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平宜自己都没把这桩亲事当回事,之前在李家大宅住着的时候,平宜还幻想着李其珏继承整个李家,而她也当一回千年世家的当家主母。
很快这个美梦便破碎了,李其璜一家灰溜溜的搬出了大宅,又重新窝回那个窄仄的小院子里。
平宜养尊处优惯了的,自然不会委屈自己。
搬离李家大宅后,她根本就没有回李其珏的那个三进小院,直接搬回了郡王府。
至于李其珏,呵呵,平宜丝毫都没有顾及。
当然了,若是李其珏愿意跟她回郡王府最好,毕竟他们成亲才几个月,平宜对李其珏这个中年美大叔还有点儿兴趣。
李其珏远比平宜想象得能忍,居然不怕顶个“倒插门”、“吃软饭”的骂名,就真的跟着她住进了郡王府。
李其珏这般“好说话”,平宜愈发看不起他,连带着,她对其他的李家人也没了最初的敬畏——千年世家什么的,不过如此啊!
李寿夫妇也被平宜归入了这个行列,那时平宜正得意洋洋的炫耀娃娃机的事呢。
结果,还没十年呢,河东就变了河西,平宜看着唐宓那平静的模样,心里堵得厉害,自尊心更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十八娘,那、那件事是、是我不、不对!”
忍着羞愤,平宜到底将道歉的话说了出来。
唐宓却并不买账,淡淡的回了一个字,“哦!”
哦?
没了?!
平宜掩在袖中的手用力收紧,长长的指甲在掌心掐出一个个小月牙。
“我、我在这儿给你陪个不是。”
平宜到底没忘了自己的任务,对着唐宓的冷淡,低声下气的说道:“十八娘,你素来通情达理,就不要跟我计较了,好不好?”
生平第一次,平宜这般委曲求全。
她嘴上说着,心里已经把李寿两口子恨到了骨头里。
暗自发誓,有朝一日如果这对贼夫妻落到她手里,看她怎么收拾他们!
“好,知道了!”唐宓没有说原谅,也没有说不原谅,很是含糊的应了一声。
平宜好想掀桌,特娘的,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平宜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刚才那几句话已经是她的最低限,她实在做不到再放低姿态了。
“那、那就好!”
平宜权当唐宓原谅了自己,起身告了辞,脚步有些踉跄的走出堂屋。
回到郡王府,还不等回到她的院子,平康派去的人便已经将她拦了下来。
平宜无奈,只得跟着去了正院。
“怎么样?唐氏怎么说?她愿意帮忙说情吗?”
平康急切的说道。
也不能怪他着急啊,今天一早,那几个宗室便去了户部,从李寿手里领了个铭牌,上面刻着什么“乐善基金”。
据说,只要将这个铭牌挂到店铺招牌上,户部的官差便不会管。
反之,如果没有这个铭牌,不管是谁,擅自售卖福利卡片都会被户部查封!
另外,有了铭牌,户部会直接配送印制好的卡片,那些宗室只要提供一个店铺,以及自备奖金,就可以直接发售了。
平康还听说,那几个宗室的铺子已经开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售出了近二十万张的卡片。
二十万张,每张两文,就是四十万钱,合四百贯啊。
就算扣去奖金和税款,落到个人腰包里的也有几十贯钱。
这才只是一个上午啊,可以想象,一个月、一年下来,一个福利卡片铺子能获利多少?!
平康草草算了笔账,就肉疼得直哆嗦。
现在,他只有一个想法,快点跟李寿达成和解,拿到铭牌,然后赶紧抢钱,哦不,是卖卡片!
“她、她没说——”平宜都不知道该怎么跟父亲说。
平康瞪大眼睛,“这叫什么话?她都没答应你,你回来做什么?”
“我……”平宜委屈得不行,活了四十来年,她这是第一次被父亲如此训斥呢。
“你和唐氏都是怎么说的?你一五一十的告诉我!”平康不耐烦的摆摆手,直接说道。
平宜只得将自己和唐宓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平康气得眼睛都红了,“我让你去赔礼道歉,你、你就是这么赔礼的?不疼不痒说个的‘是我的不对’就完了?”
