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阴阳符-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姬阆阅罢,先是潸然落泪,悄然独泣;俄而数日后太庙祭祖归来,大宴群臣之时,姬阆喝得伶仃大醉,醉中大诵“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嚎哭不止。

    周王室曾经的辉煌,镐京曾经祭祀天地祖先的太庙已经颓败荒芜,祖先用来祭祀上苍的稻黍种子,在此地疏落生长,满眼荒凉。

    见周王失态,三公九卿也落泪不止,群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此事影响颇大,远在临淄的齐王也心有戚戚,特意按照周礼规定,上了一批贡品,同时也以霸主地位昭告天下,诸侯必须得尊重周王,拱卫王畿,对抗王化之外的蛮夷。

    齐王的这诏令本是好意。但“礼崩乐坏,征伐出自诸侯”,这对姬阆来说,原本就是巨大的讽刺。

    姬阆感慨万千,李游却浑然不觉。王宫破落还是金碧辉煌,对李游来说,基本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这时代的宫殿,再豪奢也比不上故宫,更比不上圆明园这等辉煌建筑群。他在意的只有王宫里的九鼎,以及关于离符下落而已。

    蚩尤对九鼎同样感兴趣。这可是李博今委托他的事情。虽然与李博今的交集不多,但旁观者清,他比李游更清楚,李游与李博今之间的纠缠关系,明白帮助李博今,其实帮的也是李游。对此倒是没有意见。

    蚩尤表示自己也进攻看看九鼎。而李纯文更是表示,他对九鼎铭文有着一定的研究,说不定能帮上忙。当然,他心中想的更多的是怕被两人遗弃此地。就算太庙里衣食无忧,可以让他安稳度完后半辈子,他也不愿意留在这个时代。

    太祝对于三人进入王宫一事表示反对。他觉得神明就应该高居神坛,不应接触世俗的事情。只是他不敢多说,因为才一开口,姬阆就拿眼珠子瞪着他,再多说几句话,恐怕姬阆就要和他拼命了。末了,姬阆还让太祝共同进宫,同时还要召来太史共同议事。

    太祝只得轻叹一口气,依言而行。

    太庙距离王宫并不算远。乘坐姬阆的辇车,不到半个时辰,李游便到了王宫之中。

    周王室的王宫的营造模式,与李游进入王畿后看到的屋舍府邸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规模更大,气势相对更为恢宏一些。李游学的是建筑学,他很清楚,眼前这些东西的价值。

    如果没经历过那么多糟心的事情,眼前所看到的建筑特征,他用心记录下来,写一篇论文,都足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李游叹了一口气,在姬阆的阴灵下,往安置九鼎的宫殿走去。

    进入王宫之后,李游便感知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出现。这力量在以往他也有感知过。类似阴符的力量气息。但比起阴符,这力量相对弱小很多。

    在那时候,李游就判断出,这是九鼎的力量气息。此刻感知到这完整的力量气息呈现,更加印证了李游之前的想法的准确性。只是到如今,九鼎对李游的意义已经不大相同。九鼎的意义,除去精神上的象征之外,还有就是可能指向无名符的线索值得李游去探究。

    至于九鼎铭文的奥义,对李游来说,重要性已经降级到次要地位。他所掌控的阴符规则,远比铭刻在九鼎上的多太多。

    进了王宫,太史过便匆匆赶来。他已经提前得到周王的招呼,知道李游即将前来参观九鼎。这是他管理的职责范围,自然得履行任务。

    王权虽然已经没落,要堂堂周王做陪客,也说不过去,虽说姬阆并不在意。但在太史过的劝说下,姬阆还是与李游告罪了一声后,选择了离开。

    李游对此不以为意,姬阆在一旁,反而是一种束缚,包括太史过一行人在内,都是障碍。但碍于周礼,他也不得不让其参与其中。

    太史过是个精瘦的老人,年龄已近八十。这个年龄,在这个时代都算得上是人瑞。不过太史过似乎保养得当,看起来也就是六十出头的样子,只有脸上的老人斑,无声诉说着,这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李游也清楚,这样的老人,对周王室来说是个至宝。他经历了数代周王,掌控着王室诸多秘密,同时太史过与各诸侯都有些许渊源,许多诸侯王对周王未必会尊重,但由衷对太史过敬仰。这老人的智慧,是所有诸侯王室都要低头倾听的。

