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上眉头-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费时费力。
  宋氏正心力交瘁时,忽然听到丫鬟来禀报,说是大公子来了。
  宋氏眼下谁都不想见,可还是让赵姑姑去问了一句张秋池的来意。
  赵姑姑问罢,直接就将人领了进来。
  “太太,大公子说兴许知道姑娘去了哪里。”
  宋氏连忙看向赵姑姑身后正朝她行礼的张秋池。
  “可是知道你三妹的下落?”宋氏急切地问。
  “母亲,三妹兴许是被三叔一同带去湖州了。”
  相比于三妹之前的说法,他认为这样说会让母亲更安心些。
  咳,至于三叔的感受,就恕他无暇顾及了。
  大不了等三叔回来,他再亲自去赔罪。
  “这怎么可能!你三叔他向来不是那等不知轻重之人!”
  且今日她与纪氏去送张敬时,蓁蓁还乖乖地站在她旁边呢,怎会被她三叔带走呢?
  “昨晚三妹曾去找过三叔,我恰巧也在,三妹求着三叔带她同往,三叔起初不答应,我也劝了三妹几句,只当她是一时说说而已,便也未曾放在心上。”
  “直到方才听说三妹不见了,我才想起此事。想来应是三叔到底被三妹磨得答应了,又恐母亲不允,这才偷偷将人带走了。”
  说罢,又怕宋氏不信一般,特地补充道:“三叔向来疼爱晚辈。”
  可饶是练了好些遍,如今说起来,张秋池的脸色仍有些不自在。
  这些都是他自己编的,虽反复想过,觉得还算严谨,可到底没撒过谎,心里实在没谱的厉害。
  “三老爷这未免……太欠考量了,怎能由着三姑娘胡闹呢!”赵姑姑半信半疑。
  宋氏皱眉正要再问张秋池几句,却听阿枝来禀,说是忽然发现张眉寿屋子里的衣物虽不见少,可银钱和一些贵重的首饰,都不见了!
  此时真相已经很明显了。
  宋氏又气又急地咬了咬牙。
  在张秋池没来之前,她已经想过女儿兴许要去湖州这个可能了。
  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蓁蓁绝没了玩闹的心思,是以除了这个可能之外,其余的都说不通。
  而蓁蓁若是无人相助接应的话,只怕连掩人耳目地出府都做不到,更别提是出府之后的后续之事了!
  她女儿才多大,虽有几分聪慧,可哪儿来的本领能独自做到瞒天过海?
  直到听张秋池说完这些,她才彻底想通了——是了,定都是张敬出的主意!
  这个老三,平时看着挺沉稳的,可一旦不靠谱起来真能气死人!
  “快使人去追,一定要将三姑娘带回来!”宋氏即刻吩咐道。


第197章 不是自家孩子不心疼
  张秋池悄悄舒了口气。
  追是不可能追得上了。
  都已经走了一天一夜,少说也有二百多里远。且出城之后,没人知道三叔和三妹走得是哪一条路,即便沿途能打听到一些,却只会越撇越远而已。
  果不其然,宋氏派去的人,在五日之后,无功而返了。
  五日都没能追得上,且已打听不到蛛丝马迹,再追下去也是徒劳,倒不如早些回来报信。
  已瘦了一圈的宋氏气得落了泪。
  “这没有分寸的傻丫头,竟这般添乱!看她回来我不狠狠罚她一顿!”
  还有张敬,不骂不行了!
  天底下哪有这般做长辈的?
  赵姑姑唯有不停地安慰劝说,一旁的纪氏也是尴尬又担心。
  这事干的——她家夫君是不是脑子有坑啊!
  私塾内,徐婉兮托腮望着旁边空荡荡的位置,无精打采的眉眼间含着一丝担忧。
  这两日来,她隐约听说,张家似乎出事了,且出事的人,极有可能是远在湖州的张家二老爷。
  想到先前张眉寿曾求着父亲帮忙打听过张家二老爷的消息,她跑着找到父亲,却听父亲说,张家二爷如今没了音讯。
  她也不知父亲是不是刻意往轻了说,可单是如此,已足够让人提心吊胆的了。
  且张眉寿再也没来过私塾,她跟张眉箐打听,张眉箐总是吞吞吐吐地说张眉寿染了风寒,不宜出门。
  风寒,又是风寒!
