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抚琴探案录-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燕如海推脱道:“还是等提刑按察司的人来了一起吧,免得不小心损坏了线索,耽误缉拿真凶。”
冯盛听着有理,点了点头。
冯明通大步走过来:“燕县令,真凶就在船上,你可一定看好了,别叫他浑水摸鱼脱身。”
对方提到真凶了,不闻不问不大好,燕如海便问了一句:“有线索么?”
“哼,左右跑不掉那两位大仙!”“大仙”二字他是咬着牙,自牙缝里挤出来的。
昨天冯明通掉到江里差点淹死,被救上来之后矛头直指栾仙师的女弟子,非说是那女冠勾引自己到无人处幽会,结果他追着对方跑到了二楼的船舷拐角,被人从后面猛地推了一把,身不由己,栽下船去。
对方此举的真正目的是借由他落水吸引众人注意,好方便行凶,真凶除了那能叫女冠言听计从,且由始至终不曾现身的栾仙师还会是何人?
冯盛斥道:“不可胡言!”
儿子落水是有蹊跷不假,但若说与那女冠有关却不足为信,不止一人证实,当时她正为栾仙师护法,阻拦甄老大求见,还是听到了下面兵士们呼喊救人,他俩才一起从三楼下来的。
冯明通认定栾仙师是凶手,不怕得罪他,不服气地道:“既是仙师,会障眼法又有什么稀奇?要不然叫他说说,关键时刻元神出游都看到了什么!”
燕如海示意白典史上前安抚住父子二人,他走到另一边,同常千户见礼,寒暄了几句。
常千户倒霉牵扯到这件大案中,免不了唉声叹气,打不起精神。
“燕大人你有所不知,我们军中最忌讳沾这些乌七八糟的破事,你说冯掌印也是,都那么大岁数了,还想着断肢复生呢,这到好,闹了个死无全尸。”
燕如海有心打听下辛三少在船上如何了,但想他肯定用的是化名,说破了徒生事端,转弯抹角问道:“除了冯掌印,其他人都没事吧?”
“伺候冯掌印的小太监烧得人事不知,差点儿就跟着去了,还好船上有位景公子精通医术,我叫手下照他开的方子去抓了药,现在人已经醒过来,大约是死不了了。”
燕如海意识到这景公子应该就是辛草农的侄子了,没想到这小子还跟着辛刑书学了一手好医术。
他不是爱挑事的人,若换一个,非多嘴问一句不可:“船上不是有两位半仙么,怎么治病还得大夫开方?”
两天之后,归川府先来了人,通判赵曦亲自带队。
当天晚些时候邺州提刑按察司的人也到了,来的是位正四品的按察副使,足见重视。
两位上官都带了不少手下,燕如海乐得给他们腾地方。
按察副使郭涛年近五旬,天生一副愁苦相,好似大伙全都欠着他的银子不还,来到之后先商量冯氏父子把船开回一段,找了个临近村庄的地方泊好。
而后官府征用了整座村子,由官兵把守,专门用来查案。
出事时船上所有的人包括常千户在内,全被勒令继续呆在船上,不经传唤不得出自己的房间。
郭涛给赵曦和燕如海分派了任务,叫他们各自带着手底下的人审问嫌犯,做好口供。
交由燕如海负责的是冯家的一众下人,几个船夫和常千户的那些部下。
赵曦显然更受重视,分到了常千户、辛三少主仆和王达的两个徒弟。
剩下的几人,郭涛觉着嫌疑都颇重,就算不是真凶,也应该知道些秘辛,所以只能留给自己亲自出马了。
有计航和白典史从旁协助,燕如海差事办得十分顺利,不过是问问诸人事发前后他在哪里,做什么,都看到了些什么,再相互加以认证。
他负责的这些人当时虽各有差事,却全都呆在一层,等冯明通落水更是挤去了船头救人,众目睽睽之下别说杀人了,藏个东西都难,所以基本上排除了他们是凶手的可能。
一天的时间,燕如海就审完了七八个人,正打算简单吃点东西挑灯夜战,雷元亮进来,悄声禀报:“县尊,赵通判打发人过来,说请您过去一起用餐。”
赵曦找他必然是有事,燕如海想了想,叫上计航陪他同去。
