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宫燕-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了,既然女儿那么喜欢瑾王,那就随他们去吧,兴许他们两人真的有夫妻缘呢。
    只是,章氏还是难免有些担忧。
    她虽然有三个儿子,但女儿却只有一个,她是舍不得见彭素受一点点委屈的。
    可是,圣旨都下来了,现在再说什么也迟了。章氏终于慢慢想通,也不再责怪彭文滔了。
    一家人便静静地等待着彭素和赵聿珣的婚期的到来。
    那也得明年的这个时候。
    可他们已经开始准备嫁妆了。
    ……………。
    在徽州府的一处深山里,一身僧人装扮的孔武立在自己搭建的小茅屋里用个破旧的铁锅煮着粥。
    自离开道能之后他便沿着深山一路往前走。那时他心里也没个具体的落脚点,就只是这么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为了不被他人认出,他留了长胡子,并且有意一瘸一拐地走路。
    他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来到这里,到达时他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忙抓了一把野果往嘴里塞。
    等稍微恢复了些体力时他便站起身来观察地形。
    他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乃悬崖峭壁,四周也没有路,只能靠攀爬上来。
    如果身手不够好的人恐怕是爬不上来的。
    这里很安全,这一点很让他感到满意。
    他再往四周看,发现四周也是险峰危岩,不见人影,只闻鸟声。
    他极目远眺,穷尽目力也看不见人烟。
    这里显然不会有人来。即便偶尔有人来到山脚也断不能上到峰顶来。
    孔武立放心了,便决定在这里住下来。
    一开始那几晚由于还没有搭建好茅屋所以他只能露天而宿,因此有次差点被一只老鹰给啄伤了脸。
    为了防止被老鹰进攻,他之后的好些个晚上都在自己的身上盖上厚厚的一层树叶才敢睡。
    后来茅屋搭建好了,他才终于有安稳觉可睡。
    可是很快他又有了新的难题——由于这里远离人群,要买大米、油、盐这三样东西就特别的不方便,大米还可以用野果野菜来代替,但长期不吃油盐的话身体却会不舒服,尤其是口腔和舌头,经常溃烂,而且又麻又涩。
    他没有办法,只好下山到距离这里最近的地方去买这三样东西。
    然而他身上的钱银非常有限,因此不到一个月就全花光了,他只得去打猎,以卖得些许钱银来买大米和油盐。
    日子是非常艰苦和孤独的,好在他以前也过过这样的日子,所以倒也不会觉得过不下去。而且,他的包里有几分佛经,他感到无聊时可以拿它们出来诵读。
    如果不想被人发现,现在这活法或许便是最理想的了,他对自己说。
    于是有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的日子都过得平静而满足。
    然而,最近却有一件事一直在困扰着他,那就是他开始经常性地失眠,即便偶尔睡着了,也总是梦见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不断地说“阿弥陀佛,回头是岸。”
    这声音反复地在他的耳边响起,并且越来越大声,到后来就像一股魔音般弄得他快要发疯。可等他一睁开眼睛这声音又消失了。
    。。。。。。。。。。。
    亲们,二更来了。作者君码字太慢了,更新晚了很抱歉!(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四章 让它成谜

一开始时孔武立也没太在意,认为这应该是自己白天念经念太久了产生的现象,可不久之后他发现这个声音从原来的每隔一两天在睡梦中出现一次发展到了不仅睡梦中而且白天里也时常出现。
    这就很奇怪了,孔武立忍不住思考这其中的原因。
    他记得道能曾跟他说刚开始念佛时是比较痛苦的,而且很容易感到疲累,但一旦坚持了下来,七到十天左右时就能逐渐体会到了念佛的种种妙处,那时感觉就会特别的舒服,精神也越来越旺,巴不得能一直这么念下去。
    这种感觉孔武立倒是体验到了,但过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道能并没有说。
    道能让他自己去体悟。
    真的是因为念佛太久所以才产生的现象么?
