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二郎正想再听听有什么要紧的内容,忽然发现不远处有巡逻的锦鳞卫。
郑二郎担心暴露,一个鹞子翻身从后窗翻了下来,然后悄无声息的溜回自己的房间。
郑二郎走后,屋里的两个人似有所察,纷纷抬起头,露出清晰的面庞。
哪里是什么蒋忠、李寿,分明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和王令齐!
而在两人中间的小几下面,正趴着一只翠羽大鹦鹉,一只鸟分饰两角,演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傍晚,一只鹞子从后院飞了出来,直直的朝京城而去。
……
西北边疆。
阿史那部落洗劫完边城,在城外三十里的地方修整。
他们再向南推进百余里便是径州。
若是攻破了径州,再入武功,便能剑指长安!
阿史那部落的勇士们如野狼般嗷嗷叫,整日叫嚷着进攻进攻进攻!
阿史那王却异常静默,按兵不动,不知是在考虑进攻方略,还是在等什么重要的情报。
麾下悍将一轮又一轮的请战,阿史那王都驳了回去。
就在下面的将士们快要按耐不住的时候,一只鸽子从南而来。
阿史那部落第一谋士阿史那鹰抱着期待已久的鸽子,兴奋的往王帐而去。
半个时辰后,阿史那王便召集所有将军,一番商谈后,阿史那王坐在宝马上,鞭梢一指长安的方向,喊了句:“出发!”
阿史那王为了确保此次进攻的胜利,把家底儿都亮出来了。
足足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径州。
径州。
刺史张元急得团团转,斥候发回消息,说城外三十里发现了大批骑兵。
虽不确定是不是胡人,但张元本能的猜测就是他们!
当日阿史那王破边城的时候,张元便有预感,他这里将是胡人进攻的第二步!
如今,预感成真,敌人来了。
而径州只有折冲府的三千府兵,根本就挡不住十万胡人的铁蹄!
“径州危矣,径州的数十万百姓危矣!”
张元趴在城墙的墙垛子上,看着那如洪水般涌来的兵卒,只觉得眼前发黑。
紧接着,他灰败的脸上露出狂喜,因为他发现,来袭的那群兵马正前方竖起了一杆大旗,上面赫然写着一个“蒋”字!
第237章 又被雷劈了
圣人昏迷的第十五天。
早上天还没亮,王怀瑾便照例去上朝。
按照惯例,他要傍晚才能回来。
但今天不同,还不到正午,他竟回来了。
进了家门,王怀瑾没有回朝晖院,而是直奔赵氏的寸心堂。
“母亲,我被调去礼部了,还是侍郎。”
王怀瑾面沉似水,低低的说道。
“怎么回事?好好的,你怎么会被调职?”赵氏原本歪斜在隐囊上,听了这话,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王怀瑾用没有感情色彩的声音说道:“姜后说我原本就是文臣,一代大儒唐太府的女婿,是写过《三字经》、《千字文》的文人,理当在更合适的位置上彰显才能,岂可在不对口的兵部浪费时间?”
“是姜氏的主意?”赵氏眯起了眼睛,忽的问道:“接替你兵部侍郎的是何人?莫不是姜家的姻亲吧?”
如今,姜皇后把持朝政,太子都成了摆设。
姜后恨不能满朝都安插上自己家的人,奈何姜家子嗣不丰。
几代单传,姜皇后除了自己的嫡亲兄长,连个堂房的兄弟都没有。
平时还看不出什么,如今到了用人的时候,姜后就有些抓瞎了。
没办法,她只得退而求其次,将姜家的姻亲往上推。
“姻亲?哈,如果妾侍的兄长也算的话。”
能让一向温文尔雅的王怀瑾口出讥讽,显是他真的生气了。
也是,兵部侍郎虽不是一部主事,但也是十分要紧的职位。
王怀瑾是已故骠骑将军的嗣子、是堂堂安国公,也是在立了不小的战功后,才由地方折冲府将军升任。
现在好了,姜皇后居然让一个在千牛卫当了几天校尉的无名小卒顶替了王怀瑾。再细查其身份,居然是姜鹤年侍妾的兄长。
这、这……侮辱人也没有这么侮辱的!
