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肩王犹豫了下:“她是死有余辜,可是这样,是不是有损皇上和皇后的名声呀?”
  “没事,朕和皇后的名声,自有后人和史官来定,那些闲言碎语,就像瓦上的霜、草上的露,太阳照,还不消散了?王爷为朝廷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连累了你的名声。”
  并肩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王爷回府的时候,还送王妃进了琅嬛阁,李侧妃和方侧妃都知道了消息,心里还有些酸溜溜的,各种的嫉妒、羡慕、恨,觉得王爷对她就是不般。
  第二天,摄政王妃并没有去哭灵,并肩王说她病了。
  有的外命妇们认为,并肩王两口子这是给皇后示威呢,还有人认为是皇后把摄政王妃折腾病了。
  皇后来哭灵,神态不卑不亢,对人还是那样和蔼可亲,但在看到摄政王妃以前,没人敢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人,是皇帝,可是他停灵的时间却不能过长,皇帝还有大堆的国事要处理,不可能像给农夫样,天天跪着哭爹。
  国丧,以九天代替年,皇帝守丧三年,实际是二十七日。
  安葬了大行皇帝,昊天朝渐渐恢复了平静。
  摄政王妃的日子,也渐渐安静下来,她刚开始以为皇帝肯定会杯毒酒、或者丈白绫,赐死自己,没想到皇帝让王爷把她带回琅嬛阁,软禁起来。
  罪行暴露,她当时万念俱灰,没想到还能安享终老,这个结局真的很不错。
  这天,并肩王过来看她,见饭桌上只有碟腌咸菜,碗粗粝的高粱米稀饭,微微皱了皱眉头:“你后悔不?”
  摄政王妃下子哭了起来:“后悔,妾身后悔死了。”
  “你有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会是这样的结局吗?”
  “没有,我没想到我能成了王妃,也没有想到会成了这样。”
  “想过为什么吗?”
  “想过,想过,妾身太贪心了,妾身被退亲,在家做老姑娘,那时觉得能嫁给你,已经千好万好,我知道你有个儿子,我想,我会好好对他的。可等我带着儿子见到他,心里就不舒服了,他是长子,我辛辛苦苦为你打理家事,攒的钱都是他的,我不甘心。”
  说着说着,摄政王妃心底的恨意又被勾起来,这几天的忏悔都白费了:“王爷,这不公平,不公平啊,只因为我遇到你的时候,比她迟。”
  并肩王吩咐跟着的太监:“端桌好菜来。”
  然后,坐了下来:“我记得给你说过,她的祖父、父亲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官儿,也是科举入仕的有德之人,她当年为了救我,牵累了全家,她的父亲被梁炳辉害死的时候,还给行刑的人说,他不后悔。
  你总觉得自己吃亏,你吃的亏,有她大吗?”
  太监带了几个人,提着食盒进来,给桌子上摆菜。
  以往,卤牛肉、酱鸭肠这样的普通食物,摄政王妃是决计不会吃口的,她只喜欢吃很名贵的菜,像松茸、猴头菇、燕窝、鱼翅等。
  今天,这些普通菜品,在她眼里也是珍馐佳肴,并肩王拿起筷子吃了口,摄政王妃便亟不可待地动了筷子,狼吞虎咽。
  并肩王大概看不惯她的样子,放下了筷子。
  可是摄政王妃没有几分钟,便开始觉得饱了,这些天,她的肚子已经饿小了,装不下那么多东西。
  “别急,还有碗燕窝粥。”王爷道。
  王妃感激地抬头看了眼,果然,外面的小太监急匆匆进来,打开食盒,端出碗粥,热乎乎又香又甜,是她喜欢的味道。
  王妃不太饿了,吃相雅许多,但小碗粥,还是很快就见了底。
  并肩王神情淡淡的,他叹了口气:“我没想到,我的两任妻子,都英年早逝,而且,还都是服毒而死。她被胡夫人害死了,我现在让胡夫人生不如死,你却是我亲自下的毒,我连给你报仇都不可能。
  哈哈哈,她走了,我永远会想着她,念着她,你死了,我会永远恨着你,诅咒你。”
  摄政王妃目瞪口呆,愣愣地傻坐着,好会儿才反应过来:“燕窝里下毒了?”
  “嗯!”
