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拼夫[榜推]-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如今,本就看不惯梅姨娘的杜思,恐怕还正愁找不到借口整梅姨娘!
    她这般顺水推舟送了杜思一个人情,至少表明定远侯府不想和武康伯府作对,而只是看不惯梅姨娘所作所为。
    以杜思的聪明,只要了解细节,多少都能猜出自己大概做了什么。
    在梅姨娘的事情上,她和杜思方向一致,只会联手不会翻脸。
    “不止杜大姑娘,只怕整个武康伯府都会忌惮。杜思既然不放心她父亲,在大同肯定会有眼线。如今整个大同都对此怨声载道,消息肯定会传回京城;武康伯府肯定会给杜砚施压,到时候就看杜砚会怎么做了。”管沅隐隐有些期待。(未完待续)
    ps:(>_<)这章写的好艰难,写了删删了写,写到现在终于写完了……求谅解!我一定调整状态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
    粉红票的感谢我明天再整理,先把这张发了~
    推荐《辣妻》
    作者:范儿十足
    书号:3364897
    无意穿越成农家富女,本以为良田百亩店铺几间,
    这辈子可以当米虫了——谁知却是空架子!
    内有后娘刁难夺家产,外有极品窥视产业,还有渣男未婚夫缠身。
    尼玛,本小姐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y。
    姐有秘宝谁怕谁,牛鬼蛇神尽管放马过来。
    坐看女主如何辣手拯救家业,成就幸福~

  ☆、092 明白

杜砚头疼,很头疼。
    “不过是女人家的事,老伯爷是不是管太宽了!”他神色不郁地盯着京城武康伯府派来的老仆。
    他父亲居然要把梅姨娘接回去,他又不是不知道梅姨娘待在武康伯府,没有他庇佑会有什么后果。
    老仆神色虽恭敬,口气却半点不松:“世子爷,这回您这事处理的不合老伯爷心意。流言传出来的时候,您要是及时堵了大同百姓和军队的嘴,也不至于今天这般。京城里是老伯爷替你扛着封了口,否则让御史知道了,还不得弹劾您宠妾灭妻?”
    杜砚气鼓鼓地说:“我哪知道女人家的事也能吵这么严重!说来说去都是定远侯府阴人,一点破事也能——”
    老仆叹息一声:“世子爷,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尽快送梅姨娘回京城,才能堵了攸攸之口。继续摆在这,还不是等着人来找茬,等着人继续议论?”
    他虽是个下人,却也明白这个道理:定远侯三姑娘阴人,那是因为梅姨娘被世子爷骄纵惯了,才踩进定远侯府三姑娘的陷阱。就算定远侯府有千般不对,梅姨娘至少也得担一半责任。
    单看出事的时候,那么多将领女眷,没一个为梅姨娘说话,就能明白其中弯道。
    可世子爷还是一味偏袒梅姨娘,也不去想想原因,到底是世子爷自小就不明白,还是被色字迷了眼看不清真相了?
    “不行,无论如何我不会答应把她送回京城,”杜砚断然拒绝,“现在她正好被你们纠到错处。我把她送回去就是害她。”
    老仆一脸无奈:刚才还说不明白来着,这事还看得还挺明白。
    “世子爷不同意把梅姨娘送回去,那御史来了又该怎么办?”老仆一脸为难,“现在只有大同在传这件事,时间一久。保不准就传到京城压不住了。到时候真有人弹劾,您觉得世子夫人会为这等事去求太后吗?”
    杜砚咬了咬牙。
    他也知道自己那夫人是不会去求太后的,就算心一软真去求,也会被自己那嫡长女拦着。
    杜思聪明是聪明,可从不正眼看他这个父亲。也没见她怎么巴结着太后,就比那太后正经亲侄女寿宁侯的女儿还讨太后喜欢。
    那老仆倒是看得明白。也觉得杜思无可厚非:有个事事不如自己还偏偏不尊重自己母亲的父亲,谁会打心眼里敬重?
    “总之我不会同意把梅姨娘送回去,”想到杜思的性子,杜砚更是一口咬死,送回去还不知杜思会耍什么花样。“我可以把梅姨娘禁足,不准让她再出门。但我不会让她回京城,你要接她回去,就连我一起接回去,这大同总兵我不做也罢!”
    老仆愣住了。
    他始终是个下人,杜砚拿官位朝堂的事来威胁他,他能说什么?
