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11章 儿女都是债
“什么?十八郎你说你、你——”
老王爷惊得差点掉了下巴。
古今中外,就没有哪个男人会承认自己“不行”。
哪怕是最没用、真“不行”的男人,也不会承认,更不会像李寿这般主动自己说出来。
而且还是当着京城第一大喇叭的安乐老郡王的面儿。
饶是安乐老郡王是个热爱八卦的碎嘴老男人,也分得清轻重,硬是没有把那个“不行”说出来。
毕竟,十八郎是自家外甥,且深受圣人宠爱,背后又有个战功彪炳的长公主亲娘,老王爷还是很愿意在李寿面前扮演一下慈爱舅父的。
“没错,那年西征,我伤了身子,估计很难——”
李寿故作难过的摇了摇头,“唐氏知我这般,却还要嫁给我,对我情深义重,我不能给她子嗣,只能保她一世富贵荣华!”
“哦?唐氏竟、竟这般大义?”
安乐老郡王一脸恍然,难怪十八郎把娘子宠上了天呢。
满京城谁不知道,李寿与妻子感情甚笃,不管是宗亲还是世家,任谁招惹了唐氏,李寿都会睚眦必报的还回来。
当年更是为了唐氏,逼得平宜县君一天跑了李家两趟,就为给唐氏赔礼。
经过那件事,京中再也无人敢挑衅唐氏,唐氏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被人追捧、恭维,那前呼后拥的架势,简直比公主、皇妃还要气派哩。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
唉,想到这里,安乐老郡王同情的拍了拍李寿的肩膀,“十八郎,难为你了。”
李寿摇摇头,“这倒没什么,如果大家不总盯着我家的子嗣,不总劝着我纳妾,那么我根本不会在意这个。”
“……”安乐老郡王老脸一僵,是啊,十八郎明明自己不行,结果人人都催他纳妾,这、这不是往十八郎的伤口上撒盐嘛。
而自己,仿佛刚刚也提纳妾之事来着。
“那什么,十八郎啊,这事儿你跟老舅我说说就算了,其他人就不要再提了。”实在有损李寿的名声、体面啊。
安乐老郡王摆出慈爱长辈的范儿,语重心长的跟李寿说道。
李寿却斜睨了老郡王一眼,“可有人再提纳妾的事我该怎么办?我误了娘子一人,就已经深感愧疚了,总不好再误了别人家的小娘子吧?再者,我已经因为子嗣的事亏欠了娘子,总不能再弄几个妾回来伤她的心吧?!”
安乐老郡王原本还想说,找几个家世清白、却家道中落的官家小娘子,只要给足好处,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来给李寿做这个摆设的。
可一听李寿又提到了唐氏,安乐老郡王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是啊,人家唐氏也是国公府的小娘子,嫁个“不行”的男人已经够苦了,总不好还要背负“妒妇”的名声吧。
只是,安乐老郡王人虽然八卦了一些,还是很护短的。
至少在他看来,李寿是自家外甥,他还是要回护一下。
李寿见他一脸为难,便故作轻松的说道:“阿舅,您也不必为我担心。我李寿,就算生育艰难,也是堂堂户部尚书,谁还能小瞧了我?再者,我为国征战而伤了身子,又不是为了别的,谁若是笑我,呵呵,那他只是个不明事理的瓜怂!”
李寿说得轻松,但言语间的森森冷意,却让安乐老郡王都打了个寒战。
直到这一刻,老郡王才猛然想起,眼前这个便宜外甥是个不好惹的,十来岁就跟着蒋忠上了战场。
入了户部,也是雷厉风行,连皇子、世家的面子都敢驳,真心不是个良善之人。
这样的狠人,哪怕成了太监,估计也没人敢嘲笑——不要命了啊!
李寿以手成拳掩在唇边,“阿舅,那些事我都明白,您啊,就不用操心了。”
都明白?
