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夜之间,萧贵妃从高高在上的皇家贵女变成了亡国破家的孤女。

    就在娇花险些碾落成泥的时候,郑宥出手了,悄悄将萧贵妃接到了自己家中。

    没多久,郑宥便多了一个姓萧的侍妾。

    那时,谁也不确定先帝对前朝皇族是个什么态度,否则李其珏也不会冒着名声受损的危险而杀妻灭子了。

    郑宥身为新朝太子,却在这么敏感的时期保护萧贵妃,足见他对萧氏的感情有多深。

    幸好先帝宽厚,对前朝皇族不但没有赶尽杀绝,还格外的优待。

    萧贵妃这才重新走到了人们的视线中,但到底底气不足。

    直至郑宥登基为帝,册封萧氏做了四妃之首的贵妃,萧贵妃才又恢复了往日的尊荣。

    接着,萧贵妃为郑宥产下皇子,郑宥几乎把他们母子捧到了手掌心。

    郑烨深受圣人宠爱,他身上更是流淌着两朝皇族的血,身份只比太子低那么一丢丢。

    在朝堂上,还有一批前朝旧臣跟随,俨然形成一股不亚于太子的势力。

    尤其是近两年,郑烨年岁渐长,显露出了不凡的能力和才华。

    圣人交代给他的几样差事,他都完美的完成了。

    这也是圣人宠爱他的第二个原因,没有哪个父亲不喜欢聪明能干的儿子!

    郑烨在前朝崭露锋芒,也反过来成为萧贵妃的底气——当年华逝去、容颜老去,爱情什么的也就淡了,有个能干的儿子,反倒成为萧贵妃最大的依仗。

    在后宫,萧贵妃的风头极盛,连姜皇后也要退让几分。

    按理说,丈夫宠爱、儿子能干,萧贵妃应该过得十分顺心才是。

    “该死的胡人,好好的,犯什么边?”

    萧贵妃打了个哈欠,恨声骂着。

    她的二郎已经十六岁了,圣人刚说了要给孩子娶个王妃,结果呢,正准备在各个世家的适龄小娘子里挑选呢,胡人就跳出来闹事了。

    边关告急,圣人忙着政务,哪里还有精神给儿子娶新妇?

    儿子的亲事要延后,期盼已久的萧贵妃如何不急?如何不恨罪魁祸首?

    其实,最让萧贵妃心烦的,还不是儿子的亲事,而是无忧散。

    圣人下了明旨,禁止服用无忧散。

    偏她已经对无忧散有了依赖,一日不吸食,一日便没有精神,整个人都颓废得厉害。

    依着萧贵妃的地位和财富,哪怕圣人全面禁止无忧散,她仍然有办法弄到。

    只是,萧贵妃是个聪明人,她不想犯这种错,更不愿留有把柄。

    所以,无忧散,还是戒除了为好。

    “去王家的人回来了吗?”

    萧贵妃骂了一会子胡人,又将注意力拉回来,低声问着身边的侍女。

    “按时间推算,应该快回来了。”宫女躬身回答着。

    眼见萧贵妃又是流眼泪、又是打哈欠的,她不禁有些担心,“娘娘,要不然您先吃一剂?”

    这幅模样召见外命妇,实在有失贵妃的威仪啊。

    萧贵妃是个美人儿,既是美人儿,那就格外看重自己的仪容、仪态。

    扭头看了看妆台上的铜镜,萧贵妃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点头道:“嗯,先吃一剂吧。”等唐宓来了,再仔细问问她如何戒除无忧散的药瘾。

    “母亲召了常乐郡君进宫?”

