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医-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之前,为了避免闹笑话,与评书电视剧里的虚构区别开来,杜文浩重新了解了杨家将的真实情况,知道杨家将小说里的杨继业的七个儿子中的六郎杨延昭,历史上其实是长子,也就是大郎。杨继业战死之后,朝廷追封他为太尉,并世袭。北宋太尉一职,列六十级武职官阶之首!这杨传永是杨文广的亲哥哥,家中长子,世袭了爷爷杨业的爵位。杜文浩作为宰执,三衙都点检,登门拜访,所以杨传永亲自出迎。

杨传永把杜文浩等人迎进正堂,分宾主就座,一番客套之后,杜文浩拱手道:“杨太尉或许听说了,太皇太后下旨任命我为西征西夏的招讨使。但我领兵时短,实在惶恐,生怕辜负了皇恩。我自幼便听杨家将精忠报国,血战沙场的故事,心中仰慕,今日冒昧登门拜访,特求教治军之道,还请太尉不吝赐教。”说吧,起身一礼。

杨传永忙颤巍巍起身还礼:“不敢当,大将军过谦了。”坐下之后,捋着雪白的胡须沉吟片刻,拱手道:“实不相瞒,老朽虽出杨门,又承袭爵位,但自幼只喜诗书歌赋,对行伍一道并无研究,领军作战的,都是舍弟文广夫妻。既然大将军不耻下问,自当相告。只可惜三弟文广已经不在了,但弟妹还在,待老朽差人去请了她出来,她随文广征战多年,对领军之道也能说是一二来。”

杜文浩忙道:“如此多谢了!”

杨传永吩咐一旁的管家去请。过不了片刻,进来一位中年妇人,见她头上玉瓒螺髻,身上罗绮文秀,面如冠玉,目似朗星,一袭长裙,翩翩然若轻云出岫。过来盈盈一礼:“妾慕容桂英,见过大将军!”

杜文浩又惊又喜:“穆桂英?你是穆桂英?”

穆桂英道:“是。穆桂英是我汉名,是夫君取的,我是鲜卑族,复姓慕容。”

杨家将里的穆桂英是杨宗保的妻子,而杨宗保历史上并无此人,纯属虚构,杨宗保的很多故事其实是杨文广的事迹,杨宗保的妻子穆桂英,其实是杨文广的妻子慕容桂英。史料记载“杨文广娶慕容氏,善战。”

杜文浩欣喜道:“穆桂英挂帅!哈哈,原来你还活着啊?呸呸!对不起,我一高兴说错了,请您原谅,我是久闻大名了,听说你能征善战,当年还曾在战阵对敌时擒获你夫君。对吧?”

穆桂英微笑道:“将军博闻强记,连这都知道。”

穆桂英是鲜卑望族,自幼习练刀马功夫,得名师指点,当年杨文广领军西征西夏,穆桂英家族所在部落当时隶属西夏,也协同抗击宋军,与杨文广对阵之时,对杨文广新生爱恋,两人对战,穆桂英将杨文广生擒活捉,在山寨吐露心声,两人遂定终生,穆桂英率部归顺杨文广,此后跟随夫君在边塞与西夏征战多年。直到夫君病逝。

杜文浩这段故事,是从评书杨家将里听来的。想不到还真有其事。急忙拱手作揖:“能有杨夫人赐教,我这心里也就有底了。”

“大将军客气了。将军领兵以少胜多,全歼吐蕃番军,原是善于治军之人,否则断不能取得如此佳绩的。妾还需向将军请教呢。”

杜文浩挠挠头笑道:“实不相瞒,我那一仗有取巧的嫌疑,给敌军下了药,让敌军都跑肚拉稀了,这才取胜的。”

穆桂英莞尔一笑,赞道:“知己知彼,避其锋芒,巧计下药,这才是真本事啊,若是硬碰硬血战得来,反倒不觉的有何让人敬佩之处了。”

“听你这么一说,我到也有些佩服自己了。”

两人相视而笑,各自落座,杜文浩先问了一些当年与西夏征战厮杀的战例,特别是西夏军的作战特点。

话锋一转,回到了杜文浩最想知道的治军之策上:“太皇太后很不满我军现状,下旨让我进行整顿。但我接触军队时间不长,通过了解的一些皮毛也感觉到,我军痼疾很深,存在的问题很多,却一时理不出头绪来,所以登门求教,想走一条捷径,以夫人之见,我军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治军?”

穆桂英却不再客套,想了想,道:“我军痼疾,妾与拙夫曾探讨多次。也深有感触。既然将军垂询,妾自据实相告。”

杜文浩大喜,拱手道:“浩洗耳恭听!”

