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兵二连-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走时,一位女学兵关切地问:“午饭你们怎么吃呢?”
牛志文说带有干粮,请她们放心。并一再表示感谢,末了还郑重行了个鞠躬礼,惹得女生们又笑。
没料到,午饭时分,女学兵们又送来了稀饭,还有咸菜丝。小伙子们大受感动。
饭后,三排个个都像注射了肾上腺素,干起活来特别有劲。太阳刚移到西山,他们活已干完了。
上汽车临走时,大伙儿高声唱起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歌声激昂嘹亮。听到歌声,女学兵们纷纷出来向他们挥手致意。男生们则一边挥手,一边高喊“再见……”“再见……”“再见……”
车尾卷起的滚滚尘埃,还飘浮着阵阵深情的“再见”声。
遗憾的是,此后相互再未见过面。甚至不知这支女学兵二连,来自宝鸡,还是西安?
千锤百炼(四)
六月,二排完成了卫生队的主体建房任务,只留下魏副连长带着七班,搞工程扫尾及旧房的修补。其余三个班,由排长王###率领,回到了连队。
五月份自从公路修通后,襄渝铁路的建设工程得以全面展开。此时打隧道仍以部队为主力,民工则以修筑护坡,砌上下挡墙,浇铸涵洞和配合工程机械进行大规模土石方作业为主攻方向。参战人数之多。似能肩并肩站满全襄渝线。
二排从卫生队回连后,就投入到这全面战斗的序列:六班调去为修建桥涵加工钢筋,八班被调去打扒钉。扒钉用量之巨,实超出局外人想象。九班则去炸山采石。工作之余,还有另外一项重要任务——种菜。
还在卫生队时,冯援朝就已多次带孙少喜、张长安,在连队附近的山坡上,找合适的地块,开荒种菜。由于各班早已占据了四周适合开垦的地块,冯援朝想为六班找块菜地还真不容易。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一块能种菜的平缓地,只好在山坡上,刨坑点种南瓜。
一次冯援朝见其它班在给菜地浇粪,也决定给自己种的南瓜上点肥。好容易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见粪桶和粪勺闲着,就挑了粪桶去舀粪。夏日的粪坑,气味发酵得正足。粪勺在粪坑里一搅,那股恶臭直冲云霄,差点没把他熏倒。勉强给南瓜浇了一遍粪,以后他再也不愿去搅屎尿了。
严克勤和吴国政,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营部干活。帮技术室做些实验用的模块模型。闲了也为营部加工、修理些桌椅板凳,还为营卫生所做些药橱药柜等。任务不紧,他们的心情也格外的悠闲而轻松。
有了好心情,就爱交朋友。他俩最爱与之闲聊的,是刘大胡子。刘大胡子是营技术室的技术员,大个子,北京人。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一脸连鬓络腮的黑长须,飘然至前胸。戴副宽边的近视眼镜,猛一看象外国人,也分辨不出他的年龄。而且从未见他穿过军装,平时只是一身蓝帆布工作服,在一片军绿色的海洋里,格外引人注目。
时间长了,他俩才知道,刘大胡子是随军职工。问他为什么不入伍?豪爽健谈的刘大胡子却不愿多说。只爱向他俩炫耀自己的老婆孩子。
“大型历史歌舞《东方红》,你们看过吧?”
刘大胡子说起话来,永远保持着北京人那种派头。
“我老婆,就是《东方药》歌舞的八百伴唱之一。”
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想不想看看她的照片?”
刘大胡子故意卖关子,其实照片早拿在手里了。也没等他俩说“想”或“不想”就已把照片举在他俩眼前。
“看,左边第三排第十五名,就是我老婆。你俩拿着仔细看看,漂亮不漂亮?”
他俩互相传递着那张全景的放大照片,看了半天。只见左右两边伴唱者的长相似乎一个模样,看不出什么名堂。他俩对视了一眼,吴国政马上明白了意思,就故意说:“很一般嘛,刘技术员。就她的长相,根本就配不上你这美髯公。”
“哎——!这你们就不明白了。她这叫气质美,懂不懂?你想想,全国六亿五千万同胞,只选出八百人伴唱,她是其中之一。你想想,她要是不美,国家能选中她?她要是不美,我能娶她当老婆?嘁!”
他俩赶快傻呵呵地假装臣服,一们劲赞叹:“美!”“确实美!”“咱这眼浊……”哄得刘大胡子心花怒放。
“你俩猜,我给儿子起了个什么名字?”
