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宫燕-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会试的成绩还要好几天后才能放榜,所以他们用过午膳便直接回自己租的住处去了。
    十日后,成绩出来了——李元得了会试第一名,沈祝第二。
    一时间全京城都轰动了,人们纷纷打探起他们的身世背景和长相来。
    当得知李元是个脸上有疤的人时又不免有些失望,毕竟脸上破相还是有碍观瞻,于是人们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沈祝的身上。
    …………
    备注1:贡院乃古代的科举考场,规模很大,可同时接纳上万名考生考试。会试一般是在此处举行。中国现存有江南贡院、北京贡院、定州贡院和川北道贡院的遗址。(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殿试风波

得知沈祝一表人才,不少人便亲自上门来说亲。
    一时间两人的住处可谓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人之势利今时又得一见也。”沈祝抚额叹道。
    如果他们没有考上,恐怕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登他们的门。
    并没有被此事困扰到的李元淡淡笑道:“所以很多人在乎的并非那个人,而是那个人的身外之物。”
    “正因为这样我更不会娶他们的女儿。”沈祝正经道。
    李元依旧淡淡一笑。
    “要不我们搬走吧?我实在不胜其扰。况且现在又正是我们全力备考的时候。”
    殿试是在三月十五日举行,他们目前只有十一天的时间准备了,沈祝不希望在这剩下的十一天里还要被那些人打扰。
    李元本不想搬来搬去的,毕竟在这里住了四个月,对周围的环境熟悉了,也有感情了,但一看到沈祝每日愁眉苦脸地应付那些上门的人时便终于还是妥协了。
    两人次日晚上便搬走了,搬到了距离皇宫不远的地方住。
    这下他们终于耳根清净了。
    三月十五日,殿试如期举行。
    此乃科举考试中最高的一段,由皇上亲自出题及主持,考场在太和殿。
    这是沈祝和李元首次进宫,皇宫的辉煌威严让他们肃然起敬,也让他们为自己能来到这里而感到骄傲。
    没有人知道李元的心里还带着别的心思。
    李元朝端坐在座上的皇帝看去。
    但见座上之人眼神凌厉、表情严肃、身材高大、五官俊朗,浑身透着逼人的贵气。
    当李元看着那人时那人的目光正好扫过李元的脸,神色顿时微微一凝,眉头也随即微皱起来。
    皇上注重相貌,一般能得他重用的人不仅得有真才实干还得有堂堂的仪表,可李元这种半边脸都破相了的人显然是不符合他的审美要求的。
    不过这李元虽然是半边脸都破相了,但另一边的脸却英气非凡,可以想象得出若是没破相的话会是怎样的英俊绝伦。
    李元也猜得出皇上此刻的心思,他勉强朝皇上微微笑了一下。
    他一笑起来脸上的刀疤便没那么狰狞了,不过依然是不好看。皇上已将视线转开。
    经过点名、散卷、赞拜和行礼后殿试正式开始。
    数十名考生遂提笔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在这些考生答题时皇上又将他们一个个仔细地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这个李元碍眼。
    皇上便招手示意一旁的监考官将李元的个人资料拿来。
    见他的身世和经历皆极其普通,也非敬庄皇后娘家那边的亲戚朋友,便直接将他的资料扔回给了那名监考官。
    待得这批考生答完题时太阳已经西斜了,监考官们将他们的考卷一一卷好交到了指定的保管人的手上。
    次日下午,经过八名阅卷官阅卷并由首席阅卷官总核后得出的前十名人员的名单被送到了皇上的案头前,将由皇上来决定名次。
    沈祝和李元也在这份名单中。
    皇上并未马上打开卷子来看,而是问送卷子来的首席阅卷官:“今年的文章如何?”
    首席阅卷官忙跪下毕恭毕敬地答道:“有两位对于时事的分析颇为独到。”
    “哦?哪两位?”
