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每天多学一点点-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明谦书院的女学却是将书院一分为二,男学和女学之间仅有一墙之隔。
  若非师长同意,两院之间不能互通往来。
  虽说南燕风气开放,但却未曾出现过男女同学的场景。
  不得不说,这位棠娘子的大胆行为倒是开了南燕的先河。
  起初女郎们纷纷在旁观望,谁也不愿去做那个出头鸟。
  于是明谦书院就出了个新规定,凡事前十位报名女学的女郎均可免除所有的费用。
  对于世家贵女,这些自然是看不上眼的,但对于那些家中并不富裕的女郎,在这样的诱惑之下,自然有人愿意试上一试。
  毕竟,若能从明谦书院顺利结业,将来寻夫家也多一分场面。
  也有人抱着嘲笑的心态,断言这女学办不了多久。
  甚至赌坊中还有人下注,成与不成的比例竟然达到1:50。
  可谁知,不出半月,建康城中的女郎们便纷纷报名,场面之热闹,真的开了众人的眼界。
  也不知这位棠娘子究竟是有怎样的魅力,才能令众人这般折服。
  “不然怎么说是奇女子呢。”李敖摸着胡子,话语中满是赞叹,“这些建康流民中还有好些受过她的接济,对她心怀感激。”
  “所以说由她出面,代表朝廷赈济灾民,更能起到安抚人心的效果。”
  不知不觉中,两人就走到了宫门口。
  恰巧碰到骑马前来的谢诣,两人相视一眼,然后迎了上去。
  “你今日不是告假在家吗,怎么突然来了?”
  王崇之看他从马上下来,然后将缰绳递给宫人,一身玄色官服衬的人面容愈发的严峻冷漠。
  “今上突然传召,想是有急事吧。”
  站在一旁的李敖迫不及待的等他们两个讲完,赶紧插话:“谢将军,明日有空吗?”
  谢诣看了他一眼,似乎在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李敖也不介意没有回答,这位只要没在一开始拒绝他就谢天谢地了,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因为朝廷国库空虚,到时候可能需要世家添补上一些,我个人是想找棠娘子代表朝廷出面赈济,而世家这边,我想找谢将军作为代表。”
  “代表,需要我做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见这位口气松动,李敖连补充道,“只要明日去见棠娘子时表达一下世家愿意赈济,并且有同朝廷合作的意愿便可。”
  “其实就是做个木头桩子。”
  李敖一时嘴快,将心里想的说的出来。
  察觉到自己嘴漏,他连忙看向一旁的玉面将军,见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口快,这才放下一颗心。
  “好。”
  解决完这件事,李敖终于舒了口气。
  明明这位谢将军最近才回建康,长得也是面若冠玉,翩翩君子。
  但是只要站在他的身边,就会让人不由自主的胆战心惊,想要远离这个人。
  以前建康四郎中的谢三郎可不是这样的。
  李敖同他们两人拜别。
  “今上忽然传召,也不知所为何事?”
  “目前还不知道,等着吧。”
  谢诣冲他点头,然后在宫人的带领进去。
  王崇之在外面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宫墙之中的背影。
  过了会儿,才转身登上自家的马车,马车渐渐驶远。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好婚嫁时节

  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
  翩翩少年郎; 端端君郎。
  掩映在茂盛树木之下的北苑学堂之中坐满了读书学子。
  一个个均捧着书本; 赞同或附议夫子的言论; 各抒己见; 讨论的非常激烈。
  李敖走在前头; 望见这番场景,笑着回头同身后之人交谈。
  “听说谢将军也是明谦书院结业的学生,是吗?”