赵氏的脸也阴沉下来。
姜皇后动王怀瑾,不止想要兵部侍郎的位置,更多的是打她赵氏的脸。
满京城谁不知道,王怀瑾是她的儿子?
姜皇后连他都要动,这是不是说,她根本就没把赵氏放在眼里?
等等,莫非宫里有了变数?
圣人——
赵氏心里一惊,脸上却依然镇定,她极力用平稳的声音说道:“姜氏在自己找死。二郎,你不必多想,待圣人‘出关’,自会给你一个说法。”
王怀瑾犹豫片刻,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外人,这才低低的问:“母亲,圣人他——”真的“闭关”?
赵氏强作镇定,不答反问,“怎么?外面莫非又有什么流言?”
王怀瑾缓缓点了下头,“圣人半个月不临朝,不止坊间,连朝堂上都有了怀疑,大家、大家担心圣人不是闭关,而是出了什么意外!”
尤其是姜氏疯狂的在朝堂上安插自己人,更加引起了百官的担忧与怀疑。
莫不是首相顾琰还杵在哪里,朝堂上估计早就炸了。
即便如此,宗室那边已经按不住了。
宗正领着一众王爷、长公主,天天去太极宫,叫嚷着要见圣人。
姜氏快要拦不住了,也正是如此,她加快了安插亲信的步伐。
“……宗正和秦王已经放出话来,若是再见不到圣人,他们就要硬闯两仪殿!”
王怀瑾将朝堂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赵氏。
第一代秦王是先帝的同母兄弟,比韩王系还要亲近一层。
现任秦王郑实是先帝的嫡长子,是当今的堂兄,比当今只大三岁。
秦王早逝,先帝将郑实接到身边,亲自抚养,名义上是侄子,其实比亲生儿子也不差多少。
先帝待郑实,甚至比一些不受宠的庶子还要好。
当年圣人还是太子的时候,诸皇子与他相争,百官纷纷站队,其中还有一股势力居然站在了郑实身后。
因为第一代秦王是先帝的兄长,按照宗族的观念来看,秦王这一支是郑家的嫡长,应该继承郑家的家业。
所以便有那么一小撮人认为,郑氏江山,秦王郑实也有继承权!
先帝再怎么宠郑实,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
不过到底是自己一手养大的侄子,先帝也不想委屈了秦王,所以就给他指了富庶的扬州做封地,还特许他不必就藩,一直住在京城!
郑实与世人一样,倾慕世家。
他有钱,爵位又高,在京城颇有些地位,着实结交了不少世家子。
后来,先帝给他选的王妃病逝,郑实直接求娶了一等世家顾氏的女儿。
相较于一心想削弱世家的当今皇帝,秦王郑实对世家的态度,更让世家满意。
这些年来,围拢在郑实身边的世家不少,甚至有几个落魄的小家族还暗地里讨论:郑实亲近世家,还不如让他做大梁的皇帝!
当然这一切都在暗地里进行,至少在明面上,郑实还是个忠君爱国的好臣子。
这次,圣人不见踪影,姜氏疯狂的收揽朝政,这让郑氏很不安。
宗正四处串联,将京城有影响力的王爷、长公主全都请了来,齐齐去皇宫给姜氏试压。
姜皇后带着太子,再一次将郑氏宗亲挡在了外面。
但,也挡不了多久!
姜皇后看着宗正和郑实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眼神,心里十分清楚。
“母亲,不能再拖了。”
太子看着姜皇后纠结的表情,俊朗的面庞上晦暗莫名,他沉声说道。
“嗯,确实不能再拖了!”姜皇后缓缓点了下头,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很显然,这母子两人说得根本就不是一件事,偏偏两人还以为达成了共识!
傍晚,赵氏又去了趟平康坊的小院,再出来后,她的神情轻松了许多。
而姜皇后等人也在不停的忙碌着。
安静的夏夜,仿佛是暴风雨到来前的平静。
……
六月,京城进入了雨季。
雷电仿佛成了主角,时不时的便要来刷一刷存在感。
这日,雷雨再次降临。
乌云布满天空,雷电交相映辉。
唐宓站在窗边,看着远处天空的异象,不由得赞叹:在大自然的“天威”面前,人是何等的渺小啊。
其实不只是人,动物亦是抵不过这“天威”!
