,收集三万余旧部,便与集庆守将福寿联系上了,密谋合击朱元璋。
  他给朱元璋写去一信,谎称他带兵攻集庆,与元兵交战,斩获无数。同时陈说集庆城池险固,形势于朱元璋不利,劝朱改攻镇江,绝粮道,据险阻,示以持久,则集庆不攻自下。
  几乎同时,营中的密报也到了朱元璋手中。他看了密报,不禁心中窃笑,说:
  “野先小儿,竟敢糊弄我,你还嫩了点!”
  不过,他又佯装不知,马上回信一封,令他乘胜向集庆进攻,自己随后发兵配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借刀杀妻舅,朱元璋扫除了一切障碍
对陈野先,朱元璋在他反迹未彰之前不能杀,杀了他,那投诚过来的几万部属将会离心思变。
  且江南各地都有由田主出头聚众自保的义军,这些人有的依附元军,但争取得好,是可以归顺自己的。如自己在他归顺之后,特别是与自己结拜为兄弟之后杀了他,这些义军们将望而却步,再也不肯归顺,自己的实力将不能迅速壮大。
  所以,朱元璋只与他斗心智,在等待杀他的时机,寻找杀他的最佳方式。
  正在这时,郭天叙率领郭子兴旧部万余人渡江南下,突然到了太平。
  朱元璋吃了一惊,以为滁州发生了什么变故,因他的妻小还留在那儿。待郭天叙说明来意,他才知道这位都元帅不甘久居后方,想到前线来参与指挥,好建一番功业。
  朱元璋听了,连声称赞他有志气,并叫人好好款待这位都元帅舅老爷。
  第二天,他召###议,讨论二次进攻集庆的方略。他让都元帅郭天叙坐首位,张天祐和自己分坐郭的下首。一切都按小明王的封令执行,郭天叙与张天祐像三伏天喝了杯冰镇酸梅汤,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舒畅。
  朱元璋又请郭天叙指示攻城方略。郭天叙装模作样讲了几句,并自告奋勇去攻城。
  朱元璋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口里却说:
  “都元帅,这集庆防守严密,攻城固然易立大功,却也不无风险。都元帅还是在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