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鼎以为劝住了母亲和兄长,稍稍松了口气,正要抹把汗爬起来。

    不想耳边又响起了母亲理直气壮的声音:“什么‘过继’?大郎原就是你的儿子!”

    王鼎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万氏。

    万氏用袖子擦着脸上的泪,根本不惧儿子无声的抗议:“没错,大郎本来就是你二房的长子。过去你大哥膝下无子,看着大郎聪明、懂事,这才带在身边教养。”

    李氏原本安静的立在一旁,任由婆母撒泼、叫骂,她打定主意了,只要自己不松口,婆母还能真扯根绳子上吊不成?

    婆媳二十多年,李氏早就摸清了万氏的脾气。别看这个老婆子整天喊着死呀死的,却比谁都惜命。

    要不然,也不会又是求神念佛、又是豢养黑猫了。

    万氏的闹腾大法也不过老三样:一哭二闹三上吊。

    李氏只要说服了丈夫,让他顶住前两样,万氏再闹腾也就那样了。

    但此刻,听了婆母的话,李氏气得浑身直哆嗦。

    万氏越说越觉得自己的说法可行,一梗脖子,“谁规定大伯不能养侄子了?狗儿没儿子,把侄子养在身边有何不可?”

    王鼐眼睛一亮,对啊,阿娘说的没错。

    就是赵氏明知道大郎的出身,只要一家咬死了说大郎是二房的孩子,赵氏也没办法!

    “……”这回王鼎是真的无话可说了,两只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这和过继还不一样,如果他们夫妻同意了万氏的做法,那么以后王怀恩不管在宗法还是“血缘”上,都是他王鼎的嫡长子。

    可问题是,王鼎真心不想要这么一个嫡长子啊。

    他有王怀瑾这么出色的长子,为什么要让一个出身不明的婢生子压在亲生子的头上?

    人都是自私的,王鼎孝顺,却并不愚孝。做不到因为阿娘一个无理的要求就把原本属于自己儿子的东西拱手让给旁人。

    哪怕这个旁人是他亲侄子。

    知子莫若母,万氏一看王鼐的神情便知他不愿。

    与王鼐交换了一个眼神,万氏一改方才的撒泼,改走慈母路线:“二牛,刚才阿娘一时生气才会乱说,其实阿娘心里清楚,我家二牛最孝顺了。”

    “你们阿爹去的早,王家一群黑心贼,为了抢咱们家的屋和田,变着法儿的磋磨咱们母子。”

    “那时候,二牛你还没有锄头高咧,就跟着阿娘和你大哥去地里干活。”

    “二牛,小时候你和你大哥多要好啊,有半块饼子,也是他一口你一口。”

    李氏眼前一团黑,如果婆母一味的撒泼撒滚,自己郎君还能顶上一顶。可若是打上亲情牌,郎君没准儿就会心软哪。

    “二牛啊,咱们家现在富贵了,狗儿和你都当了官,可你们兄弟不能生分了啊。这次,你大哥碰到坎儿了,你个做兄弟的,就不该帮一帮?”

    听母亲忆起往事,王鼎眼睛湿润了,挺直的身板儿也软了下来,但嘴上还在说:“阿娘,大郎的事也不算什么。就算大嫂知道了,顶多闹上一闹,不会真让阿兄如何。”

    私下里,王鼎和李氏商量过。

    他们夫妻一致认为,王怀恩的事根本就是家事。赵氏最多借圣人的手打压一下王家,却不会让王家伤筋动骨。

    再说了,就算王家给王怀恩安排了“合理”的出身,赵氏就真的会相信?

    没准儿到时赵氏对王家的怨恨更深呢。

    万氏眼睛一翻,慈母的表情险些破功,忍了又忍,方柔声道:“二郎,狗儿好不容才当上骠骑将军,实在经不起半点波折啊。圣人是新君,原本就对老臣心存忌惮,若是让圣人抓住把柄借此发难,咱们王家就危险了。”

    这些话显然是有人教,否则以万氏的水平断断说不出来。

    站在门外廊下,唐元贞暗自想着。只是不知这个背地里的“高手”是哪位。

    或许,端午节黑猫冲撞事件也是这位高手的手笔呢。

    “二牛,就算阿娘求你了,行不行?!”

