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各位学子,各位师者,今日孤本来打算回后宫,见一见世子,陪一陪太后,结果孤还未走出未央宫,就迎来了丞相。”
秦公嬴斐望着底下的学子以及秦学的老师,目光中露出一抹凝重,道。
“若是其他事,孤或许就不想理会,但是秦学的事,孤不得不来。”
“在孤看来,秦学就是秦学未来的希望,在这里将会走出无数的三公重臣,无数的地方官员。”
“在这里也将走出无数的商賈,他们或许富可敌国,或者富甲一方。”
“在这里也将走出无数的名将,他们或许镇守一方,或许位列三公,为秦国开疆扩土。”
(本章完)
第1120章 给华夏文明的源头一个清晰的定义()
秦公嬴斐的话充满了煽动力,对于年轻的学子而言极具诱惑。他就像一个拿着巨大蛋糕的人,挥舞着刀叉,不断诱|惑着底下的饥饿者。
在华夏大地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那便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些学子不远千里,辞别父母妻儿前来求学秦学,就是因为秦国给了他们这些寒门学子一个机会。
心中的不甘与渴望,给了他们动力,这也是秦公嬴斐之所以看重秦学的地方。
……
此刻,听到秦公嬴斐的话,顿时引爆了秦学中的学子。秦公嬴斐这番话从未有人说话,也没有人说的如此光明正大。
华夏是一个含蓄内敛的国度,它从来不会张扬跋扈,正是因为这种骨子里传承,虽然无数人在心底里很想成为一代名将,亦或者名相。
但是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了,这件事只能自己知道,而不能公诸于众。
因为不管是那个时代,人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一样的,那便是以成败论英雄。
如果你成功了,名声在外,曾经的志向就是志向远大。可如果你一辈子碌碌无为,那便不是志向远大,而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正因为时代的限制,文化根本的限制,造就了华夏是一个喜欢藏拙的民族。
……
秦公嬴斐的这一番话,直白,简单,更是大气。这一番话带来的冲击,可谓是无与伦比。
因为这等于宣告天下,秦学就是为了给将来的秦国培养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的。
这等于将来秦学走出来的学子,都是天子门生,他们身份地位将会是一种荣耀,而秦学在将来也将会成为秦国之中最大的一个政治派系。
这个政治派系潜力无穷,一旦成长起来,足以对抗故秦遗族以及诸子百家。
……
这一番话,其实是秦公嬴斐故意说的,这一次陪着丞相蒋琬来,他不仅想要解决开设医者一科。
更是为了让秦学的老师与学子明白,秦学对于秦国意味着什么,更是给秦学学子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
……
这一刻,秦公嬴斐站在台上,侃侃而谈,颇有一分意气风发。
他心里清楚底下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将会是秦国崛起的基石。秦公嬴斐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秦学的建立,花费了大力气,就算是秦公嬴斐当初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方才拍板决定的。
他不希望秦学失去它的初衷,成了一个工具,学术需要一块干净的土壤,才能够让它们纯粹。
……
“各位学子,各位师者,孤今天亲至秦学,最初的原因便是设立医者一科。”
秦公嬴斐扯了半天犊子,终于将话题拉回了正题,看到底下众人正在凝神倾听,他顿了顿,道。
“在这片富饶繁华的土地上,祖先曾经赐给了我们昌盛的文明,以至于我中原文化流传至今依旧不曾断绝。”
“自盘古开天劈地,远古大神女娲捏土造人以来,先有天皇伏羲一画开天、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始有我人族大兴之基。”