刘大胡子又聊起了儿子。仍是不等他俩开口,就自己揭开了谜底。
“叫刘通。嘿嘿!刘通。这名字怎么样?听起来响亮吧?哈哈!”
说着,又拿出儿子的照片,让他俩看。照片上是个虎头虎脑的可爱小男孩,着实令人喜欢。他俩赶快奉承夸赞了一番。可他俩的主要兴趣,还是想弄明白他为什么不愿穿军装。
“穿军装?嘁!我干嘛穿军装?部队几次动员我入伍,可我就是不入。我要是穿上了军装,还能留胡子吗?嘁!”
说着,再次用手捋了捋他的大胡子。
营卫生队的李军医也是北京人。却是那种说起话来有点装腔作势的北京人。常撇着一口京腔,把那些来看病的小战士,唬的一楞一楞的。
严克勤选清一色的白蜡木,给李军医做了个精致的小药匣。水磨砂纸将质地细密的白蜡木,磨出玉一般的光泽,然后再打上蜡。李军医爱不释手,整天摆放在他的医桌上。他俩和李军医,也成了好朋友。
一天,他俩正坐在营卫生所,与李军医闲聊。一名战士进来看病。李军医让他坐下,问:“你怎么啦?哪儿不舒服?”
“老子的脑壳筋儿###疼。”
这是一位四川籍新兵,带着川兵惯用的口头语,每句话里少不了“老子”和“###”。李军医却故意装听不懂。
“你是说,你爸爸的头,筋,还有###疼?那你跑来干什么?”
“不是不是”,这位战士连忙解释,“我是说”,他怕李军医听不懂,还特意比划着,用手指着自己的前胸,“老子……”
“放肆!你给谁当老子?给我站起来,立正!”
吓得这位颦眉皱脸的新兵,一下子站了起来,诚恐诚惶的,不知如何是好。
“好好说,你到底怎么啦?”
“我……我,我的脑壳,筋儿筋儿的鸡……”他马上意识到了,赶快把这“###”咽了回去,又重新说:“我这脑壳,筋儿筋儿地蹦着疼。”
“是满脑袋疼?还是两边疼?”
“是……是脑壳两边疼……”
“好了,让我看看。”说着,就伸手把他的脑袋胡乱拨弄了几下,看了看,写了个处方,“去,让王医助给你取药。”
末了还不忘再训斥一句“毛病!”
逗得他俩“吃吃”直笑。
技术测绘班的林班长,是位六九年入伍的成都兵。
林班长曾去学兵二连当过班长,所以彼此都认识。
学兵们普遍对林班长印象很好。那些农村入伍来的战士,在学兵二连当班长时,只知机械地奉行“新兵训练”以“训”为主的古训,对学兵也是一概的“训”,学兵们对此极为反感。林班长则不同,他毕竟是城市来的学生,和学兵的心灵是沟通的。尽管训练时也严格要求,却绝不刻意伤害学兵的尊严和感情。
林班长高高的个子,一表人材。平时喜穿一套洗得发白的军装,使军帽上的红五星和衣领上的红领章更加耀眼。再配上那挺拔的身姿,据说连师部文工团的女演员们,见了他都要驻足引颈,注目良久。
林班长的性格,也一如他的外表,有点亭亭玉立,不蔓不枝的味道。这性格其实很不适合“以服从为天职”军旅氛围。所以,他与顶头上司谭技术员的关系,总是很别扭。
谭技术员是广东人,精瘦干练的小个子。据说他妻子也是位军人技术员,在北京工程兵某部修地铁,一年难得见上一次。
谭技术员和林班长关系虽别扭,可严克勤和吴国政与他们都是好朋友。只是谁也没有料到,俩人的矛盾,竟酿成日后惨烈的悲剧。
人常说,饭饱生淫欲。他俩饭虽不饱,可悠哉悠哉的颇是惬意,就不免想寻求点刺激。那碧水粼粼的汉江,他俩垂涎已久。只惮于连里三番五次重申的禁令,不敢涉足畅游。
这天中午,潘营长见他俩送来了新做的办公桌,心里高兴,就留他俩在营部吃饭。饭后别人都去午睡了,他俩没处去,就到江边溜达。
夏日的汉江,青山的倒影在碧波中荡漾,粼粼江水折射出太阳的万道金光。机船驶过,波波浪花拍打着江岸,也拍得他俩的心,阵阵发痒。
“下去吧?”