    孔武立不敢确定。因为他也在寺庙里住过一段时间了,从没听哪个僧人说有这种现象的。
    于是他又闭眼回忆自己曾在寺庙里看过的佛典里的内容。
    他依稀记得有弟子是会在念着念着时流眼泪的,也有些弟子会自觉地生出恭敬心和虔诚心来。
    孔武立现在在念佛时偶尔会想流眼泪,但恭敬心和虔诚心还没感觉得到。
    那个声音,它究竟预示着什么?会不会是自己念佛的心态不对而引起的魔障?孔武立不得而知。
    因为不得而知,所以孔武立百般苦恼。
    接下来的日子里,那个声音以压倒性的气势无论白天黑夜都在他的耳边响。声音是从弱到强,语速是从缓到快的,当声音到了又大又快的时候孔武立便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双手掩耳痛苦地说:“别吵了,别吵了,求求你。”
    那个声音不会因为他的求饶而消失,它以它的规律来决定开始和结束。
    每每一趟过去后孔武立整个人就晕头转向、精疲力竭、神思恍惚,距离奄奄一息不远了。
    这样下去迟早会要了他的命的,孔武立很清楚。
    可他不知该怎么样阻止它。
    因此,每到来的一天对于孔武立来说不再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而是无休无止的折磨。
    求生的本能使孔武立不得不思考解决的办法,因此他尝试每当那个声音响起时就大声地、虔诚地念佛。一开始没什么效果,慢慢地,当他念佛时那声音便会减弱一些。
    发现了这一点后孔武立更加虔诚和勤快地念佛了。
    不过不久之后他发现无论他怎么念,也无法将那个声音给赶走。而且,它会巧妙地选择他意志力不太强的时候猛势进攻,让他防不胜防。
    因此,情况有所改善只是偶尔的,总体来看那个危险依然强有力地存在着。
    他猜测应该是他的功力不够所致。
    然而他本就没多少慧根,靠自己很难有更高层次的觉悟,他便有点想回九边县去找道能了。
    道能应该能解答得了这个现象的。
    可是,道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到现在都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因为不敢确定自己回去找道能是福是祸,所以他只好将这个想法给压了回去。
    再等等看吧,假如有一天我再也忍受不了了我就下山,回去找道能,他对自己说。
    ……………
    那天,当冯玉从观音山回来后便由方闻健抱着回了屋。
    方闻健见她神情懒懒的,身体软绵绵的,便问:“饿了吗?”
    冯玉点头。
    方闻健便直接抱着她去了用膳间,让下人立即将晚饭给端上来。
    由于喜欢清静,并且喜欢早早吃晚饭,所以方家老爷和夫人自方闻健成亲后便在另一个房间用膳。
    因此这对夫妻很少和他们一同用膳。
    但今日方家老爷和夫人见冯玉迟迟未归,怕方闻健饿着,所以便让方闻健跟他们一同吃了晚饭。
    此时,方闻健还是饱的,但为了陪冯玉,他又装了半碗汤喝。
    在用膳的过程中方闻健时不时地朝冯玉看去。在明亮的灯光下,他发现冯玉脸色绯红,意态娇羞,有种别于往日的动人风韵。
    “看来你这一趟上山下山的把全身的气血都打通了。”方闻健望着她红润的脸笑道。
    冯玉有些心虚,忙微垂下头,微笑道:“可能是走路走多了,加上晒了太阳的缘故。”说罢又故意问:“我的脸真的很红吗?”
    方闻健目光柔柔地望着她,说:“是一种很漂亮的粉红,像一朵盛开的桃花,妩媚而不失美艳。”
    冯玉顿时满脸含羞,低声说:“你这嘴真会说话。”
    方闻健忙放下碗筷搂过她说:“我说的可都是真话,要不要我拿镜子来给你照照?”
    冯玉忙说:“不用了。”
    方闻健这才罢休,笑着看她小口地喝汤。
    等两人用完晚膳,冯玉便主动将手搭在方闻健的肩头上,轻声说:“今晚我们早点睡。”
    方闻健当然明白她这话的意思,但还是假装不懂地问:“是不是太累了?”