    “这,老仆如何向老伯爷交代?”
    杜砚不耐烦:“你就这么把我的话告诉父亲。我会管束好梅姨娘不让她再惹事生非。再多说你就不要回京城了,大同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老仆一下慌了:这不是明摆着敲打他,要把他拘在这不准回京吗?
    至于什么大同总兵。这可不是他能做主的事,为今之计,只好先回京禀报老伯爷了。
    “老仆告辞。”
    夏日的午后,一阵闷热。
    管沅坐在窗边打着扇子,静静听灵修说完了杜砚那边的情况。
    “倒是出乎我意料,我还以为。”管沅放下手中的白玉扇子,“武康伯是个有威望的。一定能镇住儿子,让他把梅姨娘送回去呢。”
    假如梅姨娘被送回去。事情便进入了她预想的发展。
    杜思肯定不会给梅姨娘什么好脸色,轻罚都是难得。
    梅姨娘也不是省油的灯,哭闹一番没委屈都会说成有委屈。
    到时候夹在中间的杜砚最为难,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京城那边互掐内耗。
    只是现下事情和她预想的不大一样——
    “姑娘,”灵修也困惑,“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不急,”管沅倒是神色如常,不急不躁,“既然武康伯的人空手回去了,那就看武康伯接下来会怎么做。不是还有杜思吗,杜思怎么会错过这个好机会,袖手旁观呢?”
    灵修恍然大悟:“也是,杜姑娘肯定还有后招。”
    管沅一脸淡然:“剩下的事,我们作壁上观就行,毕竟那是武康伯府的事,我们外人掺和太多反而不好,所谓物极必反,到时候武康伯府团结一致出来对付我们可就不妙了。杜思的生辰也快到了,我送她的大礼,应该也快到了。”
    京中武康伯府。
    杜思看着眼前清丽姿绰的台阁体,嫣然一笑:“她写的东西当真是不错。”
    “婢子觉得姑娘写的东西才是真好,不过管姑娘这件天女散花的大同煤峪口瓷器,看起来不错。”丫鬟在旁边擦拭着管沅送来的礼物。
    杜思没有接话,缓缓闭上双眸。
    她自然不是赞管沅的文字,而是赞管沅表达的意思。
    第一次相见,在当时的仁和长公主府,她们貌似话题普通,可是都已经心知肚明,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后来,杜思更是印证了自己的揣测。
    能在仁和大公主府和焦家手底下过个两三招,退了亲还能到处蹦跶,这管沅,也真是有意思。
    管沅这封信,不是诉委屈求谅解,也不是耀武扬威,而是列举梅姨娘在大同的骄纵行径,理据充分,又提了一句不会将此事传到京城。
    至于其他事,什么都没有说。
    手段不需要多说,她自然能猜到一二;目的也不消详谈,事实就摆在眼前;真正要说的。是动机,管沅和梅姨娘作对的动机。
    只要动机不是针对武康伯府,她们目的相同,管沅也算帮了她一个忙。
    而管沅给武康伯府面子,不把这件事捅到京城。便是向她示好的表现。
    既然如此,就像这件天女散花的大同煤峪口瓷器,好东西,她定会欣然笑纳。
    “研墨,我要回信。”杜思睁开顾盼生辉的眸子。
    聪明人对聪明人,点到即止。不消多说,自然明白。
    大同的流言,在头疼的杜砚的强力压制下总算有所缓和——
    当街宣扬此事的,无一例外会被杜砚请去军营“喝茶”,至于喝的是武夷大红袍还是夏茶的茶末子。甚至于清水白开,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温度也是有讲究的,炎炎夏日,沁凉的井水和滚烫的开水,差别也是很大的。
    管沅等来了杜思的回信,簪花小楷的笔迹,所记不过几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
    丽嫔这个月的份例,迟迟没发下来。
    定远侯世子管进经过内阁商议。再记一功。
    ……
    管沅了然一笑:杜思这是在和她交换。她帮杜思找到了整治梅姨娘的理由,杜思也告诉她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丽嫔管洛失宠了。
    不是失宠。怎么会被拖欠份例?
    这才入宫多久,便被皇上冷落了,还不知道这辈子管洛要怎么捱。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后果也只能自己担。
    父亲的记功,还多亏了盛阳逼杜砚写的那张奏功表。
    这般想着,她才发觉自己有些日子没见他了。
    他。过得好吗?
