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高门宠媳-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就又羞又怯的扭着手中针线,期待又害怕道,“这,这也要先问过四叔父和四叔母的意思才好出府。三天后要给堂兄弟们接风,到时候我问问吧”
  刘婆子心下不屑,却也知李妙说的不错,遂又敲打了几句,就摆着腰自回厢房里烤火吃酒。
  李娟合上窗扇,阻断刘婆子房里传出的说笑声,嘟嘴骂道,“不安分的呱噪婆子,之前要不是她说的那些有关四叔母和李英歌的消息不属实,我们也不会接连被人落脸。”
  李妙心不在焉的嘘了一声。
  她看中的是乾王府四妾的名分,却没见过萧寒潜。
  哪个少女不希望自己的良人英俊才绝。
  李娟虽不知道她所想,却懂得算计得失,“连祖母都不知道你和姨娘真正看中的是谁,要是被四叔母知道,这清风院的好日子就真到头了。献俘的事能问,却不能提乾王殿下。”
  做戏就要做全套。
  姨娘即便老来不再得宠,在父亲面前也依旧温柔依旧。
  李妙醒神,搂着李娟娇嗔道,“小财迷真是比谁都精明。你放心,我不会一味听刘婆子的。”
  李娟咯咯笑。
  等到李府少爷们从官学归家那天,李妙和李娟一早就打扮妥当,命丫鬟备好做好的针线,等着正院传唤。
  因小年当日要献俘,官学比往年提早一天放人。
  回府能不带停歇就直奔正院的,只有谢氏的嫡出幼子李承铭一人。
  以前她怕李承铭童言无忌,藏不住话,爆出李英歌心智有碍的事来,不敢让李承铭和李英歌过多接触,自李承铭入官学开蒙后,这对嫡亲姐弟几乎没有好好相处过。
  即便相见,也是逢年过节,隔着李子昌的姨娘和庶子们,一大家子对坐圆桌遥遥相望。
  如今谢氏只想尽快让姐弟俩亲近起来。
  将来李承铭就是李英歌在娘家的倚靠。
  她早早就将李英歌叫来正院,等一个小小身影卷着冷风冲进屋内,谢氏就板着脸喝道,“官学白进了?待了小一年还这样横冲直撞的,以前娘教你的规矩呢?还不先见过你阿姐!”
  话说得严厉,眼中的笑意却发自心底。
  李承铭不怕谢氏,不等她话音落下就刹住脚步,找准方向规规矩矩地行礼,拱着手喊,“阿姐大安。”
  明亮的大眼越过跑乱的碎发,好奇地打量李英歌。
  他都快记不起李英歌的长相了。
  李英歌继承的记忆中也鲜少有李承铭的身影。
  但血脉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几乎是目光一碰,李英歌就对李承铭生出一种近乎本能的喜欢,她冲李承铭招手,“小承铭,来阿姐这里。”    

  ☆、第49章 入夜来访

  李承铭除了脸型像谢氏,五官简直就是翻版的李子昌。
  李子昌内里渣不渣且不论,光看外表却生得俊朗温文,是个儒雅的中年美大叔,李承铭就像返老还童的缩小版李子昌,是个漂亮干净的小男孩。
  久未见家人的急切劲儿过去,李承铭就恢复了在学里的小大人做派。
  李英歌喊他他也不急着过去,只一板一眼的先冲谢氏问了声母亲安好,才背着小手走向李英歌,迈着小方步左右跺着,仰着头打量她,“听说阿姐之前病了,现在看着是大好了?”
  果然人不可貌相,李承铭居然是个小学究范儿。
  李英歌忍俊不禁,按着李承铭的肩头倾身去亲他的小脑门,“多谢小承铭关心,阿姐很好。”
  李承铭忙拿手捂着脑门,一时羞恼李英歌的举动,一时又有一种说不清的喜悦涌上心头。
  他红着脸去看谢氏,即无助又无措,哪里还有小大人的样子,只软软地喊,“母亲,阿姐她,她怎么亲我,我都开蒙进学了!”
  谢氏乐不可支,撇嘴道,“不给你阿姐亲,那你想给谁亲?“
  李承铭惊呆了,学里没教过这个啊!