  走在后面的人身形颀长,一身玄衣长袍; 周身的经过浴血厮杀才能历练出来的淡漠气势,喝的其他人根本不敢直视他。
  “是。”
  谢诣微微颔首; 神色淡淡的看着四周。
  明谦书院同以前似乎毫无差别,但他心里却清楚明白的知道总会有东西改变的。
  北苑过去就是南苑,也就是女郎们进学的地方。
  两苑之间砌上了一堵墙,将两边的道路彻底隔断,只留下中间一道门供夫子们往来于南北苑。
  平日里没有夫子的允许; 南北苑之间不准私自来往; 不过学子们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进南苑; 便令人耳目一新,是同北苑那边全然不同的装扮。
  外院内种满了品种多样的花,即便是在快要入秋的时节,也还是有很多绽放。
  扑鼻而来的便是浓郁的花香,东一簇; 西一群,在阳光下争奇斗艳,好不欢快。
  移步到里面,便是同外面截然不同的风貌,一排排对应整齐的书架,上头是层层列列的书籍。
  厅堂中间四张木桌合在一起,上头堆放着堆叠整齐的本子,有几本还摊放在桌面上,是女郎们的课业作业。
  再往里面便用淡雅精致的屏风隔着,叫人看不透。
  “这女学果然同男学不一样。”
  李敖转了个圈,看着周围的摆设,摸着胡子感叹道。
  可惜他只有一个儿子,不然也定将女儿送此处,好好感受一番这女学的教导。
  厅堂里只有主位上一把椅子,没有其他供人坐下的地方。
  他们两人便只能站着。
  索性不一会儿,便有一位女郎从外面进来,态度谦恭有礼,将他们领到另外一处地方去。
  “棠夫子在授课,还烦请两位大人等候片刻。”
  “无事。”
  女郎点头,向他们微微福身,然后退了出去。
  “看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李敖坐下来,抿了口方才呈上来的茶水。
  “待会儿,谢将军只需在最后我提及世家时,应一声便可。”
  李敖觉得自己这个啰嗦的性子是改不掉了。
  说时一时嘴快,偏生说完之后,自己又后悔的不行。
  为何要如此多嘴!
  话说那位女郎回到学堂上,同桌悄悄拿胳膊撞了她一下。
  掩面小声道:“谁来了啊?”
  从学堂这儿的角度恰巧能清楚的看到外头进来的那条路。
  素日里大家都是用这个方便来看夫子是否来了,但今日夫子在看到外头来人时竟然停在了原地。
  虽然时间很短,但还是被这群时刻关注着夫子的学生们给捕捉到了。
  “是谢将军。”
  谢诣之名,建康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同桌的女郎瞬间兴奋,八卦道:“你说,夫子是不是喜欢那位谢将军?”
  “拜托,你这想的也太多了吧,夫子的性格,只有别人喜欢她的份。”
  “可夫子也是人啊。。。。。。”
  这两位尚在下头讨论的不亦乐乎,身边突然冒出来一句。
  “夫子觉得两位可以多些课业。”
  两位女郎身体一僵,尴尬的抬起头,哭丧着一张脸,看着站在她们身边,浅笑的人。
  “明日多交一份大字给我。”
  “夫子,我们错了!”
  一墙之隔。
  他们两人将女郎们的哀嚎声听得清清楚楚,心下不禁对这位棠娘子有了新的估量。
  李敖一直在喝茶,盏中的茶水快要见底时。
  外头才缓缓进来一个人。
  浅蓝色的长裙衬的人愈发的肌肤赛雪,脸上挂着一席面纱,美目流盼中,让人不自觉的想起那生长于高山之上的冰清雪莲,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度。
  “请问是棠娘子是吗?”
  “是。”
  李敖站起来,他可从未想到这位棠娘子竟是如此的年轻,看上去连双十都不到。
  在他的想象中,能做出这般惊人却透着沉稳的行为的女郎怎么着也应当是有些阅历的。
  拜帖昨日便送上门了,大概的事在随附的信上也早已讲的清楚明白。
  李敖不兜圈子,开门见山。
  “朝廷想借棠女郎的名声来赈济灾民,不知女郎可愿助我们一臂之力。”
  “自然是愿意的,还请李大人详细说明该如何做。”
  “后日朝廷将会于北城门处布施善粥,只需棠娘子到时候前往那儿,亲自分发粮食给流民们便可。”
  他说的简单明了。
  刘棠听着,心下便有了几分思量。
  “到时候,朝廷和世家都会遣人前来帮忙,这些还不用女郎担心。”
  “谢将军,到时候可要麻烦你了。”
  坐于身旁的人长久都没有说话,李敖面上一僵,心下祈祷不要出什么岔子。
  “嗯。”
  淡淡的平静的一声,叫李敖松了口气。
  他这才继续同刘棠商议后日施粥之事。
  其中关于该准备多少的粮食,还有安置流民需要搭建多少的屋舍。
  桩桩件件,都要理出个头绪。
  这些本不在李敖管理的范围之内,但同人说起来,倒也是头头是道。
  商讨完毕后,便起身准备离开。
  刘棠将人送至南苑外,定后日上午北城门会面。
  刘棠转身,目送他们远去,正打算回学堂。
  前面已经远去的人突然转身,快步走到她面前。
  高大的身影在刘棠的面下投下一片的阴影,他定定的看着她发髻上的簪子,眼中飞快的划过一道亮光。
  他比她高了一个头。
  刘棠想,两年未见,她在谢诣的面前愈发的矮了。
  “不知棠女郎的棠是哪个字?”
