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想也能明白,个在西南私开矿产,个的岳丈家乃东南首富,等的田地阡陌相连,跑马日都出不了地界,他们手头钱多得花不完,不敢张扬炫耀,还不能悄悄享受享受吗?
  这样两个人负责建个祭坛,这选材便难免会好些。
  不是般的好些,简直是打算拿最珍稀的材料来堆叠,比如说坛上的石头全是羊脂玉,上面的小庙,柱子都是人难抱的金丝楠,椽子全要紫檀木的。
  报告给了户部,户部尚书差点吓跟头,拿着来请示皇帝。
  鼎新帝将二人召进宫:“虽然户部不像前几年那样拮据,可宗族建家庙的事情,怎好让朝廷出钱呢?这样吧,朕让皇后拿出两万两银子,剩下的万两,你俩在皇亲筹募下。”
  “这怎么行?”益王听,要他做“叫花子”,立刻就急了。
  “王爷,这怎么不行?朝廷每年拿出几十万两银子供奉宗族,朕对大家的赏赐也很丰厚,年起码在这上面用去五六万两银子,到如今稍稍拿出来些,就心疼了?”
  益王无语。
  忠勤伯发话:“皇上的恩情,臣子是没齿难忘,可是建祭坛,乃是千秋大业,如何能用这样的形式来筹钱?”
  “千秋功业,不是建个祭坛,而是要将宗室孝顺祖先的心意表达出来,自己出钱才最是妥当,爱卿莫要犹豫,这就去筹备吧。”
  说完,皇帝很潇洒地站起来走了,益王和忠勤伯这才发现手里抓了个烫手山芋。
  他俩富得流油,却并不想自己出多少钱,宗族人口凋零,越是和嫡支血脉,越是稀少,他们的封地、赏赐以及朝廷供给都很有限,听让出钱,没有不怨怼的。
  益王先募集了回,才拿到了万两,眼看宗室的人叫苦连天,不肯再掏钱,他很是无奈:“忠勤伯,本王老了,没日没夜地辛劳,募集了万多两,剩下的也该你来做了。”
  忠勤伯不答应:“益王是宗室嫡支有辈分的王,登高呼,应者云集,这种小事怎么能让我个外姓人来做呢?”
  “本家人当然难办,你外姓人可以拿出公事公办姿态,好了,就这么定了。”益王说完,就匆匆要溜,却被忠勤伯把扯住。
  忠勤伯武将出身,手下极有力气,益王被扯个趔趄,他忽然福至心灵,趁势倒在地上,做出副摔着了的模样。
  奴仆们冲进来,将益王抬回家去了,募集的事情,就这样丢给了忠勤伯。
  忠勤伯辈子英明神武,何尝将益王放在眼里过?可就是这样窝窝囊囊的个人,居然将自己暗算了,忠勤伯气得佛出世,二佛升天,当下就股热血直冲头脑,站在那里不会动了,下人们眼见自己的主子眼斜嘴歪,涕诞直流,吓得慌了手脚,急忙抬了人往太医署冲。
  风之后的人,最容易再犯病的,最是得平心静气,少操心劳累,忠勤伯却不把太医的嘱托放在心上,这回虽然抢救及时,他只是觉得右半身有些麻痹,还不至于瘫痪,可却说话有了障碍。
  这样的人是没法再在内阁混了,戚为雄还没进京,忠勤伯就不得不退休,这让老头又受了次打击,在这次大风之后,又来了次小风,不用别人动员,他自己的家人都拦着不敢让上朝了。
  皇帝派人探望忠勤伯,安慰他好好养病:“需要什么药材,只管让太医去内库里领,忠勤伯都是为了朝廷才累病的,这样的忠臣,是朝廷的珍宝,朕心里十分难过。
  老伯爷好好休养,不要担心朝廷的事务,什么时候好了,什么时候再上朝。”
  然后,皇帝和并肩王、明远公还有贾东水等几个老臣,商量更换内阁大臣的事务:“是朕没有早些做好人员更迭的准备,才有了眼下人才断顿,让诸位年纪这样大了,还不辞辛劳,案牍劳形,朕的心里很歉疚。”
  并肩王明明知道儿子的能力,比自己高不止星半点,但还是放心不下。
  可他这身体,真的帮不上儿子的忙,反而还有耽误事情的可能,为了朝廷,为了儿子,他都得帮着推荐人手。
  “皇上,除掉梁炳辉,先帝开了次恩科,那届的状元苏顺在东南做巡抚,已经年了,他为官清正,能力过人,可当大用。”
  皇帝也觉得苏顺不错,点点头:“可以调过来看看。”
  明远公推荐了个人:“方以涵当年是被梁炳辉派去西北和我捣乱的,他也因此度升迁受阻,此人刚正不阿,爱民如子,做事也极踏实,这些年,虽然有人打压,依然不卑不亢,每年的考评都是优,这样的人应该重用。”
  皇帝看了看贾东水,若是他也跳过六部的尚书,推荐个外面的封疆大吏,证明自己选官的眼力,还是有问题。
  还好,贾东水推荐萧显峰:“此人或许有瑕疵,但能力还是等的好,主持工部这些年,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劳。”
  皇帝看着其他几位臣子:“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并肩王想了想:“萧尚书这十年功绩显著,有目共睹,的确可以进内阁,就是年纪偏大了。”
  “那就让他在内阁待两年,再致休,只要对朝廷有贡献,朕就应该给予表彰。”
  几个人想了想,都没有意见。
  皇上看着几位老臣,忽然想到了他们的去处。
  “朕有意建武官学校……”
  他把自己的打算讲了遍,几个老臣都听得眼前亮:“好主意!”
