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何不可?”
  “朝廷有成例,官员不得经商。”
  “没有让你们经商,只是让你们拿出闲钱,支持下朝廷而已,只是这样的支持,有点小报酬罢了。”燕然为儿子的话辩解。
  宝麟接着道:“是啊,朝廷不许官员经商,唯恐你们与民争利,名声堕落,可现在是朝廷有难,请你们支援的。”
  本来,很多人还在想着如何说服皇后,关了那个皇家银行呢,谁知太子竟然抛出这样句话,大臣被个又个的炸弹轰得外焦里嫩,应接不暇,此刻都不知道该想什么了。
  “本宫也有征询皇帝的意思,万岁爷说了,只要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雨过有利,就只管大胆施为,本宫和太子,还有国舅家,都不是喜欢奢华之人,开银行纯粹是为了江南百姓,各位臣工,若是还有更好的意见,本宫定虚心纳谏,绝不推诿。”
  太子拍拍大厚摞子的弹劾奏章:“孤不喜欢听这些虚话套话,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哪么,什么是对的?利国利民的主意,只管往这里提,至于无病呻吟鸡蛋里挑骨头的事儿,还是免了吧。”
  益王终于忍不住了,自从太子第天狠狠整治了顿,他在朝廷上就很少说话,今天好容易想让皇后和太子落脸,没想到竟然又没有成功。
  不行,他得上。
  “太子,此言差异,皇家乃是百姓的典范,最是尊贵的家族,殿下乃是万岁之下第人,既是臣子,又是君,如何能自降身份,行低贱之事?”
  “本殿并无行低贱之事呀,王爷此言,从何说起?”
  “太子允许商家打着皇家的旗号,便是不妥。”
  “哦,本殿年幼,阅历、眼界和素养都嫌不足,敢请王爷,本朝没有商家打着皇家的旗号吗?那些皇商如何讲?”
  “太子殿下,皇商只是为皇家做事的。”
  “难不成国舅开银行,不是为了皇家做事的吗?”
  “这不样,皇家需要衣服饰品茶叶等日常供奉,那些商人必不可少,可是用不着开钱庄,钱庄只是为了赚钱的,皇家并不需要,皇家有户部每年从税银里交过来的供奉,有国家供养。”
  宝麟小脸十分严肃,他摇摇头:“王爷此言差矣,孤和皇后娘娘命人开银行,可不是为了挣钱的,而是为了刹住江南高利贷的恶风,比那些皇商提供衣服食品茶叶更需要,皇家需要个安定繁荣的江南,朝廷和百姓更需要。”
  “太子殿下,这话虽然有道理,可皇家还是不能和经商联系在起,殿下只需要下,严令江南官府整饬,不许那些商家放高利贷便是,没有必要……”
  “派胡言!”宝麟怒了,“王爷说话要有根据,朝廷律法摆在那里,先皇难道没有下不许高利贷吗?可是,那些奸商听了吗?与其不痛不痒地下纸字,那些奸商阳奉阴违,在借据上做点手脚便能规避,不如釜底抽薪,让他们再也没有市场,没人再借他们的高利贷。”
  过了年,宝麟才岁,却有这样的口才,还有这样敏锐的思维,朝臣为国家将来有这样的储君高兴,同时也对他这样凌厉发怵。
  才岁就这样犀利,再大点儿可怎么得了?在这样的主子手下,还能混吗?
  被个小孩子骂派胡言,益王的脸又涨得通红,他愤怒的情绪,从声音里都听得出来:“太子殿下,谁不知海商赚钱容易?本万利,让他们承担些高利息,也未尝不可,殿下竟然为了这样的小事,将皇家的威仪等闲抛却,微臣不明白,殿下到底是和用心?微臣作为皇家的员,实在觉得颜面扫地,没脸见人。”
  宝麟仰头大笑了两声:“哈哈,益王,你要是门心思振兴皇朝,说这话孤定十分羞愧,只是,个荒淫无度、贪财好色,而且纵容亲戚,处心积虑,四处搜刮敛财的人,你有资格说这些吗?你早就丢尽了祖宗的脸面。
  因为先皇临行,要父皇好好照顾你,万岁才竭力容忍,从来没有说过你句,没想到你却还敢指责本殿丢了皇家的脸面,咱俩到底谁丢了皇家的脸面?母后派人开了个皇家银行你就没脸见人了?你的岳家打着你的旗号,横征暴敛、卖官鬻爵,肆意践踏朝廷律法,你居然不觉得丢人?”
