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宫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天时这名少女通过考试进入了东宫,之后的事殿下也就都知道了。”
    赵聿梁右手轻叩着桌面闭目沉思。
    那晚在厨房里她和他说的那些话他还记得,她说她的父亲是在她八岁那年因上山采药不慎摔落山崖而死的,还说一年后她的母亲因承受不住打击也走了,那么,她母亲死时她是九岁,而她去年被沈君接到恭州来时是十四岁,那中间这五年……还有她身上那怎么也掩饰不了的诗书气质,她眼神中透着的修养,她白皙细嫩的皮肤,可都不太像是来自郎中之家。
    “疑点还有很多。”赵聿梁正色道,“我看这人的来历未必这么简单,你再派人到文都县去仔细打听一番吧。另,从即日起,在东宫内部物色一个靠得住的人暗中关注她平日的行踪,直到所有的疑点解除。”
    文都县是闻莹愫的家乡,这是她入职登记表里留的信息。
    “是。”林帧立即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京城城郊,一队人马正不疾不徐地往京城方向来。
    走在前面的两人皆约四十来岁的样子。
    其中身穿绛纱袍、头戴九缝皮弁1、个头高大、英气飞扬者乃令王赵腾。身穿墨蓝色长袍、头戴同色系儒巾、身材瘦长、神色端肃者乃赵腾的谋士张世和。
    两人并肩策马而行。噺  鮮 
    紧跟着他们的是三辆载着人和朝贡物品的马车以及六位身穿罩甲、腰配长剑的护卫。
    赵腾自成亲之后就再也不曾让王妃和孩子们随他回过京城了,个中缘由除了张世和与京城里的那人之外无人知晓。
    令王赵腾乃今上的父亲益成帝的弟弟思恩王赵恪的大儿子,与今上赵乾是堂兄弟。
    两人同年同月但不同日生——令王比今上晚出生两天。
    京城越来越近了,赵腾忍不住思绪万千。
    如今,距离他上次回京已经过去了三年,这三年里她到底过得怎么样?
    虽然他时不时能从别人的口中得知她的近况,可那毕竟都是很片面的。
    当他们一行人经过响水湾时赵腾忽然抬手示意大家停下歇息,然后他自己直接策马往不远处的山谷奔去。
    张世和见状也赶忙跟上。
    前方的山谷里有一道瀑布,赵腾每次进京经过这里时都要去看一看的。
    赵腾在西凉出生,因为他的父亲——思恩王赵恪在娶了他的母亲后便到西凉就藩了。
    西凉地处曣国的西北边境地带,那里的人情风俗与京城截然不同,气候也要恶略许多。
    但赵恪知道,既然自己已就藩,没有皇上的旨意时他是不能轻易地离开西凉的,因此赵恪便将满腔的思乡之情化为了一首首的诗,又将自己的宫殿建成与京城的建筑风格一模一样的,还专门请了京城的厨师来做菜。
    然而在内心里,思恩王还是挺希望自己以后能在京城终老的,但也知道这不太现实,因此赵恪只好试着想开,试着努力去适应西凉的生活环境。
    然而,许多年后,他依然没法在这个异乡找到家的感觉,依然觉得自己像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或许是亲眼目睹了父亲的这份惆怅与无力,赵腾从很小起便产生了要带全家人回京城定居的想法。
    不过,他也知道,亲王们一旦就藩之后就不太有可能再回京定居的了。正因为这样,他没少在这件事上动脑筋。
    五岁那年,赵腾第一次回京,那是受皇太后的邀请而回的,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父母亲。
    才一进京,五岁的赵腾便被京城的繁华和皇宫的富丽给深深吸引,也更让他坚定了要在这里生活的想法。
    于是,没过几天,众人便见一向端庄严肃的皇太后被这个五岁孩童哄得像个小孩一样开心,也听到了皇太后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
    与此同时,这个五岁的小童还与当时的太子赵乾成了无话不说、形影不离的好哥们。
    见此情景,皇太后对益成帝说:“难得乾儿遇上个这么玩得来的伴,不如就将腾哥儿留在京城,让他给乾儿做个伴吧?”