    京中靖安侯府书房,灯火通明。
    靖安侯盛巍对自家儿子大加称赞:“调粮的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你做得很好!”
    “是呀。若非天昭机警细心,只怕此事还没那么容易完成,利用皇上的面子,谁敢不听不服,”二老爷盛嵩分析,“否则,户部、兵部和工部撞在一起,先要互掐几架,互黑一番,使点绊子,再等他们坐下来谈正事,黄花菜都凉了!”
    天昭,是日前皇上给盛阳的赐字。
    那日皇上被“抓”回京城,盛阳当了“从犯”,一度被拘在靖安侯府不得出。
    皇上因此心生愧疚,觉得自己牵累了盛阳,某天突然把盛阳叫进宫:“你今年也合着十五束发了,武职里面你随便挑,挑好了告诉朕,朕帮你安排。”
    盛阳的回答自然是不敢,他虽明白皇上不会怪罪他,但他也不想被御史的唾沫星子淹死,推说等自己过两个月满了十五,再考虑此事。
    皇上哈哈一笑:“你这家伙没我胆子大,也怪不得你,你胆子大了后果可是很严重,”这不被拘在府里了吗,“得,这两个月你慢慢想,你到底要做什么,没有空缺也不要紧,朕让人给你腾地方。”
    盛阳忍住想翻白眼的冲动:腾地方?他还不想结仇!
    “臣会仔细考虑清楚。”而事实上,他在考虑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前世今年十月,刘瑜下手对付朝臣,到时候定会空出一大批位子,与其现在让无辜的人腾位子,还不如先观望,到时候再挑空出来的最重要的位子下手,否则任刘瑜把人扒拉下来再安插自己的人,他们可就被动了。
    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他现下真正想去的地方只有一个——
    大同。
    不久后战事将起,他不能留她一人在那里。(未完待续)
    ps:推荐《原始小日子》
    作者:脚滑的狐狸01
    书号:3317465
    现代剩女穿越原始社会,创造史前灿烂文明!至于一个个倒贴过来的男人……

  ☆、093 做媒

而现下靖安侯府的人却并不完全知悉盛阳的想法。
    靖安侯盛巍的注意力都放在庙堂大事上:“皇上尚未及冠,处理事情难免有纰漏,玩兴还没收回来。因此,我们做臣下的就得多担待着,皇上不曾想到的事我们得帮着想;皇上走错的路我们做臣子的要引回来。天昭说得对,方法很重要,不能让皇上反感,否则适得其反。”
    盛阳自重生以来对父亲盛巍灌输了很多,因此盛巍的思路方法已差不多被他扭转过来,至少不会像前世那般自视过高,要与刘瑜硬拼了。不过二叔盛嵩——
    他抬起头,看了看一脸正色的二叔。
    阿沅那天的话他还清晰地记得,回京以后,他也愈加注意,但还没看出二叔有什么端倪。
    如果前世的结局有二叔推波助澜,那二叔最后死于锦衣卫的刀锋,也算现世报。
    今时今日,刘瑜还未兴起,二叔似乎还没和刘瑜搭上关系?
    但他需要知道,二叔到底是龌龊心思埋藏已久,还是后来被刘瑜诱惑胁迫了。
    如果是后者,他会一力避免,毕竟二叔二婶一直待他不错。他母亲去得早,幼年除了奶娘便是二婶在照料,他一直心存感激。
    可若是前者,那他一直以来的认知,便是二叔虚伪脸孔的假象。就算盛嵩是他的二叔,只要敢包藏祸心谋害他与父亲,他定不会轻饶!
    “天昭,皇上让你挑位子,你有什么想法?”盛嵩问道。
    盛阳想了想:“目前还没什么想法。到时候可能还要看皇上的意思,皇上想把我放在什么地方,我就去什么地方。”
    不过他如今绝对有能力影响皇上的想法,让皇上把他放到他自己想去的地方。
    他在大同的人已经回禀,阿沅对杜砚的姨娘出手了。而且戏台子铺得很大,如今正僵持着。他如今却不知她计划,也不好轻举妄动,最好的办法,还是能陪在她身边……
    七月酷暑。
    管沅手中素帕按了按额角的薄汗:“看这天万里无云,只怕还有好些时日下不来雨。今年北方少雨。粮食收成不好,只有南方丰收,都指着运河送粮来吃饭呢!”
