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自我捡到了反派美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一件事,他犯错便会被罚,但只要是拓跋嗣,无论他做什么都会被父皇特别对待。
  终于一切都会在今天结束。
  你不是最喜欢那个儿子么,那我便让你们好好在地下相聚吧。
  将那毒散放入补药内,轻轻搅拌了几下。拓跋绍唇角勾起。
  殿门被缓缓推开,发出一声低低的声响。
  拓跋绍轻唤道:“父皇,儿臣为您送药来了。”
  轻薄的帘幕被风吹动,过了半响其内传来了几声低低的咳声。
  声音里夹杂了几丝不悦:“你怎么来了。”
  拓跋绍冷笑,从来便是这般,只要是扯上了他。父皇仿佛天生不喜他这个儿子,那个齐王还是母妃苦苦求来的。勿论他怎么努力,始终不得他半分欢喜。
  面上却极是讨好笑道:“父皇,儿臣是担忧您的身体,故而亲自来为您送药。”
  “唔,过来吧。”
  拓跋嗣眼底冷光乍现,曾深埋于心底的那股怨恨阴狠浮于脸上。
  元帝坐在案几前,还在看着今日的折子,一身暗黄的龙袍勾勒处有些清瘦的身躯,病容上有着深深的疲惫。
  “放着吧。”
  拓跋嗣垂底了眸,恭敬将药碗呈递上前。
  只听他低声道:“父皇,这药快凉了,您还是趁热喝了吧。”
  元帝抬眼,放下了手中的折子,声音苍老而暗哑。
  “平日里,倒是不见你对朕有多上心,说吧,又是怎么了?”
  拓跋绍心底微颤,脖颈因紧张而青筋乍现,不自然笑道:“父皇,儿臣来孝敬您还做错了么。您就快喝了吧。”
  元帝打量着他这不成器的儿子,或是随了他母妃的性子,自幼便喜欢争抢好胜,却不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却也是毫无防心接了过来。
  拓跋绍盯着他的动作,额头缓缓渗出了冷汗,突然忆起幼时,父皇抱起他,如平常人家的父子那般,曾经父皇的面容上和蔼慈爱的笑意突然清晰起来。
  拓跋绍欲开口,空中有什么东西滑过,倏然砰地一声脆响。
  元帝手中地瓷碗破碎开来,药汤洒了一桌。
  “父皇,儿臣救驾来迟!”
  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拓跋绍眼底一怔,竟忘了反应。不!不可能!他分明派出那么多的杀手去拦截,他不可能回来了!
  元帝眸色一沉,神色晦暗。
  似是一股凛冽的冷意从外冲入,拓跋嗣直步进殿直跪于前面,低眉道:“禀告父皇,逆贼拓跋绍欲图谋逆,逆党已被悉数拿下,此药碗内已被下了毒,御医已是在外听候。”
  元帝神色渐渐沉了下来,望着案几上洒落的汤药,破碎的瓷片滑过锋利的冷光。
  拓跋绍直直摇头后退,不可能,他召集了五万的兵力,怎么如此之快覆灭,定是他使诈!
  “快!护驾。宣御医!”
  身后匆匆错杂的脚步响起。
  拓跋绍僵硬转身,只见拓跋虞急不而来,身后随了几行御林军,随后将他紧密包围,手中的长刀纷纷对准了他。
  怎么可能。。。
  前一刻还那么风平浪静,他竟败的如此之快。。。
  “孽障!你还有什么话好说的!”
  元帝脸色阴沉,眼底翻腾起怒火,怒火攻心不禁咳了起来。
  张和田凑上前去,为他顺平气息。
  “皇上,莫要气伤了身体。”
  拓跋嗣目不斜视,沉声道:“父皇!如今我军五万余人被困于尧山之下。儿臣多次上奏折请命援军,而那折子却无一不被拒之门外,甚至连平城也不得入内半步。儿臣恳请父皇派出五万援兵随我一同剿灭刘宋!”
  拓跋绍突然瘫倒在地上,脸上尽是冷汗,周围人的脸环绕在眼前,变得狰狞扭曲。
  突然视线被不远处那人的面孔吸引,侧立在拓跋虞身边那人,不正是程坚!
  先前的一切突然明晰起来。
  “父皇,儿臣是被冤枉的!儿臣是冤枉的!您要相信儿臣啊!”
