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苗氏实在是连累公主不轻。”世瑶心里清楚,二公主虽然在玉牒上是林贵妃的女儿,但是始终都是苗氏亲生,以赵煦的凉薄,不迁怒与她实在是看在林贵妃尽心抚育了一场的份儿上。

    赵佶安慰道,“她人都已经没了,刘贤妃就是有再多的恨,那也应该消了,你不必过分忧心。”

    事已至此,世瑶知道忧心也没有用,她学了这么些日子的道法,凡事也都看得很淡了,能帮的时候她当然会帮一手,管不了的事情也就不放在心上,赵佶又陪着聊了会子别的,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赵佶既然知道了太妃心情不好,就不能当不知道,因此坐了一会儿也就去了,他还得劝着赵似进宫看看去。这母子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仇怨,不过就是赵似怕太妃唠叨。可是太妃这个人偏就是不信邪的,你越是不愿意我唠叨,我就是越是要把你唠叨服了,然后赵似果然就服了,彻底躲着太妃,就连进了宫,如果不是太妃亲自堵着他,他都不会去见太妃。

    然而,亲生的母子就是亲生母子,赵似听说太妃当真难过,二话没说就进宫了,赵佶目送着他离开,眼光却越发的幽深。

    有些仇注定解不开,有些人也注定是要辜负,赵似对他究竟如何赵佶心里明白,可是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他只能对不起赵似!

    “我让你找的人你找到了吗?”赵佶沉着脸,压低着声音问道。

    “爷,奴才已经看好了一个人,只是事情实在太大,奴才还要费些功夫,不敢跟爷保证到底要多长时间。”

    赵佶点点头,“务必要确保万全,不可操之过急。”

    “是,王爷放心。”

    赵佶等得了,这么多年他都等了,不差三天五日,甚至也不差三年五年。童贯了解他家主子,自己做事也是小心翼翼的,但求万无一失,绝不会有半分激进。主仆二人都了解彼此的性情,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因此赵佶对他的倚重日重一日,却不料为日后埋下了大祸!

    端王跟简王两府相距也没几步路,赵佶信步就回了自己的府上,刚一进府门,就有小太监过来禀报,说是苏轼苏相公差了人来送东西。

    “什么东西啊,人呢?”

    那人似乎面有难色,略做犹豫之后才说道,“是一幅图,奴才这就去取,请王爷稍后。”

    赵佶见他犹豫,心里奇怪,“有什么话就回!”

    “王爷容禀,来送图的小子现在正在咱们蹴鞠场子里,奴才这就派人去叫。”

    赵佶倒是奇怪了,从来没听说有这样的事情,来送东西的小厮在主人家里蹴起鞠了来,这可不是苏轼府上的规矩!

    “怎么回事?”

    “回王爷,他来的时候打从西墙过来,正听见咱们府上小子们练蹴鞠,因为不知道王爷什么时候回府,他就要去试试身手。奴才经不住他央求,就放了他过去,这一试不要紧,他的脚底下还真有功夫,那帮小子都不是他的对手,踢得兴起,奴才也忘了提醒他了。王爷这一回府,奴才还得带他去收拾一番才能见王爷。”

    “不必了,我自己过去瞧瞧。”

    那太监微微一笑,忙凑上前说道,“奴才给王爷引路!”

    童贯低垂着眼,不着痕迹的瞄了他一眼,不过什么都没说,老老实实的跟在了赵佶的身后。

    赵佶到了蹴鞠场,果然看见一个眼生的小子,看年纪不到二十岁,在场子里腾挪辗转,出脚是又快又准。而且,那小子不仅仅是身形敏捷,判断也准,周围五六个人被他耍的团团转,怎样也抢不去的脚下的鞠球,赵佶瞧着不由得暗暗点头,于是便拍了拍手。

    其实场子里早有那伶俐的小厮看见了赵佶,只是装作不见,更加努力的拼抢,听见王爷拍手,可就再也装不下去了,齐齐的聚了过来,给赵佶行礼。

    “参见王爷。”

    赵佶看见众人这精气神,心中满意,又特意看了看那小厮,笑着问道,“你是苏相公派来的?”

    “正是!小子失礼,还请王爷恕罪。”那人倒也不慌不忙,该磕头磕头,该说话说话。

    “无妨,你叫什么名字。”

    “回王爷,小子贱名高俅。”

    赵佶点点头,“你这身本事何处学来的?孤王记得苏相公府上可是不兴这个!”

