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在百忍堂,唐宓便想到了这个可能。

    所以,不管是萧氏给她使绊子,还是下头的仆妇不听使唤,唐宓都不觉得意外。

    “奴婢觉得,两者都有。”阿周忖度着说道。

    唐宓抽出一张白纸,拿起笔,唰唰的写了十来个人名。

    “去,将这份名单上的人都给我找来。”唐宓把纸交给阿周。

    阿周扫了一眼,她替唐宓管了几天的家,所以李家那些有体面的大小管事,她全都熟悉。

    这十来个人分别在尚食房、尚宝房当差,不是主事娘子,而是主事娘子的副手,或是直接下属。

    她们跟主事娘子一样,都是李家的世仆,在各自的岗位上当了二三十年的差,论实际办事经验,或许比主事娘子还要老道。

    阿周顿时明白了唐宓的意思,不禁喜上眉梢,“娘子,您是想绕开那两位管事娘子,直接让那些人来办差?”

    唐宓点点头,目前而言,这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为了让事情进展顺利,唐宓决定给那些人吃点儿定心丸。

    她对阿周道,“你想办法跟那十来个人透个话,就说安西侯府还空着呢。”

    那些油滑的世仆,绝对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她们是不会听唐宓的话。

    阿周的眼睛更亮了。那些仆妇之所以不愿意(或是不敢)听从娘子的号令,原因就怕自己投靠了娘子,娘子又不能继续管家,她们已经得罪了现任管家人,自己会落个两头皆空的下场。

    而唐宓的话,无异于给了那些人底气:李家待不住,还有安西侯府哩。

    且相较于世仆拥挤的李家,安西侯府从上到下的职位都是空缺。

    就算唐宓的陪嫁丫鬟、陪房等心腹会占据一些主要职务,但仍有大量的空位。

    此时投靠了唐宓,没准儿还能在安西侯府混个元老当当哩。

    “娘子这个办法极妙!”阿周不是拍马屁,而是由衷的赞叹。

    谁说她们家娘子只知道读书、不食人间烟火了?

    这一招利诱,使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啊。

    唐宓随意的摆了摆手,“好了,少拍马屁了,赶紧去办事。”

    晚上就是祭祖了,现在已经快中午了,留给她的时间真心不多。

    阿周答应一声,转身就要出去。

    唐宓又叫住她,“对了,别忘了去榕院要对牌。”

    她要开库房,这可不是下头的管事婆子敢擅自做主的。

    必须有尚宝房的钥匙和对牌。

    萧氏或许会暗地里下绊子,但绝不会明着跟唐宓过不去。

    毕竟柳氏已经发话了,让唐宓主持祭祖事宜。

    人,你可以占着,但对牌和钥匙你不能不给吧。

    若是萧氏真敢这么做,唐宓就敢直接把事情捅到柳氏那儿,左右她又不是真的想管这些事。

    果然,阿周很快就从榕院回来了,手里捧着尚宝房和尚食房的钥匙、对牌。

    唐宓将东西收好。

    阿周又将名单上的十来个仆妇都叫了来。

    在请人的时候,她悄悄将唐宓那句话说了出来。

    那些人一听这话,果然个个眼睛放亮光,没有半分犹豫和顾虑,颠颠儿的来桂院报道。

    唐宓盘膝坐在榻上,扫了眼立在堂前的十来个人,沉声道:“太夫人命我主持今年的祭祖,祭祖都有哪些事,那些事该有怎样的流程,你们应该比我清楚。”

    十来个人齐齐应道:“清楚!”

    她们太清楚了。

    每年除夕祭祖,清理祭器、准备祭品……事情并不多,只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其中一个圆脸婆子率先回道,“娘子,奴婢是尚食房的厨娘,每年祭祖所用的祭品都是奴婢准备。奴婢刚才去大厨房看过了,今年的牛、羊等物,似乎并不多。”

    唐宓挑眉,“食材不够?”

