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姑花事-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为赏夜,赏的是什么呢?
  顾凝不知道晏嵘赏的是什么,却在他起身后,不经意瞧见过几回他青布前襟上的洇湿。
  连着好几次,顾凝觉得这个师兄或许需要人开导,他试着问了晏嵘几次,都被晏嵘轻而易举地撇开了话题,他觉得这样下去,这位二师兄会走火入魔的。他找到了师父,把事情说了,师父却道:“他这便是修行了。”
  顾凝不懂师父的意思,又问这为何便是修行,师父却拍了拍他让他去了,“你不用懂,永远都不懂才是福气。”
  顾凝不再问了,却在那年的清明节,听见晏嵘又坐到了阴影里,喃喃自语,“兰君,下辈子别再遇上我这样的人了……”
  回忆像是水中看月,顾凝也只隐隐约约回想起了这些。
  此兰君,是彼兰君吗?
  他不知道,又觉得或许就是。
  兰君将热水倒进了水盆里,水壶空了,众人都松了口气。耄耋老道士冲着晏嵘摇头,“你得坐好,不然药力就散了!”
  他说完又吩咐小道童,“把另几种草药烫了,烫一下就行,挤出汁来。”
  最后他还不忘提醒兰君,“小沈,别忙活了。你一个忙活,他们都跟着你歇不下。”
  沈兰君道是,转身往厢房去了。
  晏嵘跟到厢房门口,被小道童两只眼睛瞪了出来,“你个登徒子!你什么时候走?!”
  “我不走了,我留在这了。你们走,我才走。”
  小道童简直要将他一棍子打出去,指着他“你”了一声,却被厢房里他师父的话止住了,“衡儿,不得无礼。”
  这衡儿不说话了,不情不愿地道了一声是,冲晏嵘一跺脚跑开了。老道士也幽幽叹气,背着手一步一步挪开了去。院子里只剩下顾凝和晏嵘,顾凝眼看着晏嵘还只是盯着沈兰君的房门看,神色几多复杂,却又闭口不言,顾凝却是忍不住了,走上前来,“师兄?你方才说……留下?”
  闻言,晏嵘这才转身,“师弟,我恐是难以在师父他老人家膝下尽孝了,我……”
  “师兄,莫不是在同顾凝说笑?”顾凝吓了一跳。
  晏嵘说“没有”,顾凝却拉上了他,“你得同顾凝说清楚!”
  “也好吧。”
  ……
  把这山间小小文昌庙前的杂草拔了,晏嵘瘸着腿清了这一片杂草,又把滚落至此的大石滚到了一旁不碍人行之处,这才把大石上的灰尘就手拂了拂,朝顾凝招手,“师弟,坐吧。”
  顾凝盯着他染了灰尘的袖口,想他平日里最是讲究一个“净”字,一时稀奇,一时又觉得他方才说“留下”,也许真的要留下了。顾凝左右思索着,突然听见晏嵘开了口。
  “师弟,薛道长同那瑞平侯爷关系非比寻常,你可看出来了?”
  不意他说到这个,顾凝一愣,随即又皱了眉头,低声道是,“我看见了。”
  晏嵘点头,笑了笑,“既是瞧见了,还同人家来往不休作甚?师弟对她可有半点私心?”
  这话让顾凝回应不了了。不晓得她是女子的时候,他刻意让自己不在意;待晓得她是个女子了,他又装作不知;后来晓得她同瑞平侯关系匪浅的时候,他也刻意忽略不见;直到这两日,她同他挑破了身份,挑破了同那侯爷的关系,他又拿了追查邪气蒙住口鼻眼耳。
  他谨记自己全真教弟子的身份,却也无法竖起来一堵墙,将这人同他彻底隔开。他知道这不对,这同他全真弟子的身份有碍,可他不越雷池一步,只藏在心里,有何不可?
  而如今,晏嵘点破了他的想法。
  顾凝一下子面红耳赤,他喃喃说不出话来,晏嵘却拍了他的肩,“傻师弟,你以为这是什么?这便是在尘世中的修行。”
  “修行?”顾凝突然想到了项笃留在保定时,师叔说的话,原来这场修行并非羞耻,更是端肃如同大师兄都避不过。
  顾凝面上羞赧霎时退了一半,晏嵘笑着瞥了他一眼,道:“这场修行与你刚刚来到,与我,本以为已经渐渐远去了,没想到今日,才真正来临。”
  顾凝看他,又见他将石边细刺横生的干枯苍耳拾起,扔到了一旁没有道路的枯草丛里,听他幽幽地长出了一气,随即又冲自己笑了一声,只是这笑就像是苍耳的小刺,密密麻麻的,伴着他的话,有些扎人。
  “师弟,这话我同你说了,往后可能你便不想认我这个师兄了,只是我做下的事,我虽悔恨,却也是我亲手做下的,没什么不能说的,对你也算是个提醒吧……”


第326章 做我的道侣吗?