  益王不敢让太子说下去:“太子殿下,微臣的岳家做了什么,微臣如何得知?若是他们真的有罪,太子可以下旨,依法查办就是。”
  宝麟指着益王:“好,这可是你说的,其实孤早就该动手清查云家。不要以为把地产登记在别人的名下,钱庄的名字不姓云,孤就不能办他们!”
  本来说好让喜兵再深查下,掌握更多云家的违法事实,再公开此事的,宝麟是真生气了,不管不顾得就这样说了出来。
  益王听到这句,只觉得心猛得突突跳了几下,头又晕了起来,太子既然能这样说,肯定是抓住了云家的把柄了,怎么办?
  金殿上知道云家秘密的也不是没有,但多数还是不知道的,这个时候都忍不住轻声议论起来。
  燕然却站起来,轻轻拍着儿子的脊背,让他冷静下来。
  宝麟征询地看了看母亲,燕然微微点头,得到肯定,他扭过头,指着李江南:“李大人,你就知道在孤这里的吧的吧,若是真心维护皇家的脸面,就亲自去江南,把云家的案子给我查清了,孤听说,云家的地阡陌相连,骑马天都走不到边儿,他家要是没有使用任何违法手段,可能吗?”
  李江南就是江南人,对云家的豪富也略有耳闻,此刻领了圣旨,不由暗暗叫苦。
  不是他害怕云家势大,而是江南贪腐案后,云家做事更加隐秘,很不好查,而且,云家和江南的官员勾连很深,那些人从作梗,打闷棍使绊子,不光是查案子的难度增大,还会危及自身安全。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江南不怕死,就怕死得不明不白。


第二百九十章 打草惊蛇
  早朝散了,益王并没有留下来,而是匆匆回家布置去了,宝麟鄙夷得朝宫外益王府的方向看了眼,便进了内阁大臣的值班房。
  李江南恭敬地跟在后面,等着看还有什么吩咐。
  值班房靠窗户的位置,盘了溜大炕,早有小太监将坐垫放好在上面,燕然在炕桌的边坐下,宝麟有些心不在焉,不去对面坐,却坐在了母亲身边,他对没有管束住自己的情绪懊恼。
  “太子殿下,你看,江南的人事是不是该动动?”燕然提醒儿子打起精神。心里却是满满的疼惜,这才多大呀,每天要进行这样高强度工作,实在太不容易了。
  宝麟倏然而惊,抬眼看了眼,和母后温柔关切的目光相对,心股暖流涌过:“母后!”
  燕然又转向几个大臣:“你们的意思如何?”
  李江南跟在最后,心个劲儿地祈祷,希望几个内阁答应皇后。
  方以涵最先表态:“微臣以为,应该动动。”
  苏顺想了想:“要不要请示下皇上?”
  燕然摇头:“皇上在前线,千头万绪,不要给他添麻烦了。”
  “微臣也同意动下。”
  “几位可有合适的人选?”
  方以涵行礼:“微臣推荐慕容健担任江南总督。”
  苏顺面无表情,偷看了眼方以涵,有些不高兴。
  慕容家族新进了个内阁大臣,慕容勤,明远公的侄子,现在再将明远公的二儿子提为品的封疆大吏,这个家族,风头也太大了。
  燕然明白苏顺的意思,她摇摇头:“边疆有战事,兵部的人暂时不要动。”
  “是这个理儿。”慕容勤赶紧回答道。
  “苏大人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宝麟问。
  “杨清。”
  杨清是老襄国公的人,郑芳处理西南事务时,他并没有为襄国公遮掩,而是从朝廷利益出发,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然,郑芳也不能进行那么顺利,这才几个月时间,就清理了忠勤伯的势力,同时还把襄国公和赵弘昆也牵制住了。
  几个人都没有反对。
  “巡抚派谁去?”宝麟又问。
  燕然先说话:“将东南巡抚魏宏调去,东南另派人手。”
  几个人都觉得好。
  慕容勤推荐了人:“微臣觉得,原巡抚景启明是个能吏,东南开埠,千头万绪,太过守成稳重的,恐担负不了这样的重任。”
  几个人都没意见。
  燕然又提了个意见:“江南元洲知府也换了吧,派吴普凡去。”吴普凡是个武将,却以有采出名,算是个武全才的。
  几个人都愣了下,苏顺沉吟下:“吴大人也就是在武将里面显得有采。”
  “本宫看上他杀伐决断,敢于承担的品性。”
  云家的地盘就在元洲,内阁几位顿时明白皇后和太子,这回是想要将云家彻底拔除了。
  李江南心暗喜,若是没有云家喂熟了的官员坐镇,他此行的任务,可就好完成的多了。
  燕然和儿子回了内宫,宝麟遣开身边伺候的,十分内疚地说了句:“母后,我今天冒失了……”
  “没关系,你父皇总是希望能稳妥再稳妥,无形却让云家坐大了,这回,咱们准备不充分,云家不也觉得很突然吗?”
