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也不是姚古,他没办法在朝廷的压力下坚持自己的看法,即使他明知道什么是对的。其实,就算是种师道、姚古又能如何,他们做了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可是朝廷却不那样看,种师道现在已经回了西北,姚古很快也要到京,金宋之战,他们都已经没办法为国效力了。”

    明知道前面是死路却绕不过去,这种情况简直是让人绝望,红玉急道,“娘娘,那咱们该怎么办啊?”

 第六十三章 议和(中)

    怎么办?世瑶还真不知道,废掉皇帝?扯旗造反?显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她能做的,最多就是学学光献皇后。

    光献皇后曹氏傲立后宫数十年,也不是个没手段的人。但是面对神宗皇帝变法,她也就剩下一招,那就是哭。她哭的倒也颇为讲究,主要是她选的地点非同一般,她从来不把眼泪留在后宫,她要哭也是去太庙。

    曹氏每每一边哭仁宗皇帝,一边替神宗皇帝谢罪,皇帝擅变祖宗法度,都是她教导无方,这样的压力,神宗皇帝作为继子的儿子还真是有些受不了。可是,作为丈夫的赵佶,就没那么大的压力了,这点世瑶也很明白,所以,哭之前她还得好好衡量衡量。

    从势如破竹到节节失利,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触点,而世瑶听到议和的消息也完全没有意外,基本上符合他们君臣的做派。

    “娘娘真的要去见圣上吗?”朱衣犹疑的问道。

    世瑶对于前路也并不看好,但是有些事情她还不能不做,谁让她是大宋皇后,谁让她一手把赵佶推上皇位。

    “不去见他还能怎么办,我总不能眼看着他自毁长城。”

    “可是娘娘,那些反对议和的大臣都被圣上申饬了,蔡京一党现在正在想尽办法栽赃陷害,忠臣良将都是岌岌可危。娘娘跟圣上素有心结,只怕去了也是无济于事啊。”

    “试一试吧,总不能眼看着皇帝越做越错。”世瑶的语气的很是无奈,显然,她并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尽人事听天命一向都不是她的作风,只是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娘娘,奴婢有一个请求。”

    朱衣突然跪下了,世瑶十分惊讶,“这是做什么,起来说话。”

    “娘娘不答应奴婢就不起来。”

    “你这丫头,有话快说。我这马上就要进宫了。”

    朱衣深吸了一口气,“请娘娘凡事多为公子考虑。”

    世瑶眼角有些湿润,朱衣是看出来她此去是凶多吉少,事实上,她也的确是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这并不是说她已经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可怜无辜的儿子,只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她先得先想办法保住这个巢。

    “娘娘!”朱衣含泪道,“太子还在杭州等着娘娘呢!” 

    “好,我答应你。”世瑶流泪说道,“快起来吧!”

    “请娘娘务必小心行事。”

    朱衣那个意思无非就是能劝就劝劝,实在劝不了就由着皇帝去吧。她们早早把退路想好,将来守着公子过日子也是不错的。

    世瑶点点算是应了,一行人的心情都是十分沉重。她们对皇帝是满腹怨言,殊不知,皇帝的怨气可比谁都大。

    “你既然负气离宫,又何必再管朕的事情。”

    皇帝的眼睛不似从前清亮,显出几分酒色过度的征兆,世瑶此刻也说不上自己是生气还是失望,总之,她是真心不太想看见赵佶。她也希望把什么都放下一走了之,但是,她总还顾念着自己那一份责任,身为大宋皇后的责任。

    “若是圣上一人之事,臣妾自然不会过问,可是议和之举关乎江山社稷,臣妾不敢不劝。”

    “不敢!”赵佶冷冷笑了笑,“你有什么不敢,你身为皇后却常住道观,让朕一国之君颜面扫地。你到底还有什么不敢的。”

    这也不怪赵佶耿耿于怀,世瑶也承认她多年不回宫的确有悖礼法,而赵佶一直都没有废她,说起来也算有情有义,但是,一码归一码,这跟议和不相干。

    “臣妾行为失当圣上可以随意处罚,但是金人狼子野心必须予以痛击。”

    “说不该战的是你,说不该和的也是你,你到底想让朕怎么样?”

    世瑶气结,她差点就冲口而出,要战的是你,要和的也是你,一国之君反复无常,你到底想要怎样!