    万氏颤巍巍的起身,作势就要给王鼎下跪。

    王鼎被唬了一跳,慌不迭的抱住万氏。

    万氏顺势抱住儿子,母子两个跌坐在一起,她轻抚着王鼎的背,“儿啊,不是阿娘为难你,这事关乎你大哥的前程,更关乎咱们王家的兴旺,这次,你、你就受点子委屈吧。”

    “二弟,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且放心,大郎是我的儿子,就算给了你,我也不会让你贴钱给我养儿子。他日,我会想办法再把大郎‘过继’回来。你的东西依然传给二郎和三郎。”

    万氏眸光闪烁了下,嘴上却道:“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二牛,你只管放心,阿娘和你大哥还会害你吗?”

    王鼎张了张嘴,没说什么,心里却已经动摇了。

    李氏见状,一咬牙——

    噗通~~

    李氏的身子软软的倒了下去,重重的摔在了地板上。

    室内一团混乱,王怀瑾和唐元贞冲了进去。

    ……

    又是请太医,又是熬药,足足折腾到晚上,李氏才堪堪醒来。

    李氏‘醒’了以后,不说话,不看人,只躺在榻上默默流眼泪。

    王鼎陪在一旁,见李氏这般,心痛不已,“娘子,是我对不住你啊。”

    李氏依然不说话,眼泪无声的流淌。

    王怀瑾兄妹三个围在榻前,不住的喊着:“阿娘,阿娘~~”

    过了许久,李氏方叹了口气,道:“夫君可以认下大郎,我却不认。他的生母是个卑贱的侍妾,早早的被卖了。”

    王鼎一愣,旋即明白了妻子的意思,心里也认可这种做法。

    但一想到母亲和大哥,他又有些犹豫。

    李氏‘嗤’的一声冷笑,“左右是为了欺瞒大嫂,大郎究竟是夫君的庶子还是嫡子,对大嫂而言有何区别吗?”

    没区别!

    万氏死逼着要把王怀恩记在李氏名下,还不是为了提升他的身份?

    李氏可以退让,但绝不能没了底线。

    她冷然道,“如果阿娘和阿兄还不满意,那我就去京兆府。”

    被逼着认下一个婢生子,李氏恶心的不行,经过这件事,她算是想明白了:在王家,郎君指望不上,唯一能依靠的便是自己!

    ……

    王怀瑾和唐元贞回到西园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王怀瑾满腹心事,看了儿女之后,便去了书房。

    唐元贞洗漱完毕,阿姜抱着唐宓过来了。

    唐元贞接过孩子喂奶,身边阿何还在回禀事情。

    “……阿崔交代,与她接头的是个小丫鬟。那个小丫鬟奴婢命人查过了,父母都在梁州老家的庄子当差,只有小丫鬟一个伺候老夫人。再往下查,就查不到什么了。”

    “客舍的那群人怎么样?今天还安分吗?”

    唐元贞点点头,继续问道。

    “奴婢阿爹说,他们吵着要见您,被拦下了,这会儿安分了许多。”阿何嘴里的‘阿爹’便是唐元贞得用的外管事何家才。

    唐元贞眯着眼睛想了想,忽的有了个主意,“这样,你让人悄悄把客舍那群人的身份和来历透给福寿堂的下人们……”

 第十六章 阿娘,您被人给告啦!

    “打听清楚了?客舍住了些什么人?”王怀淑急切的问道。

    “好叫三娘知道,三天前,西园的何管事命人安排了十来间客舍,安排了二十余人入住。奴婢偷偷去打听了,那些人自称来自兰陵,是唐氏族亲。”

    小丫鬟吉祥回答道。

    王怀淑神情微变,“兰陵唐氏?莫非是二娘的族人?”

    吉祥故意卖了个关子,“不止是族人,其中还有三位年逾六旬的老者。三娘,您猜这几个老汉是什么人?”

    王怀淑忙问:“什么人?难道是唐家的族老?”

    她说这话有点儿半开玩笑的意思。

    因为大家都知道,唐宓满月宴那日,唐元贞特意从兰陵请来了族老,还在族老的见证下将唐宓过继给了唐家。

    如今兰陵的族老还没走呢,怎么又冒出一拨族老?

    唐家经过十多年的恢复,人口虽然繁茂了些,可也没到这种地步。

    尤其是“族老”这种生物,不是靠生育就能增多的。那必须是在家族有辈分、有能力、说话有分量的人。

    “什么事都瞒不过三娘,”

    吉祥小小的拍了王怀淑一记马屁,继续道:“那几个老汉确实自称是唐氏族老。”

    “怎么可能?除非——”

    王怀淑猛然想起一件事。

    前世,唐元贞第一个女儿夭折,明明无病无灾,而且以唐元贞的手段,定会把孩子照看好,怎么降生三天就夭折了?!

