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也就无法跟太子发生正面冲突。
太子和二皇子这对兄弟也不至于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圣人即便走了,太子也不至于对二皇子痛下杀手。
圣人再适时的给太子些差事,让他多历练一番,也好在朝中尽早的树立起威信。
庚辰之乱时,圣人“病重”,其实也不全都是装的。
圣人发觉,他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许是早年在京里做质子的时候,受了太多的罪,身体被伤了根基。
新朝建立,他做了太子,亦是战战兢兢,不敢行差踏错半步,思虑过重,又给原就不怎么康健的身体添了一些病症。
好不容易登基为帝,他又殚心积虑的削弱世家,收拢朝政、军权,每日里都在耗费心神,也在燃烧着他的生命。
圣人有种预感,他没有几年好活了。
贾老神仙也曾给他诊了脉,悄悄告诉他,他最多还有十年、最少还有五六年的寿命。
可圣人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他要继续削弱世家,继续肃清边疆,继续……
而最最迫切的,却是他的继承人问题。
太子是个合格的储君,姜氏不贤,却与太子没有太大的关系。
姜氏犯了大错,反倒让圣人愈发看重太子——姜氏名声有了瑕疵,自然也就不会发生外戚专权的祸事。
所以,圣人并没有更换继承人的心思。
二皇子,是他心爱的儿子,圣人想在临走前做好安排,保他一世富贵。
但也仅止于这些,圣人从未想过让郑烨做储君。
当年戾帝百般苛待、欺侮与他,圣人就算脑袋被驴踢了,也绝不会让混有戾帝血脉的人继承他的皇位!
就算萧氏待他再情深义重,这事儿也没得商量。
圣人只能远远的将二皇子打发出去,让他远离政治中心,自己打消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只可惜……郑烨母子根本无法体谅他的一片苦心。
郑烨不但依然想着跟太子较劲,现在更发展到,连与皇位没有任何关系的李寿都容不下的地步。
郑烨为何处处针对李寿,原因圣人心知肚明。
无非就是觉得他太宠爱李寿了,让李寿夺了二皇子这个“最受宠皇子”的风头。
圣人望着郑烨仍不知悔改的表情,心中一片苦涩:看来,他还是太宠爱萧氏母子了,无形间纵容了他们的野心。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响起了一阵哭声。
“圣人,圣人还请饶了二郎吧!”
声音未落,一个宫装美妇已经踉跄着跑了进来。
噗通跪倒在郑烨身边,用身子护住儿子,抬头凄苦的看向圣人,“圣人,求您息怒啊。”
接着,她又转头看向郑烨,迭声催促,“二郎,快跟你阿爹认错,快啊,就说知道错了!”
“阿娘,我、我——”没错,不就是找人戏弄了一下臣子吗,怎么就成了大罪?
他可是堂堂皇子啊,岂能向一介臣子低头。
没错,这也是郑烨最不忿的地方,明明他才是血统最高贵的皇子,却不如李寿一个臣下风光。
这让他如何甘心?
萧贵妃和郑烨母子心意相通,竟同时想到了这一节。
萧贵妃脑中飞快闪过一个念头。
只见她泪眼婆娑,无比可怜的看向李寿,哀哀道:“十八郎,二郎不该一时糊涂而破坏你的昏礼,幸而没有酿成大错,否则二郎就是万死都难辞其咎啊。”
“十八郎,二郎知道错了,还请你原谅他吧。”
“二郎,还不赶紧向十八郎认错?你这般恣意妄行,就是你姑母也会生气的。”
唐宓站在李寿身边,听了萧贵妃的话,微微皱起眉头。
萧氏这是什么意思?
竟是将郑烨放到如此卑微的位置,一味的抬高李寿,还当着圣人的面。
她这些话,让圣人听了会作何感想?
哦,堂堂皇子,竟要像个臣子低头,就算圣人再宠爱李寿,也不能让郑烨卑微到了尘埃里啊。
毕竟,不管怎么说,郑烨都是圣人的儿子,圣人为了颜面,为了皇家尊严,也不能这么做。
更有甚者,圣人还有可能会对李寿心生芥蒂,觉得这个外甥恃宠而骄,竟逼得皇子向他赔礼认罪。
尤其她还提到了平阳长公主。
她说这话又是为了什么?