安乐老郡王虽然八卦了些,但脑子不笨。
话说他不过是当今圣人的堂弟,却能得封郡王,靠得就是聪明、识时务。
老郡王对于自己的特长(也就是嘴上没有把门的)很清楚,他看似是个大嘴巴的人,事实上,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都很清楚。
老郡王更清楚,京中权贵都知道他的这个特长,却总有人在他跟前说些什么。
为什么?还不是想借他这张嘴将某些事散播出去。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老郡王都会仔细甄别,确定这些话能说、且对自家无害,他才会去八卦。
而那些不能说、甚至沾都不能沾的事儿,他直接装傻。
这次十八郎……
老郡王眯了眯眼睛,正好扑捉到李寿眼中一闪而逝的笑意,他瞬间明白了:得,十八郎这是想借他这张嘴啊。
等等,难道十八郎说的“不行”另有隐情?
老郡王似是发现了什么大秘密,再次看向李寿的目光中满是钦佩。
啧啧,李寿为了阻止别人往他跟前塞女人也算是煞费苦心了,连自污的话都能说得出来。
老郡王并没有往唐宓身上想,在他看来,李寿是不想让来历不明的人了混入自家内院。
可若是一味拒绝,又恐伤了人家的脸面,索性来个自污。
相信只要李寿“不行”的事传出去,定能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安分下来。
毕竟,“前程”重要,可名声更重要啊。
为了荣华富贵就把家中小娘子塞给一个“太监”,这话能听吗?!
老郡王自以为猜透了李寿的心思,笑着点点头,“成,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转头,老郡王便八卦兮兮的将这件事传了出去。
几乎是当天,户部尚书李寿“不行”的事便传得满天飞。
连回娘家参加侄子洗三宴的唐宓都听说了。
那个时候,唐元贞正拉着唐宓说话,“……我听说长公主回来了?”
唐宓抱着胖嘟嘟的小侄子,满心喜欢,听到母亲的话,随意的点点头。
“长公主怎么说?”
唐元贞急切的问道。
“什么怎么说?”
唐宓满脸疑惑,“阿娘,您说的是哪件事啊?是十八郎的生辰还是升迁喜宴?我跟婆母说了,将两件事合在一起办。”
看着女儿浑然不觉的样子,唐元贞真是又急又气,想训斥两句吧,又舍不得。
唉,儿女都是债啊……
第512章 不是个好东西
深深吸了口气,唐元贞缓声说道:“猫儿,这几日你可有听闻京中的流言?”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竟有这么多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人,自家的事不管,却总盯着别人的肚子。
唐元贞是国公夫人,王怀瑾又升任了大理寺卿,成为握有实权的九卿之一,唐元贞平日里的交际着实不少。
她素来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加上世家出身,在京城权贵圈的人缘很不错。
可这些天,唐元贞明显感觉到素日交好的那些贵妇们看她的眼神有些古怪。
唐元贞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察觉到了不对劲,自然要仔细查问。
这一问不打紧,唐元贞险些被气了个倒仰。
还是跟她十分要好的某位夫人,被她追问得急了,方委婉的说了句,“阿唐,你与安国公感情甚笃,我们都知道,可、可还有许多不明就里的人,直说‘难怪李十八膝下空空却不敢纳妾,原来是其妻家学渊源’!”
唐元贞差点儿没吐血,什么叫“家学渊源”?
不就是暗骂她和猫儿母女两个都是妒妇?!
唐元贞和王怀瑾成亲三十年,夫妻从未红过脸,别说什么侍妾、庶子了,王怀瑾连伎馆那些风月场地都不去。
唐元贞这般有福气,不知羡煞了多少女人。
有的人羡慕,但还有一些自己过得不如意就见不得别人幸福的人,硬是说唐元贞是妒妇,仗着自己生了三子一女,又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女,所以处处拿捏王怀瑾。
不许王怀瑾纳妾,连王怀瑾跟前的侍婢也都是粗苯憨傻的……种种事迹,仿佛她们亲眼所见一般。
明理的人,当然不会相信这些;
可世间更多的还是那些笃信所谓“无风不起浪”的人,她们或许无心,或许嫉妒,很乐于传播这些流言蜚语。
尤其是最近几年,唐宓出嫁了,嫁的还是一等世家李家子。
高嫁也就罢了,女子高嫁的不知凡几。
可很多高嫁的女子,到了婆家,处处谨小慎微,动不动还会受气。
哪像唐宓,嫁入高门,竟比在娘家还要恣意张扬。
上头有个名义上的婆婆,却根本不敢管她。
丈夫没有理由的站在她这边,她稍微受点委屈,丈夫就急吼吼的帮她出气。
最让许多贵妇、贵女羡慕嫉妒恨的是,唐宓嫁给李寿都快四年了,一直没有生育,李寿非但没有纳妾,居然还一如既往的宠爱她。
这、这般好命,怎能不招人嫉恨?