  她想站起来,却发现手脚根本不会动。
  “这个毒不会死人,只是不会动,我不会在让你给你送饭的,你不光想害皇帝,还想害我其他的儿子,李侧妃难产,是你给她吃了种西南弄来的毒药,还嫁祸给方侧妃。”
  “你怎么知道?”摄政王妃艰难地问。
  “殷奶娘在西南查访时知道的,你嫂子就用这个药,让你哥的妾室难产,尸两命。”
  摄政王妃强撑着问:“死就死吧,你让我做个明白鬼,我爹呢?”
  “你爹私自开矿,襄国公已经查清楚了,不日就会押解到京,交由大理寺审理。
  他必然会被菜市口问斩,你的几个兄长、侄子,也是个不留,全都陪他下地狱,你嫂子和侄女,到底该如何处理,你懂的。”
  “不,不,呜呜,求求你,饶了他们,哦,不,饶我小侄子个,他才岁,什么都不懂……”摄政王妃哭起来,若不是她,父亲所犯罪行,也不至于全家问斩。
  并肩王转身走出了房间,跟从的小太监轻轻掩上门。
  过了六天,还有太医来王府,为摄政王妃诊脉,摄政王妃不知什么病,口也吃不下,甚至连水都灌不进去,太医无可奈何,第二天,摄政王妃便病重不治,死了。
  “她还那么年轻,怎么能说死就死呢?是不是在宫里,皇后做了什么?”几乎所有的外命妇都这样怀疑。
  她们的怀疑,同样也出现在京城高官的脑海里,但没多久,有消息传来,摄政王妃的父亲犯了大罪。
  人们猜测摄政王妃是听到消息,自绝于世的。
  皇上下旨薅夺了摄政王妃的诰命,并肩王让人用席子把她卷了,葬在乱坟岗。
  皇帝让人把杨永辉贪腐的事情,写在邸报上,刊行全国,让官员从杨永辉家的可耻下场汲取教训,同时下旨,要大力整饬吏治。
  他让朝臣讨论,如何才能让官吏清廉起来,还让并肩王主持并负责此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这其实就是变法,可是并肩王却点也不排斥,他本来就认为,整肃吏治是振兴之路的。
  朝廷的大臣,也没有个指责皇帝不尊祖制。
  事情开始地悄无声息,皇上先从吏治下手,为以后的变法打基础。


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刺儿头
  整饬吏治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是拿着鞭子逼官员们干活,拿着刀子斩掉他们搂钱的手,用放大镜检查他们是不是有损私德。
  官员想要反对的多了。
  但摄政王妃就那样死了,据说是得罪了皇后,而并肩王似乎没有丝怨怼,和皇帝的关系更好了些——没想到皇上和皇后年纪轻轻,手段如此狠辣,把并肩王都拿下了。
  官员们时噤若寒蝉,没人敢说反对的话。
  但皇帝让官员上奏折,希望他们能给出些好的建议,以便集思广益,建立更好的廉政机制,却没有多大效果。
  谁肯给自己上枷锁呢?
  鼎新帝刚开始还能忍得住,但耐心越来越小,怒气越来越大,这天关在小书房,个人对着墙发脾气:“拿着朝廷俸禄,吃得脑满肠肥,却个个尸位素餐、毫无作为,等着瞧,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伺候皇帝的太监小观劝解不下,悄悄让宫女找皇后。
  燕然还没来得及过去,皇帝已经过来了,他装得跟没事人样,笑呵呵地逗宝珠玩儿。
  宝珠像了皇帝的下巴圆润,却像燕然的眼睛和嘴巴,标准的苹果脸、黑葡萄样的大眼,樱桃小嘴,特别招人喜欢,她和父皇玩得额头都是汗,燕然示意伺候的嬷嬷带她下去,洗浴歇息。
  皇帝把耳朵贴在燕然的肚子上:“他今天有没踢你呀?”
  燕然脸幸福:“没有,我感觉到他在翻身。”
  “你说,他是不是在睡觉呀?会做梦不?”
  “会的,他的梦,肯定特别美,看到的都是彩虹,听见的都是韶乐。”
  “啊哈,他的日子过得可真好。”皇帝说着,摆手让宫女太监都退下去,这才把耳朵凑到燕然肚子上:“来,我听听,他是不是还在唱曲儿。”
  “嘻嘻嘻”燕然也被都笑了,“你说,他会唱什么?”