  拓跋绍眼底一片惊慌,泪水顺着滑落嘶吼道。


第47章 
  元帝气的脸色发青,立刻下令派遣五万禁军随拓跋嗣救援,拓跋嗣领命转身,路过拓跋绍时,脸上一片冰冷的讥讽。
  似是在嘲笑着拓跋绍的不自量力。
  拓跋绍已是溃不成军,如何哭喊也得不到一丝回应,眼底的不甘恨意翻涌。
  渐渐拓跋嗣的身影消失于眼底。
  拓跋绍彻底失去了力气,一切都是局,都是他们布的局!
  元帝起身,鬓角的发又染上了几丝雪白,面容越发的苍老。
  “扶朕回去。”
  张和田仔细搀扶着,“是。”
  拓跋绍拼命再次朝着那边呼喊,身子却被御林军控制的丝毫不得动弹。
  完了!彻底完了。
  曾经废太子就是这般。。。被永生禁足于冷宫。最终含恨自刎。那么他呢。。这个不受宠的儿子,下场只会更不如他吧。
  拓跋绍双眼渐渐失了神。。
  不远处的拓跋虞瞥过他这副狼狈模样,唇角勾起,似是含了几分讥诮。
  **
  太阳高悬,明晃晃的阳光亮的刺眼。
  两军对峙了已是有整整三日,却依旧未见任何援军的到来。
  木兰的心彻底凉了下去,或是朝廷再也不会派援军了吧。
  外面的刘宋大军,刻意在外面大口喝酒吃肉,木兰眼睁睁看着自家将士的士气渐渐低靡了下去,甚至会有些丧气的抱怨。
  “我看朝廷就是不想派援军了!”
  “我们被朝廷抛弃了,不会有援军了!”
  “对啊,不会有援军了。”
  木兰看着平日里出生入死的兄弟一个个垂头丧气,连续三日三夜,大家都未进过一滴水吃过一口粮食。
  脖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扼住,木兰红了眼眶,那颗心也开始动摇起来,那日拓跋嗣对她说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你可愿意陪我走下去,纵然接下来的路并非平坦,但只要我在一日,必会护你周全。”
  承诺许的这般轻易,可做起来却又那般难。
  木兰垂眸,悲怆愤懑渐渐涌上了心头。
  她绝不会让弟兄们白白送死,一定会有办法!
  “木兰!”
  木兰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长孙嵩朝她走来。
  “长孙大哥!”
  他们饿了许些日子,唇上早脱水起了干皮,眼睑之下一片阴翳,满脸困倦,长孙嵩脸上也是胡子长了出来,未有打理,有些狼狈,神色却坚毅无比。
  木兰垂眸,这些日子他们死撑坚持倒了现在,若是无长孙大哥在这里,怕是军心早已动摇。
  长孙嵩在她身侧坐了下来,望着前面乌压压的敌军,脸上没什么情绪:“怕了么!”
  木兰摇头,眼底藏着浅淡的落寞。
  “不怕。”
  长孙嵩轻笑,紧握住了木兰的手。
  “不论如何,死得其所,不愧此生。”
  木兰望着他,面容虽困倦狼狈,神色却依旧从容坦荡,心底一片滚烫。
  长孙嵩突然看向她,眼眶少有的泛红,声音多了几分暗哑:“木兰,若是能活下来,我便。。”
  木兰怔了神,突然感觉手臂上灼热的烫人。
  “援兵来了!”
  “看!有援兵!”
  身后的将士们纷纷侧目,躁动了起来,原本低靡的士气渐渐恢复了过来。
  木兰心下一惊,立刻转身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大旗迎风飒飒,千军万马朝这方涌来。
  刘宋大军未曾料到竟会有援兵来临,原本就松懈倏然紧张起来,军心大动。
  两军相交,刀光剑影,血沫横飞。
  木兰压着一口气,鼓足了力气,抽枪上马,重肃将士,两方一同夹击刘宋大兵。
  拓跋嗣得虎符后,调遣禁军五万从平城一路赶至尧山,马不停蹄,终得再离开的第三日赶到了此处。
  隔着那么多的的敌兵,他却一眼看到了茫茫人海之中的那人。
  被困整整三日,无水无粮,他深刻感到了何为惊恐。
  他怕木兰等不及,便决心背水一战,再也不顾别他。
  他更怕她误以为自己违背了诺言,舍弃了他们。
  还好,她在等,他来了。
  拓跋嗣策马冲入敌兵之中,杀红了眼,同样他看到不远处的木兰也在竭尽全力绞杀敌兵。
  她是信他的,所以才一直等。
  心底有一块不知名的地方滚烫了起来。
  若是一日前,刘宋大军还严阵以待,严防着北盛会有援军到来,后来看着敌兵日日低靡了下去,直到三日还未有援军一丝的影子,便彻底松懈了下来。
  如今拓跋嗣携五万精锐直逼主营,杀他个措不及防,果然刘宋十万大军未有准备,纵然人数众多可团结不起,也只是一盘散沙。
  “报!西边三万兵已被剿灭!”
