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小诊所-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仿佛压根儿就没听到姚太后的话,只管端坐着欣赏歌舞,从头到尾都没有接话的意思。
  傍晚摇曳的烛光,映在她头上的红宝石花簪上,亮起的光华璀璨无比,仿佛能灼伤别人的眼睛。
  但就是这种态度,这种完全无视的态度,让姚太后异常愤怒!
  你一个小小的藩王妃,竟然敢对至尊无上的太后视而不见!
  她可是太后,太后!
  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你怎么敢!!!
  见献王妃依旧是不说话,姚太后沉下脸,直接指名道姓道:“叶氏,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献王妃非常平静地回答:“母后说的是,既然您认为可以不分嫡庶,儿臣无言以对,只能附和母后,您说的很是。”
  姚太后的原话是:不分嫡庶,子嗣合该越多越好才是皇家的福气。
  献王妃抓住她的口误,做出另外的解释,这便是在故意挑姚太后的错。
  不分嫡庶,这四个字所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
  献王妃故意曲解姚太后的话,将她气得不轻,她顿时怒道:“简直荒唐!嫡庶有别乃是正统礼数!但这不代表能以此为由阻碍献王纳妾!善妒乃是七出之一,哀家问你,可曾为夫君张罗过纳妾之事?”
  献王妃摇头,回答得相当干脆,“不曾。”
  姚太后闻言,心中冷笑,遂吩咐道:“既然没有,为献王子嗣着想,哀家这里倒是有几个伶俐的宫人不错,你替他带回去吧。”


第92章 打脸痛不痛
  面对姚太后妄想强行往丈夫后院塞人的行为; 献王妃并没有怒火中烧。
  她不急不缓地回答道:“太后娘娘一番好意,儿臣自然感激不尽,可恕儿臣不能从命,王爷千金之躯; 何等身份贵重,给他选侧妃,焉能如此草率对待?”
  献王妃的这些话,相当于直接顶撞姚太后; 扇了她一记大耳光。
  听到这里; 唐小诞偷偷捂住嘴巴,不明白这位厉害的王妃为何如此大胆; 竟然毫不犹豫地直接拒绝接受姚太后的塞人行为!
  卧槽,会不会撕起来啊?
  好刺激!
  秦王妃低头偷偷抿嘴笑了; 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永乐公主虽然脸色不太好,但是却并没有出面干预事情的进展。
  姚太后反而气笑了,她冷冷道:“怎么,你这是在嫌弃哀家赏的宫人?”
  献王妃不卑不亢回答道:“太后娘娘息怒,毕竟是为我们王爷选侧妃,儿臣身为正室,自然要尽心尽力; 不敢有丝毫马虎。”
  她的声音不大; 却铿锵有力。
  “儿臣曾经看过一本书; 名叫《千山记》; 里边谢王妃给丈夫选择侧妃的条件; 儿臣觉得很有些道理。”
  “今儿个借此机会与太后娘娘分享一番。”
  “首先,您给的这几位宫人品性如何?倒不求她们有多贤良淑德,可倘品性不佳,日后生事,未免有污太后娘娘美名。”
  “其次,宫人的出身,有民间选送上来的,也有在外头三尺红头绳买来的。她们祖上是做什么的,儿臣得知道。毕竟我们王爷代天子守国门,他的安全关系着陛下对外的第一道防线是否稳固,身为他的妻子,儿臣可不敢让不明不白的女人服侍他。”
  “其三,她们的模样好坏如何?娶妻娶贤,纳妾纳颜,倘若她们模样不好,那就太委屈王爷了。”
  “其四,她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太医有没有检查过,嬷嬷有没有查验过清白?”
  “最后,儿臣不喜宫人为王爷侧妃,不为别个,出身太低,儿臣不能让王爷的子嗣之母竟然只是区区一个宫人。”
  这番话的意思就是,献王若是纳侧,条件必须满足:贤良淑德、品行上佳、身体健康、身世清白高贵、非豪门世家之女不要!
