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公可知道宫里还有哪些是神宗皇帝的旧人。”

    “娘娘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皇上怀疑先帝死因不明。”

    康有禄刚刚听闻,起初是又惊又气,不过,他这连番惊吓,似乎也麻木了,略一思索,便回答道,“宫里着实是不多了,先帝的几位乳母,都恩封了国夫人,出宫荣养。先帝时两省都都知宋用臣,现在掌管着仙灵观,倒是不日就可召回。昔年四凶误国,王中正、李宪授首,宋用臣、石德一罪过稍轻,迁居于宫观,而梁从政、刘维简等人,不过影从,迁出京城而已。”

    世瑶暗自叹息,这些人都是不能用的。梁从政、刘维简皆是因太皇太后才失了势,常年怀着怨恨之心,他们回朝的那一日,就是兴风作浪的开始,世瑶是不会把这些祸害提前弄回的。

    “就在没有旁人了吗?”

    “宫正刘氏,司寝徐氏,当年曾在福宁宫服侍。剩下的宫女,也都出宫了。”

    世瑶沉着脸不置可否,康有禄却有些担心,“这些人,就算是说出实情,皇帝也未必相信。”

    这件事情,皇帝只需要一个结果,至于真相,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世瑶心里反复衡量着,怎么才能把损伤降到最低。

    一行正往福宁宫去,就听见一阵銮铃之声,三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来人是谁。

    “如果是太妃过来的话,奴婢拦着车架,公公带着娘娘先走。”

 第三十一章 一生(上)



    如果真的遇见了太妃,那可真是哭都找不着调门,别说魏紫拦不住,就是皇后,也一样是黔驴技穷。然而,现在要躲也来不及,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一边还得盼着老天开眼,或者太妃此时没有功夫往西路凑热闹。

    等到仪仗近了,三人同时松了口气,大悲大喜,这脚底下都有点发飘。

    世瑶给向太后请了安,心里越发踏实,倒不是向太后能帮上她什么,实在是赵煦做的事情太没成算,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能让皇太后出来晃荡!

    向太后下了辇,走到世瑶的身边,低声问道,“我听说禁军围了崇庆宫,怎么回事?”

    世瑶心想着,这皇太后是什么也做不了,还是没必要让她担心了,况且,姚古上了一次当,未必能上第二次,这皇太后,怕是连崇庆门都进不去。

    “太后无需担心,不过是皇上忧心太皇太后安危,命人进宫来保护而已。”

    向太后虽然软弱,但是并不是傻,哪有那样保护的,分明就是囚禁。“你且跟我说实话,太皇太后现在怎么样了?”

    世瑶现在急着去福宁宫,哪里有时间跟她细说,况且,就算是跟她说了实话,也是无济于事的。“皇太后先行回宫吧,臣妾急着去见皇上,回头再去隆祐宫请安。”

    “不行。”向太后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慌乱,她急忙说道,“哀家得先去看望太皇太后。”

    向太后倒是真心孝顺,可是去了只能添乱。世瑶也只能好虚言劝住。“太皇太后派了臣妾差事之后就用了药歇下了,这会儿子也不想见人,太后还是明日再去吧。”

    “哀家这心里是惶惶不安的,总觉得要出大事。”

    “太后不必过虑,只管回宫耐心等待。臣妾有急事去见皇上,先行一步了。”

    皇后从来都不曾这样失礼过,向太后越发觉得自己事关重大,“等等,你既然着急,乘着哀家的玉辇过去。”

    这大概是避开太妃最好的法子了,世瑶此时也顾不得僭越不僭越的,她登上玉辇回头看了眼太后,向氏忙说道,“去办你的事吧。康有禄、魏紫都上去吧。”

    “奴婢不敢。”

    “什么时候了,赶紧走吧。”

    向太后催促这两人上了车,只留了一个宫女随身伺候。其他的仪卫,都随着皇后去了福宁宫。

    向太后在风中站了许久,锦绣上前帮她紧了紧大氅,轻声的劝了句,“太后。天寒地冻的,咱们回吧。”

    “不。”向氏摇了摇头,“咱们去崇庆宫。”

    “太后!”

    “走吧!”

    “太后,今日必有大事发生,皇后娘娘也是为了太后着想的。”

    “哀家当然明白,可是她一个孙子媳妇都不曾退缩。哀家怎么能不管不顾。”

    “太后!”

