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Nㄓ醒У谜嬲闹叮拍艹ぞ玫谋蝗司粗亍⑼瞥纭!

    唐宓放下笔,整了整衣裙,郑重的对来人行了一礼:“唐宓谨受教,多谢先生指点。”

    唐宓是由衷的感谢,要不是这位当头棒喝,她没准儿就在“一心二用”的道路上狂奔下去,全然忘了正经事——读书、学习!

    来人一手持扇,一手负于背,心安理得的受了唐宓的礼。

    话说一旁的柳佩玉和柳佩玖都看傻了眼,她们虽然不知道眼前发生了什么,但直觉告诉她们:这是个重要的时刻,她们决不能打断。

    姐妹两个大气都不敢喘,呆呆的看着事情的发展。

    来人走到青石板前,看了眼摊开的卷轴和磨好的墨,他伸手拿起一支笔,龙飞凤舞的写下四个大字:“孺子可教!”

    好字,真是好字!

    唐宓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这人正如她猜测的那般,真真不简单,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她搓着小手,腆着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凑到来人身边,“我既‘可教’,先生可愿教我?”

    来人好笑的看着唐宓那谄媚的小模样,故意逗她:“你连老夫是谁都不知道,就敢轻言拜师?”

    唐宓狗腿儿的说道:“能写出这样气势恢宏的字的人,定是胸中有丘壑的大家。只这四个字,就足以引得天下人争相拜先生为师。”

    说着,唐宓满眼小星星的看向来人:“先生,可愿教我?我、我很聪明的哟,过目不忘,双手同书,最重要的是,我很努力,很乖、很听话哟。”

    柳佩玖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眼前这个小狗腿儿是她认识的猫儿姐姐?京中有名的小神童?

    从一见面,柳佩玖就觉得唐宓是个落落大方、知书达理的世家女,待姐妹亲厚,待长辈孝顺,待下人和善,简直不要太完美啊。

    但眼前的这一幕,彻底打碎了柳佩玖对唐宓的美好印象。

    呜呜,这就好比是柳佩玖粉上了唐宓这个小女神,结果却意外发现,女神也是要上茅厕,会放屁打嗝儿。

    瞬间跌落神坛啊,有木有?!

    来人笑了,不是抿着嘴唇的微笑,而是哈哈大笑,“好,好个唐氏女。唐宓,你这个学生我收了,回京后,记得让你阿爹阿娘带着你来拜师。”

    唐宓满眼惊喜。

    来人丢下一句,“记住,老夫李克己。”

    李、李克己?

    居然是海内名士李克己?

    唐宓幸福得都要晕过去了,刚才跟他答话的时候,唐宓就是打着“这人肚子里有干货、不如拐来给自己和兄弟们当先生”的目的,心中还祈祷着,一定要让她抓住这条大鱼。

    现在看来,这哪里是什么“大鱼”,简直是深海大鲸鱼好不好?

    唐宓好不容易从眩晕中醒过神来,却发现李克己早已没了踪迹。

    “天啊,刚才竟是李克己李先生!”

    柳佩玉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过来,眼中满是梦幻的光芒,小嘴儿呢喃:“我居然亲眼看到了闻名天下的名士。”

    柳佩玖到底年幼,且不太爱读书,根本不知道李克己是什么人,她扶住柳佩玉的手,问道:“阿姊,李克己很有名?”

    柳佩玉用力点头,“前朝时,李先生就十分有名望。他学识渊博,书法自成一家,尤善品评人物……”

    柳佩玖听得晕晕乎乎,却是抓住了重点——李克己很厉害,世人争相拜他为师的厉害人物。

    唐宓补充道:“当今圣人曾数次下诏请李先生入朝,全都被李先生拒绝了。李先生性洒脱,生平最爱四处游历。若非如此,当今太子的太傅定不是梁某人。”而非李克己莫属。

    奈何这位无心官场,多次拒绝给太子及诸皇子当老师。

    圣人还不能强迫,没办法,这位的名声太响亮了。被连番打脸,圣人见了李某人,还要笑脸相迎,做足“礼贤下士”的圣君模样。

    最可恨的是,李克己不是世家子,却家中豪富,几十年不出仕、不收学生,他也不必为生计发愁。

    李家是东南沿海的豪绅,家中良田数万顷,更有好几处盐场,绝对称得上富可敌国。

    家族豪富二三百年,却总也出不了几个读书做官的人,几代族长都要写军令状了,立誓要培养出光耀门楣的子弟来。

    李克己出现了,李家阖族上下都乐疯了——海内名士,天下读书人推崇的对象,简直不要太厉害啊,好不好?

