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抚琴探案录-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告破,我看定水县衙的那些人似是不准备深究,可老师说过,做坏事若受不到惩戒很容易上瘾的,一颗种子丢在那里不管,你不知道会长出什么样的枝丫,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所以大师一定要时时留心,若有发现,及时报官。”
慧明应承她:“贫僧一定记着这事,小心提防。”
“要小心呀,不要再象这次这样涉险了。”
慧明脸色微微有异,似是还心有余悸,韶南见状也就只提醒了一句,没有再絮叨下去。
这次抓贼,慧明出力甚多,韶南觉着主持守玄应该给他记个首功。
当天下午,燕家人拿回了车和牲口,离开东华寺回家。
主持守玄带着全寺的大小和尚相送,感谢燕如海帮忙化解了东华寺建寺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
苏氏己经好的差不多了,得知韶南要跟着父亲去京里,不留在靖西了,瞬间操心加倍,翻来覆去几乎是掐着耳朵叮嘱。
“韶南,出门在外,不像家里这么自在,凡事多长个心眼……”
“韶南,此去不管住谁那里,咱家都不是白用他,受了委屈千万要说!”
“韶南,咱以后做事可别像这次这么冒失了……”
“韶南……”
叫人感动之余又有些好笑。
等回到平桥镇,一家人开始帮着父女俩收拾行装。
燕如海赴任要带的东西从前两天就开始收拾,己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韶南接受这次的教训,宝贝古琴是一定要随身带着的,其他不过几本书,四季的换洗衣裳,以及几件首饰,简单的很。
苏氏往韶南箱笼里塞了几个银元宝,大嫂送她一对金耳环,就连还没过门的小堂嫂也差人送了礼物过来。
其他左邻右舍都带了东西前来践行,热闹了整整两日不提,这天一大早,韶南坐上陈风武馆准备的马车,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陈风武馆派了两位拳师随行护送,另外又安排了四名学徒充当马夫小厮,他们常接这样的生意,其实同镖局子差不多。
因为出了慧行那事,燕如海特意又联系胡老庄主,请来了一位名叫胡俊之的高手,路上充作保镖。
燕如海对江湖上的事一窍不通,也不好意思直接问胡俊之,他和自己之前在东华寺见过的那位胡俊豪谁比较能打,若是遇上“梁君”丛朋能否将其逼退?
但看胡俊之三十来岁,正是体力充沛的时候,人又长得高大魁梧,加上武馆的两位师傅,罢了,自己和女儿呆在队伍里还挺有安全感的。
车队拐了个弯儿,绕路定水县,接上林贞贞。
林贞贞尚在孝期,穿戴素净,带的东西也不多,随身只有一个不大的包袱。
但情绪却比上回分别时好的多,上了马车对韶南笑笑,竟有几分小姑娘要出远门的雀跃。
“韶南,这就是你的琴啊,真漂亮。”
古琴就横放在韶南身前的小几上,林贞贞一上车就看见了。
这张伏羲式古琴长约四尺,肩宽六寸有余,由肩至腰再至琴尾,好似每一寸线条都经过鬼斧神工,栗色的漆灰,琴身隐约看得出梅花以及流水断纹。
这么一张琴,静静摆在那里,任谁一见之下都会觉着几分凝结了时光的惊艳。
韶南托着下巴:“是啊,我的心肝宝贝。”
林贞贞开玩笑:“一定很贵吧,你小心别弄丢了,京城里多的是识货的达官贵人,说不定有人会花大钱跟你买。”
韶南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老师说,若是我敢把琴弄丢了或是弄坏了,他做鬼也饶不了我。”
呃,这听着像是遗言,林贞贞小心搭茬儿:“韶南,你老师他已经仙去了?”
“没,活得不知道多精神!”