    郑烨从御书房回来,刚踏入自己的寝殿,心腹内侍便迎了上来,低声回禀着什么。

    郑烨听完内侍的回禀,不禁有些纳闷,他们母子与王家并没有什么关系。

    若是拉拢,唔,如果王鼐还活着的话,王家倒还值得拉拢一二。

    只可惜王鼐死了,人死如灯灭,他在军中的影响也一日日的消减。

    到了现在,即使王怀瑾入了兵部,王家在军中的地位也再难回到王鼐时代。

    这样的寒门庶族,远不如世家豪门更有价值啊。

    “贵妃召常乐郡君进宫”,内侍不过只说了这么一句话,郑烨脑中却已经将王家的优势、劣势盘算了一个遍。

    最后还得出了“王家不值得拉拢”的结论。

    不过,郑烨还是想过去看看。

    不知怎的,他总觉得最近母亲有些古怪,整日一副没精打采的颓然模样。

    郑烨心里想着,大步朝母亲的宫殿走去。

    行至宫门外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行人走在他前面。

    打头的是母亲宫中的内侍,郑烨认得。

    但紧跟内侍的那个少女,郑烨却从未见过。

    只见阳光下的宫殿雄伟庄严,而在这建筑之间,却有一抹红色的身影轻轻滑过。

    绯色的曳地长裙,裙摆如水波纹般在青石地板上荡开,少女身姿挺拔,仪态优雅,脖颈如天鹅般修长,绝美的面容宛若夏日最娇艳的花朵。

    那一刻,郑烨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惊艳!

 第223章 挖墙脚

    经年之后,有一个少女,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生平头一次,郑烨那颗充满算计的心里,竟渲染上了文艺色彩。

    他愣愣的站在那里,定定的看着那抹身影远去。

    “殿下?二殿下?”小内侍轻声提醒郑烨。

    “嗯?”郑烨回过神儿来,轻咳一声,低低的问道:“她就是王家的唐小娘子?”

    咦?唐?

    对啊,他怎么给忘了,唐宓姓唐!

    而且是六百年兰陵唐氏的唯一继承人!

    郑烨眼中精光闪烁,似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小内侍低着头,不敢接触郑烨的目光,心里却暗暗赞叹:不愧是后宫第一美人萧贵妃所出的二皇子啊,生得真好。

    端得是丰神俊朗、玉树临风。

    放眼整个京城,也就是比李十八郎略逊一筹。

    但郑烨可是皇子嗳,而且是身负两朝皇族血脉的皇子,身份远比十八郎要尊贵多了。

    想到李十八,小内侍猛地记起一事,呃,貌似刚刚那位把二皇子都看呆了的唐小娘子正是李寿的未婚妻!

    小内侍打了个冷战,小心翼翼的说道:“没错,她正是唐小娘子,李十八郎的未婚妻!”

    郑烨没说话,只是别有深意的看了小内侍一眼。

    小内侍赶紧低下头,缩紧脖子,再也不敢说一个字。

    郑烨笑了笑,依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心里冷哼一声:十八郎,又是十八郎,怎么哪儿都有他?

    外人都说他郑烨是皇帝最宠爱的儿子,然而郑烨自己最清楚,论“宠爱”,谁也比不过李寿。

    明明他才是圣人的亲生骨肉,可在圣人心目中,却总也不如一个外甥。

    好吧,就算这个外甥是圣人一手养大的,情分非比寻常,但与郑氏而言,李寿始终是两姓旁人啊。

    偏偏圣人就是把他捧得比所有亲生子都高,连他这个最受宠的皇子也不敢跟李寿抢风头。

    李寿,出身名门也就罢了,还有个手握重兵的亲娘,以及将他宠上天的皇帝舅舅。

    如今还要加上一条,竟与兰陵唐氏女定下了婚约,他日还能继承唐氏几百年的财富积累!

    郑烨只是想想,就心里发热,对李寿原本就嫉妒的心愈发嫉妒起来。

    他用力攥紧拳头,脑海里不住的闪现一句话:未婚妻,到底还是未婚,是也不是?

    郑烨重新调整了心情,脸上挂着招牌式的温文尔雅的笑容,缓步进了萧贵妃的宫殿。

    殿内,唐宓屈膝向萧贵妃行礼:“唐宓见过贵妃!”

    彼时的君权还没有达到顶峰,哪怕是对上皇帝,臣下也可以不行跪拜之礼,更不用说是后宫的嫔妃了。

    萧贵妃刚刚吸食了一剂无忧散,整个人都处于亢奋状态中。

    她保养得极好,明明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看起来却仍像个三十岁的美艳少妇。

    萧贵妃生得也好,瓜子脸、柳叶弯眉,高挺的鼻梁,如花般好看的双唇。

    尤其是她有一头浓密乌黑的长发,梳着高髻,却不用义髻(也就是假发啦)。

    萧贵妃的皮肤也特别好,白嫩细腻,广袖下露出一小节前臂,莹白通透,看不到丁点儿的毛孔。

    只可惜,萧贵妃的面色却有些不正常。

    看着红润,却不是正常的红,而是带着一丝病态的亢奋。

    唐宓在山庄呆了这些日子,见多了吸食无忧散的人,是以她一眼便看出来了:萧贵妃吸食了无忧散,且已经染上了不轻的药瘾!