  李英歌笑倒在谢氏怀里。
  李子昌带着庶子们进门时,就见到这么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
  他老大开怀,挥手让庶子们给谢氏见礼。
  李子昌有六房姨娘,出产率却不怎么高,膝下只有两个庶子,大少爷李锵,二少爷李铨,前者十七后者十四,李锵年少才高,十四岁就中了举,李子昌对他十分重视,让他多留了一届,如今正备考后年春闱,李铨也已有了秀才功名。
  谢氏对庶子的态度,说不上好坏。
  她没生李承铭前就能里外一把抓,立身立得稳稳的,生了李承铭后看庶子就跟看透明人似的,无爱无恨,由着李子昌自去教导。
  李锵和李铨对谢氏谈不上敬爱,心底里却是存着惧怕的。
  他们恭谨行礼,又规规矩矩地问候李英歌,说了些李承铭在官学启蒙班里的事,言行即不过分亲热又尽足了为人子为人兄长的礼数。
  李英歌不由暗暗打量李锵和李铨,这两个便宜庶兄谨守规矩,看着一副无害的少年模样。
  她眼神微微一闪,垂下眼端茶啜饮,静静旁听。
  李妙和李娟由着丫鬟引进门时,就见屋内泾渭分明,李子昌满脸慈爱的和三个儿子说着朝中的事,偶尔考校两句功课,谢氏和李英歌亲热的说着话,不时照顾着李承铭的茶水点心。
  嫡庶不亲才好,不然哪里有空子给她们钻。
  李妙的脸上浮起娇怯的笑意,领着李娟轻声细语的挨个见礼,又命春夏秋冬四个丫鬟奉上礼物,柔柔解释道,“这是给四叔父、锵堂兄、铨堂兄和铭堂弟的扇套。做得不好,还请四叔父,堂兄堂弟笑纳。”
  她是照着刘婆子问来的各人喜好画的样子,自然对胃口。
  一拿一送间,不经意就露出为做扇套而扎得发红的指腹,红印子衬着她白嫩纤柔的长指,十分打眼。
  不说李子昌如何夸赞李妙,只说李锵和李铨暗暗对视一眼,想到刚回外院梳洗时听到的府里传言。
  看来这两位族里来的堂姐妹,日子也不太好过。
  少年郎看女孩儿总容易有种偏颇的感性,又因同是庶出,难免眼见即所知,对李妙和李娟暗生同情。
  李妙浅浅地笑。
  李娟则依到谢氏跟前,送上自己做的针线,“我做得不如阿姐好,就不给四叔父和堂兄们带到外头用啦。这个抹额是给四叔母的,这个娟帕我绣了两张一样样的,英歌一张,我一张,四叔母,好看吗?”
  谢氏瞥了眼笑容慈和的李子昌,暗翻白眼道,“娟姐儿有心了。”
  李英歌笑着收了帕子。
  李娟再次示好,且恰到好处,她也不会刻意为难李娟。
  这段日子清风院的事她也有所耳闻,除了刘婆子照旧活跃在府里各处的下人堆外,李妙和李娟一改刚来时的逢迎做派,关起门来安安静静过日子,连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个丫鬟也极少放出去走动。
  有刘婆子对比,府里对李妙和李娟的风评,渐渐从看笑话转成了同情,暗传刘婆子威风得很,仗着背后有刘氏,没少对李妙和李娟的行事指手画脚。
  不管真假,至少李妙和李娟“乖”了不少。
  李英歌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所以在之后的家宴上,李妙顺着李子昌和儿子提起的京中闲话,问起献俘的事时,李英歌只冷眼旁观。
  果然李子昌并不打算让家人去凑这个热闹。
  当天他作为阁老之一,是要进宫领宴议事的,犯不着再让家人去给大皇子捧这个场。
  李妙就收起好奇神色,问起京中过年的风俗来。
  李娟在一旁凑趣,两桌席面一时笑语喧阗。
  次日小年日的京中献俘是如何盛况,李府众人无缘亲眼目睹,倒是之后就传来了萧寒潜领兵部官员相迎,进宫领宴议事后,就被启阳帝留宿宫中,住在他为出宫前在东五所的住处里,等过了年再回乾王府。
  这点倒和前世有些出入。
  前世大皇子确实抢了萧寒潜的风头,萧寒潜也确实领了迎人的差事,但没有留宿宫中这一茬。
  李英歌苦恼的是,她给萧寒潜做好的东西要怎么在进宫前交给他?
  听常青说,汪曲和小福全儿也跟着进宫了。
  强迫症就是这点不好。
  李英歌直到进宫前夜,才只得放弃提前送东西的打算,命常青将东西包好,明天好随身带着,再找机会交给萧寒潜。
  临近熄灯时分时,李妙却突然独身来访。
  大半夜的总不好直接赶人。
  李英歌裹着大氅,将李妙请进了东跨院待客的堂屋。
  李妙一改之前的未语泪先流,十分干脆的温声道,“英歌明天要随四叔母进宫吧?你打算带哪个丫鬟去?”
