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因为她,王怀恩根本不必上赶着给王鼎做儿子,他们一家也不会被二房磋磨。

    小万氏一想到那窄仄的小院和李氏的冷脸,心中对赵氏的怨恨就多一分。

    其实,小万氏自己都没有察觉,她除了对赵氏的怨恨,心底还有一丝恐惧——被他们夫妻寄予厚望的太夫人,竟然连赵氏的面儿还没见就败下阵来。

    这样的万氏,还能给他们夫妻庇护吗?

    “大嫂,慎言!”

    王怀淑跪坐的脚都麻了,心说话:大梁什么都好,就是这跪坐太要人命了。穿了两辈子,她都无法习惯。尤其是想到后世的霓虹罗圈腿,她对跪坐更加排斥。

    奈何在当下,跪坐是主流,连万氏这样村妇出身的人都不屑坐胡床,就更不用说一心想做贵女的王怀淑了。

    堂内没有长辈,王怀淑站起来活动了下麻木的双腿,正好听到了小万氏的嘀咕声。

    王怀淑不禁皱紧眉头,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对于这个大嫂,王怀淑真是无语。出身低也就罢了,偏偏智商情商也都不在线。

    难怪上辈子大哥会混得那么惨,明明是父亲唯一的儿子,最后连爵位都保不住,生生便宜了王怀瑾。

    这其中,小万氏这个猪队友起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可以,王怀淑真想让大哥休妻,不求妻子能像唐元贞那般有助力,好歹别拖后腿啊。

    小万氏撇撇嘴,记着王怀恩的告诫,到底没敢继续说下去。

    两刻钟后,万氏和李氏换上了诰命服,带领一众女眷,浩浩荡荡的奔赴前庭去迎接赵氏。

    赵氏端坐在马车上,端着杯茶汤细细的品味着。

    马车车厢里放着熏笼,小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点心,车厢隔间里还有沸腾的热水,所以别看是在马车上,赵氏依然十分享受。

    “夫人,王万氏携王家女眷前来迎接。”

    赵氏的贴身女官立在马车外,低声回禀道。

    “嗯,知道了!”

    放下茶盏,赵氏轻抚了下鬓角,缓缓的下了马车。

    立在将军府的二门外,赵氏十分平静,丝毫看不出“外出多年终于归家”的忐忑或是激动。

    看到万氏等一群女眷的时候,赵氏也非常淡定,哪怕在心底,她对万氏这个婆婆已经恨到了极致,脸上、眼睛里都没有半分表露。

    万氏率人来到门边,停住脚步,隔着近百步的距离,她眯起眼睛细细打量着赵氏。

    赵氏身着一品诰命的服侍,姿态优雅,神情端庄,哪怕只是静静的站着,周身也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气势。

    再看赵氏的容貌,与几年前并没有什么变化,唯一变化的便是略略发福的身材。

    想想也是,几年前先帝还在,当今圣人还只是谨小慎微的太子,东宫危机四伏,赵氏这个乳母也轻松不到哪里。

    现在就不一样了,圣人荣登大宝,赵氏跟着水涨船高,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哟。

    看着赵氏明明已近五旬,面容却似三十妇人般年轻,万氏就禁不住心生嫉妒。

    想到今日赵氏的跋扈,万氏愈发气恼:自己是做阿家的,赵氏身为儿媳,居然敢用圣人来逼迫。

    想到这里,万氏就不愿再向前走,哼,她倒要看看,赵氏还能嚣张到什么地步?

    万氏在打量赵氏,赵氏也在打量她。

    熟悉的面容,熟悉的表情,赵氏虽没有常年和万氏住在一起,但对这位婆婆,她非常了解。

    再加上赵氏在波谲云诡的宫廷呆了这么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平日里那些戴着面具的贵人们,赵氏都能通过她们细微的表情而洞察其心思。

    更不用说万氏这种根本不懂掩饰的人了。

    啧啧,跟那些贵人们相比,她这位阿家真是天真烂漫啊。

    赵氏勾了勾唇角,冲着身边的女官使了个眼色。

    女官会意,双手捧着圣旨,向前一步,大声说道:“有旨意!”

    万氏咬碎一口老牙。

    李氏轻咳一声,“阿家,快去接旨啊。”

    万氏脑中闪过长子的叮嘱,忍下心火,万分不情愿的向前迎去。

    “臣妇接旨!”