    太史过不像太祝那般对李游三人毕恭毕敬。他负责的是王室内务,以及记录历史。对于鬼神之事敬而远之,哪怕是真身现身于前,也一副淡然处之的模样。

    李游暗暗惊奇。他很清楚,这时代的人,像太史过这般理智的人稀罕得很。

    神人降临这种事,也没几人真正目睹过,太史过原本就是修订历史的官员,自然比其他人更为清楚。只有一个可能,太史过这一份淡然绝非与生俱来,而是活久见,他应该是在王室的藏书典籍中,发现了一些与神人相关的资料,才会对此事表现出了足够的淡定。

    在洪荒时代,“神人”不过就是图腾强者罢了。虽然数量稀少,但也并非难以寻觅踪迹。他们接受人族部落的供奉,同时庇护着供奉信仰他们的部族。随着时间洪流的推进,图腾渐渐消失,如果存在这方面的记载,又被太史过所阅读过,那么他对神人身上的神秘感,就更会大打折扣。

第九百零五章 九鼎

    “你似乎并不吃惊。”李游对太史过很感兴趣。这个老人,身上一定有着不寻常的经历,所以才会在图腾强者面前依旧安然如素。

    太史过对着李游微微躬身,算是对他行过礼,在前面小步领路,慢慢说道:“神人的确很少见。”太史过的声音微沙哑,带着时间赋予他的沧桑:“但在很久之前,也不罕见,那是比商纣,夏桀更早的时代,神人在世上行走,很平常。”顿了顿,太史过叹了一口气:“我们祖先,在给文王做内史之前,是给成汤当太祝的,而在更早之前的祖先,则是禹王身边的小吏……”

    李游心中不由肃然起敬。他终于明白,太史过的家族,实际上就是世代相传的史官。弄不好还是亘古时期的仓颉部族的后裔。他们对图腾时代的了解,绝对比李游更为清晰。这种薪火相传的家族,保存下来的资料,绝对不是李游这种半桶水所能够比拟的。

    “原来如此!”

    李游深吸了一口气,同时他眼睛也是一亮。这也意味着,如果离符,或者离符下落的消息存在于周王室,太史过必然是最清楚其中秘密的一个人。望向太史过的目光不由炙热的几分。

    太史过在前面领路,却是没有注意到李游这一番炙热的眼神。

    九鼎安置在王宫的内庙之中。内庙是相对太庙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安置九鼎的特定宫殿。

    内庙的规模也是王宫内最大的建筑。而且李游还看到,在内庙顶部,一样有太庙顶部一样的凤凰雕像,凤凰头颅也是以黑石雕琢而成,只是凤凰雕像和黑石,都比在太庙中的小上几圈。但凤凰雕像上的黑石,仍然是李游所见到的第二大的黑石。

    “咕噜……”看到这一块黑石,李游又吞了一口口水。这一块黑石放在内庙顶部,想来是为了隐藏九鼎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了。李游暗暗点头。在进入王宫之前,他还真没有感觉到九鼎气息的存在,说明黑石的力量足够强大。

    “神人请。”

    内庙周围没有一个守卫,太史过将李游引上台阶,便示意李游和蚩尤请便,自己就不跟着进去了。这让李游大觉惊异,想不明白太史过为何不愿意跟随自己进去。

    不过李游转念便想明白。

    太史过在周王室里地位特殊,王宫里的禁忌之地,对他来说应该毫无任何障碍可言,九鼎所在的内庙,他也是随时可以出没的地方。这地方对他没有任何的新鲜感。

    这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太史过恐怕还掌握了九鼎不少秘密。比如九鼎铭文的内容。

    对于世人来说,九鼎铭文奥义,那就是天书一般的存在。但太史过的家族渊源,直追远古,这些秘密,或许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太史过止步于此,很可能是因为不想泄露九鼎铭文上的内容。在太史过看来,李游必然会询问他这样的问题。

    想到这里,李游淡淡一笑,也不去计较这个。对于他来说,九鼎铭文之中,绝大部分的内容,对他来说都已经是鸡肋,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关乎无名符部分,才是他想得到的东西。对阴符规则和奥义,李游都有一定的解析能力,太史过所能发挥的作用,在李游看来,可有可无。他进去与否,还不及他手里关于王陵墓葬所在地更有吸引力。