    可是,她今日前来不是跟皇帝赌气的,她得让皇帝明白议和就是将国家陷于绝境。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圣上,金人的野心不会满足于辽的那一点岁币,他们占据燕云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试探,只有坚决的回击,才能彻底消灭他们的野心。韩世忠虽然一时失利,但是实力尚在,种师道对金军十分熟悉,调其北上联合韩世忠,攻克金军只是时间问题。”

    世瑶不提种师道皇帝还不算生气,提到种师道他简直怒不可遏,“种师道阳奉阴违,抗命不遵,若不是因为他贻误战机,金人何至于占据燕云,朕若不是看他老迈,必定……” 

    这个罪名实在是太大了,种师道可扛不起,世瑶忙说道,“圣上,金人占据燕州乃是趁了方腊之乱,十数万大军南征方腊才让金人有机可乘,种将军尾随辽军无暇他顾,这些朝廷都是知道的呀!”

    世瑶所言没有半句虚词,赵佶也很明白他不过是迁怒而已,但是,他已经不习惯有人当面顶撞了,就算是皇后也一样不行,“朝廷的事情你能知道多少,朕不过是隐忍不发就是了。”

    “圣上,种将军忠心耿耿……”

    “够了,朕不想再听这些,议和也是为了国家安定,你就不必在多言了。”

    世瑶觉得被气得头昏眼花的,皇帝怎么就在这件事情如此的一意孤行,“圣上若真的希望国家安定,就得打服金人,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南下,那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赵佶的心里何尝不想打,他也不愿意这般窝囊,可是,实力不济他又能怎么样,若能花钱买个安定,怎么说也是值得的,“澶渊之盟换来上百年的安定祥和,难道不是于国有利?”

    “圣上可是觉得把给辽的岁币转给金人,他们就会像辽一样不再进犯?”

    “自当如此。”赵佶想都没想说道。

    不考虑其他因素,白银十万,绢二十万,对比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也要上百万的军费,的确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情况不同,结局也必然会不同,世瑶从来都不认为澶渊之盟之后的和平是钱买来的。

    “圣上,澶渊之盟可是在我宋军大胜的情况下订立的,契丹心存畏惧才百年不敢犯边,金人现在正是食髓知味,他们怎么绝不可能轻易满足?”

    赵佶无言以对,其实他也并不是那么确信女真人拿了钱之后就一定会退兵,但是,他希望事情会如此发展。

    “金人背弃前言,也多因种师道作战不利,但是此番得了好处,他们也该满足了。”

    又是种师道,看来这个黑锅他是背定了,然而世瑶现在也顾不上他,她追问道,“谁敢保证?”

    世瑶咄咄逼人,这让赵佶很是生气,“朝廷上的事情,你无需过问。”

    世瑶忍不住冷笑,“海上盟约墨迹未干,金人就敢占据燕云,圣上凭什么相信他们会信守承诺!” 

    赵佶并不相信金人一定会信守承诺,但是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化解眼前的危机,或许,在他更深层的意识当中,他并不相信宋军能彻底战胜。

    赵家先祖也是马上得的天下,却不知怎么就生出这许多一味求和的子孙,然而,世瑶现在见到还不是最令她气愤的那一个。

    “圣上,即便金军今日退出燕云,明日他们却更有可能南下汴梁。到那时生灵涂炭,将悔之晚矣!”

    “娘娘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一个娇俏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如今这宫里早不似从前,就是玉牒上有名字的她也认不出来,那些上不了玉牒,据说数不胜数。世瑶头都没有回,她也不想知道来的是谁,“本宫说话,何人擅自插嘴?”

    那女子倒还镇定,稳稳当当的给帝后二人行了礼,“臣妾孙氏,参见皇后娘娘。”

    贵妃孙氏,世瑶对这封号再熟悉不过了,“起来吧。”她淡淡说道。

    “臣妾适才言语冒失,还请娘娘恕罪,只是臣妾一心关心圣上,忍不住才冒犯了娘娘。”

    孙氏在世瑶的心里跟其他嫔妃还是不太一样的,她是在他们夫妻还没有彻底决裂时出现在皇帝身边的女人,她多多少少会对她有点影响,但是现在她没那份功夫与她纠缠。

    世瑶淡淡说了句,“恕你无罪,退下吧。”

    “谢娘娘,臣妾尚有一言,想要当面进谏。”

    世瑶转过头,冷冷的看着她,那孙氏却是一无所惧,看着世瑶说道,“娘娘离宫数载,圣上虽然不常相见,心中却时时挂念,妾身敢问娘娘一句,娘娘可曾同样惦记圣上?圣上因为燕州战事,殚精竭虑几乎夜不能寐,两国议和本该皆大欢喜,娘娘为何又来指责圣上?”