先帝乾陵所在的山林间,一条丈许的大蛇慌忙躲避雷雨,却被一道雷劈了个正着……
第238章 谶语
李其珏客气的将客人送了出去。
等那人的背影彻底消失,他脸上那客套的笑容淡了下来。
想了想,李其珏转身回了自己的小院。
“娘子,‘他’的人又来找我了,许诺事成后,可让我承继李氏。”
李其珏眼中带着热切,定定的看着王怀淑,“你说,我、我可以答应他吗?”
圣人不待见世家,更不待见李氏。
但他再不怎么待见,也不会破坏规矩,让李其珏一个二房嫡长子成为李氏的家主。
“那人”同意!
只要李其珏这一支选择站在他背后即可。
李其珏很心动,他活了小半辈子,最大的执念便是李家。
如果能让他当李家的家主,他愿付出任何代价。
王怀淑却摇了摇头,打破了李其珏的幻想,“郎君,妾身劝您还是考虑如何为圣人分忧更稳妥些。”
那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根本就翻不起大浪。
上辈子,她虽然不知道具体细节,但却知道最终结果。
所以,李其珏还是老实些,别跟着那些人胡闹。
没得闹丢了自己的性命!
“‘他’不成?”李其珏不死心,再次问道。
王怀淑坚定的点头,见李其珏满脸灰败,她难得善心的劝慰了一句:“郎君,那件事是不可能的,您就不要多想了。与其费心这些,还不如想想如何能借这件事获得更大的利益!”
李其珏听了王怀淑的话,不由得眼睛一亮。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
那些人注定会失败,他李其珏现在知道了,可其他人不知道啊。
他,完全可以祸水东引!
李其珏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瞥向了中轴线。
……
不管外面如何风云变幻,王家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
唐宓用过午饭,回到卧房准备小憩。
刚上了楼,她便听到一阵清脆的笛声。
唐宓没有犹豫,直接推开了窗户,一个黑影挂在了窗外。
“什么事?”唐宓沉声问道。
“回禀三娘,李家有情况!”来人不是旁人,正是李寿留给她的黄一。
“李家?出事了?”唐宓蹙眉。
不应该啊,京城乱象频生,有些眼皮子浅的人或许会跟着搅合,但似李家家主那般的老狐狸,应该不会轻易冒险啊。
“李其珏找上了李其琛,劝他另投‘英主’!”黄一一板一眼的回道。
唐宓险些喷了,“英主?当今圣人便是英主,哪里又来得英主?”
是,李其琛跟平阳长公主和离了,也因着这个原因,样样都出色的李其琛在大梁连个官职都没有。
李其琛才四十多岁啊,大梁平均寿命低,那也是贫苦老百姓拉低了数值,在富贵人家,保养得宜、生活无忧,人活到六七十岁没有问题!
李其琛的年纪,完全还可以在朝堂上干个二三十年。
而且以李其琛的能力,做首相或许差了些,但做个六部尚书还是很轻松的。
想当年,李其琛可是跟当朝首相顾琰相提并论的风流人物啊。
这样的才能,却因为一个女人而下半辈子无缘仕途,任谁也不会甘心。
李其珏以己度人,觉得李其琛应该不会拒绝“他”许下的好处——入朝为官,起步价:六部尚书!
“有些人太平日子过得久了,被人捧得多了,便以为自己是盖世英主。”
黄一用平静无波的声音说着讥讽的话语,引得唐宓禁不住莞尔。
她点点头,附和了一句,“确实是好日子过傻了,整日想一些不靠谱的事。”
而后她又道,“李、李家伯父是怎么想的?”
黄一可以直呼李其琛的名字,身为人家未来儿媳妇,唐宓却不能这么失礼。
黄一:“李其琛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但他的次子似乎很心动!”
唐宓挑眉,李其琛的次子,不就是李寿的异母弟弟,家族排行二十的李赫?
