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母仪天下-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瑶听到议和的消息时,平静到了麻木,而第二年春天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她只是露出了一个古怪的表情。
好像该来的终于来了,省了许多的煎熬。
“娘娘,吃一口吧。”
世瑶摇了摇头,她不是想绝食,只是真的没胃口,“城里情况怎么样了?”
“朝廷每天发下邸报,安抚百姓,但是援军不到,免不了人心慌慌。”
“忠厚呢?”
“在院子里,奴婢这就去叫。”
世瑶点了点头,不是很有力气说话。
“姑母找我?”
忠厚时进来也未敢高声,世瑶一时竟没有发现,又过了片刻他才说道,“姑母身体不好,我去找个郎中吧。”
片刻,她自嘲的笑了笑,“平日里像是什么都能经得住似的,一旦有事倒是我最先倒下。”
忠厚再看皇后,觉得好像几日之间就多了许多皱纹,他这心里也替她难受,若是什么都不知道也就罢了,偏偏看到了这样的结果却无法阻止,放着是谁心里都不会好受。可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伤感也是无益,他也只好小心劝着,“姑母也别太担心了,金人南下举国震惊,想来用不了几日,各路勤王之师就可到达。”
“你觉得京营能守多长时间?”
忠厚沉着脸说道,“京营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怕的就是朝廷要议和。”
赵佶若是不议和恐怕还得等太宗皇帝复生,世瑶叹了口气说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忠厚也没明白姑母说的议和还是战事,但是看她脸色不好也没敢问,“事已至此,姑母要尽量放宽心啊!”
“我没什么要紧。”世瑶叫过魏紫,“你跟忠厚开了库房,把多余的粮食送到大相国寺去。”
念君早就把粮食都预备好了,怕的就是这一天,可是,魏紫却不太敢做主,“娘子,咱们留多少啊?”
“一个月吧。”世瑶估摸着说道。
“娘子,只怕是太少吧?”
金军这一围城,物价便开始疯涨,日子若是稍微长点,只怕有钱都买不到粮食,魏紫总管着这一府的大小事物,不得不多做考虑。
“娘子……”
魏紫正待多争取些,就听见外面有人禀报,“娘子,圣旨下了。”
第九十一章 围城(二)
这个时候皇帝还想起她来了,世瑶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魏紫去摆香案准备接旨,忠厚先去送粮食。这个时候大相国寺必然要赈济贫民的,庙里的存粮未必能有多少,咱们能帮就帮一些,虽然也是杯水车薪,但总好过没有。”
“姑母猜的真准,刚一围上城就有人去大相国寺避难去了,随后和尚们就搭了粥铺,开始舍粥了。”
和尚道士们这个时候的第一反应大都是斋戒祈福,大概只有大相国寺的僧人能先到想到穷苦的百姓,世瑶这里,其实是十分敬重他们的。
“先送一半过去,等到他们彻底没米的时候再送另一半,和尚们不懂算计,一旦围城久了少不了要挨饿。”
“是。”忠厚从小住在大相国寺旁边,十分了解那些和尚,这也算是没办法的办法,好歹在最后关头还能再接济一下。而现在大张旗鼓的送过去,也是给哪些大户人家一个信号,或许带动不了太多,但总算聊胜于无。
“然后就带着你手下那班弟兄去守城吧。”世瑶随后说道。
忠厚也想去守城,他毕竟是武将,可是,“我若去了姑母怎么办,如今城里正乱着,少不了有人趁火打劫,这府里如今空荡荡的,姑母带着一群妇孺怕是多有不便。”
“现在正是军民齐心的时候,宵小作乱只是少数,我身边还有月芝和月美,出不了什么大事!”
“姑母。”
“去吧,国家有难,身为军人当首当其责。”
忠厚面有难色,金人就在城门下,他如果就这样龟缩在府里,的确是很对不住自己,“姑母。”
“将军放心去吧,我们会照顾好娘子的。”
世瑶点了点头,淡淡说道。“行了,咱们出去接旨。”
皇帝命令她回瑶华宫,这倒是有些出乎了世瑶的意料。
“娘娘!”传旨的太监恭敬的说道,“瑶华宫里几乎紧邻着大内,有什么事儿也好照应,圣上也是为了娘娘的安危考虑,还请娘娘速速动身。”
都这会儿了,矫情那些也没有,世瑶吩咐魏紫收拾东西,简简单单就往瑶华宫去。
她们刚一出门。就碰见了原来的二公主。现在的淑和帝姬。“皇婶。”公主也不顾的进二门,直接就下了轿。“皇婶这是要去哪儿?”