“其后地皇神农铲草兴锄,遍尝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泰皇轩辕的统一华夏部落,建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等。”
……
秦公嬴斐虽然清楚神创论的荒缪,更加清楚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但这是华夏三国时期,不是后世信息大爆炸。
相比于人由猴子进化而来的不可思议,还是神创论的高贵与信仰,能够让这些人快速的接受。
他心里清楚,只要自己在这个时候抛出进化论,就算嬴斐地位崇高,必将会被天下文人打入异教徒。
从而受天下人的抛弃,令天下文人口诛笔伐,秦公嬴斐不是傻子,自然清楚神创论更适合这个时代,更利于他的统治。
正因为如此,他绝对不会舍近求远,反而要利用这种神创论,将中原道门发扬光大。
特别是秦公嬴斐一想到后世基督的二三十亿的信徒,他心里就充满了激动,更别说神创论更加有利于整个中原大地的统一。
……
心中念头闪烁,秦公嬴斐看着底下目露秦学学子以及一众师者,继续开口,道。
“自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中原大地开始了飞速的发展,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方有百家争鸣。”
“及至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至此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成型。”
“在汉一朝,武帝虽刚,却为一己私利,听从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虽让大汉王朝北击大幕,却也遗祸无穷。”
“在秦学之中,百家共存,绝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至于将来秦帝国会以哪一种学说治国,孤只能说哪家学说能令大秦蒸蒸日上,国势永存,孤就用哪一种。”
……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让秦公嬴斐心中激动不已,这一次他的演讲,看似一件小事,似乎只是为了给医者正名。
但是这件事必将影响深远,特别是会影响到秦学,从而改变如今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在中原大地上逐渐出现百家争鸣。
这一次的演讲,秦公嬴斐给中华文明第一下了定义,给了它一个源头。从今以后,只要秦国不灭,有这个源头在,华夏文明就可以经久不息。
就算是有朝一日断绝,也能够从源头一一追寻,从而完成对文明的复兴。
……
心中念头闪烁不定,良久之后,秦公嬴斐方才压下心中的激动,他望着底下神色变化不一的学子与师者,道。
“诸位学子与师者,尔等若心有不解,可以提问,若可以,孤必将给予解答。”
……
听到秦公嬴斐的这番话,底下的学子与师者顿时欣喜若狂,因为秦公嬴斐这半天说的东西太过广泛。
其中有些观点更是极具颠覆性,对于当下的学子与师者冲击极大。
……
各位兄弟姐妹们,红塔山说一点事,昨天实在是忙晕了,本来要开单章说一下,结果忙忘了……
(本章完)
第1121章 驳儒()
秦公嬴斐站在台上,就像一柄盖世神剑,整个人身上锋芒毕露。这一刻的秦公嬴斐,就像是一个蛊|惑者。
就在此刻,太阳光从天而降,落在秦公嬴斐的身上,让底下人看起来,整个人如同镀了一层金辉,如神凌尘。
这一刻,秦学学子敬畏的看着秦公嬴斐,一时间没有人开口。
……
对于当前秦学学子的反应,秦公嬴斐有所预料,他心里清楚毕竟这是以儒家为正统的汉末,四百载的影响,早已经深入人心,并非一时可以改变。
众人心有疑惑,实属必然。但是以他们学子的身份,又岂敢向一国之君的秦公嬴斐质疑。
……
“敢问君上,武帝从董圣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才加强中|央,始有卫霍北击大幕。”
别人不敢轻易开口,但是谏议大夫蔡邕却不再此列,此际听到秦公嬴斐贬低武帝与儒家先贤,顿时气愤不已。
特别是反对医者单独一科的始作俑者就是蔡邕,如今秦公嬴斐前来,不仅没有向着自己,反而贬低儒家,此时老头子开口自是咄咄逼人。
……
“若无董圣之议,也将没有四百载大汉承平,君上之言,不免过于武断!”