  “韶乐配成的曲儿。”
  燕然睁大眼:“我迫不及待地想听他唱了。”
  “哈哈哈”皇帝终于笑了,但他的笑容,却没有以前那样肆意和毫无保留。
  “陛下,臣妾想啊,咱们的眼光不能局限在京城的官员身上,也不能局限在三品以上的大官儿身上,关于廉政的讨论,或许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才能打破眼前这个僵局。”
  “爱卿的意思,我的旨意也刊在邸报上,明发全国?”
  “是的,把撒的范围弄得大些,或许有不样的结果呢。”
  皇帝抿嘴笑笑:“爱卿,你可真有意思,那些地方官,还真有能干的,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升上来,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我想改革,得要大量的人才,他们要有能力,还得有胆量敢担当。这样的人才,正是这种环境下容易冒头的。”
  有了对策,皇帝的心情大好,说了好些俏皮话,哄得燕然嘻嘻笑个不停。
  皇帝等燕然睡了,这才去了外面的书房。
  他现在每天都要到坤宁宫,燕然干脆在宫殿里收拾了个书房。
  皇帝当即起草了诏书,把他求贤若渴的心意表达地淋漓尽致。
  第二天,朝大臣看到这个诏书,像卫国公、明远候自然十分欣喜,有些别有用心的,无不心事重重。
  那些后起之秀若是露头,他们的官位还能坐稳吗?
  第二天,皇上案头的奏折内容,再也不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各种办法计策,花样翻新。
  如何防贪、如何逞贪、如何提拔重用有为之士,渐渐有了可行的、系统的办法。
  皇帝和几个肱骨大臣商议番,把章程定了下来。
  这次选拔,历时三个多月,下面州县的官员,也有数百的奏折上来,其,皇帝选出二十多个颇有见地,而且能力也很突出的官员,让他们到各部历练,等候提拔。
  这些官员,在地方的声誉都比较好,算是清官。
  哪怕是封建社会,也有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的官员,他们坚守自己的理想,是这个社会道德的楷模,百姓的守护神。
  但这些人经常特别犟,根本不接受超出四书五经范畴之外的内容。
  昊天朝被梁炳辉蹂躏多年,御史台有骨气的诤臣早就被清理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因为燕然惩治摄政王妃,皇帝要整治吏治,就姑息皇帝给皇后权柄。
  可这批新人上来,情况就完全不样了,他们会和皇帝顶牛,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护自己的理想。
  燕然没有婆婆,也不和那些贵妇在起争风,后宫里,她手遮天——没有太后、太妃,鼎新帝又死活不肯选秀纳妃,她就是想搞点宅斗,也没对手。
  闲暇,燕然喜欢看看书,做做运动,再就是帮皇帝看奏折,其实入进去,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朝廷的那些大官儿,在般人眼里,多有面子,可他们交来的折子,也会被燕然驳得体无完肤,她虽然不懂政治,不懂得如何和人斗心眼,但她会数学、懂的许多工学方面的科学技术,懂得逻辑推理,懂得辩证唯物,也能和那些朝臣斗个旗鼓相当。
  燕然的字写得不好,有时自己的判词,写到纸上,皇上再让人抄上去,有时她生气了,便直接写上去,那些大臣后来都发现了这个规律,折子拿回来,都先打开看眼,只要不是龙飞凤舞的“草书”,先悄悄松口气。
  和燕然打交道最多的是户部和工部的官员,尤其是工部的官员,燕然很快就对工程费用的计算非常精准,这让他们不敢有丝马虎。
  可是这些人的到来,事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他们没法接受个女人对他们指手画脚,刚开始,有个叫李江南的上奏折,骂燕然“牝鸡司晨”,鼎新帝当即大怒,把将奏折砸在他的脸上:“那你给朕推荐个臣子,能够不受任何影响,从严核实户部和工部的计算数据。”
  李江南很不服气地捡起自己的奏折,回头就开始盘算此事。古代也有数算神手,京城里的不能用了,因为他们曾经屈从于梁贼,没法达到皇上的要求。
  李江南给了好些朋友同年乡党写信,求他们帮自己寻找神算子。
