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西宁王-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94章 新敌人()
杨昊顺着殷桐香的目光看去,在身后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谈空正和几个武备学堂的管事和教师在一片空地上指指点点,在商议着什么。
“那是谈空?”殷桐香低声吼叫出来,两眼血红如一匹遇到敌害的狼。
“是谈教授,怎么啦?”
“他是小青衣,你不知道么?”殷桐香加重了语气,惊讶地叫了起来,“他是小青衣的创始元老之一。三哥,你真的不知道吗?”
杨昊呵呵一笑:“他如今是丰州的教育局主事,武备学堂的总教习兼士官系主任。同时也是最受学生爱戴的教授之一。”
“这……”殷桐香张大了嘴巴,堂堂的小青衣和刺马院的创始元老,如今却在丰州这个小地方为一个后生晚辈这么殚精竭虑地工作,这让殷桐香万分惊讶。
“三哥,你变了。”
“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是脱胎换骨的改变,三哥,你真是让小弟刮目相看。也许你说的对,我还是暂时不回剑南,我要跟着你多学学东西。”
杨昊呵呵一笑,其实他心里也明白,李炎把殷桐香派到丰安来就是让自己劝住他不要走。殷桐香在流放了一年以后,被刺马营搭救出来,继而策划了剑南四州暴动。虽然他不是一把手,但在其中起的作用确实举足轻重的。
剑南暴动失败,曾重阳固然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他殷桐香又岂能推得一干二净?通过跟殷桐香的交谈,杨昊发现,这一年多了,殷桐香虽说是成熟了不少,但他在军事指挥方面还是有诸多的欠缺,这从他在库房里挑选衣甲就可以很明显的地看出来。
也许殷桐香能做一名很好的侍卫统领,但指挥千军万马毕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杨昊带他来参观武备学堂的目的。他想趁殷桐香在丰州的这段时间里,好好地补一补指挥这一课。武备学堂的最大优势就是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有过实战经验的人员。很多人都已经被证明是战场的成功人士。
连杨昊自己都很愿意待在这个地方,在这里他能全身心的放松自己,静下心来思考一些,往常不能思考的东西,这就是武备学堂五百人要占千亩土地的原因。杨昊也想让他们能有一个清静独立的环境,让他们好好地思考。
谈空最终还是发现了杨昊,他让侍从们都站在原地,自己大步走了过来。
“老师在这忙些什么呢?”
杨昊主动迎上去跟谈空打招呼,谈空虽是他的部属,也是他的老师和救命恩人。回想当初,董八成趁自己立脚未稳,率八千子弟兵老攻打自己,若非他和吴铭、唐虎三人在背后赞画方略,此刻杨昊哪有机会站在这里侃侃而谈?
“这是块十亩见方的洼地,我们预备挖一条水渠把黄河之水引进来。做成水军的训练基地。让这些旱鸭子们也学习学习水战。”
杨昊闻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趣,水师营在年初越境攻打振武军的行动中表现十分突出,运送粮草给养,运送兵员,封锁江面,阻挡敌军过河,等等。这让杨昊认识到了水军的重要作用,半年前就在武备学堂里添设了水军系,专门培训水军各类人才。谈空四处搜刮人才,水军系如今也算是人才济济。
“勘测之后,告诉我一声,我调几个营帮你们挖。”杨昊对武备学堂向来是有求必应。
谈空摆了摆手:“武备学堂里老老少少五百多口人,我们自己挖,这点苦若是都吃不了,将来怎么上战场杀敌报国。”
杨昊哈哈一笑没有再坚持。谈空治下的武备学堂最大的特点是凡事自己动手,很少向自己伸手求助。学堂由城内搬迁到城外,所有的家具、书籍、武器,都是师生动手搬过来的。至始至终没有动用一个民夫和士卒。
殷桐香看了看眼前的这块洼地,颇为疑惑地问道:“先生怎知将来这里的水洼有十亩见方,又怎知挖了水渠就能把水引到这来?万一这里比河面要高呢?”
谈空闻言哈哈大笑道:“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好,还敢称是武备学堂吗?行军打仗岂能不懂天文、地理之术,我说十亩地或许有所出入,但出入绝不超过三分。这个待水洼蓄水后我们可以测量。至于你担心说这里的地势高,不能将水引过来,这更不是问题。有至少五种办法可以测算出来,要不要说来听听?”