母亲母亲是这样,女儿女儿又是这样,如何不让人眼红?
所以,市井间便冒出许多关于唐氏母女善妒的桥段。
唐元贞命人仔细打听了一圈,听了下人的回禀,唐元贞又气得半宿没睡好。
那些无聊的长舌妇说她也就罢了,反正自己这些年就没少听那些酸话。
可她们说猫儿就不成!
还有个不能说出来的原因,唐元贞觉得,在猫儿久婚未孕这件事上,自己是有亏欠的。
明明一碗灵泉水就能解决的问题,可唐元贞迟迟没有行动。
她不是不心疼女儿,而是,唐元贞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仿佛钻了牛角尖,总想借着这件事考验一下李寿。
李寿待唐宓好,这些年,唐元贞全都看在了眼里。
可有些事,不到紧急关头是看不出来的。
就像后世常说的那句话:不到怀孕生孩子,女人永远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狗!
种花家的人重子嗣,不知多少恩爱夫妻倒在了孩子这个关卡上。
唐元贞很想看看,倘或猫儿真的一时半会生不了孩子,李寿会怎样?
纳妾?
呵,如果李寿真敢纳妾,唐元贞就敢让女儿和离,左右猫儿年轻,嫁妆又丰厚,不管是再嫁还是想单身,都有资本。
但每每听到外面的流言,唐元贞就忍不住后悔,坚定的想法也开始动摇:不过一碗灵泉水而已,只要让猫儿喝了,一切问题都没有了!
可考验李寿的计划她又不想放弃……
唉,真是左右为难,这些日子,唐元贞被煎熬的都快疯魔了。
有时唐元贞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更年期了啊,怎么会这般矛盾。
“流言?”
唐宓小心翼翼的抱起胖侄子,这是王令仪和赵七娘的次子,刚出生第三天。
小小婴儿还没有张开,仍是一副红红皱皱的小老头儿模样。
唐宓熟稔的将胖侄子抱好,这才抬起头,淡淡的说道:“不就是说我是妒妇,罔顾李家子嗣,拦着十八郎,不许他纳妾嘛。”
她可是东庐书院的山长,每天都要去书院上班。
而东庐书院的先生们,亦有热爱八卦事业的,所以,唐宓对市井间的新闻很熟悉。
说到这里,唐宓也总算明白了母亲刚才问的那句话。
她抿了抿唇,轻声道:“关于孩子的事儿,婆母什么都没说。她、她老人家很疼我。”
虽然跟平阳接触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唐宓天生六感敏锐,别人待她是好还是坏,她能清晰的感觉到。
“唉,你摊上了个好婆婆。”唐元贞由衷的叹了一句。
“孩子的事,十八郎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相较于平阳,唐元贞还是更在意李寿的态度。
“十八郎?”
唐宓浅浅一笑,“他说顺其自然。如果实在不行,那就过继一个。”
经过李立德之事,李氏的人骤减不少,但也不是没有人。
比如,跟李寿血缘最近的李赫,膝下刚好有一个儿子,妻子韦氏肚子里又怀了一个,看怀相,应该又是个男丁。
从李赫的儿子中过继一个,相信李其琛和萧氏都不会反对。
“过继?他真这么说?”
唐元贞眸光闪烁了一下,急急的问道。
唐宓轻轻颔首,“嗯,他确实这么说过。”
孩子的事,唐宓也不是不急,可问题是,贾老神仙给她和十八郎都把过脉,两人的身体都没有问题,可就是迟迟没有怀孕。
母女两个正说着,长安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
“猫儿——”
长安草草给婆母行了个礼,然后满眼怜惜的看着唐宓,“你、你真是受苦了!”
唐宓一脸茫然,“……”
她怎么就受苦了?
