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然对方以涵的印象来了个百十度的大转折,这个相貌丑陋的年男人,却是个心为民的好官员。
  或许,好人就该有好运气,这天,杜仲德骑马回家,兴奋得说话都颠三倒四的,燕然端出碗热粥:“弟弟都想你了,等会儿换了衣服,和他们玩会儿吧。”
  “好,好!”杜仲德四下看了看,低声说道:“然儿,工地炼出铜来了。”
  燕然十分惊奇:“怎么发现的?”这个时代,金属就意味着财富,不管是铜,还是铁。
  “工地上架锅的块石头,烧着烧着流出铜来了,当时谁也没注意,晚上休息,灶膛的火都熄灭了,方知县不放心,还要检查遍,才发现的。”
  “爹爹,这事儿知道的人多吗?”
  “很少,不超过十个,方知县已经要他们发下毒誓,不许外传。”
  “爹爹有什么打算吗?”
  “方知县说,暂时不报给朝廷,最好悄悄炼出些,为灾民换点衣服被褥。”
  “石元帅那边,如何瞒得住?”
  “这个不用担心,爹爹有办法。”
  “爹爹,没想到方知县还敢这样干,我以为他对朝廷很忠诚的。”
  “方知县是很忠于朝廷,但他说,现在奸贼当权,就算炼出铜来交给朝廷,财富也让那些坏蛋瓜分了,不如留给百姓的好。”
  “也是这么个理儿。”
  后面的事情,燕然就不知道了,弟弟已经过了半岁,从娘亲身上获得的免疫力已经消耗掉,自身的却还没培育出来,苦寒的天气更令他们难以适应,这个冬天,他们不是这个咳嗽,就是那个发烧,娘亲已经把他们分开了,也没断绝相互传染,燕然帮娘亲照顾弟弟,忙得昏天黑地,个冬天就这样匆匆而过。
  威远侯走了,燕然也曾担心过边疆防务,没想到这个冬天,昊天的军队战无不胜,比威远侯在这里还要厉害,方以涵炼出了铜,悄悄送出去换来棉花粮食,百姓有吃有穿,日子和顺,知县的威信也噌噌地上涨,方以涵继续领着大家修水库,苦累严寒,没人叫喊,春节前,终于整出个冻土石头堆成的大坝来。
  初二这天,燕然被娘亲打扮得漂漂亮亮,哥哥弟弟都穿了新衣:“娘啊,我们是要走亲戚吗?”
  “嗯,别吵,去看看你外公,还有舅舅他们。”
  “我还有外公、舅舅?他们不是遇到意外了?”
  “都好着呢,就是你外婆不在了。”
  “娘,是姨母给你说的吗?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呀。”
  “见了就知道了,悄悄的。”
  燕然满腹疑虑,结果发现,外公和舅舅,居然都住在元帅府,还在正院,就和石雄房子挨房子。
  想起外面传言,石雄找到了几个得力助手,帮他把军务打理得妥妥帖帖,燕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外公和舅舅姨夫他们,把石雄架空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旧事 1
  燕然跟在父母身后,先给外公行礼,然后依次是舅舅、姨夫、舅母、表哥、表姐。
  外公从娘亲和燕然手里,接过两个小外孙,他个胳膊抱个,左边看看,右边瞧瞧,激动地眼泪花闪烁:“丰儿,没想到你都四个孩子的娘了,你母亲若是泉下有知,不知多欣慰。”
  “爹——”丰娘眼泪滂浡。
  “别哭,别哭,你看看,两个小家伙都要被惹哭了。”
  姨母从父亲怀里,接过个外甥,交给妹妹,自己抱起另个:“丰儿过来,跟姐姐边说话。”
  女人在起,柴米油盐,孩子丈夫,多聊家务事,男人们寒暄了几句,就开始讨论起军国大事来了。
  外公、舅舅、姨夫都是十分威猛的样貌,就显得燕然的爹爹十分羸弱,他也和外公他们说不到起。
  燕然看爹爹个人坐在圈子外面,悄悄问:“外公这是怎么做到的呀?神不知鬼不觉的。”
  “你外公就是济阳县姜家的掌舵人,这点小事还不易如反掌?”
