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元贞抱起女儿放在膝头,笑眯眯的说道。
“整理库房?”唐宓水汪汪的大眼里写着两个大大的问号。
话说她一个三岁大的小豆丁,跟着母亲去整理库房,是不是早了些。
“是啊,天气渐凉了,阿娘想给你们兄妹三个做些厚衣服,咱们去库房选几块料子,好吗?”
唐元贞昨夜和丈夫商量了一宿,决定从今天起,改变对女儿的教育内容。
背书什么的,先放到一边,吃渴玩乐之类的项目提前提上日程。
“……好吧。”唐宓挠了挠毛茸茸的小脑袋,兴趣缺缺的点了下头。
用过朝食,唐元贞又带着唐宓去给赵氏请了安,略略安排了一些家务,这才带着唐宓去了库房。
朝晖院的库房很大,足足五大间,里面存放的全都是唐元贞的嫁妆和私产,呃,确切说,是一部分。
唐元贞出嫁的时候,她已经将唐家经营得风风火火,是以,她给自己准备的嫁妆也十分丰富。
十里红妆一点都不夸张。
唐元贞在王家这么有底气,除了姓氏,还有嫁妆的原因。
这年头不是没有落魄世家女低嫁入新贵的例子,其中便有因为没有嫁妆,而被婆家暗地里嘲笑“假清高、真破落户”的。
唐元贞牵着女儿缓步进了库房,屋内一排排的木架子,上面放着各色瓷器、漆器和玉器,墙角堆着高高的箱子,箱子上挂着黄铜大锁,箱子一侧则贴着标签。
书画、秘色瓷、古籍、药材、布匹、皮子毛料、金银器……
零零总总的足足有六七十大箱。
唐宓看得双眼溜圆,小嘴儿也张成了O型:好、好多东西哟。
唐元贞打开一个黑漆大木箱,里面放着十来个或大或小的匣子。
唐元贞从箱底拿出一个略大些的匣子,打开,是一副玉石雕琢的双陆棋子。
“猫儿,知道这是什么吗?”
唐元贞拿出一枚白玉棋子放到唐宓的手上,轻声问道。
唐宓握住沁凉的棋子,唔,这棋子不大不小,正好有她整个手掌大小。取料上等羊脂玉,雕成瓶子的样式,底儿是圆平底儿,方便放在棋盘上。
唐宓摇摇头,“娘,这是什么啊?”
“这是双陆,很好玩儿的,要不要娘教你玩儿啊?”
唐元贞笑得眉眼弯弯,仿佛一只引诱小鸡崽儿的狐狸。
好玩儿?难道是玩具?就跟九连环一样?
九连环倒是挺好玩儿的,而且很锻炼手指灵活度,想了想,唐宓点头:“好!”
唐元贞命人将双陆棋拿好,继续领着女儿逛库房。
“猫儿,这是缭綾,这是提花绸,这是市面上刚时兴的细棉布,还有这个……”
唐元贞命人将放布匹的箱子全部打开,逐一介绍着。
唐宓小孩儿心性,看到色彩鲜艳的东西很是喜欢。从最初的不感兴趣,到后来的兴致盎然,发展到最后,竟是主动询问。
唐元贞暗暗舒了口气,女儿不是一味读书的书呆子就好。
有这些玩乐的东西勾着,好歹让女儿有个正常的童年!
“这个好看,阿娘,我喜欢!”
唐宓指着一匹大红色花鸟织锦说道。
“好,那阿娘就拿这个给猫儿做一件新衣服,可好?”
唐元贞起初是想用鲜艳布匹转移女儿的注意力,挑着挑着,她自己也来了兴趣。
索性挑了几块料子,盘算着给丈夫、儿女们做几件新衣服。
唐宓的布料任她自己挑选,唐元贞只在一旁看着。
母女两个在库房里翻翻捡捡,足足待了大半天,直到正午才意犹未尽的出来。
而她们身后的几个丫鬟怀里则抱着一摞摞的东西。
用过午饭。
唐宓小睡了一会儿,便缠着唐元贞教她玩新游戏。
开了挂的孩子是可怕的,唐元贞只说了一遍双陆的玩儿法,唐宓便记住了。
然后母女两个对局几盘,除了前三盘唐宓尚未熟悉而输掉外,剩下的几盘,她居然全都赢了。
唐元贞嘴角抽啊抽的,心说:丫头,其实你不是我女儿,而是老天爷的私生女,对不?
