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游戏的城市-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我希望我的这番言论不致于被人误解为对民主和其全部内涵的攻击,如
果有人坚持认为他想玩什么品牌就玩什么品牌的话,那么,从他的角度来看这也是
有道理的,只不过历史对这个道理自有评价。
“巴巴里”:老欧洲离我们还有多远
不断地传来某某欧洲品牌进入我们这座城市的消息,在新近开业的一些大型或
超大型的购物商厦中,我们也耳闻(当然更重要的是)目睹着那些来自欧洲的新品
牌服饰,此外,今年初秋时分,由于那个天才的设计大师突然去世,也让以他的名
字为代表的品牌在我们的城市中“似乎”火了一把,我强调“似乎”这词是有道理
的,因为,我们只是听说了“瓦萨基”在上海时尚男女中间显得奇货可居,但我们
并没有目击到它真正地吞噬着上海的品牌一族。
如果我们过于乐观又过于轻信,我们当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经历了最初
的含混不清之后,品牌进入了它的清晰时期,上海的时尚男女也摆脱了最初的蒙昧,
开始了成熟而明智的品牌消费,老欧洲的一些品牌来到上海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它不仅证明了我们的城市整合和接纳着品牌世界的“经典”,它还证明了我们的市
民将这样的“经典”揉和进了自己的生活之中。
事实又是如何呢?
譬如在新近落成的梅陇镇广场,我们确切无疑地看到一些闻名遐迩的欧洲品牌
服饰正处于相当孤独的状态(是它们的高价位吓住上海人了吗),又譬如在遍布城
市四周的一些“怪诞屋”中,你可以看见那么多欧洲品牌的膺品(接受替代不就是
接受无奈么),我们还可以举出其他诸多的细节,它们全都在质疑着老欧洲品牌和
我们这座城市真正的关系。
其实,所谓的老欧洲品牌整合进上海的说法在多地是出自于那些品牌推销商的
回中,通过斑调多姿的广告和天花乱坠的媒体,他们有意地虚构着这些品牌在今日
上海中的真实情景,有意地制造着林林总总的假象,从而让人们失去现实的消费视
野,产生说到底是极其盲目的购物冲动。
老欧洲的经典品牌肯定会整合进我们的城市,这是无需怀疑的事情。然而,对
我们城市的子民来说,目下它的到达还只具有“物理”的意义;当它们对我们城市
的子民具有了“精神”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真正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那时,
方可说老欧洲就在我们的身边,即使在黄浦江上我们也能够闻到塞纳河、威尼斯河
和泰晤士河的气息。
迷你裙:从文化禁忌到性感泛滥
今天,以性感泛滥为主要外在特征的青春文化,正席卷着上海这座曾有过特殊
稳定结构的城市(就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屡试不爽的计划经济而言),
在这股激荡的潮流中,我们看见了迷你裙这一具体的物象。那些身材姣好,尤其是
小腿线条特别优美的上海女孩,即使在寒冬腊月中仍然以一袭超短裙来展现这座城
市的干种风光万般风情。倘若我们将时光作一次回溯,我们便会在七十年代的初期
瞥见迷你裙作为一种“文化禁忌”而被扼杀而被窒息而被压制的情景。此刻,我们
真的感到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
仔细地想一下,我们便会发现,多年以前对迷你裙的压迫里有着主流文化对青
春文化的恐惧,对生命、本能、性感和激情的恐惧。那时,主流文化认为,社会的
力量全在于中老年人的那双饱经风霜的手,不屑于未经理论、教条整理过的真实生
活,用“邪恶”、“猥亵”、“卑污”等等词语来定义青春文化,以致于身穿超短
裙(今天叫做迷你裙)的女孩行走于大街时,她们的双腿上全被打上了肉眼看不见
的“红字”,她们在各自的单位里则被视为一种可疑而不祥的怪物,因为她们竟敢
去做这样下流的实验。
于是,在七十年代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所产生的超短裙物象背后潜伏着真
正的革命性要求,而在女孩那截暴露的大腿上也频频发出着人性的呻吟。
而今这种革命性正在荡然无存。
换言之,当文化禁忌之墙被推倒之后,我们看见了性感文化的过分泛滥。