“圣上下了旨意,让我回去瑶华宫去,这不。正准备过去。”
既然是皇帝的旨意,淑和帝姬不便多说什么,“瑶华宫离着大内近,这样也方便照应,我送皇婶过去。”
二公主出行一向省事,如今也带着一大队的侍卫,世瑶已经把忠厚的帮人打发走了,跟着二公主到底安全些。
“恩,那咱们就一起走一趟吧。”
“我跟皇婶一辆车。”公主扶着世瑶上了车。手还微微的颤抖着,世瑶拍了拍她,深吸了一口气,“不用害怕,各路勤王之师很快就会到的。”
“我倒是没什么。就是这一大家子上有老下有下,都是担惊受怕的,我婆婆还想把宝儿送到宫里去,我哪儿敢答应。”
宝儿是淑和帝姬的小儿子,今年还不到一周岁,这会儿皇帝正心烦,送这么小个孩子进宫的确是不合适,再者说,宫里现在是郑皇后主事,未必就比外面安全多少,“你婆婆也是担心孩子的安全,只是如果公主府上都不安全,大内也是一样的,没得给圣上添堵。”
“可不是这么说,好在驸马还惊醒,不然的话,还不知道要闹多久。”淑和帝姬心有余悸的说道,“我现在就是后悔没听金罗儿的话,留在京城不肯南下,哪怕是把敏儿和宝儿两个送过去也好啊,也可省了这一场惊吓。”
“在外面只怕也要日夜悬心。”世瑶心想着,她困在了城里,南边的那些人还不知道要怎么着急呢。
“现在消息也不通,金罗儿一定急坏了,搞不好,现在已经逼着驸马过来勤王了。”淑和帝姬也是第一个想到了金罗,那原本就是个急脾气。
世瑶心里想着,恐怕以后着急害怕的日子还多着呢,好在她太太平平的把孩子生下来了,否则,就更要多遭一层的罪。
“她倒是真能干出来,不过,等他们到了说不定金军已经撤退了。”话是这么说,世瑶倒觉得曾驸马应该很快就会北上的,或许,除了公主亲卫还有一些南方厢军,毕竟,钱江宜在杭州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眼下虽然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以后应该能派上大的用场。
“若能如此就最好不过了。”淑和帝姬恨不得天天烧香拜佛,保佑金军赶紧撤退。
“不用害怕,你府上的情形如何了?”
“家人倒还安分,没出什么乱子。”
“驸马是武烈王的后代,精通兵法战阵,想来这些事情也难不住他。”
淑和帝姬微微红了脸,“驸马倒是挺沉着的,安排了家人把守各处,每天分班分批按时巡视,府上倒也还算沉静。”
世瑶听了心中大为满意,“形式若是严峻,就把你太婆婆和婆婆都接到公主府去吧,这样驸马也不必一心两用。”
“刚刚围城的时候孩儿也想过,可是皇婶也知道的,我的那个婆婆,无事都能起上三层浪,若是住在一起,只怕金军还没退,我都得给她折磨死了。”
世瑶笑道,“哪儿就那么夸张了,她是驸马的娘,再说了,还有你太婆婆呢,她是能镇得住的场面的人,有她在你身边,想来你也能踏实一些。”
其实,淑和帝姬怕的既不是婆婆也不是太婆婆,而是驸马的庶长子高见齐,那个孩子渐渐大了,竟然越长越像驸马,高太夫人有教导的很好,驸马嘴上不说心里却喜欢的不得了,这反而让淑和帝姬更是难过。
“太夫人若是到公主府来,必然是要带着高见齐的!”淑和帝姬喃喃的说道。
“你呀!”世瑶又好气又好笑,“这都多少年了,你怎么还没忘呢,平日里怎么样我都不管你,可是现在你得有个儿媳妇的样子。”
淑和帝姬本来是个性情十分温和的女子,这些年跟驸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正常来说那些事情也就该放下了,可是偏偏想想就觉得刺心。