    唐宓在暗暗的打量萧贵妃,萧贵妃却在光明正大的观察唐宓。

    常言道,英雄惜英雄,然而美人儿却是排斥美人儿的。

    但,即使藏着嫉妒、挑剔的心,萧贵妃也不得不承认,唐宓生得真好。

    五官就不说了,精致得一塌糊涂。

    萧贵妃最引以为傲的两点,好头发和白皮肤,跟唐宓一比,似乎就没有太大的优势了。

    见到了唐宓,萧贵妃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白得发亮、白得通透,白得傲霜赛雪。

    最最要紧的是,唐宓年轻啊,古典的鹅蛋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根本不用化妆,就透着炫目的美。

    萧贵妃垂下眼睑,压下心底的那一丝不喜。

    再抬起眼来时,她已笑意盈盈,“免礼。哎呀,都是自家亲戚,何必这般客气?”

    哈?

    亲戚?

    话说他们王家(or唐家)跟萧贵妃有什么亲戚关系?

    不过,唐宓那颗媲美计算机的大脑飞快的运转,瞬间便成功解读了萧贵妃这句“亲戚”的来历。

    李寿的继母与萧贵妃同为前朝公主,只是不同母罢了。

    但到底是同父所出的亲姊妹。

    按照规矩,李寿应该唤萧贵妃一声姨母。

    唐宓是李寿的未婚娘子,从李寿这边论,倒是勉强能跟萧贵妃称得上“亲戚”二字。

    只是,未婚到底是没成亲,名不正言不顺,唐宓一个没出阁的小娘子,实在不好主动跟未来婆家的“亲戚”攀关系。

    所以她淡淡的笑了笑,并没有接萧贵妃的话茬。

    萧贵妃也不以为意,她这么说,不过是显得亲近些,也好起个话头。

    否则,她无缘无故的召个没关系的小娘子入宫,定会引人侧目。

    萧贵妃还不想让人知道她吸食无忧散,且已经到了必须戒除的地步。

    “说起十八郎,我可是看着他长大,哎呀,这个孩子真是太聪慧了……”萧贵妃还是顺着李寿这条线,先跟唐宓寒暄着。

    来之前,唐宓还疑惑萧贵妃为何召她进宫,但看到萧贵妃本人后,她便明白了。

    萧贵妃是想问她戒除无忧散药瘾的法子!

    意识到这一点,唐宓说话的时候便有所侧重,几句话便引到了唐氏山庄。

    好个聪明的小娘子!

    萧贵妃面儿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竖起了大拇指。

    她什么都没说,唐宓只是根据她的观察便猜到了自己的意思,仿佛闲聊一般,不着痕迹的将解毒之法说了出来。

    如此,萧贵妃甚至都不必承唐宓的人情,因为唐宓只是跟她说了说自家山庄的一些趣闻。

    “难怪世人都说她是神童,果然聪明啊!”

    待唐宓走后,萧贵妃由衷的赞叹。

    郑烨一脚踏进来,正好听到这句话,便笑着说道:“这般聪慧的女子,给您做儿媳,可好?”

 第224章 好事近

    萧贵妃猛地坐直了身子,“二郎,你疯了不成?”

    唐宓和李十八的亲事,乃是圣人做的媒,王、李两家正式换了个庚帖,六礼都过了一大半,如今只剩下了亲迎。

    虽然还差那么一步,但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李十八和唐宓是一对儿。

    除非有一个人死了,或是双方中某个人的家族阖族出了大问题,否则这个亲事是断不能中途毁约的。

    而自家儿子,居然想去拆散这样一对未婚新人,想去挖李十八的墙角?!

    作死,也不是这种作法啊!

    郑烨若真这么干了,慢说别人了,就是圣人那一关都不好过!