    世瑶并不知道向太后并没有回隆祐宫去,她此时都在思虑着怎么样才能让皇帝回心转意,等车架到了福宁宫。宫人们远远瞧着都以为是皇太后到了,因此问也不敢问,就准备朝里面通报。

    世瑶命车架在宫门口停下,自己步行进了福宁门,宫人们大吃一惊。却也没人敢拦着。

    在福宁宫伺候的,耳目自然比旁人要灵通。这一个时辰之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法,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可是,皇后竟然能从崇庆宫出来,那后面的事情,也不是他们能想象得到的。有一个宫人试着蹭到皇后身边,可是还没等开口,就被康有禄的眼风吓住了,跟着太皇太后几十年的老太监了,只要太皇太后还活着,他的积威就倒不了。

    彭晋元在殿阶上瞧见皇后,一路小跑迎了上来,“娘娘,您可算是来了。”

    世瑶听着这话奇怪,却也无暇细想,“公公替本宫通报一声。”

    彭晋元小心的陪着笑,“娘娘,此时怕是您不方便进去,不如在偏殿稍微歇息片刻。”

    “太妃在殿上?”世瑶问道。

    “正是呢,太妃也跟皇上说了好一会儿话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圣瑞宫的,娘娘暂且等待片刻吧!”

    世瑶并不知道她去偏殿这么一等,还能不能见到赵煦,因此她脚下不停,仍旧是往正殿而去。“本宫等得,怕是太皇太后等不得。”

    彭晋元心里正希望太皇太后等不得,真能这样,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了。

    “娘娘还是等等吧,您单独见了皇上,什么话说不得,有太妃在,您说话也不方便不是?”

    彭晋元说的虽然不无道理,奈何世瑶是一刻也等不得了,况且,要是没有太妃在场,有些事情,反而不是那么好办的。

    世瑶到了门口,却停住了脚步,太妃高亢的声音不时的从殿内传出,世瑶微微冷笑,“太妃就是跟皇上商议这个?”

    大冷的天,彭晋元却汗都下来了,他低着头,小心说道,“娘娘现在真是不合适进去。”

    “哀家怎么就不能上大庆殿!”

    太妃的声音再一次刺痛了世瑶的神经,太皇太后轻易尚且不上大庆殿,更何况她一个太妃!

    “哀家问你,好容易熬到今天了,你为什么一定要取消后宫的朝贺?”

    世瑶心说,这有什么好问的,皇帝把自己的祖母关起来,说出去难道好听吗?

    “你只要下道旨意,说太皇太后病重,太后跟皇后侍疾,只朝贺圣瑞宫有什么不可以!”

    赵煦怎么解释的世瑶没有听见,如果不是这样的一个时候,世瑶可能都会同情赵煦,有这么一个娘,也真够悲哀的。

    “反正我不管,你不让人到圣瑞宫朝贺,那我就跟你上大庆殿!”

    世瑶看着彭晋元,“公公进去通报吧!”

    “娘娘?”

    “公公难道不觉得本宫这个时候来,也算是给皇上解围了吗?”

    彭晋元心里想着,皇上大概最不愿意让人看见这个,可是,皇后意思他也不敢一再的违背,只好认命上殿去给通报。

    太妃正跟皇帝闹着呢,猛听见皇后来了,觉得难以置信,“你说什么,皇后不是留在崇庆宫了吗,她是怎么出来的?”

    “皇后娘娘突然就到了,奴才也不是很清楚,奴才马上派人去崇庆宫那边问清楚。”

    皇帝的眼中露出一丝喜悦,他就知道皇后如果真的想出来,那群侍卫是不可能拦得住。然而,那一点喜悦很快就消失不见,他并不确定皇后此来是为了什么?

    “请皇后进来吧。”

    太妃马上反对,“请她来干什么,皇上就应该直接把她关起来。”

    赵煦揉了揉太阳穴,疲惫的说道,“也许太皇太后有什么话要所也不一定。”

    “皇上何必还要费神听她的话,皇上可不要忘了,她可是害了你的父皇的。”

    “朕不会忘了,但是,太皇太后就是太皇太后,手里握着先皇的遗诏!”

    太妃一朝得势,便肆无忌惮起来,她说的话,一字不漏的传到世瑶的耳朵。而世瑶并不觉得太妃是那种能够直击要害的人,他们想要掌权不是一天两天,但是给皇帝提供这样一个完美的借口,不是太妃那个脑地能想出来的?