    李游心中还是很激动。九鼎,毕竟是九鼎啊!自秦代之后,这九只代表着神州疆域的九鼎,便消失不见,沦为神话传说。而他却有幸穿越了时光,来到更早的时间,目睹神迹时代的遗物。

    “嘎吱……”

    门轴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推开门后,李游耳边仿佛听到虎啸龙吟之音在耳边响起,咆哮不止。真气也被这声音所牵引沸腾。他心弦一动,缓缓深吸一口气之后,这些声音渐渐消失。

    李游身后的蚩尤和李纯文反应不一。蚩尤呼吸一浊,明显他也被九鼎的力量牵引真气,但他力量此时要比李游强大太多,很快便将其压制,不容异动。李纯文可不能与蚩尤相提并论,他脸色一黄,两脚抖动着,险些就跌坐地上。好在他不是第一次见到九鼎了,倒是能够坚持下来。

    “这么厉害……”李纯文颤声说道。在他所在的时代,九鼎已经在古族的秘密基地之中。九鼎也有威压释放出来,但以往他接触九鼎之时,九鼎的威压也就只能给他带来些许不适感而已。然而此时,九鼎的威压笼罩下来,如雷霆万钧,如果不是他有些许底子,对九鼎力量也颇有研究,将会直接被九鼎的威压弄晕过去。

    “这就是九鼎……”

    九个大鼎分别放在九座白玉台上。

    以李游的目光,这九只大鼎并不算大。最多比后世出土的司母戊鼎大三分之二的样子。这让李游大失所望。他读过《战国策》,开篇便是《东周策》中的“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这章,里面颜率可是告诉齐王,搬动一只九鼎,可是需要九万人同心协力。

    然而眼前这个九个青锈的疙瘩,每一个都要九万人才搬得动?李游很想亲手检验一下。但他转眼就想起,后来秦武王嬴荡,自恃天生神力,想试试雍州鼎的轻重,结果被压断了腿,暴毙身亡。李游打了个寒颤,他忽然想起,自己此刻可没有阴符力量加身,而九鼎之中所铭刻的文字,本身就带有种种神力,自己明显是被九鼎的外观所蒙骗了,而忽略掉了它的本质。九鼎最大的意义,是它上面的铭文,而不是它本身的轻重。

    “呼……”李游呼出一口浊气,慢慢走近离他最近的一座神鼎。

    有人接近,神鼎上忽然冒起一阵光华,光华在李游周身环绕一周后便消失不见。但并没有同样或者相似的光华朝着蚩尤或者李纯文而去。站在门外的太史过看到这一幕,神色一变,正想跨进内庙,忽然衣袖被旁人一拉,看到拉他衣袖的是周王的贴身宦官,只得停下来听对方说话。听到几声低语后,只得匆匆离去。

第九百零六章 那啥,你叫啥

    太史过离开不久,一个愣头愣脑的小青年便出现在门外,探头往里面看了一下,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李游察觉到有陌生人进来,回头一看。那小青年似乎有些畏缩,对着李游躬身行礼,神态甚是恭敬,说道:“大王有事召见内史大人,内史大人让小臣前来陪着圣人们。如有吩咐,小臣必然谨遵法旨。”

    李游点了点头。想来姬阆是找太史过去商量关于王陵秘地之事去了。这个小青年看起来十七八岁的样子,但衣着却是官服,品阶似乎不低。李游对周代服装也没什么研究,看不出个所以然。但他见这小青年眉眼似乎颇像太史过,便问道:“内史大人是你什么人?”

    小青年似乎被李游的发问惊吓不轻。他可能是没想到,李游会问他这样的问题。呆了一会才回过神来,赶紧回答了李游的问题:“小臣李聃,内史大人是小臣祖父。”

    “哦。”李游对这个名字倒是没有太多想法,点了点头,转头走向了一只刻满了字符图案的大鼎。

    “这是青州神鼎……”见李游专注盯着大鼎字符不放,李聃壮着胆子走了近来,低声说道:“上面有铭文十二篇,记青州风土、部族,灵草灵兽,地气龙脉等。”

    李游微微点头。示意李聃继续说下去。

    李聃清了清嗓子,说道:“神州九鼎,乃天外玄铁铸成,轻重不一,以青州鼎最轻,重十万八千六百四十九斤,最重为衮州鼎,其重莫之能称焉。”

    “这么重!”李游心中按照现代计量单位折算着,得出的结果让他心惊不已,这个重量,可就超过了五十吨!这还是现代的斤两,在古代,一斤可是十六两的!