  “好办法!”
  “皇上英明!”
  “明远公乃是天朝第武勋,这带兵的人手,就有你帮朕寻找了。”
  “是!微臣敢不尽力!”
  “贾爱卿在翰林院多年,你和并肩王起来组建这样议政院吧。”
  “是!”
  “并肩王要好好养护身体,朝廷还有很多事情等你裁决呢,暂且的休息,是为了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朕的意思,这半年你不用上朝,甚至邸报都不要看了,好好休养休养。”
  并肩王嘴巴动了动,似乎想拒绝,但最后却没有说出来,只微微叹口气,点了点头。
  交接进行地很平稳,但有心人却另有打算,比如忠勤伯,他虽然脑子糊涂了,他的儿子还没有,戚老三还是有些才智的,派人在那几个没有升上去的尚书面前通蛊惑,政局立刻便出现了波澜。


第二百六十章 忠勤伯府
  益王见把忠勤伯气倒了,心里也有些惧怕,躺在家里装病,他给皇上上书,想辞了差事。
  宝麟刚好看到了奏折,用胖乎乎的手指头狠狠戳了几下:“哼,想溜号,没门儿!”
  皇帝和他看玩笑:“麟儿有什么办法呢?”
  “他能耍赖,咱就不会吗?父皇下道旨意,就说修祭坛的事情非他莫属,每天派太医去他府上看诊。哼,没病装病,就不怕被揭破了丢人现眼吗?”
  他的大眼睛眨了眨,又有了主意:“派人在宗室里放出风声,益王不肯出头,是怕出银子,宗室就数他有钱呢。”
  “哦,对了,父皇,咱们再出两万两,逼着他把剩下的都承担了。”
  皇上摇摇头:“麟儿,咱们再出两万两,他会趁机把方案改了,只要五万两就可以建好的。”
  宝麟眨眨眼:“哦,不用那么多钱啊。”
  “是的。”
  小家伙低头对着食指,又在转眼珠子了。
  接下来几天,宗室的人忽然关心起益王来,每天轮番地去探望他,看到益王满面红光,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益王终于躺不住了,出来第件事,便让工部的人,将建祭坛的方案改了遍,下子便省去了多半的银子,十万两变四万两,皇帝出了两万,宗室万,就只剩下万了。
  这万益王都不想出,他把主意打到京城其他几个勋贵的身上。
  有人给益王出主意,让他想办法敲忠勤伯把,益王摇头:“我知道忠勤伯富裕,可那也是个将钱穿在肋骨上的吝啬鬼,不容易榨出来的。”
  “王爷可以用计呀。”
  益王想来想去,还真找到了办法。
  或者是机会就那样冒出来送给他。
  戚家虽然豪富,可兄弟也很多,家产又多集在忠勤伯和戚伯雄手里,其次是管家的老三戚叔杰,其余几个的手头,并不那么宽裕。
  戚叔杰虽有些小智慧,但却远远没有戚伯雄的霸气和戚为雄的胸襟,在兄弟威信并不那么高,尤其是老二戚仲秀最不服气。
  忠勤伯曾在嘉佑帝前,给戚仲秀求了道恩荫,去做了个知县,戚仲秀很不幸牵扯进了江南贪腐案,皇上最后将他摘出来没有判刑,却罢了官儿。
  戚仲秀便只能家里蹲了。
  戚叔杰刚开始也跟了戚伯雄在西南,戚伯雄十分霸道,戚叔杰有些小聪明,两兄弟刚开始还能齐心协力,后来利益纠葛,戚伯雄要拿刀把戚叔杰杀了,戚叔杰跑回京城给老爹告状,忠勤伯便把三儿留在家,打理庶务。
  戚家在京城外买了不少的田地,还有铺子,每年的进账也十分可观,戚叔杰油水不少,自然也安宁下来。
  老四老五现在让忠勤伯派到了东南,试着能不能做点海上生意,老六是个无能的,现在还在国子监读书。