  更要命的是,献王妃自身长相本就非常貌美,虽然稍微上了些年纪,但是却有种别样的英气妩媚。
  她提出纳妾纳颜的要求,意思就是说献王的侧妃,颜值太低的她看不上,必须要比她自己更美艳才可以。
  单单只这一项硬性要求就能直接淘汰了阖帝都绝大部分未婚女郎。
  姚太后被献王妃这些严苛的要求噎得说不出话来,气得手指发抖。
  献王妃还一副好心肠的样子,建议道:“既然秦王妃如此喜爱庶子,那太后娘娘不妨将这些宫人赐予秦王,也算是全了余氏的贤良之名。”
  她这义正严辞的话一出口,秦王妃脸色一白,险些昏厥过去。
  皇帝在此时突然出声道:“既然看不上那便罢了,不过都是小事。”
  之后他就献王的身体状态向献王妃询问了几句,算是替姚太后圆了场。
  紧绷的气氛总算是缓了过来,众人很捧场地开始活跃地相互交谈,都假装没看见姚太后尴尬难看的脸色。
  唐小诞偷偷吐了一口气,心中有些吃惊。
  这样也行?儿媳妇这么强势地当众顶撞婆婆,还是在皇家,顶撞的还是一国太后,这样真的没问题?
  唐小诞凑过去悄悄问永乐公主:“要是太后娘娘真的直接赐给献王一位符合各项条件的贵女,那该怎么办?”
  献王妃真的不是在给自己下套么?虽然她给献王纳侧的条件比较苛刻,但是帝都人才济济,真心想找的话,还是可以抓出来一大把的呀!
  永乐公主微微一笑,解释道:“那不可能,父皇不会允许豪门世家或者是重臣之女嫁与献王,所以她才敢故意提出那样的要求。”
  唐小诞精神一震,心中的八卦之火甚至可以燎原。
  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皇族秘辛?
  之后,永乐公主就稍微给唐小诞扫了一下盲,反正原本也不是什么秘密,阖帝都的上层贵族都知道。
  献王,封号之所以为“献”,取义就是奉献的意思。
  献王的封地在北面,与北方游牧民族直接对抗,奉献一生为天子守国门。
  当年游牧民族的铁骑南下,差点攻打到帝都,是献王临危受命,领兵对抗,将敌人拦下。
  先帝年富力强,既依赖这个能干的儿子,又忌惮他的能力,再加上儿子已经成年,对帝位的威胁一日比一日大。
  所以,先帝最后决定让献王就藩,赐给他的封地就是北方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大片土地。
  既断绝了这位庶皇子即位的可能性,又不至于太亏待他,寒了功臣的心。
  后来,先帝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最宠爱的嫡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
  与此同时,也给即位的皇帝遗留下来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难题。
  那就是,一个过于能干的藩王。
  献王在北方经营多年,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实打实是个正经的土皇帝,让至尊无上的皇帝都要相让三分。
  所以,为了防止献王的实力滋长,特别是要控制他在帝都的势力增长,皇帝绝不可能同意帝都有身份的贵女嫁给献王为侧妃!
  就连献王妃的娘家也并不是什么豪门世家,她不过只是个四品闲职的小官之女罢了。
  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唐小诞对献王妃的感觉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联系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她甚至有个大胆的猜测。
  太后娘娘这样突然对一位实权藩王妃发难,还妄想强塞宫人给献王,怕不是脑子抽抽了吧?
  还是说她……另外有别的什么用意?难道是想安插眼线到献王身边?
  唐小诞迟疑地问:“太后娘娘她刚才……”
  永乐公主以极小的音量对唐小诞说:“皇祖母之所以逼献王纳侧,并不是针对献王妃,更不是想要故意破坏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这些都只不过是小事而已。”
  其实这里边更为深层的用意原本是不应该宣之于口的,可是唐小诞不同。
  永乐公主的野心更大,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
  她已经开始编织自己的政治势力,并且准备与唐小诞结成同盟,因为她看上了更多更厉害的资源。
  所以当看见唐小诞面露疑惑的神情时,她便主动解释道:“皇祖母是为了庶子。”
  “献王妃膝下有两个嫡子,大儿子不良于行,小儿子生娇体弱。”
  “倘若献王拥有健康的庶子,自古妻妾争宠、后院不宁的下场都极有可能是子嗣艰难,即便是嫡子夭折的惨剧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到时候只要暗地里扶持运作一番,爵位是有希望落在庶子头上。”
  “然而,庶子袭爵,按律应当降一等。”
  这样一解释,唐小诞立刻就明白过来。
  天啊!
  原来姚太后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想给献王后院塞人,以此来故意恶心献王妃!
