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复述着萧皎皎的原话,“她还说,大郎去了新宅,若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她可以帮忙转圜。”比如被算计着跟未婚小娘子独处一室之类。

    王怀瑾明白了萧皎皎的意思,也间接知道了李氏的计划,他沉声道:“告诉她,只要大郎顺利从新宅脱身,今年年底,她就能嫁个如意郎君。”

    不就是想嫁个富足点的人家嘛,王怀瑾可以满足她。

    只要她真能帮上忙!

    ……

    王令仪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香饽饽,带着王令齐出去转了一圈,跟左右邻居打了招呼,又跟相熟几家的嫡长子(或嫡长孙)约定了一起去围猎,然后才回到别业。

    刚进门,唐宓便迎了上来。

    “猫儿,五天后,咱们一起去打猎吧。”

    王令齐高兴的捉着妹妹说道。

    唐宓随意的应了一声,然后围着王令仪上下打量。

    只把王令仪看得心里发毛,“猫儿,作甚这般看着为兄?”

    莫不是哪里有什么不对劲?

    王令仪忍着低头查看的冲动,笑着对唐宓说道。

    唐宓啧啧有声,“噫!大兄,今天我才知道,你竟这般好行情啊。”

    王令齐满眼问号,“啥好行情?猫儿,你说什么呢?”

    到底事关自己,王令仪也不是全无感觉。

    远的不说,就说刚才吧,他就遭遇了好几拨“别有深意”的眼神。

    啧啧,那目光,太骇人了,就像冬夜里饿极了的狼!

    王令仪又聪明,略略一想,就猜到了自己的处境。

    “……猫儿,”王令仪有些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别瞎说!”

    唐宓凑到王令仪跟前,瞪着乌溜溜的大眼,满是好奇的问道:“大兄,你到底属意什么样的小娘子?快快告诉阿娘,省得阿娘给你寻的小娘子不称你的心意。”

    提及自己的终身大事,饶是王令仪素来稳重,也被闹了个大红脸。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终于醒过神儿来,屈起食指敲了唐宓一记爆栗,“小小年纪,操心这些做什么?”

    说罢,王令仪就急急往上房走去。

    王令齐呆呆的望着兄长绝尘而去,讷讷的说:“猫儿,我看阿兄怎么有种落荒而逃的感觉?”

    唐宓被逗得哈哈大笑,伸手揽住二兄的胳膊,“阿兄害羞了啊。”

    “害羞?阿兄为什么害羞?”王令齐脑子有点当机,傻乎乎的问道。

    “因为他要娶新妇了啊。”唐宓特别喜欢逗蠢萌二兄,太欢乐了。

    “娶新妇?”王令齐傻眼了,“大兄要娶新妇了?哪家小娘子?什么时候?”他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唐宓,“……”

    还没有确定的事,她也不知道,好伐!

    ……

    三天后,唐宓的好亲戚麻溜的走了。

    唐宓带着柳氏姐妹又去了芙蓉池,好好的泡了个澡。

    三只半大萝莉在汤池里,又是吃百果酿,又是游水,着实玩了个痛快。

    到了约定打猎的时间,唐宓穿着胡服,头发梳了个大大的马尾,骑着自己的马,背着自己的弓,跟着两个兄长一起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原来受邀的不只是唐宓,王令仪兄弟也收到了邀请。

    只不过,邀请他们兄弟的是某个郡王的嫡长子。

    邀请人不同,参加的却是同一个活动。

    围场上,三、四十个少男少女,个个身着鲜艳的衣裳,胯下骑着宝马,背上负着弓箭,有的还带着猞猁、猎犬等宠物。

    真真是鲜衣怒马。

    “人到齐了没有?”

    说话的是三皇子,他是宫中淑妃所出,今年只有十四岁,却是个爱热闹、喜玩乐的人。

    跟京中的不少纨绔子弟都玩得来,也是这次围猎的发起者之一。

    “长安还没来!”

    说话的是魏王的嫡长子,亦是三皇子最亲密的“狐朋狗友”。

    “这个长安,真磨蹭!”三皇子有些急躁,拿鞭子在空中胡乱抽了抽。

    “老三,你又说我坏话了!”