是说平阳仗着手握重兵纵容儿子欺侮皇子?
还是想提醒皇帝,你妹子有兵权,如今就连你的亲生儿子都要看平阳母子的脸色行事。
你郑宥的儿子还要向平阳的儿子低头,这大梁到底是谁说了算!
好诛心的话,好歹毒的用心啊!
第330章 落架的凤凰
唐宓不禁有些担心,悄悄去拉李寿的手。
李寿感受到她的小动作,偏过头看向她。
唐宓无声的说了句:夫君,要不要说两句话,决不能让萧氏离间了你和圣人的关系啊。
李寿却轻轻摇了摇头。
唐宓不解,李寿应该也察觉到了萧氏的企图,他为何——
就在这个时候,圣人开口了,“二郎确实错了,下午便返回皇陵,正旦也不要回来了。”
哈?
萧氏和郑烨齐齐傻眼。
圣人这是什么意思?
居然罚郑烨新年都不许回京!
圣人继续道:“十八郎和阿唐还没有见过皇后吧,待会儿去给皇后请个安,中午的时候,再跟朕一起用个膳。”
哈??
萧氏和郑烨更加傻眼了。
圣人,他、他要把姜皇后放出来?还让她召见外命妇?!
萧氏的心怦怦乱跳,相较于过年不能回京,圣人要解除姜皇后的禁令,才更加让她害怕。
因为她知道,这是一个信号,一旦姜皇后出来,那就表明圣人将姜氏在庚辰之乱中犯的错全都抹平了。
紧接着,受到姜氏牵连的太子也将重新得到朝臣的拥护。
而自己母子之所以能收揽那么多追随者,还不是因为朝臣们眼见圣人惩处了姜氏,觉得太子将无缘皇位?
可一旦让朝臣们知道,太子依然是圣人看重的继承人,那么他们还会追随一个不占嫡长的二皇子吗?
“圣人——”萧氏顾不得挑拨李寿和皇帝的关系了,急急的想要给儿子求情。
却被皇帝一甩袖子打断了,“好了,贵妃和二郎都下去吧。记住,二郎,用过午饭就要回皇陵!”
郑烨整个人都有些懵,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落得现在这个下场。
但圣人已经做了决定,任谁都无法更改,只得行了一礼,扶着萧贵妃离开了两仪殿。
甘露殿,姜皇后的寝宫。
以往热闹的宫殿,如今冷冷清清,偌大的宫殿里,只有零星几个侍女和内侍。
姜皇后盘膝坐在榻上,双手分别搭在膝盖上,右手拿着一串佛珠,左手成拈花状。
她闭着眼睛,嘴里轻声念诵着经文,每念诵一遍便会拨弄一颗佛珠。
十八颗佛珠已经拨弄了一半,她却没有停歇的意思。
面前的小几上放着香炉,淡淡的佛香飘散开来,愈发显得殿内安宁、平静。
但,有人却打破了这种宁静。
“姑母,呜呜,您要给我做主啊。”
姜清一进甘露殿就开始抹眼泪,待走到姜皇后近前,她已经嘤嘤嘤的伏地哭了起来。
姜皇后无声的叹了口气,缓缓睁开眼睛。
对于姜清,她觉得她已经仁至义尽了。
这个侄女儿,不管提出怎样过分的要求,她都尽量满足。
为了她,姜皇后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赵氏,王家,杨太妃,杨家,李寿……过去她掌控后宫,对这些人还要忌惮几分,现在她被夺走了凤印,成了一个名不符其实的“皇后”,更加拿那些人没有办法。
赵氏和王家还好,并没有落井下石。
而杨家,许是把人家得罪狠了,自打姜皇后被圣人关在甘露殿后,杨太妃便趁机做了不少手脚。
什么份例被克扣,什么贴身宫女被无端惩罚,这些都是小事,姜皇后忍忍也就过去了。
最让姜皇后无法忍受的,杨太妃居然敢打东宫皇太孙的主意。
幸好太子妃机警,这才没有让那些贱人得手。
不止如此,杨家还在政事上针对太子,数次弹劾东宫属官,仿佛疯狗一般。
这些,全都拜姜清所赐。
如果姜家掌权的时候,姜清不那么嚣张,杨家或许也不会这么疯狂。
唉,你说她和离就和离吧,临走前还把人家怀了孕的侍妾弄死,又把杨谏打得险些残废。
被欺负到这种程度,也难怪杨家会恨姜家入骨。
继而迁怒到了太子身上。
每每想到这些,姜皇后就恨得牙根儿直痒痒。她恨杨家,更恨姜清这个祸头子!