    万氏跪了,后头的女眷也呼啦啦跟着跪下。

    女官展开圣旨,开始宣读。

    唐宓被阿姜抱着,也一起跪在人群中。她眨巴着大眼,一边听那骈四俪六的诏书,一边观察传说中的大伯母。

    唔,很和善的一个人哪,除了眼神犀利些,也没什么可怕的。怎么家里人一提起她就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唐宓表示:大人的世界,宝宝真心不懂!

    赵氏抄手站着,忽然感觉到一股视线,她扭头望去,正好对唐宓那双明亮澄澈的大眼。

    嗯?这个孩子……有点儿意思。

    圣旨很长,但内容却简单,无非是称颂赵氏的品性、功德,然后是对赵氏的赏赐。

    懿德夫人是其一,另外还有黄金三十斤、白银百斤,珠宝十箱,各色贡缎织锦各十匹……

    哦,对了,圣人还赐赵氏宫女十人、女官二人。

    这一次,赵氏绝对是衣锦还乡。

    一长串单子念下来,万氏已经麻木了,再一次确定:直娘的,圣人还真是宠信赵氏这个婆娘。

    接完圣旨,赵氏才故作姿态的亲自将万氏扶了起来,口里说着:“几年不见,阿家可还康健?”

    万氏被赵氏扶着,心里很不自在,僵硬的回道:“康健,我康健着呢。”

    李氏向前见了礼,笑着说道:“阿家,阿嫂,时辰不早了,咱们有话还是去屋里说吧。”

    赵氏别有深意的扫了李氏一眼,附和道:“弟妹说的是,阿家,咱们回去吧。”

    说着,赵氏搀着万氏朝福寿堂的方向走去。

    李氏楞了一下,赵氏并没有来过将军府,但看她的模样,竟是对这里十分了解。

    她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赵氏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厉害啊。

    唐元贞走到李氏身边,“阿娘,咱们走吧。”

    李氏点了下头,忽的说了句:“要起风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唐元贞却听明白了:可不要起风了嘛,家里来了这么一位有靠山、有能力的厉害角色,王家还能安宁?

    一行人来到福寿堂。

    万氏和赵氏谦让了一番,最后还是由万氏坐了下来,赵氏坐在她下首的榻上。

    李氏次之。

    小万氏、唐元贞这些小辈,则先要拜见大伯母。

    “老大家的,这是大郎的媳妇大娘——”万氏第一个介绍小万氏。

    赵氏却冷下了脸,“大娘?我家媛儿是家里的大娘,我竟不知,家里何时又冒出一个大娘来!”

 第020章 我也想过继

    王家没有分家,两房子女按照年龄进行大排行。

    怀字辈一共有六个人,王怀媛年纪最大,是王家的大娘。

    但,等到王怀恩出生的时候,赵氏早已去了郑家当乳母,万氏喜得“金孙”,高兴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抱着胖乎乎的孙子,直呼“大郎”,全然忘了角落里还缩着一个大娘。

    老祖宗开口了,下面的人便跟着一起叫。

    等李氏想要提醒的时候,“大郎”之名已经叫遍了整个王家。

    当时李氏想着,大郎便大郎吧,大不了男女分开排行。

    可是,万氏的脑回路太异于常人了,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忘了王怀淑,还是故意跟赵氏置气。

    十多年前王怀淑落地,万氏又喜滋滋的宣布,“好三娘。”

    李氏曾委婉的提醒过万氏,但万氏就是听不懂,还反过来教训李氏,“少管闲事,多给王家添几个孩子是正经。”

    李氏被噎得不行,只得将这件事按下。

    转过年,李氏生了个女儿,也就是四娘王怀婉。

    而王鼎和李氏最小的儿子则是五郎王怀瑜。

    从一到五都有了,就是忽视了王怀媛。

    要不说没娘的孩子可怜呢。

    赵氏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去当乳母,忍痛丢下几个月大的王怀媛。

    万氏拿着赵氏赚来的大把银钱和赏赐,结果却把赵氏唯一的女儿丢到了一边。

    小万氏过门,排行也跟着丈夫,王怀恩是大郎,她自然也就是大娘了。

    自此,在王家一提到“大娘”,众人便只当是小万氏。而王怀淑这个王家真正的“大娘”却被全家人遗忘了。

    如今赵氏衣锦还乡,屁股还没坐稳,就抓住“大娘”二字发起了火,显然,这位虽然不在王家,对王家却并不是一无所知。

    小万氏正欲给赵氏行礼,双膝都弯下了,却被赵氏的一记冷哼止住了动作,整个人僵在了那里。

    万氏也是一愣,说实话,她没有刻意亏待王怀媛,好歹是她家狗儿的长女,万氏从来没想过不要这个孙女。

    只是那个孩子太安静,根本引不起她的注意。

    而“大娘”,不过是个称号,有必要这么计较吗?