    孙氏说着说着都快要哭了,好一副情深意重的嘴脸,若不是情况危急,世瑶也想跟她讨论讨论,可是现在,她只是淡淡笑了笑,“你说完了?”

    皇后难斗孙氏心里早有准备,但是她如此挑衅她都没有半点回应,这可是有些出乎意料了。但是孙氏也不是一般人,她马上说道,“臣妾关心则乱,言行无状,还请娘娘降罪!”

 第六十四章 议和(下)

    世瑶许久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了,上一次还是在哲宗皇帝的后宫,一转眼,已经十多年了。如果不是事态紧急,她还真想好好瞧瞧这位贵妃的表现。

    “你所言所行都是出自于对圣上的关心,本宫若是降罪与你岂非不近人情?不过本宫今日也得让你知道知道,这里是福宁宫,你身为嫔妃不经传召而擅自闯入,是为大不敬,若是不罚你,只怕法度全无。所以,本宫命你禁足三日,你可心服?”

    禁足三日算不得什么严重的处罚,而在孙氏的心里,她就怕皇后不处罚她,若是就这么轻轻揭过,她还有什么戏唱。

    “圣上!”她两眼含泪却故作镇定的看着皇帝,比哲宗那些只知道装委屈装可怜的嫔妃显然高端了不少,世瑶看着也暗暗点头,难怪她能做到贵妃。

    皇帝似乎看了她一眼,又似乎没有看到,“退下。”

    贵妃不是全没想过这样的结果,她已经不是当年盛宠之时,可是她不来也不行,皇后若是趁机回宫可就再没有她的地位。她心里觉得她再怎么不得宠,也比幽居宫外的皇后要强,可是现在看来,她未免有些过于瞧得起自己了。

    “圣上!”她柔柔弱弱的喊着,还想唤起皇帝心中的一丝怜悯,但是今时今日,的确是起不了什么作用。

    赵佶跟世瑶之间,爱也好恨也好,怨也好憎也好,那都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别人谁都别想插手。他们之间的一切,也从来都不是能够简简单单一言蔽之的,蔡攸都不敢挑拨,更何况是区区孙氏。

    孙贵妃委委屈屈的走了。皇帝都没看她一眼,不过让她这么一搅和,之前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消失不见了。他们静静的坐着,谁都没有说话。

    孙氏若是不提,赵佶可能都忘了这个世上最关心他的人是谁了,她这么一说。反倒提醒了他,“孙氏无礼,你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她也是关心圣上。”世瑶淡淡说道。

    “她是关心她的荣华富贵,她的地位前途。”赵佶不会忘记,无条件关心他的只有世瑶一人,从前是。现在也不会变,将来,他也可以完全信任她。

    世瑶没在反驳,孙氏要什么没人看不出来,“这也不算错。后宫的女人都不容易。” 

    嫔妃们的那许多嘴脸,赵佶也习惯了,他有时候也会觉得这样挺好,什么都看的清清楚楚,不用费心去猜,“看着她们我有时候忍不住会想,你若是也在意这些就好了,至少,咱们之间就不会闹到这步田地。”

    世瑶心想着,她也不是全不在意。她只是没办法自欺欺人,可是现在说这些也已经晚了。

    世瑶不说话,赵佶感到有些尴尬,突然想起延庆公主,于是说道,“既然你来了,朕命人把福金抱来吧,你久没见孩子了,让她多陪陪你吧。”

    都到这个时候了,再说这种温情脉脉的话又有什么意思。而且世瑶也不觉得这个时候她还有心思见那个名义上的女儿,她叹了口气,“臣妾性情倔强,让圣上为难了,就连女儿也都跟着受委屈。但是臣妾所做的一切都绝无二心,还请圣上慎重考虑。”