“做主?我一个没权没势的废后,能帮你做什么主?”
姜皇后放下佛珠,冷冷的说了句。
姜清的哭声停滞了一下,旋即又哭道:“呜呜,姑母,杨谏这厮竟当众羞辱我。说什么‘宁肯娶头猪都不愿娶我’,他还真让人牵了一头母猪,让我跟那畜生‘比美’,呜呜,他们都笑我!”
姜皇后闭了闭眼睛,天水姜氏的千年美名,都要给姜清糟蹋尽了!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姜清呢,在对杨家、杨谏做了那么多错事之后,还有脸去求复合。
她这是自己把脸送到人家手里,让人家随便抽啊。
一开始,姜皇后还有耐心问她为什么想再回杨家。
姜清居然说,“家里太苦了,杨家再不济,到底比家里好些。”
听了这话,姜皇后又险些气得厥过去。
他们姜氏最有骨气,何曾为了几斗米而折腰!
也就是听了姜清的这句话,姜皇后对她彻底失望了——姜清,根本不配做姜氏女!
“你上赶着求人家,就要有被人家折辱的准备。”心冷了,姜皇后说出来的话更冷。
姜清低着头,眼中闪过不忿与恼恨。阿姑说得轻巧,什么姜氏宁折不弯,就算死都不能失了骨气。
让她说,饭都要吃不上了,还讲什么骨气?
庚辰之乱的时候,秦王命人烧了姜家大宅,阖族几十口人,险些沦落街头。
幸好太子命人悄悄将他们安置了,可那安置的地方太过简陋,根本无法与姜家相比。
平定叛乱后,许多在庚辰之乱中被逆贼戕害的勋贵、朝臣都得到了圣人的抚恤和补偿,赏宅子的赏宅子,升官职的升官职。
唯有姜家,圣人仿佛彻底遗忘了。
任由他们继续在窄仄的破院子里住着,没有官职,没有俸禄,若非还有几间铺子和祭田,以及太子的接济,姜家几十口子人早就饿死了。
过了几个月的苦日子,姜清实在熬不下去了,便想跳出姜家这个火坑。
左思右想之下,她还是觉得回杨家,好歹自己在那里生活了几年,什么都熟悉。
杨家虽然也出现了颓势,可宫里有杨太妃,家族的积蓄也丰厚,日子过得很是富贵。至少比姜家好太多。
所以,姜清便找到了杨谏。
万万没想到,杨谏非但不同意复合,还大肆羞辱她,真真是落架的凤凰不如,呸呸,说错了,她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第331章 和解
杨谏羞辱她,她跑来找阿姑做主,阿姑不但不帮她,还、还冷言冷语的奚落她。
姜清心底满是对姜皇后的不满。
但她还有件事想求她,不能现在就撕破脸,只得陪着笑脸,“姑母,您暂时不能出面,但太子表兄可以——”
姜清还没说完,姜皇后的目光就变得凌厉起来,“太子?”
怎么?
姜清居然还敢打太子的主意?
这一刻,姜皇后吃了姜清的心都有。
太子因为她和姜家,受尽了连累。堂堂一国储君,竟险些成了孤家寡人。东宫属官辞的辞、散的散,朝臣们要么倒向了郑烨,要么观望,还有杨家的姻亲,帮着杨家一起弹劾东宫、针对太子。
太子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了,若非圣人依然宠信他,他、他的太子之位都可能保不住!
姜氏很明白“成王败寇”的道理,对于自己被圣人软禁的结果,也十分理解。
她愿赌服输,被夺了凤印也没有怨言。
可姜家,姜家怎么可以继续拖累太子?
姜皇后不相信,姜清的所作所为,她的阿兄阿嫂都不清楚!