    益成帝听毕却收敛了笑容,对皇太后说:“母亲的心意朕很明白,只是乾儿尚小,心性未定,怕是会被腾哥儿带野了。”
    赵乾是国储,以后是要当皇帝的,益成帝可不想他因贪玩而影响课业。
    皇太后自然也了解益成帝的心思,笑眯眯道:“皇上别看乾儿年纪虽小,却是一个极有自制力的人,加之他有那几位严师管着,肯定不会野到哪里去的。”又说:“哀家也会帮忙督促他的,皇上就不要多虑了。”
    两人正说话间赵腾和太子赵乾正好进来给他们问安,皇上便趁机问赵腾:“腾哥儿,你喜欢京城吗?”
    头上总着两只稚气小角的赵腾便一脸欢欣地答道:“喜欢的。”说毕又用眼角偷瞄了皇太后和赵乾一眼,再对皇上笑着说:“不过臣的爹爹一直告诫臣说千万不要对京城流连忘返,因为陛下已将西凉三分之二的土地封给了我们,所以我们理应世代镇守在那里,把那里建设好,这才是对陛下的圣恩的最好回报。”
    ……………
    备注1:九缝皮弁是指明朝亲王手上戴的帽子,因帽子前后各用五彩玉珠九颗而起名九缝。(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因缘际会

益成帝听毕哈哈大笑,对着皇太后说:“腾哥儿小小年纪已有这般口才,曣国十年后难保不会出第二个苏秦。1”
    赵腾忙一本正经地说:“臣不敢与苏秦相比,臣差他太远了。”
    益成帝便摸了摸他的头,说:“如果皇太后、朕和太子都希望你留在京城,你愿意留下来吗?”
    赵腾微垂下头思忖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来迎向益成帝的目光说:“如果这是皇太后、陛下和太子哥哥的旨意,那臣恭敬不如从命。只是,臣担心臣的留下会引起他人的非议。”说罢又朝赵乾和皇太后快速地瞄了一眼。
    “你瞧你瞧,这么一点年纪说话就这么有分寸了呢。”皇太后指着赵腾对益成帝说。
    益成帝抚须颌首。
    赵乾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次日,益成帝便将皇太后和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思恩王赵恪。
    赵恪听后连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陛下,腾哥儿虽然是有几分活泼可爱,但毕竟还是五岁小童,平日里又太过调皮,若留下来的话肯定会给你们增添不少的麻烦的。再者,他的娘亲也舍不得他。”
    益成帝略一沉吟,笑道:“既然如此,那朕便不勉强了,只是皇太后那边恐怕会有些失望呢。”
    赵恪沉思片刻,轻声道:“要不这样——臣每年让他回京来住一两个月如何?”
    这样便能将两边的心思都照顾到了。
    益成帝点头。
    当晚,益成帝便将此消息告知了皇太后,皇太后听毕欣喜万分,笑着点头道:“这样挺好,那就这么办吧。”
    从此,令王赵腾每年都会回京城来探望皇太后、益成帝和太子赵乾,并且在京城住上一两个月,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赵腾成亲。
    对于一直养在深宫的前朝太子赵乾来说,每次听赵腾讲述大漠上的风沙、烈日、星空以及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感觉时都觉得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享受。他也喜欢听赵腾讲烤羊肉、奶酪和烈酒。
    这些跟前朝太子赵乾的真实生活有天渊之别的东西总是让太子神往不已。
    赵乾便暗下决心有生之年一定要找个机会到西凉去一趟。
    机会终于来了,就在赵乾十四岁那年。
    那一年,益成帝决定让赵乾到边塞地带去走走,这么做一是想让他考察民情,二是想让他明白边关边防对国土安全的重要性。
    在那两个月里,太子赵乾如愿以偿地见识了大漠上的风沙、烈日和星空,体验了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无拘无束之感,也品尝到了烤羊肉、奶酪和烈酒的味道。
    那两个月,两兄弟几乎形影不离。
    赵乾离开前,赵腾紧抱着他说:“太子哥哥,明年的春天,我们一起去风雪林看桃花如何?”