果然赵曦请吃饭只是借口,他那里还有一个人,竟是白天不曾露面的辛草农。
辛草农见面先赔不是,惭愧道:“我也没想到景宏他这般胡闹,到了安兴竟不先去县衙,还跑到冯家的船上装神弄鬼。”
赵曦抬手打断他:“长话短说,你们两家晚辈的事等眼下这案子结了再议,燕县令,我与你说说现在的局势,这个案子你不要觉着事不关己,在旁看热闹就好。”
燕如海叫他一语道破,面上有些尴尬。
“郭涛是兵部尚书、太保黄襄敏的人,当今即位,黄太保是顾命大臣之一,他是最反对宫中找方士炼丹寻药的,圣上因为他,只能私下里行事。”赵曦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补充道,“魏国公也很反感这些骗子,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没办法当众表明态度,所以他和黄太保的关系,说实话,有些僵。”
燕如海点点头,他明白啊,小公爷的亲爹就是个炼丹狂嘛。
“这个案子若是无人干涉,郭涛必把凶手定成栾仙师和王达当中的一个,辛刑书的侄儿会受牵连到是其次,我担心郭涛将凶手妖魔化,叫黄太保以此为借口诛杀各地的方士,掀起腥风血雨,一旦闹大了势必会影响到国公爷。”
“通判大人是什么意思?”燕如海不觉问了一句。
“我的意思,骗子就是骗子,装神弄鬼是不可能把人大卸八块的。郭涛知道我是魏国公一系,不要紧,我来牵制他,此案的真相就交给燕县令你来查明,只要燕县令拿出识破秦泰来时的本事来,应该不会太难。”
燕如海自赵曦处回来,愁眉不展,压力山大。
计航深知内情,同情地频频看向他,忍不住提议:“县尊,要不然卑职还是回县衙一趟,把小姐请过来吧。”
第51章 韶南出马
隔天一早;?韶南带着两个丫鬟赶到;?与父亲会合。
崔绎其实挺担心韶南出门把自己,不;?把她的琴丢在县衙;?尤其这一次,这么大的个热闹,不跟去瞧瞧实在可惜。
幸好燕韶南挺够意思,临走还带上了他。
等到了江边;?燕如海把情况一说,崔绎才知道;?前世燕如海顶着巨大的压力查案;?一点儿面子不给郭涛这个正四品留,并不是他性子耿直不阿;?非要还原案子的真相;?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过后赵曦没有同自己说还有这么一出,而燕如海,是不是觉着已经偿还了他的人情,从此两不相欠,就与魏国公府渐渐没了来往,最终相忘于江湖了?
啧;?还真是可惜。
其实对于名声;?当年的他并不如何看重;?黄襄敏为人刚愎自用;?寻仙问道之争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黄襄敏不愿意自己这等勋贵插手朝廷事务,借此排除异己罢了。
皇帝羽翼渐丰,不可能容忍他继续顾命下去,黄襄敏却不知收敛,最终他自己没落着好下场,还使得奸相上位,往后十年内乱,祸端皆在此人身上。
这么一走神,想的就多了,等小公爷拉回思绪,才发现屋子里静悄悄的无人说话,只时不时传来翻阅纸张的声音。
隔了好一会儿,不知哪一个丫鬟道:“小姐,这几份口供也给您放到桌子上了,计书吏说,县尊要审的人今天就能审完,您有什么额外的问题要问么?”
韶南“唔”了一声:“等我先看完。”
咦,燕如海为什么特意把女儿接来帮他看口供?崔绎暗暗纳罕。
但是没人给他解惑,韶南一直看了足有两个时辰,方才放下案卷。
椅子一声轻响,应该是她站了起来,衣裳沙沙,这崔绎就辨别不出来了,跟着她自鼻腔里发出了一声低吟,悠长而缠绵,叫人听着心跳加速,几有面红耳赤之感。
这真是靡靡之音啊,还好他早就没有这份心了。崔绎忍不住胡思乱想。
其实韶南只是坐得时间久了,腰背酸痛,抬手伸了个懒腰而已。
檀儿还在旁边等着送案卷回去,见状好奇地问:“小姐,您都看完了,可有发现?”