在大街小巷间,更准确点说是在上海的娱乐空间内——巴黎春天的香榭丽舍咖
啡馆、通通迪斯科舞厅或金色年代的包房——你都会看见七十年代末期出生的女孩
正在暖昧的灯光中展示着她们那一条风情万种的超短裙。她们的自信是不言而喻的,
充满了活力(也许是紊乱的活力)的年轻生命,无法抑制的青春期冲动,在配比正
确的营养之后产生的比例完美的大腿,以及使她们变得舒展、自在的社会文化背景,
这文化背景揭示着我们,在九十年代末期的上海我们熟悉了众多的康乐总会对这个
时代的肉身的温情承诺,也提醒着我们看见了黛安芬、柏利安、姻登峰之类的物品
对这个城市的肉身的有力关怀。舒适堡中发生的一切正演变成上海新的传奇,健身
房里开展的一切正成为城市新生活篇章,肉身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主题,性感泛滥
在我们的眼帘之中。
当人摆脱了神的统治以后,人自己坐上了神的王座,这堪称是时代的一大巨变,
但这种巨变中包含着足够的危险性,如果人在自我崇拜上走得过头的话,那么,他
的平庸无奇、愚蠢不堪将充分地暴露出来。因此,我想,我们首先有充分的理由祝
福那些身穿迷你裙的女孩,我们承认她们修长的双腿踏出了真实人性的足印,但我
们同样有充分的理由向她们说上这么一句:当我们拥有了自由地表达性感的权利时,
这还不是“自由”真正的全部的内涵,自由的内涵应该表达为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解
放。
凉拖鞋:''97之夏的时尚突围
一轮新的时尚追逐正在上海、北京、广州依次展开,这一轮时尚追逐猎取的对
象是做工精致与质地粗劣的拖鞋,穿着这些拖鞋的自然是城市中对时尚有着偏执狂
般激情的女人们。
在上海,这些时尚追逐者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
第一个阵营是城市时尚的前卫主义者,她们成分复杂、阶层不一,但都清一色
地漂亮和性感,因而魅力十足。在这个夏季的白昼和夜晚,她们穿着售价四五百元
左右的做工相当精致的拖鞋(它们中不乏真皮的材质),姿态优雅地出入于太平洋
百货、友谊商城、伊势丹等等一流的空间,她们也常常风度可人地落座于巴黎春天、
曼克顿的咖啡屋中,在所有这些处所里你都会看见那一双双涂着红色、银色、玫瑰
色指甲油并被款式干姿百态的拖鞋所呵护的纤脚,它们闪烁着这个夏季时尚的眩目
光芒。
另一个阵营是进入城市的异乡人,她们多半来自上海周边的省分,少部分来自
广东的东莞、福建的惠州和长春的斯大林大街,她们身材的矫好、脸庞的出色是不
容置疑的,从纯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她们中有不少人达到寻常上海人无法企及的高
度,但一般而言,她们所受的教育不高,在趣味上不免就打了一些折扣;另一方面,
她们进入这座城市的历史太短,无论是自力更生的积累财富与借助某一个男人的臂
力来开掘金矿都没有太大的成就。因而她们所穿的拖鞋常常选用的是复合皮材质,
更有甚者,穿的干脆是塑料拖鞋,那价位徘徊在50元至100元之间。
两个阵营在这个夏季同时进行了时尚突围,她们穿着优质和劣质的拖鞋满世界
转悠、满大街乱穿,那“啪哒”、“啪哒”的声响敲打着上海的柏油马路、大理石
地坪,这架势将“巴黎春天”当成了家乡的盟洗室,将上海的地铁站当成了家乡的
打谷场。她们颠覆了拖鞋在传统文化中的角色,让其在今日生活中担当起了另一重
任。
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时尚突围者其实是另一种文化的摹仿者,因为穿着时
尚拖鞋在大街腾挪的现象可以溯源于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地。我们的时尚突围者踢
的是时尚球场上的后卫位置。
但相对于时尚更有意思的是她们的心理,那种将生活看成一场游戏、将人生比
作一次娱乐的心理。我想,在她们的内心深处,一定是越来越不在乎社会的清戒规
律、时代的繁文褥节,更不会去思索神圣一词的真正含义。对她们而言,生活里最
重要的东西也就是随意而放松,还有什么比得上在一个阳光凶猛的上午或下午,穿
着拖鞋在“巴黎春天”、徐家汇地铁站晃晃悠悠更惬意的事情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大街穿着拖鞋的女人,于是,我们发现了’97之夏的时尚