    赵佶当然知道世瑶绝无二心,不然他也不会容忍她常年躲在宫外,可是有些事情跟心没有关系,关系到的是他身为皇帝的颜面。他甚至有些害怕皇后提起战事,他也不想跟她把关系闹得更僵,他觉得累了,他想要世瑶回到他身边。

    然而,有些话过去没说现在也已经无法再说出口,他只能把注意力往女儿身上引,可是他哪里知道,那个女儿本来就是个西贝货,跟皇后基本上没有任何感情,所以,不管他怎么费心费力,皇后就是不为所动。

    “福金跟着贵妃我很放心,取其让她在两个母亲之间为难,还不如就让她把贵妃当做亲娘吧。”

    “这如何使得,她可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

    世瑶笑了笑,“生恩不及养恩,只要是对孩子好的,我又有什么舍不得。”她知道皇帝不想谈什么,但是她就是为了这个才来的,就算是明知道无用,她也得把该说的话说完,“圣上,臣妾记得宣仁皇后曾经说过,一场战争到最后,拼的只是财力,金人的兵锋虽然凌厉,但是游牧民族始终财力不济,他们撑不下自会求和,那个时候,臣妾绝不阻拦。”

    国库空虚是赵佶最尴尬的事情,宣和年间税收已经过亿,可是他还是拿不出钱来打仗,比起他的先祖每年几百万的开销,他简直不敢说他都把钱花去哪儿了。

    “世瑶,你不知道战场一天的消耗就有多么惊人,再打下去就是百姓受罪了。” 

    世瑶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去看待赵佶了,平白无故的跟契丹人打了好几年,那个时候他不担心百姓受罪,现在,女真人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她反而因为这种原因怯战!她几乎都在怀疑,她对面的那个人可能根本就不是赵佶。

    “这场仗若是不大,百姓就得更受罪。”

    关于金人的一切都让世瑶说对了,赵佶现在也在后悔当年意气用事,但是,他一个人默默的后悔可以,他不想任何人在来提醒,尤其是世瑶。他不想让世人觉得他还不如一个妇人,特别是那个妇人还是她的妻子,而且,他现在也很害怕皇后再次言中,他所有的希望可都在这议和上了。

    “是朕不应该让你住在宫外,你回来吧,只是,朝政的事情你再也不要参与了。”

    皇帝觉得他做了最大的让步,世瑶却很无语,她不是为了这个回来的,她也不想面对这个杂乱纷扰的后宫,“圣上若能停止议和,朝政的事情臣妾绝不在干涉。”

    “朕都已经说了,不要再提这些了!”皇帝忍不住沉下了脸。

    世瑶微微叹息,“若是为了让圣上一时轻松,臣妾确实可以不提,可是为了长远打算,臣妾也只能恳请圣上三思。”

    赵佶气急,“朕只问你一句,你到底愿不愿意回宫。”

    世瑶明白她跟皇帝再也没有谈下去的余地,但是回宫的事情她是真的没有想过,他们之间已经不是“你和我”了,现在只有“朕和臣妾”,过去的一切已经不可能再重来,她又不是那种可以退而求其次的性格。

    “臣妾告退。”

    世瑶说罢,皇帝的脸色就变了,他咬牙切齿说道,“好,你退下吧。”

    很快,议和的人选就定下来了,李邦彦,毫无悬念。世瑶知道他去议和能把整个国家卖给金人,但是,皇帝的目的也很明确,只要保护他的皇位,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世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她渐渐开始理解光献皇后哭祭太庙时的心情。

    “娘娘!”朱衣拦在皇后身前,“圣上想要议和的心意已经不可改变,娘娘实在不必再多费神了。” 

    “你以为我要去做什么?”世瑶好笑的看着她,“我只是想去看看宣仁皇后,没打算学光献皇后。”

    世瑶这样一说朱衣才放心,光献皇后的招数也不是谁都能用的,若是将来伯琮公子当了皇帝,这招可就怎么用怎么灵了。

    “奴婢这就让他们备车。”

    朱衣高高兴兴的去了,世瑶的心里却并不轻松,她是实在没了办法,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在做些什么。可是,什么都不顾就一走了之,她也实在是做不到。

    “我该怎么办?”世瑶跪在宣仁皇后灵前,眼泪噗噗簌簌的往下掉。

    没有人能回答她的问题,宣仁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