“皇婶是不知道,那个孩子实在是太精了,我担心……”
“你担心什么,你如今已经有宝儿了。你不在京城也就罢了,既然选择了留下,就得跟驸马同心进退,因小失大可不是堂堂帝姬该做的事情。”
“孩儿心里都明白,就是那根刺去不掉。”
“傻丫头!”世瑶揽过她的肩,沉声劝道,“女人哪,有些事情就是没办法的。”
“皇婶当年若是有办法就好了!”淑和帝姬把头靠在了世瑶肩上,“皇叔当年若是肯听劝,也就不会有今日这场祸事了。”
“这话你在我这车上说说也就算了,可千万别让外人听了去。”
“孩儿晓得轻重。”公主缓缓说道,“想来皇叔现在也是后悔的。”
这世上哪儿有后悔药?自己的错总得自己扛着,“算了,莫说这些了。外面怎么那么吵?”世瑶困惑的往外看了一眼,也没什么发现,“月美!”她高声的唤了一句。
“是,娘子。”月美原本就跟在车旁边,听见世瑶叫她赶紧凑了过来,“娘子有什么吩咐?”
“这都快到宫门了,怎么会如此吵闹?”
“是一些太学生,在宫门口请命呢!”
“请命?”世瑶似乎没明白,眼下唯一该考虑的不是怎么抗敌吗,请的哪门子的命,“去打听一下。”
“是。”
淑和帝姬笑道,“这丫头倒是伶俐的很,也不知道皇婶是从哪里找的这么好的人儿。”
世瑶从来都没把折家女儿当丫头看待,她也不希望别人这样,以前是不方便说,对淑和帝姬倒是没那么多顾忌,“哪儿是丫头,这是折可适的女儿!”
“已故的前都虞候折可适?”淑和帝姬惊问道。
“除了他还有哪个?”
“折门女将向来骁勇,怎么会跟在皇婶身边做丫头?”帝姬惊问道。
“有人遣她姐妹两给我送封信,我倒瞧着信使投缘,便给留下了,也不是给我做丫头的。”
能让折家女儿亲自来送的信,一定不简单,而且,几乎可以断定是来自西军的,那么,后面的话可就不是她该问的。
“倒是两个水灵灵的小娘子,跟在皇婶身边更出息了。”
“哪儿就像你说的那样了。”世瑶淡笑着说道,“你瞧瞧我身边,哪儿还有出息的人!”
“我到瞧着个个儿都好。”
淑和帝姬算是没话找话说,其实她的心思早都快要飞回家了,世瑶却没太注意到这些,她隐约像是听到了一些什么。
“娘子。”月美很快回来了,“出了大事了。”
月美的声音都颤抖了,这让世瑶的心猛的一沉,“上来说话。”
“是,娘子。”
马上车就停了,月美几乎是一步就窜了上来,世瑶见她脸都吓白了,心知不是小事儿。
第九十二章 围城(三)
“到底怎么了?”就连淑和帝姬都害怕了。
“快点说啊!”世瑶也跟着催促道。
“以李纲为首的一群大臣和太学生正跪在宫门前,要求……”
“要求什么呀,你可是要急死我了。”
“要求圣上禅位!”
这回可不止是月美害怕了,就连世瑶的心也一下子沉到了底,“给谁?”她颤抖着问道。
“祁王殿下。”
“这!”淑和帝姬觉得自己快要喘不过气来了,她死死地抓住了皇后的袖子,“皇婶……”
世瑶一时也是心乱如麻,她也没料到赵佶这个皇帝能做到这个份儿上,“你没听错吧!”
“错不了,圣上前脚刚遣人出城议和,后脚大臣们就都来逼宫了。”
又是议和?赵佶这皇帝可算是人心丧尽,人们对他的忍耐也已经到了尽头,不管这事情如何结局,也都是他咎由自取,然而,她心里想的却是,祁王就算是做了皇帝,又能比他的父亲好到哪儿去?
“祁王那边有什么动静。”
“祁王闭门不出,任凭百官跪请就是不肯露面。”
这倒不失为上上之策,不管结果如何都跟他没有太大的干系,只是,这点担当都没有的人,能担得起一个国家吗?