    圆脸婆子躬身道:“食材是尽够的,因为每年采买的东西都差不多,今年也不会刻意短缺,只是今年是李家头一年分家,老祖宗发了话,让分家出去的族人也回大宅一起祭祖、守岁,如此——”

    食材肯定就不够了。

    以前大家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除夕守岁,哪怕是个吃货,为了脸面以及日后在家里的安稳,也会收敛一些。

    现在不一样了,都不是一家人了,分出去的那些族人也就不必再忌惮这个、顾忌那个,吃起免费的年夜饭也不会客气。

    萧氏和顾氏都想到了这一层,所以将大部分的食材都拿去准备年夜饭了。

    至于她们有没有借此为难唐宓,就不得而知了。

    唐宓并不在意,扭头去看阿方。

    阿方掌管着桂院的小厨房,小厨房里有什么食材,她一清二楚。

    “好叫娘子知道,今天早上,城郊的庄子送了宰杀好的牛、羊、豕等,五谷、各色果蔬也是尽够的。”

    阿方说得很含蓄。

    事实上,小厨房里的食材绝对是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就算某种食材用完了,庄子上也会第一时间补充过来。

    圆脸婆子闻言,不再说什么,心中对唐宓只有一个大写的“服”!

 第379章 古怪

    那些仆妇对唐宓,有着不服不行的理由啊。

    十八娘怎么什么都难不倒呢?

    换做别人,临时被任命,当家主母使绊子,管家娘子不配合……这么多问题,愁也也要愁死了,偏偏十八娘竟轻松化解。

    有了人手帮忙,祭祀用的三牲又出了纰漏,那些仆妇原以为十八娘会着急、为难,结果哩,人家连眉毛都没抬一下,事情就解决了。

    要知道,三牲里的羊、豕都好好说,惟独这牛,真真是麻烦。

    李家采买能弄到一头牛,绝对是费了大力气的。

    因为在大梁,没有正当理由(比如牛是出意外死的),私人不得随意宰杀。

    就算牛是出了意外,私人宰杀的话,也需要向官府报备。

    没有报备就私自杀牛,是犯法滴,是要被官府问责滴。

    当然啦,豪门贵族并不太受法律约束,可就算如此,贵人们想吃牛肉了,杀了牛,对外也会有个能交待过去的理由,比如牛不小心撑死了、摔死了,他们无奈之下才宰了吃肉。

    毕竟世间还有名为御史的生物,时刻关注着这些贵人们。

    牛这般难得,若非每年祭祖要用,李家采买才不会这么费尽心思哩。

    可瞧瞧人家十八娘,如此轻松随意,天爷嗳,那可是牛啊。

    其实,唐宓很想跟那些仆妇说,这是个美丽的误会。

    唐宓所宰杀的牛,并不是真正的耕牛,而是李寿从草原上弄来的牦牛,并不在《大梁律》保护的范围。

    李寿早早就在圣人那儿报备过了。

    圣人一听牦牛不能耕种,肉质还不错,便大笔一挥,同意李寿可随意宰杀。

    不过,唐宓就算知道仆妇们误会,她也不会解释。

    这样更好,仆妇们觉得她深不可测,办起事来也就不敢有半点马虎。

    祭品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整理、清洗祭器。

    尚宝房的几个婆子纷纷表示:这个很简单,十八娘请放心。

    唐宓接过她们捧上来的祭器单子,略略扫了一眼,便确定没有问题。

    就这样,唐宓把控,阿周、阿苏两边跑腿,祭祖准备事宜迅速而有序的进行着。

    萧氏冷眼看着,见自己的那些小手段并没有给唐宓添到堵,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但她也仅止于不舒服,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跟李寿、唐宓的数次交手,让萧氏得到了教训: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切莫跟这两口子发生直接冲突。

    否则,吃亏受罪的就是她自己!

    萧氏消停了,柳氏却不会就此罢休。

    柳氏对唐宓的态度有些怪异,按理说,她们之间并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

    柳氏不愿放手管家权,可人家唐宓从未想着跟她争啊。

    柳氏就是觉得唐宓过得太顺遂,有些看不过眼。

    人就是这么奇怪。

    在柳氏看来,同是李家媳妇,自己当年要费尽心机的讨好婆母、侍奉夫君,才能在李家站稳脚跟。

    可唐宓呢,什么都不用做,便有李寿为她跑前跑后。

    管家之事亦是如此,唐宓根本不在乎管不管家,可李寿以及老祖宗他们却硬要让她去管。

    这让把管家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柳氏十分不满。

    唐宓若是跟柳氏抢权,柳氏会不高兴。

    可唐宓弃管家权如敝履,柳氏更加不高兴——哦,她柳氏在乎的东西,在你唐氏眼中就这么不值钱?那你唐氏是不是也看不起我柳氏?