    “会试第一名的李元和第二名的沈祝。”
    皇上便展开这两人的答卷来看——沈祝和李元皆在时务策的策文中提到了曣国近年来尚未破的十起命案(其中包括步寻一家受害案),并直言朝廷不够重视这些案子,也直接批评相关部门人员办事不力,没有及时查出真相。两人的言辞同样激烈,论据同样一针见血,毫不粉饰。
    皇上一看就怒了,啪的一声将他们的卷子扔回了桌子上。
    首席阅卷官柳八丛不敢多言,赶忙退了下去。
    柳八丛退下后立即去见了礼部尚书宫泽哲。
    “从皇上的神色来看此二人恐怕很难入得了三甲呢。”柳八丛不无担忧地说。
    宫泽哲原本就有些担心,如今听得他这么说忙问:“是他们的答卷出了什么问题吗?”
    “他们的言辞都太过犀利了,您也知道皇上一向不喜别人用这种语气说话的。”
    “知道了,多谢柳大人。”
    “下官原本想帮您的,这下恐怕是有心无力了。”柳八丛一脸歉意地说。
    “没事没事,我知柳大人已经尽力。”
    柳八丛一走宫泽哲立即快马加鞭地去东宫找太子。
    太子就知道在这一关会有不顺,所以先前已让人给内阁首辅云一亭、内阁大学士彭文滔和柳晏、工部尚书郑玉松去信,让他们即刻进宫来。
    宫泽哲这才暗松一口气。
    太子遂和宫泽哲一同赶往英华殿去见皇上。
    当他们到得英华殿门口时云一亭和彭文滔也到了,四人一同进了英华殿。
    柳晏和郑玉松随即也到。
    皇上一看这阵势便知他们是有话要说了,淡淡道:“朕已经将名次排了出来,太子和诸位爱卿就不必再多说什么了。”说罢便示意张公公将名单递给他们看。
    果然,沈祝和李元皆不在三甲之内。
    太子忙跪下道:“陛下,如今曣国已经积压了十几宗重大命案,正是急需有办案能力的新人加入协力查办之时,沈祝、李元二人的言辞虽激切刚直,但为民伸冤的心意却昭昭可鉴,望陛下重新编排名次。”
    只有进入前三甲者才能更快地进入仕途且更有资格担任要职。
    而这份名单只要尚未公布下去就还有更改的机会。
    云一亭也立即跪下道:“陛下,这几年来曣国在查案方面的能人确实是太稀缺了,再这样下去必定会民怨四起、冤案堆积,如今既然有这样的人才出现,还望陛下趁机加以重用才是。”
    宫泽哲、郑玉松、彭文滔和柳晏也随即异口同声道:“请陛下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沈祝和李元会试的成绩他们都知道,殿试的成绩也已从首席阅卷官那里知道,所以他们都很清楚沈祝和李元是有资格进入前三甲的。
    皇上也是聪明人,当然也知这两人是可以加以重用的,只是皇上又特别不喜欢这两人的性格,所以才有意不让他们进三甲的,如今见这几位朝廷重臣皆来求情,皇上也不想因这事而被他们说他处事有失公允,遂叹气道:“诸位爱卿知道朕为何不想让他们进入三甲吗?像他们这种还没进入官场就已经咄咄逼人之人日后也许尚未伤着他人时就已经被他人暗中所伤了,这些年轻人尚不知江湖之深浅,让他们的仕途太过顺利其实对他们来说反而不是好事。”

第一百三十章 回去看看

太子赵聿梁听毕道:“自古以来,但凡海清河晏、天下大治之盛世必少不得敢于替百姓申不平的清官,这类清官虽大多性情刚直不阿、不善拐弯,交往起来也不甚舒服,但他们却是一颗赤心为民众的性情中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有了他们,陛下才能大刀阔斧地整饬吏治,开创一个更加清明的世界。”
    这是太子第一次因为他人而在皇上面前说那么多话的,皇上一脸兴味地看着太子却不说话。
    良久之后皇上冷笑一声,缓缓道:“太子,你是不是想得过于理想了?堂堂曣国的法治能因为他们两个的加入就大有改善?这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太子依然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只看到一个点,没看到一个面,没错,如果只他们二人确实扛不起曣国法治的整治之大任,但只要给他们机会参与进来,即便这火把虽小,却未必没有燎原之日。”
    皇上顿时有被噎住之感,但随即哈哈大笑,示意张公公将那份名单拿过来,大笔一挥,把李元改为状元、沈祝为榜眼。
    太子和众位大臣自然知道这是皇上认可了太子方才那番话的意思,但大家的心里却同时略感不安,毕竟这个结果不是皇上想要的,因此大家不由得偷眼查看皇上的神色,见其确实不似意气用事,便赶忙跪谢道:“陛下英明!”