突围者;于是,我们感觉到这个时代与以前真的很不一样,在军跑鞋、耐克跑鞋、
老人头皮鞋之后,我们有幸目击着这一双双肆无忌惮的拖鞋。
染钱加色乳:亚细亚背后的欧罗巴企图
在上海最豪华的宾馆之一的花园饭店的二楼,五星级水准的会议厅里正出演着
来自法国某化妆品公司的一次生活轻喜剧:只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一个够得上英
俊、潇洒的上海男性模特儿的头上起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黑色成了完全的橙色,
他的微笑在我看来也带上了多彩的意味。
强调这一场景的原因在于这次彩色革命的推动者据说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化妆
品集团公司(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有意省略了它的称谓和它的品牌),而坐
在台下全神贯注着台上彩色革命的是来自中国各地的媒体人员。
一种传播方式便这样形成:先由上海俊男作出富有蛊惑性的彩色染发的实验,
紧随其后的是各方媒体的不加分辨的传播(他们常常是这样运作的),最后则是遍
布于大街小巷的头上一派五光十色的男女,这个时代的多彩多姿便这样呈现而出,
在这背后则是西方商业集团的良苦用心。
早在一年以前,我便以“染红头发的女人”和“染白头发的女人”两文对彩染
这一城市时尚作出了反应,那时,我便认为在这一时尚背后包含的是第三世界人民
对第二世界、第一世界文化的无可奈何的膜拜与迷恋。今天,我发现,我在一年之
前的判断由于西方商业集团对亚洲这一地区的大规模入侵而获得了新的佐证。在为
亚洲人民的个性(是西方商业集团认为的个性)、在亚洲人民的开放心态(当然也
是西方商业集团认为的开放心态)等等的幌子下,西方商业集团的巨大利益得到了
切实的保证,这个集团是怀着多么喜悦的心情看待着亚洲大陆的大片空白,并以同
样喜悦的心情期待着这片空白即将布满染着他们的化工厂生产的染浅发乳、染浅加
色乳头发的人们。他们由此而在每次新闻发布会上都如此地说着:现在,在新加坡、
泰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之后,中国也加入了染发的时尚中,他们的年轻一代
的生活因而变得绚丽多彩。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这些世界著名的化妆品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所作
所为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他们为何要让亚洲人民去获得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时
尚和亚洲人民的文化传统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和谐一致的?除了他们的商业利润他们
还能找出更人性从而也更好的理由吗?
在一个世纪以前,我们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种解释(以所谓的西方文明传播者
的名义),而在三四个世纪以前,我们是看见过他们的身体力行的(以不屈不挠的
利玛窦的名义),而最后,有必要说明一下的是我并不在一般的意义上去反对生活
中所包含的变化,正是西方的视听技术使我们有了家庭影院,也是西方的酿造技术
使我们拥有了多样的口感,但若有人要改变我们的发色,我们有理由要求得到解释,
原因十分简单,改变发色便是改变种群的特征。否此,我们马上便会不幸地看见这
样一种技术的来临:我们的皮肤将被漂白,而我们的眼珠将被染蓝……
腕上之表:比时尚更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夏季上海的街头上,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目击那些在腕上展现一派时尚
风情的男女们,并且,根据他们的腕上之物我们可以将他们大致划分作几个层面、
几个部落——
那些选择“斯沃琪”的照例总是城市中最年轻最具活力也最爱赶时髦的男女,
“斯沃玫”在这个夏季里加大的广告推介力度;“斯沃琪”的多彩多姿的新潮款式;