  徐婉兮压根儿不信。
  可她两番前去张家,竟连张眉寿的面儿都见不着,张家的人都说三姑娘风寒严重,恐过了病气儿给她。
  哎,这幌子都快被用烂了。
  罢了,想必是张家真出了大事,一时不愿见外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她担心蓁蓁呀。
  离开私塾后,徐婉兮找来徐永宁,要他去跟王守仁打听情况。
  徐永宁一口答应下来,却什么消息都没带回来。
  “王守仁进宫伴读去了,我去了苍家,见着了苍鹿,这才知道他们近日来竟都没能见到张姑娘。”
  徐婉兮不禁皱眉。
  “蓁蓁该不会真病了吧?”
  得知父亲出事,小姑娘经不住惊吓和打击,哭得大病一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徐婉兮越想越难受,眼睛都红了,急得团团转。
  “好歹给我报个平安啊,眼下这是要让人生生心疼死呀……”
  徐永宁也紧紧皱着眉。
  有同样担忧的不止他们,还有王守仁和苍鹿。
  以及,东宫里的那位老父亲。
  视线明亮的书房内,王守仁正陪着祝又樘下棋。
  一局下来,王守仁竟赢了。
  王守仁赢得震惊又惶恐。
  这可是他头一回赢了太子殿下!
  要知道,就在赢了的前一刻,他还在绞尽脑汁地想——太子殿下这又是使的什么计谋,他看了半天,怎么看不懂呢?
  什么,太子殿下棋艺不精?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是他太愚昧,没看透!
  再等一等,容他再想一想,他一定能看明白的,加把劲……
  咿,怎么赢啦?!
  空气中弥漫着古怪的安静。
  祝又樘显然也愣了一下,定睛往棋盘上一瞧,微微皱紧的眉头间,忍不住溢出了一丝嫌弃来。
  这……下的都是什么跟什么?
  “殿下今日的心思似乎不在棋局之上。”王守仁出言打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委婉地挽回太子殿下的颜面。
  舔狗当然要有舔狗该有的样子。
  可太子殿下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颜面,竟是张口问道:“张家姑娘久病不愈,可要请太医去瞧瞧?”
  话题转得太突然,王守仁愣了好一会儿,适才道:“殿下多虑了,只说是风寒,想来并不严重。”
  且蓁蓁的“病”,多半是心病。
  王太太与宋氏走得近,知道的自然也比旁人多一些。
  但饶是如此,也只知张峦出了事,并不知晓张眉寿早已不在京中之事。
  王守仁答罢,暗暗留意着祝又樘的反应。
  太子殿下看着他,没再多说什么。
  可王守仁却惊异了。
  他如果没有看错的话,太子殿下方才看待他的眼神当中,似乎相当不满?!
  太子殿下性情宽厚仁慈,何时拿这般眼神看待过他?
  他怎么了?
  等等,难道殿下所言不是客套话,而是真心实意想让太医给蓁蓁看病?
  王守仁脑瓜子转得极快,可很快再次陷入了疑惑。
  殿下虽喜好多变且古怪,但性情还算沉稳,理应知晓这样的小事实在不宜惊动太医才对啊……
  直到离开东宫,王守仁仍没想通是怎么一回事。
  祝又樘搁下了手中的茶碗。
  这般不称职,简直枉为小皇后的竹马。
  民间有句俗语,叫“不是自家孩子不心疼”,他如今算是懂了。
  小皇后病得都不能出门了,请个太医给看看过分吗?
  还是说——这其中有什么别的隐情?
  罢了,王守仁这不靠谱的小竹马是指望不上了,还是靠自己吧。
  于是,清羽被喊了过来。
  听完太子殿下的吩咐,饶是清羽自认身经百战,却仍忍不住目呲欲裂。
  太子殿下竟让他去夜探张家姑娘的闺房?!
  恕他直言——这是人做的事情吗?
  “殿下,这是不是有失妥当?”清羽终究忍不住提出了质疑。
  太子殿下看了他一眼。
  他当然知道有失妥当,若不然岂会等到今日才提出来?
  自打从知道小皇后生病之后,他心里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至于他为何会起了这样非君子所为的心思,太子殿下自己也没想明白。
  但他发誓,待小皇后再大些,到了需要避讳的年纪,他必不会如此了,眼下谁让孩子太小,还没长稳,实在让人放心不下呢?