唐宓越玩儿越开心,发现双陆也不是单纯的游戏,而是需要计算和布局。唔,很能锻炼大脑思考哩。
傍晚,王怀瑾从衙门回来,换了身家常的广袖长袍,穿着木屐,便走了进来。
“阿爹~~”
唐宓开心的迎上去,伸手就抱住的亲爹的大腿,正欲像往常一样顺着大腿往上爬,抬眼却看到阿爹手里的东西。
“阿爹,这是鸟?”
唐宓的眼睛bling bling闪着光,小奶音儿都兴奋得颤抖起来。
“这是鹦鹉,猫儿,喜不喜欢?”
王怀瑾一手提着鸟笼子,另一只手往下一捞,将唐宓抱在怀里,笑着问道。
“恩恩,喜欢,喜欢!”唐宓点头如小鸡啄米,两只眼睛就没有离开那只花花绿绿的鹦鹉。
“猫儿,鹦鹉还会说话哟,你可以教它学说话。”唐元贞走到近前,伙同夫君一起“引诱”女儿。
“真哒,太好了,我一定教会它说话,”唐宓伸出一根白嫩嫩的手指,小心的伸进鸟笼,轻轻戳着鹦鹉艳丽的羽毛。
“还有背诗、背书,我都教给它。”唐宓又说出一句让父母很挫败的话。
这孩子怎么还记得“背书”?
王怀瑾和唐元贞对视一眼,看来他们还不够努力,嗯,以后接着干!
第二天,唐宓拎着鸟笼,身后丫鬟抱着双陆棋盘和棋子,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杀向寸心堂。
赵氏看了看努力想自己介绍双陆和鹦鹉的唐宓,嘴角抽了下,心说:大家都怎么了,忽然之间,都拼命的给猫儿送玩乐的东西?
原来,就在半个时辰前,李寿命人送来了一对白鹅崽儿和一套六柱鲁班锁给猫儿“赏玩”……
第044章 老娘不管了
“这只叫大白,这只叫小白!”
唐宓蹲在寸心堂正房的廊下,指着院中撒欢的两只小鹅崽,欢快的说道。
赵氏拿了把胡床坐在一边,眯着眼睛,仔细的看了一番,实在没看出两只鹅崽儿的区别。
唐宓很有耐心的跟阿婆解释,小胖手指在那儿指啊指的,“阿婆,您看,大白的羽毛稍微长一些,小白却短一些。”
赵氏偏着头,换了个角度继续看,依然没发现哪只鹅崽的羽毛长。
不过小猫儿既然这么说了,那事实就一定是这个样子,“嗯,大白确实看着比小白‘大’一些。”
唐宓终于遇到了认同者,开心的说:“阿婆也看到了?呵呵,我就知道我没看错,偏偏阿陈她们非说两只鹅一样大。”
赵氏额上垂下三条黑线,感情这小祖宗自己也不十分确定啊。
但是,看猫儿喜欢,赵氏心里跟着开心。
她从丫鬟手里接过一把切得细细的菜丝,按照一个养过鸡鸭鹅的婆子的指点,将新鲜的菜丝洒在庭前的台阶上。
猫儿见状,赶忙吆喝道:“大白,小白,快来吃饭啦!”
两只鹅崽哪里知道谁是大白、谁是小白?又如何听懂“吃饭”二字?
但,动物的本能让它们发现了擦得干净的青石台阶上散落的菜丝,两只鹅崽摇摇晃晃的跑了来,欢快的吃着细嫩的菜丝。
唐宓觉得好玩儿,也跟丫鬟要了一把菜丝,小心的丢到大白和小白的面前。
她一边丢,还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大白啊,多吃点,长得壮壮的陪我玩儿。小白,你太瘦了,更要多吃,否则就要被大白比下去了。”
两只鹅崽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唐宓的话,边吃边点头,嘴里还发出细嫩的叫声。
唐宓更高兴了,拉着赵氏的袖子,“阿婆,你看你看啊,大白和小白多听话。”
赵氏听着唐宓的童言童语,看着两只雪白可爱的鹅崽,顿觉心底的烦闷也消散了不少。
她甚至觉得,就这么和小孙女一起蹲在台阶上喂鹅,也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情。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烦恼却似打不死的小强一般,不停的来骚扰赵氏。
用过午饭,赵氏陪着唐宓睡午觉,刚刚小睡了一会儿,阿云便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
赵氏睡眠很浅,稍微有点儿动静便醒了。
她睁开眼,目光落到阿云身上。
阿云扫了眼榻上的唐宓。
小家伙摊手摊脚,身上穿着白色细棉布的小褂和小裤,盖着薄薄的锦被,小嘴儿微微开合,细细一听,还有小呼噜声。
啧,睡得真香!