    李元和沈祝是在那日傍晚时才得知自己高中的消息的,两人皆百感交集、喜极而泣,跪在地上朝着天地连叩了三个响头。
    一日后,李元、沈祝及其他及第的进士身穿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进入太和殿参加传胪大典1。
    皇上临轩,内阁首辅云一亭、太子等人也在场。
    礼毕,皇上离开,其余人随后离开。
    李元虽然对太子还心存芥蒂,但也知是对方和好几位大臣的极力争取自己才能保住状元之位的,所以还是主动来到太子的面前道:“多谢殿下提携之恩!”
    沈祝也随即过来向太子致谢。
    太子先前由于与李元隔得有些远故并未看清李元的模样,如今近距离一看却不禁微愣了一下,并非因对方脸上的刀疤,而是因对方的相貌和眼神与某人颇为相似。
    “不必客气。”太子淡淡道,随即忽然问:“李公子家在哪里?家中还有何人?”
    李元心头微惊,忙强自镇定道:“在下家在广西镇安府,家中尚有祖父一人。”
    太子望向李元的目光又锐利了几分,继续问道:“父母皆不在了?”
    “是,他们在在下很小的时候便病逝了。”
    “兄弟姐妹呢?”
    “没有。”
    太子目光审慎地看了李元片刻才说:“难得你这般有志气,以后好好干。”
    “是,多谢殿下。”
    太子又看了沈祝一眼,问:“你们住在一起?”
    沈祝忙说:“是,我们是在京城认识的,现在成了好朋友。”
    太子笑了笑,道:“那不错。”说罢便大步流星地走了。
    次日上午,李元和沈祝接到了授职的通知——李元为翰林院编修,沈祝为翰林院庶吉士,四月一日正式入职。
    由于朝廷给他们提供了免费的住处,所以他们当天下午便搬到了指定的宿舍。
    李元和沈祝并不住在一间,但也是住在同一所宅子里,所以平日里还是能见得到的。
    眼下距离四月一日还有两天,沈祝便跟李元提议到八达岭去看看。
    李元拒绝了。
    “我想趁今天有空去看望一个亲戚,等下次有机会再陪你去吧。”李元解释道。
    沈祝有些失望,但随即又笑着说:“哦,那我也不去了,我一个人到城西街那边去走走。”
    “好。对不起。”
    李元吃过早餐便出了门,他熟头熟路地走出八号街的狭长小巷,沿着六号街一直往下走,走到第三个路口时叫了一辆马车。
    “到城东朝阳街。”李元对马车夫说。
    自出了那件事后他没有再回过那个地方,现在他觉得是时候回去看一看了,哪怕只是在门口处看一看也好。
    到得朝阳街,李元直接往32号巷子走去。
    他们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处,那是一座背靠山的三进式宅子,从他的曾祖父那一代起到他这一代皆是住在那里。
    不过他听说那里现在已经被锁起来了,而且由于四周的人视那里为凶宅,所以那附近的几户人家也都于去年陆续搬走了。
    眼下,步府门前的杂草已经高过人头,原本光洁的墙壁上也布满了灰尘。
    门是锁着的,用两把拳头大的铁锁锁着。
    李元才走到大门前便觉双腿一软,扑通一声便跪了下来。
    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他们全家人在得知他状元及第之事后不知该多高兴。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此刻府邸内外想必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即便他们远调到了凉州,但眼下想必也会回到这里来烧香祭祖、此刻屋内想必正充满欢声笑语。
    李元的眼泪顿时不受控制地往下掉。
    当年,他被连刺了两剑之后不久便昏迷了过去,等他恢复意识时发现天色已将暗,他自己、他的爹娘、步家的下人们皆被扔到了一个土坑里,上面还有一层杂草盖着。
    他将爹娘埋在了那土坑附近,又在爹娘的坟的左侧不远埋了步家的下人们。为防被别人发现,他没有在他们的坟地上立碑,只从附近的地里移了一棵桃树种在那里。
    之后他拿刀毁了自己的容,因为他先前在京城时曾跟随父亲见过不少的官员,在学堂读书时也跟不少的学生认识,他知道如果他不想再被这些人认出自己的话就必得这么做。
