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支重回嫡脉,这是多大的诱惑。尤其是似唐氏这种几百年的豪门望族?!
所以,哪怕有一丁点儿的可能,唐绩的家人们也不愿放弃。
在看到唐绣在家书中随便写的那句话后,唐家人便急火火的赶到了京城,草草的跟唐绣落实了一遍,就找上了王家。
唐家人想得简单,以为自家抓到了唐元贞的把柄,在众人前稍加逼迫,唐元贞一心虚,没准儿就认了下来。
就算不能夺回唐家的族谱,能让唐元贞承认,继而在兰陵老家拥有一席之地也是好的呀。
但,等他们到了王家,却发现,人家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
先是在客舍被凉了二十多天,接着又有丫鬟探头探脑的打探消息,还拐着弯儿的暗示他们去京兆府告官。
唐家人不知道这是王怀淑的手笔,只当是唐元贞故意为之。
这下子,唐家人愈发忐忑起来。
终于等到看守不是那么严密,唐绩这才逃跑出来找堂妹再核实一遍。
只要确定当年唐元贞确实已经死了,唐家人才有底气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不管是和唐元贞谈判,还是去京兆府,唐绣的证词至关重要!
可是看到唐绣吞吞吐吐的样子,唐绩火热的心凉了一大半。
“阿兄,我虽然不能确定唐元贞到底死没死,可有一点可以肯定啊,当时我逃出去的时候,书房已经烧了起来,房梁塌了,四周一片大火,根本就逃无可逃啊。”
唐绣见唐绩失魂落魄的模样有些不忍,极力回想着。
唐绩摆摆手,“没用的,旁人只会觉得唐元贞有福,所以才能死里逃生。”
罢罢罢,这次进京,只能无功而返了。
所谓的“唐家人”就这么灰溜溜的走了,白让王怀淑上蹿下跳的折腾了一把。
不过唐元贞却是收获不小,终于知道了隐藏在后院的敌人。
……
“王家真真是没有规矩,以前我还当二郎君是个明白人,不成想,他竟也糊涂至此。”
日月星辰斗转,春夏秋冬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阿姜的八卦属性。
时间已近腊月,七个月大的唐宓活泼的在榻上爬来爬去,耳朵依然立着,尽情听乳母和小丫鬟八卦。
“可不是,一句话就让成家立业的儿子换了父母,这般随意,他们真当宗法是儿戏?”
阿陈往炭盆里添了一些炭,撇着嘴说道:“二夫人为了这事,足足‘病’了小半年,二郎君却只顾孝顺,全然忘了妻子和儿女。”
“唉,你且看着吧,咱们二房有了大郎这么一位‘庶长子’,以后还不定怎么‘热闹’呢。”
阿姜一边看着唐宓,一边担忧的说道。
“说的就是啊,过去那位还只是堂房嫂子,现在好了,直接成了咱们二娘的‘亲’大嫂,日后她少不了要来麻烦二娘。”
提起小万氏,阿陈就一肚子埋怨,“你还记得吧,前些日子还没有正式改族谱呢,她就颠颠的跑来看房子。哼,她哪里是看房子啊,分明就是惦记咱们二娘房里的摆设。”
阿陈越说越气,“我呸,西园的一应陈设都是二娘的陪嫁,她却只当是公中的财物,还想着照着西园的模样也要一份,她哪来这么大的脸?”
唐宓穿着薄薄的小袄小裤,艰难的扶着墙站起来,小脚晃啊晃,试图迈出她人生的第一步。
只是,唐宓有心,奈何小腿儿太软,刚抬起小脚,就啪叽一下摔倒了。
幸好榻上铺着厚厚的棉被,唐宓一头栽进了被子里,只留两只胖乎乎的小脚丫在外面扑棱。
阿姜赶忙把唐宓抱起来,嘴里说着:“哎呀我的小祖宗,千万小心啊。”
唐宓抿着嘴儿,用力挥舞胳膊把阿姜挥开。
阿姜无法,只得张着手立在榻边,随时准备“救援”。
唐宓吭哧吭哧的爬起来,扶着墙站好,呼呼喘匀了气,抬起小脚,迈——
啪叽~摔!
接下来,阿姜和阿陈也不八卦了,眼睁睁看着唐宓重复着一系列的动作:
抬腿,迈~~
啪叽~,摔!
抬腿,迈~~
啪叽~,摔!