    知道其中内情的杨姨娘暗暗将身形缩进阴影里,好吧,故意降低王怀媛在王家的存在感是她的手笔,可她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啊。

    现在赵氏来找后账了,杨姨娘只希望别查到自己身上。

    还是王怀淑反应快,赶忙上前解释,“好叫大伯母知道,咱们家是男女分开进行排行的。”

    赵氏上下打量着王怀淑,“你是王怀淑?京中有名的王家三娘?”

    哼,刚进京没几天,王怀淑一个婢生女就上蹿下跳的交际贵女,被人家拿她当笑话,她还当自己是盘菜。

    王怀淑窒了下,面皮儿有些发烧。

    说谎当面被拆穿,饶是她三世为人,也有些下不来台。

    倒是万氏,经由王怀淑一提醒,终于反应过来,赶忙道:“三,哦不,二娘说得对,咱们家确实是男女分开排行的。阿赵啊,你刚回家,还不知道,这是你们家的二娘。她的生母是阿杨,阿杨你也认得啊。就是我娘家隔壁老杨家的闺女。”

    “我们家的二娘?”

    赵氏眸光流转,扫了眼缩在墙角的杨姨娘,“郎君纳了阿杨?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

    王怀淑没有跟王怀恩一起归到二房,不是王怀淑不想,而是李氏不同意。

    李氏的意思很明确,王怀淑与王怀恩不同,一个庶女,赵氏就算心里不舒服也不会借此闹起来。

    再者说,王怀淑若是也成了二房的女儿,那杨姨娘怎么安排?总不好也变成二房的侍妾吧?!

    万氏当然不允许二儿子“抢”长子的侍妾,直言杨姨娘继续留在大房。

    李氏就说了,“大伯既然纳了杨姨娘,那么杨姨娘为大伯生个女儿也在情理之中。若杨姨娘一个孩子都没有,反倒显得刻意。再者,万一日后阿嫂以‘无所出’为由要打发杨姨娘——”

    杨姨娘顿时急了,赶忙求万氏做主。

    万氏听了两人的话,细想一下也觉得有理。

    是呀,赵氏二十多年不在家,就算她是懿德夫人,也不能要求她家狗儿当活鳏夫啊。

    有一二侍妾,生个不关大局的庶女,这都不算什么大事。即便打官司打到御前,圣人也不能偏袒赵氏。

    就这样,王怀淑留在了大房,依然是杨姨娘的女儿。

    整件事唯一说不过去的,就是王鼐纳妾的事不曾与赵氏说过。

    对此,万氏倒也有理由,“哎呀,那时你在京里,狗儿跟着先帝四处打仗,身边也没个服侍的人,我便做主让阿杨跟了狗儿。我倒是想给你写封信说明此事,可、可你也知道,我哪里识字?所以,这事儿便搁下了。正好今天你回来了,阿杨啊,快过来给你家娘子磕头!”

    杨姨娘明白万氏的意思,赶忙爬起来,来到近前,噗通一声跪倒,恭敬的说:“婢妾杨氏拜见娘子!”

    唯有给大妇磕了头,大妇点头同意,杨姨娘侍妾的身份才能确定下来。

    赵氏定定的看着杨姨娘,只看得杨姨娘头冒冷汗、身子发抖,这才淡淡的说了句:“这些年你伺候郎君,辛苦了。来人,看赏!”

    赵氏身侧的丫鬟捧着一个扁方匣子走到杨姨娘近前,杨姨娘赶忙举起双手接过,再次叩头:“多谢娘子!”

    “嗯,都起来吧。”

    赵氏依次扫过半蹲着身子的小万氏、垂手而立的王怀淑以及捧着匣子高兴不已的杨姨娘,眼底闪过一抹冷意。

    “阿嚏~~”

    唐宓窝在阿姜的怀里,看八卦看得正热闹,忽然感觉到一股冷意,忍不住打了个小喷嚏。

    赵氏眸光一闪,从阿姜身上掠过。

    唐元贞见大房的小辈都见了礼,她也上前给赵氏问安。

    赵氏对唐元贞很感兴趣,态度也亲切不少。

    简略的问了几句,赵氏命人送了见面礼。

    唐元贞客气的致谢,重新回榻上跪坐好。

    王家人少,孙儿辈的只有几个小豆丁,摇摇摆摆的给赵氏行了礼。

    赵氏一一给了见面礼,让乳母把孩子们带了下去,而后扭头对万氏笑道:“时辰不早了,阿家,是不是该用饭食了?”