  戚叔杰管着家庶务,难免应酬就多,来二去,便不把逛窑子喝花酒当回事儿,他手头有钱,常年练武,那个需求便比较大,有事没事,拉着人便在外面胡混。
  戚仲秀曾在父母面前,隐晦地告过三弟的状,忠勤伯还把他训了通,戚仲秀觉得父母偏心,肚子怨气没地儿散发。
  戚仲秀在江南,认识个上级的幕僚李忠,李忠被判了三年监禁,释放后找不到雇主,便筹钱做了丝绸买卖,在京城偶然碰到了戚仲秀,两人互相诉苦,渐渐成了知己。
  李忠是真穷,原来还想再戚仲秀这里打秋风,没想到戚仲秀守着金碗没饭吃,没法接济他。
  给贪官做过幕僚的人,本性好的不多,李忠拍着胸脯说愿意帮戚仲秀,实际上却是为自己打小算盘。
  忠勤伯治家严格,尤其不许儿子纳妾,戚伯雄离家那么远,身边的几个女人,也只能算通房。
  忠勤伯对这个睁只眼闭只眼,其余的儿子,连通房都不能养,身边伺候的丫鬟,到了定年纪,都必须放出去配人,戚家的子孙,可以说都是嫡出的。
  李忠给戚仲秀出主意,让戚叔杰在这上面栽跟头:“别人点错也不出,你便没有机会。”
  戚仲秀知道戚叔杰贪污公的款项,却苦于没有证据,听懂了李忠的暗示,便给了他笔钱——几百两银子,戚仲秀还是有的。
  李忠再次从南边饭丝绸过来时,便带了个扬州瘦马嫣娘,就放在戚叔杰常去的绿绮楼里。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何况根本就没有风尘气息的嫣娘,对自己十分爱慕,都到了茶饭不思的程度?
  嫣娘只是寄住青楼,只卖艺不卖身,不用大笔的赎身银子,而且,她说自己也曾经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大家闺秀,她只是爱慕戚叔杰。
  戚叔杰考虑再三,嫣娘不可能进戚家门,但他可以把她养起来。
  戚仲秀很耐心地等了几个月,确定嫣娘有了身孕,这才发作起来,弄了几个混混去捉奸,想把事情闹大,想用这种方式给父亲知道。
  官员们把风月女子养为外室,或许还怕御史弹劾,戚仲秀觉得,自己弟弟又不是官儿,就算闹点闲言碎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却不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益王得到消息,把那几个混混连同嫣娘起抓了,他把人送给了忠勤伯。
  “伯爷生清正,伯府的名声那是没有句不好的。孩子偶尔犯糊涂,小王既然遇到了,便绝对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忠勤伯没想到儿子竟然敢阳奉阴违,忤逆他,气得要命,但当着益王的面,还勉强绷着。
  他现在说话还有些含混,也不好多言。
  “人我是送来了,怎么处理还是伯爷你看着办吧。皇上给咱俩的差事,还没办完呢,你歇着,我去忙了,告辞。”
  益王以为,忠勤伯为了保密,会去求他,却不知道他前脚出门,忠勤伯后脚就气得倒下了。
  忠勤伯夫人命戚叔杰跪在祠堂反省,逼着嫣娘喝落子汤,还想把她弄死。
  嫣娘却也不是好惹的:“夫人,京城也不是忠勤伯的天下,我嫣娘也不是你的仆人,益王带人将我送进来,若是我就这样不见了,他老人家想起来了,过问声,看你如何解释?”