如此N遍,唐宓终于火了,趴在被子堆里,握紧小拳头用力捶着:妈蛋,劳资想走路乍就那么难?
阿姜忍着笑,轻声安抚:“小三娘,咱还小呢,不急,不急哈。”
不知为何,明明自己伺候的小主子只有七个月,但阿姜总有种错觉,小三娘聪明的根本不像婴儿。
如果她用哄孩子的口吻跟小三娘说话,小三娘压根儿就不理她,还会附赠白眼两枚。
唐宓深深吸了口气,她还就不信了,她就真不能成功!
不知第多少次的爬起来,唐宓小心的扶着墙,然后坚定的迈出了一步。
咦,脚下有些软,但还可以踩住。
小脚丫堪堪站稳,唐宓有些兴奋,平复了下呼吸,又坚定的迈出了第二步。
如此再三,她竟歪歪斜斜的走了三四步!
“哎呀我的天,小三娘会走路了!”
阿姜惊喜的喊出声。
“快,快抱去跟二娘报喜啊。”
阿陈反应快,急切的说道。
“对、对,咱们这就去!”
阿姜抄起唐宓,给她套上厚棉袄、棉裤,又包上大红斗篷,然后急匆匆的往正房走去。
唐宓终于从爬行动物进化到了直立动物,也兴奋不已,恨不能马上跟亲娘炫耀。
阿姜此举,深得她心哪。
一行人走到正房门口,便听到了唐元贞的说话声,“……这么说来,年底大夫人便能归家?!”
唐宓杏眼圆睁:哎哟,大BOSS来了!
第018章 下马威
腊月初十,乳母赵氏奉旨归家荣养。
时隔二十多年,赵氏终于回家了,带着数不清的赏赐和无上的荣耀。
一品懿德夫人!
大梁皇帝郑宥亲自拟写的诏书,全然不顾一众朝臣的反对:“懿”字可不敢随便乱用啊。
懿德二字更了不得,一般太后或是皇后的谥号才会用到。
而郑宥偏偏将这两个字赐给了赵氏,足见他对赵氏的尊敬与宠信。
没错,大梁的皇族都知道,圣人十分尊重赵氏这个乳母。大家也都清楚圣人为何尊重她。
先帝郑传虎是前朝的梁国公,手握梁州兵马大权。
前朝戾帝听信术士谗言,以为郑传虎会造反,处处打压、堤防。
最后更是下旨将郑传虎的嫡长子郑宥召入京城,名曰“入学”,实则扣为人质。
那时郑宥才五岁,身边只有几个小厮和赵氏这个乳母相随。
戾帝满心担忧郑传虎会造反,又岂会善待郑宥这个质子?
郑宥在京城过得十分艰难,旁人很难想象,堂堂梁国公的世子,竟然连吃饱穿暖都成了奢望。
若不是赵氏织布、种菜,郑宥极有可能冻饿而死。更不用说进学、交际朝臣了。
赵氏于郑宥而言,不仅仅是乳母,还是有抚育、教养之恩的养母。
说句不孝的话,在郑宥心中,赵氏比生母孝安皇后还要亲近。
所以,朝臣们非议赵氏出身卑微,配不上“懿德”二字时,一向好脾气的郑宥怒了,直言赵氏“乃吾家老人”,还放话若赵氏配不上懿德二字,世间再无人能配得上!
这下子,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圣人对乳母赵氏的看重。
王家尤为关切。
没办法,谁让自家做了太多亏欠赵氏的事儿呢。
自从接到赵氏回家的确切消息后,王家上下全都忙碌起来。
头一桩事,就是让鸠占鹊巢的杨姨娘搬家。
主母不在家多年,杨姨娘自持生了一双儿女,背后又有万氏做靠山,直接占据了正堂。
现在正主儿回来了,她必须麻溜的搬走。
杨姨娘哪里肯愿意啊,奈何形势比人强,为了儿女,她也只能抹着眼泪搬家了。
第二个搬家的是王怀恩一家子。
过去王怀恩占着长房长孙的名义,住在了中轴线东侧的院子。
现在他成了二房王鼎的儿子,自然不能再赖在“伯父”这边,至少在赵氏归家后,不能让她发现王怀恩住在东园。
“这、这是什么破地方?哪里是人住的地儿?”