  见太子殿下自顾点着头,却不说话,仿佛在内心说服自己,清羽心中急得忍不住想骂人。
  殿下啊,别只顾着说服自己啊,也说出来说服说服他不行吗!
  “别问太多,只需留意着分寸,将情况如实禀于吾听便可。”太子殿下显然不愿将心里话分享出来。
  清羽唯有脚步沉重地离去。
  回来时,却是半点不沉重了,甚至有些不沉稳。
  “殿下,经属下查实,张姑娘根本不在家中。”


第198章 太子今年多大了?
  “什么?”
  根本不在家中?
  祝又樘当即站起了身,皱眉看着清羽:“可看清楚了?”
  “属下必没有看错,张姑娘的院子里虽点着灯,可连守夜的丫鬟都没有。”
  况且——
  “张家上下各院,属下都已查探过了,均未见到张姑娘。”
  就连祠堂和后院柴房他都去了,还不小心看到了被关在柴房里半死不活的张家大太太。
  “此外,属下发现张姑娘身边名唤阿荔的贴身丫鬟也不见了。”清羽又道。
  虽说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但没想到他干得还挺得心应手的,想来这就是个人业务能力强的表现吧。
  祝又樘沉默了一瞬,唯有道:“做得很好。”
  他重新坐回了椅内,思索了片刻之后,忽然问道:“张家上下、尤其是张家二太太那里,可有什么异样?”
  清羽摇头。
  “除却各处气氛沉闷一些,并无其它异样。”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张家二老爷出事的消息刚传回来不久,府里的三姑娘又忽然不见了,张家上下虽对外谎称三姑娘抱病,内里却不见混乱之象——
  可见小皇后去了哪里,张家人必定心中有数,故而才能做到不过分慌乱。
  此时小皇后能去哪里?
  且去了哪里,会让张家人不愿宣之于众,只以抱病之由掩饰?
  几乎只是瞬息之间,祝又樘已猜到了大致。
  他知道了。
  “……”
  祝又樘皱着眉,一言不发地看着殿外的浓重夜色。
  清羽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氛在涌动。
  太子殿下……似乎生气了?
  这不对啊。
  殿下虽常常会交待他去做一些奇葩的差事,可脾性却堪称无喜无怒,心性豁达到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须得知道,殿下尚无名无姓地呆在冷宫时,他就陪伴在侧了,可即便冷宫之中条件艰苛,常常要看人脸色,殿下也从未曾动过怒。
  那时他也年幼无知,总觉得这位殿下是个傻子,好几回都故意使坏惹殿下生气,又常常将殿下的东西偷偷藏起来……
  可殿下总是找不到就作罢。
  直到有一回,殿下忽然找到他,说——别藏了,再藏我可就真的生气了。
  清羽不知自己何时被发现的,但相比这个,他更在意的是……殿下竟要生气了?
  妈呀,好新鲜。
  ‘你若真有藏东西的癖好,且藏些别的吧,那已是我最后一双鞋了’——向来极爱干净的殿下光着脚,无可奈何地说道。
  清羽彼时摸了摸鼻子,算是明白了。
  这位主子是真不会生气。
  可不生气归不生气,那般惊人的洞察力,却是让他再也不敢怀疑殿下是傻子了。
  相比之下,花样作死的他……才是殿下眼中的傻子吧!
  他与义父也曾暗戳戳地讨论过此事。
  义父说,殿下确实少了些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可不为无用的情绪所累,乃是好事——心无狭隘私情,唯有仁德宽厚,这绝逼是旷世明君的好苗子啊!
  这等拍马屁的话,他虽不大认同,却也无法否认。
  所以,眼前殿下莫名生气什么的,一定是他的错觉。
  片刻后,小宫女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殿下,这是奴婢刚煲好的乳鸽汤,最是温补养胃的,您快趁热喝了罢。”
  小宫女脸上挂着笑容。
  虽说殿下不再喜欢吃豌豆糕让她失落了许久,可这些日子以来,她花了心思来琢磨殿下如今的喜好,倒也颇有所获。
  怎么说呢,虽说有些不理解殿下小小年纪为何格外中意一些养生的膳食,但庆幸的是,她又重新跟上了殿下的脚步。
  “端下去吧。”
  祝又樘只看了一眼,便起了身,转身朝着内殿走去。
  小宫女张口想说话却不敢多言,只有不明所以地站在原处。
  莫非是她的手艺太差,竟让殿下一瞧见她煲的汤就没胃口?
