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高门宠媳-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院昨晚也给了准话,谢氏过年时留李英歌在家静养,将带着李妙和李娟里外应酬。
万事俱备。
李妙娇柔的面色泛出盈润的光泽,让夏雨和冬雪也进屋来,和秋月一道翻箱倒柜,摆出首饰匣子里的鲜亮首饰,拉着李娟一起,捯饬起接下来几日的穿着打扮。
刘婆子尚不自知,自己被李妙当了抢使,更不知背后还有个春花在帮她散布闲话,直忙得不亦乐乎。
这边李子昌和谢氏从宫中回来,自是第一时间得知了门房快被拜帖淹没的事。
府里自有章程,谢氏懒得跟着一惊一乍的,径自回了正院,换下朝贺大妆,命杨妈妈和大丫鬟们备好她和李子昌的衣裳,稍歇一会儿,就要和李子昌带着李承铭三个儿子,和李妙、李娟出门拜年。
大年初一是专门用来给李府相熟交好的人家拜年用的。
至于其他交往不密,却又贵又高的门第,则按照旧例送上拜帖和厚礼。
这些自有内院管事和李福打理。
李子昌则喊了门房管事来,交待学乾王府的样子,新投来的拜帖收就收了,但却不能谁都放进来,只管照规矩还礼。
李子昌对二皇子封太子的事自然是高兴的,他的未来贵婿可是当今太子的嫡亲弟弟,但李府自此,也因着萧寒潜的关系,被默认为了太子一派。
他不用看就知道,那些急着巴结上来的,多半是些寒门小户。
京中真正的高官大户,可不会这样不管不顾的闻风就动。
李子昌心里即得意又不屑,交待好下人继续走低调路线后,就和谢氏一道,带着儿子侄女,出门拜年走亲戚。
初二李姝和康正行回娘家拜年,康正行自跟着男眷往前院吃酒,她随意见过李妙和李娟,就拉着谢氏去东跨院看李英歌。
李姝作为不明真相的群众之一,只觉得从除夕起就好事连连,现在李英歌得萧寒潜和宫中太后、皇后看重,太子也已经定下,不论是李府还是李英歌,在她看来,目前可是万事无忧。
她就搂着李英歌揉搓,取笑过她换牙的事,直逗留到晚膳时分,才即放心又不舍的告辞。
之前事多,李姝常往娘家跑,现在就能安心守在婆家,帮着早寡的婆婆一起,撑起康家过年的场面了。
这头接连几天,谢氏都带着李妙和李娟出门,正式将两位族中侄女介绍给了京中来往的人家。
李府是阁老府,来往的人家非富即贵。
谢氏不仅透了口风给李姝,也隐隐放出了李府打算为李妙和李娟在京中相看人家的事。
李妙和李娟的出身虽差了些,但随着李府水涨船高,倒也有不少人借着过年和李府走动的机会,和谢氏套起交情来。
谢氏请李妙和李娟见客时,那些心中有意的人家,见李妙生得娇娇弱弱的,虽不十分满意,但想着李府想挑的是学子或添喜郎电子书,要求倒也相合,便也留意上心起来。
李子昌对此十分满意。
却不想初四衙门开印,谢氏挑了初五、初六两天摆年酒请客,头一天就闹出了不好听的闲话。
李府过了初四才宴请的客人,大半都是李子昌的下属,或是官职不高的同乡、同科。
家世地位有限,娶的婆娘难免参差不齐,有人见李妙和李娟跟在谢氏身边忙里忙外,帮着招待客人,面上的神色就古怪起来。
其他人见了,心知这人是个嘴碎的德性,立时就八卦道,“怎么,您这是看上人家小姑娘了?”
那人神情越发古怪起来,果然藏不住话,兴奋的低声道,“我刚才去更衣时听到了不得了的事!你们猜怎么着!除夕那天李家二小姐不是跟着李夫人进宫了吗,听说那李二小姐托李老爷送了一副靛蓝色的护膝给乾王殿下”
旁人听了顿觉无趣,“李二小姐和乾王殿下是过了六礼的订婚夫妻,私下送些东西算什么!何况还经过了长辈的手。”
那人怪笑起来,耷拉着三角眼呸了一声,“且听我把话说完!那副靛蓝色的护膝可不是李二小姐送给乾王殿下的,而是李二小姐为堂姐牵线搭桥,将堂姐的针线转送给乾王殿下的!你们倒是说说,李府这是想干什么呢!”
李娟才九岁,这堂姐自然指的是李妙!