    那时王怀淑曾经私下里打探,只是唐元贞治家极严,下人们口风紧,她什么都没有探听到。

    还是福寿堂的婆子闲聊,露出了一星半点:原来,那个女婴洗三那日来了一群歹人,趁着王家操办喜事的当儿,在后院闹事。

    那些婆子也只是道听途说,知道得不详细,那个时候的王怀淑也就没当一回事。

    现在回想起来,嘶~~

    难道上辈子那个女婴的夭折,便是这些所谓的唐氏族人动的手脚?

    今生唐元贞莫名早产,让她心生提防,一听“唐家人”来了,连见都没见就把人软禁到了客舍?这才让小三娘躲过了早夭的命运?

    王怀淑越想越觉得自己抓住了真相。

    接着,她又忍不住怀疑:那些“唐家人”到底有什么把柄?竟敢来将军府捣乱?

    还有唐元贞,竟然会对那些人避而不见,这不符合她“坦荡荡”的性格啊。

    莫非,唐元贞真有什么不妥?

    王怀淑的心不禁火热起来,她似乎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秘密。

    想到这里,王怀淑忍着心底的激动,低声吩咐道:“你想办法跟那些人接触一下,告诉他们,二娘所出的小三娘已经入了唐家的族谱。还有,唐元贞不会见他们的。”

    “是,奴婢明白!”

    ……

    又过了半个月,李氏还在卧床养病。

    万氏几次三番想来逼迫,都被王鼐挡了回去。

    王鼐知道,二弟已经松了口,唯一不肯答应的是李氏。

    李氏,家族虽然不显赫,但父兄皆入了仕途。尤其是李家大哥,现在正在御史台当差。

    王怀恩这事儿,原就是王家不占理,如果真惹急了李氏,李氏闹将出来,事情败露不说,没准儿还会得罪李家,引来御史弹劾呢。

    王鼐想得明白,他与老二兄弟情深,自己多跟老二好好说说,让老二去劝说,绝对比老娘出马更有效。

    王鼐还得到一个消息,这两日圣人似是中了暑,身子不太爽利。

    赵氏是圣人在后宫的第一得用人,断不会在这个时候扔下圣人不管而自行归家。

    待圣人龙体康复,约莫还要十天半个月。

    所以,王鼐还有时间!

    万氏消停了,王鼐又自觉理亏,杨姨娘则不想坏了亲生儿子的大事……王家最能闹的三个人全都沉默下来。

    是以,王家终于有了短暂的安宁。

    唐元贞一边暗地里进行自己的“钓鱼”计划,一边想着法子给郎君、儿女调理身体。

    灵泉水、空间出产的果蔬和粮食,全都以几个庄子的名义送进了小厨房。

    唐元贞每天变着花样的研究美食,她没有直接“发明”炒菜,而是在时下美食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良。

    各种浇头的冷淘(即冷面),夹了秘制牛羊肉的胡饼,放了时鲜蔬菜、鱼肉的绿荷包饭……荤素搭配,热菜凉菜齐全,饭后还有各色果品和小点心,只把王怀瑾父子三个喂得肚儿圆圆。

    别人过夏天,都是因为苦夏而掉膘。

    西园的几位主子倒好,竟是比进补的冬日还显富态。

    唯一可怜的就是唐宓。

    小小婴儿快要两个月了,能吃的只有母亲的奶水。

    虽然灵泉滋养的母乳味道极好,营养更是丰富,可每天闻到那么多香味儿,她却只能干看着。苦逼啊~~

    这日,唐元贞亲自下厨房做了枣糕,用特制的模子做成狮子样。这种点心在当下有个即好听的名字,曰“木蜜金毛面”。

    空间特有的蜜枣,刚在蒸了没多久便散发出浓浓的枣香。

    甜甜的,跐溜——

    唐宓不禁流出了口水。

    黑葡萄般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十字折枝花白瓷碟上的“小狮子”,唐宓好想大吼一声:阿娘,我要吃!

    唐元贞被女儿生动的表情逗乐了,拿着帕子给她擦口水,“哎呀,阿娘的小猫儿馋了啊。可你连颗牙都没有,怎么吃?”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也就是听八卦啦),唐宓不但学会了许多知识,也渐渐明白了一些大人们的心思。

    比如,此刻她阿娘的作为,明显就是在幸灾乐祸。

    呜,阿娘,不带您这么欺负婴儿的!