小万氏来到新住所前,望着有些窄仄的小院,顿时叫嚷起来。
王怀恩的脸色也有些难看。
这些年,他做惯了家里的大郎,靠着祖母、父亲的宠爱,不管是吃的、用的还是住的,他都是最好的。
现在忽然沦落到一个破败的小院子里来,他心里的落差不可谓不大。
“大娘说得这是什么话?这么好的院子,怎么就不能住人了?”
管事娘子阿赵先不干了,淡淡的提醒道:“知道大郎和大娘要搬过来,我们夫人拖着病体帮着安排住处。没想到,夫人忙了这些天,半句好话没听到,反落得一身埋怨。”
小万氏还想再说什么,被王怀恩一把拽住。
只见他跟阿赵赔着笑脸,好声好气的说道:“赵大娘,大娘这些日子忙着搬家,人都忙糊涂了,您千万别跟她一般见识。这、这院子极好,烦劳母亲费心了。母亲的身子可还好?一会儿我便带着孩子去给母亲请安。”
“还是大郎知书懂礼。”
阿赵是李氏的心腹,对于膈应了主母大半年的王怀恩夫妇自是没什么好脸色。
再者,现在不比从前。王怀恩不再是风光的“长房长孙”,而是她们二房的婢生子,二夫人占着“母亲”的名分,可以随意教导。
王怀恩若有个不敬,单是一个“不孝”,就够他喝一壶的。
“赵大娘辛苦了,接下来的事,我们自己张罗就好。您且忙去吧。”
王怀恩忍着心底的不满,塞给阿赵一个荷包,笑着将她送出了小院。
“呸,好个狗眼看人低的刁奴!”
小万氏冲着阿赵的背影啐了一口,骂完了,转眼又去看那落魄的小院,扭头对王怀恩道:“郎君,以后咱们就真的住在这儿?”
王鼐是骠骑将军,按制可以开府建牙。
王家的前面便是官署,专供王鼎日常办公使用。
后面则是宅院,足足五进。
王家没分家,王鼐、王鼎兄弟按照中轴线分开居住。
中轴线正堂以及以东的院落归王鼐,王鼎一家则住在中轴线以西。
按理说,王鼎的居住区域并不小,但最好的当属正院和西园。其它的都是不成气候的小院子。
正院住着王鼎夫妇,西园则分给了王怀瑾。
如今来了个“庶长子”,李氏虽恶心,却也没有刻意为难,命人在剩下的小院中挑了一个离主院最远的分给王怀恩一家住。
李氏觉得她没亏待王怀恩,王怀恩夫妇却觉得李氏是有意报复。
但——
王怀恩深深吸了口气,眸色阴沉,“且先住着。明儿姓赵的就回来了,咱们先看看情况。若阿婆能制住那姓赵的,一切都好办。若不能,咱们须得忍上一忍了。”
“……”小万氏咬了咬唇,满心不甘,却也不敢再叫嚷,吩咐丫鬟婆子开始搬东西。
小院面积小,家具、摆设等一应物什都齐全。
李氏做事,从不落人话柄,早早命人将小院洒扫干净。
小万氏要做的只是将箱笼搬进去,然后重新归置一番即可。
即便这样,小万氏也带着一众下人忙活了一整天。
次日清晨,小万氏扶着发酸的老腰,跟着王怀恩、领着三个孩子去主院萱瑞堂给王鼎夫妇请安。
李氏还“病”着,根本就没见他们两口子,只派了个婆子在廊下便打发了他们。
王怀恩暗恨不已,小万氏的嘴都气歪了。她明明看到唐氏的侍婢就在廊下,显然唐氏就在里面。
好你个李氏,竟敢这般轻慢。真当自己是她小万氏的正经婆婆?!
