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每天多学一点点-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驭马驾车的活计就交到了他的身上。
  镇子就那么大; 基本上每家每户之间的关系都交好; 大家听说边巴家的两个孩子要离开后,纷纷前来送行。
  在听到他们说要前往南燕建康后,更是面上不舍。
  多吉次坦跟在人群之后,望了眼前头被环拥在人群中的人; 闷闷不乐,心情糟糕沮丧到了极点。
  他没想到; 萨尔达瓦的说走就走,竟来的这么快,让他毫无准备。
  自从第一天见到她起,她便深深的住在他的心里。
  如今这般急促分别,让他格外不是滋味。
  他不禁想; 是不是自己的求娶吓到了萨尔达瓦; 才让她这么快便做出离开的决定。
  前面的人都诉说完自己的嘱咐和祝福后; 他才犹豫着走上前去。
  “照顾好自己; 路上小心。”
  “多谢。”
  刘棠点头示意,仓木决双手环在胸前,警惕中带着点神采飞扬的望着多吉次坦。
  去南燕建康起码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再也纠缠不了棠棠了。
  得到一句道谢后,多吉次坦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桑尔吉嘉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便赶紧向着阿兄离开的方向追去。
  萨尔达瓦要离开,她可是高兴的厉害,阿大让她来为人送行,她也是一改往日不情愿的态度,迫不及待的便答应了。
  从今往后,叶榕镇上就再也没有人能跟她争最美了,自家阿兄也不会整日为了人神魂颠倒,茶不思饭不想的。
  同众人一一道别后,刘棠和仓木决才算是真正的踏上了前往建康的路途。
  沿边路途的风光不停的变换,因为叶榕镇处于西秦同大夏的交界处,所以他们想要去建康,就必须先经过西秦的边境,然后转道绕到南燕国内。
  而同西秦边境接触最为紧密的,除了最外侧的雪龙关,便是颍川了。
  他们的第一站,便是颍川。
  颍川,素来有着“边境明珠”的美称。
  在南燕城池中,更是排名第二的大城。
  而在颍川之中,周又是当地盘踞一方的世家大族,对于颍川百姓而言,便是最不能得罪的存在。
  周世轩曾经多次邀请她来颍川游历一番,可惜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她都没有机会前来,一睹其风情人俗。
  马车缓缓驶入颍川城内,刘棠掀开马车旁侧的帘子,望着路边的店铺行人,新奇之感油然而生。
  她也未曾想到,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同友人的约定。
  颍川果然不负其“边境明珠”的美誉,城内一派繁荣昌盛,歌舞升平,丝毫看不出先前开战的任何痕迹。
  “同颍川比起来,建康怎么样?”
  仓木决好奇的问道。
  天色已晚,他们两人在一处客栈内留歇。
  外面的街道上依旧灯火通明,卖东西的摊位到处都是,行人络绎不绝。
  这是同叶榕镇完全不一样的风景,即便是在建康暮色中也是难得的热闹繁华。
  “建康比之颍川,多的是气度,如果将颍川比作是精美华丽的八角纱灯,那建康便是华丽大气的宫灯。”
  刘棠笑着从一旁的摊位上买下盏纱灯,递给他。
  仓木决接过纱灯,傻傻的盯着上头小巧精致的绘画,晃过神来时,刘棠早就走到了前面,背影在人群中若隐若现。
  “诶,等等我!”
  既是进了南燕,他们便换上了南燕的服饰。
  刘棠还是郎君时,便素有“建康美郎”的名声,城中一半女郎为她发疯痴狂。
  更不必说换上女装后,在明亮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清理绝伦,妙不可言。
  仓木决虽也入乡随俗的换上了南燕郎君的服装,但他却死活不肯刮掉那一脸的宝贝络腮胡子。
  她无奈,从她到叶榕镇开始,便从未真正见过那张胡子脸下的真正面孔。
  若是有一天,他被人掳了去,刮掉胡子从她面前经过,她都不一定认得出。
  “我才不刮,脸上胡子越多,才越能证明我是叶榕镇的勇士。”
  刘棠也只好随他去了。
  只不过客栈里往来之人总会用疑惑的眼神望着他的大胡子,弄得仓木决浑身不自在。
  来到颍川,第一件事当然是拜访友人。
  第二日,她便同仓木决一块来到周家府门前。
  她向门前的下人递上拜帖,温声细语。
  “麻烦转交给你们周郎君,就说一位他在建康名为刘唐的好友前来拜访。”
  下人们第一眼便被这位女郎的外貌所吸引,待听见话语中提及的人,这才惊醒,慌忙进府前去传递消息。
  周府只有一位郎君,想也知道是哪位。
  仓木决:“真的会有人出来?”