    “哎呀,你不说我还不觉得。老二家的,吩咐下去,摆饭!”

    不知为何,跟赵氏共处一室,总让万氏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听赵氏这么说,万氏赶忙应声。

    李氏忍下心底涌上的不好预感,起身去厨房安排午宴。

    许是接连发作了两次,午宴上,赵氏没再摆一品夫人的谱儿,反而换了常服,亲自服侍万氏用饭。

    万氏吃得战战兢兢,没办法,赵氏的言行太规矩了,规矩得万氏浑身不自在。

    好容易吃完了饭,万氏便将赵氏等人打发下去。

    赵氏直接去了中轴线正堂,看着修葺一新的院落,唇边闪过一抹冷笑。

    傍晚,王鼐回来了。

    先去给老娘请了安,母子两个关上房门嘀咕了许久,王鼐这才回正堂。

    刚踏入院门,王鼐便看到正堂上悬挂着一块新做的匾额,上书三个大字“寸心堂”。

    寸心堂没什么,只是这笔迹,王鼐瞧着十分眼熟,貌似是御笔!

    眉头皱了皱,王鼐背着手进了堂屋。

    夫妻多年不见,王鼐早就忘了赵氏的模样。哪怕进京后,王鼐时常进宫议政,却也从未想过去见见赵氏。

    如今两人再度相见,王鼐只觉得对面的妇人陌生。

    赵氏依然端庄,行了礼,亲自上前帮王鼐脱去官袍。动作很是熟稔,好像寻常的夫妻那般。

    这一刻,面对赵氏的服侍,王鼐竟与老娘一样非常不自在。

    轻咳一声,王鼐说了句废话,“你、你回来了!”

    赵氏笑得贤良淑德,“是,妾身回来了。”找你们讨债来了!

    王鼐不自然的走到桌旁坐下,又说了句废话:“家里人都见过了?”

    赵氏恭顺的跟过来,“都见了,家里人都很好,妾身很高兴。”该收拾的人一个都不少,她表示很满意啊。

    王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不说话,赵氏也安静。

    夫妻干坐了好一会儿,王鼐最先受不住这种气氛,忽然冒出一句:“对了,有件事想给你说。那什么,咱们膝下无子,我、我想过继个儿子。”

    赵氏抿唇而笑,那微笑的弧度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标准得不像话:“郎君与妾身想到一处了,妾身也想过继——”

 第021章 这次是真晕了

    王鼐眼睛一亮,“娘子果真是这么想的?”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原本王鼐还以为赵氏会拒绝。赵氏虽有了年纪,可这年头也不是没有五十岁生子的妇人。

    王鼐担心赵氏舍不得王家的爵位和产业,拼命也要自己生个儿子咧。

    愿意过继,那就最好了!

    这样他就能把大郎接回来,然后顺理成章的把爵位传给他。

    想到这里,王鼐兴奋的直搓手,嘴里念叨着:“好、好,娘子能这般识大体,为夫真是太高兴了。等过几日,咱们寻个黄道吉日,便将大郎过继过来。娘子,我给你说啊,大郎是个极好的孩子,你见了定会喜欢。还有啊,大郎膝下已经有了儿女,把他过继到咱们名下,咱们便直接能做阿翁阿婆喽。”

    “大郎?郎君真是糊涂了,大郎是二弟的长子,咱们为人兄嫂,也当为他们夫妇考虑。”

    赵氏笑得温婉,眼底却没有一点儿温度,淡淡的说:“就算过继,也该过继二房的次子、幼子,哪有过继人家长子的道理?”

    王鼐仿佛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整个人都愣住了,“啥?不、不能过继大郎?”

    赵氏微微颔首,“当然不能。郎君与二弟兄弟情深,我与二弟妹也素来交好,断不能因为子嗣的事儿让他们伤心啊。”

    王鼐总不能说二弟两口子乐得把大郎过继出去吧,他干咳了几声,道:“那什么,大郎是庶子,我想二弟和二弟妹应该不会拒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