  忠勤伯夫人因为这句话,把这次设计儿子的事儿,安到了益王头上,根本就没有想到是家里内讧。
  既然嫣娘是益王的人,她当然不敢往死里弄,可忠勤伯夫人根本咽不下这口气,又派人去找益王,想把嫣娘的身契买下来。
  益王怎么拿得出?而且矢口否认嫣娘是他的人。
  益王越是这样,忠勤伯夫人越发确定就是他搞鬼,嫣娘放在忠勤伯府,虽然被关在柴房,却还得每天给饭吃,把忠勤伯夫人也气得有些不对劲。
  就在这时,戚为雄回来了,他快刀斩乱麻,让父母把三哥分家出去,嫣娘也跟着戚叔杰搬走,事情就这样压下来。
  戚家的庶务,戚为雄建议交给老六,至于戚仲秀,戚为雄让他去西南:“大哥那里事务繁多,二哥去帮把才是正经,母亲如何让他直在家闲着呢?人太闲了,难免东想西想,还不知道琢磨什么呢。”
  忠勤伯夫人这才品出点味道:“老七,老三的事情,不会是老二下的套儿吧?你爹向瞧不起益王,母亲也觉得,那老头大概还没这么聪明。”
  戚为雄摇摇头:“不管是谁,对咱家都非常不好,母亲,我们要提早把事情化解掉,不能拖着让它变得越来越糟。”
  “老七回来,娘这心里就有了主心骨了。”
  “母亲,我劝你还是让大哥收敛些,那些矿,都想法子关了,抹去痕迹,现在不是先帝在位,圣上英明睿智,说不定已经将咱家当成眼钉了。”
  “老七,你怎么能这样说话?从梁炳辉开始,哪个不把咱家当成眼钉?你爹说了,有权有势才能保住命,若是你哥那边没有那么大的势,咱家或许早就让被抄了。”
  “母亲,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以前朝廷势弱,拿咱们没办法,现在国库充盈,兵强马壮,皇上不会容咱家太久的,孩儿听说,皇上在筹建军校。”
  “军校的事儿,你父亲说了,那就是把猫叫个咪,平原上的军士,到了西南大山,根本施展不开,不怕的。”
  “母亲……”戚为雄觉得在外面,他什么事儿都能做成,回到家里,便处处憋屈,父母、大哥,都根本不听自己劝,其余几个哥哥,又人云亦云,没什么主意。
  眼看戚家这条大船,朝着很不利的方向猛冲,他却毫无办法,戚为雄很无奈。
  益王等了几天,没见忠勤伯府送钱来,反而看到戚叔杰被赶出来了,知道自己这下,非但筹不到钱,还狠狠得罪了戚家,时有些傻眼。
  他辈子都认为自己挺聪明,面装傻,面什么好处都不放过,唯没有做好的件事,便是让孙子登上那个宝座,其余似乎都很顺利。
  唯有这回,他发现自己有些太张扬,把戚家得罪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忍
  忠勤伯虽然不用了,忠勤伯夫人却还能当家理事,何况家里还有戚为雄这样个有勇有谋的精英人士,益王实在顾不得那么多,这回,是坚决在家装起病来。
  鼎新帝见目的已经达到,便也不再逼他,却左趟右趟地送医送药,给人种益王圣眷很隆裕的景象。
  忠勤伯夫人越发气难平,把小儿子叫到上房:“老七你还直说皇上好话,就益王那样个大坏蛋,又蠢又贪,皇上还护着呢,你爹为朝廷出了多大的力,病了也没有那样的。”
  忠勤伯到底给朝廷出了多大的力,戚为雄心里明镜般,他苦笑了下:“母亲,益王是皇上叔祖啊,辈分比皇上高两辈儿呢,皇上以孝治国,怎么能不对叔祖多加照顾?”
  “益王害了你爹,还把你三个也害了,平白折掉你个臂膀,老七,你就不恨他吗?”
  “恨!”
  戚为雄这个字是咬着牙说的,忠勤伯夫人听了,心里好受些:“老七,你不能白白饶了这个坏蛋。”
  戚为雄却摇摇头:“母亲,我们不能和益王起冲突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咱家的势力,威胁的不是益王这样的人。”
  “老七!你也太谨慎了,不管怎么说,总不能受了欺负,就这样打落牙齿和血吞,不然,咱家的人出门去,谁还肯当回事儿?”
  “母亲,你怎么就不明白?咱家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上,真想对付我们的,不是益王这样的蠢材,以益王的能耐,能布置那样深的局吗?母亲,到底谁在对付我们,你怎么就不想想?”
  忠勤伯夫人用手指指东边:“?”
  戚为雄重重点点头。
  “不会的,你哥把西南经营地铁桶般,襄国公都败下阵来了。”
  “母亲,最容易出事的,就是快要取胜的时候,所以呀,我们不能轻举妄动,拖了大哥后腿,襄国公真正撤出来,才算完呢。”
  忠勤伯夫人眨眨眼:“是吗?”
  “母亲,父亲生何其谨慎,这几年身体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