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唐宓穿的衣服都备了满满的几箱子,什么缭綾的、蹙金绣的、皮毛的,各种贵重布料那是应有尽有啊。
尺寸全都是唐宓的尺码,穿上去,简直不要太合适。
李寿的衣服就更不用说了,礼服、常服好几箱,帽子、靴子、玉带亦是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
“还是阿娘心疼咱们。”
唐宓泡了个澡,顶着一头的湿头发坐在窗下。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进来,照得人暖暖的。
李寿拿着大块的棉布巾子,坐在她身后仔细的为她绞头发,“是啊,相较于什么桂院,我更喜欢住在公主府。”
这里有阿娘,这里才是他的家!
炭盆烧得很旺,橘色的火苗舔舐着上好的银霜炭,发出哔哔啵啵的响动。
阿周几个丫鬟很有眼力见的退了出去,把房间留给了一对小夫妻。
唐宓点点头,“我也喜欢这里。”
李家,有着太多的算计和功利,让她待得很不舒服。
尤其是还有萧氏这么一个看似聪明,却总办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的“婆母”,更让她心生厌烦。
“猫儿,阿娘都给了你什么好东西啊!”
李寿不想讨论李家,便换了个话题。
唐宓被他一提醒,这才想起公主婆母给的见面礼。
她先打开那个三尺高的首饰盒,好家伙,一层层满是赤金珠玉红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险些闪瞎人眼。
“嗯,这只凤钗不错。”
李寿倒是习以为常,自家阿娘有多豪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点子首饰,对他阿娘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在满满的首饰堆里扒拉了一番,挑出一支赤金嵌红宝石的凤钗,然后又挑出两支小巧的边钗。
唐宓看了一眼,点头道:“确实不错,将作监的手艺吧?”
只看做工便知道,不是民间的首饰坊能打制出来的。
唐宓的长发又黑又密,单用棉布巾子根本就擦不干,李寿在炭盆上罩上熏笼,帮她把半干的长发烘干。
足足侍弄了两刻钟,唐宓的头发才彻底烘干。
李寿唤来阿周给唐宓梳头。
“梳个倭堕髻吧。”唐宓手里把玩着两支边钗,柔声说道。
“是。”阿周跪坐在唐宓伸手,双手灵巧的将长发挽起来,结成发髻,簪上凤钗,又将两支边钗插在双鬓。
“我帮猫儿画眉!”
李寿见唐宓梳好了头,举着一根眉笔兴奋的说道。
画眉什么的,他期待了好久!
唐宓看着铜镜,笑着说道,“好啊!”
说着,她转过头,一张娇美芙蓉面对向李寿。
李寿忍着加速的心跳,拿刀砍人都不会颤抖的手竟有点微微发抖。
他深吸一口气,在唐宓含笑的杏眼中,一手轻轻托住她的下巴,一手握着眉笔轻轻画着。
笔尖轻轻在唐宓柳叶般的眉毛上滑动,在肌肤上留下略略有些弯曲的黛色。
一笔没有画好,李寿有些气馁,但很快他又调整好呼吸,又画了一笔。
这一次,总算不抖了,画出的弧线十分平滑。
李寿向后挪了挪身子,仔细看了看,又用眉笔将弯曲的部分描补了一下。
嗯,好多了!
李寿暗自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去画另外一边。
有了经验,李寿画得越来越好,这一边只用了两笔就画好了。
“好了!”不过是简单的画个眉毛,李寿竟是比完成什么要紧的任务还要有成就感。
唐宓转过脸,就着铜镜看了看,唔,虽然有点儿毛糙,但对于一个新手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她点点头,笑得甜蜜,“多谢郎君!”
这是她第一次唤李寿“郎君”,哪怕是昨日成完亲,她也是依然叫他十八郎。
一声“郎君”,听得李寿只觉得一阵酸麻从尾椎骨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真是爽的无以复加!
“不客气,娘子,以后我还为你画眉!”李寿忍着心底的激动,急急的说道。
“好啊!”夫妻画眉是情趣,唐宓当然不会拒绝。
小夫妻重新收拾完毕,时间已近正午。
“阿兄,阿嫂,该用午食了。”
王二十二娘的小脑袋从门后冒了出来,满眼戏谑的看着黏黏糊糊的一对小夫妻。
“阿嫮,你个小调皮!”李寿正跟唐宓甜蜜着,忽被打断,不禁有些羞恼,没好气的骂了妹妹一句。
“阿嫂,阿兄凶我!”