这是赔礼道歉的姿态吗?
平宜都快要哭了,哽咽道:“那、那还要我怎么说?”
再怎么说,她都是堂堂县君啊。
子女莫若父,平康一眼就看出平宜的想法,冷冷的说道:“人家唐氏还是国夫人哩,丈夫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圣人第一宠臣!”
不管是拼诰命,还是拼后台,平宜都拼不过人家唐氏。
平宜不说话了。
见平宜这样,平康真是恨铁不成钢啊,“平日里别人是怎么向你赔礼道歉的?你又是怎么讨好萧贵妃的?”
平宜瞪大了眼睛,什么,父亲居然让她去向唐氏卑躬屈膝?
平康冷冷的对上平宜的眼睛,“你再去李家,不管是哭也好、跪也罢,必须求得唐氏的原谅,并且答应帮你说情……”
第499章 诚意
下午,唐宓从书院回来。
李敬薇、李敬芙和李敬蓉三个已经在正堂等着了。
过去几天,这三个小娘子被一堆陈年旧账占去了所有时间。
三人都知道唐宓是真心教她们,而李家是大家族,哪怕是没用的老账册,也很有学习、练手价值。
所以,她们三个十分用心的研究,反复将分到自己手中的账本翻了好几遍,还用心的做了笔记。
昨天晚上,三人终于将所有的账目都整理明白,第二天一早便想来找唐宓交差,不想来的时候,唐宓已经出了门。
三人无法,只得回去等着。
好不容易挨到下午,到了唐宓书院放学的时间,她们又颠颠的赶了来。
许是太心急了,竟忘了将唐宓从书院返回家的这段时间给算上。
三人待在堂屋里,吃茶、闲聊,等着唐宓回来。
“咦?阿嫂回来了!”
李敬蓉眼尖,看到外面进来一群人,被簇拥在中间的正是唐宓。
三人赶忙放下手里的茶盅、点心等物,站起身,整了整鬓发、衣服,齐齐迎到门口。
“阿嫂,你回来啦!”三个小娘子脆生生的喊道。
唐宓见她们这般急切,不禁莞尔,她理解这种心情,就仿佛自己做了一份完美的作业,急需得到长辈或是先生的认可。
“嗯,你们等久了吧?”
唐宓接过丫鬟捧上来的湿帕子,擦了手,又抹了抹脸,领着三个小娘子进了正堂,盘膝在主位上坐下。
严妈妈早就准备好了滋补的养生茶,温度不凉不热,唐宓轻啜几口。
也不知道这茶水里放了什么药材,并没有太重的药味儿,反而一种淡淡的清香。
喝到嘴里,凉而不冰,既消暑又滋润。
一杯茶下肚,唐宓只觉得浑身的暑气都退散了许多,整个人也分外清明。
“账册都看完了?”
唐宓放下茶盅,笑着看着三个小娘子。
三人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相互看了看,最后由年长的李敬薇开口:“好叫阿嫂知道,我们都看完了。”
唐宓点了点头,“哦,可看出什么问题?”
“嗯嗯,我看出五处错误呢。”
李敬薇拿出笔记,将自己从账册中发现的问题一一点出来。
“还有吗?”唐宓听完,不置可否,又问了一句。
李敬薇得意的小脸瞬间有点儿垮。
阿嫂这意思,竟是还有问题自己没有发现?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确实没漏下什么啊。
李敬薇有些失落的摇了摇头,“没、没有了。”
唐宓道,“好,阿芙再说说。”
李敬芙也拿出自己的笔记,稍显腼腆的说道:“阿嫂,我、我看出八处问题。”
她没有说“错误”,而是说“问题”,并且措辞也很谨慎,“或许不是账目的问题,而是我有些不理解。”
说着,她将几处让她疑惑的地方点了出来。
唐宓含笑看着,待李敬芙说完,她说了句,“嗯,好。阿蓉也说说。”
李敬蓉性子活泼些,嘴皮子也利索,“阿嫂,我看出四个错误。”
然后不等唐宓再追问,她就直接将问题都说了出来。
“看得出来,你们都很用心。”
唐宓瞥了眼三人手中的笔记,笑着说道:“不过,你们发现的问题太过武断。我问你们,你们说的这些问题,可有证据?”