穆桂英滔滔不绝,将她与杨文广十数年征战中对宋军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感悟,一股脑都告诉了杜文浩。

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杜文浩这一上午从穆桂英这听到的关于宋军的凡事种种,许多都是闻所未闻的。穆桂英不仅说了宋军表面上存在的重重缺陷,更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宋军存在问题的原因,也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

中午时分,杨家设宴款待,杜文浩还想多讨教一些问题,便留下了,与穆桂英酒桌上继续畅谈。

酒宴之上,杜文浩举杯借花献佛,给穆桂英敬酒:“杨夫人,浩又一个不情之请,——夫人能否再次披袍挂帅,出征西夏?”

穆桂英黯然摇头道:“多谢将军信任,以往拙夫在世,妾追随拙夫征战倒也罢了,现今拙夫病逝,妾一介女流,实不便披挂上阵。还请大将军海涵。”

杜文浩想想也是,又道:“杨家枪法十分厉害,不知夫人会不会呢?不过,你能生擒杨家将,功夫比他们还高,用不着学他们的枪法的。嘿嘿”

“杨家枪的确有过人之处,拙夫已经将全套枪法教会我了。”

“是吗?可惜,我要能学这套枪法就好了,我虽然有个妾室武功很强,但刀马功夫却不在行,我正想找个这方面的师父呢,还有兵法师父,顺便教我兵法就好了。不知道夫人有没有好的人选推荐呢?”

他满怀期待望着穆桂英,希望她能答应教自己刀马功夫和兵法。

穆桂英微笑道:“大将军何必舍近求远,将军家里就有一个现成的上佳人选啊。”

“谁?”

“大将军马上要迎娶过门的新媳妇,王宰相的千金,京城第一美人王润雪!”

杜文浩笑了:“夫人如何开这种玩笑,润雪是大家闺秀,若说她写得一手好书法,画得一副好画,这我信,我亲眼看她闺房里都是文房四宝各种精美字画。但说她会刀马功夫,我就不信了,就算花拳绣腿,只怕也未曾学过。”

杜文浩说得如此肯定,那是因为他曾经与王润雪巫山云雨,想那赛雪肌肤,兰花玉指,如何是舞枪弄棒的样子?

穆桂英笑了:“将军若要不信,等她过了门,一问便知。”

杜文浩见她不象开玩笑的样子,半信半疑道:“她果真会刀马功夫?”

“嗯,将军或许不知,我们两家紧挨着,她小时候经常到我们府上来玩,见我们府上一帮孩子舞枪弄棒的便嚷嚷着要跟着学。原只想教她一些强身健体,谁料想她天资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教的功夫,最多两遍,便学会了。或许是她乖巧伶俐,跟我幼时很像,让我想起孩童时光,故与她特别投缘,虽未拜师,却悉心点拨,我一身本事,她已学了个八九成。就差火候磨练了。”

杜文浩又惊又喜,上下打量了一下穆桂英,心想这穆桂英看着也是细皮嫩肉的,也不象舞枪弄棒的人,谁有知道却原来是赫赫有名的巾帼英雄呢?真是人不可貌相。原来自己未来的二夫人还是一位女将,而且出自杨门女将穆桂英门下,哈哈,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哈哈哈。

杜文浩乐不可支,问道:“你们杨家枪也传外人?”

“当然,枪法是用来杀敌的,拙夫以前就曾将此枪法精髓教授所帅将士,只要想学,从不藏私。”

“原来如此!那润雪兵法如何?”

“兵法就更不在话下了,她天资聪慧,过目不忘,我府上兵书她都已经烂熟于胸,平素也常听我们说些征战的战例,只是,她从没真正上过阵,说到底也只是纸上谈兵,钢是块好钢,就看将军如何打磨了。”

“太好了!将来我领军西征西夏,一定带她在身边,让她跟夫人一样成为一位巾帼英雄!”

“那是自然!”

意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杜文浩真可谓心花怒放,酒宴之后,告辞离开天波杨府,借着酒兴便想去王宰相家登门拜访未来的夫人,来到门前又停住了,未过门的新媳妇是不能见夫君的,再说了,自己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穆桂英说的话,绝对没错。等过了门再问也不迟。

杜文浩进宫来到皇上住的睿思宫。一问内侍,皇上却在资善堂。

资善堂是皇上学习的地方,看样子这小皇帝还真用起功来了,连中午午休都不休息了。

杜文浩高高兴兴来到资善堂,刚到门口,一个负责伺候的内侍便扯着嗓门道:“哎呀!杜大将军您来了!是来看皇上功课来的吧?皇上正在里面刻苦攻读呢!”