王二十二娘闺名一个嫮字,被阿兄骂了也不恼,直接跟阿嫂告状。
唐宓这个大嫂做得果然够厚道,直接扭头对李寿道,“郎君,阿嫮还小呢。别吓到她了。”
“吓到她?猫儿,你也太小瞧人家了。”李寿毫不客气的揭自家亲妹子的短,“她五岁就敢骑马去山里打猎,第一次就猎到了一只鹿,这般巾帼,岂会怕我一句笑骂?”
“李十八,你承认你骂我了?”
王嫮以她这个年龄不相符的敏捷扑了上来,在唐宓面前,成功上演了一把兄妹阋墙!
“阿嫮,阿娘命你来请阿兄阿嫂入席,你怎么跟阿兄闹起来了?”
王十九娘娉婷的走了进来,看到滚做一团的兄长和妹子,眼角抽啊抽的,简直不敢直视新嫂子的脸,唯恐在对方脸上看到惊诧或鄙夷的神色。
但她又不能不表示什么,讪讪的对唐宓说:“阿嫂,阿嫮年纪小,还请您不要见笑。”
“阿婠,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唐宓笑着说道,“阿嫮活泼可爱,我喜欢还来不及,又岂会笑话?再者,她跟郎君兄妹情深,所以才会这般亲昵,我见了,只有为郎君高兴的。”
唐宓说得情真意切,她没有说谎,她确实是为李寿高兴。
李寿自幼没有父母亲长在身边,外祖父和舅父再疼他宠他,到底都是大男人,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又因着外祖父和舅父的宠爱,他被一众小舅舅、小姨母以及表兄弟、表姊妹嫉妒着,根本就没有同龄的玩伴。
更没有这种血缘亲人的真心喜爱。
所以,李寿一直都是孤独的!
唐宓见王嫮和李寿能这般不顾形象的“厮打”在一起,便知道这对异父兄妹的感情是真的好!
这才是二九兄真正的亲人哪。
王十九娘,也就是王婠,听唐宓这么说,又看她柔情的双眸,禁不住笑了……
第320章 情敌来了
“我喜欢阿嫂!”王婠凑到平阳耳边,低声说道。
平阳挑了挑眉毛,她知道自己这个女儿,年纪不大,却最是沉稳。
一双眼睛更是毒辣,仿佛照妖镜一般,任谁披着怎样的外皮,她都能看透这人的本质。
“怎么说?”平阳轻声说了句。
王婠看了眼跪坐在对面的李寿和唐宓,小声说道:“她是真的把阿兄放在了心上。”不是冲着圣人亦或是长公主的权势,更不是被李寿的盛世美颜所吸引。
平阳笑了,眼角出现了些许细纹,“嗯,阿唐确实不错。”
眼看着一对小人儿从小一起长大,相知相爱到今天的相守,平阳打从心底里为他们高兴。
尤其是对唐宓,平阳甚至有些感激。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李寿出身坎坷,自幼又生活在那般复杂的环境里,李家又是那般不堪,便造就了他有些冷淡、矛盾的性格。
别看他表面上温文尔雅、霁月清风,但内心里比谁都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有时她这个做母亲的都有点害怕,她的十八郎怎么会是这样一个表里不一的人?
不能说李寿坏,只能说他骨子里透着冷,就是对自己的亲生父亲,除了名分上的尊敬,再无丁点儿感情。
唐宓,是李寿除了舅父、母亲、先生之外最亲近的人。也是投入了全部情感的人。
这些年,平阳一直暗中观察唐宓。
她欣慰的发现,唐宓没有辜负了李寿对她的一片真心。
这对小人儿是彼此喜欢着、彼此守护着。
李寿在唐宓面前毫无遮掩,内心是个什么样子,也全都披露给唐宓。
唐宓也喜欢李寿的全部,不管是他的好,还是他的坏,她都喜欢!
