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治世能臣-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策答道:“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孙策说完跪下道:“孩儿愿为先锋!随爹爹上中原平乱!”
孙坚看着如此优秀的孙策,欣慰地说:“你呀你,实乃一小霸王也!”孙坚牵起孙策,拍拍他的肩膀道:“无愧我孙坚的儿子!”
孙坚其实早有意带上孙策出去锻炼锻炼,正好孙策自己要求去,所以叫孙策自己去给他母亲说。
孙策经过多番劝说终于说动母亲让他参军,于是年仅十岁的小孙策便随孙坚到县里去征兵,逢人便说为了国家我年仅十岁的儿子孙策也报名了,乡里的青少年和邻县的乡勇,以及在下邳的随从都被小小年纪的孙策感动了,纷纷报名请愿追随他们,“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各个商旅也纷纷出资,淮、泗的精兵也来归附,一时之间竟集结了一千多两千人。
江东之虎就要来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立君之利
烽火连天动九州,黄天当立甲子丑!张角虽然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杀州官,烧治府,把抢得的钱粮分给一贫如洗的百姓,可他们同样对那些安分守己,有田有地有点资产的乡绅士族下手,这引起了乡绅士族商贾豪强等的不满,为了自保他们纷纷组织义士乡勇扛起了平叛大旗。
黄巾军北线张角部已攻到了幽州地界,幽州士族也是人心惶惶,纷纷举家迁移。幽州的太守是刘焉,刘焉这个人是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听得军报说张角的黄巾军势如破竹,勇不可挡,已快打到幽州城下了,而且听闻黄巾军只要抓到朝廷的官员,就立即处死。一时之间,刘焉就慌了手脚。
听说黄巾军马上就要打来了,校尉邹靖急忙跑来见太守刘焉。刘焉见到邹靖忙说:“哎呀!正找你呢,要和你商量件事儿。”邹靖说他已经知道了,不就是黄巾军快打到幽州城下了嘛。刘焉说不是和他商量这事儿,刘焉说如果我们现在调兵布防,兵寡将少,时间仓促,而黄巾军士气高涨,有备而来,我们肯定是守不住的,不如趁黄巾军还没打来,我们也弃城跑吧,兵家计,走为上嘛。邹靖听了连连说不可,你身为幽州太守怎么能不战就逃呢?就算逃掉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后朝廷问罪你逃到哪里也是死呀!
刘焉一想,也对呀!可是这走也是死,留也是死,该怎么办啦?!
邹靖说:“明公当务之急宜作速招军应敌,才是。”刘焉想了想,也只好如此了,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刘焉的招兵榜文发至涿县,涿县的老百姓就开始议论纷纷。其实他们并不害怕黄巾军打来,虽然招兵榜上把黄巾军描绘成了见人就杀的黄巾贼,黄巾强盗,但老百姓们又不是白痴,多少知道一些黄巾军的宗旨,所以看热闹的挺多,但真正报名的却寥寥无几。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人来,相貌堂堂,眉宇之间透出蹭蹬之气。此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这在汉代可是大福大贵之像啊!虽然身材不高,大约只有一米七五左右,手里提着几双草鞋,却怎么看不像是卖草鞋的,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他应该是看过榜文了,所以垂头丧气,连连摇头叹息。刚抬步欲走,忽听背后有一人大喝一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耶?”