  江南富贵丝商晏家,上通着江宁织造府提督织造大太监,下有蚕丝桑户千百户人家,只是这家少爷晏嵘周岁抓周时,抓了不知被谁偷偷塞进来的刻了八卦的石头印,晏家不以为喜,连忙将这石印扔开,不再让晏嵘触碰。然晏嵘自那便小灾小病不断,晏家人找了道士看了,那道士只道:“他本是道门中人,如今不让他归入道门,他岂能好去?”
  晏家人俱吃一惊。他们晏家满门富贵,唯这一子。他若一心寻仙访道,不思支应门庭,晏门岂不休矣?可比起这个,晏家人更害怕接连不断的病灾,连这独苗都不能留下,商讨良久,才将他送到了正一教门下。
  生在富贵门庭,自小便入道教,晏家人时常怕他不管尘世,并不敢让他就这么跟着师父修道,见他年纪渐长,身体康健,便留他火居在家。说是火居,其实便同尘世中人家中子弟没什么两样了。
  进学识礼,打理家中产业,偶尔一月中有几日做些斋醮科仪,便是后头晏嵘家中娘亲辞世,父亲另娶又得了儿子,也只是最为看重他的。
  十五岁的晏嵘,已经有了支应门庭的能力,一同长大的其他江南富商家中子弟都打趣道:“你可万万不能自称‘贫道’,那‘贫’字和你是半点干系都没有!”
  倒也无怪人家打趣,晏嵘十四岁便用其母留下的玉坊赚下了两万两银子,震惊江南商贾。其父倒也不想让他小小年纪便红得太过,恰逢晏嵘道门师父要去外地与一众道人论道,便让晏嵘去了。
  这场论道便在华山之上,晏嵘便是那时识得沈兰君的。
  那时沈兰君也是同师父上山论道,兰君的师父同晏嵘师父乃是旧友,两位道长旧年时情谊便是甚深,下榻的地方选了同一处。日日相对,晏嵘同兰君之间,总有些年少的情愫萌生。
  兰君不是那扭捏的性子,看上了晏嵘,便同他说了。
  某一日,二人在山间的高耸入云的红豆树下笑闹,兰君突然用手里的剑鞘指了他,站在大石上,低头看着他道,“我瞧着你不错,有江南人的温柔,又有我们西北人的直爽,你……愿意做我的道侣吗?”
  兰君这话虽说得出口,可小脸还是红了,就像是被酒醺得一般,晏嵘记得自己看着她连脖颈都泛起了红色,一颗红豆果扑通掉落,他心跳得飞快,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应答。
  倒是兰君性子急些,跺起脚来,“你到底愿不愿意?!”
  她这么一跺脚,站在大石上便是不稳地晃了一晃。大石后侧是个陡坡,晏嵘被她吓了一跳,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抱住了她。
  兰君稳住了身形,却是越发地面红耳赤了,低头对上了晏嵘的眼睛,眸中星光闪烁,她突然笑了,“你若是答应,便把我抱下来……”
  话音一落,便被人稳稳地抱住,放到了地上。
  兰君咯咯地笑,笑声惊起一树的鸟雀……
  半年的论道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只是晏嵘后来回忆起来,觉得那半年就像是日光下的晨露,眨眼的工夫,只剩下了浅淡的水痕。
  论道一过,众人自是要各回各处去,兰君抽搭着鼻子,拉了他的袖子,“你舍得我走吗?”
  晏嵘说舍不得,兰君带给他的欢声笑语就像是兰蕙之香,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晏嵘只想随她去了,可兰君去捏着他的手道:“等我去寻你!”
