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时机?”

    “圣上准备迎孟娘子回宫消息,微臣明日就把它散出去。京中的酒肆茶楼,微臣都已经安排好了人手,三人成虎,用不了几日,京中百姓就会觉得圣上就应该册立孟娘子为皇后的,到那个时候,朝臣们也就不敢说什么了。”

    久居上位的人,怎么可能看到小民百姓的力量,赵佶实在是不能理解蔡攸的想法,“那些所谓的忠臣义士有多固执,你难道还不知道?”

    “他们固执,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君上有利的,可是。如果他们的固执是陷君于不义的话,他们也就不敢坚持了。”

    赵佶渐渐明白了,蔡攸是在赌朝臣们有多在意明君圣主这四个字。一旦他想要娶孟氏的消息传了出去,大臣们就再也不敢提起之前的那些传闻究竟有多少漏洞,因为他们一旦这样做了,皇帝就会尽失民心,这样的后果,他们无法承担,所以,他们最后能做的。也只有被皇帝牵着鼻子走。

    赵佶心里高兴,他却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皇帝。如此露骨的玩弄权术,他的身边剩下的就只能是奸狡小人!

    “很好,你就去这么办。”

    “是!”

    蔡攸知道皇帝一定会准许的,但是他却担心另外一个人,孟世瑶是眼里不容沙子的人。他锋芒太露,只怕会引起她的反感。前车之鉴也不是没有,那个叫袁洪的道士,就不是莫名的得罪了孟氏,在风头最胜的时候被赶出来朝廷,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道观里。

    然而,蔡攸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知道现在什么都不能说。皇帝正在兴头上,说了也只能适得其反,他还可以慢慢找机会,毕竟,立下这样的大功。皇帝也不会轻易地放弃他!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蔡攸的预料一般,朝臣们都知道是他们被皇帝算计了。可是,他们却什么都不能说,因为这个是已经不能算君王的过失了,根本就是皇帝的阴谋,拆穿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明智,还真有那想不明白的非要争出个所以然来,结果,自然是被皇帝赶出了京城。

    至于吕大防、苏轼这些旧党,非常一致的保持了一种旁观的态度。毕竟,他们都曾经受过孟氏的好处,绍圣年间的诸多事端,如果不是孟氏周全,他们这些旧党就只有同往岭南这一条路而已。

    而且,他们对孟氏的处境也都有些同情,毕竟是宣仁皇后钦定的人选。然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认为孟氏可以做一个合格的皇后。

    哲宗时期的乱象,都是孟氏出宫以后才发生的,而孟氏还在宫里的时候,相对还算是平静。

    他们都可以接受章献皇后,接受一个孟世瑶,其实,也没那么困难。

    但是,他们对皇帝所采用的手段,产生了某种隐忧。

    君子之风,是这个时代文人的共同信念,可是皇帝的做法,却是十足的小人行径,他们一时无法面对这样的皇帝,所以,把罪过都记载了蔡京父子的身上。

    三个月后,圣旨到了孟府,正式册立孟氏为皇后,随后开始行问名之礼。

    孟元已经心里头百感交集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孙女,竟然又成了皇后。不过,于老夫人倒是很高兴,她看得出来皇帝是真心的,虽然谁也不敢保证这种真心能维持多久,但是,他们是一起患过难的情义,总能保着世瑶这一生的平安富贵。

    有人高兴,就有人愁,而贵妃刘氏就不仅仅是愁了,她简直是恨,她以为生了皇长子、皇长女,这个皇后的位置是稳稳当当的了,可是却没想到,前朝为了孟氏争得不可开交时,竟然没有人提起她。

    “娘娘别生气了,孟氏能出宫一次,就能再让她出去一次。”

    “哪儿有那么容易!你不知道吗,大婚都改在延福宫了,以后皇帝、皇后都不会再住在大内了。”说着说着,刘氏的眼泪落了下来。

    PS:

    这一章最后一点,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我从来也没写过感言什么的,今天却突然有很多话想说。

    从开这个文我就变得特别忙,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情,整个人很累,状态也不是很好,很多时候我都想放弃算了,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评论区我都会看,就是来不及回复,心里其实也很过意不去,毕竟是我做的不够好。所以长了草我也没什么怨言,只是特别感激一直默默支持我的筒子们。