此人回头只见一彪形大汉,身长八尺,也就是一米八二左右吧,豹头虎声,膀大腰圆,怒目圆视。这种大汉可是得罪不起,所以这人忙上前向这个大汉施礼,问其台甫。这个大汉莽声莽气地说:“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适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唉!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原来此人就是刘备。这人在这涿县是很有名的,从小就与众不同。
刘备小时候特别不喜欢读书,喜欢交朋友,甚至狐朋狗友他也结交,他母亲就教训他了,“你不好生读书,日后好成就一番功名,一天到晚与那些狐朋狗友为伍,日后有什么出息?”。但他却说读书只能成就功名,不能成就功业!他说:“我们家高祖刘邦不就是没读过多少书吗?所以他才能当皇帝!”母亲很生气,教训你你还跟高祖比!还说高祖也没什么文化,这可是大不敬呀!要家法治他,刘备说你打我总得有个理由嘛,这高祖没什么文化,没什么能力又不是我说的,是太祖自己说的。太祖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吾不及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及韩信。”是啊,没什么本事确实是刘邦自己说的,所以刘备的母亲要打刘备还真没什么理由。你还别说,这刘备呀,还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世子孙。他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昔时刘胜的儿子刘贞,在汉武帝时就被封为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又于元鼎五年因所献的黄金成色不足被汉武帝削去了侯爵贬为庶民,但正由此才遗留下这一支血脉在涿县。刘备的祖父刘雄也曾重振家风,举孝廉后,官位做到兖州东郡范县的县令。到了父亲刘弘这一辈,刘弘也被地方上公举为孝廉,仍当兖州东郡范县县令,但不久刘弘又因病去世了,就留下刘备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母亲就靠做手工贩屦织席持家,但是这年头就算有老公的家庭也是揭不开锅,何况他们?他们穷得连喝水都没有完整的碗盛水。幸亏本县楼桑村,还有他一个叔父,叫刘元起,见他们孤儿寡母的甚是可怜,便常年周济他们,帮他们干点体力活,但这也非长久之计,大家都知道帮寡妇挑水,舆论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实际上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刘备其实小时候也和其他小孩没什么两样,爱玩爱闹。他家的东南角有一棵大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幢幢荫蔽就像帝王出行车辇上的伞盖样。路人见者都说:“此家必出贵人。”刘备经常和乡中的小朋友们嬉戏于此树下。刘备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句小孩戏言却被他叔父刘元起听见了,便非常吃惊,心中暗叹:“此儿非常人也!”于是便在刘备十五岁那年对刘备的母亲说:“这孩子乃非常之人,这里浅滩是困不住蛟龙的。”并资助她让刘备出去锻炼锻炼,四处游学。就这样十五岁的刘备只身一人踏上了求学之路,曾拜郑玄、卢植等人为师,又与公孙瓚等人为友。如今社稷动荡,到处都不太平,周游了一圈的刘备已经二十八岁了,依然一事无成,只好又回到楼桑村,勉强算起来也是“海归派”。
张飞听了刘备的介绍,觉得刘备是个好汉,心中有社稷,有抱负!一拍即合。两人都胸怀报国之志,都是血性男儿,特别是谈到当今局势更是热血澎湃,张飞马上就请刘备到自己的酒馆里去喝酒,边喝边聊。
两人甚为投机,越谈越欢,时而拍案而起,时而捶足蹬地,弄得酒馆里的人惊奇不已。“这两人神经病嘛!”
正在刘备、张飞二人谈笑风生,视周围旁若无人之时,又来了一辆“重型坦克”。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却弯着腰轰轰隆隆地推着一辆车子,撂在店门外。撂下车子的他便阔步走进来,大声唤:“小二!小二!”
这人身材比张飞更为高大,长九尺,也就是一米九左右;“丹凤眼,卧蚕眉”,也就是浓眉大眼的。总之我觉得不帅,没有袁绍看起来顺眼,但威风凛凛的。张飞一看不干了,居然比我还要嚣张!
此人跨腿而坐,对酒保说:“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
刘备一听,诶?!同志啊!便邀他过来同坐。刘备就问他是哪里人。这人干了一大碗酒,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刘备、张飞二人见又是一位英雄豪杰,心中大喜。三人把酒言欢,是相逢很晚啦!一喝就喝到天黑,张飞仍未尽兴,又硬要拉着他俩到自己庄上再喝。
三人踉踉跄跄翩翩倒倒地来到张飞庄上,夜已星辰。静闻老鸹月上头,动步东家犬吠声。夜深人静了张飞还大声叩门,重重地用手拍了几下,没有反应,就用脚踹。吼道:“娘子快些开门!咱家有贵客造访,速来相迎!娘子!”“咣咣咣!”又是一阵猛踹。
刘备、关羽一听,有大嫂啊,恐怕不方便啊!便要走。张飞急了,“咣当”一脚就把给门踹开了。
门一开,刘备、关羽一看一位娇俏的小娘子站在门前,张着灯,披着单薄的衣服,衣衫微系,半含半露,匀肤润泽,峰姿圆挺,姣面羞怯,见有生人忙放下灯,跑回房去。张飞喊道:“娘子!好生无礼!”