    “扑哧——”

    唐元贞又笑了,生了三个孩子,头两个儿子她并没有自己喂养,也就错过了儿子们婴儿时期的大部分时光。

    乍一看到女儿这般可爱,唐元贞又是新奇高兴、又是愧疚失落。

    错过的已经错过了,现在她能做的就是抓住每一刻与儿女们相处的时间。

    唐宓感觉被阿娘嘲笑了,呜呜,小小婴儿也是有自尊哒。

    于是,她瘪了瘪小嘴儿,哇哇的哭了起来。

    “哎呀,阿娘的猫儿生气了,好好好,都是阿娘不对,阿娘不该笑话猫儿。”

    唐元贞抱着唐宓轻轻的哄着。

    唐宓到底是个婴儿,趴在馨香柔软的怀抱里,被轻轻晃动着,不一会儿便止住了哭声,困意席卷而来。

    就在唐宓半睡半醒间,耳边传来刻意压低的声音:“……有动静了,是二娘身边的小丫鬟吉祥。”

    “果然是她!”唐元贞还在轻拍着女儿,脸上却冷肃一片,“我不知自己何时得罪了她,竟让她接二连三的算计。”

    唐元贞看不上杨姨娘,不是因为她的出身,而是因为她的品性不好。

    但对王怀恩和王怀淑却从未有过慢待和轻视。

    唐元贞毕竟不是土著,对于人,她也没有按照时下规定去划分三六九等。

    唐元贞自问对王怀淑还不错,至少没得罪她吧,这位主儿怎么就针对起自己来了?

    唐宓吧唧吧唧嘴儿,默默记下:堂姑母不好,算计阿娘!

    阿何又低声回禀,“吉祥不但透露了小三娘过继的事,还明里暗里指点他们去京兆府。”

    唐元贞冷笑,“好呀,京兆府就京兆府,我还怕他们不成?”

    唐宓昏睡的大脑转动,咦,上次好像听阿姜说过,京兆府是衙门,专门用来打官司。

    哎呀呀,不好,阿娘,您被人给告啦!

 第017章 哎哟,大BOSS来了!

    唐元贞不惧与“唐家人”对簿公堂,“唐家人”却没胆子跑去京兆府告状。

    在唐元贞有意放水、王怀淑偷偷帮忙的情况下,住在客舍的那群人中有一个悄悄溜出了王家。

    “阿绣,你真的没有看错?你确定那时唐元贞已经断气了?”唐绩,唐绣的堂哥急切的问道。

    “我、我看到的是唐、唐太府勒住了唐元贞的脖子。”唐绣底气不足的说道。

    她口中的唐太府便是唐元贞的父亲唐复礼,因唐复礼曾经做过太府寺卿,世人便称他“唐太府”。

    “哎呀,谁问你这个了,我问的是,你能不能确定那个时候的唐元贞已经死了?!”

    唐绩好不容易从王家逃出来,满头的大汗都来不及擦,便急吼吼的向唐绣再三确认。

    “我、我,”唐绣被堂兄逼问的眼圈都红了,嗫嚅道:“那时我太害怕了,阿兄,你不知道,那天乱兵已经闯进了二门,见了人就喊打喊杀的,满院子都是丫鬟婆子的惨叫声、呼救声。书房里,唐太府又煞神般要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我——”

    当时唐绣吓得腿都软了,逃命还来不及,哪里有闲工夫去确认唐元贞是否断气?

    “唉~,”唐绩长长的叹了口气,“阿翁怕的就是这个啊。”

    唐绩的祖父与唐复礼的父祖是五服的堂兄弟,在那一辈上,他们家还能跟嫡支攀上关系。

    但到了唐绩父亲这一辈,关系就淡了许多。再往后,两家便只是同一个祖宗的族人,唐绩这一支再也不好以唐氏亲族自居了。

    十几年前的那场战火,唐氏嫡支折损殆尽,唐绩一家在诸多仅存的旁支中,算是与嫡支血缘关系最近的。

    如果唐绩他们能够证实唐元贞是西贝货,那么他们便有可能夺回唐氏族谱,自此后成为唐家的嫡支!

    旁支重回嫡脉,这是多大的诱惑。尤其是似唐氏这种几百年的豪门望族?!

    所以,哪怕有一丁点儿的可能,唐绩的家人们也不愿放弃。

    在看到唐绣在家书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