    萧贵妃跟圣人认识快三十年了,圣人是个什么脾气,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李寿对圣人而言,不单单是一个外甥,更重要的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

    是,郑烨是圣人的儿子,还是最得宠的那一个。

    可问题是,圣人不止一个儿子啊,现在存活下来的皇子足足有十来个,其中还有中宫所出的最重要的嫡子。

    就这十来个儿子,除了嫡长子郑煜曾在圣人眼前长大外,其它的皇子,圣人根本就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更不用说亲自抚养了。

    还有一点,儿子大了,固然会继承他的皇位,可也也会分夺他的权势。

    没准儿还会养出一个为了皇位不惜弑父的逆子。

    但外甥就没有这种顾虑了,李寿姓李啊,再受宠,他也只是个外姓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危机郑氏江山。

    更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最最重要的一点,李寿的母亲是平阳长公主,大梁赫赫威名的铁娘子。

    她的麾下,至今仍有数万精兵。

    军中,亦有不少她的旧部下。

    而且平阳长公主于新朝的建立是有大功劳的,如果她不是个女人,或许登基为帝的就不是当今了。

    单单看在平阳的面子上,圣人就不可能薄待了李寿。

    “儿子清醒得很!”

    被自家亲娘骂了,郑烨却不急不恼,语速依然平缓,“阿娘,我且问你,我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人!”萧贵妃很清楚儿子目前的处境。

    身负两朝皇族的血脉,听着挺高贵,但也让郑烨危机重重。

    姜皇后一系,以及先帝时的那群老臣,是不会容忍郑烨做大,更不会准许他问鼎那个位置。

    尤其是那些老臣,前朝末年,没少受戾帝的磋磨。

    战乱后、直至新朝建立,他们公报私仇,着实把萧氏皇族报复得不行。

    先帝当年之所以会善待萧氏,最大的原因便是萧氏也没剩多少人了。

    就那么几个人,对大梁造不成威胁,杀了也没有什么好处,留着或许还能给新朝刷一刷好名声呢。

    那些老臣,对前朝、对萧氏,可谓是结了死仇。

    现在,你却告诉他们,要让前朝戾帝的外孙登基做皇帝,你说他们乐意不乐意?!

    就算萧贵妇和二皇子再三表示自己不会为枉死的萧氏族人报仇,那群老臣也不会让二皇子出头。

    因为那些人都是千年老狐狸,深刻懂得不能把自己的命交给别人主宰的道理。

    左右都是圣人的儿子,太子既占着嫡长,又跟自己没有死仇,他们乐得推太子上位。

    至于二皇子,能当个太平王爷就不错!

    但萧贵妃和二皇子都不甘于这般,母子两个都瞅准了那个位置,想争上一争。

    既是想争,那就少不了帮手。

    郑烨身边围拢的多是前朝旧臣,人数不少,但掌握实权的并不多。

    萧贵妃和郑烨都想多拉拢一些可用之人。

    目前而言,二皇子最却的就是人。

    二皇子听了萧贵妃的话,点点头,道:“没错,咱们缺人啊。”

    萧贵妃看着儿子,表情严肃,“这跟你要挖李十八的墙角有什么关系?”

    萧贵妃可不认为儿子抢了李寿的未婚妻,就能给他引来足够多的帮手。

    二皇子微微一笑,“如果儿子没有记错的话,当朝五相中有两位都是唐太府的门生。”

    萧贵妃眼睛一亮,点头,“没错,除了两位宰相,六部尚书中也有两人出自唐氏门下。等等,莫非你是看中了——”

    唐太府,乃唐元贞的父亲,唐宓的外祖父。

    兰陵唐氏最后一位入朝的家主。

    二皇子颔首,“没错,儿子正是看中了唐氏在仕林中的影响。”以及唐家数百年的财产。

    想要拉拢朝臣,可不只是嘴上说说,他必须拿出实际的好处啊。

    而他郑烨,贵为皇子,手上却没有多少银钱。

    萧贵妃亦是如此。她甚至还比不上娘家没落的唐贤妃。

    唐家再怎么没落,好歹也是有传承的世家,给唐贤妃的陪嫁也足够多。

    萧贵妃却连娘家都没有,更谈不上嫁妆。

    她的私库里,基本上全是圣人的赏赐以及这些年的份例。

    就这,绝不够郑烨拉拢朝臣、谋求大业的。

    郑烨缺钱,非常缺!

    萧贵妃没有想到这一层,她暗自衡量着唐氏能给儿子带来的好处。

    这一细细琢磨,她发现,嘿,别说,唐氏虽绝嗣,但在仕林间的影响力很大。

    尤其是早些年,王怀瑾夫妇打着唐太府的旗号,又是写童蒙教材,又是出书的,着实出了不少风头,让唐氏门人的名号响彻大江南北。

    如今放眼整个大梁,蒙童启蒙,基本上都是用的《三字经》、《千字文》等书。

    唐太府虽然死了快三十年,但他的名望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