    “回王爷的话,小子不敢说什么本事,不过是从小在市井中练出来的。因家中贫困,小子年纪又渐长,所以被家人送到苏相公府上听差。小子是去年才到苏相公府上,府上的规矩的确是不准嬉戏,而小子在市井中玩闹惯了,听着声音的便忍耐不住,还请王爷见谅。”

    赵佶听着,这高俅可是不错,听他这个意思不过是跟着苏轼一年光景,说起话来干净利索,礼数也很周全,于是这心里便生出几分喜爱之意思,对管事的吩咐一声,给他收拾收拾,带到厅上说话。

    “王爷,这小子可是有些伶俐的过了。”童贯趁着没人的时候悄悄地说道。

 第三十九章 清明上河(中)



    赵佶在宫中这么些年,什么没见过,只要是无伤大雅,无关大事,他都可以闭上眼睛当看不见。更何况那高俅毕竟是苏轼的家奴,即便是有些心思,也不至于对他不利,因此,更是不会放在心上。

    “苏相公叫你送的什么画?”赵佶随意的问道。

    高俅看了眼带他进来的太监,那太监会意,忙捧着画轴上前两步,“王爷,画卷在此。”

    赵佶一看便知是长卷,叫了两个太监帮忙展开,可是他没想到那么长,也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一幅画。

    宫苑长卷他见得多了,可是,这样是市井民俗他却从来都没见过。那图上所描绘的场景,竟是那样的繁华热闹,士农工商、车马船只面面俱到,却也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直击胸臆!

    赵佶的心都有些颤抖,“这是,汴梁!”

    “王爷,可不正是汴梁!”童贯凑道赵佶身边说道,“爷不经常出门,即使出门也有侍卫是净街,是以难见这样的繁荣热闹。”

    赵佶想的却不是这些,他激动问道,“作画的人何在?”

    高俅答道,“回王爷,做画的人叫张择端,在京中卖画为生,深的我家老爷赏识,现在我们府上住着。”

    “苏相公向来深具识人之明,此画何名,为何没有题跋?”

    “回王爷,这幅画张相公画了一年多,还不曾命名,他本来是想请我家相公命名的,可是我家老爷却更加推崇王爷,说是只有王爷的书法才能与此画相匹配,我家老爷还断言,若能得王爷金笔。此画必成传世之宝!”

    “苏相公谬赞,实在是令本王汗颜。”赵佶对自己那笔字儿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他是他更相信自己眼光,不管有没有他的题字,张择端的这幅画都将名留史册!“本王明日无事,请你家相公和这位张相公过府一趟,这幅画,暂时就放在本王府上吧!”

    “是,王爷。只是这幅画本就是张相公敬奉给王爷的,就怕不入王爷的法眼。因此不敢贸然登门,是以我家相公才让小的前来。”

    “此画堪称旷世杰作,兼备工写。非同寻常界画可比,而张相公神乎其技,就是宫中画师也难及张相公之一二!本王一向仰慕有才学的人,也断不会夺人所爱,你让他放心前来就是了。”

    “是。小的一定把王爷的赞誉转达给张相公。”高俅笑嘻嘻的说道,“其实我家老爷也是这样说的,何况京中无人不知王爷是最为谦和仁善的人,实在是张相公过于小心了!”

    高俅着意奉承,但是太过了赵佶听着也累,更何况他心里很清楚。那位张择端虽然不曾出面,但是这样的瑰宝送到他手里,必定也是有所图谋的!再联系那位张相公卖画为生。所图为何也就不难猜测了。

    这对于端王赵佶来说,实在不算是大事,而苏轼作为旧党之一,虽然没有很受迫害,但是很多事情也是力所不及了!他想了想便对童贯吩咐道。“这样你叫蔡攸带着咱们府上的帖子,请苏相公跟张相公过府饮宴!”

    这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张择端来说。可是天大的颜面了,高俅亦是机灵的,跪在地上替张择端谢了恩!

    童贯吩咐了人去请蔡攸,然后重重的打赏了高俅,命人好生的送了出去,又把那陪着高俅一起进来的太监也打发了出去,这才回来陪着端王一起看画,一边看一边还能给他讲讲哪家店铺都有些什么出名的东西。

    赵佶听的神往不已,连忙吩咐要换装摆驾!