  “等着吧。”
  半刻钟不到,大门处便急匆匆的走出来位俊俏郎君,因着走得急,鬓发被风吹的有些许的凌乱。
  他手中捏着方才下人传进去的拜帖,着急的向四周观望。
  看到石狮子旁娇俏站立的人,他竟一动不动的站在门前,如同夺了魂魄般,不可置信的望着她。
  刘棠还是初次见他这般神情,要知道,就连在往常的信中,这位周家郎君的语气可也是骄傲自负偏多。
  一时之间,她竟是笑了。
  “好久不见,周兄难道认不出身为女郎的子悠来了?”
  熟悉的语调,叫人猝不及防的红了眼眶。
  周世轩大跨步的走过去,细细的端详着来人,隔了半晌,才哑着嗓子开口。
  “果真是好久不见,刘兄终于舍得从你的棺木中出来了。”
  “是啊,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完呢。”
  自刘唐身死的消息从建康传来,周世轩便一直不肯相信。
  虽说这些年他同刘唐见面不多,但书信交流却是不少,这般仓皇急促的死法,他是万万不相信的。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一切的烟消云散和抹平淡化,却不得不让他相信这个事实。
  刘唐是真的死了。
  整理好情绪,他这才将人请进了门。
  仓木决自觉的没有去打扰他们,谢绝了周世轩的邀请,表明自己想要独身一人在颍川中逛逛的意愿。
  周郎君亲自温水煮茶,替人斟于白玉杯中。
  茶香四溢,漫于唇齿。
  刘棠品了口,赞叹道:“周兄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周世轩瞥了她一眼:“统共我在你面前才煮过一次,还是在九年前,我可不信刘兄能有这般好记性,即便是有,也不该用在这上面吧。”
  语气颇为犀利,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她的敷衍和虚伪。
  她放下杯子,面上淡然,唇角笑意弥漫:“我们竟已相识九年。”
  他一怔,片刻后摇摇头,替她满上:“说吧,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总不可能是老友相见,感叹畅谈这般简单吧。”
  他鼻尖轻哼一声,对她出现的动机表示不满。
  他这般直接,刘棠便也开门见山。
  “不知周兄可知铁骑军已离开雪龙关几日了?”
  铁骑军便是一直以来驻扎在雪龙关的轻骑军队,由谢诣一手打造出来,只听由他的吩咐,就连今上都使唤不得半分。
  刘棠在前往颍川的路上便听说,南燕同西秦签署协议后,铁骑军作为谢诣亲卫兵同他一道回了建康。
  只是路上消息残缺复杂,她不确定队伍究竟离开了几天。
  周世轩沉吟片刻,才给出了个确切答复:“已有五日。”
  “还请周兄休书一封,尽快传到谢诣手中,让他小心身边之人。”
  “身边之人?”周世轩皱眉,看向对面的人,“难不成铁骑军中混有细作?”
  前因后果,太过庞杂,一时半会儿她也解释不清,只能从中挑选简单的来说
  “两年前,谢家大郎谢端战死之事,周兄必定有所耳闻。”
  周世轩点头。
  “那害的谢端战死之人就是如今想要夺取谢诣性命之人,而且并不是一人,而是在南燕中根深蒂固的前朝组织。”
  周世轩的神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捏着鼻梁,眼神锐利。
  “这样吧,我休书一封寄给从颍川到建康路途中的各个周家据点,让他们尽快将消息传给谢诣,你看这样可好?”
  “那就麻烦周兄了。”
  “这件事情就此谈妥,刘兄,哦不,现在应该称呼为刘女郎。”
  周世轩将紫檀茶壶搁回到桌面上,抬眼,似笑非笑。
  “可否解释一下,你是怎么死而复生的?”