也正是亲眼看到他们的相处模式,平阳才真正放下了心,愿意接纳唐宓做儿媳妇。
“比郑家表姐强多了。”王婠嘀咕了一句。
她口中的郑家表姐不是旁人,正是她姑母的女儿。
虽然同是世家女,但王婠到底是长公主之女,不同于普通世家女。
屁股决定脑袋,王婠的母亲是长公主,哪怕她的父系是世家,可她骨子里仍有着宗室女的骄傲与张扬。
只是她更懂得收敛。
但她的心是恣意的,所以就分外看不上那些被规矩、礼教束缚得畏手畏脚的世家女。
比如郑家表姐。
“阿嫂更像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表姐,”王婠摇摇头,“太假!”
仿佛一生只为“名声”二字而活,不管她是不是在装,王婠都替她累得慌。
这样的人,也就能当个表姐了,决不能娶回家当阿嫂。
李寿出身、相貌、才学无一不是顶尖的,自然有不少倾慕者。
其中便包括王婠的表姐郑宜。
郑宜对李寿是一见钟情,那般守规矩的人,竟也能红着脸跟王婠说“心悦李家表兄”。
随后,为了嫁给李寿,她拼命的跑到平阳跟前刷存在感、刷好感度。
要知道,她一向对长公主出身的这位舅母很看不上眼的。(唐宓撇嘴:啧,又是一个“唯姓氏论”的高贵世家女。)
听女儿提及便宜外甥女,平阳的额角也忍不住的抽搐。
她铁娘子是什么人啊,两次嫁入世家,对于某些世家的“高贵”嘴脸,她最是清楚。
在平阳面前,郑宜那点子道行根本就不够看的。
话说,整日看着郑宜“忍辱负重”的讨好自己,平阳的内心也很崩溃。
呃,“忍辱负重”夸张了些,但郑宜明明很瞧不起平阳这个土鳖,却硬要摆出一副“我尊敬您”的模样,真的很辣眼睛啊。
幸好自己的儿女眼睛都不瞎,没有被郑宜表面的温柔所迷惑。
儿子没有喜欢上郑宜,两个女儿也没有脑残的为表姐、兄长牵线搭桥!
平阳表示很满意。
“公主,时间不早了,开饭吧?!”
王显见人都到齐了,轻声提醒平阳。
王显比平阳还要年长三岁,早些年因为醉心清谈,满天下的访友、集会,一直拖着不肯成婚。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更喜欢自由自在,不愿被家庭所束缚。
硬生生拖到了快四十岁,家族实在受不了这么一个大龄剩男,直接给他两条路:一,成亲;二,过继!
反正不能让他一个人孤老终生。
王显生得好、学问一流,人更是洒脱得宛若魏晋名士,但仍脱不了家族的桎梏。
不想“被”过继一个不成器的嗣子,思来想去,王显还是决定成亲。
正巧那日他去河东参加一个文人聚会,回来途中遭遇劫匪。
那群劫匪很没有职业道德,抢了钱、杀了随从,还想捉王显去做寨主的便宜妹婿。
这,如何能忍?
王显是个真正的世家子,从小研习君子六艺,手上也颇有几分功夫。
奈何敌众我寡,很快就被一拥而上的劫匪困住了。
就在王显险些被捉走当女匪郎君的时候,铁娘子恰好路过,顺手救了王显。
英雌救美,美男子便缠上了巾帼英雌,继而成就了一桩好姻缘。
平阳性格强悍坚韧,是军中女豪杰,为人也强势异常,如同炽热的烈火。
王显胸襟豁达开朗,颇有魏晋遗风,上善若水,硬是跟平阳水火相容。
夫妻十多年,恩爱如初,羡煞旁人。
圣人见了也直说老天没有彻底眼瞎,知道心疼他的好阿妹。
并“爱屋及乌”的待王家也颇为和善,王显的几个侄子纷纷入仕,前途一片大好。
唐宓悄悄打量着王显,发现这位“继公爹”一点儿都不像五十多岁的人。
一身广袖长袍,细细的腰带松松垮垮的系在腰间,脚上只着白罗袜,没有束发,须发中夹杂了几丝白发,不显老态,反而平添了几分成熟的魅力。
唔,阿玖说的“大叔”,应该就是王显这样的吧?
