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初唐第一猛将-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期间的十天朝廷除非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否则各部都只有值班人员值班,就连一向以勤政著名的李世民,也会充分的利用这十天的假期,进行充分的休息调整。
春节这个原本充满喜庆的节日,就在百姓们欢天喜地,官员们战战兢兢的氛围中过去。恢复朝会的第一天,苦苦的煎熬了整整十天的朝中官员便迫不及待的给李世民上书,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希望他能够改变此番出征人员的名单。不得不说,经过十天假期的酝酿,官员们所提出的这些个理由都非常的充分,甚至于连李世民都觉得如果不作出调整,都有些祸国殃民的味道。但是,他这次也是铁了心的要坚持到底,既不就自己做出的决定进行任何解释,也不考虑做出任何的调整,态度之坚决前所未有。
第五十八章 出征倭国 二
第五十八章出征倭国二
贞观二十二年三月初六,大唐天子李世民亲率大军二十万御驾亲征,与此同时辽王李恪也率领五万大军兵分两路前往倭国。李恪麾下的五万人马,一部三万人由房遗爱率领,从北海城出发,第一站将前往马岛,先将对马岛攻下来以后,再继续向南将九州岛外围的岛屿肃清,然后等候大唐主力的到来。李恪则率领两万人马从鸭绿江口登船出海,然后直奔莱州。
此番出征倭国,最大的难题并不是什么两军交战,而是随同李世民一同出征的那些个老将们的身体状况。为了确保这些个老将们的身体至少能够坚持到登陆倭国,李恪可是没有少下功夫,为了能够请出老神医孙思邈随军出征,李恪在回到沈阳后整整的陪了老神医一个月的时间,帮着他将老神医那流芳百世的医学巨著《千金方》还没有完成的部分全部给帮着整理了出来。反正《千金方》的全部内容早就被那个猥琐男给印刻到李恪的脑海中,这倒是难不倒李恪,只不过李恪总不能直接将《千金方》的内容给写出来,需要一点点的引导着老神医自己去往这方面想。老神医这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编写这部医典,大致轮廓早已经形成,再经由李恪在一旁刻意的引导,终于大功告成。
对于老神医来说,自己毕生的心血终于完成,这其中李恪的功劳也算是功不可没,毕竟要不是他所提供的那些个早已经失传的医书作为参考,自己至少还要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他还拒绝了在这部药典上署名的要求,使得自己承受了他一个巨大的人情。如今他来请自己随军出征,还真不好开口拒绝,就当是偿还他的人情,这一趟也必须要去上一趟。说起来老神医也非常的够意思,不但自己随同李恪一同出征,还将他的六名学生也一同带上,以免到时候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
五月底,当李恪的船队抵达莱州的时候,李世民的大队人马已经早于他两日抵达。按说李世民亲率二十万大军,战船数量应该远远高于李恪的两万人才对,但是实际上双方的战船数量却是李恪的船更加的多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李恪早就做好与倭国开战的准备,这四年来他治下的三个制造局一直是开足了马力在制造弹药。四年的时间使得他这一回仅仅用于盛放弹药的战船,就达到了惊人的四百艘战船。再加上大唐不比他的治地,每年的国库税收不可能全部用于建造战船上面,而李恪就不一样了。他自己的钱本身就已经到了花之不尽的地步,所以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钱去大量的建造海船。
此番出征,他一共动用了一千两百艘战船。当然这一千辆百艘战船并非都是禺京级战船,否则的话就是累死他仅凭东北一地,也不可能出产如此众多的舰用神威大炮。实际上这一千两百艘战船当中,包括靖海舰和镇海舰在内也不过三百余艘,其余的绝大部分战船都是用来运送给养以及作战人员的。这些个运输舰从外观和体积上都和禺京舰十分相似,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船体内的空间非常的大,用于运兵每艘船可以搭载一千五百名士卒,如果运货的话至少可以运送二十万斤以上的粮草。不过这种运输舰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自身防御力薄弱,每艘战船之上只配备了五十名水手以及五门神威大炮。当然,对于这个时代来讲,五门神威大炮足以应对一般的海上突发事件了。