    风雪林位于京城的北郊,那里有着连绵百里的高山峻岭。在那些连绵的高山上生长着大片的野生桃树。每到春天,那些桃树上便开满了桃花,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而近处看,又像是进入了世外桃源。
    赵腾知道,明年他们两个都到了物色妻子的年龄,他希望赵乾和自己都能觅得良缘。
    次年开春,赵腾便从千里迢迢的西凉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京城。
    他与赵乾已经一年没见了,他特别想念他,同时,他一直没有忘记他们去年的那个约定。
    十四五岁正是男子发育速度最快的年龄,所以当比去年高出一个头、变了嗓音的赵腾向皇太后行礼时后者几乎认不出他来。
    日渐苍老的皇太后拉着他的手将他细细端详了一番后忍不住喜极而泣道:“腾哥儿长大了,都有男人的样子咯。”又说:“太子这一年的变化也很大,你呆会见到他便知道了。”
    赵腾想要早点见到赵乾,因此向皇太后问过安后便匆匆地去了东宫找太子。
    当赵腾走进太子赵乾的寝宫,一眼便看到了朝自己阔步走来的太子赵乾。
    那时,赵乾已有七尺高,面如冠玉,器宇轩昂,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神坚毅且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势。
    这个越来越有王者气势的年轻男子却让赵腾忽然感觉有几分陌生,整个人便愣在了原地一小会。
    但赵腾很快便缓过神来,主动上前去抱住了他。
    “太子哥哥,臣好想你。”赵腾说,又由衷道:“你越长越帅了,怪不得皇太后说你今年的变化好大。”
    虽然太子仍然和往年一样热情地回抱他,依然关切地问起他这一年的生活情况,但赵腾还是感觉得出来——太子哥哥变了,那些改变虽然很难具体地说,但赵腾就是能感觉得到。
    同时,赵腾知道,他们的感情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他背地里哭了一场,但他也能理解——越长大越明了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的太子赵乾是不可能一直单纯地把他当自己的堂兄弟的。在天家,最亲的人往往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他们有开始为你物色太子妃了吗?”赵腾问。
    赵乾摇头道:“还没有,不过估计夏天之前他们会将此事提上议程。你呢?”
    “臣也没有,臣不急。”
    赵腾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对这事却是有憧憬的。
    “西凉出美女,世家大户也不少,只要腾弟想,不愁娶不到好的。”赵乾安慰道。
    赵腾撇了撇嘴,道:“父亲还是希望臣从汉地这边娶一个。”
    “那我让皇太后和母后帮你物色一下。”
    “不必劳烦她们了,这事还是由臣自己处理吧。”
    次日,他们两个如约去了风雪林赏桃花。出于好玩,他们回来时选了另外一条路。
    很多年之后,他们也许还会感慨、庆幸或者后悔他们当时选了那一条路回家。
    在响水湾的西北面有一个山谷,山谷里有一道瀑布,常年都有游人前来观赏。
    这一天,国子监祭酒文生豪的女儿文卉也是慕名前来观赏这道曾让无数文人骚客留下诗词的瀑布的,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她在瀑布前面那块突出的大石板前观赏瀑布时忽然脚底打滑而掉落到了湖里。
    由于瀑布与湖之间有将近二十尺的距离,且四周的地势险峻,水势又很湍急,所以她的丫鬟和随从都不敢贸然下去救她。
    从大路上经过的赵腾和赵乾听到了文卉的丫鬟和随从们的呼救声,立即循声赶来。
    由于两人皆会轻功,所以他们不到半刻钟的时间便将她给救了上来。
    这位被救的十二岁少女便是后来的敬庄皇后。
    …………
    备注1: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未完待续。)

第五十九章 同时动心

直到将她救上来,这哥儿两才有暇留意到她的容貌。
    虽然才十二岁,但她的轮廓已经长开,因此脸上已隐约可见少女的娇媚。她的五官十分的精致,额头饱满,鼻子秀挺,肌肤吹弹可破,山峦般起伏的身体曲线又正透过那湿透了的衣服完美呈现。
    由于尚在昏迷中,她此刻斜躺在一名丫鬟的怀里,小小的一团,看起来十分的惹人怜爱。
    这是哪家的小姐?