王显的相貌极好,想想也是,能被劫匪“劫色”,定是个蓝颜祸水。
气质更好,儒雅、洒脱。
跟美艳的平阳坐在一起,再相配不过。
唐宓还有种错觉,总觉得王显跟李其琛有些相似。
哎呀,唐宓赶忙收回视线,心里暗想:原来公主婆婆喜好的是这一款啊!
“好,开饭!”平阳军营里待惯了,言行举止也十分豪爽,一挥手,示意侍女们上菜。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回禀声,“王娘子和郑小娘子来了……”
第321章 奇葩
王显放下银箸,暗暗叹了口气,但脸上堆满了笑。
“阿妹和阿宜来了啊。”
王娘子,也就是王显的幼妹,单名一个旻字,足足比王显小了十五岁。
王旻及笄后嫁入世家郑氏,也就是首相顾琰所在的郑氏。
郑宜是王旻的长女,今年十七岁。
三年前,王旻给女儿相看了一户人家,乃世家杨氏子。
双方达成了口头约定,只等郑宜及笄后下定。
不巧的是,杨家小郎君次年外出游学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噩耗传回京城,他的父母亲长痛不欲生,要知道,他可是他们这一房的独子啊。
不过杨家虽没了唯一的儿子,却也没有失去理智。
王旻夫妇前去吊唁的时候,杨大郎的母亲便悄悄跟王旻说,“……大郎去了,幸好没有换庚帖,否则就误了阿宜。左右没有外人知道,这、这桩婚事就此作罢。”
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王旻当然不敢马虎。来吊唁之前,她还担心杨家会拿婚事说事儿。
没想到人家这般通情达理,王旻感激得险些泪流当场,抓着杨家主母的手用力的摇着。
回到家中,王旻唤来女儿,将这件事告诉了她,而后叹道:“由此可见,杨大郎的母亲果然宅心仁厚、通情达理啊。只可惜杨大郎不幸早逝,要不然这是多好的一件婚事啊。”
王旻是过来人,当知道一个好婆婆对于女子的重要性。
杨家主母这般明事理,想来也不是磋磨儿媳妇的人。
唉,可惜啊~~
郑宜却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义正词严的表示:“口头约定也是约定,我、我是杨郎的未婚妻,我要为他守孝!”
“啥?”王旻傻眼了。
然而让她更加傻眼的事还在后头,郑宜竟不顾她和郎君的反对,一身素服的前往杨家,以杨大郎未亡人的身份在灵堂哭灵。
一下子,郑氏女有情有义重信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不少酸腐文人对郑宜的“守节”行为大加赞赏,直言这样的好女子才有资格载入《烈女传》!
郑宜的举动也感动了杨大郎的父母。
尤其是丧礼结束后,郑宜真的闭门不出,静静的为杨大郎念经、守孝,更让杨大郎夫妇觉得这个“儿媳妇”果然对他们大郎有情有义。
这般好女子,杨家夫妇也不忍薄待了。
于是他们便拿出一部分家产赠与郑宜,直说是给她“再嫁”的嫁妆。
得,郑宜明明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这么一闹,竟成了个再醮妇!
王旻心里急得不行,奈何郑宜的“好名声”已经传扬了出去,她再想挽回也没有办法。
幸而大家都知道郑宜的真实情况,且她的“好名声”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有几位世家主母表示出了对郑宜的好感。
虽然条件不是特别好,但也不算太差,勉强能让王旻满意。
眼瞅着三年“孝期”已满,王旻又开始张罗起女儿的婚事。
结果,女儿又出了幺蛾子,跟她表示,“阿娘,我心悦李家表兄已久,愿嫁与他为新妇!”
李家表兄?
李寿?!
李寿出身赵郡李氏,门第与郑家相配。
只是……王旻好想哭,“李十八已经跟唐氏女定亲了啊!”而且还是圣人做得媒。
“唐宓?也算是世家女?”
郑宜对唐宓的“伪世家女”身份很不以为然,不屑的说道:“王家暴发,自王万氏起,那些人便做尽了荒唐事……这样的人家,如何配得上李表兄?”
在郑宜眼中,李寿清风霁月,谪仙般的人物。
而唐宓呢,则是寒门土鳖家的女儿,卑贱的如同地里的烂泥。
这样污浊不堪的人,跟李寿扯上关系,都是对李寿的侮辱!
至于李寿跟唐宓的婚事,郑宜一厢情愿的认为是唐宓耍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