  “卫国公?”燕然惊住了。
  说起卫国公,别说是济阳县的人,整个明德府,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济阳县的首阳书院,就是第代卫国公创立的。
  昊天太祖开国,有三个最得力的助手,最得力的便是第代卫国公姜晨阳,姜晨阳上马能杀敌,下马会治国,又经历了太祖太宗两代皇帝,曾经显赫时。他老年时身体不好,皇上也不许他解甲归田,却允许他不用上朝,姜晨阳便在那个时候建的首阳书院,是为家乡人做点好事,重要的还是为朝廷培养人才。
  “是啊,你外公就是卫国公,他被抄家流放在西疆。”杜仲德边听着岳丈、连襟和大舅哥讨论问题,边有句没句的给燕然讲述卫国公的故事。
  第二代的卫国公却没有乃父的能力,他脾气暴躁,就是介武夫,老卫国公怕儿子闯祸,逼着他发下毒誓,生不许出仕。
  第二代卫国公是个孝子,直谨守父亲的教诲,在家练武读书。那些年,西疆这边的鞑子非常猖獗,最严重次,竟然长驱直入近千里,打到了昊天的内地,太宗帝忍无可忍,亲自点兵北伐,卫国公也在名册,他祭祀了老爹,披甲执戈上了路。
  燕然的祖父,就是第三代卫国公,当年只有十六岁,隔代相传,他继承了祖父的能耐,武双全,乃是京城这代少年的领军人物。
  祖父不放心父亲,便也穿上铠甲,跟随出征。
  战争非常严酷,第二代卫国公突击时被鞑子断了后路,夜激战,不幸牺牲,燕然的外祖父替代父亲,带着剩下的万多人,和三倍于他的鞑子周旋,成功把他们带进了太宗布置好的伏击圈,在最后决战时,他人杀死二十多个鞑子,浑身的战袍都被血液浸透。
  鞑子头领见大势已去,由几百亲兵护着,突围出去,燕然的祖父带人追了夜,终于把他刀劈为两段,带着尸体胜利返回。
  太宗皇帝大胜回朝,犒赏功臣,卫国公被封为昊天唯的异姓王,他却坚决推辞,太宗皇帝过意不去,思索再三,
  把自己的长孙女——秀云大公主许配给了他。
  卫国公成亲后,和公主伉俪情深,但六年都没有孩子,秀云公主到处求神,寻医问药,终于怀上了孩子,不料因为难产,尸两命。
  卫国公伤心欲绝,他辞去官职,走遍天下道观寺庙,寻求起死回生之术,心唤回他的爱妻,直到和燕然的祖母相遇。
  这其实,有个阴谋在其,太宗才武略,子嗣繁茂,昊天第三代皇帝在兄弟争锋耗尽了心血,上位才四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过分依赖外戚,造成梁家坐大。
  朝廷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觉得只有卫国公才能力挽狂澜,翰林院学士苏大人的女儿,温柔娴雅,才华横溢,最令人称奇的,她的容貌和秀云大公主有五分相像,翰林掌院特地安排了这次见面,卫国公果然见钟情。
  成亲不久,娇妻就怀了身孕,第二年生下长女,卫国公心欢喜,听从了岳丈的劝诫,重回朝廷,但却因为皇帝昏聩,听不进逆耳忠言,反而将自己身后事托付给权臣——国舅梁炳辉。
  梁炳辉见太子虽然不聪明,但却淳厚仁和,是个开拓不足守业有余的君子,朝天子朝臣,到时候自己的权势肯定会被消弱,他权衡再三,狠毒地派人谋杀了太子。
  景帝听闻噩耗,口气没上来,撒手西归。
  那时,梁炳辉的儿子是禁卫军统领,弟弟又是京西大营的兵马元帅,妹妹是皇后,只有件事不随心,就是二皇子比太子还聪明,他不做二不休,派人夜晚纵火,烧了二皇子的寝殿,然后,扶持多病的三皇子上位,就是现在的嘉佑帝。
  梁炳辉此人,阴毒狠辣,诡计多端,他安排得很巧妙,太子是马惊了,二皇子寝殿是雷击起火,虽然有人怀疑,但却没有证据证明是他捣鬼。
  梁炳辉唯没想到的,就是嘉佑帝十分聪颖,他派亲信和卫国公、护国公、襄国公秘密联络,想要举掀翻梁炳辉。
  可惜九门提督护国公郑武有勇无谋,了梁炳辉的奸计,自己不肯帮助卫国公和襄国公,还在醉酒时,把这个秘密说了出来。
  梁炳辉率先发难,让儿子带兵抄了卫国公和襄国公的家,他本意是要将这两家人全都杀了,护国公坚决反对,嘉佑帝趁机下旨,将这两家流放了。