“这些证词,管中窥豹啊。我得去船上瞧一瞧。”她决定了的事,便立刻付诸于行动,“你把卷宗送回去吧,顺便叫樱儿来帮我换套男子的装束。”
檀儿把桌子上那一堆口供归拢好抱走了,樱儿笑嘻嘻自外头进来:“小姐,您穿男装可瞒不住明眼人。”
“没事,来,帮我一下。”
跟着崔绎就听旁边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这动静刚响了一瞬便停下来,燕韶南声音忽近,似是探头在古琴上方,不知瞧什么。
“差点忘了,樱儿,你去找个屏风来。”
“啊?小姐,这我上哪儿找去呀?”
“那算了,就这么着吧。”停了停,她声音逐渐远去,那小丫鬟亦步亦趋追在她身后,“小姐,你没事把琴蒙上做什么?”
“子曰:非礼勿视。”
“啥?”
“你这樱儿,咋那么多问题,我没事闲得慌行不行?”
崔绎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心里微哂,搞什么,他又看不到!不对,他又不稀罕看!
前世丫鬟环绕,什么样的美人他没见过!燕韶南这么一个刚十六岁的小姑娘,至于防他像防贼似的么。
不过到底朝夕相处这么多天,说不好奇对方的长相是假的。
两个小丫鬟时不时的恭维崔绎都没当真,前世他听过肉麻的奉承话实在太多了,颠倒黑白,多离谱的都有,按说老天爷给了一个人聪明的头脑,往往再吝啬于给她美丽的外表,燕韶南无疑是聪明的,这点崔绎已经有所感觉,而且她的性子也非常有趣。
比如说,对方明知琴弦有异,却从来没有为难过他,这份从容实在难得,就连年轻时的自己不是还赶紧请了景善道长回去驱邪么。
再比如,她好像从来没想过找个前程似锦的男人嫁,往后凭夫贵,凭子贵,余生只要把内宅打理好了,自然有人为她遮风挡雨。
还真是与他曾经认识的那些女子都不一样。
这么一想又想远了,等他回过神来,韶南已然换好了衣裳回到桌案前,把古琴拿起来,斜着抱在怀里。
“小姐,你上船也拿着琴啊?”
“嗯。走吧。”
崔绎跟着她先去找了燕如海,燕如海听说女儿要上船去亲眼看看凶案发生的现场,竟然没有反对,只道:“你等等,我再叫上白典史和计航,叫他们帮你遮掩一下,你不要开口说话,装作和阿德一样都是长随。”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崔绎觉着自己好像忽略了点什么。
一行人上船察看现场的过程对崔绎而言十分乏味。
当初冯全的死轰动一时,死因以及凶手他都知道,而今亲历,他真正想听的是燕如海在查案时如何抽丝剥茧,拨开重重烟雾,找出真凶的过程。
但大约是因为还有提刑按察司的人在场,这一路都很少有人说话。
尤其是韶南,默默随行,一语未发。
直到最后,他们把上面三层都看遍了,有人问了句:“燕大人要不要再去看看尸体?”
燕如海似是没听清,犹豫着重复:“要不要去……”很快又回答:“去吧。”
不对,不是没听清,他是在征求另外一人的意见。
燕韶南?不会吧!
这个猜测令得崔绎暗吃了一惊。
太有可能了,他自忖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的,前世偏在燕如海身上走了眼,都一张桌上吃饭喝过酒了,还觉着他是个老实头。后来燕如海屡破奇案,又毫不留恋地辞官回乡,这成了他远赴海外时心中最大的遗憾,难不成屡破奇案的根本不是燕如海,而是他的女儿燕韶南?!
啧,燕如海做了几年断案高手来着?
有五六年吧,五六年之后燕韶南都多大了,她难道一直守着父亲,最后年纪渐长,担心再也瞒不住了,才不得不叫父亲辞官归隐?
崔绎胡思乱想的工夫,突然听到周围接连响起几声抽气低呼,似是众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惊吓。
就连韶南也跟着低低“啊”了一声。
他后知后觉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众人看到尸体了。
冯全的尸体未经缝合,胡乱堆在棺材里,本来就血肉模糊,一块块撕扯得不成样子,又放了这么些天,向外散发着臭气,既恐怖又恶心。
燕如海只觉头皮发麻,心里别提多么后悔带女儿来看这个了,赶紧摆摆手,示意提刑按察司的人快把棺材盖上。
好一会,他才说得出话来:“可有仵作看过?”