    冯玉不满地瞪了瞪他,道:“爬山当然累,可是又觉浑身有了一股劲。”
    她边说边仰头去亲他,并伸手握住他双腿间的那物件,一下一下地搓揉着。
    方闻健是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哪里受得住她这撩拨,没几下便呼吸急促、浑身热躁起来。
    他猛地弯身将她抱起,大步流星地往卧室去。
    她上半身的衣服他也来不及脱了,掀开她的裙摆便直奔主题。
    冯玉在他的猛烈进攻下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其实她回来时已经很累了,但她知道她今晚必须得跟方闻健有这种关系,必须。
    所以她表现得前所未有的主动。
    或许是她的主动激起了方闻健内心的情/欲,所以方闻健这天晚上的表现也前所未有的勇猛。
    当偃旗息鼓之后,两人满足地拥抱着彼此沉沉地睡去。
    在熟睡之前冯玉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她今天应该会受孕。
    孩子会是谁的呢?是瑾王的还是方闻健的?今天,他们两个都这么卖力……冯玉想起那些细节来时都不禁脸红耳赤。
    不管是谁的,她都不想深究。
    让它无从分辨,让它永远成谜,这正是她想要的。
    。。。。。。。。。。。
    亲们,更新来了,祝大家圣诞快乐!二更大约在19:00。(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五章 他送来的

可随即冯玉又意识到这个谜是不太可能沉潜得太久的,除非那个孩子长得一点也不像其父母,否则,他人暂且不说,她自己是一定能看出端倪来的。
    那又如何?冯玉冷笑道。
    只要她不说,没有人会联想得到这个中的缘由的。
    但万一那孩子长得与瑾王特别像呢?
    想到这里冯玉又不由一阵忐忑。
    假如那孩子的相貌跟瑾王的太相似,那就难保他人不会联想不到这一层。
    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了他人的眼力和判断力。
    假如这个假设成为可能,情况势必会对瑾王和她造成极大的不利。
    冯玉顿时莫名地心焦。
    但随即她又告诉自己——万一自己怀的是方闻健的呢?
    虽然这可能性似乎比瑾王的要低,但也不是没可能啊。
    世事难料,谁知道呢。
    但是,这个可能性毕竟更低一些,所以冯玉觉得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原先只想着早点怀上,可当她感觉要怀上时又纠结着孩子的相貌,生活果然是考验一个接一个地来的。
    但既然到了这一步,冯玉最终还是决定走一步算一步,先不要想太多了。
    她伸手去摸身旁的方闻健,发现他已经睡着了。
    方才两人大战了三个回合,现在他是带着无比的满足睡去的。
    冯玉借着灯光静静地观察他的脸。
    这个男人的长相虽然远没有瑾王俊美,但五官周正,气质儒雅,也算得上耐看的类型。
    她对这个男人确实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但当她看到他时总会感到莫名的安心。她知道她嫁给他是对的。
    “对不起!”她望着他安详的睡颜在心里说,轻轻支起身子去亲了他的额头一下。
    方闻健当即醒来,笑着将她拽入怀中,柔声细气地问:“怎么,睡不着?”
    “嗯。”冯玉直盯着他的脸答。
    方闻健睁开眼睛细细地看着她,问:“不舒服?”
    刚才他的动作太激烈了,她又是那么娇柔的一个人,弄伤她也是有可能的。
    冯玉摇头,脸上不自觉地红了。
    方闻健便在她的脸上用力地亲了一口,说:“那我陪你说说话。”
    “好。”
    “你想说什么?”
    冯玉将一只手伸到他的腰间,轻柔地抚摸着,说:“我想和你白头到老。”
    方闻健笑道:“你已经是我的妻子,我们当然会白头到老。”
    冯玉说:“不一定的,有些人即使成亲了也未必能白头到老。但我真心希望我们能一直在一起。”
    方闻健将额头抵着她的额头,微笑道:“今天怎么忽然说这些话?”
    平日里她很少说这么感性的话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忽然很想说。”冯玉依偎在他的胸口柔声说。
    方闻健便把她紧紧地扣在怀中,感慨道:“从我第一眼看见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也爱了你十三年,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变故我也不会抛弃你的,请你相信我。”
    “我相信,正因为我相信所以我才更想一直一直和你在一起。”
    “当然,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
    冯玉便望着他的双眼说:“我有种预感——我应该很快就会怀上孩子了。假如这个预感成真,无论那个孩子是男是女,是美是丑,你都会爱他/她吗?”