  嘉佑帝此举惹怒了梁炳辉,他又想废帝另立,嘉佑帝不得不装出病弱不堪、随时毙命的样子,这时候的朝堂政局,京城有实力不俗的护国公,在野,朝廷最主要的兵力,由后起之秀威远侯掌控,而威远侯也是赵家皇室的死忠份子,自己若是临朝称帝,势必天下大乱,他不得不留着嘉佑帝,再做筹谋。
  时间转眼就是五年,梁炳辉终于觉得大事已定,忽然发难,诬陷护国公谋反,杀了他家。


第一百四十五章 旧事 2
  这件事引起朝野震动,不仅是威远侯,在西南直默默无闻的戚将军、东南的靖男伯等批掌控军队的武将勋贵,纷纷调集兵马,准备勤王护驾。
  梁炳辉这才发现,反对自己的力量原来有这么强大,谋权篡位的企图再次胎死腹,他为了平息臣武将的愤怒,不得不对外称病,好几个月都不上朝。嘉佑帝趁机提拔了批比较正直的官员,昊天朝的危机略略好转了些。
  过了三年,梁炳辉觉得自己势力又大了些,把手伸到北疆,开始对付威远侯,威远侯打了败仗,梁炳辉本来要皇帝下旨,进京待罪,嘉佑帝却把威远侯从北疆调到西疆。
  嘉佑帝聪明的地方,就是最懂得打棍子给个甜枣,他让梁炳辉的亲信吴接管北疆,梁炳辉大喜过望,也不计较了。有这样支军队,他面南称帝还不指日可待?没想到威远侯在北疆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人走了,灵魂还在,北疆将士根本就不听吴的话,而威远侯很快又在西疆站稳了脚跟,让他又多了层忌惮。
  梁炳辉觉得这十几年,他总是在希望和失望上下浮沉,每次胜利在望,又会出现意外,把他再次打落深渊,他没想到,嘉佑帝每天病怏怏的,却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上。
  嘉佑帝派威远侯去西疆,是为了寻找卫国公。
  卫国公和襄国公流放之后,并没有消极颓丧,他们先想办法自救,站稳脚跟,立刻开始联络朝廷的有识之士,威远侯和襄国公定了儿女亲,戚将军也是襄国公的侄女婿,靖南伯原本是个乡下孩子,是卫国公发现了他,然后教育提拔,才有后来的成绩,恩师蒙难,靖南伯度要带兵进京,是卫国公不想挑起战争,才让他暗里培养势力。
  燕然听得触目惊心,她知道梁炳辉是个奸臣,卫国公姜家蒙难,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爹爹,外公掌握了西疆兵马,威远侯又是北疆的灵魂,他们只要想办法灭了京西大营,不就可以除掉梁炳辉了?”
  燕然声音虽然不大,却不想此刻刚好没人说话,外公便听得真真切切。
  “然儿想得太简单了,梁炳辉这些年,让京西大营再扩建,那里现在不下十万兵马,事情很不好办。”舅舅姜震云对酷肖妹妹的外甥女十分宠爱,他耐心地解释道。
  燕然眨着大眼,又问:“想要除去梁炳辉,非得场大战了?”
  “京西大营也不是铁板块,不然梁炳辉也不会这样老实,就看威远侯回京,作为如何了。”杜仲德耐心解释道。
  卫国公看了女婿眼,暗想:二女婿看着憨笨,没想到还是个明白的,知道威远侯回京,是重任在肩。
  想到梁炳辉掣肘,威远侯或许无所作为,卫国公时浓眉紧锁。
  燕然托腮,眨着大眼不再说话,杜仲德看着女儿眼珠子滚来滚去,副鬼机灵的样子,轻声笑了笑:“然儿,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燕然笑了笑:“我当然有办法,爹爹每天跟着方知县开山修坝,难道就没想到,火药可以用于军事?只需要在西山军营外面,埋上几万斤火药,然后下最后通牒,拥护皇朝的,放下枪械,自缚其身走出来,其余的,全部让他们上西天。”
  “哈哈哈”卫国公、舅舅、姨夫都大笑起来。
  卫国公大笑:“西山大营多大啊,埋圈得几十万斤炸药的吧?你有那么多吗?梁炳权又不是泥人土塑,他能坐着让你埋吗?”
  “外公,你听说过红衣大炮不?就是把火药和弹丸放在个铜制的大圆筒里,这头点火,弹丸从那头发出去,弹丸比飞矢还快还猛,炮过去,别说人马,就是三尺厚的城墙也立刻洞穿。
  要我对付京西大营的梁家军,便派人持数十门红衣大炮,围住了顿猛轰,把他们个个炸上西天,看梁炳辉还能逞凶作恶不。”
  燕然故意满脸稚气,做出副心口胡说的样子,原以为外公肯定会哈哈大笑,过几天才能品咂出滋味,谁想老头大眼睛瞪得圆圆的,眼神十分犀利,猛然拍巴掌:“真是神兵利器,然儿,你从哪里听说的?”