  刘棠早就料到他会提及这个,不慌不忙的回答。
  “情非得已,时事所迫。”
  “好吧,看来我今日是得不到答案了。”
  他笑笑,望向坐于对面,面容温软清丽的女郎,眼中有着往昔遗憾被弥补的欢欣。
  “不管怎样,刘兄,欢迎回来。”
  他举起手中之杯,冲对面的人遥遥挑眉。
  “多谢。”
  刘棠笑着回敬,将杯中之茶一饮而尽。
  周世轩邀请刘棠在周家小住一天,好让他尽一尽地主之谊。
  虽然信中提了许多回,但总不及他亲自介绍来的有意思。
  “当然可以,既然如此的话,还麻烦周兄了。”

  ☆、第三十三章  铁骑回京都

  “颍川地处南燕西北边境处,因为与其他诸国相毗邻; 所以这里的民风也要开放许多。”
  周世轩指着沿街两边卖各式各样东西的店面以及街道上出现的卖艺杂耍的人; 语气中带着轻松; 为他们两人一一道来。
  “这是去年才从西秦传进来的‘胡钹鼓’; ”他随手拿起一个胡钹鼓; 敲了敲,“现在可以说是颍川最炙手可热的乐器了。”
  “许多乐师都喜欢在曲子中加上这个鼓。”
  店家自然认得这位大名鼎鼎的周家郎君,见他拿起鼓,笑道。
  “郎君喜欢这鼓吗?喜欢就拿去; 不要钱的。”
  “那怎么行。”
  周世轩放下银两,才将胡钹鼓递给刘棠。
  刘棠见仓木决感兴趣; 又将鼓给了他。
  “去年?去年南燕不是正同西秦开战吗?”
  周世轩:“开战的只是上层,西秦同南燕私底下的交流向来存在,不可能因为一场战役就断绝了来往。”
  “不管是商人,还是文人,都是互通的。”
  说到这儿; 他看了眼四周繁盛的场景:“颍川的百姓不希望开战; 西秦的百姓同样也不希望。”
  “如今两国交好; 实乃一大快事。”
  “是啊; 两国交好,天下安稳,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刘棠不禁唏嘘。
  在颍川逗留一日后,他们便同人告别,启程出发了。
  周世轩将人送至城外; 方才开玩笑般说道:“我只希望刘兄下次可不要失约了。”
  “下次子悠一定好好游历颍川,到时候,还希望周兄能抽出空替我详细介绍一番。”
  “一定,珍重。”
  匆匆相见后,又是匆匆离别。
  但这一次,她心中却再也没有了以往的迷茫和无知。
  一路上,天苍野茫,途中陆陆续续经过了好几个大城小镇。
  离建城也越来越近。
  仓木决在外驾马,抽空问道:“阿大口中的谢家,究竟是什么样的?”
  车内闷热,刘棠便从车里出来,同他一起坐在了马车前面。
  听他这样问,笑了一下,思考片刻后才回答。
  “谢家。。。。。。就是那种名门望族,你知道的,那种所有人都严肃着一张脸,生活在里面大气不敢喘一下的世家。”
  “你在那里,不能大声笑,也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你要是进了那里面,我保证一日不到便哭着要回家。”
  见他一脸的可怕和不可置信,刘棠忍不住哈哈大笑,神色之间流露出丝丝毫毫往昔无忧虑的做派。
  迎着不断向后而去的自然风光,她的心情格外的好。
  “当然骗你的,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可怕。”
  “谁能想到你竟是想也不想便相信了。”
  她耸肩。
  “刘棠!”
  仓木决气急的大喊她的名字。
  离建康越来越近,刘棠的心情便越来越复杂,种种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糅杂在一块,形成了如今的近乡情怯。
  马车行驶在官家大道上。
  “给点吃的吧,我真的饿了三天了。”
  “行行好,活菩萨,给口馒头吃吧,我的儿啊!”
  “救救命吧。。。。。。”
  外面熟悉的乞讨哭喊声,几乎在经过每一个城镇时都能遇见听见。
  刘棠皱眉,百思不得其解。
  按道理来说,只有战乱或者天灾时,才会出现大量的难民。
  可近些时日,战乱已停止,况且她也没有听说哪里发了水患,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的流民。
  她掀了帘子,看着外面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群。
  嘱咐仓木决将他们的干粮分一半给这些难民,而且分完粮食后赶快回来,不要在人群中多加逗留。
  他应了声,一路走来,他们没少将东西分给难民,对这件事,可以说是轻车熟驾了。
  这些难民所前往的方向同他们一样,都是建康。
  刘棠想,幕后之人引起流民暴动,并将他们赶往建康有什么目的?