杨昊忙摆手道:“那就不必了,玉郎,武备学堂里高手如云,这一点,你用不着怀疑。”
殷桐香有些不服气,环顾四周,嘲弄道:“说是武备学堂,我怎么没看见哪里有武。难道你们这里的将军都不习练弓马骑射,挥一挥手就能千里之外取上将首级吗?”
杨昊毕竟跟殷桐香打交道较多,知道他因为失了面子有些挑刺的意思,就安抚殷桐香道:“他们骑射练的再好,也比不上你当年的龙骑卫。这个不看也罢。”
谈空听了这话吃了一惊,继而满脸兴奋地问道:“你在龙骑卫里待过吗?”殷桐香不解他为何听到“龙骑卫”三个字显得这么兴奋,于是向杨昊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玉郎,你或许还不知道,谈教授是龙骑卫的创始元勋之一。”杨昊解释道。
谈空更加得意了,他连连摆手道:“无复当年之勇啦。”殷桐香闻言顿时肃然起敬,说道:“传言龙骑卫的创始元勋共有三位谈、罗、唐,原来真人就在面前,可笑我竟有眼不识泰山。”
谈空忽而叹息了一声:“可惜,毕生最得意之作,竟付之东流了。”
杨昊出言安慰道:“龙骑卫虽已芳踪难觅,但二位仍健在人世,将来仍有重见天日之际。”
殷桐香兴奋地说道:“想不到丰安这偏僻之地竟是卧虎藏龙之地。谈先生,殷桐香愿拜先生为师,不知可肯收纳。”谈空道:“做我学生可以,但要守我的规矩。犯了门规,我可是丝毫不留情面的。就是杨昊他也不能破我的规矩。”
杨昊打趣道:“这点我可以作证,谈教授绝对是铁面无私。”
“那我也要拜先生为师。”殷桐香微微叹一口气,“说起来还是三哥有远见,当年我们都忙着去当官,三哥却去了刺马院。”
杨昊淡淡一笑,没有说什么,当年自己能去刺马院也是机缘巧合,自己何曾想过那么深远?
殷桐香自愿留下之后,他的部属也相继来到丰安,人数没有殷桐香说的那么多,只有一百三十五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智勇之士。杨昊将他们整编成一哨人马,取名“剑南哨”,挂在烈火营名下。不久又从中挑选出二十余人送进武备学堂进修。
开成三年的春季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春天,由于去冬今春的风雪严寒,草原上的牛羊等牲畜大批死亡,那些个靠畜牧为生的民族:契丹、室韦、奚人和回鹘人都不同程度地缺粮。为了生存各部落之间你争我夺,血战连连。
杨昊一直密切注视着周边各族的动静。去年底和今年初,他先后三次向受灾较重的蛮黑部提供了两万斤粮草和三万斤干草,以助其渡过难关。这些援助中相当一部分是无偿的。作为回报,蛮黑人在年初彻底驱逐了盘踞在大青山北麓的奚人。这些奚人已经沦落为马匪,他们啸聚山林,骚扰过往行商,严重地威胁了经中受降城通往关内的商道。
除了蛮黑五部,兀秃部也得到了杨昊的接济。回鹘东南方的一些异姓部落、异族部落,虽然没有得到杨昊的慷慨援助,但他们通过贸易,也得到了过冬的必需物资。至于那些既非盟友,又没有商贸来往的部落。杨昊也管不到他们了,虽然自己手里有的是物资,无奈那些部落穷的只剩下刀枪,一个无底洞,谁能填的满?