杜文浩瞪眼道:“你嚷什么?我耳朵都要被你震聋了!”杜文浩迈步进了资善堂,穿过天井,来到北面正房大厅。

大门门是关着的,杜文浩抬手将门推开,只见屋里四个孩子正各自拿着书卷,聚精会神看着。教书先生赵彦若正垂头丧气坐在那里,望着杜文浩欲言又止。

这时,就听见屋里有蟋蟀轻轻的叫声。杜文浩皱了皱眉,背着手慢慢走到宋哲宗身边,瞧了一眼,问道:“皇上,在看什么书呢?”

“《论语》!”

“皇上的书,好像拿反了呀!”

“是吗?嘿嘿”宋哲宗抬头望着杜文浩,嬉皮笑脸将书倒了过来,“朕刚刚看完《中庸》,正准备看《论语》,你就来了,所以拿反了,嘿嘿……,咦!怎么是反的?”宋哲宗将手里的书翻来倒去看了看,恍然道:“朕刚才没拿反啊!”

杜文浩呵呵笑了:“皇上,你刚才压根就没在看书,连书正反都不知道,我只是讹了你一下而已。”

“杜先生!你敢戏弄朕?!”

杜文浩没理他,背着手走到胖墩九皇子赵佖身边:“嗯,你的书倒是没有拿反,不过,你书桌下面的蝈蝈爬出罐子来了。”

“哎呀我的蝈蝈!”赵佖扔掉书,弯腰低头就去桌子下两只脚处找,见夹在两脚之间的蛐蛐罐好端端地盖着盖子的,蛐蛐没爬出了。

杜文浩呵呵笑了,走到前面台子上,说道:“中午午饭之后可以休息一个时辰,这是制度,现在还没到下午上学的时候,你们几个要玩尽管玩,没必要装模作样摆出这副爱学习的样子来给我看,我要的是你们的真实成绩,而不是你们弄虚作假的刻苦样。明白了吗?”

公主念念长舒一口气,把手里的书扔掉了,说道:“都是皇帝哥哥的馊主意,哼!装这些做什么嘛。”

宋哲宗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是怕先生看见我们玩,说我们来着。”

第427章 军事变革

杜文浩道:“你们才多大的?你们这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我象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比你们还淘呢!”

“真的?”宋哲宗道:“那你最喜欢玩什么?是斗蛐蛐吗?”

杜文浩小时候最喜欢玩电子游戏机,那时候已经不时兴斗蛐蛐了。摇头道:“不是,你们刚才在斗蛐蛐吗?”

“嗯……是啊。”

“那拿出来斗斗,给我瞧瞧。”

“好啊!”宋哲宗从桌子下面拿了一个蛐蛐罐出来,放在桌上,瞪眼对其余三人道:“赶紧的啊!”

三人都拿出了蛐蛐罐。又拿了一个专门斗蛐蛐的大罐子放在桌上,宋哲宗先取出一个蛐蛐放进罐里,赵佖也取了一只放进去,用草根逗两只蛐蛐掐架。

很快,两只蛐蛐相互咬了起来。

斗得片刻,宋哲宗的蛐蛐便落败了,被追得满罐子乱跑。

赵佖乐得哈哈笑,指着宋哲宗道:“皇兄,你输了,快陪钱来!”

宋哲宗气得鼻子歪,从怀里摸出钱袋,取了一小锭金子,啪的一声砸在赵佖手心里:“给你!哼!等着瞧,下一盘我准赢!”

“嘿嘿,你已经连输给我三锭金子了!”

杜文浩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宋哲宗竟然带着弟妹在用蛐蛐豪赌!一次输赢竟然高达一锭黄金!

他转头瞧向教书先生赵彦若,想质问他为何不管管,只见他苦着脸冲着自己,便知道他没这胆子。

杜文浩回头正要喝止,没等他出言,更让他震惊的事情接踵而来。——只见怒气勃发的宋哲宗伸手入蛐蛐罐里,抓出那只战败的蛐蛐,高高举起,狠狠摔在地上,一脚跺了上去,还踩着狠狠一拧。

他的脚撤开的时候,那蛐蛐已经被这一脚踩得稀烂!