  燕然傻眼了,她讷讷地低声道:“书上说的,但也没有这么厉害,是我臆造的。”
  看到外公失望的样子,燕然提高声音:“外公,书上有样子,我可以帮你试制。”
  “真的?”卫国公猛然站起身,“如此,大事指日可待。”
  卫国公不愧是昊天朝臣推崇希冀的领袖之人,他在个多月的时间里,为燕然找来十多个铁匠和铜匠,还把葫芦谷围了起来,名义是怕溃坝淹死人,实际却在那里架起大炉子,炼铜铸炮。
  天气热起来,葫芦谷的雪水流出来,还有利于选淬铜矿。
  西疆荒凉,矿产却丰富,开山采矿时,卫国公的人在山上乱采挖,居然还发现了铁和煤,这让燕然如虎添翼。
  虽然燕然是学工科的,看到过火炮和火枪方面的资料,但所得的信息太少了,她带着工匠,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大山前,埋首实验,时间匆匆而过。
  燕然没有看到弟弟学会走路时迈出的第步,甚至没听见他们叫自己姐姐,春去秋来,严寒酷暑,她居然真的制出了火铳和火炮。
  卫国公非常喜欢火铳,但面对火炮这样的庞然大物,他皱起了眉头:“这样的大家伙如何运到京城?不行,不行。”
  “外公,反正已经试制成功了,有了图纸,你派人在京城附近铸造就可以了,不用这样千里迢迢地运过去。”
  卫国公宠溺地看着外孙女:“没想到,你娘会有你这样出色的闺女,总是和外公想的样,这样吧,这里留下的人继续制作火铳,外公送然儿秘密进京,监督制作火炮,如何?威远侯也已经站住了脚跟,有他护着你呢,京城局势再紧张,也不会伤了你。”


第一百四十六章 离家
  “外公,我相信威远侯会护我周全,就是我个人进京吗?”
  “是啊,你敢吗?”
  “没什么不敢的,就是在京城外找块僻静地方,可不容易,我要试炮,就有响动。”
  “呵呵,乖孩子,这点小事,威远侯定会安排妥妥的,你放心。”
  燕然看到外公自信满满的样子,担忧不由扫而空。
  自从见到外公,燕然有时候会拿爹爹和他比,真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爹爹谦谦君子,令人如沐春风,燕然却没法信赖他,外公威风凛凛,对人还有几分霸道凛冽,但却让她觉得稳定可靠,十分安心。
  很快,外公便准备好了。西疆出玉石,石雄到了这里,就没有停下过搜罗的行动,玉湾城有个院子,就是石雄悄悄买下来做库房的,现在,钥匙就在卫国公手里,房子里有不少的玉石籽料,卫国公挑了两块个大品相好的,用草绳捆了,放在大木箱里,塞了麦草固定。还在另外的库房里,找了好些珍贵药材和特产,装了十几大箱。
  这些东西,要送往京城,对外就说是石雄给梁炳辉送贺礼的,玉湾城的人,这才发现侯爷前面卖命打仗,这家伙在背后闷声发大财,他的亲信将士,原来主要干的是这个,时之间,石雄在玉湾的名声,又差了几分。
  梁国公心里,西疆的草木都是自己的,石雄这样搜刮,令他恨意难消。
  就在这时,他的大姐从京城写信过来,让妹妹去京城,这是答应帮他的表现,梁国公本来已经答应和石雄联手,此事便有搁置下来。
  杜仲德送儿子回内地读书,这事儿光明正大,没人怀疑到燕然身上。
  长这么大,燕然兄妹第次和娘亲分别,丰娘搂着小儿子,眼泪婆娑,燕然反而抱着大弟弟安慰娘亲:“外公说了,等我做出三十门大炮的时候,咱们就该在京师汇合了,娘,我会很快的。”
  丰娘看着年来疯长的女儿,身体细竹竿,胳膊腿儿就是皮包骨头,更是心疼难忍。
  胜仗已经会说很多话了,他伸出胖乎乎的小肉手,抹去姐姐的眼泪,嘴里还像娘亲哄他般说着话:“姐姐别哭,等会儿货郎担子过来,让娘给你买糖吃。”
  燕然被逗笑了:“胜仗,你今后要听娘的话,帮娘照顾弟弟。”
  捷报不服气地嚷嚷:“我会照顾我,姐姐,我还会照顾他。”捷报依然消瘦,但却比胜仗行动更利落,话也说得好。
  胜仗对弟弟道:“娘说我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