  这个时代的交通太不发达了,信件走过去,然后再寻访高人,再回信,等推荐的人到京城,没有半年就别想。没人接替皇后的工作,李江南时也没法。
  和李江南有个心思的人很多,只是没有他脾气这样怪,大家勉强压着怒火,忍受着燕然。
  其实燕然的肚子越来越大,能为皇帝做的事情很有限,充其量只是威慑那些人,不敢不认认真真把自己事情做好。
  李江南运气也挺不好的,他找的人还没到京城,燕然倒先生了儿子。
  不管大臣们是什么心思,皇上有了儿子,这还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和皇帝之间,就因为这件事,关系忽然变得十分融洽。
  皇上下旨让丰娘进宫,陪伴皇后,燕然这个月子,过得越发滋润。
  本来日子过得非常愉快,那个李江南的怪病又发作了,他给皇上奏本,让选秀女充实宫掖。
  鼎新帝当即沉下脸来,但却什么也没说,下了朝便让太监打听了番,从京城的商户里,选了几个貌丑难嫁的女孩,赐给李江南做妾。
  这个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李江南虽然是同进士,但毕竟是人,商女能给这样的男人做妾,还是很愿意的,于是,三个女孩都高高兴兴让家人把自己送到了李家。
  李江南孤芳自赏,平日里也以自己清贫、清白、清正为荣,几个商户的女子,根本就受不了他家的贫穷,她们边求娘家人接济老爷,面又挽起袖子,准备让娘家帮衬把,做点生意解决老爷家的经济问题。
  李江南的齐人之福还没享受几天,生活习惯先乱了。
  李江南大发脾气,几个女人哭哭啼啼:“不管怎么说,老爷也是个官儿,总不能让我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吧?那也太丢您的人了,也丢皇上的人啊,您当这么大的官儿,却还养不起家。”
  “养不起家,也不能让你们养我,都给我滚回去!”
  这些女子可都是皇帝赐的,这不是要抗旨吗?
  李江南不怕背上抗旨的恶名。
  第二天早晨,皇帝没有上朝前,所有的官员都在议政殿旁边的朝房等候,在六部观政的这二十多人,虽然上朝,但却没资格议政,都站在最后当“实习生”。
  以往,他们也会讨论下啊自己的感受,以及对朝廷事物的些看法。但今天都对李江南敬而远之。
  李江南十分傲慢地瞪了众官员眼,挺直腰杆,十分鄙夷同僚的软弱无能。
  个新升上来的御史踱步过来:“李大人,上有赐不敢辞,你真行啊,敢抗旨!”
  李江南咬了咬牙:“皇上虽然是好意,可那些女人太刁蛮,我如何肯容她们败坏李家门风?”


第二百三十五章 剃头
  “这么说,你李家的家风,比皇上的威严还重要?”
  李江南那里顶得起这样的大帽子?他瞪圆眼睛,嘴巴张了又张,却没法反驳。
  “李大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不是贯标榜自己懂道理明大义吗?怎么,你的道理就是李家家风,比维护皇家威严重要?”
  李江南哑口无言,肩膀立刻就耷拉下来。
  这个御史叫杨友林,或许有人还记得他,皇帝读书时的同窗。他在五年前的春闱考试,总算榜上有名,虽然这个名次,让他很是尴尬——共录取三百名进士,他就是这个第三百名。
  随后,他被派到南方,做了名知县,但不久,便有人找了上来,让他为“傻”太子做事。
  杨友林曾经为“胡明世”那样傻了伤心不已,现在见能为朋友做点事情,特别卖力,他的股学得不很好,口才却不错,对皇帝也很忠诚,为人又清正廉明,正是做御史的最佳人选,皇帝让胡宰丰调他进了御史台。
  杨友林在朝堂弹劾李江南抗旨不尊。
  李江南知道躲不过,没想到这个家伙,还很懂得战略战术,他出班跪倒,痛哭流涕地解释:“微臣无能,管束不了那几个女人,不是不想尊旨。”
  “哈哈哈——”有人忍不住轻声笑出来,还有人嘴角抽动,勉强忍着,但所有的人,都实实在在地嘲笑他。
  鼎新帝眉头微微蹙起:“你不是很能耐,连朕都能管得了,还管不了几个女人?朕命令你,管得了也得管,管不了也得管,治大国和理小家是个道理,你若再给我说管不好家,就自动辞职回家去。”
  有些人,还真的会挂冠而去,比如陶渊明。
  但鼎新帝知道李江南绝对不会,他家赤贫,直被村人小瞧,甚至还有人欺侮他父母,李江南小时候给财主家放羊,有回在路边,听到几个经过的读书人说话,这才知道,读书做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