  “报!东南两万军缴械投降!”
  “报!敌方二将已被斩首!”
  “报!。。”
  拓跋嗣策马立于高处,听着一声一声的通报,眼神寻找着其下木兰的身影。
  他们前后共同夹击,不过半日,这些兵力大半被覆灭。
  突然一声嘹亮的马蹄声在身后响起。
  “都督!”
  拓跋嗣垂下了眼睫,唇角微微翘起,转过身去只见木兰头戴盔甲,一身甲胄,脸上有些狼狈,那双眼却是亮的惊人。
  木兰翻身下马:“刘宋兵力已被悉数剿灭,只待都督吩咐。”
  一旁的长孙嵩策马而来,也下马走来。
  “我说都督你来得可真够早的啊!不过这一仗打的可真痛快!”
  长孙嵩脸上沾了血迹,唇角扬起,侧脸越发坚毅。
  拓跋嗣渐渐失了笑意,眸色幽暗。
  “京中起了些变,如今已无事了。”
  长孙嵩蹙眉,思衬了片刻。难怪。。也罢。
  “我们已是好些日子未好好休息了,便回去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说罢长孙嵩便直接拉着木兰转身离开。
  木兰也是心头困倦的很,整整三日未合眼,又这番尽力厮杀,身心早已是疲惫不堪。
  朝着拓跋嗣示意了一番便转身离开。
  拓跋嗣望着二人离去的身影,以及长孙嵩挽着木兰的那只手,似是亲昵无比。
  看得有些刺眼。
  拓跋嗣眸色有些凉,仿佛浸入了冰凉的月色里,看不出什么情绪。
  ———
  此战刘宋大败,拓跋嗣携兵乘胜追击,刘宋大势已去,都城未留多少兵守卫,一路关关被攻破直至王都。
  北帝立刻竟未料到此番拓跋嗣能反败为胜,还为反应过来便得知敌兵以至城门之下,无可奈何呈上玉玺缴书。
  一个国家就这般陨落了下去。
  拓跋嗣处理完了这边的事务已是过了大半个月,琢磨这个时候木兰他们已是抵达了平城入京了。
  那个女人第一次入朝又会是如何的反应。拓跋嗣有些好奇,想着不禁有些失笑。
  待一切事物忙完,拓跋嗣便携着一行轻骑便装连夜赶回了平城,抵达太子府已是半夜。
  今夜无月,处处却盈满了战胜归来的喜庆。
  拓跋嗣一身黑色便衣,发上有些湿,行走之间携着一股凉意,刚一入府内便见拓跋姝早已立在了殿门前。
  盈亮的宫灯映出她生动的眉眼。
  “太子哥哥!”
  拓跋姝声音有些沙哑,眼睑一片绯红,眉宇上藏着憔悴。
  拓跋嗣无奈摇头,心底柔软了下来,下一刻便被她扑了个满怀。
  她紧紧拥着他,眉眼中数不尽的思念。
  “上次出事,待姝儿知道你回来的时候,你却又走了。连见一面姝儿都没有见。一年多未见,姝儿没有一日不想哥哥。”
  拓跋嗣轻抚着她的发髻:“此战危急,不得耽误半分。姝儿要明白。”
  拓跋姝低低啜泣了起来:“姝儿最怕哥哥打仗了。高车那一战,哥哥回来的时候就剩一口气了,浑身都是伤,以后哥哥别再让姝儿害怕了。姝儿真的只剩一个哥哥了。”
  拓跋嗣幽幽叹气,又说了好一番话才让她放下了心来,已是深夜便派人把公主送回。
  殿内,灯火如豆。
  拓跋嗣未来得及休息,便看起前几日耽误下的折子,直至晨曦的到来。
  他捏了捏眉心,扫去眼底的困倦,殿门被推开,青枫轻轻把茶盏置于檀木案几上,悄声道:“主子,回去休息吧。您已是许些日子未好好休息过了。”
  拓跋嗣掀开了茶盖,熟悉的茶香盈满鼻息,原本残存的些懒困瞬间被扫清了去。
  抬眼:“长孙嵩他们呢?”