“……你老师有些特别。”
“好些人都这么说。”
林贞贞看韶南笑眯眯的,好似心情很好的样子,便换了个话题:“京里衣食住行全都贵得出奇,我爹当初在城东租了个店面开药铺,离着国子监和翰林院都很远,铺子也不大,结果起早贪黑忙活了三年,赚的钱竟连租金都交不起。”
韶南不由地慨叹道:“京城不好混啊,幸好我爹没有铨选到京里做个小官儿,不然怕是会穷到连锅都揭不开了。”
“咱们这次在京里呆不长吧,可定下住哪里了?我爹给我留了些钱,我都带着呢。”
“无需你操心这个,贞贞,你的钱自己收好了,以后总有用的到的时候。”
想到林贞贞往后要寄人篱下,韶南心里不怎么好受,差点说漏了嘴,将临行前慧明和尚给了自己一笔钱,托自己转交给林贞贞的事提前说出来。
她顿了顿,莞尔道:“放心吧,我爹好几个同年都在京里,这些事一早就安排好了。”
燕如海原本没想着带林贞贞进京,打算叫她晚两天再动身,约个地方会合,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如今韶南跟着来了,他也就没再提分开走的事,算是给女儿找了个伴儿。
能任他打秋风的同年姓周名浩初,京城人氏,比燕如海小个五六岁,此次春闱高中二甲第二十一名。
这个名次在皇榜上已经算是一览众山小了,自状元往下挨着个儿数,去掉那年事已高,走路都得人扶的,再去掉字写得丑的,用不上十根指头就轮到他了。
是以周浩初虽然同燕如海出身相仿,一样的没有后台,却是早早就定下了去处。
燕如海上次离京前,他已经通过了馆选,进翰林院做了庶吉士。
庶吉士听起来清贵,但翰林院的规矩也着实严格,每天都得天不亮就到馆学习,下午申时才准许离开,上头派专人负责记考勤。
燕如海曾经幻想过走这条路,毕竟由庶吉士入翰林才是读书人的正途,在他看来,能继续研究五经学问比每日里案牍劳形可强太多了,是以对庶吉士的进学规条也算是门清。
一行人到达京城时刚过晌午,排队给守门的兵士查验过路引。
进到城里,燕如海便叫找个茶楼,大伙休息整顿一下,吃点东西,而后安排陈风武馆的人先去城南找个便宜的客栈住下,只留一辆马车,叫胡俊之和一个叫阿德的小厮随行,等着周浩初来接。
一直等到了申中时分,才见一个年轻人急匆匆赶来。
周浩初是个瘦高个儿,穿了件灰蓝色的袍子。大约怕人说他年轻不稳重,还特意在上唇留了两撇短须。
“燕兄,你可是到了,兄弟等你好几天,望眼欲穿,今天的午饭都食不知味,没有吃好,来来,先跟我回家,住下再说。”
燕如海起身迎上前,笑着拱手施礼,还未说话,便被对方直接把住了手臂。
“哪那么多虚礼?燕兄,快来给当兄弟的介绍,哪位是大侄女?我猜是年纪小的这个。”
燕如海赶紧道:“不错,这是小女。韶南,来见过你周世叔。”
又向周浩初解释因何带了林贞贞进京:“林姑娘是我一个朋友的侄女,此次随我一起去安兴,正好这些天可以与小女做伴。”免得周浩初将她当成韶南的侍女。
韶南连忙规规矩矩敛衽行礼,趁机悄悄打量对方。
在家时她听父亲好几回提及这位周浩初周世叔,知道此人是父亲这次春闱结交到的最好的朋友,如今见到真人,她只有一个感触:“周世叔好年轻啊,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
不知是不是因为日子过得不宽裕,这人浑身上下譬如玉佩、扇子之类文人常见的修饰一件都没有,只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好似藏着极大的热情,叫人很容易第一面就生出好感来。
周浩初也在打量韶南。
下车时韶南已经用一块蓝布包裹将宝贝古琴裹了起来,此时斜着抱在怀里,并不怎么引人注意,是以周浩初只是怀着“燕兄的女儿都长这么大了,模样还挺标致哈哈哈”的心态,粗粗瞧了她两眼,笑道:“世叔穷得很,没给小侄女准备见面礼,不过我家里杂书不少,你有喜欢的可以挑两本。”
韶南抿嘴一乐,脆生生应道:“那先谢谢世叔了。”
“都别愣着了,燕兄,走吧。”周浩初爽朗招呼众人。
“我这次来,由家里带了几样礼物,准备登门拜见一下老夫人。”
“什么礼物?马车上么,我先瞧瞧能不能用得上……”
韶南不由地同林贞贞交换了个眼色,一齐失笑:周世叔这人太有意思了。
第136章 撑腰
燕韶南陪着那母女俩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崔宛琳跟着出来;?轻轻拍了拍胸脯,露出轻松的笑容:“你看;?我娘特别通情达理是吧;?她连我要请客做什么都没问,就说要帮忙安排了,韶南,走啦;?我带你去见认识一下家里的姐妹,晚上先叫她们做东请你我吃饭。”
燕韶南被她拉住了袖子;?笑道:“好;?不过别闹得太晚了,我明天一早有正事要做。五娘;?你能帮我打听一下最近京里都有什么大事发生么;?我爹的那些同年都还好吧?”