  女郎垂眼,长而翘的睫毛轻轻的颤抖着,慢条斯理的回答:“是海棠的棠。”
  “哦?”
  他似乎轻笑一声。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是个好字,那女郎家中可有兄弟?”
  “有一位兄长。”
  “这位兄长如今在何处,谢诣倒想要结识一番,棠女郎的兄长也定是位钟灵神秀的人物。”
  谢诣看着她,眼中沉沉浮浮,情绪压在最下层,叫人捉摸不透。
  “兄长忙于琐事,可能要辜负谢将军的好意了。”
  “既然如此,那便算了。”
  骗子。
  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书院。
  北城门外搭建着简单的帐子,流民们排成好几队,手中拿着碗,渴望的看着前面,但争抢的场面倒是没有出现。
  施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刘棠将浓粥舀到碗中,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的捧着碗,蹲到一边,或者大口吞咽或者小口慢嚼。
  “大家不要急,慢慢来,每个人都有。”
  明谦书院的学生们也纷纷前来帮忙,女郎们负责施粥,郎君们则负责搭建简单的屋舍供流民们暂时居住。
  配合的倒也融洽。
  场外突然传来骏马嘶鸣的声音,众人纷纷看向那边。
  是谢将军。
  他带来一些人,都是铁骑军中的人。
  建造屋舍的人手稀缺,现下他带了些人来,总算是增添了些人手,说不定能赶在天黑之前完成。
  谢诣走到刘棠的身旁,书院的女郎们悄悄的聚到另一边,纷纷掩面笑着看看他们两人。
  “谢将军带来的人,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李大人没给你们派人手吗?”
  刘棠摇头:“派了,但后来他们又回去了,好像另有他事。”
  谢诣皱眉,但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反倒是站在刘棠边上帮忙。
  接过流民们的碗,挨个放到刘棠的面前,等到碗里装满粥后,然后才递回去。
  一锅粥分发完毕后,他便自告奋勇的搬来下一锅。
  一旁的女郎们看的纳闷,看夫子同谢将军这般默契的配合,完全想不到他们是初次合作。
  而谢诣带来的那些士兵们同样惊讶的掉了下巴。
  他们何曾讲过将军这般亲力亲为的模样,还是围在一位女郎的身边。
  要知道,即便是在军中,将军也都是冷静克制,更别提为一个人鞍前马后的了。
  “说真惭愧,至今谢诣都不知女郎名讳为何。”
  “谢将军唤我棠女郎便可。”
  “是谢诣唐突了,那可问女郎兄长的名讳,来日出门在外遇见,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一而再,再而三。
  再迟钝的人,都应当反应过来这是故意的了。
  更何况是刘棠这般的,她扭头看向一边的人。
  “谢将军不妨有话直说。”
  “这可是女郎你自己要求的。”
  他忽然勾起一抹笑,刘棠心下顿时觉得不太对劲。
  只见这人突然跨过桌子,站到前面的空地上,将众人的眼光全部吸引到他的身上。
  他看了眼刘棠,带着点琥珀色的眼眸在阳光下显得愈发的剔透。
  众人虽然不知他有何事,但秉持着看热闹的情绪,还是大声欢呼起来。
  “今日,谢诣在这里,求娶明谦书院棠女郎。”
  “三日之后聘礼便会送至书院,请诸位为谢诣做个见证。”                        
作者有话要说:  快了快了

  ☆、第三十七章  聘三书六礼

  “到时候,还望女郎的兄长能够如约而至; 为我们做一个见证。”
  众人震惊中夹杂着兴奋; 嗅到了点不寻常的气息; 好整以暇的期待着后续的发展。
  刘棠不可置信的看向他; 那人也回看着她。
  最终她也没有得到一个解释。
  “早前; 我就同你说过,面纱无用。”
  荀潜喝了口茶水,看上去颇有些幸灾乐祸。
  “他同你相处了这么多年,岂是一块面纱阻挡的了。”
  “可他竟然当众所言求娶!”