长安又恨恨的说了句,“我就说李十八不是个好东西——”
第513章 值!
不是个好东西?
李寿?!
唐元贞眼中闪过一抹冷意,难道这混小子真的要纳妾?
唐宓挑了挑眉,有些奇怪的看着长安。
长安攒了一肚子的火,根本不用人催促,直接将话全都说了出来:“我早就说咱们王家都是有福气的,猫儿妹妹更是个福星,怎么可能会婚后这么久都没有孩子?”
嗯?唐元贞和唐宓母女两个对视了一眼,不知道长安说的是什么意思。
紧接着,长安便吐出了答案,只见她恨恨的说道:“原来都是李十八搞鬼,他自己‘不行’,却利用自己跟猫儿多年的情分,哄骗猫儿嫁给他,还帮他遮掩——“
在长安的嘴里,李寿简直就是个超级大渣男啊。
唐元贞嘴角抽搐,“你说什么?什么叫十八郎‘不行’?”不是她想的那个“不行”吧。
长安一听婆母问她,赶忙说道:“阿家,您是不知道啊,外面都传遍了,都说十八郎和猫儿久婚不孕,问题全在十八郎身上。”
“十八郎身体,呃,不好?”
赵七娘在里间坐月子,听到外间婆母和妯娌的话,忍不住问了一嗓子。
“阿嫂,您也不必说得这么委婉,他就是不行。”长安冷哼一声。
“这是谁说啊?好好的,怎么会冒出这样的流言?”
唐元贞心道,不会是李寿自己散布出来的吧。
如果真是那样,那、李寿这个女婿是真心不错啊。
“是安乐老皇叔说的,他本来想劝李十八纳妾,结果,李十八被逼问得急了,才说了实话。”
长安道,“原来当年他在西北的时候受了伤,伤、伤了那儿,所以,很难生育。”
“啊~~”
长安的话里信息量太大,唐元贞、唐宓以及里间的赵七娘都有些傻眼。
“哎呀,啊什么啊,咱们家好好的小娘子,可不能白白在李家受苦。”
长安嫁入王家六七年了,一直夫妻恩爱,妯娌和睦,姑嫂亲厚。
放眼整个京城,这么多公主、郡主,几乎没人能像她这般幸福。
所以,长安对王家很有归属感,对唐宓这个小姑子也很亲近。
更不用说,当年庚辰之乱的时候,唐宓一个人带着长安的儿子逃出京城,一路上百般照顾。
虽然事后证明,就算留在京城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可那时胡人兵临城下,圣人又重病,齐王等叛乱,整个大梁都有些风雨飘摇。
在那样紧急关头,唐宓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能只身带着年幼的侄子逃出京城,路上还顺利抵挡住了胡人的截杀,这本身就十分不易。
长安领唐宓的人情。
今天听到坊间的流言,王令齐还没怎么样,长安先炸了,急吼吼的跑来跟唐元贞告状。
唐元贞冲着唐宓使了个眼色。
唐宓会意,摸了摸鼻子,小声说道:“阿嫂,我在李家很好,没有受苦。还有,十八郎的身体也很康健。”
“猫儿,你怎么还替李十八遮掩?”长安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唐宓,那眼神仿佛在说:你个傻妹子啊,怎么这么傻?李十八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唐宓感觉到长安对她的回护,心里很是烫贴,“阿嫂,我说的是实话。就在几天前,贾老神仙刚给我们诊了脉。”
“贾老神仙给你们瞧过了?”
贾罡的名号果然好用,长安渐渐平静下来。
唐宓点点头,“就算没有贾老神仙,我和十八郎都会诊脉,平日里也相互把脉,确实都没有问题!”
“那、那李十八为何要、要——”长安有些迷惑了,话都说不利索。
“阿家,您给猫儿妹妹找了个好夫婿啊。”
赵七娘轻声叹了一句。
一个男人,肯为了不让自己的妻子受流言蜚语的侵害,不惜自污,他对妻子的感情定然非常深厚。
唐元贞笑了,心中对李寿的考验已经打了满分。哦不,应该是一百零一分,因为李寿表现得比她预期的还要完美。
唐宓也笑了,只是眼底闪过泪花:二九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