阿云不敢吵醒唐宓,附到赵氏耳边低语:“夫人,三娘(王怀淑)回来了,特意来给您请安。”
赵氏微微蹙眉,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她派去接王怀淑的人昨儿下午就出发了,城郊的庄子不远,最快昨天晚上就能回来,最迟也是今天上午。
这都过了大半天,人怎么才接回来。
阿云表情有些为难,但在赵氏灼灼的目光下,她还是低声回道:“三娘、三娘不是跟着府上的人回来的,而是、而是被、被李家四郎君送回来的。”
“哪个李家?”赵氏的心猛地提起来,不是她猜想的那个人吧?
阿云苦着一张脸,“就是崇仁坊李家。”一个明明是士族门阀,却不受新朝待见的世家。
赵氏闭了闭眼,“怎么回事?李其珏怎么会跟三娘凑到一起?”
其实她已经猜到了,却不愿相信王怀淑已经蠢到了这种地步。
就算没有蠢到家,她眼睛也瞎了吗?
李其珏今年都三十多了,年龄足足大了王怀淑一倍还多啊。
还有,当年李其珏“杀妻”的事闹得满城风雨,连京郊的人都听说了,赵氏就不信王怀淑没听说过。
“……三娘在庄子上的时候,每逢初一、十五便去西山的清凉庵给老夫人祈福。昨儿十五,三娘照例去了清凉庵,不料刚走到山脚下就崴了脚,正好遇到去城外赏月的李家四郎君——”
阿云说不下去了,因为赵氏的眼神实在可怕。
赵氏从牙缝挤出一句话:“她竟跟李其珏过了一夜?”
阿云赶忙摇头,“不、不是,李家四郎君把三娘送回了庄子,却耽搁了回城的时间,三娘便邀请李家四郎君在庄子的客舍住了一宿。半夜,三娘忽的发起烧来,李家四郎君连夜去请了大夫,直到中午,三娘的病才好些。三娘惦记着要回来,李家四郎君不放心,便、便亲自把三娘送回将军府。”
赵氏深深吸了一口气,“李其珏呢?”
她才不信李其珏会这么好心。
王怀淑不过是个未及笄的黄毛丫头,长得也不十分出挑,出身更是——
唯一的优点,就是王怀淑有个身居高位又手握重兵的阿爹。
李其珏,莫非看中了这一点?
“二郎君(王鼎)正陪着说话,将军也知道了这事儿,正往回赶呢。”
阿云见赵氏气得不轻,赶忙上前给她顺气。
赵氏推开阿云的手,冷冷的说道:“三娘既然这么有主意,连夫君都自己找好了,约莫我这个嫡母对她也没甚用。她很不必惺惺作态的来跟我请安,让她走吧。”
阿云听出赵氏话里的意思,竟是不再管王怀淑了。
她有些担心,怕夫人真的撒手了,会被老夫人和将军责怪。
赵氏却制住她的话,一扬下巴,“去吧!”
阿云不敢再劝,只得退了出去。
“阿婆,不生气!”
一只白嫩的小手抚上赵氏的胸膛,帮她轻轻的顺着气。
赵氏低头一看,正好对上唐宓那双澄澈的大眼睛,眼底满是关心与担忧。
赵氏心里暖暖的,伸手抱住胖乎乎的小丫头,“阿婆不气,为了不相干的人,不值得!”
乍闻王怀淑办的蠢事,赵氏确实有些恼火,她不是担心王怀淑会被李其珏坑了,而是怕连累王家。
本来她就没想给王怀淑找个如意郎君,但、但李其珏绝对不行,这样的人,会把王家拖下水。
现在赵氏不在乎王家的名声,因为她还需要王家更糟一些,这才有利于她的计划。
但,王家到底是她后半生要生活的地方,她还不想王家一烂到底。
唔,看来她的计划需要调整了。
……
傍晚。
王鼐喜滋滋的进了寸心堂。
赵氏权当没有看到他高兴的模样,像往常一样跟他寒暄。
王鼐却急于把“好消息”分享给赵氏:“夫人,王家又有喜事啦。”
赵氏挑眉,“什么喜事?”