    那么会是谁呢?

    苗月华还是林婕妤?

    苗月华在启祥宫也算安分,而林婕妤,她许久都没关注了。

    “娘娘,皇上有请。”

    彭晋元的话打断了皇后的思绪,她整了整衣衫就往殿上走去。

    “臣妾参见皇上,见过太妃。”

    世瑶给皇帝行了大礼,对太妃却只是行了常礼,太妃大为不满,嘴里冷冷的哼了一句,然而,还没等太妃说话,皇帝抢先问道,“皇后过来见朕,有什么话要说?”

    “启禀皇上,太皇太后突然病重,崇庆宫御医失职无能,臣妾来请皇上旨意,另选御医给太皇太后诊治。”

    世瑶提都没提封宫的事情,也没有替太皇太后辩解半句,甚至,皇上抓走了御医,都说成了应当应分的事情,这让皇帝和太妃深感意外。

    “皇后莫不是说笑吧,太皇太后谋害先皇,你竟然还来求皇上给太皇太后治病?”

    太妃挑着眉,翘着自鸣得意的尾音儿,她却没注意赵煦的眉头微微皱了皱,更不知道皇后的愁容稍微舒展了几分。

    “太妃所言之事,非同小可,若有真凭实据,就该交由有司议处。”世瑶不骄不躁的回答道。

    “你。”太妃怎么也没想到皇后竟然会给她来这么一句,让她在儿子耳边告状可以,让她去跟太皇太后对质,借她两个胆都不行。“太皇太后毕竟是先帝生母,哀家也是为了给先帝留下颜面,你放心,太皇太后身后之事,哀家让皇帝风光大葬的!”

    太皇太后还活着呢,她就敢说的这样肆无忌惮,康有禄都忍不住变了脸,只有世瑶看不出任何的变化,世瑶淡然说道,“太妃既然知道太皇太后是先帝生母,又如何忍心眼见太皇太后病危而不加救治?父子君臣之义,太妃必定比我更明白,若是先帝仍在,是否能对太皇太后见死不救?如果他年皇上跟太妃见到先帝,先帝若是问起太皇太后之事,不知皇上跟太妃该如何回答?”

    “你放肆。”

 第三十二章 一生(下)



    世瑶都没敢抬头看赵煦的神情,她怕灰心,怕自己看了这一眼之后,就会放弃一切的计划,她低着头,诚恳地说道。“臣妾是放肆了,但是臣妾私心为太皇太后,也为了皇上!太皇太后最大的心愿就是皇上能够成为一代仁君圣主,可是今日之事,足以让皇上留下千载骂名,臣妾不忍太皇太后心愿落空,更不愿皇上因为一时的误解,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境。臣妾甚至不忍设想,皇上将来知道真相,该当如何自处?”

    世瑶说的情真意切的,赵煦似乎都有一些动容了,但是,他心里很清楚,皇后哪儿会真心为他设想,不过是变着法子要救太皇太后罢了。他就不明白了,太皇太后对孟氏好不过是为了利用她,孟氏那么聪明会看不清?何必为了太皇太后这样跟自己作对!

    太妃见皇帝面色似有不忍,急忙说道,“皇后这话可就大错特错,身为人子,怎么能不报杀父之仇!”

    “若是我可以证明先帝驾崩与太皇太后无关,皇上是否可以撤除崇庆宫守卫。”

    赵煦惊讶的看着世瑶,七年前的事情了,她如何能找到证据?

    “皇上?”世瑶追问道。

    “那是自然。”赵煦不情愿的答道。

    “皇儿!”太妃嗔怪着喊了一声,“何必跟她费事,她既然那么孝顺,不如就让她去伺候太皇太后吧。”

    太妃这伺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服侍,她是想让世瑶跟去地府的,然而,她这愿望是美好并且单纯的,却不知道她的儿子是不是也跟她一样!

    “皇上纵然不念太皇太后数载劬劳,难道也不畏青史铁笔吗?”