  青枫立刻道:“木兰与长孙将军如今安顿在宫内,等着明日与您一起面见圣上。”
  拓跋嗣唇角微翘,却也未多言,视线落在桌上的那瓶木兰花上,此时开的正艳。
  ——
  河清王府内。
  屋内摆设优雅,一架古琴,一方檀木桌几,其上放着紫砂壶一对小茶杯。四周帘幕随风微微飘摇。
  一白衣墨发男子坐于琴后,一曲悠扬的琴声从他的指尖缓缓流泻而出。
  “太子在军中如以往,并未有什么动作。只是。。。”
  面前跪着一黑衣男子,语气有些暗哑。
  拓跋虞眼角微挑,脸色淡漠。
  “太子似是对一人格外上心,仔细探了一番,才发现此人原是一名为木兰的乡间女子,似是与太子先前失踪那些日子颇有渊源。此人有胆略身手不凡,战功显赫。”
  拓跋虞的指尖顿住,琴声嘎然而止。
  “哦?”


第48章 
  “属下观察依旧,此女在太子心中的确不一般。太子甚至以身犯险为救此人。”
  “木兰此人幼时丧父丧母,唯独与张氏一家要好。待其一家如同亲人。也是在桃花县之时,木兰救下了太子。”
  拓跋虞抬眸,眼底深幽如井,缓缓垂眸,唇角挑起了一抹极淡的笑。
  “救人可不是谁都要救的。有时人总要为自己所做的付出些代价。”
  黑衣男子抬眸,瞧着主子的神色有些捉摸不透。
  “此番动乱者的名单,想办法把张氏添上。”
  “是!”
  黑衣男恭敬颔首。
  ——
  宫内的星月仿佛与外面的不太一样。
  夜里木兰有些睡不着,来到了殿外,四周一片幽寂,湖面倒影着一片淼淼月色,荡漾着浅淡的光。
  四周盈盈的灯光映在脸上。
  木兰一身轻便的男子衣衫,走在湖水边瞧着四周没什么人,指尖探到了水中,来回摆弄了几下。
  丝滑冰凉的水在指尖摇摆,溅出了些水花。
  那轮月色被她打破,木兰不自觉浅笑出来。
  马上便可以回去了,算来这个时候若兰的孩子应是半岁大了吧。希望能再快一些,别再出什么事才好。
  “怎么夜里跑到这来了?”
  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木兰转身,只见长孙嵩在不远处负手而立,凝望着她,眼底带了几丝揶揄。
  前几日与长孙嵩一起回宫,两人的居所安排的比较近。
  木兰抽离了手,有些局促。
  “马上便可以回家了,有些睡不着。”
  宽大的墨青衣袍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身,长发高束,有几绺发俏皮落在她的肩上,月色映在她的面容上,多了几分女子的温婉。
  一截玉色的手臂落在月光下,似是格外的好看。
  长孙嵩目光微闪,却也只是在不远处站着。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木兰想了想,扬起笑来:“先回家看看。其余的还没想过。”
  长孙嵩淡淡唔了声,声音有些沙哑:“我是说,你的今后如何打算?这一生你总归是要嫁人的。”
  木兰不知道他为何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却也没多想,不禁叹了口气。
  声音低沉:“我也不知道。算来我已是快要二十三岁了,都这个年龄了,怕是也嫁不出去了。况且如今手上沾了这么多血,也没哪个男人敢娶。”
  长孙嵩神色一怔,唇角翕动,欲张口又听她道。
  “不过我现在也没嫁人的打算,即便此生不嫁我也觉得没什么。有些人嫁出去了也不一定快乐。不嫁也不一定不会幸福。你说是吧,长孙大哥。”
  长孙嵩微微勾唇,淡淡应了声。
  ——
  第二日木兰便上殿朝拜元帝。
  巍峨的殿宇,长长的玉石台阶直通那座宫殿,硕大的太阳正从地平线处缓缓升起,北盛的旗帜在清晨的风中烈烈招摇。
  木兰平声第一次见到如此场景,不禁被这一幕壮观的场景所震撼到。
  百官朝拜,正殿龙椅之上,元帝正襟危坐,望着殿阶下的百官。
  一旁的太监开始念着此次立功的臣子。
  殿下除了一声声跪拜谢恩的声音,别无其他。
  木兰远远看着龙袍加身的元帝,有些出神,原来一国的君主便是这般。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到,木兰跪下谢恩。
  不远处站着的拓跋嗣视线扫向木兰,唇角不禁微翘。
  待早朝结束后,木兰便同别的官员一起出了殿门,只是刚一出来便看到一青衣面容清秀的小太监迎了上来。
  “木大人,河清王请您过去一趟。”
  木兰愣住,河清王。。。这名字好熟悉。突然脑子惊醒过来,那副温润如玉的公子模样映入脑海中。
  是他!
  可他为什么要她过去?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