    “可不是,”灵均不停帮管沅打着折扇,“也不知道粮食什么时候能调来……”
    这些日子粮食越发吃紧。大同的军粮自是不可能拿来散发于民,必须供着军队消耗;于是只剩官粮和民粮。
    官粮仓储本就有限,派发数量更是有限;民粮如今都靠管沅在撑着,她基于前世预见,提前用自己的私房钱从京中购入了一批粮食,目下用于赈济百姓,还能勉强维系。
    “官粮还剩多少?”管沅偏头问卫叔。
    卫叔摇摇头:“听世子爷的意思,大同府的官粮已经不多了。三姑娘要做好准备,假如京城调粮还没有音信,恐怕……”
    卫叔没有再说下去。管沅却心如明镜。
    如果调运的粮食迟迟不来,无论官粮民粮都会消耗殆尽,到时候鞑靼得知消息,发兵围城,大同危矣。
    管沅深吸一口气,继续核算今日发放的粮食和库存。语气笃定:“京城调运的粮食,会来的。”
    她相信他。会来的。
    “最近姑娘出粮赈灾,百姓可是好评如潮呢。”晚间西厢房,灵均一边服侍管沅散发髻一边说,“如今大同的百姓无人不夸姑娘菩萨心肠为人贤德。”
    管沅却并没有显得很高兴,只是淡淡拿起梳子:“所谓民心,最易得也最难得。民以食为天,百姓只要吃饱穿暖能自给自足,其实并不在意其他事情。但上位者常常会忽视这最简单的事,作出种种不利于民的举动。”
    “为什么这般简单的事都会忽视?”灵均不明白。
    “以权障目,不见泰山,”管沅顿了顿又说,“我不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得益于前世窥探得的先机,“你们不要因为这个就在外面骄纵起来,鱼叔他们也是一样。我本不为争什么名利,低调就好。”
    她所想只是百姓安居,父亲平安。
    既然她占得先机,没理由坐看百姓经历饥荒之苦,也算尽一些绵薄之力感谢上苍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
    至于身为大同副总兵的父亲,只有大同安好,父亲才会安然无恙。大同的安危,是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只是这样的一片称赞并没有维持多久,大同突然散播出不利于管沅的谣言。
    “听说那个管三姑娘是在京城被退过亲,待不下去了,才跑来大同躲避闲言碎语的!”
    “退亲?”一声惊呼,“是什么原因退亲?”
    “不知道,该不会是和人有了什么首尾,才被……”
    “你们几个议论什么呢。”鱼叔从角落里闪出来,笑眯眯看着这群闲言碎语的人,整个人的气势则暴露出他并非普通人。
    那群人顿时闭了嘴,不动声色地散开。
    鱼叔的眸底闪过一丝疑惑。
    一个早上已经三起这样的事了,这很不正常。
    “是梅姨娘的手笔,不知道杜砚有没有参与。”管沅坐在赈济粮棚的帷幔之中,手中紫毫未停。
    “梅姨娘和杜砚嫌疑最大,只是,”鱼叔有些犹豫,“现在没有证据,不能指认罪魁祸首,但也不能放任这些流言传下去,毁坏姑娘名声呀!”
    管沅缓缓放下笔:“梅姨娘这次虽没有之前笨,却也不聪明。她被杜砚保护得太好,早忘了做人要如何手腕灵滑。她片面攻击我在京中退亲一事,是个好计策,却没想到后果是什么。既然如此,我们就让她担待一下这个后果。”
    鱼叔不解:“姑娘有什么好主意?”
    “她片面地抹黑我。我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不过事情的真相一旦传出去,梅姨娘可就是冒着得罪仁和大公主府和焦家的风险。”管沅徐徐道来。
    “姑娘的意思是,把事情真相原原本本爆出来,这样一来,仁和大公主府和焦家的名声在大同也完蛋了。可最先挑起事端的不是姑娘而是梅姨娘。挖出事实真相的也不是姑娘而是普通百姓?”鱼叔揣测。
    管沅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我倒想让她看看,是我曾经退过亲这件事吸引大众眼球,还是焦家的不要脸程度吸引眼球。而我,只需保持沉默,我需要的。只是普罗大众的一丁点同情。”
    梅姨娘以为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遭遇此等羞辱后定会羞愧难当几欲自尽?
    梅姨娘想多了,她管沅是死过一次的人,知道死的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