  李英歌挑眉,“妙堂姐怎么关心起这事了?”
  李妙抿了抿嘴,无意识地扭着手中娟帕道,“你能不能带上我?”    

  ☆、第50章 三副护膝

  李英歌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然就是李妙脑袋短路了。
  这没头没脑的说的是什么鬼!
  李英歌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奇,用一种看着无理取闹的孩子般的目光,打量着李妙道,“妙堂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又是这样!
  又是这种长辈教训小辈的随意作态!
  李妙想不通李英歌一个小屁孩,竟让她莫名生出无力感,她稳住心神,脸颊适时浮上两团浅浅地红晕,略带茫然的答道,“我想弥补之前对你的失礼之处。要是能进宫开开眼界,以后行事也不会给你和四叔母丢脸了。说句托大的话,娟儿几乎是我照顾着长大的。
  常福和常缘和我差不多大,但到底是丫鬟,换我陪你进宫,我会像照顾娟儿一样看顾好你的。我换上丫鬟的服饰,谁会去注意我呢?”
  她没提常青,因为她觉得常青粗苯,不过是仗着是萧寒潜送的,才能得东跨院重用。
  她不再垂眼抹泪,大大的杏眼直视人的时候很像李娟,即无辜又娇怯。
  李英歌看着这样的李妙,依旧生不出好感。
  但她两世为人,年岁叠加确实是拿李妙当小辈看,闻言就耐着性子告诉李妙,“你太想当然了。连娘要带哪个丫鬟都要事先向宫中报备的。我已经将常青的名字报了上去,万没有偷换人的道理。
  要是被人知道妙堂姐顶着丫鬟的身份混进宫中,就不是给我和娘丢脸这么简单。
  你在这里异想天开,却是给李府招祸,你要是不服,我这就陪你走一趟正院,亲口请教请教娘。”
  李妙脸色涨得通红,羞恼之色溢于言表,她委屈的摇头,红着眼解开脱下的大氅,将半裹在大氅里的小包袱直直塞给李英歌,略显慌张道,“是我想岔了,你就当我没说过,别告诉四叔母了。这是我刚做好的护膝。”
  她示意李英歌打开小包袱,做低伏小道,“本以为我能陪你进宫,明天一早就服侍你和四叔母穿戴上护膝,听说宫中除夕宴少不得跪拜磕头,既然不可行,你就代四叔母收下吧,也算成全我的心意。”
  这是做了两手准备?
  李英歌没有依言打开包袱看。
  无巧不成书,她给萧寒潜做的小东西正是护膝,自然也给谢氏和自己各准备了一副。
  李娟送的娟帕她不打算用,李妙送的这两副护膝也只能一起压箱底了。
  她是有点小洁癖的,外人做的贴身物件她用起来不自在。
  她就裹着大氅起身道,“那就多谢妙堂姐了。”
  李妙识趣的告辞。
  值夜的常青上前接过小包袱,难得说人坏话,“英哥儿,我觉得妙小姐的想法有时候比我还傻。”
  东跨院的人总爱善意的取笑常青的憨呆。
  李英歌笑道,“你那不叫傻,该叫憨得讨喜。”
  常青就笑眯眯道,“我看妙小姐这两副护膝用料可不差,你不要的话,我拿去当了换钱?”
  常青真是太实在了。
  李英歌不在意的摆手,“随你处置罢。”
  她知道李妙入夜还能随意走动,是谢氏故意放纵,便也不多管,将这件小小的插曲丢到了脑后。
  李英歌早撑不住困倦,由常青服侍着入睡。
  李妙却精神的很,陪她来的是春花和秋月,现在她和春花等在通向清风院的岔路口上,静等了片刻才见秋月掩着夜色匆匆回转。
  李妙抬脚往清风院走,低声问秋月,“事情办成了?”
  “小姐放心。”秋月有些紧张,也有些办成事的轻快,“管着大姨娘衣饰的小丫鬟是刘婆子的同乡,这阵子没少拿刘婆子的好处。我用了刘婆子的名义,她就答应明天早上,会伺机将您做的护膝交给四老爷。”
  大姨娘是李锵的生母,李子昌看重这个庶长子,这几天都歇在大姨娘房里。
  李妙另给李子昌做了一副护膝,却骗李英歌只做了两副,她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妙娇娇一笑,确认道,“和那小丫鬟把话都说清楚了?”