对方似是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带着几分得意道:“不但看过,还仔细地扒拉过了,本来想和你们归川府的辛刑书探讨一番,可惜他没来。”
燕如海小心留意韶南的反应,哪有空理会那人的心思,直接问道:“结论呢?”
对方在提刑按察司也是个小官,未将燕如海这七品县令看在眼里:“燕县令想知道,可以去跟我们郭大人要验尸报告看,其实不用仵作验尸,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尸体要变成这样非人力可为,这船尾还留有深深的爪痕,多半是妖物作祟,听说冯掌印此行是为擒龙,哼哼,因此惹来对方报复也说不定。”
看来郭涛己经给手下人定过调了。
燕如海没有反驳,回头示意韶南:差不多可以回去了吧?
韶南却与旁边的计航悄悄说了句话,计航轻咳一声:“大人,不如咱们去下一层看看吧。”
那提刑按察司的官儿怔了怔,皱眉问旁边的同伴:“下面还有一层?”
他来船上一天多了,竟没注意脚底下是中空的。
同伴回道:“底舱一般放杂物,冯家这艘船这么大,下头肯定要装不少石头,船身方能稳住了。这都与咱们的案子没有关系。”
燕如海不听他们的,直接叫人打开了舱板。
下面空间很大,果然放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除了那些压舱的大石头,最显眼要属一个硕大的精钢笼子,围栏差不多有小臂粗,一看就十分结实。
笼子门敞开,里面是空的。
不用燕如海提醒,那官儿主动吩咐:“去问问冯家人,这笼子是做什么用的?”
问话的人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冯老爷说是冯掌印吩咐叫准备的,苦能生擒了那条蛟,便请栾仙师将它封印了,关到这里面。”
那官儿口气微嘲:“想的到挺长远,栾仙师眼下是自身难保了。”
冯全活着,不管人前人后他都不敢如此,可那老太监不是己经变成一堆烂肉了吗?
韶南冲父亲点点头,示意直到此刻船上该看的都己看过,其它等回去了再说。
等下了船,没有外人跟着了,燕如海忍不住道:“韶南你别怕,人死之后无知无识,肉身早晚都要腐烂,最后化为尘埃。”
韶南脸还有些苍白,闻言摇了摇头:“我没事,爹,您得去跟赵通判把他那边的嫌疑人口供要来看看。”
“然后呢?”
“看情况吧,可能需要找那辛三少聊一聊。”
第52章 经魁又如何
???辛景宏被雷捕头带进房里;?见迎面桌案后面坐了个身穿便服的官员;?年纪四十不到,留着短须;?正由头至脚地打量自己;?目光中带着点别样的情绪,便知道这就是安兴县令燕如海。
若是照他二伯的安排,自己一到安兴就直奔县衙拜望,这会儿说不定已经被对方视为未来女婿了。
燕如海指了指那把单独放在门口的椅子:“请坐吧。”
这个“请”字是看在对方白州乡试经魁的份上额外加上去的。
辛景宏坐下来;?抬头打量了一下屋里。
房间一角桌子后面坐着个书吏,笔墨纸砚都已经准备好了;?单等着给自己录口供。
燕如海眼前放了一摞纸;?上面不知写了些什么,但肯定与自己有关;?因为燕如海这会儿低头扫一眼;?抬头看看他,再低头扫一眼……
左侧斜对面立了块深色屏风,燕如海的桌案颇长,被屏风挡了一小半去,辛景宏怀疑那后面坐着人。
呵,这阵仗;?还真拿自己当嫌犯了。
“景公子。”
辛景宏听燕如海唤他假名字;?心里感觉还挺微妙的;?拱了下手;?道:“大人有什么话就问吧。”
“你之前已经在赵通判那里做过口供了;?本官觉着你的嫌疑无法洗脱,特意跟通判大人说了说,把你带到我这边,再详细问问。”
辛景宏闻言面露诧异之色:“我有什么嫌疑?大人,证据呢?我读书少没有功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