  她至始至终想的都是——削藩。
  想以这样一种不入流的方式,慢慢温水煮青蛙,将献王的爵位降低,将他的势力一步一步削弱。
  可就算姚太后眼光再怎么长远,终究还是没逃出使用后宅阴私手段的禁锢。
  唐小诞作为温室里单纯成长起来的小花朵,对这种级别的争斗真的是不太懂。
  她所有的政治知识都来自于电视剧和历史书。
  唐小诞害怕地拍拍胸口,感慨万千,幸好自己没有出生在古代,不然分分钟被炮灰掉。
  “所以说,关于献王情深义重、只钟情于王妃一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永乐公主抿唇一笑,不置可否。
  传言,献王与王妃之间夫妻感情非常和谐。
  献王妃那些所谓的跋扈独宠的种种事迹,都证明了献王有多无条件地宠爱她。
  献王妃幸福骄傲,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会纵容她、心疼她、宠着她。
  早已芳华不在的献王妃时常还可以像个天真的少女一样任性,偏偏献王还就吃她这一套。
  帝都多少女郎羡慕嫉妒着拥有完美婚姻的献王妃……
  他们,创造了贵族婚姻里的奇迹。
  唐小诞天性比较单纯,在没有更多的证据显示之前,她愿意相信事情美好的一面,因为这样会活得轻松一点。
  “献王妃这样顶撞太后娘娘,真的没关系么?”
  电视剧里演的不都是太后地位尊崇,一言九鼎,别人只有听话的份么。
  永乐公主不好对长辈多言,只简单提示了一下,“实力决定态度。”
  唐小诞就懂了。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规矩,可归根结底都遵从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实力决定一切。
  不论是长辈的身份、还是贵族的身份、哪怕是一国太后的身份又如何,谁更有实力,谁的拳头更硬,谁的腰杆就更直,说话就更有底气。
  所有的尊重,都来自于你手中握有多少实力。
  就连皇帝也要给献王三分颜面,他敢随意处置毫无实权的秦王,却不能给献王妃太过难堪。
  所以在刚才貌似只是女人之间口舌之争的较量当中,皇帝选择软站边献王妃,并未支持姚太后想强硬塞人给献王的政治举动。
  献王强势,若是手段激烈地与他硬碰硬,怕是要引起国难战争。
  不过,姚太后此番看似愚蠢的举动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一点效果,至少让皇帝更加看清了形势。
  献王妃如此强势地拒绝纳侧,不可能没有得到献王的支持。
  如此一来,就是明晃晃告诉你,他知道太后在打什么主意,既然知道了,那就算是赐给他十个八个侧妃,也根本不可能会有庶子出生。
  皇帝由此真正开始思考永乐之前提出的削藩建议。
  如何让藩王的权力平稳削弱,这是一项长期战斗,若想一蹴而就,战争肯定无法避免,一招不慎,甚至江山都有可能葬送在自己手中。
  皇帝并不敢轻举妄动。
  永乐公主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归根结底就一个字:熬。
  献王比皇帝年长足足二十岁,如今已经快六十了。
  早年因为打仗伤了身体,导致子嗣艰难,成功活下来的就只有两个儿子。
  长子不良于行,并且脾气古怪,根本无法带兵打仗,对军队的掌控力自然会大大减弱。
  老来得幼子,却身娇体弱,难挑大任。
  所以,只要熬到献王去世,一切就好办多了。
  在熬死献王的这段时间,必须加紧练兵,武装军队,还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后勤。
  只要一手握枪,一手握粮,再借势引导舆论,没有什么政令是实施不下去的。
  提升自己手中的实力才是根本。
  藩王再强,终非正统。
  献王幼子依偎在献王妃身边,一步也不离开,他扯了扯母亲的衣角。
  献王妃低头温柔地看他,问道:“怎么啦,小二郎?”
  小二郎娇气地要求道:“母亲,我要你喂我。”
  小家伙不乐意嬷嬷的服侍,心里更喜欢母亲的宠爱。
  献王妃宠溺地摸了摸他的头,笑着道:“好好好,都依你,今天吃满满一碗饭好不好?”