    方闻健轻轻地笑了,是畅快的笑,他一脸溺宠地望着冯玉说:“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她怎么样我都会爱,你大可放心。”
    冯玉微微顿了一下,随即朝他微笑道:“我相信你。”
    方闻健轻撩开帷帐朝窗外看了看,见快要天亮了,忙说:“快睡吧,你该累坏了。”
    冯玉这才乖乖地闭上眼睛。
    这次,她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次日,当她醒来时方闻健已经上衙门去了,她懒懒地翻了个身,发现全身像散架了似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便闭上眼睛赖了好一会儿床才起来。
    在她梳妆打扮时有一名丫鬟快步地走了进来,将一个小小的绣花布袋子交给冯玉,轻声说:“这是宫里的人送过来的,让奴婢在大爷外出后才交给您。”
    宫里送来的?冯玉猛地一惊,忙伸手将那个布袋子接过。
    “你们先退下吧。”冯玉对丫鬟们说。
    几个服侍她的丫鬟便赶忙退到外间去了。
    冯玉颤抖着手把小布袋子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盒子,她将盒子打开,一枚白玉戒指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无需拿起,单看这戒指的材质便知是极品。
    冯玉将戒指拿起,见戒指上雕刻着两朵花,其中一朵上刻着一个‘玉’,另一朵上刻着‘二人平心’四字。
    紧张、激动和幸福顿时将她包围。
    她知道这是谁送给她的,她也知道今天是那个人到南方去赈灾的日子。
    冯玉将这枚戒指戴在手指上。
    不大不小,刚刚合适。
    可见他是有仔细地观察过她的手指的。
    冯玉吻了吻那枚戒指,眼泪便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戴了这枚戒指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将它取出,放回了盒子里。
    她起身,将它锁在了床头柜子里。
    日后,当她想念他时她会拿它出来戴一戴,除此之外她再也不能有别的奢求了。
    “多谢你!”她在心里默默地说。
    那边厢,瑾王赵聿珣已经在前往南方赈灾的路上。
    由于路途遥远,且地势崎岖,所以瑾王赵聿珣一行人是骑马去的。
    这是夏天,烈日当空,空气中连一丝风都没有,瑾王一行人即便都戴了帽子也依然感觉头顶热烫得快要冒烟。
    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延误行程,反而为了能早点到达目的地而不断地加快行速。
    夕阳西下时,他们在一个边缘小镇的一家客栈宿下。
    瑾王赵聿珣用过晚膳后便让下人们退下,独自一人站在窗台看风景。
    外头此时一片漆黑,不过近处的风景还是能隐约可见的。
    在距离他们客栈不远处有一条河,河上停泊着一艘船,船里面传来女子的琴声。
    这琴声如歌如诉,听得瑾王赵聿珣眼泪涟涟。
    他不由得想起京城,想起自己这十八年来的经历,渐渐地,泪水便像断线的珍珠般怎么也止不住了。
    他犹豫了一下,终于拿过一件薄外套披在身上,走了出去。
    。。。。。。。。
    亲们,二更来了。好准时。(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章 恍若故人

瑾王赵聿珣带着两名贴身护卫沿着黑漆漆的小路往那艘飘着琴声的船走去。
    夜风扑面而来,吹拂在瑾王的脸上和衣袍上,让他不禁精神一振。
    虽然连续赶了一天的路,四肢已经疲惫不堪,可被这夜风一吹他就立即神清气爽、倦意全无了。
    到达岸边,赵聿珣停下脚步观察眼前的那艘船。
    这是一艘大约能承载三十余人的船,从外形来看非常普通,不过透过灯光隐约可见其中的一间房间是布置得非常豪华的。
    琴声就是从那间房间传出来的,此时,他还听到了那抚琴人低回婉转的歌声。
    她唱的是一首游子登高思念故乡的曲,琴声如诉,声声缠绵,听着听着,瑾王便觉愁肠百转,心也已飞回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
    这位抚琴浅唱之人应该是心中有大深情并且经历过背井离乡之苦的,不然断唱不出这种感觉来。
    此刻,瑾王虽然没有见到她的面,却因为这琴声、这歌声而感觉彼此神交已久。他略一回神,跳上了那艘船的甲板。
    他的两名贴身侍卫也随即跟着上了船。
    想必是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