大唐的莱州水师并没有这种专门用来运送兵员或者给养的战船,对于他们来讲实在是没有这份闲钱花费在这方面。李恪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才将他麾下所有的战船全部都带到了莱州,就是为了帮助朝廷运送给养和兵员。不然的话,就凭莱州水师的三百艘战船,想要将李世民所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运抵倭国,单是往返的时间就要花去大半年都不一定够。
李恪此次带过来的战船当中,还有三艘以发动机为主动力,船帆为辅的运兵船。这一款发动机为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发动机,原本已经造成五艘,只不过一直没有做过长距离的航行实验,这一次带过来三艘,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此次远征倭国,来实际考验一番蒸汽发动机是否真的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以便为今后开采吕宋岛以及澳大利亚的矿山做准备。
当三艘冒着浓浓的黑烟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大船,跟随着庞大的船队进入到莱州海港的时候,立即便吸引住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的目光。原因无他,这三艘大船由于此刻并没有升起船帆,再加上它所冒出的黑烟让人误以为是起火了,所以才在一千多艘战船当中显得那么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当李世民等人得知这仨艘大船,居然不是以船帆和船桨为动力时,更加是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纷纷要求上船去参观一番。蒸汽发动机对于李世民以及久居长安的官员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儿,毕竟李恪曾经送给过李世民一辆汽车,而且工部制造局如今也能够制造的出来。但是船用蒸汽发动机就并非是工部制造局刻意制造的了,毕竟长安深处内陆,又是河流相对偏少的北方,没有必要重视发展战船,所以工部制造局虽然拥有李恪送过来的制造图纸,却没有将只作为重点研制的项目。倒是莱州水师这边的造船厂,对这个蒸汽发动机比较感兴趣,但是受研发经费的限制,再加上李恪提供的图纸只不过是根据普通发动机进行的设想,距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研发的进度要远远的落后于李恪这边。
李世民等人在登船参观过后,立即决定要乘坐这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大船前往倭国。李恪听后不仅大感头疼,要知道这三艘大船原本是用来做实验用的,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再半路上抛锚,还有就是发动机的动力虽然足以支撑整艘船甚至于重载航行,但是航速却及不上风帆船的速度,虽然船上也装配有船帆,但是由于甲板之上要给众多的烟囱留出足够的地方来,所以船帆的数量也就远远的少于其他战船,再加上使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烟囱的底部温度很高,所以为了避免将船帆引燃,发动机和船帆是不能同时使用的。