三月初,契丹人突袭了回鹘东部的两个小部:落牙它、吉尔哥,劫掠了大约三千头牛羊和一千五百名青壮男女。
契丹人的行径十分恶劣,他们常常将整个被征服的部落夷为平地,烧杀淫掠,坏事做绝。回鹘东部的十几个中小部落结成联盟向契丹人复仇,联军共计两万七千人。由回鹘东部最强大的王族部落木托部首领默矬统领。默矬联军与契丹人交锋十几次,胜少败多。
契丹人改变策略,诱使默矬来营中谈判,默矬不知是计孤身前去,随即被契丹人扣留,逼默矬答应脱离回鹘加入契丹。默矬没有答应,便被契丹人用酷刑折磨致死,对外却宣称默矬偶感风寒,契丹人已尽最大道义加以救助。
对契丹杨昊一直是心存戒备,默矬被杀后,杨昊原料想回鹘会有所动作,不说大举进攻把契丹人赶尽杀绝,至少也该有所表示,不然回鹘汗国的颜面往哪放?但事情大大出乎杨昊的意料之外。回鹘人默不作声,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欲壑难填的契丹人开始得寸进尺,他们一口吞并了包括木托部在内的十六个中小部落,这些部落位于回鹘汗国的东南部,南面与天德军、振武军接壤。回鹘人仍旧隐忍退让,不发一声。杨昊发现自己将不得不直面一个危险的敌人——契丹——北方新的强权。
第195章 针锋相对()
契丹部分为迭刺、乙室、品部、楮特、乌隗、突品不、捏刺、突举等八部。以迭剌部势力最强,迭剌部内又分十三个氏族,其中以遥辇氏和耶律氏实力最强,遥辇氏长期把持契丹可汗的宝座,而耶律氏的族人则长期把持着契丹夷离堇(军事首领)的宝座。契丹各部原先只结成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臣服于强邻回鹘汗国。近年来耶律氏逐渐兴盛,族长耶律萨剌德性情暴虐,胸有谋略,在他担任契丹夷离堇期间率部东征西讨,不断兼并周边弱小部落,势力在急剧膨胀。
对个新敌人杨昊一时心里没有底,草原民族与汉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彼此之间的文化性格上面也不一样,要想跟他们打好交道,就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杨昊把这个任务交给黄奕凉。开成元年秋冬之交,程克领、姜涛急和张金彪部奉命追赶向东逃窜的归义军李少卿部,在幽州之北五百里处误杀了契丹迭刺部夷离堇耶律萨剌德的长子耶律叔剌。当日黄奕凉设计将耶律叔剌的死栽赃到与耶律氏有仇的突举部头上,此举导致契丹内部一场大乱,死伤数千人。
黄奕凉的西北民族研究所这些年一直关注着契丹族的动向,期间提交过好几份动向报告,但一直未能引起杨昊的足够重视。杨昊把他请到内书房来彻夜长谈,看得出黄奕凉对契丹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回鹘,他将契丹比喻成草原上的狼群,凶残、狡诈,又野心勃勃。并大胆推测不久的将来契丹人对大唐的威胁将不亚于目前看似无比强大的回鹘国。
杨昊赞同他的观点,在自己的记忆里历史上极盛一时的辽国就是契丹人建立的,他们的开国皇帝正是姓耶律。辽国与宋朝并存,从时间上算应该是出现在大唐灭亡之后。大唐已经走过了他的鼎盛时期,对北方的控制日渐减弱,加之回鹘汗国也处于衰落中,这就给了像契丹这样新兴民族机会。
趁他羽翼未丰之际压他一把,给大唐一个自新的机会,杨昊想自己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他对黄奕凉说道:“契丹狼子野心,我们不得不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授命你全权负责收集关于契丹方面的情报,有任何需要可以直接向我提出。”
黄奕凉问:“大人是准备以武力对付契丹人吗?”
杨昊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黄奕凉忧心忡忡地说道:“契丹拥有二十万铁骑,而今正走上坡路,就是回鹘人也不得不处处忍让,若是正面与契丹人为敌,恐非丰州之福。请大人三思。”
杨昊陷入了沉思,契丹有二十万骑兵,在北国草原上只略逊于回鹘人。契丹人正在走上坡路,充满了勃勃朝气。有这样的一个敌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杨昊问黄奕凉:“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说来听听嘛。”
黄奕凉沉吟片刻道:“契丹人这次只所以冒险攻占回鹘东南,主要是想打通一条处与大唐互相贸易的通道。幽州、河东、振武三镇在去年底达成秘密协议,一起封闭了与契丹人互相贸易的傕场。契丹人缺衣少食、无路可走,这才冒险打通西部通往大唐关内的通道。大人何不以贸易相笼络?回鹘人今年不动手,明年也一定会出兵驱逐契丹人的,到那时大人可与回鹘联兵攻之,岂不多了几分胜算?”