杜文浩心中的震惊比刚才看见宋哲宗赌博还要厉害,眼见皇上小小年纪便如何狠毒,将来……,杜文浩简直不敢再往下想。

宋哲宗大声吼道:“再来!朕一定能赢你!”伸手又要去抓蛐蛐。

“且慢!”杜文浩努力压制住心里的怒火,缓缓道:“皇上,当初太祖皇帝跟陈抟老祖下象棋赌华山,把华山输了,便立下规矩,子孙不准赌博,皇上今儿个用蛐蛐赌金锭,只怕有违祖训啊。”

宋哲宗讪讪笑道:“小赌怡情,玩玩嘛,没什么的。”

“皇上,勿以恶小而为之!今日赌蛐蛐输金锭,来日恐怕就要赌江山的!还希望皇上能遵循祖宗定下的规矩,再不要这样了。若是让太皇太后知道了,只怕有的罚的。”

杜文浩把太皇太后摆出来,便点中了宋哲宗的死穴,宋哲宗只得悻悻扔下蛐蛐罐:“罢了,反正也没什么好玩的。不赌就不赌呗!”走回座位坐下。

杜文浩慢慢走到他身边,背着手道:“适才,皇上一脚将蛐蛐踩扁了,的确出了心中的恶气,但皇上是否想过,这样做似乎不太合乎皇上的身份。”

“不就是个蛐蛐嘛,朕这也错了?”宋哲宗很是不满,仰着小脑袋望着他。

“记得当初太皇太后定皇上承继皇位之时,曾说过,希望皇上将来以仁宗帝为楷模,成为一位仁义之君。用这种手段对付一个弱小的生命,是否有违仁义呢?”

宋哲宗又傻眼了,低下了小脑袋:“朕知错了,先生不要告诉太皇太后才好。”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微臣又岂是告黑状的人呢?——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开始上课吧。”

小胖墩赵佖立即兴奋叫道:“先生,今天讲为什么筷子插在水里会弯吧?”

小公主念念道:“不不,还是先讲为什么星星会眨眼!”

赵佶也道:“不,先教怎么画画才能更象!”

杜文浩摇头道:“不,今天讲算术!”

宋哲宗立即鼓掌叫好:“对对!这个好。就先教这个!”

他现在是皇上,其余三人也不敢直接违抗他的决定。再说他们对杜文浩的新方法算术也很有兴趣。

这一下午,杜文浩教了他们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和用阿拉伯数字表达数,并教了如何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加法运算。

宋哲宗发现这个方法远比用一根根算筹摆各种图形要快得多,而且简便得多,很是兴奋,自己给自己出题计算,玩得不亦乐乎。

赵佖脑袋瓜比较笨,阿拉伯数字都记不准,老弄错,更不用说加法运算了。念念最小,学得却最认真,写字虽然慢,却是一丝不苟。只有赵佶,对算术运算似乎兴趣索然,但也还在认真学着。

教完课已是傍晚时分,杜文浩回到五味堂。

钱不收和阎妙手过来禀太医局外科新内容的授课情况,问杜文浩何时有时间去太医局授课。杜文浩让他们先讲着,等自己忙过这一阵子再说。同时,让阎妙手准备培训军队的军医。

第二天,杜文浩便下了让三衙着手制定军医培训计划,开始对全国军医进行金创外科的专门轮训。当然,首先轮训的是陕西六路前线的军医。

这两天,三衙各军都指挥使按照杜文浩先前的布置,把他们认为军队存在的问题都写了书面报告呈送杜文浩。

这些报告杜文浩看了之后,发现大部分将官写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想必是担心言多必失招来祸事。好在还有少部分军官敢于直言,揭示了军队中存在的很多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存在多年的痼疾,杜文浩已经从穆桂英哪里听来了。也有一些是今年才出现的新问题,穆桂英离开军队之后,没有接触到。一些军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有启发性,杜文浩看了,很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随后几天,杜文浩将那些仗义执言的军官都一个个叫来,当面询问了解,并跟他们下部队了解实情,进一步有了感性认识,也掌握了大量真实的情况。

这期间,师爷沈升平根据杜文浩的要求,对杜文浩需要的各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也基本完成了。杜文浩根据这段时间调研结果,整理出了自己对军队进行大规模军事变革的思路。

副都指挥使李浦已经完成了护送太皇太后曹氏灵柩到皇陵的工作返回了京城。杜文浩将他和几个参加了对西夏作战的心腹高级将领们叫来,商谈自己的军事变革新思路,大家听了发言都很踊跃,杜文浩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了进一步修改。直到众人都觉得可行为止。

这天下午,杜文浩进宫来到太皇太后高滔滔的寝宫福宁宫。高滔滔照例在工地上查看人工湖修建情况。

这些天,征地范围内的搬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古代征地跟现代不一样,特别是皇上征地,那是绝对无条件的服从,在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