王鼐似乎没有发现赵氏的冷淡,继续说道:“是三娘。哈哈,这丫头也不知走了什么运,竟让李家的郎君上门求娶。啧啧,那可是赵郡李氏啊,八百年名门望族,而且还不是旁支庶出,是正儿八经的嫡支嫡出哩。”
赵氏淡淡的问:“哦?竟有此事?只是不知是李家的那位郎君?”
王鼐搓着手,兴奋得不知所以,“是李家四郎君。三娘嫁过去虽然是继室,但也是正头娘子。且李家四郎君膝下无子,三娘嫁过去和原配娘子也没什么区别。”
王鼐被那个“李”字冲昏了头脑,全然忘了李其珏不是没有儿女,而是被他“大义灭亲”了。
赵氏满眼讽刺,提醒道:“李家四郎君,名声似乎有些不好——”
王鼐摆摆手,“哎呀,不过是坊间流言,根本不可信。李家,八百年望族,最讲规矩、礼法,四郎君怎会办出杀妻灭子的事?都是一些寒门庶族看不过李家煊赫,故意泼的脏水!”
赵氏还是一副“慈母”的模样,担心的说:“无风不起浪,将军,此事关乎三娘一生的幸福,咱们是不是细细查访一番,然后再做决定?”
“查什么查?赵氏,你怎么就见不得三娘好呢?”
王鼐终于不耐烦了,他一进门就看着赵氏的表情不对劲,听她说了几句,愈发觉得赵氏用心不良。
哼,果然和阿娘说的一样,赵氏就是个面甜心苦的货色。
“我、我怎么见不得三娘好?谁家说亲事,不多方打听的?”赵氏也“急”了,腾地站了起来。
“算了算了,我不跟你说了。三娘的事,以后你就不要管了。这件亲事我已经允了!”王鼐摆出一家之主的姿态,强硬的说道。
赵氏等的就是这句话,冷冷的说:“妾身谨遵命!”
第045章 无视
时隔两年,再次站到花团锦簇的花园里,王怀淑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事实上,王家也确实与她离家前变得不同了。
赵氏主持中馈,王家表面看着依然混乱不堪、毫无规矩,王怀淑却敏锐的发觉,王家“乱”的只有福寿堂、西园,至于寸心堂和朝晖院,则如铁桶一般。
杨姨娘过去留在主院的心腹,全都被清理了出来。
就连王怀淑重生后,万般小心才通过万氏安插到主院的钉子,也全都被一一清除。
要知道,这几个钉子十分隐蔽,当年算计唐氏的时候就是启用了其中一枚,唐氏查了那么久,也只是查到了外线的小喽啰,真正得用的人仍旧好好的待在主院。
这是王怀淑最引以为豪的——谁说唐元贞聪明?哼,还不是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
但,如此隐秘的人手,竟然被赵氏都挖了出来,然后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这让王怀淑气愤之余又有些害怕。
赵氏果然不好对付。
而且她对上赵氏有个天然的弱点,即身份。赵氏是她的嫡母,不管赵氏怎样对她,她都不能明着反抗,否则就是“不孝”!
在古代生活了两辈子,王怀淑最痛恨的便是这个“孝道”,可偏偏绕不过去。
她只能忍着。
不过没关系,她可以忍!
在庄子呆了两年多,王怀淑每天都在反省自己重生后的一言一行。然后她发现,自己太想当然了,以为重生了,知道所有后续剧情,便有了先机。
惟独忘了还有“蝴蝶反应”这一说。
其实,早在唐宓没有夭折、健康活下来的那一刻,王怀淑就该想到的。
可她偏偏没有。
随后,王怀恩从大房长子变成二房庶长子,这也是前世没有的事。王怀淑却只顾着想办法算计唐元贞,全然没有留意。
直到王怀瑾一家过继到寸心堂,王怀淑才有所警醒。
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她的心里,还是觉得自己是穿越重生女,先天就比别人有优势。
在这种莫名的良好自我感觉驱使下,王怀淑做出一件又一件的蠢事,最后被赵氏一句话就打发出去。
被人硬塞进马车的那一刹,王怀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接下来,便是日复一日的反省、思考。
两年多过去了,王怀淑从内到外的蜕变着,也找到了自己今生要走的路。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