其实小万氏冤枉李氏了,李氏还真不想当她的婆婆。
王怀恩抓着小万氏的手出了萱瑞堂,他的手劲儿很大,捏的小万氏直咧嘴。
直到这一刻,他们夫妇才感觉到,王怀恩成为王鼎的儿子,并不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或是搬个家,而是整个人身份地位的改变。
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
……
为了迎接赵氏,王家上下一大早就起来了。
万氏穿上新制的衣裙,头上插满了珠翠首饰,用过朝食后就端坐在福寿堂,硬是摆出一副威严富贵的模样。
李氏拖着“病体”,带着三个儿女、儿媳也来到了福寿堂。
小万氏已经被王怀恩敲打了一番,哪怕心里对李氏无限怨恨,也没敢表现到脸上。
鹌鹑一样跪坐在李氏下首的壶门洞方榻上。
唐宓被阿娘抱着,感受到室内无聊的氛围,掩着小嘴儿打了个呵欠。
呃~~好安静,好尴尬啊。
一屋子的女人孩子,却半点声响都没有。连平时最会在万氏跟前凑趣的王怀淑都正襟危坐,身板儿挺得笔直,整个人如泥胎雕塑一般。
杨姨娘则很有自知之明的跪坐在正堂的角落里,大气都不敢喘。
唯有李氏和唐元贞神色自如,李氏还十分有闲情的端着茶盅吃茶。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万氏再也摆不出端正的架子,软软的靠在凭几上。
又等了一个时辰,太阳挂到天空正中央,外头才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
万氏猛地坐直身子,两只眼睛直直的看着门口。
小丫鬟快步跑了进来,扬声道:“回禀太夫人、二夫人,大夫人的马车已经到了二门。”
万氏一抬手,“快请她过来吧。”
小丫鬟满脸为难,“大夫人是穿着一品诰命的朝服回来的,手、手里还捧着圣旨——”
万氏脸色一僵,赵氏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还要她这个做婆婆的亲去迎接?
李氏嘴角闪过一抹快意,起身对万氏道:“阿家,既然有圣旨,咱们须摆香案相迎啊。”
唐元贞也低下了头,掩住嘴角的笑意。
唐宓眼尖,看到了母亲那一闪而逝的笑纹,小脑袋瓜不禁转动起来:咦?有情况哦~~
第019章 大娘
“好一个下马威。”
唐宓一扫方才的昏昏欲睡,瞪大眼睛准备看八卦。耳边却传来阿娘的低语。
下马威?
唔,这个词她听阿兄说过,出自《汉书·叙传》,原话是:“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原来大伯母的这番做法便是下马威啊。
唐宓默默的又学会了一个名词,好开心,厚厚,她最喜欢学习了。
两只眼睛灼灼的看着,期待更加精彩的场面出现。
唐宓小脑瓜转啊转,她看到坐在主位的老祖黑着一张脸,愤愤的起身,对身边的奴婢骂了一句:“没眼色的东西,还不赶紧服侍我更衣。”
咦,老祖穿的衣服很好啊,一看就是新做的,怎么还要更衣?
等等,刚才阿婆说要“摆香案迎接”,莫非在摆香案前,还需要更衣?
唐宓暗自将这个疑问压在心底。
老祖气吼吼的去寝室更衣了,阿婆跟阿娘低语了一句:“我也回去换身衣服,你盯着下头的人摆好香案。”
唐宓抬眼看阿娘,只见阿娘点点头,“阿家且去,我省得。”
唐宓还要去观察其他人,却忽然觉得身体晃动,自己已经从母亲的怀中转移到了乳母阿姜手上。
唐宓一时没反应过来,楞楞的看着阿娘。
唐元贞见女儿呆萌的模样很是可爱,亲了亲她的小脸,道:“你大伯母身穿诰命服,手上还有圣人的诏书,依律,咱们家需大开中门、摆香案迎接。你阿祖和阿婆是诰命夫人,也需要穿上朝服。阿娘去外面吩咐仆役摆香案,你乖乖的跟着阿姜,可好?”
噢~~,原来如此。
唐宓心底的小疑问有了答案,她恍然的点点头。
唐元贞愣了下,女儿眼底闪过的是“恍然”,怎么可能?
虽然她经常听阿姜说猫儿聪明,可自家小闺女才七八个月大,就算聪明,也不可能如此妖孽吧?
唐元贞失笑的摇了摇头,聪明如何,妖孽又如何,左右是她的亲生骨肉,她只需竭尽所能的疼爱她、保护她就可以了!
伸手捏了捏女儿的胖脸,唐元贞又叮嘱阿姜几句,这才出了正堂。
阿姜小心的抱着唐宓,当着外人的面,她不会多嘴,只安静的看护小主子。
“哼,好大的架子!”
阿姜不说话,不代表别人也会安静。
第一个开腔的便是小万氏。
这两日的境遇突变,让小万氏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
而赵氏,便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如果不是因为她,王怀恩根本不必上赶着给王鼎做儿子,他们一家也不会被二房磋磨。
小万氏一想到那窄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