    他们不约而同在心里想。
    被救的少女在吐了几口水后醒了过来。
    没想到方一睁眼便看到了两张俊美的面孔,这让一直养在深闺里的她立即红了脸。
    在丫鬟的解释下文卉才得知是他们救了自己,忙挣扎着起身,欲向他们跪谢。
    赵腾和赵乾赶忙伸手制止。
    或许是这个不约而同的动作让他们感到不好意思,两人的脸都唰地红了起来,赶忙各自默默地缩回了那伸出的手。
    他们从文卉的口中得知她乃国子监祭酒文生豪的女儿。而文卉也通过谈话得知了他们的身份。
    文卉以前从没有与天家人打过交道,因此还以为他们会比较难以接近,没想到他们两人不仅态度亲和,还很热情、善谈,她因而慢慢地放下了拘谨。
    而她文雅的举止、温柔的声音、落落大方的谈吐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要接近她、保护她。
    那一天,他们同时对她动了心。
    从瀑布地带到大路的这段路是赵腾直接背着文卉走的,虽然赵乾也挺想背她,但赵腾觉得他毕竟是太子,这种事还轮不到他做,因此死活也不肯让给他背。
    赵乾从小都没有做过这种事,因此也不强求,但有一直在他们的背后紧紧地跟着。
    回到皇宫之后他们便各自回了自己的住所。
    这一天,他们的心里同时装了个秘密,但他们从未向彼此说起过这个秘密。
    从此,一向什么都愿意拿出来共享的哥儿两有了一件不愿意与对方分享的心事,美好的心事。
    次日,两人皆偷偷地派人去文府打听,以确定文卉现在是否有婚约。
    得知她尚未有婚约时两人都兴奋得在自己的住所振臂欢呼,又不约而同地为如何接近她、如何获得她的芳心、如何娶到她而冥思苦想。
    赵腾将对她的思恋化作一只只亲手折的小纸鹤,准备折够九十九只时便拿去送给她。
    而赵乾在回来的当晚便为她写了两首情诗。写完之后又恐这诗里火热的感情会吓着了她,又赶忙将它们锁进了抽屉里。
    那一晚,赵乾满脑子想的都是她的音容笑貌,想到后来连身体都/起/了/反/应。
    为防夜长梦多,赵乾第二天便去见了皇太后。
    得知他心里有了心仪的姑娘后皇太后也很高兴,又听说这姑娘的父亲乃国子监祭酒文生豪,皇太后的心里便乐开了花,拍着赵乾的手背说:“看来她与你之间的缘分不浅。”
    那个女子,她正好出现在他准备定亲的年纪,又正好被他一眼相中,如果不是因为她落水的事实,皇太后都差点以为这样的巧合是她精心安排的圈套呢。
    皇太后在心里细细地分析了几遍,终于排除了‘圈套’的可能,便开始相信这样的巧合有‘命中注定’的意味了。
    见皇太后似乎也不反对,赵乾赶忙趁机说:“我想纳她为太子妃,请皇太后恩准。”说罢扑通一声朝皇太后跪了下去。
    赵乾知道,太子纳妃这种事只要皇太后和皇后首肯了的话就基本没什么问题的了。皇上一向是将这事交给她们做主的,所以皇上那边的阻力反而不大。
    听他提到纳太子妃一事,皇太后脸上的表情便变严肃了不少,她正色道:“纳太子妃不同于一般人家娶妻,太子妃的人选是须得从许多方面严格考核过才可以确定的。如今她虽然很合你的眼缘,但她的性情如何、家教如何、有没有母仪天下之资质和气度,这些可都是得仔细考虑的。”
    赵乾便一脸讨喜地问:“那么,皇太后想要怎么考核她?”
    皇太后笑道:“乾儿莫急,”边说边拍了拍他的肩头,道:“一般来说,太子妃的人选是要经过我、皇上以及你的母后商量过后才能做出初步决定的,而且初步定出的太子妃人选一般有两到三个。当这几个人选确定之后我们便会经常邀请她们进宫来玩,借机从各个方面去观察她们,等观察了一年半载后,我们会做出最终的选择。”
    赵乾明白她的意思,乖顺地点着头。
    “当我们的最终决定一出,我们便会立即宣女方的家长进宫来议亲,待这个环节谈妥后便马上进入订亲环节。”皇太后又说。
    赵乾点头,此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和文卉拜堂成亲的场面。
    想到这里,赵乾又有了个主意,便笑着对皇太后说:“下个月二日是皇太后您的生日,届时您邀请她进宫来贺寿如何?这样您便可以与她近距离接触了。”
    “我也正有此想法,我呆会便跟你的母后讲一下此事,届时让她一起看一看那文家的小姐吧。”
    赵乾顿时难掩一脸的欣喜,忙跪下来恭敬地行礼道谢。
    现在距离下个月二日只有十五天的时间了。
    想着十五天后便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