    太妃轻笑道,“我说皇后。你怎么越来越回去了,枉你跟在太皇太后身边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所谓青史是何人所书吗?先帝在世时,倡导变法,是何等的英明神武,可是现在,太皇太后当政,先帝没有半分功劳不说,甚至成了动摇天下的罪人。”

    太妃这话可是不偏不倚正好戳到了赵煦的痛处,世瑶却越发相信她背后一定有人支招。否则,以太妃的才智,是找不准皇帝死穴的。

    “太妃这话却不知是从何说起?太皇太后‘以母改子’。改的也不是先帝的过失,而是某些小人假借变法之名为自己阴谋私利。昔年宰相刘挚也曾上书,先帝变法,为的是百姓福祉,希望国富民强。百姓安泰,而那些小人,罔顾先帝旨意,假借先帝之名,横征暴敛,搜刮民脂。导致民不聊生,人心浮动。国库虽然丰盈,百姓却日益穷困。这绝对不是先帝变法的本意。而百姓不安,不知道是小人作祟,却以为是先帝失政,朝臣心中实在是为先帝不值。先帝仁心爱民,一直为朝廷所宣扬。奸党为恶,自然应该铲除。纵其为患,才是真正的罔顾先帝。”

    皇帝亲政以后清算元祐党人,刘挚全家半数死于瘴气之毒,可以算是元祐大臣中最惨的一个,世瑶特意把他的奏章拿出来说,既驳斥了太妃,也希望皇帝能记起他的好处,将来不至于太过凄惨。

    “皇后好见识,连朝中大臣的奏章都能倒背如流。”太妃冷笑道。

    “三年前太皇太后于秋讲之际发起辩论,世瑶不过是陪着太皇太后略听了那么几次,皇上一直都在,想必比我更为清楚。”

    “皇后巧言善辩,皇上不必听她的。”

    “我只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太妃文化水平一般,最讨厌有人在她面前掉书袋,以前她纵然生气也是没资格说话,现在好容易有了这个权势,却也没心思去刁难皇后了。

    太妃察言观色的本事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对自己儿子她还是了解的,孟氏进来之后说了那许多诛心的话,而皇帝居然没什么反应,她这心里可就不踏实了,还是赶紧把这祸害处理掉才是正经。

    “皇后还是别操这些心了,好好去陪着太皇太后要紧。”

    世瑶轻笑,太妃可真的是一个难辨敌我的人!

    皇上一直都不出声,有些话世瑶还真是不太好讲,可是,太妃不停地给她递梯子,不用反倒辜负了!

    世瑶正色道,“若是皇上安排得当、顾虑周全,也的确不需要臣妾来费心,可是,臣妾出崇庆宫时,就发现宫中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而禁军进了后宫,这动静也小不了,想来朝臣们也知道些风声,正等着皇上解释呢。皇上突然下旨不准元旦朝贺,想必理由也是太皇太后病重,但是,太皇太后辅政七年,果真病重,朝臣必定要聆听遗诏的,况且,徐王和寿康公主乃是太皇太后亲生,若是不准觐见,岂非是不近人情。”

    “皇后多虑了,皇帝的旨意,谁敢质疑!”太妃懒洋洋的说了一句。

    “若是单一事件,自然没有人敢质疑,但是,所有的事情联系一起,皇上可能杜绝天下悠悠众口?”

    赵煦仓促起事,根本就是准备不足,明日该如何面对朝臣他这心里都没底,更不要说太皇太后真的驾崩!然而,有些先机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他现在想要堵住天下人的嘴巴,已经是绝不可能了,这后果有多严重他心里很清楚。当然,作为皇帝,他也可以强硬到底,可问题是,他的皇位还不是那么稳当。

    所以,逼死祖母的罪名他不能承担也承担不起。

    赵煦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后悔,他只后悔自己不够决绝也不够严谨!他当了七年的傀儡,他不想再当下去。他实在是太害怕了,他害怕太皇太后趁着元旦朝贺的时候收回权利,他害怕顶着九五之尊的名义看朝臣的后背,他只想背水一战,不成功,那就成仁好了。

    不过,皇后最后说的话让他渐渐清醒,试想成仁的滋味,让他感到恐慌。

    瞬间的狂热过去之后,他必须要给自己找条退路,可是事到如今,他还有路可退吗?

    赵煦不是那种自怨自艾的人,错了就赶紧弥补,没路也得硬造一条出来!

    太皇太后纵然不能活着,但是也绝不是现在就可以死的,她不但不能死,还得好好的活着,活到他的皇位稳如磐石的时候!皇后,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福星了!

    赵煦想明白了便问道,“那么皇后意下如何呢?”

    世瑶还没等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