最最令李恪头疼的还不是这些,这三艘船当初设计的时候是按照运送给养和兵员进行设计的,所有供兵员休息的房间都是可以容纳数十人的大房间,需要运送兵员的时候,房间内只要放置上下层的床就可以,而去除了这些床就变成了运送给养的货舱。李世民乃当今天在,随同他出征的则无一不是当今的朝廷重臣,总不能让他们挤在一起休息睡觉吧。怎奈好话说了无数,李世民就是不肯改变主意。无奈之余,李恪只好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将其中的一艘船进行了一番改建,这才勉强的达到能够让这些人入住的标准。
早已经做好准备的二十万大军开始陆续的登船,按照早已经选定好出海的黄道吉日,一千五百余艘大小战船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海港。一千五百余艘战船同时在海面上行驶,抬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遍布了上百里方圆的海面,场面上极度的壮观。
如此庞大的船队在海面上行驶,想要维持好行进中的队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避免有船只在航行的途中掉队,就要将航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慢的速度上。
船队在抵达济州岛的时候已经到了六月末,整整一个月的航行使得绝大部分从来没有上过海船的大唐士卒苦不堪言。为了让士卒们在抵达倭国的时候保持充分的战斗力,李世民不得不做出了将船队停靠在济州岛进行短暂的休整。
济州岛上原本有近五万百济的百姓居住在这里,但是在不久前的对新罗的战争当中,房遗爱曾经下令麾下的舰队对济州岛上的几个城镇进行狂轰乱炸,然后又派出登陆部队进行清剿。如今岛上虽然不敢说渺无人烟,也绝对超不过一千名的幸存者,基本上可以称之为一座荒岛了。
大军在岛上休整的第四天,一艘房遗爱麾下的镇海舰奉命前来汇报最近的战果。遵照李恪在出征之前所下达的命令,房遗爱统领着麾下的舰队,先后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将九州岛周边所有有人居住的大小岛屿清理了一遍,并且已经可以确定这些岛屿之上不再有倭国人存在,同时又对中通岛和福江岛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整理,以供大军到来后进行短暂的休整。目前舰队正在中通岛、福江岛一带游弋并担任警戒任务,并等候进一步的命令。
第五十九章 出征倭国 三
第五十九章出征倭国三
二十万大军在济州岛休整了整整十天的时间后终于再次上路,经过了十天的海上航行,再一次见到了陆地,不过这只不过是倭国西部的诸多小岛屿罢了。不过这里距离倭国的四大岛屿之一的九州岛,只有一天航程的距离,所以这里是他们登陆倭国之前最后一次休整。
李世民等人一登上岛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遍地的炮弹坑,往前走了一盏茶的时间,来到了一处临时搭建的宿营地,直到这里才终于算是不见了那些个密密麻麻的弹坑,不过这倒不是因为这里没有遭受到炮弹的洗礼,而是营地周围已经被先行登陆的部队进行过掩埋,这才使得营地的周围看起来比较平整。对此不禁老将为之惊叹:仅仅这一段路程内便有如此众多的弹坑,真不知道当初房遗爱这小子在清理这个岛屿的时候,到底在这里倾洒了多少的炮弹,这也未免太过于奢侈了吧!如果换做我来统兵,最多只用四分之一的炮弹,再加上数千士卒登陆清剿,便可以将这里的敌人全部杀光。
唐初一代名相,如今已经因病辞去官职在家颐养天年的房玄龄,在得知李世民征召他随军出征的消息后,毫不迟疑的便应了下来。别看他如今已经六十九岁高龄,又是文官出身,想当年那也是腰胯宝剑上过战阵之人。以前为官之时那也是刚正不阿之人,如今已经不在朝廷任职,再加上年事已高,居然开始耍起小孩子脾气,当听到有人居然敢当众批评自己的儿子,立即便跳了出来辩解道:“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吧,居然还在用你年轻时领兵打仗时候的思维,来理解现在的战争,真不知道该如何的说你才好!你也不想想,我大唐如今拥有如此强大的火炮,为什么还要白白的浪费士卒们的生命?须知道我大唐要不是因为现在人口稀少,没有足够的士卒去占领打下来的地盘,只怕现在早已经将天竺和大食尽数纳入我大唐的版图之中了!所以我认为我家二郎的做法非但没有错,反倒应该予以嘉奖!”