  可殿下分明不是挑剔的人啊,那枸杞子泡茶才真正让人倒胃口,殿下不也喝的津津有味?
  “清羽大哥……”小宫女心中不解又委屈,下意识地又想找清羽寻求安慰。
  可转头一瞧见对方那面无表情的脸,想到前车之鉴,小宫女到嘴边的话又不自觉咽了回去。
  算了,得到安慰是不可能的了,还是自己想法子劝解自己吧。
  小宫女默默退了出去。
  “等等。”
  清羽忽然喊住了她。
  小宫女回过头去,只见清羽已经提步跟了上来。
  “清羽大哥,谢谢你,我不碍事。”话是这样说,小宫女却已红了眼。
  清羽:“这汤倒了可惜。”
  说着,伸出一只手径直端过,掀开盅盖,咕咚咕咚灌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他在张家忙活到现在,确实也饿了,这一盅汤下去,胃中顿时熨帖了不少。
  “多谢。”
  他将汤盅放回到托盘中,径直离去。
  “……”小宫女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一时目瞪口呆。
  谁说她要倒掉了,她本是打算自己喝的不成吗?
  不安慰且罢了,还喝了她辛辛苦苦煲的汤……
  小宫女回过神来,心中发堵地厉害,眨巴了一下眼睛,眼泪一时掉得更凶了。
  ……
  湖州灾情加剧,当地州府递上来的请旨赈灾的折子经了秉笔太监批红之后,交到了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刘福手中。
  刘福权衡之下,还是将折子捧到了昭丰帝面前。
  此番湖州洪灾着实严重,雨水至今未休,太湖多处堤坝已被冲毁,灾民无数,先前从各处调拨来的赈灾粮物已难以为继。
  如此严重的灾情,还是先请示了皇上为好。
  昭丰帝虽沉迷长生之术,却并未完全不理国事的昏君,看罢折子,当即拟旨命户部尽快筹措赈灾钱粮,又任命户部侍郎刘健为钦差大臣,即日动身赶往湖州主持赈灾事宜。
  另又拟了邸报,命沿途各州府竭力协助赈灾事宜,听凭钦差大臣调遣,不得违逆推脱。
  处理完一切,昭丰帝长叹了一口气。
  做皇帝当真误事,这一整日他竟连打坐的空隙都抽不出来。
  “太子今年多大了?”昭丰帝忽然向刘福问道。
  刘福愕然了片刻。
  皇上啊,您连太子几岁了都不记得,这样真的好吗?


第199章 出宫历练
  “回皇上,太子殿下已经九岁余了。”刘福笑着说道。
  “才九岁啊……”昭丰帝失望地喃喃道:“那朕岂不是还要等上很久。”
  哎,说起来他还是太有责任心了,即便是咬咬牙,真的将这皇位交给一个九岁的孩子又有何妨?
  好吧,他承认他害怕这么干会被都察院的那帮御史们骂得狗血淋头……
  关系还是不要闹得太僵为好,若不然等他禅位之后,这些人给新帝上折子,克扣他炼丹求道的钱资可怎么办?
  要知道,单是他不爱上早朝这一点,已经有大臣一肚子不满,隔三差五地劝诫了。若不是大靖朝的君王多数都不上早朝,他并非个例的话,那帮糟老头子指不定要天天跑到寝殿里掀他的被子了!
  当皇帝容易吗?
  昭丰帝急切地盼望着太子能早日长大成人。
  说起来,他似乎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见到太子了?
  因要专心求道,他早已免了所有皇子公主的请安。
  昭丰帝刚在心中念叨了一句,下一刻就听内官前来通禀,说是太子求见。
  昭丰帝愣了一下,适才让人进来。
  “儿臣给父皇请安。”
  祝又樘上前行礼。
  “起来吧。”昭丰帝的脸色看起来十分和蔼。
  虽说太子年龄长得慢是一个缺点,兴趣爱好似乎也过于广泛,可好在这孩子刻苦上进,让他很欣慰——若是个昏聩不成器的蠢材,只怕那帮大臣又要有意见了,到时即便他强行退位,也会良心难安的。
  不过,太子此时找他干什么?
  莫非是出宫频繁,银子不够使了么?
  京城有东西两厂在各处紧盯,宫里的防守和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太子出宫之事当然瞒不过昭丰帝。
  要银子就给吧,反正以后他做了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