  晏嵘自然道好,两人依依惜别。
  两位老师父如何不是看在眼里?兰君的师父年纪更长,收了这女徒弟便是关门弟子了,因着兰君父母早亡,极其疼爱她,反复把晏嵘看了,觉得这后生到还算可以,便同晏嵘的师父道:“我只怕他富贵人家出身,没个定性。不然,我这小弟子配他,可不算他吃了亏。”
  晏嵘的师父道他是个胸有城府的孩子,“有没有定性这事儿,再过两年许就好了。”
  两位师父话了别,各自带着各自的徒儿去了。
  过了大半年,兰君央了师父,出门历练,师父不放心,安排她去寻太原府的一位徒弟,让这徒弟再给兰君安排行程。兰君兴高采烈地去了,只想着赶紧到了太原,便求那师兄让她南下去寻晏嵘。
  只是她到太原的那日,太原的那师兄家中兄弟娶亲,兰君赶着上了喜气还道是好兆头,欢天喜地地等着这场俗世的喜宴。她平素下山的时候不多,如今见了这锣鼓喧天的喜宴,哪里都觉得喜气。
  这位师兄的兄弟,娶妻江南女,待到新娘子入了洞房,没有不想凑上去看一看这江南美人模样的,兰君不懂,却跟着众人,人家去哪儿她便去哪。
  她一路跟着,她跟着的女眷们突然热闹了起来,然后都停住了脚步,发出一声哄笑,接着,一个小姑娘娇嗔地声音便传了过来,“你们真没意思!”
  说没意思的,才最有意思。兰君往前凑了几步,一点脚,却霎时愣住了。
  那树上挂着的红灯下,那穿了银色绣红梅衣裳的男子是谁?可不就是晏嵘?!
  她浑身热血往上冲,要喊的话已经在了嘴边,可话没出口,却被晏嵘身前站着的小姑娘,一句话给喊没了。
  小姑娘红着脸仍是冲着众人吵嚷,“稀罕如何,不稀罕又如何?要你们管?”
  说完,一闪身躲到了晏嵘背后,“晏哥哥,你也不说句话!”
  晏嵘什么都没说,只是笑笑,笑得满是暧昧,众人说道地更加热闹了,还有那胆大的妇人道:“今儿成了一对,若是再成一对,倒可是天赐的姻缘了!”
  小姑娘跺着脚脸色更红了,晏嵘仍是笑着,并不反驳。
  兰君觉得自己如同钉子一般楔进了地里,目光越过众人,定定落在晏嵘脸上,良久。
  晏嵘终于感受到了这两束久久的目光,侧过脸看过去,心头一颤,只是他眨了眨眼,就这么错开了去。
  兰君懂了,朝他微微一笑,转身走了。
  晏嵘始终一言未发,待人群散去,他再转而去打听兰君的下落,兰君的师兄告诉他,兰君回去了,不在此地了……
  再一次听到兰君的消息,晏嵘已是送亲结束,回到了江南,他师父亲自跑到晏家,抖着西北寄来的信问他,“你去太原可是见到兰君了?”
  他心里咯噔一下,抖声说是。
  他师父把信甩到了他脸上,“兰君自山涧过桥时跌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她师兄说她离开太原的时候,失魂落魄,还特特叮嘱她路上小心,到底还是出了事!晏嵘,这和你有关吗?”


第327章 老神仙的话
  那时的晏嵘,手里捏着的薄薄信纸,就像是一把薄而利的刀,他心头只像是被这把薄而利的刀一遍遍凌迟一般。
  晏嵘听不清师父的言语了,连师父说不要他这个徒弟,都恍惚没在意。他自家中连夜往兰君出事的地方奔去,跑坏了几匹重金买来的西域马,赶至那山涧,只见这那桥上断木仍悬,桥下急流涌动,未有半点人影。半晌才走来一个老樵夫,对他道:“这儿才摔下过一位仙姑,可万万过不得!”
  晏嵘不死心,一寸一寸地沿着河流搜寻,一连寻了大半年,晏家几度派人来叫他回去,他也只做未闻,最后连晏父都亲自来了,道:“你若是再执迷不悟,晏家万千家财便同你半点都不相干!”
  他却喃喃自语,“若早就同我半分不相干,也不至害她白白丢了性命。我是罪人。罪人凭什么坐拥荣华富贵?”
  晏父气急败坏地走了,晏嵘又寻了小半年,还是毫无音信,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往兰君师门找她,却被告知兰君的师父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病逝了。
  晏嵘转而南下,直奔武当山,做了那全真道士。
  ……
  晏嵘说完,抬起袖子抹了一把泪,“兰君还活着,她还活着,只是她伤了眼睛,看不见了……师弟,你觉得我这个罪人,能走吗?”