    本书大纲就很长,我把女主在江南的故事整整一卷都跳过去了,这一卷原本应该是80…100章的,我也省掉了很多内容。现在回头想一想,都这么多字数了,女主还没有过上幸福的日子,的确是有些过分,这是我在构思的时候就欠考虑的地方。

    赵构做不了几天皇帝,为了这三个炮灰我也算是绞尽脑汁了,第五卷明天就开始,会有比较安宁和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成绩很糟糕,但是我会把它认认真真写完,跟任何数据都没有关系,这是我故事和我的理想,再次感谢所有正版订阅的筒子,若是没有你们,这本书也许更难完成了,谢谢大家。

 第一章 新婚



    大婚的程序跟前次并没有太多的不同,皇后仍然是在大庆殿接受册封,然而,参加这场婚礼的人,心情却是完全两样。那时候,世瑶跟赵煦都是不情愿的,但是,观礼的大臣们却都是抱着善意祝福的心态,而这一次,皇帝跟皇后都是愿意的了,可是,旁观的人心里头却都堵着什么似的。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怪现象。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别人怎么想,也只能随他们去了。

    世瑶在御座上接受大臣的朝贺,她转过头与赵佶相视一笑,许多事情,都只在不言之中。

    册封礼完成之后,宫人们就引着世瑶登车去了延福宫,赵佶知道世瑶不喜欢宫里,因此独排众议,将洞房放在了延福宫蕊珠殿,并且,将延福宫正殿延福殿,作为平时的议政之所,同时,关闭了大内的福宁宫和崇政殿。

    所有的一切,都明白的告诉了世人,他们的世界,容不得任何人涉足。

    贵妃刘氏听着外面的乐声半天都回不过神儿来,她知道皇帝心中深爱孟氏,但是她没想到的是,今天这样日子,作为贵妃,生了皇长子、皇长女的贵妃,竟然连朝贺都不必。

    显然,皇帝这样做并不是为了驳新皇后的面子,他只是不希望皇后看见他们母子心烦,特别是她的长子,然而,如此作为,却将他们母子置于何地呢?

    “娘娘,韦婕妤求见。”

    刘氏的眼中闪过一丝凶狠,咬着牙说道,“请。”

    世瑶早就听说了延福宫建的极尽奢华,真正见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摇头,但愿这是最后一次大兴土木,否则的话。她真是无颜面对天下百姓了。

    “娘娘,要不要喝口茶润润!”云纤轻快的说道。

    世瑶在内室坐着,外面跪了一地等候住持合卺礼的女官,云纤如今可算是什么场面都经历过了,显得格外随意自在。

    “茶就不用了。”世瑶招招手让她附耳过来,“你把内室的门关好,我要歇一歇。”

    “好。”云纤轻声应了,踮着脚把门悄悄关上,念君离着远,也不知道世瑶要做什么。因此,倒是很主动的在门口守着,防止有人贸然进来。

    “快帮我把这凤冠摘了。实在是太沉了。” 世瑶差点就说累死我了,因想到大婚不能说任何不吉利的话,又马上改了口。

    “娘娘,这可不成,圣上一会儿就来了。卸了妆成什么样子。”

    “不妨事的,紫宸殿的宴会怎么也得一个多时辰,后宫也不用来请安,这可不就是给咱们休息的时间吗!对了,你出去告诉贾夫人,让她们不用外面跪着。带着人去偏殿候着就是了。”

    云纤答应了一声赶紧就去了,魏紫便上前帮忙摘凤冠,换衣裳。

    “娘娘天不亮就开始上妆。折腾一天可不是累得很,您尽管歇着,奴婢派人在宫门口守着,见到圣驾就马上过来回报。”

    “就数你最心细了。”世瑶微微笑了笑,她真是累得很。一句话也不想多说了。

    对于孟世瑶来说,身体的疲惫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册封的仪式都顺利的结束了,她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如此一来,就越发的感到没有精神。其实,魏紫几个也都是一样,崩了三个多月的神经,终于可以松一松了。

    赵佶来的时候,世瑶睡的正沉,他就在床边轻轻的坐下,安静的看着世瑶。

    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他们才终于可以在一起,赵佶觉得这种静谧安逸的时光,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圣上,贾夫人过来请驾,到了饮合卺酒的时辰了。”念君用极低的声音说道。

    “让她们候着,你就说朕跟娘娘还在说话。”

    “圣上,这时辰都是司天监算好的,误了不是可惜?娘娘睡了也有一会儿了,容奴婢叫醒吧!”