先前那名开口说话的老将,那也是当年的开国元勋,与房玄龄那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说出那番话来也不过是随口之言,并没有任何的其它含意在其中。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下意识的感慨之言,居然会引来房玄龄如此之大的反应,有心反驳上几句,但是想到天子就在身边,自己这么说未免有挑拨之意,于是便不再开口说话。
李世民见状马上便明白了双方的意思,也不就此发表任何的看法,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李恪,笑着问道:“为德,这房遗爱是你麾下的战将,只有你才对他最为了解,不如你说说看他这么做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李世民这番话的含义非常的明白,房遗爱如今是营州大都督辽王李恪麾下的将领,而李恪拥有开府仪同三司的资格,最重要的是李恪的这个开府仪同三司可不是虚衔,而是实打实的可以开府建牙,可以设置三品以下官员的实差,也算是李世民对于他不能接任自己位置的一种补偿。李世民当政期间,正二品以上全部都是虚衔,也就是说宰相(唐朝没有宰相一职,尚书左右仆射便是宰相)也不过是从二品官职,正三品已经是六部尚书以及大都督级别的高官。李恪在分封自己麾下的将领时,只需向朝廷报备一声便可以。当然,李恪所封的官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能在他的治下有效,这些人都只能算是他的家将,要想再回到朝廷任职也不是不可以,那就要降职使用
房遗爱如今已经成为了李恪的家将,一旦他离开李恪就意味着背叛,除非李恪被确认为有叛国行为,被朝廷收回了他的一切权力,否则的话朝廷一般来说是不会再予以重用房遗爱的。所以,房遗爱能否获得重用并不在于朝廷,而是在于李恪是否会重用他。
李世民的这番话一出口,所有的人边都竖起了耳朵,想听一听李恪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李恪自然是明白李世民的用意,于是笑了笑说道:“父皇有所不知,房遗爱这个家伙作战之时勇则勇矣,只是有一条不好,那就是太过于疏懒了。”说到这里见到房玄龄的脸色一变,也假装没有看到,继续说道:“如果儿臣没有判断错误的话,他此番作为就是因为懒得派兵登岛清剿岛上的倭人,这才采取炮击的方式将整个岛炸平的。”
“哦?这样啊……”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的一皱。
“父皇有所不知,这炮弹看似可以长期的保存,实际上也是有着使用的期限的。如果长期封存在库中不用的话,时间长了也会降低使用时的威力的。以我们目前的存放条件来看,最多存放五年的时间,这些个炮弹的效果就会下降两成左右,如果存放的时间更长的话,还有可能造成炮弹提前爆炸或者不能引爆的缺点。这几年来,儿臣那边生产的炮弹数量太多,偏偏这几年周边又是非常的太平,致使这些炮弹眼看着就要到期。房遗爱此举虽说有些浪费之嫌,不过将这些将要报废的炮弹投放在这些不重要的岛屿之上,倒也不为过。”
说道对于弹药方面的理解,李恪被称之为当世第一人也不为过。既然他如此说,别的人也就都认为就当如此。听完他的解释后,神情最为紧张房玄龄不禁暗自长出了一口气:还好方俊这个臭小子没有胡来,不然我这张老脸就要被他丢尽了。
听完李恪的解释,李世民却不禁皱了皱眉道:“如此说来,朝廷已经有近五年没有对外作战,库存的但要岂不是有很多已经到了期限?如果贸然使用的话岂不是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旁边一名工部的官员听后赶紧过来说道:“回禀陛下,四年前朝廷曾经给正在西域地区作战的辽王一部运送过一次弹药,当时便已经将库存的弹药消耗过半。其后由于周边没有战事发生,所以工部每年生产的但要并不多,加之炮兵经常需要实弹演练,所以每年都会有一定量的消耗,而这些消耗都是以陈旧的炮弹为主,所以工部所储存的炮弹基本上都是当年或者上一年度生产的。此番出战更是工部制造局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的。”
李恪也在一旁说道:“父皇只管放心,儿臣此番出征携带了四百艘船的弹药给养,足以支撑此番出征的用度。再说一旦大军登陆以后,便会有很多的船只空下来,大不了儿臣将这些船派回去再往这里运送便是,这一点您无需担心便是。”
大唐军在岛上休整了五天以后,再度登船出海直奔九州岛而去。根据房遗爱之前侦查到的情报,大唐军决定兵分三路,分别于肥前国、萨摩国、日向国登陆,然后一路向东推进,最后于丰前国境内汇合。其中房遗爱为左路军统领营州下辖的五万兵马从九州岛西北侧的肥前国境内登陆,负责攻取肥前国、筑前国、筑后国三国;李绩作为右路军率领十万大唐军以程咬金为先锋,从九州岛东南侧的日向国登陆,负责攻取日向、丰前、丰后三国;最后一路则是李恪所率领的中军,以秦琼为先锋统领剩余十万大唐军在萨摩国登陆,负责攻取萨摩、大隅、肥后三国。
李世民等随同他一同出征的老将们,则全部都集中在了李恪的中军。李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李世民说是此番出征的主将由李恪来担当,但是有他在李恪哪敢擅自做主。再有就是此番随同李世民出征的的文武官员共有近百位,但是真正可以派上用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