  小二郎乖巧地点头。
  献王妃端起小银碗,舀了一勺肉羹喂给小二郎。
  只这一小勺,小二郎吃下去之后就开始呕吐。
  唐小诞蹭一下站起来。


第93章 用牛奶急救
  唐小诞迅速跑过去,想要检查小二郎的身体; 却被警惕所有人的献王妃挡开了。
  献王妃此时就像是一只浑身炸毛的母豹一样; 看谁都像凶手; 看谁都不怀好意。
  唐小诞没法子,只能直接对小二郎的大脑进行隔空诊断,结合他内部各个器官的状况,诊断出小二郎这是急性铬中毒,必须快速进行解毒处理;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六价铬对肝和肾都有毒性; 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可是唐小诞目前身处的环境比较特殊,她也不是那种张口乱说话之人; 在没搞清楚情况之前,她并没有张嘴就说有人投毒之类的。
  要是因为她的一句话,直接引发一场战争; 那就糟糕了。
  但凡献王幼子在帝都有半分不好; 都会引起政治海啸。
  所以唐小诞快速看了永乐公主一眼; 两人一对视; 都心有灵犀地点点头。
  永乐公主的反应奇快无比; 因为知道唐小诞某些治疗手段不愿意暴露在众人面前,所以立刻隔离出一间房方便她进行抢救。
  然后; 她在献王妃耳边劝道:“皇婶,唐大夫医术高超; 她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你相信我!”
  被吓得浑身发抖、紧紧抱着小二郎不敢撒手的献王妃看着永乐公主的双眼; 仿佛要透过她的眼珠看向她的灵魂深处。
  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可在此时,时间就像是静止了一样。
  这一瞬间仿佛过了很久,却又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
  献王妃终于松开了自己的怀抱,将小二郎交到唐小诞手中。
  唐小诞眼疾手快操起桌上的牛奶就往小二郎嘴里猛灌,然后用手帮他催吐。
  献王妃直勾勾看着唐小诞粗暴的急救方法,看着遭罪的小儿子,心疼得眼泪直流。
  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小儿子,嘴里却对永乐公主冷冰冰地说道:“小二郎但凡有个三长两短,我就一头撞死在慈宁宫大殿上。”
  献王妃这话的意思就是将凶手直指姚太后。
  突然头顶一口大锅的姚太后听到这话之后,一口气没跟上来,险些晕厥过去。
  要是这样的惨案真的发生,痛失爱妻与幼子的献王百分之百肯定是要举兵谋反的。
  这样的后果谁也不想看到,永乐公主什么也没多说,只轻声对唐小诞道:“唐大夫,拜托了。”
  她相信对方身上神秘又厉害的医术,但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唐小诞用牛奶保护了小二郎的胃黏膜,催吐之后准备进行洗胃。
  她头也不抬地问:“房间准备好了吗?”
  永乐公主:“准备好了。”
  然后秦锋立刻抱起小二郎,快步离开。除了唐小诞、李花和献王妃亦步亦趋地紧紧跟着之外,其余闲杂人等一律被永乐公主挡在门外。
  好在抢救及时,小二郎原本身体也算强壮,所以并没有出现急性肾衰竭,肝脏也并未受到严重损伤。
  但是洗胃之后,小二郎出现了紫绀,唐小诞就使用了小剂量美兰等还原剂帮助解毒,然后又用二巯丙磺钠帮助他将铬顺利排出。
  紧急治疗之后,小二郎终于脱离危险,除了胃部粘膜有些受损之外,身体其他部位并无严重影响。
  永乐公主松了口气,对献王妃承诺道:“皇婶请放心,明日之前,我定将凶手亲自交到你手上。”
  献王妃温柔地抚摸着小二郎的额头,对永乐公主说话的声音却异常冰冷。
  “公主向来一言九鼎,还望公主信守承诺。”
  永乐公主的破案能力那确实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厉害,当晚就将一名嬷嬷押送到献王妃面前。
  皇帝揉了揉眉心,这突然的变故让他心中烦躁,一方面要早做准备以防献王谋反,一方面又要竭力安抚献王妃,尽量避免生灵涂炭。
  下毒的凶手是一位名叫福意的嬷嬷,她跪在献王妃面前,腰板却挺得直直的,脸上的笑意显得特别恣意痛快!
  皇帝问:“为何要下毒残害献王幼子?是谁指使你这样做的?”
  福意畅快地哈哈哈大笑了三声,并没有回答皇帝的问题,而是冲着献王妃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