  声音哽咽到发不出声,顾凝拧紧了眉头,“师兄,你为何失信于人?可是当时你家中出了事?你不得已……”
  晏嵘打断了他,摇头说不是,“名利场里走惯了的人,都有那分身之术,分身之术如何能被人撞破?只是这分身分着分着,便不晓得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了。”
  顾凝无言以对,晏嵘捏了捏他的肩头,“背信弃义,翻脸无情,你师兄果真不是什么好人,师弟你失望了吧。”
  顾凝不会骗人,没办法假意安慰什么,他委实没想到,这竟是晏嵘上了武当山的缘由,是深夜里如同孤魂野鬼的缘由,是不能同自己回去的缘由。
  两人一时沉默,只是脚步声突然而至,两人抬头一看,只见兰君的徒弟衡儿拿着一根棍子冲到了晏嵘脸前,二话不说,挥棍便是一棒,却被顾凝将晏嵘一推,打了个空。
  “你惹我师父落泪了!我师父眼睛才刚好,怎么能落泪?!都是你害得!”衡儿冲着晏嵘愤怒叫喊。
  晏嵘却是一阵惊喜,“你说什么?你师父眼睛刚好?!她能看见吗?能不能?!”
  那衡儿被顾凝按住了棍子,打不了人,嘴上越发冲,“怎么不能?!只不过白日里不能见光罢了!老神仙说了,师父好生护着,不定一两年便能见光了!你才是瞎子!你才看不见!”
  晏嵘简直跳了起来,连腿上被刚刚止了血的伤都顾不上了,边走边道:“我得让兰君别哭,哭坏了眼睛怎么办?!”
  说着,不顾顾凝的劝阻和衡儿的叫嚷,直奔兰君房门前去了,只是他到了那门前,张开嘴,却不知该说什么,抬手欲敲门,也敲不下去。
  衡儿气得面红耳赤,又不敢在兰君房门前撒野,只去缠院子角落里晒太阳的老道士,“老神仙,他就是个疯子!你把他撵走不行吗?!他要把师父气死了!”
  老道士却是摇头又叹气,“撵不走的,撵不走的。”
  “那怎么办?那怎么办?!”
  老道士想了想,朝晏嵘和顾凝招了手,“过来,过来。”
  ……
  衡儿口中的老神仙姓邱,是这小小文昌观的主持。四年前,他把兰君从水边捡了回来,兰君那时已是浑身重伤,能活下来便是奇事。也是她幸运,遇上了邱道长,邱道长道法不算精深,却爱琢磨草药,这紫心山上的草药,没有他不熟悉的。凭着邱道长的医术,又是兰君素来底子好,这才渐渐好了过来,只是眼睛伤了,总也不好,今岁才渐渐能在暗中模模糊糊地看些东西。
  衡儿是不远处镇子里的孤儿,邱道长让兰君收了这个小徒弟,也算是有个帮手。三人在这僻静小庙里倒也清幽,兰君的师兄多年前便寻来过此地,只是师父之死让兰君耿耿于怀,她深觉自己没脸面对师门,这才一直在这山间小庙修行。
  这些晏嵘都不知晓,他当年也曾顺着河流寻到至附近来,却没想到兰君就在这紫心山上。
  邱道长见他神情恍惚,幽幽道:“你若要留下,后边有你难过的。小沈她呀,不会这么轻易原谅你的。”
  晏嵘说知道,“她是爱憎分明的人,而我,是她憎恨的人。”
  邱道长摇头不语了,哼哼两声,“都还是些小娃娃而已。”
  晏嵘低头不说话了,顾凝觉得这邱道长真有些老神仙的风姿,不由地仰慕地多看了两眼。邱道长却是突然“咦”了一声,“你二人从哪冒出来的?我听着近来山里热闹,可是那王家的财主过寿?”
  他说着,又哼哼,“六六的寿吧?也值得一过?老道我都八八了,也没他这般张扬。”
  顾凝不知如何作答,半晌才道:“那王家老太爷的寿辰没过成,出了些事。”
  邱道长闻言“咦”了一声,“出了事?啧,我就知道那地界,没什么好事!还在那过寿宴!啧!”
  顾凝听得眼皮子直跳,直觉便觉得这耄耋之年的邱道长恐是晓得好些事,径直问道:“道长,你道这紫心山庄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奇邪?晚辈自那处来,觉得山庄满是邪气充斥,这又连连出事,您若是知道些什么,不妨告知晚辈!”
  邱道长皱了皱眉头,“这山庄的事可远了去了,原来也是个道观,我这文昌庙那时被他那金碧辉煌一排挤,都没香火了!我师父同我说,那道观的气数,早在某位祖师爷眼看着那道观一砖一瓦垒起来的时候,就断言过了。现下道观不见了影,变成了什么庄子,庄子也是镇不住那等邪气的,不出事,怎么可能……”
  邱道长将紫心山庄的事说开了去,顾凝听得心中怒海翻腾,待邱道长说完便将剑一掷。
  “这般道人,缘何能飞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