听到这里,秦公嬴斐嘴角露出一抹苦笑,他方才的举动只是为了秦学,顺便给华夏文明寻了一个源头。
之所以提起武帝,除了不满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告诫秦学不可儒家独大,顺带打压一下儒家。
不料,一下子惹怒了谏议大夫蔡邕。秦公嬴斐可是清楚这个老头子师从儒家,极认认死理,今天这么说,还是给了他这个女婿面子。
……
随着蔡邕开口,顿时便吸引了秦学学子以及一众师者的目光,他们其中有许多人,对于秦公嬴斐的说法不置可否。
只是秦公嬴斐贵为一国之君,他们没有底气反驳,但他们不开口并不代表就是默认。
如今有了谏议大夫蔡邕这个出头鸟,自然欣喜万分。有了蔡邕开口,当着秦学学子面,秦公嬴斐势必要给一个合适的说法。
要不然秦公嬴斐方才的激|情四射,慷慨激昂,都将是一场笑话。
……
摇了摇头,秦公嬴斐嘴角露出一抹苦笑,他的这个便宜岳父可不是好糊弄的,况且此刻秦国文武都到了。
如今太尉徐庶到来,秦公嬴斐可不敢随意得罪蔡邕。不然,不出一刻钟蔡琰就会得到消息。
秦公嬴斐不想因为一次秦学之行,闹得后宫不得安宁。
……
心中念头闪烁,秦公嬴斐望着蔡邕微微一笑,道:“谏议大夫此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只看到了表面。”
“武帝坐拥文景盛世留下的积累,北击大幕本来就是应有之事,试问儒家之始于孔子,春秋战国之时可有以儒治国?”
“孔圣周游列国,被无数君王奉为上宾,可有一国重用?”
……
秦公嬴斐的反问诛心,哪怕是卢植,蔡邕等人皆是一代大儒,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他们也无法反驳。
这是一个事实,并非秦公嬴斐凭空捏造,想要反击根本无处着手。
……
将底下的大儒问住,秦公嬴斐并不打算见好就收,这个潘多拉魔盒既然已经被蔡邕打开,那就别怪他不给面子。
……
“汉武帝元光元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秦公嬴斐这时候冷笑一声,望着底下的大儒以及学子,道。
“天人感应脱胎于道家,大一统思想源自法家,孤在此请问诸位,董仲舒之后的儒家,可还是孔圣人的儒?”
……
“轰!”
……
秦公嬴斐的这一番话太狠,直击众人心中。让这些信仰儒家的大儒心神巨震,秦公嬴斐的话,就像一柄菜刀,将层层包裹的儒家剥开。
“儒家一直都是儒家,仁政为本,以德安民,故才有汉朝四百载天下,而非二世而亡。”
蔡邕的这一番话出口,整个秦学为之一静,在场的众人都清楚秦公嬴斐与大秦帝国的渊源。
此刻蔡邕此举,就像两个孩子斗气,开始揭人伤口。此时此刻,在场的卢植,皇甫嵩等人脸色大变,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心中大惊之余,也是感慨不已,这件事当今天下也就蔡邕敢说,其他人一旦说出口,恐怕整个秦国都将无处可去。
……
闻言,秦公嬴斐眼中掠过一抹厉色,蔡邕此人身份特殊,就算捅自己的伤疤,自己也只能受着。
蔡琰的父亲,徐庶的老师,自己的岳父,秦国的国丈,秦学的院长,秦国的三公之一,可以说蔡邕才是这个秦国最特殊的人。
“谏议大夫此言差矣,孤曾记得汉宣帝刘询对曾对太子言,治国者,不外乎内圣外王尔。”
秦公嬴斐这一次的反击,力度极大,在他看来既然蔡邕推崇汉朝,那他便用汉朝的皇帝之言来反驳。
“内圣外王,乃王道,霸道杂治,纵观有汉一朝,历代无不是法骨儒皮,辅以道家为血,放眼大汉四百年,孤见过以黄老之术休养生息的文景之治,但孤从未见过纯粹的儒家治国。”
秦公嬴斐在这一刻,神色变得凝重至极,深深看了一眼底下的众人,一字一顿,道。
“任何一家学说都非完全都是正确,它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缺点,孤今日在此,驳儒,并非弃儒不用。”
“只是在告诫在座的诸位,尔等为秦学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乃天职,为了秦国的强盛,不论是儒,法,道,亦或者医等学说都当一视同仁。”