    “误了又有什么关系,有朕在,什么时辰都是吉时。”赵佶回头看来她一眼,“你这丫头,还没老就啰嗦起来了。”

    赵佶是从小在净逸阁厮混惯了的,念君倒也不怕他,虽然如今是皇帝了,可是她们娘娘也是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甚至宫人们隐隐觉得,在这蕊珠殿,她们娘娘才最大。

    “奴婢这会儿不罗嗦,只怕过会儿娘娘醒了倒要怪圣上呢!”

    “这张嘴倒是越发的像你主子。”赵佶心情甚好,也不介意一个宫人跟着打趣,不过,他并不希望吵醒世瑶。

    “下去吧,别吵醒你们娘娘。”

    赵佶倚在床边,静静地看着世瑶,不知不觉的,自己也睡了过去。

    世瑶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她看见赵佶在自己身边,微微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娘娘,该饮合卺酒了,贾夫人都催了多少次了。”魏紫见世瑶醒来,悄悄地上前说道。

    赵佶并没有睡实,听见声音就赶紧起来了,“你醒了。”他顺手帮世瑶把散发理好,世瑶的脸有一点红,宫人们都掩口笑了。

    合卺酒、同牢席,这是大婚不可缺少的,饮酒举箸的祝词都出自于赵佶的手笔,跟过去并不一样,世瑶听着,却蓦然的想起了赵煦,想起她给赵煦吟的那首《鹊巢》。

    “怎么了?”

    世瑶仅仅一个失神,就被赵佶看到,她淡然笑道,“没什么。”

    赵佶也不深究,他心里很明白对于世瑶来说不可能把过去忘得干干净净,但是,以后的日子,他会让她再也想不起赵煦。

    次日天明,世瑶一直都是低着头红着脸,宫人们见皇帝再次不敢造次,不过眼角也都含着满满的笑意,还时不时的那眼神取笑世瑶,世瑶索性在不抬头了,只装作什么都看不见。

    赵佶一再要求给世瑶画眉,说是闺房之乐,却被世瑶坚决的给赶了出去,满脸的不甘。

    “娘娘也真是的,让圣上画两下又画不坏,弄得圣上老大不乐意的,这又何必!”云纤笑嗔道。

    在孟世瑶的意识里,从来没有想过去取悦谁,她只是对于这样亲密很不习惯,所以很自然的把赵佶赶了出去。而云纤现在越来越来唠叨,她知道不堵上她的嘴一定会说个没完,“赶紧梳妆吧,马上要去太庙呢!”

    云纤手底下没闲着,可是嘴也没闲着,“娘娘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已经成了亲了,娘娘得学着顺着点圣上,今儿这事儿,旁人求都求不来,娘娘还要往外推。”

    这回连魏紫都不帮世瑶了,她附在耳边低声说道,“圣上可不是整天混在崇宁宫的那个孩子了,您要是把他像从前那样看待,难免不会伤了感情,您得温柔和顺些,才能保得恩爱长久。”

    “你们几个姑娘家的,这都是在胡说些什么?”

    “这可是老夫人临行之前叮嘱我们的。”云纤急忙的说道,“老夫人还说了,娘娘若是不听劝,我们就要直接告诉她去了,到时候她自己来跟您说话。”

    按照宋律,皇后的曾祖母、祖母和母亲都可以加封为国夫人或郡夫人,因为孟家早就没了这些女眷,赵煦又已经都追封过了,所以,赵佶便不曾再提起孟氏,而是破例封了老夫人于氏为安国夫人。

    安国夫人对于外孙女的婚事喜忧参半,她管不了皇帝,就只能管着自己家的孩子,因此,对世瑶身边的这几个丫头,反反复复的叮嘱了许多遍。

    世瑶心里叹了口气,她知道有些事情她必须要认真思考了,纵然是夫妻,也不可能随心所欲的。

    “好了好了,快点上妆吧!”