俩人几乎同时说出了口,不禁相视一笑。然后又鬼头鬼脑地各自向后张望,见无人,赶快脱了衣裳,“出溜”一下,钻进了汉江。
六月的江水,温柔碧滑,滋润着肌肤,有说不出的惬意。俩人自一头扎进江里,就早把禁令忘在了脑后。扎猛子、漂黄瓜、追逐嬉戏,溯水逆游……玩得忘了时间,忘了一切。”
“嗨!你们两个,跑在江里干什么?”
俩人抬头一看,只见潘营长站在上面向下高喊,一下子慌了手脚。
“啊?我们……我们,”还是吴国政脑瓜子转的快,看到一只翻进江里的斗车。
“潘营长,我们在捞斗车。”
“赶快上来!那么大的斗车,你俩能捞动吗?赶快上来,注意安全!”
他俩装模作样地去撼了撼那笨重的斗车,确实如蚍蜉憾树,这才怏怏地上了岸。
他俩自以为机密,岂不知早有人将此事汇报给了指导员。下午刚下班回连,吴国政就先被指导员叫了去。
严克勤吓得惴惴不安,忽听指导员又叫自己,只好硬着头皮去连部。在连部门口,恰遇吴国政出来,忙迎上去打探消息。只见吴国政压低了嗓音:“记着,潘营长同意,捞斗车。”严克勤心里马上有了底。
指导员见这俩小子一口咬定,是潘营长让他俩下江捞斗车,一时也有点半信半疑。又不好直接打电话问,只好在心里憋着。终于有一天,碰见了潘营长,东拉西扯地不经意间,问及了此事。没想到潘营长回答的很爽快:“是啊,这两位同志不错,主动关心国家财产,应该表扬,啊?”
指导员稀里糊涂的不得要领,又不敢问得太咄咄,“你到底批没批准?”让俩小子侥幸。
。 想看书来
千锤百炼 (五)
汉江的鱼,个头大,数量多。
当地有个奇特的打鱼方式,其它地方难得一见。
砍一根伸着两个长杈的树枝,将两根长杈围成一个大圆圈,圆圈下垂一个拳头大网眼的网。手持这样的长柄大眼抄网,站在江边一块突入江中的大石头上,竹篮打水般,不厌其繁地,一遍又一遍,在水中捞。这种打鱼方式,当地百姓称之为“挖”鱼。
这样的场景,常可看到。只可惜“挖”鱼者多在对岸,因为对岸无施工。逢不扛柴的星期天,也有学兵坐在江边好奇地看。可很少人看到结果。因为看那劳而无功的竹蓝打水,令人泄气又无聊。但往往不到下午,就有百姓挑着或抬着大鱼,到各连队来卖。二三十斤到六七十斤的大鱼,学兵们看得眼馋,又感到遗憾。有人甚至向农民建议说,你把网眼弄小点,不是大鱼小鱼都能“挖”到吗?可农民们往往笑而不答,也不采纳,不知他们信奉的是什么理念。
不过,自从山里施工以来,当地百姓却学会了另一招——炸鱼。其实炸鱼是被禁止的。但漫长的江面,防不胜防,所以炸鱼现象时常发生。学兵二连后面的村子里,就有几位“阮小二”式的人物,专干此勾当。
汉江里的鱼实在太多了。往往听到上游江面一声炮响,被炸翻的肚皮朝上的鱼群,就白花花地漂满了江面,绵延足有十几里。你若站在下游某个点上,浮鱼在你眼前足能漂过一个小时。那是多少鱼啊!