  刘棠实在是不明白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若说认出了她,那又何必用这种方式来逼她承认。
  “这般突兀; 除了引得众人议论外,还有什么有益的。”
  荀潜笑着摇头,这位他昔日最为得意的门生,如今竟也困在他的老路之中,看不清眼前究竟是什么。
  “这可不是心血来潮。”
  他说句公道话。
  “这些年; 也算是苦了他了。。。。。。”
  室内一片沉寂; 女郎低眉敛眼; 久久没有说话。
  片刻之后; 才低低的应了声。
  “因赈济流民有功,今特传明谦书院棠女郎进宫晋见,钦此。”
  宫人尖声细气的读完圣旨,刘棠接过,起身。
  荀潜担忧的望向她; 她回了个安心的眼神。
  然后便随着宫人,踏上了前来接她的马车。
  马车一路行驶,直到皇宫门口才停下来。
  宫内除今上外,其余人均得双足行走。
  刘棠在侍女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来。
  在她面前,是熟悉的巍峨宫殿,庄重威严的宫墙蔓延开去,一直平铺到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去。
  朱红瓦墙,屋顶上铺满了琉璃瓦片,折射出璀璨耀眼的光。
  同她记忆中的皇宫,竟是毫无差别。
  “那奴才送女郎到这儿,前头自有人接应。”
  她点头,深深的望了眼面前的这座皇宫,然后才踏了进去。
  晏帝在偏殿接见了她。
  周围侍立的人并不多,在晏帝的吩咐下替这位女郎添上座椅。
  能让今上开口添座的人可不多。
  司马闫对这位名动建康的女郎也有所耳闻,她所创办的女学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不免对这位也有了几分兴趣。
  见她面上带着面纱,问道:“女郎才绝南燕,何必用面纱遮掩面目,叫世人不知其真容。”
  刘棠:“民女不过是屈屈才学,世人抬举罢了。”
  司马闫摆手,显然是不认同她说的话。
  “若这叫小才,那什么才堪称大才,棠女郎别再自我贬低了。”
  “女郎兴办女学,不知图的是什么?”
  “不过是叫南燕的女郎娘子们也能同郎君们一般进学,自古便有巾帼不让须眉之说。”
  “民女不过是想让女郎们多学些国家大义,懂些寻常的道理罢了。”
  司马闫若有所思的点头,今日将人传召进宫。
  赈济流民本为托词,除了这件事外,另一件也是令其好奇不已。
  “吾听说,谢诣当众表示求娶女郎,不知女郎心中可有思量?”
  刘棠就知道,这件事传遍了建康的大街小巷,但如今竟是连皇宫高墙里都进来了。
  “谢将军玩笑而已,当不得真。”
  司马闫摇头:“谢诣可不是那般不知轻重之人,他既在众人面前言求娶二字,那便肯定是真的了。”
  刘棠突然从座椅上站起,在晏帝面前福身,声音坚定:“还望今上劝谢将军收回这句话。”
  司马闫往后,靠着椅背,皱着眉:“吾倒是不知,什么时候,南燕的玉面将军这般不受欢迎了。”
  “民女配不上他。”
  刘棠依旧低眉顺目,没有反驳半句。
  司马闫定定的看着她,良久之后,忽然开口:“你将面纱摘了。”
  她忽的抬头。
  他眉间深深的折痕,再次开口:“请女郎将面纱摘了。”
  她抿唇,伸手至耳后,缓缓的将面纱拿下。
  晏帝瞪大双眼,脱口而出:“是你!”
  谢家如约送来了聘礼,满满当当的,堆满了南苑的外院。
  女郎们均趴在窗子上,带着看好戏和八卦的神色瞧着外头。
  刘棠头疼的看着不断进出的下人们,找到其中的管事。
  “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