姜家落难,太子愿意出手帮助,那是他重情义。圣人知道了,也只有怜惜、满意的份儿。
可太子若是纵着姜清胡作非为,那就是不明事理、助纣为虐!都不用圣人出面,只朝中的御史就能参得太子狼狈不已。
姜皇后闭了闭眼睛,暗暗下定了一个决定。
待她睁开眼睛后,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像往常一样,柔声对姜清道:“阿姑知道了,等太子来了,我便会向他提及此事。”然后告诉太子,以后再也不要管姜家的事了。
太子对姜家,已经仁至义尽!
姜清一听姜皇后松了口,眼中闪过一抹得意,她就知道,只要一提太子,阿姑定会同意。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早些回去吧。”
姜皇后恨毒了姜清,竟是不想多看她一眼。
姜清却满眼贪婪的看了眼四周,圣人虽然将姜皇后关在了甘露殿,但姜皇后该有的份例一样都不少。
且姜皇后掌控后宫这么多年,手中的好东西不计其数,如今都还好好的保存在她的私库里呢。那些宝贝,随便拿出一件,就够姜家一个月的用度哩。
姜清轻咳了一声,期期艾艾的说:“姑母,阿弟要进学,阿嫂也快生了,可家里——”没钱啊。
看到姜清那毫不遮掩的贪婪模样,姜皇后恨不得自戳双目。
深深吸了口气,姜皇后从手边矮柜里取出一个黑漆螺钿扁方匣子。
姜清一把抢了过来,放在手上掂了掂,噫,挺沉的。
她心下满意,迭声说道:“多谢阿姑,多谢阿姑!”
“去吧!”姜皇后无力的摆了摆手,打发姜清出去。
姜清的目的都已达到,也不乐意继续待在这冷冷清清的宫殿里,客套了两句,便抱着匣子喜滋滋的走了出去。
出了甘露殿,姜清急于查看匣子里的东西,便找了个偏僻的角落,正好错过了圣人一行人。
姜清打开匣子,见里面放着一整套素面赤金首饰,样式十分笨重,一个个都十分有分量。
换做以前,姜清对这样的首饰根本就瞧不上。
可现在,她却非常高兴。这样的赤金首饰最好了,没有花纹、没有印记,直接换钱或是融了打新首饰都使得!
姜清估摸了一下,这些首饰约莫有个五六两,应该够她再置办一身新式衣裙、以及打制一顶赤金花冠的。
太好了,有了这套行头,她就能参加新春集会了。
姜清自以为满载而归,殊不知,她已经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
或许她知道,只是不在乎,在她想来,姜皇后犯了那么大的错,除非太子即位,再无翻身的可能。
可距离太子即位还不知有多长时间呢。
就算现在得罪了姜皇后,那么长的时间里,足够她和姜家修补关系的!
……
姜皇后静静的看着姜清欢快的离去,眼底满是悲哀。
有这样的子孙,他们姜氏,真是要败了啊!
“娘子,圣、圣人来了!”
甘露殿的管事宫女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喜。
“什么?你说圣人来了?”
姜皇后猛地回过神儿来,急急的问道。
“是,还有李十八郎和十八娘。”管事宫女激动的说道,“娘子,圣人马上就要来了,您要不要换身衣裳?”
姜皇后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着一件宽松的常服,颜色暗灰,乍一看,活似个带发修行的尼姑。
想了想,姜皇后还是摇头,“不换了。”还不知道圣人来甘露殿是为了什么,她若是兴冲冲的换了皇后的服饰,未免显得轻狂。
“可——”管事宫女还没说完,外面便响起了细微的脚步声。
门口的宫女扬声通传道:“圣人到!”
“妾身见过圣人!”姜皇后恭敬的行礼,语气平和而安宁。
圣人大步走了进来,来到近前,正好看到姜皇后低垂的头。
只见原本浓密黑亮的头发竟有不少白丝,圣人不由得有些惊讶,几个月不见,皇后明显的见老了!
见她这般,圣人不禁想起了两人夫妻三十多年,年轻时一起相互扶持、艰难度日的场景。
心一下子就软了,语气也非常柔和,“阿鸢,起来吧。”
鸢是姜皇后的闺名,圣人已经许久没有这么叫过她了。
姜皇后的眼泪唰的就流了下来,哽咽着伏地不起,“阿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