    而遇袭事件,更让柳氏对唐宓的不满达到了顶峰,以至到了厌恶的程度。

    好吧,事后证明,柳氏这场灾祸跟唐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的是柳氏自作自受。

    但柳氏绝不会认为自己有错,她只会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牛二身上。

    牛二已经死了,牛家人也被柳氏放逐,柳氏的怒气却没彻底消除。

    于是,她赤果果的迁怒了。

    都怪唐氏,她若没有重罚牛家婆娘,牛二怎么会记恨?又怎么会勾结市井泼皮报复唐宓?继而引来了胡人?

    还有那些胡人,原就是冲着唐宓来的。

    她柳氏,才是最无辜的人,好吧?!

    明明自己最无辜,却受伤最重,柳氏能心理平衡才怪。

    所以,柳氏恨上了唐宓!

    更不用说随后李祐堂又因为唐宓而跟她吵架,这让柳氏愈发憎恶唐宓。

    因着这份憎恶,柳氏便看不得唐宓清闲自在的模样。

    除夕祭祖,只是一个开胃菜。

    但柳氏没有如愿的看到唐宓慌手乱脚的窘迫模样,这让她愈发恼怒。

    “看不出来,唐氏还真、能、干!”

    柳氏躺在榻上,听完心腹婆子的回禀后,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心腹婆子听了这话,头垂的更低了。

    自从柳氏受伤后,她的脾气越来越古怪,说话也越来越尖酸,竟是丝毫都不顾及她素日的世家贵妇形象。

    尤其是面对自己的丫鬟婆子时,柳氏更加肆无忌惮。

    有时,她甚至还会打骂、重罚那些在她眼中办事不利的人。

    就连柳氏的心腹们,现在也很害怕柳氏,唯恐自己哪句话说得让柳氏不满意,一个瓷枕就会飞过来砸到自己身上。

    “哼,定是十八郎,又在暗地里帮她。”

    柳氏因病痛而消瘦的脸上写满刻薄,阴阳怪气的说道:“我这个好孙子,真是愧对李家列祖列宗,整日围着个妇人打转,反倒将至亲长辈丢到脑后,真真是不孝至极……”

    柳氏恼恨唐宓,对李寿也是一肚子的不满。

    这个孙子,果然是土鳖郑家养大的,屁股决定脑袋,他就算姓李,也没有半点世家贵公子的风范。

    偏偏家里的老祖宗和李祐堂把他当成了宝贝,处处捧着、时时哄着,连带着唐氏都被高看一眼。

    柳氏越想越头疼,看那低眉顺眼的婆子也不顺眼起来。

    婆子感受到柳氏的凌厉目光,心里突突直跳,脖颈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情急之下,婆子急声说道:“其实,想让十八娘在人前丢脸,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柳氏眼睛一亮,“快说!”