她最想知道的其实是世叔周浩初的近况。
距离上次见面快一年了,虽然两下常有书信往来,但她这次光在路上就花了一个多月,京里风云动荡,很多危险全无征兆,她担心周世叔一不留神被卷入其中。
至于礼部尚书张毓和其他人这一年来过的是好是坏;?只要明天见了周世叔;?自然见分晓。
崔宛琳满口应承:“你别急;?等我问问大哥、二哥。”
等她们回了院子;?府里同崔宛琳年纪相仿的几个小姑娘已经在等着了。
好不容易看到正主儿回来;?姹紫嫣红围上来,介绍认识相互见礼,瓜分礼物,商量去谁那里玩什么游戏,偶尔还夹杂着一两句抱怨五姐姐不带自己去彰州玩的娇嗔,一时间崔宛琳的小客厅里好不热闹。
有人只是随口一说,有人却是半真半假。
四房的崔六娘为这事没少被母亲说教,被庶妹挖苦,大抵就是“你三哥处事一向不偏不倚,待三房四房没有太大的差别,怎么这次偏点了名,叫五娘去玩,却把你撂在家里,肯定是你哪里做的不好,惹他不高兴了自己还不知道,真是太蠢了”诸如此类,从过了年到现在一直气不顺,对崔宛琳尚且没有好声气,更不用说一个依附于她家的外放官员之女。
崔六娘嘟了嘴,挑剔地看着面前的宝蓝色点翠珠花,崔宛琳给大家捎带的礼物在她看来更像是一种炫耀。
“五姐姐,人人有份,你哪来这么多银子,该不会是这次出去忘了长辈们的交待,收受地方官的孝敬了吧。”
屋里一静,燕韶南觉察到有异样的目光向自己望来。
崔宛琳不高兴了:“瞎说什么,这次为给姐妹们买礼物,我可把自己的压岁钱都花干净了,剩下的全靠三哥赞助,刚才这话要是传到三哥耳朵里,以后六娘你就不用想从公中支钱了。”
这趟出去,她可是为三哥办了不少事,吓唬起小姐妹来底气十足。
崔六娘不相信崔绎会这么偏心,气呼呼地道:“少骗人了,当我们不知道,燕小姐的父亲如今管着泉关府,宝中港就在他的治下,你俩去店里买东西,人家敢收你们的银子?”
燕韶南心中不快,对方这话已然是在直接指责自己父女二人了。
“六小姐此言差矣,我父受朝廷委派,更是因魏国公的大力举荐,暂理泉关府事务直至伍知府伤愈,自就任以来,兢兢业业,夙夜辛劳,虽不敢自言有功劳,也不可任人猜忌诋毁,尤其是以六小姐的身份,对我等而言,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魏国公的意思,既然国公爷见疑,那我父也只有辞官一途了。”
她神色未变,也不高声,就那么平平淡淡说要父亲辞官,吓了众人一跳。
不像燕氏父女这一年来饱经磨难,如履薄冰,几次想着抽身不遭这份罪,在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小姐眼里,辞官相当于自断前程,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崔六娘虽然不愤燕韶南危言耸听,怎么就敢替父亲作这样的主,但到底是意识到遇上狠人了,不敢再继续呛声。
崔宛琳眼见冷场,笑着打圈场:“六娘不懂事,经常会说些没脑子的话,韶南你别往心里去,三哥自会教训她。”
崔六娘哼了一声。
崔宛琳暗暗头疼,心想在自己家里尚且如此,等过两天请客,秦四娘她们更不知会说什么怪话,看来得悄悄跟娘请教个法子,别讨好燕韶南不成,再怪罪到自己头上。
燕韶南也觉着没意思。
自己明明是来查案的,结果半点线索也没接触到,还要叫这么多不相干的人来品头论足。
气氛一下冷下来,就很难再活跃,厅堂里逐渐安静,各房来的丫鬟不少,全都整整齐齐站在院子里,等着自家小姐吩咐。
此时院子门口突然传来动静,原来是守门的几个婆子见到院外来人,纷纷露出讨好的笑容:“蒋老,您怎么过来了?”