    三皇子的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娇俏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与之相伴的,还有踏踏的马蹄声。

    吁~~

    一声娇喝,火红的大宛宝马站立起来,马背上一抹火红的身影甚是灵动。

    “见过长安公主。”一众少男少女纷纷见礼。

    三皇子也别扭的唤了声,“阿姊,你来啦。”

    长安控制着缰绳,傲然来到众人面前。

    “她是长安公主,宫中贤妃所出。”

    嘉乐县君在唐宓耳边低声介绍道,“圣人甚是宠爱,封号长安。”

    大梁的京城便是长安,圣人以长安作为女儿的封号,足见对她的宠爱。

    唐宓微微颔首,对于长安公主,她也知道一些。

    说起来,长安公主和唐宓还有点关系。

    因为长安公主的生母贤妃,姓唐,祖籍兰陵。

    是的,唐贤妃亦是世家兰陵唐氏女。

    只是,他们家跟唐元贞早在前前朝的时候就分了宗,分宗后,唐贤妃这一支便离开了兰陵。

    那时唐元贞的曾祖父还曾经不屑的说:离开了兰陵,还算什么兰陵唐氏。

    虽然他这么说,但唐贤妃那一支依然是世家唐氏。

    唐宓没有见过唐贤妃,听说唐贤妃生的极美。

    也是,唐家人的颜值很高,参看唐元贞,再看看唐宓,哪个不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

    唐贤妃在圣人还是太子的时候,便跟在了他身边,是圣人最宠爱的女人,没有之一。

    圣人爱屋及乌,对于唐贤妃所出的独女长安也是非常疼爱,刚出生就冠以“长安”的封号。

    长安长大后,圣人亦是宠爱有加,其宠溺程度,仅次于圣人一手养大的十八郎李寿。

    连太子都要退让几分。

    姜清之类的,在长安面前,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如今,这么一位备受宠爱的公主来到了王令仪面前,一扬下巴,“你就是王令仪?”

 第199章 土鳖,还是世家?

    唰~~

    众人的目光一起集中到了王令仪身上。

    王令仪却面色不改,依然带着温文尔雅的笑容,一声湖蓝色的胡服,硬是让他穿出了魏晋名士的洒脱。

    面对长安略带挑剔的眼神,他浅笑着回视过去,“某王令仪,见过长安公主。”

    长安公主上下打量了王令仪一番,而后故意抬了抬下巴,“还不错。”

    说罢,长安公主便拉着缰绳转身离去。

    只是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的耳朵不由控制的红了。

    王令仪偏了偏头,不知这位公主抽的什么风。

    不过,他也没往心里去,公主如何,跟他并没有太多的干系。

    至于娶公主什么的,王令仪更没有往这方面想。

    倒不是觉得高攀不上。

    在大梁,公主还真不是婚嫁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存在。

    彼时民间有个说法,“娶妇得公主,平地升公府。”

    娶公主,官方说法叫“尚主”,是男人居于下方,是娶个祖宗回家,甚至还要去住公主府……偏偏好处并不多。

    好处不多也就罢了,若是碰到个有野心的公主,没事造个反,妥妥是拉着全族人去死的节奏啊。

    不要以为只有皇子、王爷会造反,大梁的公主依然有胆子搀和这些事!