  秋月保证道,“都推到了刘婆子头上。那小丫鬟只当是刘婆子想讨好四老爷,这种顺水人情小丫鬟是最爱做的。现在府里下人哪个不知道,清风院真正话事的是刘婆子,到时候刘婆子有口也说不清”
  谢氏不将刘氏的人看在眼里,李子昌却会给刘婆子两分薄面。
  接下来就看李子昌会不会照她们预想的行事了
  就算事情不成,也能先打压打压刘婆子的气势。
  省得刘婆子总自以为是的颐指气使。
  李妙赞赏地看了秋月一眼,身姿轻柔中透着轻快,径直回了清风院。
  李娟被她的动静闹醒,迷迷糊糊的问她,“阿姐回来了?事情办成了?你何必急着出手呢,叫我说这事风险还是太大了,四叔母可不好糊弄”
  李妙轻轻一哼,“你别小心过了头。过年过节的各家走动频繁,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时机。就算得不到我想要的,也能先把刘婆子拉下马。你不是最讨厌她呱噪吗,你还想忍她多久,一年两年?”
  李娟揉了揉眼睛,嘟囔道,“没了刘婆子,要是祖母再派个更厉害的管事妈妈来呢?那样还不如和刘婆子打交道”
  李妙自信道,“放心吧,有四叔父和四叔母顶在前头呢。”
  她算计的就是李子昌和谢氏的人心。
  李娟到底还在拿捏人心上不比她想得深想得远。
  李妙哄着李娟重新入睡,自己的心事暂且放下,很快就进入了黑甜梦想。
  她尚且不知道,任她如何算计得周全,也算不到半路杀出个常青来。
  这个她以为呆憨粗苯的丫鬟,确实如她认为的大大咧咧,转手就将她给李英歌和谢氏做的两副护膝卖进了当铺,因此引发了一场意料之外的事故,最终演变成她精心盘算的巨大败笔。
  李妙自以为能拿捏人心,却尚未看透,人心是世上最容易生变的。
  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只说次日到了进宫的时辰,李子昌乘轿,谢氏带着李英歌乘马车,分作两路先后驶出了李府侧门。    

  ☆、第51章 进宫

  今年除夕的百官宴,是为庆贺东北战功而特设的。
  一整套繁复的规矩礼仪下来,等到真正能入席,最快也要过了晌午。
  而最折腾人的,是受邀的官员和内外命妇们,都得半夜起床,披星戴月的赶到宫门外排队等待进宫。
  外头还挂着星子,车轮碾过青石街道的轱辘声清晰而突兀,尚未转入通往皇宫的主街道,周围静得令人瞌睡,李英歌掩嘴打哈欠,只得和谢氏闲聊来提神,“娘,昨晚妙堂姐来找过我”
  她将李妙想顶替丫鬟进宫不成,送了她两副护膝的事说了。
  谢氏虽没派人盯着清风院,但她是正头的当家主母,很多事不用刻意打听,就会有想巴结正院的下人自动送上门来。
  只是今天出门得早,谢氏没来得及过耳,一听就奇道,“没想到妙姐儿半夜不睡觉,倒整出了这么一桩新鲜事儿。她给你的护膝呢?”
  常青觉得李妙想法很傻,谢氏却觉得李妙画风清奇。
  李英歌忍着笑道,“常青想拿去换钱。”
  车内随侍的是杨妈妈和常青,杨妈妈一听就哭笑不得的虚点了点常青,常青挠着头乐。
  谢氏没说什么。
  常青就是拿护膝去卖,也不算闺阁之物外流,毕竟做护膝为了防止膈应皮肤和衣料,通常不绣繁复的花纹,也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标记,外人哪里分得清是下人做的还是主子小姐做的。
  谢氏也就不再管这事儿,摸着女儿为她做的护膝大感欣慰,又伸手替李英歌乔了乔她那一副,教她道,“大雪隆冬的进宫,哪个不背地里搞些小动作,你进宫后也别觉得不自在,该跪跪该歇就歇。有太后娘娘的懿旨在先,想来等跪拜过皇后娘娘后,你坐席也坐不了多久。
  太后娘娘看在乾王殿下的面子上,也不会让你在席间多待,跟着我们这些大人受罪。
  你是没见过,宫里赐宴的那些饭菜又冷又油,给狗狗都不吃。
  杨妈妈给你做的点心可都带上了?那些点心又小巧又好克化,你趁人不注意时,就偷偷吃两口,反正你人小手短好掩饰。”
  李英歌:“”
  杨妈妈就笑,“我给英哥儿装了两个小荷包,尽够撑到出宫了。”
  谢氏颔首,再次交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