这刘备、关羽一看这怎么搞?感觉非常不好意思,便硬要马上走。张飞将身子横在门口说这娘们儿没见过什么世面,不要往心里去,我马上叫她出来给你们道歉!刘备、关羽连忙拉住他,没有办法,只好随他进去。
不过,让刘备、关羽二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会儿张飞的妻子穿的整整齐齐,面带微笑,客客气气地奉茶出来了,并叫张飞好好地陪他们聊天,她去生火为他们做几样下酒菜,好下酒。
这半夜三更,引两个人回来,还要为他们置酒下菜,这应该算贤良淑德了吧?!这简直就是贤妻的典范嘛!
酒菜齐备后,三人便上桌继续畅饮,而张飞的妻子,则去为刘备、关羽二人打扫房间,待刘备、关羽二人酒醉尽兴后,再领他们到客房歇息。
等把刘备、关羽二人安顿好,她再回来一看张飞已经趴在酒桌上鼾声如雷了。张飞的妻子,打了盆凉水,拧了一帕,一遍一遍地给张飞擦着脸,直到把张飞弄醒了,再给他捧上醒酒汤。当张飞被弄得半分醒时,她就问张飞这两人是什么来历,张飞一一如实回答,说完,又呼呼继续入梦。
张飞能够娶到这样一位妻子也不知道他几世修来的福气,这个女子姓夏侯氏,熟悉吧?不错她和曹操是有点关系。她是夏侯渊的堂侄女,也就是夏侯霸的从妹,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也是夏侯,夏侯渊其实就是曹操的族弟,而夏侯渊的中子夏侯霸则是曹操的族侄,照此类推张飞的妻子就应该是曹操的族侄女,那么张飞就理应是曹操侄女婿!
清晨,鸟语花香,颖日初晴,张飞仍在高睡。夏侯氏端来一盆洗脸水,然后将他唤醒,服侍他洗脸。这时张飞酒醒了,才想起昨天晚上自己喝醉了,肯定做了什么错事,连忙向夏侯氏承认错误,说自己昨天喝多了,多有得罪,请娘子原谅,下次不敢了。原来张飞是个“粑耳朵”啊!夏侯氏微微一笑,说既然你们仨情同手足不如结拜成兄弟,张飞连忙说:“不敢不敢!”夏侯氏看张飞那个傻样,笑了笑说,既然那个刘备是皇亲又与你交好,不如我们卖掉田产资助他兴义兵,讨乱贼,比你卖猪肉强吧?张飞一听,连连说“不”,这个朋友归朋友,要我倾家荡产那是不行的。其实张飞也怕夏侯氏是试探他的,要是张飞说好,河东狮吼怎么办?所以张飞坚决不同意。夏侯氏还是微微一笑,拿出一本书《战国策》,说:“妾身为夫讲一段故事。昔战国,天下割据,濮阳有一富贾姓吕名不韦。不韦一日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父曰:‘十倍。’不韦又曰:‘珠玉之赢几倍?’父迟曰:‘百倍。’不韦再曰:‘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父惊曰:‘无数。’不韦然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馀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张飞抓着脑袋,还是不明白。夏侯氏温柔地笑了笑,坐在他旁边耐心地对他说:“现在就好比春秋之末,战国之初,天下即将大乱,要想本本分分安居乐业是不行了,得找座靠山才能苟命于乱世。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要想夏天好乘凉,就得在春天勤种树。刘备就好比是棵良木,你今倾家资助他,日后他便荫蔽我们,泽可及子孙后代!”这么一说,张飞总算明白了。张飞这个大傻个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娶到了一个这么好的媳妇儿。唉!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夏侯氏叫张飞去叫刘备、关羽二人起来吃早点,吃完早点,又带他们去逛自己家的桃园。一入桃园深似海呀!十亩桃花香气袭人,阵阵暖风心旷神怡,涤尽三人的酒气。木兆春生千秋在,之子于归好白头!满园的妖妖仙子,灼灼其华;粉心吐蕊,落英纷飞;晓风春情,缕缕销魂。红艳春色满目新,春风晓露自多情!