    就算娶回来的这位公主不关心政治,也要预防她给自家夫君戴绿帽子啊。

    养面首,可是公主们最爱干的事。

    虽然这年头做驸马不像后几个朝代那般苦逼,但真正有本事、有野望的人,还真不愿意娶公主。

    相较于性价比不高的公主,真正受欢迎的还是世家女。

    先帝时有位权臣曾叹道:此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著姓女,不得修史。

    而他所说的“著姓女”,指的就是世家女。

    如果给婚嫁市场上的小娘子们排个名次,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

    第一等,世家女。

    第二等,权臣、勋贵之女。

    第三等,清流文臣之女。

    第四等,宗室女。

    第五等,皇家公主。

    长安身为公主,哪怕是圣人最宠爱的公主,也不是家族继承人的良配。

    甚至于,她越受宠,与男方而言越是灾难。

    因为似她这样一个公主,娶回家,你只能捧着、敬着,若是有一丝一毫的慢待,公主还没发威呢,圣人那儿先发火了。

    王令仪是安国公府的世子,不是没落的、面临降等的勋爵人家,亦不是穷得只剩下姓氏的世家子,更不是脚上的泥还没有洗净的田舍郎,根本无需靠娶公主来换得家族的富贵。

    王怀瑾和唐元贞夫妇,根本就没把公主列为儿媳妇的考察范围。

    所以,王令仪也没往这方面去想。

    因为他觉得不可能。

    唐宓却将这一幕看在了眼底。

    她是女孩子,远比王令仪细腻的多,自然没有忽略掉长安那变红的耳朵。

    唔,情况有点不对劲啊,这位长安公主,似乎看上她家大兄了。

    娶公主的种种不好,唐宓非常清楚。

    不过,在她看来,倒是不担心公主在王家作威作福。

    别忘了,王家还有个赵氏坐镇呢。

    在赵氏面前,唐宓就不信长安敢放肆。

    唐宓唯一看重的,是长安的性情和品格,以及兄长是否喜欢。

    但,唐宓瞄了一眼兄长,呃,大兄对长安并没有特殊的感觉哟。

    呜~呜~~

    金笛声响起,围猎正式开始。

    嘉乐没有继续跟唐宓搭伙,而是被自家的几个堂姊妹叫了去。

    唐宓也没有一个人,她身边还跟着个跃跃欲试的王令齐。

    “猫儿,你且看着我如何叱咤猎场、独占鳌头。”

    王令齐一手持缰,一手握着弓箭,马鞍上的箭袋里满是锋利的弓箭。

    唐宓额角抽搐,“二哥,你不会是跟人对赌了吧?”

    王令齐瞪大了眼睛,“咦?你怎么知道的?”

    旋即,王令齐叹道:“哎呀,猫儿,你真是太聪明了。连这个也能猜到,没错,我昨儿就跟齐王府的几个小郎君说好了,今天要好生比一比。”

    “齐王府?”唐宓一愣,扭头去看王令齐,“二哥,你什么时候跟齐王府的人这么熟悉了?”

    都能凑到一起打赌,足见彼此的关系很不一般啊。

    “嗐,不就是来汤泉宫之后嘛。”王令齐当然知道妹妹惊讶什么。

    说实话,他也没想到能跟齐王的次子玩到一起。

    想到新结识的好朋友,王令齐忍不住为他说好话,“猫儿,他跟他父亲不一样,是个极大方、洒脱的人。”

    虽然也有点贪财,但绝不是小貔貅。

    唐宓认真的看了王令齐一眼,慢慢点头,“也是,能跟二哥你玩得来,应该不是什么别扭的人。”

    王令齐虽然二了一点,跳脱了一点,但性子很好,人更聪明。

    能跟他成为朋友,在品性上必然是没有问题的。

    “那当然。猫儿,我跟你说啊,我和郑小二说好了,这次围猎,我们俩要比一比谁打的猎物多。”

    王令齐得意的扬起头,“彩头是黄金十斤。”

    在大梁,一斤十六两,王令齐的赌注也就是一百六十两黄金,换成银子一千六百两。

    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唐宓微微蹙眉,这赌注,未免大了些吧。

    王令齐还在那儿说着,“等我赢了赌注,就给猫儿你打一套赤金的首饰,对了,阿婆和阿娘也有份。”

    唐宓按下心底那抹不好的猜想,笑着说道:“好,我等着。”

    王令齐受到妹妹的鼓励,更加的神采飞扬,“猫儿,你先在后面玩着,且看为兄我如何得胜。”

    “二哥,小心些!”唐宓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

    “放心吧。”王令齐话音未落,人已经如离玄的箭,嗖的一下钻入了密林。

    唐宓望着王令齐的背影,到底不放心,招了招手。

    一个身着黑色胡服的客女骑马走了上来。

    “去,跟着二哥,好生保护他。”唐宓低声说道。

    “是,三娘。”客女没有犹豫,策马追了上去。

    围场上,马蹄阵阵,身着华服的少男少女们很是兴奋,或是呼喝,或是笑闹,带来的猞猁、猎犬等宠物也都撒了出去,弄得现场更是热闹。

    长安和几位宗室贵女也都玩开了,手上弓箭不停,有的射中了猎物,有的放空了,惹得一众人笑闹不断。

    “咦?那是一只白狐狸?”

    有个眼尖的贵女,在林间发现了一抹白色,顿时尖叫出来。

    白狐狸?