    他们李家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没说的,一句话:倾全族之力支持李克己。

    所以,李克己可以随性的四处游玩,哦不,是游历。

    他还讲究吃喝,讲究享受,哪怕只在京里停留一年半载,也要置办上好的宅院,豢养大群的侍婢仆从。

    而李家,也因为李克己而闻名天下,族中子弟靠着李克己的盛名,竟也得到了举荐做官的机会。

    土鳖李家渐渐开始往官宦人家过渡,现任族长更是坚信,只要李克己继续“名士”下去,再培养出一个“名士”族人,不出一百年,他们李家早晚能挤入世家的行列。

    听完两个姐姐的科普,柳佩玖的小嘴儿都张成个菱形了,感觉这个世界好玄幻啊。

    这么一位大名士,就这么大喇喇的出现在她们面前,还、还主动要收唐宓为学生?!

    柳佩玉则是满脸的羡慕,她、她也想拜李先生为师啊,可惜不可能!

    唐宓早已命丫鬟收拾好东西,迈着小腿往寺庙跑去。

    寺庙里,王家人和程家的女眷“偶遇”了,两边家长相互打量着,脸上挂着笑,嘴里说着没营养的闲话。

    王怀婉羞答答的站在李氏身边,低着头,手里捏着帕子,翘挺的小鼻子上一层细密的汗珠儿。

    程家娘子清远侯夫人卢氏的眼睛却黏在王怀婉身上,从头打量到脚,又从她的发饰看到她脚上穿着的绣花鞋,那眼神,唐元贞看着很不喜欢。

    这人,到底是来相看,还是去牲畜市场买牲口?

    这种把人当货物的眼神,太伤人了!

    偏李氏根本没注意,她只顾着看安静跟在卢氏身边的俊秀青年。

    “阿婶,知客僧已经备好了茶汤,咱们去后堂歇息歇息吧。”

    唐元贞实在受不了这种气氛,出声提醒道。

    李氏回过神儿来,忙笑着跟卢氏说:“夫人,一起去吃茶吧。”有些话确实该坐下来说,而不是一群人挤在大殿里。

    卢氏腰杆儿笔直,双手搭在身前,很是端庄的模样。

    听了李氏的邀请,她矜持的点了下头,“也好。”

    接着她又转头对小儿子道:“四郎,这里都是女眷,一个小郎君杵着甚是不便,你不是想跟王家二郎讨论功课嘛——”

    李氏闻言,赶忙对王怀瑾道:“是啊,二郎,你不是也想和程家四郎好好聊聊嘛——”

    王怀瑾站出人群,笑着招呼程季:“早就听闻清凉寺的桃林景致不错,四郎,一起去看看?”

    程季没有直接答应,而是抬眼去看卢氏。

    卢氏威严的点了点头。

    程季这才冲着王怀瑾一拱手:“世兄请!”

    王怀瑾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面儿却丝毫没有显露,笑道:“请!”

    两个男人去了桃林,一群女人则跟着知客僧前往后堂的客舍。

    吃茶,聊天,品尝清凉寺的素点心……王家和程家的女眷,其实主要是李氏和卢氏啦,你一问我一答、我一问你一答的十分热闹。

    不管旁人怎么样,唐元贞很不喜欢卢氏,太刻板、太端着架子了。

    而且看她严肃的模样,实在不像个好相处的婆婆。

    唐元贞又格外留意了一下程家的其它三个儿媳妇,啧,果然同卢氏一样,穿着很是朴素,神情却莫名的骄傲。

    反正吧,唐元贞看得十分憋闷。

    双方见了面,简单的说了几句,卢氏便领着几个儿媳妇告辞了。

    李氏起身相送,待程家人的背影彻底消失后,李氏便急切的捉着王怀婉问:“阿婉,你觉得怎样?”

    王怀婉终于抬起了头,脸上羞红一片,细若蚊蚋的说了句:“全凭阿娘做主!”

    得,这是相中的意思啊!

    唐元贞闭了闭眼,咽下满肚子的规劝。

    ……

    傍晚,一家人回到了家。

    王怀瑾、唐元贞夫妇原本还因为王怀婉的亲事有些郁闷,但听了女儿的话后,个个惊喜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真、真的是李先生?”这是乐疯了的王怀瑾。

    “他真是这么说的?”这是惊喜不已的唐元贞。

    唐宓拿出卷轴,小心的展开,“这是李先生写的字,阿爹,您应该认得李先生的笔迹吧?”