    毁容之后他在父母的坟前守了父母一晚,次日便洗净身上的血迹、更换了一套衣服然后离开了那里。
    他先是在那附近的一个村舍里的一户人家那里住了几天,之后便坐马车离开了那里。当时他并没有明确自己要去哪里,只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回京来参加科举考试。
    ……………。
    备注1:传胪大典——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吃醋了

那时,李元几乎每天都在路上,走走停停,风餐露宿,不知道自己要在哪里安住下来。
    在他看来,没有了亲人,自己在哪里都不过像是一个飘荡的游魂,怎么也找不到家的感觉了。
    不久之后他认识了一位来自广西的大叔,这位大叔对他颇为关照,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他觉得那位大叔诚实可靠,遂将自己的身世跟他说了。那位大叔非常同情李元,便将他带回了广西老家,让他认一位邻居做祖父,然后再通过一点关系把他的户口入到了那位老人的名下,使他成为了这位老人走失多年的长孙,名字叫李元。
    之后他便以这个身份返京来参加会试。
    李元进京后才得知当年弹劾和诬陷他父亲的原吏部尚书冯宏、吏部左侍郎方文东和大理寺卿白泽葵三人皆因协助瑾王策划盲人歌谣事件而被关进了大牢,而抖出他们几个的正是太子和云一亭。
    算起来这也算是太子间接帮了他。
    这次他能保住状元之位也全赖太子和云一亭等人出面帮忙。
    太子这人似乎在关键时刻挺有正义感且挺有主见,这样的人真的会是死杀害他至亲的人吗?理由是什么?
    李元现在越来越怀疑当初那人亮出的令牌是假的了。
    可是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之前他当然也不会完全放弃对太子的怀疑。
    李元请人清理掉了步府门前的杂草,然后离去。
    一夜间这事便在京城传开了。
    “听说有人回来过,将那门前的杂草全清理干净了。”茶馆里有人轻声跟同桌的人说。
    “嗯嗯,我也听说了,可惜那人当时将帽檐拉得极低,谁也没看清他的面目。”另一人答话道。
    “据说看那身影像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
    另一人顿时大惊:“该不会是……”
    “你可别乱说。”
    由于人在深宫,且无人通风报信,所以闻莹愫很难得知外头的动静。
    今年殿试前三甲的人名她是在四月中旬才得知的,那还是她主动向林帧问起林帧才讲的。
    “状元叫李元、榜眼叫沈祝、探花叫周世庭。”林帧简洁答道。
    “林公公见过这三人吗?”闻莹愫笑着问。
    “没有,只听说今年这位状元郎的右侧脸有一条很长的刀疤。”林帧答道。
    闻莹愫心头莫名地一震,却装作若无其事地问:“这状元郎大概什么年纪?”
    “听说才十八岁。”林帧笑道,又由衷地说:“也算是少年英杰了。若不是因为他破相,此刻想必上门求亲的人都要踏破门槛了。”
    闻莹愫微微一笑,好奇道:“长相很狰狞吗?”
    “据说那刀疤看起来很狰狞,原本的长相却应该是不错的。”
    闻莹愫便又问:“林公公有知道这状元郎是哪里人吗?”
    “听说是广西的。”
    “哦,状元郎目前是被安排到翰林院去当编修吗?”
    “嗯。”
    闻莹愫没有再说话。
    林帧却半开玩笑地问:“难道你对这位状元郎有兴趣?”
    闻莹愫忙说:“当然不是,我一个籍籍无名的宫女哪里敢觊觎人家状元郎,只是每逢听说谁上榜了都很替他们高兴而已。”
    林帧淡然一笑道:“你也别把自己看得这么低,有些事情说不定的。”
    闻莹愫只笑不语。
    想了好久之后闻莹愫才问:“他在干什么?”
    林帧当即明了她的意思,说:“还是每日协理朝事。话说回来,今年这状元和榜眼还是殿下极力推荐的,不然陛下是不会选他们的。”
    闻莹愫忙问:“这又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