  ——————————————————————————————
  “铁骑军进城了!”
  “谢将军回来了!”
  消息飞快的在建康城中的大街小巷中传递。
  铁骑军进城的那一日,建康城的老老少少均站在从城门到中心的那条街道上,对这位为南燕立下赫赫战功的玉面将军表示好奇。
  城门大开。
  一支庄严肃穆的轻骑军从城门外进来,众人皆面无表情,黑甲黑马,头顶红缨。
  唯独领头的那位穿着银甲,手中执着缨红长枪,手中握着缰绳,眼中若有似无的透着见惯了生死后的冷漠。
  这种杀气和血腥气混在一起,一下子扼住了南燕百姓们的咽喉。
  整条街上,安静的似乎只剩下马蹄踏在路面上的声音。
  隔了好一会儿,也不知人群中是谁先呼喊了句“铁骑军”。
  紧接着,此起彼伏,整条街道上都沸腾起来,百姓们都在大声呼喊着铁骑军的名号。
  从城门处到皇宫,因为人群拥堵,差不多走了一个时辰。
  谢诣在宫门处翻身下马,银色的铠甲撞击着佩剑,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望了眼朱红色的大门和一眼望不到头的深宫,将缰绳交给上前的宫人,眼中的神色捉摸不定,未发一言,大跨步的向着里面走去。
  何公公替人将大殿门推开。
  这位主去了趟边境,回来后身上的气息更吓人了,也不知到底在边境经历了些什么。
  晏帝坐于帝座之上,见他进来,招了招手:“少衡回来了。”
  “今上。”谢诣单膝跪于地上,双手将东西呈了上去,“这是末将此次带回的东西。”
  一页单薄的羊皮纸,上头是扎根在南燕中的前朝余孽同西秦金太子间的协议书。
  另外还附有一封书信,里面将两年前雪龙关谢端战死一事写的清清楚楚,最后的落款人是金太子。
  何公公将东西呈了上去,晏帝将狼毫搁置一旁,撕开上头的封条,一行行的浏览下来。
  看到最后,他将信纸重新折叠好,放回到信封之中,平静的望着下方半跪着的人。
  “协议书一事,谢诣你有大功,当赏。”
  “书信之事,吾就当从未见到过,也不会向旁人提及,你退下吧。”
  殿下之人仿佛没感受到上头隐忍着的怒气,低声,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还望今上还谢家谢端一个公道。”
  晏帝猛地一掌拍在桌上,震怒,将目光所及之处的东西统统砸了出去。
  砚台擦过谢诣的眉角,他闭上眼,额角蜿蜒着流下鲜血。
  这番动静吓得让伺候在身旁的何公公颤抖了下身子。
  墨汁泼了一地,殿内一片凌乱。
  晏帝指着下方一动不动,停止着身子的人大声骂道:“你给吾滚出去!”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同失了浑身的力气,一下子坐在了龙椅上。
  年轻的天子面上满是疲倦,以手掩面,他叹了口气。
  “亲贤王联合前党余孽意图谋反,谢诣啊谢诣,你以为这会是真的吗?”
  谢诣抬首望向上头的南燕天子。
  “当初便是亲贤王假冒今上的书信将谢端骗出雪龙关,同西秦军队浴血厮杀。”
  “金太子已将一切事实写在书信之中,今上难道还要包庇亲贤王吗?除了同为今上左膀右臂的亲贤王,还有谁能拿得玉玺,并顺利将信件发出去。”
  “今上难道要为了叛国亲敌的手足,而不顾我南燕江山百姓吗!”
  晏帝闭上眼,不想再去看他半分。
  “你先退下吧,让吾好好想想,此事会给你们谢家一个答复。”
  “是。”
  得君一诺,必无悔地。
  谢诣郑重的从大殿之中退了出来,何公公也紧跟着出来。
  “谢将军请稍等!”
  谢诣诧异的回头,见何公公朝着他快步走过来,手中拿着先前呈上去的书信,交给他。
  “谢将军忘拿了这个。”
  “多谢何公公。”
  谢诣将信收好,走到宫门处,往身后瞧了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