众人恍然,顿时叽叽喳喳说道起来。
李子昌这是嫌女儿太急着先送个侄女进乾王府,好牢牢拴住乾王殿下的心,即为李府添个筹码,也为嫡亲女儿打前锋?
启阳帝都收回要乾王府选四妾的话了,李子昌这是少了外敌,就打算肥水留给内人田?
众人就想起谢氏放出的话,还当李府真那样清贵,打算给侄女找添喜郎电子书定亲呢!
早年谢氏膝下无所出,和李子昌也曾撕破脸闹过,在座也有不少人听闻过这些旧事。
一时又想到李子昌为侄女牵线搭桥,谢氏却不自知,这中间还不知有什么龌蹉,八卦之心顿时火热,面上奉承李府,心底里都等着看好戏。
☆、第76章 闹剧
女眷进出,通常走的都是侧门,跟来的下人们,则是多从角门出入。
原本席间小范围传的闲话,过过几遭侧门角门,很快就在暗地里传了开来,流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出了李府。
有不动声色暗暗不耻的,自然也有不怕囔囔开来,等着看李府笑话的。
初六这日宴席刚菜过五味,杨妈妈就找了个借口,将谢氏从待客的内院花厅请了出来。
李妙看着谢氏离开的背影,视那些有意无意转到她身上的目光如无物,冲李娟暗暗使了个眼色。
李娟就露出困倦的样子,带着夏雨和冬雪先回了清风院。
这边李妙又在席间跟着管事妈妈们打了会儿下手,就说要去更衣,和李娟前后脚,也赶回了清风院。
尚在吃席看戏的妇人奶奶们一见几个正主儿先后走了个没影儿,不由心照不宣的交换着眼色,交头接耳的嗡嗡议论起来。
一时台下看戏的,倒比台上唱戏的还要热闹几分。
正院却清静的很,谢氏一进上房堂屋,就沉下脸来,问杨妈妈,“打听清楚了?”
从李府传出去的流言,谢氏怎会落于人后才知道,不过是按兵不动,私下派杨妈妈查证清楚,也好一击即中,省得拖泥带水的,白浪费她功夫!
杨妈妈脸色铁青,压着声音气道,“都是刘婆子搞出的鬼!她买通了大姨娘身边管服饰的小丫鬟,赶着除夕朝早老爷出门时,塞了副靛蓝色的护膝给老爷。老爷在东华门遇上乾王殿下,就顺手将护膝送给了乾王殿下。
老爷根本没放在心上,哪里想到刘婆子心思这样恶毒,竟是不顾毁了妙小姐的名声,也要把妙小姐塞进乾王府做妾!最先传出闲话的那几个婆子,都是门上当值的,全都受过刘婆子的恩惠,刘婆子还跟她们夸了口,说族里家大业大,事成后就安排她们的儿子子侄去澧县族里做事,真是好大的口气!”
扯着老太太刘氏的虎皮当大旗!
杨妈妈气得磨牙,觑着谢氏的脸色道,“大姨娘身边的小丫鬟、传闲话的那几个婆子,奴婢已经让人暗地里绑了,关进了柴房里,您看这事是不是等老爷回来处理?”
李子昌最不喜靛蓝色,定是看都没看那副护膝就做了顺水人情,要是知道出自李妙之手,哪里会将闺阁之物随便送给外男!
李子昌再和谢氏相敬如冰,单为了嫡女嫡子,也不会做出什么送侄女给嫡女婿做妾的糊涂事来!
萧寒潜连启阳帝都敢顶撞,哪是谁都可以拿捏的?更何况只是个隔房的庶出侄女!
再说以李府的地位,何必自家打自家脸,更不必要利用他人给李府、李英歌加筹码!
李子昌也被蒙骗了。
杨妈妈这么想,谢氏却是神色莫辨。
她想起那天在马车里,李英歌只说过李妙入夜来访,送了她和李英歌两副护膝,这送给李子昌的第三副护膝总不会是凭空冒出来的!
她又想到除夕家宴后,大丫鬟事后找到那个偷懒的小丫鬟,才问清楚李妙出现在茶水耳房的事,那小丫鬟可说了,除了李妙,小丫鬟出正院前不经意回头,看见刘婆子也鬼鬼祟祟进了耳房。
两厢一联系,谢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护膝的事就算不是李妙主谋,也脱不了干系,李妙和刘婆子,哪个都不干净。
谢氏想到这里,嘴角勾出冰冷的笑意,伸出保养上佳的手指,抚了抚袖口根本不存在的灰尘。
她更在意的,是萧寒潜的态度。
那天进宫,她虽没问萧寒潜和李英歌在夹墙里说了什么话,但李英歌将做好的护膝送给了萧寒潜,她却是知道的。
光看萧寒潜对李英歌的百般维护,就看得出他虽少年张扬,却不无城府。
有城府的人,心思难测是一,多疑多虑是二。
类似的两副靛蓝色护膝,这样的贴身之物,萧寒潜怎么会随便収用?