  “益王肯定百里加急给云家送信了,而李江南准备好了才出发,就落在了后边。”
  “麟儿怎么忘了,母后现在有鸽子传信呢?等云家接了益王的信,江南那边刚好顺藤摸瓜,查清他们的踪迹。”
  “打草惊蛇计?”
  “是啊,打草惊蛇方面是为了安全,进行清道的,也是为了观察敌踪呀。”
  宝麟终于露出笑意,看到几个小太监拿着铁环、陀螺在边等着,他欢呼声,进房里换了衣服就跑了过去。
  果然不出燕然所料,益王回到府,和李志道几个商量了下,便写了封长信,让李志道立刻去了江南。
  喜兵在**的帮助下,招揽了批年纪偏大,不得不退伍还乡的斥候,他们身体依然硬朗,没法适应战场,但跟踪个普通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些斥候,已经装扮成小贩、叫花子、行人等,散落在云家大宅的外面。
  李志道进了云家之后,不到个时辰,云家便跑出十几个奴仆,他们有骑马的,有驾车的,分别去了不同的方向。
  这些人,路上总有同路人,但却没有个是从头跟到尾的,他们没想到,跟踪技术竟然会这样先进,还分段分人,因而,都没有在意。
  几天时间,喜兵就掌握了七处,云家用别人名字在官府登记庄园。
  “真狡猾,若不是皇后这出打草惊蛇,还真发现不了呢。”
  益王下午才知道江南官员调动事宜,晚上回家才派人往江南送信。
  燕然如何能让这个家伙总是得逞呢?喜兵留在京城的人盯住了益王府,送信人出城时,天已经擦黑,但他们自恃武艺高强,并不寻找客栈投宿,还是策马狂奔,打算连夜到运河码头,坐船上路。
  益王府有的是钱,为了安全快捷,送信人单独雇了艘等大小的船只,安顿下来后,船老大让船娘煮了锅滋味鲜美的鱼汤送进船舱。
  送信人先舀了碗,吹凉,让只小猫喝了,那猫咪半个时辰也没有异常,刚好砂锅里的汤也凉了下来,他们才人碗,分着喝了。
  送信人十分谨慎,夜里睡觉,也安排了人值夜,半夜里清风徐来,带着股淡淡的烟味,值夜的人看到船老大居然坐在上风口,吧嗒吧嗒抽旱烟,非常不高兴:“喂,在哪儿抽烟呢?”
  船老大跟个调皮的孩子般,狠狠喷了股烟过来。
  值夜人大怒,抓住身边的佩剑就要过来,但却发现两腿发软,浑身无力。
  “老大,不好了!”他的声音惊醒了船舱的人。
  船娘听到喧哗,肆无忌惮地端了个火盆过来,她拿了把干树叶,扔在火里,股浓烟在船舱散开,送信的人很快都倒下来,任由船老大带着船工,把他们身上的银两和书信都搜了出来,然后,船在河里打了个转儿,返了回去。
  有了这封信,益王和云家勾结的罪证,便坐得实实的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江南风云
  益王的信被截走,江南的云家便不知道官员即将被调动,他们还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分别送给总督、巡抚以及知府、县令。
  这个县令是云家所在地的水县,不是左江的县令赵弘景。
  喜兵的人把这些记得清清楚楚,让鸽子将消息送进了京城。
  燕然派人叫来大理寺和礼部尚书,把云家给知县、主簿等送礼的事情说了。
  贾耀楠很是气愤:“皇后娘娘,这是犯罪,该判个流放的。”
  大理寺卿张力山看了身边这位急脾气的品大臣眼,心里说道:贾大人,你抢了咱的台词。
  没奈何,张力山只好说了贾耀楠的台词:“皇后娘娘,应该立刻派人去江南,替换吴志周。”
  宝麟点点头:“今天叫你俩来,知道你们是沉稳可靠的,不会走漏消息,安排人去查案,还有派人替换吴志周,都要尽量保密,起码,人没到江南之前,不能闹得满城风雨。”