只可惜,学兵们无人敢下江去捞。而“阮小二”们也捞不了多少。他们驾着船,也只能捞上几条大鱼,然后逃之夭夭。好在据说这些鱼只是被震昏了,漂浮些时候,还能保住他们的鱼命。终有一天,这说法得到了验证。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通讯员郝平到江边洗衣服。这时听到上游一声炮响,白哗哗的鱼群漂下来了。这可是伸手可及的美味啊!眼睁睁看着从眼前漂走,郝平的心直往紧里抽。忽然,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鱼漂了过来,看那圆桶般的身躯,至少有七八十斤——够全连一顿美餐啊!连长整天不就为伙食发愁吗?或许是仗着连长的宠信,或许是想为连长分忧,或许是鱼太大的诱惑,也许他什么都没想,反正——他一头扎进水里,向大鱼游去。
鱼确实没死。他张开双臂刚抱住了大鱼,大鱼就一翻身直朝江底游去。鱼带着他游向了江底,他感到了窒息,却没撒手,情急中右手恰好摸到了鱼的肛门,忙用手指插进鱼的肛门,紧抠住不放。左手则竭力将鱼头向上搬。大鱼总算被他连抠带搬地浮上了水面。其实正因为鱼被震昏了,他还勉强能抱住大鱼。否则,他根本不是这条大鱼的对手。他趁机大喘了两口气,死死搬住大鱼不让它往下沉,却无论如何也无力将这条大鱼弄向岸边。
正在此时,几位“阮小二”划着渔船过来了。七手八脚地连鱼带人都给弄上了船,划向岸边。
按当地规矩,只要鱼上了船,船上人都有份。当时船上有三人,加上郝平,共四人。按理只能分给郝平四分之一。可现在船在岸边,在学兵二连的地盘上,小伙子们岂容他们拿走四分之三?根本就不听他们讲什么规矩,上来一群小伙子,推推搡搡地把他们三人阻隔在江里,其它人早把大鱼抢跑了。
此时欢呼声又起。胡国庆不知什么时候也抱住了一条大鱼,正在江中与大鱼搏斗。“阮氏三兄弟”一看这条鱼无望了,赶快驾船向胡国庆划去。这次他们聪明了,将胡国庆和大鱼弄上船后,径直划到了江对岸,任你背后这群学兵的狂呼乱喊。
到了对岸,他们却守规矩,给胡国庆剁了四分之一,又把胡国庆送了回来。
此时许多人下到江里,狂捞小鱼。所谓小鱼,也有将近一斤重。除非你一把掐住鱼头,否则它一翻身就能从你手中滑走。直到连长、指导员闻讯赶到江边,这群人才上了岸。
难得的是,连点名时,指导员和连长并没严厉批评。全连难得地享用了一顿美餐——每人分到足有半斤的清蒸鱼块,郝平和胡国庆每人享用三块。而捞上的那些小鱼,做了满满一大锅酸辣鲜鱼汤——啧啧!味道好极了。
连队的伙食,仍无改观。自从营里断了援助,普遍更感到吃不饱。为了体现阶级友爱,不许分饭吃,各班抢饭吃的现象更加普遍。许多人换成了大碗,而且都锻炼的吃饭速度特别快。
新鲜蔬菜缺乏,压缩菜、咸菜、鸡蛋粉和罐头是日常的主要副食品。各班种的蔬菜,也不知是土地贫瘠,还是管理不善,产量很少。唯有南瓜长势茁壮,可惜没到收获季节。
这个星期天,又要进山扛柴了。扛柴地在连队的东南方向,依然要翻两架山。
夏日的上午,气温已不凉爽。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风,只有几朵白云,在山间缠绕,飘浮不定。
援朝走在蜿蜒长蛇般的队伍中间,走着走着,他见队伍短了,前部渐渐消失在白云中。不一会儿,他也进入了白云,感觉却是走进了浓雾。混浊的雾气,四周一切变得朦朦胧胧,看来云中的景色并不美。忽然眼前一亮,出了浓雾。回头一看,一个个人儿从白云里冒出,背景是一片浮在白云上的绿竹林,晃如仙境。
路过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村舍前猪圈里的烂泥散发着暖暖的腐气。转过村落,又开始爬山。山中植被茂密,小道上杂草丛生。倏地窜上一条四脚蛇,倏忽消失在草丛中,惊得人瞬间毛骨悚然。
扛了柴往回走,日头已过正午。山间的白云不知飘向了何方,只剩那火热的太阳,悬在天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大地,连最喜爱阳光的绿色植被,此时也被太阳烤得蔫搭着叶子,灰头土脸,尽失光泽。只有躲在树荫处的知了,在不知疲倦地使劲聒噪。那聒噪声如耳鸣一般,聒得大汗淋漓的冯援朝,心情异常烦躁。
路边的小草早被太阳晒得似枯草。路上的浮尘,翻卷着热浪,直朝他腿上扑。热土扑在他那满是汗水的腿上,像是裹上了一层泥浆,更加剧着他心情的烦燥。太阳烤得他肩背灼痛,那淋漓的汗水却怎么也晒不干。四处又无荫凉处可歇脚,他只能在这火热的骄阳下负重跋涉。幸好这次他没敢逞强,扛的柴至多有一百二十斤。
好容易在路过小村落时找了处荫凉,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