山庄贱卖粮食,大宅高价买粮食,还有什么报空账、以次充好什么的,都是三个小娘子发现的问题。
她们之所以能发现这些问题,倒不是说李家的账房太差劲,做出的账目漏洞百出。
而是她们不只是自己研究账册,还请了外援。
比如询问自己的母亲、乳母以及身边的丫鬟等。
主人或许不知道下头的那些猫腻,而下人们却门儿清。
“没、没有!”
李敬芙已经没有了方才的激动。
李敬薇性子更直率一些,小声的抗议,“阿嫂,这些都是五六十年前的旧账了,哪里还能找得到证据?”
反正账册就是有问题,而且她可以肯定,下头的人一定耍了手段。
而证据什么的,早就湮灭在时光中了。
李敬蓉虽然没说话,可看她的表情便知道,她也赞同李敬薇的话。
唐宓微微一笑,道:“查账不能只靠猜测和下头人的经验,必须有切实的证据,否则很难服众。至于证据嘛,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哪怕是几十年前的旧事,只要发生过的,依然有迹可循。”
三只小的齐齐看着唐宓,眼中带着明显的疑惑。
唐宓好心的提醒了一下,“比如,粮价的高低必然和收成有关。报空账账目虽然抹平了,但库房那边定然会有出入。以次充好就跟当时的物价有关系……”
唐宓缓缓说着,李敬薇三人的眼睛越来越亮。
“阿嫂,我们这就回去查!”
唐宓仿佛给三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李敬薇等思路瞬间被打开,甚至还冒出许多自己的小灵感。
灵感来了,她们恨不能立刻去实验。
唐宓摆摆手,“去吧,如果调查的时候需要帮忙,只管来找我。”
“嗯嗯!”
三人点头如小鸡啄米,根本顾不得跟唐宓多说,抓着笔记便匆匆离开了。
唐宓望着她们急切的背影,不禁轻笑出声。
“娘子,平宜县君又来了。”
阿姜来到唐宓身边,低声道:“她将从李家挖去的那几个匠人都送了回来,还把十几台娃娃机也都销毁了,如今正负荆站在门外——”
不等她说完,唐宓就敛住了笑容,“她背着荆条大张旗鼓的来给我谢罪?”
这不是谢罪,而是把她唐宓架到火堆上烤。
事情若是传开来,世人将会怎么看待唐宓?
人家不会问平宜为何这么做,只会说唐氏果然“厉害”,仗势欺人,竟逼得堂堂宗室女给她负荆请罪!
“不,不是,”阿姜赶忙道,“她是进了门才背上荆条的。娘子,我看她那样子,应该是诚心来赔礼的呢。”
唐宓的表情缓和下来,“喔,是这样啊。”
阿姜想了想,又道:“而且,老奴看她态度很是坚决,老奴担心,若今日不成,明日她还会来。”
平宜打定主意要求得唐宓的谅解,自是想尽一切办法。
如果平宜的姿态一低再低,那么被动的就会是唐宓,到时,她有理也会变成无理……
第500章 蝗虫来了
没人知道平宜去李家负荆请罪,但却有人看到她一天之内去了李家两次。
平宜去李家做什么,不少人已经知道了。
毕竟李寿当着好几个宗室的面说出针对平宜的话,而这种消息,在上流社会传播得尤为快速。
几乎是一天的时间,整个京城的权贵们便知道,李寿为了给爱妻出气,借着福利卡片的事儿卡了平宜的脖子。
大家更知道,平宜是个爱财的人,为了银钱,定会向李寿夫妇服软。
只是大家没想到,平宜竟这般拼命,一天之内去赔了两次礼。
啧啧,这下子平宜的脸算是丢尽了啊。
不过,平宜的面子没有白舍,第二天,她便从李寿手里领到了“乐善基金”的铭牌。
几乎是当天,平宜的关尔布艺便改成了乐善坊,专门销售福利卡片。
短短两天的时间,东西二市一下子出现二十多家销售卡片的店铺。
若是换做其他行业,忽然冒出这么多同行,生意肯定会受影响。
但福利卡片不同,店面再多,也抵不住京城的人多啊。