“斯沃琪”的十分对应城市细小族买单能力的价位,这一切的集合使得细小族为之
前赴后继。那些选择中外合资产品的照例总是城市的中外合资人物:白领或准白领。
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强调自己的品位的同时还在强调自己的身价。离开花哨的“斯沃
琪”于是便成为逻辑中的一环,而下一环便是迎向价位定在二三千元的手表,它们
中自有一些忽闪着宝石般的微光,虽说这微光经不起行家的检验。
城市真正的有产者在腕上佩带的是“雷达”品牌以上的手表,他们沾沾自喜于
“劳力士”、“罗莱克斯”这些老牌子中包含的怀旧意味,尽管他们的历史经不起
最一般的推敲,无论是卖带鱼的出身还是炒外币的家世都令人沮丧地想到和“劳力
士们”对立的方方面面……但这一切并无碍他们将佩带着世界老牌名表的手放在了
豪华宾馆的台面上。
热爱时尚生活的人们据此可以将这看作是城市生活十分丰富多彩的一个现实例
证,我也这么认为,并且,我还认为我们生活中的部分意义便在于此。
不过,在腕上的时髦中还存在着另外一部分意义:对时间的漠视和将时间忽略,
以手表充当装饰品而不是计时器的历史早几年便已开始,我们可以谨慎地判断这与
城市的急遽变化有关。这种变化导致了白昼与夜晚界限的模糊,上下班之间程序的
打乱。正是消费时代的到来造就了对时间不再坚持传统概念的崭新一代,而在计划
经济的社会里,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是被既定的时间表所规定着,人们无条件地认
同着这一绝对的权威。
我们还可以猜测这与今日的人们的生活态度有关,在夜夜莺歌燕舞、日日灯红
酒绿的人们眼里,时间是他们最可以挥霍的资源。这些人们总是急切地盼望着下一
个日子的来临,盼望着下一个夜晚的到达,因为在那一个夜晚里有着令细小族为之
癫狂的迪斯科;有着令城市白领为之意乱情迷的咖啡吧;有着令成功人士为之沉没
的K房。
今天的城市人恐怕再也不会像或昔日的城市人那样地去认识时间的现实性和抽
象性了,他们将纵情的生活看作是一次永无尽头的销魂过程,他们的肉眼看不见在
生命的另一头,时间正以它的冷峻日光冷冷地打量着浮华城市中的浮华生活。
是的,今天的城市中很少有人能够怀着敬畏的心情去看待太阳的每一次升起与
降落,他们将计时器当作了这样一种玩意儿:显示有钱人的实力,表达向上爬的人
的品位,夸张城市细小族尽管懵懂无知但仍然想玩上一把的心情。
香水:迷情、迷惑和迷失
城市正再次被香水温柔地涂抹,当炎热的’98之夏渐渐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放
开眼去,在每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你随处可见香气扑面的女人,当然也可见若干香雾
缭统的男人。我想,他们分布的地区大概可从亚热带一直到亚温带,换言之,当你
在广州的街头和一个涂沫着“毒药”的男人一头相撞的时候,你的同胞则在北京的
城墙下与一个喷洒着“沙滩”的女人正擦肩而过。
曾几何时,香水成了一度十分禁锢的社会的催化剂,它向这个社会注入着雅致、
优美、妩媚和风情。试想想,就在不久以前,一个男人如果在他的脖子、耳垂或衣
领上稍微喷洒一些香水的话,他的这种行径还会受到一些非议,而即使是一个女人,
假如她在夜晚时分一派浓香袭人,也逃避不了人们的可疑回光。今人我们不能说类
似的情形就此消失,但在有正常思考力的人们眼中,香水为生活带来的是一份难得
的迷情,它润滋了我们平凡的时刻,细腻了我们粗糙的岁月,也计我们的肉身在某
一瞬间某一时段变得稍稍地与众不同起来。
生活中存在着的美妙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女人们出于香水的作用,正显得越发
的婀娜多姿、柔情万种,男人们也由于香水的作用,正越发的引人注自、更具魅力。
然而,社会上存在的谬误也是由此而生发,如果人们将这个年代仅仅理解为是一个
纯粹的“香水时期”,如果人们认为香水以及其他一些摩登物品共同构成了这个时
代的物质基座,并对由此产生的意识形态照单全收的话。
这样的人们当然比比皆是。我清晰地看见,一些香水推销商出于商业的目的正
拼命鼓吹着这样的观点,他们将“兰康”、“克里斯蒂·迪奥”、“夏奈儿”、
“巴巴里”等美化成了生活中的魔幻药,仿佛只要涂抹了上述些许液体,人们的生
活基因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