    “王爷,这市井之地您可不能去啊!”童贯忙跪地恳求道。

    “这有什么,换身常服也没什么人能认出我来。”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王爷跟简王一起,也没少出入酒肆,难保不会被人认出来。若是要出去,还是要带上家将护卫才行啊!”

    “像你说的那般前呼后拥,爷就什么也看不成了。”

    “王爷,您可是天潢贵胄,万分的金贵,若是出了半点差错,奴才有多少条命也不够赔的呀。”

    赵佶不以为然说道,“你也太多心了,天子脚下能出什么事儿!”

    “爷!”童贯压低了声音,“正因为这是天子脚下,爷才更要当心,更何况兴龙节就要到了,京里龙蛇混杂,爷实在不该只身出去啊!”

    “罢了,我不去就是了,你把这幅画送到姚华宫,明日一早你再去取。只可惜他虽然要送我,我也不好收下,就算是可以收下,这画也必要送到宫里去,否则,就是留在姚华宫也使得。”赵佶猜着世瑶也是从来没见过这样生动的汴梁,若是能永远陪着她,也算是略补几分遗憾,然而,他现在必定要更为留意宫里的那位,不得不有所取舍。

    赵佶有些惋惜,童贯就劝道,“王爷是圣上的弟弟,但凡是好东西必要先紧着宫里,冲真娘子是明白的,奴才估计就是今晚这一宿娘子都不会留的。”

    “会的。”

    赵佶幽然的说道,而一向自诩了解端王的童贯,此时也不知道他家王爷为何突然之间情绪如此的失落。

    “王爷?”童贯试探着喊了一句。

    “你去吧。”赵佶的神色越发的黯淡,他不知道那一天才能带着世瑶纵情的游览这汴梁的盛世风光。

    童贯虽然慢了半分,但是他还是猜到赵佶心中所想,然而,有些话劝也不能劝,他只叫了人用心伺候王爷。

    赵佶说的没有错,世瑶果然是把画留下了,并且告诉童贯明日一早来取,他惊异言道,“娘子竟然跟我们家王爷说的一模一样!”

    世瑶眼睛盯在画上,也没留意他说了什么,云纤见状,赶紧把童贯送了出去!

    “冲真娘子这是怎么了?”童贯从来没见世瑶这般失态,奇怪的问道。

    云纤也没有真正的接触过画中的汴梁,见到这幅画自然是万分的震惊,正因如此,也更能理解世瑶的感受,“娘子在汴梁生活了二十多年,却从来都不知道府门宫墙之外是何情形,一见此图,难免心生感触,公公切勿见怪,还请明日再来一趟!”

    “不敢,我家王爷也是这样吩咐的。”

    云纤却笑道,“我可是知道,若不是要送进宫去,王爷一定会送给我家娘子的!”

    云纤不过是玩笑,并没有别的想法,可是,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童贯毫不怀疑如果端王可以的话,会毫不犹豫把一切都给这位冲真娘子!由此,他一直以来的隐忧又浮上了心头,“我倒有一事烦劳云纤姑娘!”

    “公公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啊!”云纤跟童贯在宫里就是熟识的,他突然之间这样客气,却让她很不习惯。

    “哎,说起来这也是端王的私事, 实不该打扰冲真娘子,可是除了娘子,我却不知道什么人能劝一劝我家王爷了!”

    云纤未作他想,坦然说道,“娘子与王爷情如姐弟,虽然身份骤变,但是,关切之心却是从来都不曾改变。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若是我不便转达,就是直接跟娘子去说也是一样的。”

    童贯施礼谢道,“多谢云纤姑娘,姑娘转达咱家再没有不放心的,如此就偏劳姑娘了!其实这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小不小,就是我们府上最近常有些官媒来往,说的也都是名门闺秀,可是我们王爷一个也没看上,府里就由着来凤骄姑娘闹腾,我这心里想着,长此以往也实在不是个事儿,但是我毕竟是个奴才,实在是不好劝,想来想去,有些话也就是冲真娘子能说了。”

    不知道为何,云纤总觉的这事儿她家娘子不便开口,可是童贯说得也没错,端王孤身一人,也就是她家娘子能操这份儿心了!