李府来了两位堂小姐的事,在京中不是秘密。
如果萧寒潜查出了李子昌给的那副护膝是何来历,为什么这么多天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宫中的事难打听,但坊间的八卦流言,却很容易就传进宫中。
萧寒潜对此事,又是什么态度?
谢氏想到萧寒潜翻过年已十八,不由眉头微皱。
不管萧寒潜是怎么想的,她釜底抽薪,断了清风院的诡计,也就碍不着外头人什么事了。
谢氏眉头舒展,轻笑道,“你去将李妙和李娟请出摆宴的花厅,好好送她们回清风院,亲自帮我把清风院给看住了。等宴席散了,我送走客人就过去。”
不过是几个上窜下跳的小丑,还不值得她放着满厅的客人不管,中途去处置这种烂事。
至于刘婆子闹出的流言,她自有办法百倍讨要回来,悉数奉还给清风院!
谢氏神色如常,由大丫鬟们簇拥着回了花厅。
先一步回花厅的杨妈妈折身出来,迎上谢氏低声道,“夫人刚走没多久,妙小姐和娟小姐就先后离开花厅,这会儿也不见回转”
谢氏不置可否地挑眉,示意杨妈妈自去办事。
杨妈妈就找了个借口离开花厅,往清风院而去。
在座宾客见谢氏笑语如常,看不出任何不妥,不免猜疑不断。
临近散席李府都没闹出什么大动静来,众人正暗暗失望,就听有婆子来报,“乾王府的汪公公求见夫人。”
众人顿时精神一振,离开椅子的屁股又牢牢粘了回去。
谁不知道萧寒潜是留在宫中过年的,这会儿特意派了身边的总管大太监来访,除了和他有关的流言外,还能为了什么事?
不知道萧寒潜是来送还护膝的,还是来讨要小美人的?
可惜李英歌和李妙不在场!
众人犹如打了鸡血,连礼数都不顾了,丝毫不避让的坐等看汪曲是何来意。
谢氏总不能张口赶人,只得让人请汪曲进来。
汪曲面带温和笑意,恭恭敬敬的给谢氏问安。
众人见他这态度,难免觉得失望。
不想峰回路转,汪曲寒暄过后,径直掏出了一件用绸布包着的小物什,打开一看,赫然是副靛蓝色的护膝。
众人眼中转暗的光芒猝然亮了起来。
汪曲却似旁若无人,看着谢氏依旧笑容温和,恭声道,“乾王殿下听说了外头那些三不着两的流言,就紧着派奴才出宫,登门澄清流言,给李府道个罪,省得外人嘴上没个把门,由着这无端端的一场闹剧,扰了小王妃的清静。”
这话是什么意思?
怎么倒成了汪曲要赔罪?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汪曲。
☆、第77章 事败
谢氏亦是大奇,对上汪曲半抬起的双眼,心念不禁微转,顺着汪曲的话音客气道,“不敢当汪公公这话,您张口要告罪,要是没个理由,我怎么敢受?”
众人闻言,暗道谢氏可真够沉得住气的,面上都竖起了耳朵。
汪曲态度不变,掂了掂手中捧着的靛蓝色护膝,面色半是恼怒半是不虞,略提高了音量道,“除夕那日百官宴,奴才陪着乾王殿下过东华门时,遇上了李阁老。李阁老看得起奴才,送了奴才这副护膝,说是澧县李氏来京的婆子孝敬的,奴才看在李阁老的面上,也就生受了这份礼。
后来听了近日流言,让人回乾王府一问才知道,那姓刘的婆子没少私自往乾王府的门房凑,打的还不是贵府的名号,而是澧县李氏老太太的名号!
早年澧县李氏的老太太就曾私自给乾王殿下送过东西,殿下当时就原样奉还,还特意让奴才转告过,与其急着观照孙女婿,不如多关照关照李夫人您和小王妃,莫不是澧县李氏的老太太年老耳力不济,没听进殿下的话?
那姓刘的婆子莫不是奴似其主,有样学样,也跟着越过李夫人您,越过李府,上赶着找上奴才献殷勤,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儿?!