    李游心中暗暗吸气。但他对李聃这一番说辞却是不信的。所谓的天外玄铁,不过是陨石残余罢了,绝大部分的陨石成分,都是铁为基础,哪有这般重量。李聃的话,未必没有夸大其词的地方,还有一个可能,九鼎之所以这么重,是上面铭文的力量使然。

    “这么重的九鼎,平王如何从镐京将其迁到洛邑?”李游不解问道。

    “呃……”见李游提出这样的问题,李聃一时无语。好一会他才低声说道:“……武王克纣后,便营造洛邑,建造明堂以置神鼎……名堂,便是现在的王宫所在之地……”

    “啊哈?!”李游却被这个消息弄得有些发懵。这明显与他所知道的不大一样。据说之前,九鼎还放在东周的太庙里供奉的。

    “这……”李聃却好生为难。此事他自然知道根底,这是因为他是太史过的后辈,也是下一代王室内史,才有权力得知此事。就连周王姬阆,也不清楚与九鼎相关的历史。但想到祖父临走前交代下来的话,他一咬牙,将这个秘密说了出来。

    周王室得到九鼎之后,便建造洛邑收藏九鼎。这一座王宫,被周王室称之为明堂,就是用来安置九鼎的。灭商之初,周王室国力鼎盛,财力丰足,便仿造了九鼎,安置丰镐两都。借此转移天下诸侯,以及有野心者对具有神器力量的九鼎的觊觎视线。

    然而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从镐京迁到洛邑太庙的,实际上是武王时代铸造的假鼎。

    平王之后,王畿丧失大量土地人口,税赋不足。从平王后期开始,王室便已经缺乏可以运作的资金。最后周王只得打假鼎的主意,借故把九座假鼎运入王宫安置,实际上上秘密将其融化,铸成钱币,以缓解王室的财政困难。而假鼎只有九座,两代周王便将其用完,融化铸币的是假鼎,但此事对王室来说,也是奇耻大辱之事。从平王开始就闭口不宣此事,只有内史参与其中,才知道此事缘由。

    东周第五代君王姬阆,根本就没有见过假鼎的模样,便以为安置在洛邑的真鼎,就是从丰镐迁徙而来的。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

    李游恍然大悟。心中也是感慨不已。后世有历史学家推测,九鼎之所以消失,便是因为周王室财政困难,将其融化铸币的缘故。这种猜想原来并非空穴来风,只是与事实有差异的是,周王室融化的只不过是假鼎,镇定依旧存在世上。至于最终如何消失,还得看历史车轮如何滚动。

    李聃爆出这么一件王室秘闻,让李游对他的好感蹭蹭往上涨,也觉得李聃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弄不好这个家伙,还是历史上的名人。这并不出奇,比如周惠王,在历史上虽然没有什么好名声,但终究在华夏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印记的。

    见李游眼光里满是鼓励,李聃口若悬河,将自己对九鼎的认知,仔细地讲述了一遍。但这也仅仅限于王室内史记载的秘闻和家族传承下来的内容,九鼎上的内容,他似乎一无所知。

    “内史大人,对铭文似乎有些了解,但小臣却一窍不通……小臣虽然可以随时出入明堂,但对上面的字符却无法揣摩通透……”李聃遗地说道。然后又解释,内史官职在他家族中传承,每一代老内史年老垂死之后,才会把掌握的九鼎铭文内容教授给下一代。也正是太史过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日渐虚弱,才会把李聃带在身边教导,只是李聃跟随太史过时间还少,九鼎的奥秘内容,太史过并没有教导他。

    “所以哩,这些古奥文字,我可看不懂……”李聃摇头叹气着,李游看到他明晃晃的两个大耳朵。

    “你姓李,我也姓李……”李游笑了。心里暗道,弄不好你小子还可能是我老李家的祖先呢。心中一动,便说道:“想知道上面的文字?要不要我教你?”

    李聃眼睛一亮,大喜道:“果真?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