“就只是文臣和学生吗?”世瑶追问道。
“恩!”月美点了点头,“禁军围着他们没有人动手,将军们都在城头上,宫门前一个也没见。”
要说书生造反也三十年不成呢,这简直是有史以来最诡异的逼宫!手上没有一兵一卒的文臣在宫门前跪着就能让皇帝退位,这让李世民情何以堪!
“皇婶,咱们怎么办?”
淑和帝姬比不得皇后,这个时候要是站错了队,以后这一大家子的日子都不好过。然而,世瑶现在却没工夫想这些。她需要这件事情能最快速的平息下去,而且,不能流血太多。
“祁王做梦都想当皇帝,这会儿都得做出退避三舍的姿态,他就是当了皇帝也得摆出个孝义的模样,最后做主的还得是皇帝,你跟驸马尽管关紧了门过日子,跟你们都不相干。”
“皇婶是说圣上会退位?”
世瑶摇了摇头,赵佶很爱他的那个宝座,若不是爱的太深了。也不至于步步都错。然而。想必皇帝现在心里也很清楚。不管是站是和,现在必须得上下一心才行,这个国家,显然是再也经不起任何的分裂了。
“这哪儿是我能说的准的事儿。我也快要到了。你赶紧回去,只怕马上就要戒严。”
淑和帝姬虽然惦记着家里,但是不把皇后送到了她心里也不踏实,“好歹我也是帝姬,想来也是无碍的。”
“傻丫头,皇帝都被逼着禅位了,谁还管你是公主还是帝姬,赶紧回府去,一大家子都靠你呢!”
淑和帝姬左思右想。最终狠了狠心说道,“皇婶之前说的孩儿都记下了,皇婶要多保重。”
“我不要紧的,你去吧。”
世瑶一路忐忑的往瑶华宫去,不过街面儿上始终都没有什么异常。按理说皇帝还掌握着禁军呢,要收拾他们还不是再容易不过了?
难道皇帝也有意要退位?世瑶蓦然想到。
皇城禁军都牢牢地控制在皇帝的手里,这种逼宫谋反的事情却还能形成声势,显然是皇帝放任自流的结果,可是,那个皇帝都不肯这样的退位的吧?
世瑶总是拿着正常皇帝的标准去衡量赵佶,所以,她也总是犯错。
“回来了!”元一终于不再是之前那般云淡风轻的表情了,她的脸上带着明显的愁容。
“是,师父。”
元一似乎摇了摇头,“你还会你原来的院子,圣上在等你。”
世瑶的惊讶简直无以复加,大臣都在宫门口等着皇帝回话,皇帝却悄悄跑到这儿来了!
“外面的事情我也听说了。”元一突然说道,“按理说我出家人不该管那些世俗事,但是国家正是危难关头,那些人也都是忠君爱国之辈,还是留下他们的性命吧!”
连不问世事的道姑都不看好他们的逼宫,可见这件事情到底有多么荒唐!
“我尽量劝劝吧!”
“恩,虽说命中注定,人力难违,但此事实在是关联太广,你若有办法就尽力试试吧。”
“住持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世瑶说道。
世瑶进院子的时候,看见赵佶就站在庭院当中,他的肩膀微微动了一动,不过却并没有回头。
这种状况下见面,或许对皇帝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看着天儿像是要起风了,圣上随我进去说话吧。”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赵佶沉声说道,“看来天象一说也不全是骗人的。”
“自然现象而已,圣上想的太多了。”
赵佶也没有辩驳,跟着世瑶进了正房,“你说朕该怎么处置他们?”
“圣上心中已经有主意了吧。”世瑶淡淡的说道。
“或许你永远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
世瑶倒是情愿她从来都没了解过他,少了解就少痛心。
“你说我到底怎么做才算是对的?”皇帝显得有些疲惫。
世瑶不相信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她也非常不理解他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议和?赵佶小的时候,甚至是刚登基的时候,都不是这样的软弱无能!
“只要圣上的心里装的是江山社稷、国家百姓,那便都是对的。”世瑶想来许久才说道。
“你也觉得我是误国的昏君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