    ……

    时间很快到了傍晚,李家在京的几房族人齐聚李家大宅。

    众人给老祖宗请了安,便来到百忍堂的前庭坐下。

    上百口人将偌大的庭院挤得满满当当,却彰显着李氏枝繁叶茂。

    坐在主位上的老祖宗见了,向来冷然的脸上也不禁绽开笑容:好啊,李家子孙繁茂,他李立德也算是对得起李氏的先祖们了。

    李寿坐在李其琛下首,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老祖宗的笑容里有那么一丝古怪……

 第380章 哭

    因为李家前来参加除夕宴的族人太多,堂内根本就坐不开。

    萧氏和顾氏商量了一番,又跟柳氏做了请示,将宴会场所搬到了前庭院中。

    偌大的庭院里,四周和中间位置都摆放着大大的篝火。

    成人胳膊粗细的木柴整齐堆放好,浇上助燃的油,火折子一划,火便轰然一声燃了起来。

    哪怕是寒冬腊月,靠着火堆,众人也不觉得冷。

    庭院被屏风隔成了两部分,男宾在左侧,女宾齐聚右端。

    每人面前放了小巧的食案,食案上放满了根据李家食谱秘制的饭菜。

    当然了,酒是必备品。

    因是过年,连女客这边也准备了入口轻柔的果子酒。

    柳氏被人抬到女宾席的主位,她腿上还上着夹板,不能跪坐,也不能垂足而坐,只能半躺着。

    李家众女眷倒也能理解,纷纷向柳氏见礼、问安。

    再次被这么多人拥簇、恭维,柳氏因病痛而有些扭曲的心再次欢愉起来。

    对嘛,这才是她柳太夫人该有的生活。

    老祖宗那边说完新春致辞,一句“饮胜”,便开启了今夜的除夕盛宴。

    萧氏和顾氏为了除夕宴,下了大力气准备,从宴会场地,到侍奉的丫鬟小厮、助兴的伶人,再到菜品酒水,都是仔细策划、精心准备。

    效果也着实不错。

    族人们对主家的安排十分满意,丰盛的酒菜、载歌载舞的娱乐活动,让他们非常开怀。

    坐在柳氏两侧的几个同辈份妯娌,对萧氏和顾氏一通夸奖。

    柳氏心里泛酸,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反而一副欣慰的模样,“孩子们第一次主持这样的大事,经验不足,只要阿嫂和弟妹们满意就好。”

    “满意,太满意了。”几个上了年纪的妇人纷纷点头,心说话:你的儿媳妇可比你大方多了。

    过去没分家的时候,每次年夜饭也就那样,比平时略好些,可实在称不上多么丰盛。

    再看看现在,啧啧,萧氏和顾氏使出了看家的本事,只菜品一项,就比往年多了好几倍。

    酒水,更是用的市面上最火爆的唐氏烧春和唐氏果子酒。

    哎哟喂,还有伶人助兴。

    往年她们女席这边可没有,那是男人们独享的节目哩。

    柳氏就是这样,在她们这些女眷跟前毫无顾忌,一味在老祖宗那些男人面前表现、卖好。

    几个老妯娌在心里默默吐槽着,脸上却堆满了笑容。

    不管怎么说,分了家,还能回主宅参加除夕盛宴,都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柳氏的笑容有些僵。

    过去,她总是以“孩子们年轻,没经验”为理由,按着萧氏、顾氏,不让她们有出头露脸的机会。

    今年两人第一次操持,非但没有像她说得那般做得差强人意、或是不好,而是赢得了满堂喝彩,这就有些打她的脸了。

    她说萧、顾二人的那些话,也更像是恶意诋毁!

    不管柳氏心里如何不满,除夕宴获得了圆满成功。

    李氏族人们吃得十分尽兴。

    用完饭,一大家人围坐在宽敞的庭院中,握着茶盅,吃着新鲜的果盘,看着伶人们卖力的表演。

    这份欢乐祥和一直持续到子时。

    子时,辞旧迎新,换桃符、燃放爆竹,家族祭祖正式开始。

    祠堂房门大开,祠堂内灯火通明,供桌上摆放着三牲五谷,供桌后是一排排的牌位。

    李氏传承近千年,祠堂里供奉的牌位不是一般的多,一圈圈的一直延伸到墙边。

    正中间的一对牌位最大,是李氏先祖、及其夫人的牌位。

    供桌正后方的墙上还挂着一张画像,画得便是李家开山第一代先祖。

    李家老祖宗肃穆的立在供桌前,他身后则是李祐堂等十多个兄弟,当然,除了他的三个嫡亲兄弟,还有好几个堂兄弟。

    李祐堂之后是李家第三代,这一批的人数就很多了,足足有二三十人。

    李其琛兄弟站在最左端,他们近侧则是二房、三房和四房的人。

    李其珏也在队列之中,不过他的气色不是很好,整个人消瘦得厉害,崭新的袍服套在身上非常晃荡。

    说句不好听的,他就像个挑着衣服的竹竿。

    他目光阴鸷,仿佛一条毒蛇般寒恻恻的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站在第四排的则是李寿等几十个堂兄弟,他们的年龄跨度很大。从年逾不惑的中年人,到刚会走路的奶娃子。

    第五代的人略少些,尤其是大房这边,就只有李远章、李远文和李远明三个男丁,且年龄都不大。

    倒是其它房头的第五代,最大的已经二十多岁,已然有了子女。

    这也是李家分了家,否则对外就可以宣称是六代同堂了。

    这是祠堂的左侧,全都是李家男丁。

    李家女眷站在右侧,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资格入祠堂。

    能在今天进入祠堂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