    “公公放心吧,这事儿我会跟娘子提的,可是我们娘子在这里清修,那些姑娘品性如何,我们娘子也难有了解呀!”

    童贯心说,只要冲真娘子肯开口就好,管她是谁,娶回来一个就行!不过,他口中还是郑重的说道,“这事情也不急,只要娘子能劝劝我们王爷对此事上心就成了。娘子虽然不与宫外往来,但是对京中的贵眷都有所接触,娘子若是能从中挑出人选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云纤点点头应道,“好吧,我会找机会跟我们娘子提的!”

    云纤说完也就回去了,世瑶仍旧看着《清明上河图》发呆,云纤瞧着她眼中似有泪光,忙上前问道,“娘子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世瑶轻轻地把眼泪拭去,“我竟然从来都不知道生养我的地方,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娘子何必感伤,终有一天娘子能走出这姚华宫的。”

    “走出去?”世瑶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道观里呆得久了,她还以为她已然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可是,端王送来的这一幅图,却勾起了她许多的心思,“也许,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出去了。”

 第四十章 清明上河(下)



    世瑶瞧着那画,眼睛都挪不开了,嬉笑的顽童,行路的客商,迎亲的队伍,汴梁城所有的一切,瞬间跃然纸上。

    如此繁华热闹,怎能不令人神往。

    世瑶看了多半宿,云纤催了几次也不肯去休息。“娘子,天都快要亮了,还是歇了吧。”

    “我不困,你去帮我煎一盏茶来。”

    世瑶吩咐完了,自己去把混沌材取出摆好,点上了檀香,轻轻地抚弄着琴弦。

    云纤张了张嘴,想劝却没说话,反正这深冬里关门闭户还挂着帘子,外面的人也听不到,就随娘子高兴好了。她转身寻了把剪子,小心地剪了剪灯花,让厅里的光线更明亮些。

    世瑶并没有注意这些,她全部的心思都在这琴弦之上,《风雷引》气势磅礴、雄壮威武,原不是她能驾驭的曲子,可是今天,她的胸中似奔腾着千军万马,竟把这曲子一气呵成了!

    “娘子!” 云纤听着目瞪口呆。

    世瑶深吸了一口气,半天也没有说话,云纤小心的观察着她的神色,轻轻的说道,“奴婢知道娘子心里委屈,不管是进宫做皇后,还是出宫到这儿来修行,都不是娘子的本意!这些年能忍不能忍的,娘子都忍下来了,娘子虽然什么不说,奴婢也知道的心里并不好受。可是皇权之下,咱们也没办法,娘子毕竟不是孤身一人,还有诸多牵挂不是!这宫里的日子虽然清苦些,好歹还算清静!”

    世瑶的眼神渐渐幽暗,“我十五岁进宫,浮浮沉沉这么些年,还有什么看不透的!我原本以为我可以安心在这道观里了此残生,可是我终究还是心有不甘!”

    “娘子!”世瑶这几话。云纤的眼泪都下来了,娘子的心里那么多的苦,这么多年都是自己一个人忍着扛着,直到今日方肯说出来,让云纤这心里怎么能不难受!

    “我生于功臣之家,我的先祖、父兄食朝廷的俸禄,也同样为国分忧,血染沙场,以命尽忠。”世瑶像是没有意识,喃喃自语。“我并敢以功臣之女自居,可是我也并不亏欠朝廷,更不曾亏欠赵煦。凭什么我就要为了他赔上我的一生!”

    “娘子,有些事情可是禁不起想啊!皇帝的面前,哪儿有道理可讲!”

    世瑶听着她的话,像是回过神儿来,“你不用害怕。我不过是说说而已,明天童贯来取画,你告诉他请端王兴龙节之前过来一趟。”

    “是,娘子。”

    童贯本来有些话要托她转达,可是这会儿也不是说的时候,更何况世瑶情绪激动。云纤安抚她还顾不过来,哪能想起那些!

    世瑶躺在床上也没有睡意,云纤因为想起前事。又有些话想要劝劝,也就不曾去睡,坐在床边上陪着世瑶闲话。

    “张相公的画画的是真好,娘子如果真的想看看汴梁的风光,或许请简王帮忙想想办法。简王向来听娘子的话,一定会有办法的!”

    “我是想出去。可是我不想偷偷摸摸的!就算是修道,我又凭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