    李克己是书法大家,王怀瑾醉心书法,自然不会错过李克己流传出来的手书。

    王怀瑾万分小心的接过卷轴,一搭眼便认了出来,“果真是李先生的真迹!”

    唐元贞忍着狂喜的冲动,“这么说,这件事是真的?”

    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她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王怀瑾恋恋不舍的从卷轴上挪开眼,也搀着声音说:“应该是真的。这样,我、我现在就让人去李家投拜帖,咱们明天一早就去!”

    唐元贞连连点头:“好,好,就这么办!”

    这对夫妻彻底高兴坏了,种种激动,唐宓都有些看不过眼了。

    王怀淑是个行动派,说完就抄起笔写拜帖。

    不多时,拜帖写完,唐元贞早已唤了小厮过来,叮嘱一番,小厮跪在门外廊下,接过拜帖便出了王家。

    拜帖一出,没过多久,整个王家便知道了。

    “阿爹,那可是李克己李先生啊,我、我想跟着他读书!”

    王令茂跪在王怀恩面前,满眼热切的祈求着。

    小万氏帮着说话,“都是王家子孙,凭什么王怀瑾的儿子能拜李先生为师,咱们的儿子就不成?”

    “阿爹,阿娘,我们也要拜师……”

 第079章 又要闹?

    那可是李克己啊!

    别说王令茂这个半大小子激动了,就是王怀恩也眼热不已。

    如果可以,他也想拜到李先生的门下啊。

    只是……事情牵扯到王怀瑾一家,似乎有些不太好办。

    王怀恩没有轻易松口,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踱步。

    王令茂赶忙冲着母亲使眼色。

    小万氏会意,眼睛追着王怀恩,继续说道:“郎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咱们家阿茂向来聪慧,学里的先生时常夸奖,可恨没有遇到名师,如今有了李先生这样的好先生,咱们万万不能错过啊。”

    王怀恩还是不说话,这道理他懂,可问题是,你想捉住机会,机会却未必肯让你抓。

    小万氏见王怀恩还是不肯表态,故意在大腿上掐了一把,疼得她险些“哎哟”出声。

    眼眶里瞬间涌出泪水,她略带哽咽的说道:“郎君,这也不全是为了阿茂,也是为了郎君你啊。西北一事,郎君的前程尽毁,而王怀瑾呢,却在崇文馆混得风生水起。这样的情况下,咱们如何从他手里把爵位抢回来?”

    单靠万氏的胡搅蛮缠和王鼐的蛮不讲理?你们当赵氏是死人哪。

    那么,靠那些所谓的族老、耆老?

    可问题是,将王怀恩和王怀瑾放在一起对比——

    一个是没出息、有案底的旁支庶子,一个是仕途顺遂、颇有才名的名正言顺的安国公世子,傻子都知道该支持谁。

    王家的族老虽然都是万氏忽悠来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家一定会支持王怀恩。

    王怀恩和王怀瑾的差距太大了,就算那些族老知道王怀恩是王鼐的唯一亲生子,也不会轻易倒向王怀恩这一边。

    族老们也是希望王家能继续富贵繁荣下去,而王怀瑾显然比王怀恩更适合当未来的家主!

    小万氏故意将孩子拜师的事情往爵位上靠拢,她说的还颇有几分歪理:“阿茂拜得名师,他日的前程肯定差不了,他好了,郎君也能多一筹码啊。”

    王怀恩听着小万氏的话,很是不入耳,任谁也不愿听到别人说自己前程废了。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小万氏的话有些道理。

    王令茂机灵,膝行两步:“阿爹放心,只要孩儿能拜入李先生门下,定会好生努力,给阿爹、阿娘争气!”

    王怀恩猛地站住脚步,咬牙道:“好,我这就去求阿爹!”