据最新的统计,如今京城人口已经突破百万。
这么多人,就算百人中有一人去买,也有近万人的消费群体。
但,事实上,经过好运来一个多月的运作,京城早已掀起了“卡片热”。
更有甚者,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了京畿附近的县城和村落。
有不少京郊的百姓,为了“中大奖”,不惜赶几十里路去京城。
好运来的两家店早就被挤爆了,那二十几家店的同时营业,着实减轻了好运来的负担。
每天跑去东西二市的百姓络绎不绝,而巨额的铜钱一点一滴从民间汇入到了国库。
户部每天都要忙疯了,又是调拨钱粮赈灾,又是盯着福利卡片,又是督查各司各库……李寿作为户部的实际掌权人,更是天天办公到深夜。
唐宓心疼他,特意叮嘱严妈妈帮李寿也做一些补身体的药膳,每天都让人送去。
严妈妈的手艺不愧是祖传的,做得药膳既美味又营养,且并没有太浓的药味儿。
李寿很是享受。
唯一让他不爽的,就是被美食吸引来的“不速之客”。
“阿寿,今天的乳鸽不错,哟,汤里还加了参片。”
圣人端着个小碗,拿着银箸,一边絮叨,一边在砂锅里翻找。
李寿额角抽搐,没好气的说道:“阿舅,您还是回宫吧,我这里窄仄,实在不好——”
圣人夹起一块鸽肉,咬了一小口,享受的眯起眼睛,“好吃,这应该是用牛乳、山泉水喂养的鸽子,肉嫩细滑。”
也不知道是故意气李寿,还是真的放松了,圣人竟忘了“食不言”的规矩,吃着东西还不忘说话。
“阿舅——”李寿几乎要爆发了。
他娘子送来的爱心晚膳,他还没有享用呢,结果就被阿舅抢了先。
话说,严妈妈的手艺确实不错,可宫里比严妈妈手艺好的御厨不知凡几,食材更是最上等的。
阿舅何苦跑来跟他抢东西吃?!
圣人又喝了口润肺的百合汤,叹道:“你这里虽然窄仄了些,可待着舒服。哎呀,我一听到外面噼里啪啦的算筹响,我就高兴。”
那可都是钱啊。
今年的旱灾波及了几十个县城,关陇地区都受了灾。
幸好朝廷反应够快,户部有李寿坐镇,第一时间抽调出钱粮,及时分发下去,这才没有引起较大的民乱。
但灾民们依然不好过,京郊的一些县城,已经出现了零星流民。
现在又因为李寿弄出了福利卡片,朝廷的财政危机解决了,可粮食,依然有很大的缺口。
圣人待在太极宫也是心焦,还不如来户部,捉弄捉弄外甥,顺便亲身感受一下户部的繁忙气氛。
当然了,唐氏送来的美食,也是圣人前来的原因之一。
“让您高兴的事还在后头呢。”
李寿见阿舅打定主意要跟他抢饭吃,他反倒不急了,拿起调羹,喝了一口汤,低声道:“我在岭南、崖州找到了粮食,两个月前就开始运往京城,算着时间,这几日就能到。”
“什么粮食?”提及正事,圣人敛住了笑容,沉声问道。
“稻米。”李寿又夹了一筷子烧豆腐,“足足十万石。”
“十万石?”圣人放下银箸,摸着胡子暗自算着账。
唔,十万石虽然不算太多,但也能应急。
李寿却道:“这只是第一批,后续还有。阿舅,岭南、崖州等地虽然多林瘴,当地山民也未开化,但那里的气候很适宜种粮食。且一年两熟、乃至三熟啊。”
说到这里,李寿不禁回想起心腹传回的信中所写的内容。
“阿舅,我想着,等这次旱灾过去后,便派人去岭南等地,教化山民、开荒种粮,”
李寿缓缓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若是经营好了,兴许又将为我大梁添几个粮仓呢。”
自古至今,百姓们都是靠天吃饭,一旦有个天灾人祸,百姓们便没了活路,而朝廷亦会有大麻烦。
另外,圣人的东征,也需要钱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