  “是,太子殿下英明!”两个老头儿,对着个小孩子夸英明,说起来挺可笑,但值班房里十分肃穆,点滑稽的感觉都没有,岁的小孩子嘴巴抿得紧紧的,双大大的黑眼睛严肃地盯着两个大臣,贾耀楠和张力山恍然有站在皇帝面前的感觉。
  说起李江南,这家伙还真是个怪胎,领了差事回到府里,便将妻子和几个妾室叫到起:“我今天领了项差事,不太好,若是有了意外,你们要齐心协力,将孩儿养大。”
  三个女人当即便开始掉眼泪:“老爷,什么样的差事让你这样说话?以前也查过贪官,甚至还有和恶徒交往的,你也没有害怕过。”
  “今日与以往大不同,你们不要问了。”李江南看看妻子,“我若不在世,你和李英李强就回乡下去,那二百亩好地,足够你娘三个过好日子了。”
  李夫人大哭。
  李江南又给另外两个妾室说道:“你俩都是能干的,又有娘家帮衬,在京城立足不成问题。李建和李刚两个都很聪颖,是个读书的料子,过两年,你们就托人送他们进国子监吧。”
  李夫人抬起泪眼:“老爷现在已经是三品官员,不能恩荫英儿做个官儿吗?”
  李江南摇摇头:“李英和李强都太认死理,又不够灵活,我得罪了不少人,恐怕有人会迁怒于他们,你们在乡下,好歹还能平安生,入了官场,就难说了。”
  李江南妻子所生的两个孩子,读书都不行,人也太老实,李夫人却没有自知之明,不明白儿子那样的资质,在官场会被啃得渣儿都不剩,李江南唯恐妻子伤心,这个时候了,还留了几分脸面给她。
  “我若是死了,皇后或许还会照应二,若是派人来问,就照我说的话回答,你们各安天命,不要奢望抬高,没有大富贵,但平安喜乐还是有的。”
  交代好了后事,李江南就要立刻,三个女人哭做团。
  李江南的第三子李建十分聪慧,听到哭声,跑到屋外,刚好听见李夫人哭着唠叨:“老爷别走,这黑更半夜的,不是自己找危险吗?”
  “就因为黑更半夜,没人想得到,我才会安全,别哭了,放手。”
  李建冲了进来:“爹爹听孩儿句。”
  几个女人都很紧张,唯恐李江南发火。
  李江南最喜欢这个儿子,这个时候根本也发不出火来,他和气地拍拍身边的锦墩:“坐下,你想说什么?”
  “爹爹,不若你今晚派了手下出发,明天换了衣服,装作个行脚商,带几个长随上路,或许能避过那些人的耳目。”
  李江南想了想:“嗯,孺子可教!”
  于是,李府当晚让个和自己个头胖瘦比较像的护院,穿了他的衣服,带了师爷随从出发。同时,派人去找五成兵马司的老乡,让他派人照应下。
  第二天益王听到消息,气得跺足捶胸,边骂李江南阴险诡诈,面派人追了上去。
  李江南却扮作行脚商,放弃舒服的水路,坐车去了江南。
  李江南不光是骗了益王,还把喜兵的人也骗了,到了通州码头,喜兵的人才瞧出不对劲,正要放弃返回,却发现假李江南他们雇的船有问题,刚好五成兵马司的人到了,他们急忙写了个纸条,让人把那条贼船先扣住了。
  假李江南最后上了条顺路的大商船,说来也巧,居然还是云家的产业,但普通商船,上面的伙计到管家,根本就不知道搭便船的人是谁,假李江南就这样顺风顺水,到了江南,比主子快了十天不止。
  云家的人却接到了益王的信,在这边等着呢,派人在他们喝的水里放了毒,幸好喜兵也安排了人在驿站,发现不对劲,让人抱了只鸡,吃食和饮水全都试了试,才使他们幸免于难。
  假李江南跟着喜兵的人离开了驿站,住进江南城外的个农庄里等主子,云家的人日夜盯着,但因为保护措施严密,他们直无计可施。
  李江南直无影无踪,把喜兵急的夜不能寐。
  朝廷调来的总督和巡抚都到了,云成科作为士绅代表,下了帖子想为二位接风,对方都以正在交接,太忙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