“孤要的秦学不是一个儒家传播地,而是诸子百家再一次在华夏大地兴盛,呈现百家争鸣的起始地。”
……
说到这里,秦公嬴斐双眸微微一变,望着底下的蔡邕,道。
“汉朝传承四百载,有儒家之功,但秦亡亦非法家之过。任何学说,都必须有正确的认知,而不是以一家之言左右一国朝政。”
一点个人浅见
(本章完)
第1122章 九流与求和()
驳儒一事一出,顿时引起秦学师者与学子轰动,很多人认为秦公嬴斐篡改儒家,诋毁圣者,心中愤怒不已。
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从其中得到了一丝警示,他们觉得秦公嬴斐的话虽然不中听,细想之下,却有一定的道理。
也正是这群人,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思考,举世独尊一法到底是好还是坏。
……
卢植等人心里清楚,今日之事的起始不过是秦学之中开设医者一科,如今因为秦公嬴斐与谏议大夫蔡邕的争论,无疑是偏题了许多。
皇甫嵩与卢植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他们都清楚秦公嬴斐如今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天下无双。
一旦今日之事传遍天下,对于儒家的影响将会致命的。将会动摇无数儒家弟子的内心,阻碍儒家的发展。
特别是秦公嬴斐不断的抽调儒家,前去汉州教化,这导致儒家的人在秦国影响力越来越弱。
……
“君上,有道是士农工商以士为尊,秦学学子以治国安邦为目标,学习医道非其所愿也。”
卢植是一个聪明人,要不然也不会教出公孙瓒与刘玄德这样的人物,这一次他开口不仅没有像蔡邕的强硬。
反而更是一举将话题转移到了秦学设立医者一科上面,将儒家从中解救了出来。
……
闻言,秦公嬴斐目光闪烁了一下,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卢植不愧是这个时代的大儒,对于儒家的维护发自肺腑。
卢植的话重新将矛盾暴露出来,让秦公嬴斐的一番口舌白费,嬴斐以为自己将话题引到儒家身上,必将会混淆视听。
谁知道在卢植的一句话下,就生生葬送。
……
“不愧是一代智者,在这样的人面前诡计,当真是不容易。”
心中念头闪烁而过,秦公嬴斐笑了笑,道:“孤以为天下人不论上至君王还是下至贩夫走卒,莫不是出于九流。”
“九流乃儒、道家、阴阳家、法、名、墨、纵横、杂、农家,其中医者便杂家之中。”
……
秦公嬴斐原本是打算抛出三教九流这个概念,只是一想到佛家,一时间他就沉默了。
在华夏大地上,三教只能是人,阐,截,唯有将神话体系构建起来,才能让君权神授的思想深入人心。
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将来秦国对于中原大地的统治,同时也更容易同化周边。
正因为如此,出于私心,秦公嬴斐舍去儒、道、释三教的观点,直接将儒,道下放在九流之中。
因为这样一来,九流同出一线,这也就更容易接受医者。
……
秦公嬴斐的这一番话一出口,顿时令整个秦学之中安静的落叶可闻,大家心里都清楚,秦公这样做的目的。
一旦同为九流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天下也将没有太严格的等级之分,当然了,这并不是真正的没有阶级,而是天下职业不分贵贱。
……
“君上所言极是,臣受教了,对于设立医者一科,臣等不再反对。”
最终,谏议大夫蔡邕后退了,能够成为一个大儒,自然需要宽广的心胸,他虽然清楚这样做对于儒家将是一大打击。
但是对于秦国无疑好的,相比于秦国,一家学说的兴盛与否,当真不是怎么重要。
……
当然了真正让蔡邕后退的还是秦公嬴斐的执着,从刚才的一系列事情中,足以看出秦公嬴斐对于此事的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