杨昊亦觉得有理,便交代黄奕凉道:“你设法试探一下他们的真实意图。若真是为贸易而来。我们倒是可以坐下来先与他们谈谈。”说到这杨昊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还是要做好翻脸的准备,这些蛮人本来就没什么信义可言,我们还是要做到有备无患。”
关于契丹人的各种情报通过公开或秘密的渠道汇集到了丰安,杨昊急切地想弄清楚契丹人的真实意图,在潜在敌手用意不明之前,杨昊把虎营和威远营调到天德军驻防,同时又明确指示边防各军、蛮黑部和兀秃部约束士卒,不要做出擦枪走火的事情来。
为了防止契丹人可以运用小股骑兵对丰州后方造成的骚扰、破坏。九娘关、冰岩谷、巨石堡、九连山四大要塞加紧施工,九娘关和冰岩谷的两处工程更是日夜不停,提前一个半月建成使用。各县的捕快和民军加强了治安巡逻,内寺坊则加强了对重点区域的监控。丰州三城和天德军内紧外松,随时准备迎击契丹人的侵犯。
在一切准备停当的时候,契丹人的特使耶律帖剌却突然来到了中受降城,耶律帖剌是耶律萨剌德的次子,年仅二十岁,一口汉话说的煞是流利。杨昊此时正在中受降城巡视边务,耶律帖剌的突然到来,让杨昊既是尴尬又有些惶恐不安:耶律帖剌的到来若不是一桩巧合,那就说明自己的身边隐伏着契丹人的奸细,否则他何以能如此清楚自己的行踪?
耶律帖剌是代表契丹可汗来邀请杨昊一起出兵围攻回鹘的,从此前得到的种种情报看,契丹人近期并无大规模出兵回鹘的迹象,杨昊断定这是对自己的试探。于是他借口自己只是边境的一员守将,无权决定攻伐之事,而且没有圣旨和兵部的移文自己无权调用军队。
耶律帖剌哈哈一笑,不以为然道:“据闻杨将军治理丰州以来,从未向国库上缴过一文赋税,这么看丰州与河朔诸镇又有什么区别?杨将军说自己不能做主决定征伐之事,帖剌实在不敢苟同。若是我没有记错,杨将军一个月前还在河东剿匪,丰州的兵跑到河东去剿匪,这难道是大唐天子的诏令吗?”
杨昊心中暗暗吃惊,没想到这个耶律帖剌对丰州的事知道的这么清楚,契丹人的狼子野心真是昭然若揭。他沉思了一下答道:“丰州不是河朔,丰州是边地,常年战乱不休,民生凋敝,百姓穷苦。朝廷每年都调拨粮款安抚当地百姓,正因如此丰州所得的赋税统统归当地留用。丰州的税赋不缴纳给朝廷,并不能说明丰州的军民就不需要听从朝廷号令。再者,我去河东乃是为了剿匪,各地守将有责任剿除马匪,安抚地方。”
耶律帖剌佯惊道:“据闻贵国河东镇有十万大军,是什么样的马匪如此凶悍,竟连十万大军也制服不了他们。”
杨昊笑答:“河东是否有十万大军我并不知情,但马匪是从我丰州流窜进河东的,我身为丰州守将,总不能坐视不理吧?实不瞒二王子,我跨境追捕马匪其实并不符合大唐法理,但是我若能将这股马匪扑灭,朝廷就会念我的功劳不再追究我的过失,因为胜利清除了匪患,我的河东同僚们也愿意为我快脱。反之,我若不去,则河东守将必然是参奏我,那时我便有性命之忧。为了保住这颗项上人头,我只能铤而走险。”
耶律帖剌讪讪地笑道:“看来唯有请大唐天子下旨,将军才肯助我一臂之力咯。”
杨昊回答道:“请二王子谅解,身为人臣,不敢抗命?”
耶律帖剌见状便也不再强求,转而又与杨昊商议开放边境,设立傕场一事。契丹人需要大量铁器,需要食盐,需要绫罗绸缎和麻布。幽州三镇对他的封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当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杨昊便一口拒绝了:“二王子要杨昊开办傕场,却让杨昊如何面对同僚。”
耶律帖剌闻言冷笑,用威胁的口吻说道:“据我所知,将军跟他们三位并不算熟悉,你跟刘使帅最近因为河东的事闹的并不愉快。而跟其他两位使帅,更是连面也没见过。我不知道若是将军与外人发生争执,他们三位会不会拔刀相助呢。”
杨昊回敬道:“哪要看跟什么人争执,为什么争执。若是跟自己人争执,除了刘使帅其他刘张二位定然会袖手旁观,因为我们并不熟悉。其次,是看为什么而争,若只是争一口义气,他们三位恐怕都不会助我,但若事关国家大义,我相信他们三人一定会鼎力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