    说罢,王怀恩一撩衣摆,大步朝王鼐的书房走去。

    小万氏赶忙扶起儿子,母子两个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底的笑意和激动。

    ……

    次日清晨,兴奋得一夜没睡的王怀瑾早早的便起来了。

    洗漱,换了衣衫,草草的塞了两口饭,王怀瑾便垫着脚等天亮。

    好容易到了约定拜访的时间,王怀瑾叫上老婆,拎起两个儿子,哄着宝贝女儿,一家五口浩浩荡荡的杀向平康坊。

    你没听错,就是有着大梁红灯区之称的平康坊。

    李克己生性豁达不羁,最讲究享受,在京城选宅子的时候,逛遍了几十个坊区,最后相中了平康坊的一栋豪宅。

    平康坊毗邻东市,靠近皇城,坊内酒肆、妓馆林立,外地学子、官员进京后多会聚集于此,游侠儿、纨绔子弟更是络绎不绝,世人称此坊为“风流薮泽”。

    长安市坊分离,市是商业区,坊是住宅区,整个京城一共一百零八坊,每个坊都是独立的、封闭的。

    马车穿过平康坊的坊门,驶入街道,街道两旁并没有林立的商铺,有的只是整齐的街道。那些酒肆、杂食铺什么的,则零星散落街道之中。

    唐宓还是第一次来到平康坊,对于周围一切都十分好奇。

    撩开帘子,唐宓趴在车窗上看着。街道上并没有什么独特,唯有来来往往的人看着很稀奇。

    服饰鲜艳、衣着暴露的胡姬,牵马仗剑的游侠儿,斗鸡走狗的纨绔,还有士子服饰的读书人……形形色色的行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鲜活。

    远比王家所在的高档住宅区热闹多了。

    唐宓看得津津有味。

    王令仪和王令齐小哥儿俩就没这么悠闲了,两个半大少年穿着崭新的圆领遥郏贩⑹岬卣肫耄∧Q嘌纤嘤卸嘌纤唷

    马车穿街走巷,最后停在了一处大宅门口。

    王怀瑾率先下了马车,命人投了拜帖,而后搀扶唐元贞下来,又将儿女们一个个抱了下来。

    一家五口在李家门前集合完毕,整了整衣冠,确定身上没有半点不妥,这才在李家下人的引领下进了李宅。

    李克己的宅院很大,足足五进,层层院落,处处亭台水榭、楼阁花园,端得是赏心悦目。

    但除了唐宓,王怀瑾一家子竟没有半点心思欣赏。

    穿过长长的游廊,终于来到李家待客的堂屋。

    堂屋里很是复古,一水儿的矮足家具。

    王怀瑾和唐元贞在廊下褪去鞋子,又给儿女们脱鞋。

    一家五口穿着锦袜,缓步进了堂屋。

    堂屋里,李克己一身家常的长袍,盘膝坐在主席位置上。

    王怀瑾仿佛看到偶像的脑残粉,白皙俊美的脸上挂着梦幻的笑,冲着李克己就是一礼,“见过李先生!”

    唐元贞还好些,跟着王怀瑾身侧屈膝行礼。

    王令仪、王令齐和唐宓兄妹三个则干脆利索的跪了下来,“拜见先生。”

    李克己瞪眼,一指唐宓,“等等,老夫说收你为徒,可没说收旁人啊。”

    这丫头当他李克己是谁?什么人都能拜到他的门下?

    王令仪和王令齐到底年幼,被人当面拒绝,小脸儿瞬间垮了下来。

    王怀瑾和唐元贞心里咯噔一下,正想着解释,不想身后的唐宓已经笑嘻嘻的开口了——

    “先生,这是我大兄,今年十一岁,三岁启蒙,五岁便熟读论语,七岁开始研习史书,如今已经通过了南麗书院的考核。”

    王令仪听到妹子介绍自己,赶忙挺直了小腰板儿。

    “哼~~”李克己扫了王令仪一眼,将个小少年看得手心直冒冷汗,但还是咬牙挺直了身子。李克己心里说,勉强能看。

    “先生,这是我二兄,今年九岁,亦是三岁启蒙,今年刚刚读完了四书。”

    王令齐抬起头,相较于长兄的稳重,他多了几分活泼。

    李克己上下打量他一番,给了个“尚可”的评语。

    “先生,我们兄妹乃一胞所出,我这般聪明绝顶,我的两位兄长也差不到哪里。你看,一个学生也是收,三个学生也是教,不如将我们兄妹三个一起收了吧?”

    唐宓腆着小脸,一副“先生,你赚了哟”的表情。

    看得李克己胃有些疼,揪着一绺胡须,老先生气哼哼的说:“这么说来,我竟占了大便宜?”

    王怀瑾听着李先生说话似有不善,赶忙低声喝住女儿,“猫儿,休得无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