“咦,里面挺热闹的。”蒋双崖往院子里探了下头。
“蒋老您快里面请。”连通报都免了。
看门的让开路,蒋双崖迈步由外边进来。
国公府上下没有不认识他老人家的,院子里的丫鬟们一见是他,齐齐行礼,叫声参差不齐,但都透着异常恭敬:“蒋爷爷您回来了!”“见过蒋老!”
蒋双崖是魏国公府几位供奉里年纪最长的,也是最得两代国公爷信任的外人,别说这些丫鬟下人们,就连几位老爷太太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不敢得罪。
香荷连忙上前:“蒋爷爷,五小姐正在里面和各房的姑娘们说话呢,您稍等,我这就去跟她说一声。”
蒋双崖摆手:“不用不用,叫她们说着吧,我也没有急事,就在这里等一下好了。”
几名大丫鬟哪敢叫他等着,香荷上前招呼的同时,玉柳已经进去禀报了,崔宛琳连忙和姐妹们出来迎接,却见蒋双崖抄着手站在檐下,正一脸和气地和燕韶南的两个丫鬟聊天呢。
“清穆院挺不错的,地方虽然不大,但阳光明媚,又很安静,等我和管事的说一声,再加几名丫鬟……”
这次出门崔宛琳和蒋双崖打了不少交道,亲热地道:“蒋老,您怎么有空了,是来找我么?”
蒋双崖嘿嘿一笑,望向站在她身后的燕韶南:“我是来找燕小姐的,五小姐又不是不知道,国公爷去年就把老朽打发去了邺州,专门保护燕大人父女,此次燕小姐来京里,安危也是由老朽负责,我得时刻跟着,确保燕小姐安全。”
四娘、六娘几个互相望望,难掩惊讶,连崔宛琳都没料到三哥对燕姑娘竟然重视到此等程度,啧啧,竟叫蒋老贴身保护,这般小题大作,亏他想得出来。
众人当中唯有燕韶南泰然处之,一来蒋双崖在她父女身边的时候,她和父亲虽然对他也很尊敬,但那是看在他一大把年纪份上,全未像其他人一样诚惶诚恐,习惯成自然,也就不觉着如何了,再者她是真知道,眼下京城确实危险。
而且有蒋老爷子在,接下来不管是去父亲的座师还是同年们府上,都会得到极大的便利。
小公爷考虑得还挺周到。
她顿觉压在身上的担子轻松了不少,道:“麻烦老爷子了。”
有蒋双崖在旁盯着,国公府的小姐们哪还聊得起来,崔宛琳说起请客的事,诸人纷纷应承到场,她还未等提议今晚先小聚一下,大家已经纷纷起身,拿着礼物告辞了,看样子是急着回去和亲近的人说一说心里的疑惑。
燕韶南小声阻止她:“五娘,晚上就别一起了吧,赶了一个多月的路,我也想收拾收拾,早早休息。”
等燕韶南回到暂住的清穆院,檀儿、樱儿跟着国公府的丫鬟去取晚饭,她问蒋双崖:“蒋老,国公爷可是有什么吩咐?”
蒋双崖笑吟吟地道:“暂时没有,国公爷知道姑娘刚来京,好些事情要做,命老朽跟着姑娘,听凭差遣。张尚书那里你若是不想去,明日老朽跑个腿就是了。”
燕韶南想了想:“父亲既然吩咐了,我还是去一趟吧。国公爷可好?”
蒋双崖敛了笑,露出几许愁容:“国公爷精神很差,有点轻微的动静就睡不着觉,这几日又消瘦了不少,但愿回府来熟悉的环境能令他舒坦一些,再不然就得请御医了。”
燕韶南有好几天没见着崔绎了,听蒋双崖如此说也不免担忧,道:“那等着吃完晚饭,你带我悄悄过去,不用进屋,在外边弹一会儿琴就走。”
蒋双崖求之不得,连忙答应。
晚饭之后,燕韶南换了身男子的装束,带着琴,跟随蒋双崖去了崔绎住的合序园。
“合序”二字出自《易经》,合序园位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