    这年头,白色的动物仿佛就是祥瑞的代表。

    每年过年,各地官员便会想方设法的弄来一些白色皮毛的动物,当成祥瑞进献给圣人。

    什么白虎、白熊,每年都能见到几只。

    白狐狸却是挺少见的。

    尤其是一群爱美的小贵女们,在她们眼中,那只白狐狸赫然已经成了一件雪白的披风。

    “这是我的,谁也不准动。”

    长安霸道的宣告主权,而后弯弓搭箭。

    嗖~~

    箭矢破空而出。

    噗~

    箭头射入了狐狸的身体。

    只是那箭矢的力道不是很大,并没有把狐狸钉死在地上。

    那只狐狸带着箭,踉踉跄跄的朝密林跑去。

    “追!”长安用力磕了磕马磴子,直接追了上去。

    呼啦啦,长安的宫女、侍卫们纷纷追了上去。

    另外,还有一个人影也蹿了上来,他一边追还一边喊:“表妹,小心啊!”

    “嘁,又是他!”

    那群围在长安身边的小贵女,其中一个年纪小些的,一看到那抹人影,不禁撇了撇嘴。

    “好啦,人家好歹是贤妃的亲侄子,是堂堂都尉哩。”年长些的一个贵女貌似规劝,实则嘲讽。

    那抹人影不是旁人,正是唐贤妃的侄子唐嘉树。

    相较于唐元贞这一支的绝嗣,唐贤妃这一支是彻底没落。

    前朝时修订氏族志,唐贤妃这一支便已经沦为了末等。

    否则,唐贤妃也不会以世家女的身份,却委屈的给太子做妾。

    也恰是唐贤妃的原因,唐家才没有就此沉没下去。

    圣人登基后,看在唐贤妃的面子上,给唐贤妃的兄长赐了伯爵,却没有给实缺。

    唐贤妃想拉拔娘家人,学着姜皇后的模样,将侄子唐嘉树接到了宫里来抚养。

    她也不求侄子能想十八郎那般受圣人的宠,好歹也要像杨谏那样混得风生水起吧。

    奈何唐嘉树脑子有坑,整天想着自己是“傲王侯”的世家子,头昂得高高的,根本不屑跟那些皇子、公主们打交道。

    即便跟人交际,张嘴就能把人得罪了。

    他只在宫里呆了三个月,便被绝望的唐贤妃送回了唐家。

    唐嘉树看不起任何除世家外的人,包括皇家。

    当然,这里面有个例外,便是他的嫡亲表妹长安公主。

    倒不是说唐嘉树多么喜欢长安,而是家中父母长辈整天耳提面命:要好好跟长安相处,咱们唐家以后全指望长安呢。

    嘿,这又是一个已经沦落到“卖婚”的世家!

    唐嘉树在姓氏方面,脑子有坑,但其他方面并不傻。

    至少他知道,若想要维持,甚至提高唐家的生活水准,他就必须讨好长安。

    争取日后将长安娶回家。

    他以为自己表现得很得体,殊不知,他那点子小算盘,除了长安略大条而没有察觉外,她身边的人一清二楚。

    就是唐贤妃,也动过把长安嫁回唐家的念头。

    “不管怎么样,唐家都是世家,长安以公主之尊嫁入世家,也是极相配的。”唐贤妃曾经私底下跟贴身的宫女这般说着。

    只是圣人却看不上唐家。

    没别的,单冲唐贤妃的大哥能数十年如一日的在七品上打转,圣人就不看好他们家。

    “这家人,已经走到了极端,竟是除了姓氏,再无半点长处。”圣人不止一次的跟赵福吐槽。

    这样的人家,哪怕是世家,也配不上他的长安。

    圣人看好王令仪。

    多好的孩子啊,父亲是安国公,母亲是唐氏女,先生是李克己,绝对的出身名门。

    王令仪本身也出色啊。

    模样就不说了,学识、能力什么的都是极好的,只比他亲手养大的十八郎差那么一点点。

    圣人翻遍了整个上流社会的未婚小郎君,发现王令仪是最好的。

    这么好的小郎,正好配他家长安!

    圣人心里打定了注意,便跑去跟唐贤妃商量。

    唐贤妃却有些犹豫,“王家子确实样样都好,只可惜不是世家子。”

    唐贤妃人聪明些,但骨子里跟她父兄一样,更加重视姓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