    拜谒了太庙之后,他们还要去景灵宫,路程很远,赵佶扶着世瑶靠在他的肩上休息。

    一路上,大多都是赵佶在说话,世瑶静静地听着,有时候她会回应两句,有时候半天都不搭话,不过,这并不能影响赵佶的兴致。

    “先不去景灵宫,咱们先去永裕陵吧!”赵佶突然说道。

    赵佶到永裕陵,主要的是去拜谒钦慈皇后,虽然次序很是不对,严重的违背了礼法,但是,礼法是这两个人现在最不需要的东西。

    “只怕惊动了钦圣皇后的在天之灵。”

    赵佶用力的搂着世瑶,“要惊动早就惊动了,想来她也是愿意看见我们在一起的。”

    赵佶明显是在自欺欺人了,他娶世瑶这个事儿,如果钦圣皇后还在世,非得活活气死不可。

    不过,世瑶想到早上魏紫她们说的话,就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你心里一定不是这么想的。”赵佶用力的掐了掐世瑶的脸,“可是我们也不欠她什么了。她帮我登上帝位,我也让她的晚年过得荣耀显赫,那些年一直看着你流落在外,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她的缘故。而我们费尽辛苦才能在一起,就应该过好每一天,那些有的没的,就不要去想了。”

    “我只是随口一说,圣上也不必当真。”世瑶换了个舒服的位置,闭着眼睛养神,虽然马车一晃一晃的,她却感到很踏实。

    她的心,从来没有这么安稳过。

    赵佶眼中都是温柔的笑意,他在世瑶的额头上轻轻地落下一吻。

 第二章 燕尔(上)



    大婚之后,赵佶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当然,这也允许的,娶妻跟纳妾毕竟不同,另外也有许多祭祀的事情要做,朝臣们是不会那么不识相的。

    不过皇帝大婚之后连着一个月都没有早朝,那朝廷上可就另有说辞了。

    “娘娘还是劝着点圣上吧,不然的话,那些大臣们又该把脏水往娘娘身上泼了。”皇后现在的名声可算不得好,魏紫不由得有些担心。

    皇帝不肯上朝,世瑶也不是没有劝过,可是,她每次劝的时候,皇帝都是振振有词。毕竟,皇帝虽然没有上朝,但是奏章每天都在看,重要的事情还会召大臣进宫来商议,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世瑶也被他堵得没话可说。

    “圣上那个脾气,是越来越难劝了,他知道我要说什么,总有一大堆的理由等着我。”

    魏紫掩口笑道,“圣上好歹还拿一堆理由等着娘娘呢,娘娘有什么可不高兴的,娘娘用心想想,说不定就有办法劝的了圣上。”

    世瑶不得不承认,日子过舒服了人也跟着迟钝,赵佶一堆歪理邪说,她常常找不到理由来反驳。

    “圣上现在何处?”

    “圣上宣了资善堂的博士进宫议事,好像是准备给三公主开蒙。”

    这几年宫里虽然没有需要读书的孩子,但是皇亲国戚的后代们,还是要在资善堂读书的,就连被哲宗赵煦害死的皇叔赵颢家的孙子们,也都不例外。

    “二公主都还没进学,圣上怎么就想起三公主来了。”

    魏紫附在世瑶耳边,小声的说道,“三公主成天粘着娘娘。圣上都争不过。我估计是童贯给出的主意,让公主去大内读书,好让圣上……”

    魏紫未尽之意,世瑶也算是听明白了,她不由得红了脸,“你这张嘴啊!”

    “奴婢是替娘娘高兴呢!”

    世瑶婚后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安逸,夫妻感情好,也没有外人来打扰,对于世瑶来说。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咱们去一趟长乐宫吧。”

    “娘娘怎么想起来要进宫了?”魏紫奇怪的问道,“刘贵妃带着两个孩子,整天挤破了脑袋想进来。圣上一直都没见她,娘娘这一进宫,她还不得……”

    “我虽然不愿意见她,但是也没必要躲着她。我找太妃也是为了二公主的事情,二公主的学业实在是耽搁太久了。”

    “二公主也真是命运坎坷。跟着自己亲奶奶的时候就没得读书,朱太妃也奇怪,怎么会不让公主读书呢,虽然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谁听说有公主不识字的?”

    “她是嫉恨着苗氏呢。”世瑶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个几乎可称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