很快,唐宓便明白了李赫的心思。
不知李赫是受了父亲还是母亲的连累,年逾二十,却还没有差事。
不是没有人举荐,也不是没有机会,可他总也不能成功,连个最基本的勋职就拿不到。
当年,李寿与诸世家对赌,李其琛也曾想过让李赫去参加科举。
却被李赫拒绝了。
与李寿不同,李赫骨子里还是非常在意血统和姓氏的,觉得自己是一等世家子,没道理跟一群寒门土鳖在统一平台上竞争。
丢人!跌份!
实在有失千年李氏的体面!
不参加科举,举荐入仕又屡屡受挫,以至于李赫现在还是个白丁。
似他这样的年纪,又有着这样的家世,却碌碌无为。若说对郑氏没有一点儿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他”亲近世家,在世家子们眼中,确实比当今圣人更值得跟随!
“李家伯父应该不知道儿子的想法吧?”
唐宓屈起食指,轻轻敲着窗框,“把李赫的想法透给李伯父。”
李其琛是聪明人,绝不会任由次子胡来!
黄一答应一声,又回禀了唐宓一些京中的动态。
“哈?乾陵所在的山林里,一条巨蛇被雷劈死了?”
唐宓听到这个消息,本能的觉得这事不寻常。
一条寻常的蛇能长到丈许已是十分不易,如今又是这么“惨烈”的死法,哪怕事件本身没有问题,也会被人拿来做文章!
“‘据说’,那条蛇头上有两个隆起,远远看去,就跟龙角一样。”
黄一继续回禀着。
“龙、龙角?”唐宓瞪大了眼睛。
呦呵,这条巨蛇已经进化成了“龙”?
就算不是龙,那也是半龙了吧。
而龙象征着什么?
皇帝啊!
唐宓长长舒了口气,缓缓道:“这些人,还、还真会想办法。”
象征皇帝的“龙”被雷劈死了,还是在先帝地宫被劈的,这、这代表什么?
你可以说先帝看不过当今的种种言行,死了都要请下神雷劈死当今。
只是当今是天子,死之前都会有预警。
所以,象征他的巨蛇先挂了。
接下来,是不是——
“谶语!约莫那条蛇还能再利用一下,从蛇肚子里取出个有字迹的纸条什么的……”
唐宓满眼讥讽,冷冷的说着。
历朝历代,那些想造反的人,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动辄神佛,动辄谶语,都是要给自己的“莫逆”行为披上一个神秘的外衣,以堵塞世人的悠悠之口。
果然,正如唐宓所猜测的那般,没过多久,乾陵外神雷劈死巨蛇的消息就传开了。
更神奇的是,守灵的侍卫在长着龙角的巨蛇腹中发现了一块锦布。
锦布上书六个大字:宽不仁,秦当兴!
第239章 就没有傻子
被无端调职,继任者还是那般不堪的人,这脸打得实在太狠。
所以,王怀瑾怒了,拒绝去新衙门报道。
赵氏人老成精,又真心把王怀瑾当儿子,自是不肯让他落人口实。
于是,赵氏“病”了,理由都是现成的——心忧圣人!
母亲卧病在床,做儿子的自然要在床前侍疾。
就这样,王怀瑾在调任礼部的第一天,就告了假,在家伺候老母亲。
王家也紧闭门庭,摆出一副谢客的姿态,试图躲过外面的纷扰。
其实赵氏和王怀瑾都想多了,姜后真的没有打脸的意思,她只是急着往六部里安插人手。
郑氏宗室步步紧逼,秦王连“皇后、太子谋逆,意图谋害圣人”的话都喊了出来,圣人重病的消息不能再拖了。
可在公布消息前,她还是想再收拢些权利,以便有更多的底牌跟宗室们争斗。
情急之下,姜后抢位置抢得太过疯狂,以至于忘了给人留有余地。
王怀瑾只是诸多被“调职”的人中的一个,放眼整个朝廷,还有好几个要紧部门都被姜后换上了自己人!
“母亲,阿爹的情况越来越不好了,我、我要去山里找老神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