刘备、关羽二人赞叹不已:“好园子!好园子!”只有张飞不说话,支支吾吾的,因为他心里有鬼嘛。夏侯氏使劲给张飞递脸色,可张飞就是半天放不出一个屁来。没办法,夏侯氏只有亲自出马了。她谦身恭言:“两位叔叔,我夫他不会假言,其实他意欲与两位义结金兰,又恐二位嫌弃,故难以启齿。”
刘备、关羽一听,诶?!好啊!怎么会嫌弃呢?!便拉过一旁摸着头傻笑的张飞说:“吾等就此桃园结拜!”夏侯氏说等一下,转身出去把早已准备好的桌案、乌牛白马、香烛祭礼一一摆好。
三人跪于案前,持酒歃血,天地为证,桃花为盟,总之还是那些老词:“我刘备、我关羽、我张飞,今结为异姓兄弟,祸福与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三人一看也就知道谁做老大,谁当老二了。刘备,人家是皇室血脉,他要是做老二谁敢做老大?张飞这个人傻头傻脑的,他不做老三谁做老三?
誓罢,夏侯氏已设好酒筵为他们庆祝。在酒筵上,既然大家都是自家兄弟了,夏侯氏就提出要变卖这个桃园,还有良田,房屋等来资助刘备兴义兵,保家卫国,共襄社稷。刘备感激涕零,举杯誓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第七章 招兵买马
桃园结盟后,战略方针已经定了下来,第二步就该付诸行动了。夏侯氏叫刘备回去将族谱拿来,将刘备的祖宗十八代都查一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现在首先要把刘备名正言顺地正到刘姓皇室族中。夏侯氏这个女子还真不简单,还真给刘备捋成了正宗血统,也真不是说笑,还真是捋了十八代,从胜公到刘备世系正好十八代!从长沙定王刘发算起至东汉献帝刘协是十三代,这样算来刘备是灵帝的族弟。就这样刘备的身份被定了下来,之后的人考究刘备的世系也是用的夏侯氏给他捋出的这份族谱。
夏侯氏将刘备的身份进行了公布,便以此为名张榜招募义士。这一招果然很奏效,涿县的乡亲们都以刘备为傲,乡中子弟纷纷前来依附,邻县的年轻人也慕名而来,一时之间刘备名声大振。而张飞正四处寻地方豪士,一望其资助,而向他们兜售房产,不久张飞就变卖了桃园、祖屋、良田,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这时有两个马贩子听说他们急着买马,便送货上门。这二人一个叫张世平,一个叫苏双,每年都要往北方贩马,最近就因为这黄巾作乱,马匹钱财都损失惨重,好不容易保住了些马匹,可这些马匹现在又卖不出去了,成了存货,所以才找上门来。刘备请他们二人进庄,然后好酒好肉的款待他们,并把招兵买马的意图“兴义兵,讨乱贼”的事说了一遍。两人觉得这是义举呀!非常佩服!而且要是真能平乱,他们的财路又将会重新开启,对他们是有好处的,便决意低价卖给刘备他们马匹,并愿意额外再送他们良马五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这哥仨得到张世平、苏双的赞助,非常高兴,立即拿着这一千斤镔铁,四处寻找工匠打造兵器。可打造出来的兵器他们三人用不惯,特别是张飞,他猛劈猛打,舞几下就被他弄断了。张飞就开始发起牢骚来:“什么玩意儿呐?还不如俺的宰猪刀!”这时夏侯氏给他们送饭来了,看见张飞坐在地上生闷气,一问才知是为兵器的事儿郁闷,真是一个傻丈夫。夏侯氏笑了笑说:“古今胜称铸剑大师唯有徐夫人一人。”
张飞一听,“徐夫人”?忙问人在哪儿?他要去找。夏侯氏真是拿她的这个傻丈夫没有办法。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战国时赵国人,好铸名剑。《战国策·燕策三》载,燕太子丹遣荆轲渡易水刺秦王,荆轲欲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铸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刘备解释道。看来还是刘备博古通今呀。
张飞一听,战国时期的人,都嗝屁着凉了好几百年,提他有个屁用!又一屁股坐下扯着地上的草。刘备也说是啊,到哪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