李阁老位高权重,是最重规矩体统的人,若不是那姓刘的婆子心思龌蹉,偷盗了什么堂小姐表小姐的闺阁之物,蒙骗了李阁老,李阁老怎会不明不白的就将这副护膝转送给奴才,奴才又哪里敢当着东华门来往官员的面收下这东西!”
汪曲说得慢条斯理,却条理分明抑扬顿挫,再配合他那副被个婆子坑了的恼怒样儿,当真比说书的还能撞进人的耳中心里。
原本等着看好戏的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哪家没有跟红顶白,见风使舵的下人,刘婆子这样既非李府家生子,又是族里刚进李府借住的不安分者,私下背着主家,闹出这种事倒也见怪不怪!
谁不知道谢氏早年无出,不仅和李子昌关系闹得极僵过,和老太太刘氏的婆媳不和也是出了名的,众人不过顾着脸面,心照不宣罢了。
如今再听汪曲爆出老太太刘氏曾越过李府,不顾身份辈分私下讨好萧寒潜的旧事,对汪曲所说的闹剧,就更是深信不疑,那刘婆子果然是仗着背后有人,就敢搞鬼。
澧县李氏在京中根基不深,族里往上数三代不过是淇河李氏分出来的旁支,京中人家哪有不知道的,更知道老太太刘氏曾拿谢氏无出的事打压谢氏,却不想想自己膝下也没个嫡出的亲儿女,澧县李氏四房人都是庶出,李子昌这个最小的行四庶子做了阁老,不知道拉拢,还派个婆子来捣乱。
真是不知所谓!
众人再想李妙在席间帮忙待客时的不惊不羞,只当李妙不知情,如汪曲所说,是刘婆子一个下人搞出来的事。
刘婆子好大的胆子,算计李妙不算,连汪曲都算计在内,进而拖萧寒潜下水!
惹了这烂桃花,将来得好的还不是老太太刘氏和刘婆子!
李妙可不是李府的小姐,而是澧县李氏族里的小姐!
汪曲何等心计,刻意缓了口气等众人消化完他的话外之意,才再次开口,神色忽然一正,沉声道,“奴才却不过李阁老的情面,接了这惹祸的护膝,现在原物奉还,奴才为自己的失察向李夫人您告罪。
再者,也是奉乾王殿下的命,来问刘婆子的罪,李夫人给奴才一句话,若是府里不方便处置,就交由奴才带回去,乾王殿下自会给澧县李氏一个交待!”
这是怕谢氏出于辈分和孝道,不好处置刘婆子吧。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暗想传言乾王殿下敬重李府,没想到竟能周全至此,堂堂亲王竟愿意出手帮未来岳母处置一个低等的下人!
汪曲那句“省得因无端闹剧扰了小王妃清静”的话,再次闪过各人脑中,犹如警钟大鸣。
萧寒潜对李英歌这个小未婚妻可真上心!
众人心思转到这里,原本看热闹的心思如死灰散去,转而开始担心再逗留下去,反而得罪了谢氏。
只是留到了此时,哪里能突兀告辞的,只得硬着头皮坐着,纷纷开口,低声咒骂起刘婆子,为李府说起好话来。
谢氏眼中精光闪动,悬在半空中的心踏踏实实的落在了实处。
汪曲的话半真半假,回头她告知李子昌,李子昌也会顺着汪曲的说法,将原本送给萧寒潜的护膝说成是送给汪曲的,这样的谎言,李子昌就是脑子被驴踢了,也知道要帮着圆谎!
汪曲的说辞,就代表着萧寒潜的态度。
她能肯定,萧寒潜果然查过那副护膝的来历,这是和她想到一块儿去了,派汪曲来此当堂亲口辟清流言,这一招釜底抽薪,即省了她的事,也成全了李府的名声。
她唯一意外的是,萧寒潜竟会示意汪曲说出早年打回老太太刘氏送礼的事,不留情面的揭了刘氏的底!
她倒是不怕李府因老太太刘氏丢脸,她和刘氏婆媳不和这会儿反倒成了好事,京中最不缺八卦,过不了多久,谁还记得刘氏手下的刘婆子出过的丑!
她很快就明白了萧寒潜的用意,这是在借机再次敲打澧县李氏,也是警告李府。
萧寒潜敬重李府这个岳家,是看在李英歌是他未婚妻的份上,也是看在李子昌懂得避讳的份上。
不代表他做了李府的女婿,澧县李氏就能跟着蹭好处,上赶着算计他!
澧县李氏,在萧寒潜眼中算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